標籤:

猴年說猴 | 猿猨猱狙 是的,這些都是猴

猴年說猴 | 猿猨猱狙 是的,這些都是猴 彭竹兵

開欄的話: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對應十二屬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用以紀年,則有鼠年、牛年等,如2016年是猴年。在我國民俗文化中,猴被各族人民喜愛和尊崇的程度僅次於龍和虎,穩居第三位。雖然深受喜愛,不過我們對這猴子了解的還真是九「猴」一毛,「猴年說猴」系列就領你進入中國人的猴文化里走走。

韓美林水墨畫

2016年是猴年,猴為靈長類動物,與人的聯繫最為密切。它常被人喻為聰明、機智、勇敢、活潑之獸,是智慧靈氣等的象徵。達爾文的進化論更是振聾發聵地宣告,人是從猴子變來的。猴子體型瘦,所以人們常把瘦人戲稱為瘦猴。猴子活潑好動,華佗的五禽戲與猿猴有關,武術中有猴拳。古來以猴為伴,歸隱山林者有之;以猴為牟利工具,行走江湖,讓猴子表演技藝者有之;不一而足。

  關於猴的典故,史不絕書。

  為什麼是申猴呢?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申,猴也」。《廣韻》:「申,伸也」。古人見猴群常伸手相援於深澗中飲水,故稱伸(申)猴。李時珍《本草綱目》:「猴者,候也。見人設食伏機,則憑高四望,善於候者也。」

  猴在典籍中是有名一族,如雷貫耳。《詩經》、《山海經》、《淮南子》等均有猴子的記載。當然,猴的稱謂不一,或叫猿、猨、猱、狙、獼猴、禺、沐猴、狖、參軍、王孫、猢猻、石猴等。據說有尾者為猴,無尾者為猿。《山海經》、《呂氏春秋》、《抱朴子》稱其為「猿」;《詩經》稱之為猱,「毋教猱升木」;《楚辭》里有「獼猴」。東漢王延壽《王孫賦》有「有王孫之狡獸,形陋觀而丑儀」;西晉阮籍有《獼猴賦》,刻畫了一個「姿便捷而好技」、「形乖殊而不純」、「性褊淺而干進」的獼猴形象,藉以鞭撻那些貪求利慾、獻技逞巧、人面獸心的小人。晉人傅玄描述猴子「類胡兒……或抵掌而胡舞」。

  《世說新語》:「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斷腸」遂成為典故,如柳宗元的《入黃溪聞猿》詩有「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做斷腸聲」,范成大《八場平聞猿》詩中「雪澗琴心未足悲,須寫峽中斷腸時」等。

  柳宗元撰有《憎王孫文》,有「王孫兮甚可憎」等句,托物言志,意在人而不在王孫,與《獼猴賦》如出一轍、異曲同工。唐代佛教大興,印度「神猴」(即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或《拉摩亞納》里的神猴哈努曼)舶來,逐漸衍生了中國的「猴行者」、「孫猴」、「齊天大聖」、「美猴王」等形象。

  明末張岱《夜航船》:「沐猴,小猴也,出罽賓國(編者註:又稱凜賓國)。史言『沐猴而冠』,以『沐』為『沐浴』之『沐』者,非是。」

  猿猴還會「造酒」,明代李日華有過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采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飲之,不可多,多即減酒痕,覺之,眾猱伺得人,必嬲死之」。

  清代李調元在其著作中說:「瓊州(今海南島)多猿……。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蓋猿以稻米雜百花所造,一石六輒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猿猴嗜酒也成為民間認為猴子通人性的來源之一。

推薦閱讀:

猴年12生肖的開運方位
猴年春節2016祝福詞大全
猴年說「猴」茶
驢年馬月與猴年馬月
2016年猴年虛歲年齡對照表

TAG:猴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