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孫中山忙著參拜朱元璋,袁世凱堅持五族共和!
1911年10月10日,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爆發。隨後南方各省先後宣布獨立,黃興、孫中山也紛紛趕回國內領導革命。之後南方革命軍以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指導,迅速將革命之火燒紅了南方的天。隨後清廷起用賦閑在家的袁世凱,袁世凱調動北洋軍隊與南方革命軍在長江邊開始對峙起來。隨後南北雙方坐到談判桌前,雙方約定:袁世凱完成促使清帝退位的革命任務,孫中山先生願意讓出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置。再之後,清帝被逼退位,革命表明勝利,袁世凱如願當上了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
以上是簡單的歷史事實的描述。但是在簡單的歷史事實之下,卻隱藏著南北雙方的巨大的矛盾和妥協。這些矛盾和妥協有:1、總統府和臨時參議院的所在地;2、是否優待請室以及如何優待;3、南北雙方指導思想的巨大差異。今天我們拋開前兩個話題不談,單聊聊南北雙方指導思想的巨大矛盾和妥協的結果。
為了了解清楚這個質上的矛盾,我們先了解一下雙方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南方革命黨的指導思想
毋庸置疑,南方革命黨的指導思想就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民族主義為三民主義當頭主義。三民主義脫胎於1905年8月同盟會成立時確定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而其中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衍生了之後的民族主義。
孫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由來已久,尤其是辛亥革命勝利不久的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率南京臨時政府官員拜謁明孝陵(朱元璋陵寢)。在當天的祭文中,孫中山居然宣之於口的言明:向「我高皇帝在天之靈」報告「光復漢室」的喜訊。並且說,能夠取得這一勝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靈」的啟迪所賜。
孫中山的民族主義認為,滿清為韃虜,並非我大漢民族一員。孫中山曾表示漢族的疆域為:「且支那國土統一已數千年矣,中間雖有離析分崩之變,然為時不久複合為一。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之地幾如金甌之固,從無分裂之虞。」
諸如此類史料記載還有不少,這些史料至少說明受歷史局限,當時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普遍認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任務就是將滿清從漢人的江山趕出去,另外以漢族傳統的十八省範圍建立漢人國家。小編不得不說這種民族主義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他否認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一味追求大漢族主義。如此思想得以落實,那我中華之蒙古、東北、新疆、西藏及海外諸地,豈非不復存在。
更有甚者,辛亥革命時」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無形間已經被」興漢滅滿「所代替。這種思想是明顯的民族復仇論思想。不過還好,在後續的南北和談中,這種思想並未被接納。
北洋實力派的指導思想
北洋實力派以袁世凱為首,他們的指導思想是五族共和。他們認為:新的國家機器必須全盤繼承清帝國的所有版圖,而要繼承清帝國的所有版圖,就不得不舉起五族共和的旗幟。試想:蒙古活佛和王公、西藏的達賴喇嘛等都只對清帝國甚至只對清朝的皇帝表示過效忠,如果沒有了清朝,他們自然會實質獨立自治。正因為他們從未表達過對中華民族的認可和效忠,如果民族主義的大旗一豎,大清帝國原有的版圖頃刻間便會分崩離析。
顯然從現在的歷史和國家角度考慮,五族共和論一定是比民族復仇論科學和可行的。當然從當時的歷史角度來看,我想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實力派之所以堅持五族共和還是有很深的依據的:
1、他們都是傳統政治勢力,他們長久的參與甚至主導國家政治,他們能夠意識到統一的中華版圖的重要性;
2、南北和談前後,北洋實力派清楚的知道在不就的將來接收革命果實一定是他們,他們不願意接收一個分崩離析的爛攤子;並且他們能看到單純漢族國家成立後,一定是周邊樹敵,那麼新生政權能否得到保證?
3、他們脫胎於滿清政府,囿於傳統的」忠君愛國「思想束縛,他們一定要確保清室退位的優待條件。否則他們執掌北洋軍隊和在北方統治的合法性基礎就會動搖。
4、北洋實力派大多還是對當時的國際局勢有了解,比如後續的國府總理唐紹儀。一寸山河一寸血,西方的帝國主義列強隨時會伺機而動。只有為未來的政權保證一個完整的版圖,新生政權才有機會和實力對抗列強。
最終,在南北的角力之下,五族共和論擊倒了民族復仇論。1912年2月12日的清帝退位詔書中明確指出「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在之後,五族共和論分別被南北雙方的法律文件背書和確認。1912年3月11日南京臨時政府公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規定:「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參議員、每行省、內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選派五人,青海選派一人,其選派方法,由各地自行定之。參議院會議時,每參議員有一表決權。」
1912年4月22日《大總統袁世凱命令》中強調:「現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為我中華民國領土,則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為我中華民國國民,自不能如帝政時代再有藩屬名稱。此後、蒙、藏、回疆等處,自應統籌規劃,以謀內政之統一,而冀民族之大同。民國政府於理藩不設專部,原系視蒙、藏、回疆與內地各省平等,將來各該地方一切政治,俱屬內務行政範圍。現在統一政府業已成立,其理藩事務,著即歸併內務部接管......。」
推薦閱讀:
※466.讀歷史14~靖難之役
※揭秘塵封在歷史中的不凡女人
※秦始皇陵埋葬的真是秦始皇么?
※歷史上的乾爹與義父
※村民修路挖出古屍,為什麼古屍可以保持未腐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