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靜心觀察中讀懂幼兒

孩子是誰?孩子當下行為背後的密碼是什麼?對於教師來說,你知道孩子已有什麼,還需要什麼?6年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銀河幼兒園啟動了3項工程來尋找答案。這3項工程分別是:讀名著、訪名家、探童心。6年的堅持,銀河幼兒園教師的兒童觀改變了,教育觀改變了,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常州市新北區銀河幼兒園創辦於2000年6月,是一所由區社會事業局直屬管理的省級示範性實驗幼兒園。2015年7月成立常州市新北區銀河幼兒教育集團,下轄四個園區。目前,幼兒園漸漸形成了獨特的教育主張——「胚芽使命與呵護教育」,形成了「每顆星星都閃光」為核心目標的園所文化理念體系。園所擁有一支「會看會玩、會等會說、會評會引」的專業化保教隊伍,和孩子一起感知世界。2014年,該園被評為常州市基礎教育課程基地、江蘇省課程遊戲化建設基地。陽陽今年4歲。這天上午,媽媽建議陽陽畫畫。「媽媽,畫什麼呀?」媽媽指指正在打電腦的爸爸:「就畫爸爸吧。」十多分鐘後,陽陽興緻勃勃、有點迫不及待地舉著作品:「我畫好啦!」「那是什麼呀?亂七八糟,黑乎乎的什麼都不像!」爸爸生氣地責備起來。陽陽生氣地、大聲地說:「這裡不是有你呀!」媽媽趕緊打圓場:「我看看,怎麼看不到爸爸啊?」兒子委屈地說:「爸爸一邊打電腦一邊抽煙,嗆死人了,誰也看不見他!」吳亞英常常在講座中展示這個案例。看到這個案例,許多人會有這樣的感受和分析:案例中的陽陽表達了自己不喜歡爸爸抽煙這件事。果真如此嗎?讓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理解孩子的想法。任何人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孩子們也不例外。只是,孩子有著不同於成人的觀察方式、思維方式,有著他們自己的邏輯。小班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自由塗鴉期,用大人認為的亂七八糟的線條、黑乎乎的色調,表達著他對沉浸在煙霧繚繞中的爸爸的看法,不能說不逼真——真的看不清爸爸吶!4歲的陽陽,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他的迫不及待,不是源於他討厭爸爸抽煙,而是他非常想和家人分享他畫畫的樂趣,而孩子畫畫的樂趣,其實很簡單——我畫畫啦!而這些,作為成人,我們真的能夠讀懂嗎?是教師,更是兒童有人覺得,真正讀懂孩子很難。然而吳亞英卻認為,這並不難,這是每個幼兒教師都能夠做到的,只是需要教師日復一日的堅持以及對幼兒多一點再多一點的關注。「如今,當我用充滿愛意的眼神注視著孩子們時,只需瞬間,孩子們就會接納我,這時的我即使不說話,孩子們也知道我是用心陪伴他們的人。」說到與孩子們的心有靈犀,吳亞英的眼睛閃爍著那份屬於幼教人的事業滿足與幸福感。然而,這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多一點的關注,做起來並不簡單。孩子們在用他們的「語言」,「訴說著」他們對世界、對事物的看法。他們的「語言」,遠比成人生動形象,富有情趣;他們的看法,也比成人更有靈性,更精準無誤;就是他們看事物、看世界的本身,也遠比成人純粹,因而也遠比我們快樂。怎樣才能看懂這些?吳亞英和她的團隊在實踐中摸索到了「鑰匙」:懷著崇拜,向孩子學習,和孩子玩在一起。「牢記前人的教誨——兒童是成人之父,蹲下身子,目光應長時間、高頻率地與孩子的目光接觸,與全班每個孩子都有眼神的交流,我們的主觀推斷一定要滯後於孩子的客觀表現。只有這樣,我們就能真正靜下心來,把自己的心門打開,用心捕捉到孩子們的童心、童真,發現他們直觀的思維方式、簡單的邏輯關係,以及一針見血、直指本質的靈性」。中班下學期。數學遊戲,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下課了,孩子們或喝水或小便,可康康始終坐在墊子上不起來。再三詢問下他低頭輕聲地說:「我上課時不小心尿尿了……」聽到此話的孩子大笑起來,有的甚至跑去掀康康的坐墊……看到孩子們的表現和更加難過的康康,老師輕輕地拍著康康的頭,堅定並坦然地說:「沒什麼大驚小怪的,老師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事!」聽老師這樣一說,康康抬起了頭,臉上閃過一絲驚訝,孩子們的吵鬧聲也變為對自己的「聲討」:「我也尿過……」康康坦然地換下了褲子。稚嫩的童心在「突發」時刻顯得不知所措!「此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從幼兒的立場分析和透視他們所經歷的,分析他們此刻的心情,感受他們此刻的感受,用動作告訴孩子我們的理解,用語言告訴孩子我們曾經的『突發』。」在吳亞英看來,真正有意義的教育,需要用心靈呵護心靈、用生命呵護生命。呵護,又必須落實到行動。「只有具備兒童視野,你才會真正看清楚孩子。只有從生命的角度對孩子的文化產生認同,你才會覺得那是多麼真實、有趣而富有意義……」吳亞英認為,教師需要培養自己的回歸意識,因為只有教師開始關心孩子意圖背後的需要和感受時,才能真正看見孩子。是個體,更是團隊在江蘇師範類高校的學生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銀河幼兒園不是一般人能進的」;而幼教同行給銀河幼兒園的評價是:「銀幼人,真不是一般的。」不一般,是因為銀幼的每個人,都有其精彩。在銀河幼兒園,我們常看見教師們拿著一支筆、一張記錄紙、一架單反相機,靜靜地看著孩子。其實,在吳亞英看來,看懂孩子,只是幼兒教師應該具備的本領之一。看懂孩子,是為了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心思;多等待、少干預,「與孩子一起投入地玩著、做著、聊著之中教一點他們需要的東西」,為的是做一個「和孩子一起感知世界」的人,做一個「等得了、說得准、引得巧」的專業人員。曾經,大家把幼兒教師稱為阿姨,管管孩子的吃喝拉撒,後來稱為小老師,教孩子唱唱跳跳。而在敬重專業的今天,幼兒教師的形象應該具有新的常態,那就是幼兒教師是「點亮孩子心燈的人」,幼兒教師應該具備「看見孩子——看懂孩子——發展孩子」的本領(看見與看懂之間,需要觀察能力、與幼兒談話能力、作品分析能力,看懂與發展之間,需要的是回應的藝術、課程設計與實施能力、評價能力)。這樣的教師,哪裡來?首先在招聘機制上,吳亞英從來不拘泥於傳統,堅持「不拘一格、關注後勁」的原則。不論地域、專業、性別如何,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心智成熟,熱愛教育,會玩、會帶著孩子一起玩。而在培養機制上,吳亞英堅持「要者上、用即培」的原則。藉助項目責任制,為「能者」搭平台、找通道。在銀河幼兒園,每年可以從園內園外找這樣的平台近20個。這些平台,不僅鍛煉了教師的綜合能力,更增強了幹勁、拓寬了視野、提高了團隊合作水平。2010年加入銀河幼兒園團隊的音樂教育本科生沈道廣,如今在常州市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人。他彈著吉他給孩子們「講述」好聽的睡前故事,電視台、廣播電台都留下了他的吉他聲。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讓孩子們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流淌著音樂的符號,在幼小的心中種下愛音樂的種子」。「入園」5年的高麗澤、王禹,也已走上了入職入門、市新秀、市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快車道,如今成長為常州市最年輕的骨幹教師。保健主任陳靜,在園4年來,她帶領全體保健教師、保育員,研究幼兒的生活課程、改革保健工作和保育工作,形成了《銀幼衛生保健質量標準》,並帶著三井、新橋、龍虎等三園一起展開推廣性研究。幼兒園的保安李師傅與交通協管員李堅,也加入了懂孩子、愛孩子的隊伍。是課程,更是生活幼兒園的課程,不同於中小學,它不是知識體系,而是由孩子的故事組成的經驗體系。這些故事,發生在每時每刻每處。這樣的課程,是適宜孩子的,是生活化、好玩的且有挑戰的。「從幼兒到幼兒」,是銀河幼兒園一直堅持的課程建設思路,並將幼兒的興趣點作為課程的生髮點以及課程的最大價值。如何變幼兒的興趣點為課程?需要教師靜下心來觀察,留心幼兒的熱門話題,挖掘課程資源。當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他們會自發遊戲,自由聊天,一個班級的幼兒會趨於玩同一種類型的遊戲,聊同一話題,且這個話題會持續很久,這就說明這些話題是孩子們所需要的。比如一段時間,小班的孩子常常會玩關於「槍」的遊戲,在玩積木時,許多孩子都拼出各種槍,然後玩打槍遊戲,孩子特別享受這個過程,可見這樣的活動是孩子的興趣所在。再比如機器人遊戲、開門刷卡遊戲,這些遊戲都是孩子們一段時間的話題焦點。這麼多話題,應該選擇哪些呢?如果是組織一系列主題式的活動,要對孩子的話題進行篩選,選擇開放式、外延較大的話題,讓孩子在活動創造性上有所發展。比如:槍、機器人、開門刷卡這三個話題,明顯關於槍的活動更加豐富,更加有建設性,孩子發揮的空間更大,所以教師最後選擇了「好玩的槍」這個主題,進而生髮出了《手槍展覽會》、《製作手槍》、《聰明的解放軍》、《一起來打槍》等系列活動。與此同時,幼兒園課程內容要打破教師的單方面設計,鼓勵並支持幼兒參與設計,教師要傾聽幼兒在活動中發出的「真實聲音」,從「聲音」中尋求幼兒喜歡的課程內容……孩子在自發、自主活動中可以獲得自由及由內而外的愉悅。在銀河幼兒園,這些是被孩子們評為「好玩、帶勁」的項目:每天一小時的混齡運動、每學期一次的遠足;生活中體驗、操作中學習、模仿中體會;兵教兵的課堂……6年的靜心觀察,6年的堅持不懈,銀河幼兒園教師的兒童觀改變了,教育觀改變了,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模式也發生了改變。他們正在從看見孩子到讀懂孩子,從讀懂幼兒教育到演繹最真的教育。正如園長吳亞英所說——幼兒教育最該做的事是「讀懂並滿足孩子專註當下的心理需求;呵護孩子科學家一樣的好奇、專註與探索,哲學家一樣的刨根問底,藝術家一樣的奇思妙想和無限創意」。解讀童心無須太多花招□ 吳亞英童心是什麼?解讀的意義何在?《辭海》解釋為「兒童心情,孩子氣」。陳鶴琴的理解是:兒童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群、好遊戲、好野外生活。童心,還是孩子每個行為背後的意圖,以及意圖後面的需要和感受。解讀童心,就如同良醫號脈,只有號准脈,方能開准方。要成為優秀的教師,只有讀得懂童心,方能真正做到因人因時施教。如何才能讀懂童心呢?靜心觀察蒙台梭利提出,教師首先是一個觀察者。要當好觀察者,教師首先需要邁過自己心理上的兩道坎:一是認為「只聽只看不說不做,就是不作為不稱職」;二是「他肯定想……」的主觀推斷勝於靜觀其變的耐心等待。其次,無論是隨機觀察,還是有意觀察,我們都需要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標,只是前者是伴隨觀察行為的即時確定。第三,觀察需要技巧,比如站位不可太近或太正向,眼神不可長時間盯視……總之,應盡量不要讓孩子察覺你在刻意觀察他。第四,觀察,就是仔細聽、認真看。仔細聽,表現為除了聽其話,更要聽其「音」;認真看,表現為除了看舉止神情,還要看其作品以及與誰(或什麼東西)互動。白描記錄記錄,可以伴隨觀察同時進行,也可以在觀察後追憶進行。記錄,最需要的是客觀真實、翔實,我們稱之為白描。白描怎麼寫?請看這個案例:「9月25日,這是個寶寶班的男孩,兩周歲7個月零8天,上一周的一個下午才來。剛來時,帶他到班上,他馬上與其他孩子融在一起。可是,從第二天開始,他就拿著從家裡帶來的浴巾不放,而且一直是嘴巴咬著浴巾,叫他收起來,他會哭得跳腳……」這是個純文字記錄的案例,除此之外,還有表格加文字,影像加文字,平面圖加文字等不同的記錄方式。不管何種方式,有兩點基本要求必須做到:第一,不加任何主觀臆斷的事實描述,力求再現場景,避免使用如「似乎」、「也許」、「我想」、「他將放棄」之類帶有猜測或判斷性詞句;第二,按照事情發生的順序記錄每個細節,無遺漏。傾聽對話許多時候,我們很難看明白孩子,這時找機會與幼兒對話,就顯得十分必要。而要與孩子對上話,必須講究方法,我們採用比較多的方法有:一是在觀察時與孩子一起玩,玩到獲得信任後的隨聊。二是事後徵得孩子同意後一起看照片或錄像回放等,總之,必須能把孩子重新「帶」到具體的場景中。一旦與孩子對上話,就需要教師表現出如下傾聽行為:放下手頭的任何工作,身體正對孩子、眼睛注視他們,必要時撫摸孩子或「哦」、「真的啊」等簡短應和。精準解讀至此,我們可以著手解讀孩子,並作出有理有據的判斷。這時的教師,誰的理論儲備多,誰的幼兒發展常模多,誰的解讀就更精準。比如上述案例的提供者龔老師,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本科,11年教齡,會看書、喜歡觀察解讀孩子。她的做法是藉助理論尋找到問題所屬的範疇、孩子的發展等方面,而後再參照常模作出判斷。由此,我們可以這麼分析,「男孩第一次上幼兒園,離開了他熟悉的一切,剛來的下午比較新奇顧不得想那麼多,第二天新奇過後,陌生感開始抬頭。所以,從家裡帶來的浴巾成為唯一能給他帶來安慰的東西。」通過對理論的理解及對現象的分析,教師讀懂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於是,我們理解並尊重他的需要,高興抱就抱吧,時不時地給他一個笑臉,帶他找相同,與家裡相同的東西,與他身上相同的……假以時日,陌生感消失了,他的心就被「俘虜」了。童心解讀如此:當你只注意一個人的行為,你沒有看見他;當你關注行為後面的意圖,你開始看他;當你關心他意圖後面的需要和感受,你看見他了,透過你的心看見另一顆心,這是一個生命看見另一個生命,也是生命與生命相遇了!當兩個生命相遇的時候,愛就發生了。我的心,被觸動了,解讀童心的過程,正是如此,是真正的愛產生、傳遞並瀰漫的過程。
推薦閱讀:

以善心處於順境,以靜心安於逆境
靜心絮語1
世間萬物,皆有靈;靜心一隅,可成詩
靜心念佛共修平台
半盞清茶 一顆靜心

TAG:幼兒 | 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