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S 2018:內側間室單髁置換,活動平台是不是更好一些?
膝關節單間室置換術,因為有創傷小、效果好、使用時間長等優點,其作用被骨科醫生逐漸的重視,目前在臨床的應用也逐漸廣泛。
AAOS 專門有一場講座是關於單間室置換術的,題為「Partial Knee Arthroplasty of the Art」,分別講述了單髁置換的總論、內側間室置換、外側間室置換和髕骨置換,因為對於單間室置換,我們不如對全膝置換熟悉,所以,前方記者會努力把三個間室的講座整理出來,給大家分享。
White Fence Surgical Suites 的 Berend 教授給我們講授了內髁置換術中,使用旋轉平台是否更有優勢。
他們團隊共做了 1000 例活動平台的內髁置換術(MB-UKA),平均隨訪 3.7 年,生存率為 95.2%,最大的失敗原因是 15 例的無菌鬆動和 12 例的關節炎加重了,另有 2 例旋轉平台脫位(尤其應注意)。
1. 單髁膝關節置換術的生存率
他列舉了四項前內側關節炎(AMOA)的 MB-UKA 的生存率,如圖所示。
還列舉了 20 年和 30 年的長期的生存率。20 年的生存率為 91%。其中 2017 年 10 月 Arthroscopy 的一篇文章進行了近 30 年的隨訪,90% 的患者沒有經歷翻修,有 80% 的患者帶著完好的假體去世了。
關於固定平台的單髁的生存率,列舉了兩組數據。10 年生存率分別為 94% 和 98%,13 年生存率 95.6%。
將固定平台(MG UKA)和旋轉平台(Oxford MB-UKA)的單髁進行對比後,固定平台的 15 年生存率為 87%,活動平台的 16 年和 20 年的生存率為 91%。二者在臨床效果和併發症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2. 單髁膝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症
1989 年 JBJS 上發表的關於固定平台的經典的適應症為:
(1)下肢力線畸形要小於 15°;
(2)只有單間室不是特別嚴重的病變;
(3)不從事特別活躍或者特別重的體力活;
(4)ROM 大於 90°;
(5)屈曲攣縮小於 5°;
(6)年齡大於 60 歲;
(7)體重小於 82 kg;
(8)靜息痛不嚴重;
(9)炎症性關節病;
(10)前叉韌帶無損。
前內側關節炎(AMOA),如果使用 Nuffield 標準的話可以從關節患者中篩選出大於 30% 的患者。
從 2005 年 FDA 批准 MB-UKA 關節後,接受 MB-UKA 置換的患者數量明顯增加。到 2012 年已經超過了單髁置換的一半。
(1)活動量對使用壽命的影響
我們一般認為活動量越大,關節使用的越費,相應的使用時間會縮短,而一項研究發現,單髁置換後膝關節 12 年的生存率與運動程度成正相關;OKS(牛津膝關節評分)也是隨著運動量而升高。該研究選取了 115 例患者 Tegner 評分 ≥ 5 分,12 年的生存率為 97.3%,OKS 評分為 45。
關於聚乙烯的磨損,一般平均每年的磨損率是 0.02 mm,磨穿 1 mm 的厚度,需要 50 年時間。
(2)肥胖對使用壽命的影響
肥胖可以根據 BMI 評分分為不同程度。BMI<25 為正常,="" 25="" ≤="" bmi=""><30 (overweight="" 體重偏高),="" 30="" ≤=""><35 (obese="" 肥胖),="" 35="" ≤=""><40 (severe="" obesity="" 嚴重肥胖),="" 40="" ≤=""><45 (morbid="" obesity="" 病態肥胖)="" 和="" bmi="" ≥="" 45="" (super="" obese="">
有人認為 BMI 太高的肥胖患者是單髁置換的手術禁忌症,2005 年發表於 CORR 上的文章認為對於固定平台而言,肥胖會影響假體的生存率。2013 年在 The Knee 上發表的 2467 樣本量的研究發現,BMI 評分不同組間的生存率不存在顯著差異,肥胖並不是單髁置換的禁忌症。
推薦活動平台的單髁膝關節,原因之一是:固定平台單髁膝關節,股骨假體和襯墊的接觸面積小,所以接觸面間的壓力增大。與之相反的是,MB-UKA 中,股骨假體和襯墊的接觸面積大,所以接觸面間的壓力變小。
對於很肥胖患者,2018 年一篇文章對 UKA 和 TKA 進行對比:UKA 在止血的使用時間、手術室時間、輸血量、膝關節功能評分、麻醉可控性、再手術率、深部感染等方面都優於 TKA,在假體生存率方面二者無顯著差異。
(3)內側髕股關節炎是否是單髁置換的禁忌症
關於膝關節髕股關節內側退變是否是內側單髁膝關節置換的禁忌症。
Berend 教授於 2007 年發表於 JBJS 一項研究發現,從對切線位看,有 10% 的膝關節內側間隙達到骨接觸骨的程度(筆者注,教授的幻燈寫的是 6%,經查閱原文為 10%),但這組患者與那些關節間隙尚可的對比,術後結果無明顯差異。內側間隙的破環情況與手術後的結果也沒有相關性,故髕股關節內側退變不是單髁置換的手術禁忌症。
附:改良的 Altman 分級,0 級為髕股關節無明顯變化,3 級為嚴重變化
其後 Berend 教授在 2011 年再次發表一篇文章論證了,做牛津內側單髁膝關節術,前內側髕股關節的影像學的改變,可以被忽略。
(4)Kozinn & Scott 提出的單髁膝關節置換禁忌症是否適用?
1989 年 Kozinn & Scott 提出了禁忌症理論,認為:體重超過 82 kg,年齡輕於 60 歲,從事重體力活,髕股關節存在軟骨下骨外露或者軟骨炎的,不是理想的單髁膝關節置換術的指征。
2011 年 JBJS 發表了涉及 1024 例 MB-UKA 的單髁置換,其中 68% 的患者屬於 Kozinn & Scott 提到的禁忌症範圍,與其餘的 32% 對比,無論是結果評分,還是 12 年生存率均無顯著差異。所以 Kozinn & Scott 提出的單髁的禁忌症並不適用於 MB-UKA。
(5)MB-UKA 適用範圍廣、生存率高、與手術醫師有關係
最後 Berend 教授認為:有 47% 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 MB-UKA,對於 AMOA 的患者,5 年生存率可達 99%,生存率與手術醫生一年的手術量(>12 台/年)和使用該類關節的量(要>30%, 但是又不要超過 70%)有關係。
前方記者:李宇晟,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醫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後。
推薦閱讀:
※一些小法術(喜歡的朋友近來看看
※關於一些測財運的斷語
※發一些我常用的Xss技巧,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發出來探討
※它是「純天然胰島素」,水裡放一些,糖尿病不攻自破
※一些有哲理的話(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