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齡前兒童到9歲兒童相處的建議
與學齡前兒童到9歲兒童相處的建議
1、 透過典範(成人以身作則)給予孩子鼓勵。
(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放棄對孩子的說教,我們的言語和行為就是給自己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如果你整天抱著手機當遊戲,至少你別希望你的孩子熱愛閱讀;如果你天天說髒話,你就別告訴你的孩子 不許講髒話——其中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行為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孩子沒辦法理解成人對自己和他人要求的不同!你的言行就是最好的教育,無須任何說教)
2、提供可以促進主動性遊戲的材料:簡單的東西和材質可以給予廣闊的想像力空間並且可以激勵重新創造遊戲的可能性。
(現在的孩子有太多的玩具,比如各種車子、芭比娃娃。。。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些玩具帶給了孩子什麼?無非是孩子拿著玩一下,精緻複雜的玩具制約了孩子想像力的發展!看一下華德福幼兒園的玩具,都是簡單的材料,極少有成品,所以孩子才可以用它們玩出無數的花樣,每天都在玩,從不厭倦、樂此不疲。其實,孩子不需要買玩具,家長可以為孩子做所有的玩具——我們正在立志做一件這樣的事情,希望納溪園的所有家長、甚至來參加工作坊的朋友,不必給孩子買玩具,孩子的玩具或是我們給準備的材料,或者就是家長親手製做的。)
3、活化並且維護感官知覺。
(我們應該知道特別是學前兒童的每一種知覺經驗都是全面性的開放,並且反應在他的整個身體器官組織:當孩子看到美麗的東西時,他就會高興得跳躍;當他嘗到好吃的東西,他會很享受地伸展四肢;或者當他聞到臭味時,會噁心地抖動全身等。不只知覺感官的經驗,整個身體在童年期會比往後的生命期反應更強烈。正如斯坦納所說的「身體是唯一的巨大的知覺感官」。
特別是在童 年早期身體非常容易受傷,並且在其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無意義的和有害的印象而被擾亂。
因此,對於學齡前兒童的知覺感官進行保護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教育的真義就是建立在這個領域的裝裹護照料基礎上,不只是為了往後的情感發展和想像力的培養,更是為了身體的發展,為了讓「自己在自己的皮膚中感到舒適」)
4、透過反覆規律的活動(行動)來建立良好的習慣基礎,例如感謝早晨到來的儀式,用餐前和晚上就寢前的祈禱和感謝儀式等。
(節奏直接影響到孩子和身心健康,設計適合孩子的節奏是媽媽和老師的重要的工作。很多人吃驚於華德福幼兒園的重複,比如他們聽說一個故事可以講三周時都吃驚得張大了嘴巴,問我們那孩子不鬧啊。我們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做出是否換故事的決定,而我目前的經驗是,一個故事大概在講三周左右時,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都可以一字不差地背下來故事了,我就得換了。這樣的反覆有助於幫助孩子意志力的發展!對於7歲或者是9歲前的孩子來說,重複和有節奏同樣地重要)
5、設計每天、每一星期、每一個月和每一年有規律節奏的生活。
(這就是節奏!在華德福幼兒園裡,每一天在哪一段時間做什麼;每一周在星期幾做什麼,比如周一畫濕水彩,周二蜂蠟。。。每一個月也會在固定時間有固定的活動,比如我們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是分享日;每一年也會在固定時間有固定的活動,比如節日慶典。有節奏的規律生活可以給與孩子安全感,讓他們感受到世界的一致性。外在世界的一致性對小孩而言尤其重要,因為這麼一來,他們的內心才不會產生無所適從的矛盾。納溪園在中秋放假期間做一個關於節奏的工作坊,會給朋友們講述節奏的意義以及幫助大家設計適合自己家庭的節奏,歡迎大家打開鏈接去了解)
6、規律性地給孩子完全關注的時間,比如起床、就寢和一天中某一段屬於你和孩子的特定時間。
(現在的人都很忙碌,忙碌得沒有時間回家,或者回家以後仍在不停地打電話或者上網,雖然身體在家,但心卻不在家。如果我們以這樣的方式帶孩子,那這樣的方式本身就是對孩子的傷害。我家老二1歲8個多月,她經常阻止我們打電話,比如在我打電話時不停地大喊「媽媽不打電話」。我們如果不能一整天都全身心地陪伴孩子,那我們每天一定要有幾個時間段完全屬於孩子。最低的要求則是在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時、準備就寢和起床時關掉電話,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和家人。當然,這時間還遠遠不夠,如果每天還能抽出至少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不帶電話,完完全全地只跟孩子在一起,這樣的陪伴才是有質量地陪伴,我們必須給予孩子這樣完全關注的時間,我們必須有這樣的完全屬於自己孩子的時間)
7、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則「不用言語」,換句話說,以身作則的具體行動、典範比言語表達對於具有模仿需求的兒童來說更有效。
(兒童的學習主要方式就是模仿。做為「教育」的成人,我們能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合孩子模仿的環境,而其中最重要的乃是做為環境的一部分的我們這些人!)
8、多提供和大自然接觸的機會。
大自然永遠是最適合孩子身心成長的地方,孩子們在其中不僅僅是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可以奔跑跳躍。在大自然里 的生活幫助孩子與天地建立起鏈接,與花鳥樹木融為一體,感受著一年四季的變化,體驗著花開花落、秋收冬藏,看青蟲變成蝴蝶。。。
9、避免讓孩子接觸多媒體和科技型玩具。
(孩子需要生活在真實的生活里,與真實世界裡的人相處,感受著真實世界的變化,而不是生活在虛擬世界裡。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傷害遠比一般人想像中大,甚至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電子產品掠奪了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讓孩子和真實的世界脫離關係以至於自封自閉。。。。。。)
10、儘管你的一天生活中擔負著許多義務和責任、不要忘記把孩子放在你的意識里。「把孩子放在你的心裡,帶著他「,父母和幼兒園老師一樣。這樣的內在條件有助於再和孩子再見面時,和孩子的關係可以很快地再建立起來。重要的是,培養親近的和相互關注的親子關係,而這樣的親子關係和孩子的乖巧行為或者學校成績無關!
(不是出於對孩子的期待,而是懷著真受,把孩子放到自己的意識里,帶著他,想著他、愛著他。。。)
11、尋找快樂和感恩的理由(因為沒有什麼比一份快樂和感謝的氣氛更令孩子喜歡的)。
《童年與青少年期》的作者哈得菲爾說:「不正常的行為舉止主要來自孩子模仿了父母的壞榜樣。傲慢自大的父母教出傲慢自大的孩子。」很多的孩子沒有崇敬心、感恩之心,對父母和長輩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甚至有些家長就把幼兒園老師當成高級保姆,孩子的心裡也沒把老師當回事,甚至還威脅老師:「你再這樣我讓我媽吵你!」內心快樂、遇事向內找原因,對他人和萬事萬物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的父母就會帶出來一個快樂的和有著感恩之心的孩子。
我們為什麼希望一個孩子成長為這樣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和成人內心才是快樂的孩子和成人,也是幸福的人。一個對他人總是挑剔、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不幸福的。孩子是天使,他們天生喜歡快樂感恩的氛圍,他們喜歡周圍的一切都是和諧的溫暖的,人們都溫柔而小聲地交談,大家都是一個快樂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如何能做到這些?感恩吧,多想想他人的好,多想想世間萬事萬物的恩澤!
12、劃定清晰的界限並且確實執行。這給孩子安全感和可遵循的方向。
前些年風行「愛和自由」的教育,我也非常喜歡這四個字,想想我們的童年,哪裡有自由?處處都是被禁固的痕迹,得到的愛的方式也不是一個孩童所需求的!所以,這四個字感動了無數的母親,從此開始施行「愛和自由」的教育。做為一個母親,我也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很慶幸,我在最初就知道,父母在愛的時候也還是有底線的,給孩子自由的時候必須得有邊界做保證。
沒有底限的愛不是愛,是傷害,巨大的傷害;沒有規則與邊界的自由不是自由,也是傷害,巨大的傷害!因為,但凡在母親那裡得到沒有規則和界線的自由的孩子,他離開了家離開的母親便不自由了。其實,當孩子成長到六七歲時,即便不離開家不離開母親也沒那麼多自由了,因為母親會發現,這孩子不懂事不懂規矩,一個六七歲孩子該懂的規矩自己的孩子沒法懂,母親這時開始給孩子講道理和限制、禁止,但是每一次講的道理只對那個當下有用,孩子多年來已經內化的沒有規則和邊界的自由已經產生了強大的力量,再去扭轉,不知道需要多少倍比這更強大的力量,而這力量,通常也是母親所沒有辦法達到的,因為,改變自己才是最困難的呀。
一個孩子,如果給他太多的自由始終不給他邊界的話,那他是沒有安全感的不自信的也不知道前行的方向的。其實,這好比一個家,做為物質體的家,如果沒有牆,那麼,家裡的人們何來安全感,這家的作用如何能實現?
很多人認為,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設立邊界就干擾了孩子的發展。我想,如果是一個1周歲的孩子,我們在這方面對其所做的事情就是要保證他的安全,比如在床上,他已經爬到邊上還不去抱回來的話,那他就會掉到地上,如果認為讓孩子不掉到地上就是自由的話,那就成了邪論。床的邊就是床上活動的自由的邊界,如果成人都不知曉這邊界,那麼他如何有能力帶出來一個能學習認識並遵守邊界的孩子?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他到別家去玩後離開時,非要把別人家的玩具拿走,如果尊重孩子的意願拿走的話,那孩子以後走到哪裡都會這樣,他與他人之間沒有界限,沒有你我之分,這樣的孩子將來如何在集體中、社會上生存?並非在任何時刻,尊重就是愛就是給孩子真正的自由!
給孩子劃定清晰的界限,並且嚴格執行——這是一個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的絕對保證,這是每一位深愛孩子的母親、父親及幼兒老師必須做到的,是對其起碼的要求!
以上除了黑色字體的文字源自於本人外,其他均摘自《邁向健康的教育》。今天早晨看到這些文字是因為在準備親子班見面會的學習內容,但深感這些內容之重要,故與大家分享。我的文字源自於我對作者以及對兒童和對華德福教育的理解,也許有很多不足之處,也希望得到朋友們的分享和指導。
推薦閱讀:
※由紫微命盤中的遷移宮看配偶間的相處關係
※異性朋友相處之道
※夫妻相處精粹
※日支十神看夫妻相處
※感情中,追來的很累,強求的不美,相交比心,相處憑情,路遙知馬力不足,日久見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