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觀察|小農戶不改變,中國農業哪有未來可言!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也是我國農業的集中爆發期!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一直在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道路,並在農業科技、經濟和社會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為一直以來以農業為生的小農戶,其對中國農業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

加上我國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和自然條件,有些地區地形多樣,所以小農戶在較長的時期內仍然將是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

但現在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小農戶處境日益艱難,中國農業陷入發展困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於農產品的數量、質量以及品牌都有了要求。在傳統農業下發展起來的小農戶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作為以農為生的小農戶,其當前的具體現狀是怎樣的呢?跟農業君(nyguancha )一起來看看!

一、補貼雖多,到手的很少

近幾年,國家對農業的補貼力度也進一步加大,按理說農民朋友應該更加高興才是,畢竟可以拿到更多補貼了,收入增加是肯定的。

但實際上農民朋友卻並不高興,因為補貼很多,但農民朋友能拿到手的卻很少。

因為一般而言,補貼下發是由政府發給村委會,再由村委會發給符合條件的農戶。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村幹部徇私枉法,把本來該給農民朋友的錢扣下一些,所以農民朋友拿到的錢很少,有些人甚至一分錢也拿不到。

還有一個原因,國家發放補貼是很及時,但條件都比較嚴格,只有符合條件的人才能領取。

可是在實際實施的時候,有很多並不符合條件的人,通過找關係,走後門,賄賂村幹部等方式獲得領取資格,這樣一來,真正有需要的農民朋友就無法拿到這些補貼了。

所以,以後遇到補貼大事,一定要先下手為強,是你的就要拿回來!

二、農業生產技術落後

一直以來,小農戶一直維持著粗放型低檔初級產品的生產,其技術含量低、產生的附加值少、市場競爭力弱。

周而復始,小農戶生活條件日益艱難。

小農戶對農業生產的熱情慢慢有所下降,即使出現新的技術和方法也不再願意去嘗試,其農業生產技術依舊停留在當初的水平。

在這點上,國家應加大對小農戶的扶持力度,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幫助。

三、豐產不豐收

近年來「豐產」成為雞肋。

雖然豐產,但產品賣不出去,價格持久低迷,一年下來,小農戶力氣沒少出,錢卻沒多掙,甚至是少掙。

從前段時間的洋蔥價低出售、雞蛋低價出售,到近期的蘋果低價出售等。

這一系列的低價活動已經嚴重的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使得農產品市場又一次遇到了寒冬。

對於農民來說,如果想要解決這個「豐產不豐收」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合理規劃,避免盲目生產,更要拒絕跟風。

你是小農戶,可現在你要想辦法成為新時代的小農戶。

你要學會與跟風、盲目生產說拜拜。

否則,明年「哭」的還是你!

四、農業專業知識缺乏

傳統小農戶一般文化程度和經濟收入都較低,所以其對農業專業知識的作用認識不足,雖有一定主觀需要,但需求動機不明顯,且難以準確表達其具體需要的知識內容。

在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時,習慣於通過人際交流的途徑,如向鄰里或親戚朋友打聽、詢問,缺乏辨別問題解決方案正確與否的能力。

如農業生產管理中的作物病蟲害防治問題、植物養分問題等,農業生產資料中的問題主要涉及種子、化肥和農藥等。

尤其是種子、化肥和農藥的真假和質量鑒別問題是小農戶一直以來都缺乏的東西。

在農產品質量屢受吐槽的情況下,小農戶應努力學習農業專業知識,以此來提升農產品的質量。

五、銷售渠道單一

小農戶作為農產品銷售中的弱勢群體,缺乏討價還價的能力,成為價格的被動接受者,其權益得不到保護,同時也沒有太大的積極性用於提高農產品的質量。

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人脈又少,唯一的銷售途徑就是以批發價將產品賣出去。

即使到了今天,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農業傳統的銷售方式,但對於小農戶而言,改變甚小。

因為他們不懂互聯網,加上電商平台農產品泛濫,而自己的產品缺乏標準化,所以這條路對小農戶來說很難走通。

小農戶要想走好電商這條路,就要保證產品質量,做標準化生產,同時還應學習電商相關知識,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六、農業貸款難

由於農戶受長期傳統觀念的束縛以及農村金融機構服務質量不高的影響,很多農民都不願意和國家正規的金融機構打交道。

這使得通過民間借貸來解決貸款問題的思想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根深蒂固。

同時,農戶缺乏抵押物和擔保,難以向信用社借到貸款。

而農村信用社為了防範貸款風險,農戶農民貸款需要存款或房地產抵押,甚至惠農資金也要正式機關幹部作擔保,這無疑為農戶貸款設了一個高門檻。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必須儘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來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縮小城鄉差距,最終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應提升服務質量,農戶要改變傳統觀念,在二者的共同配合下,才能解決農業貸款難題。

七、項目選擇多有誤區

小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農產品。

所以每年到了播種時間,小農戶都會糾結種什麼好?或者養什麼好?

一般而言,農戶都會根據今年的實際,判斷明年的行情。

比如今年玉米價格好,那我明年繼續種玉米,結果價格一落千丈。

有時農戶也會根據今年的國家政策,去選擇農業種養殖項目。但一般而言,國家的政策都有滯後性。

比如前段時間國家公布2018年小麥收購價時,主產省冬小麥種植已經大面積展開。

最後農業部調查顯示,全國冬小麥種植已經完成91.2%,面積基本穩定。

因此,國家政策調整對農戶種植項目選擇的導向並不是太強。

不是農戶不想根據政策作合理的調整,是因為在政策公布前,很多人就已經種上了。

所以說,農戶想科學選擇農業生產項目,之前的準備工作要做踏實,在政策的指導下,審時度勢,選擇適合的項目。

八、缺乏創新精神

很多農戶都會存在這樣的誤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那是領導幹部、機關人員的事,與我們毫不相干,其實不然。

農戶不應是改革創新的旁觀者,而應該成為改革創新的主力軍。

先今,一些農村地區還很落後,特別是觀念落後,這使得在這裡生存的小農戶也一直遵循傳統的思維。

祖祖輩輩用同一種方式種地,千百年來種同樣的作物,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可依舊只能解決溫飽。

缺乏創新精神,固守傳統,這樣的小農戶遲早是要被取而代之的。

如今是科技時代,也是互聯網時代,這對小農戶而言是危機,但也是機遇。

結果如何全憑自身把握。

同樣,21世紀也是一個充滿競爭,欣欣向榮的時代,落後不是要挨打,而是慘遭淘汰。

作為中國農業的中堅力量,小農戶的唯一出路就是奮發向上,不斷提升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引領中國農業的未來。

推薦閱讀:

未來三個月天降橫財生肖羊
人工智慧贏了棋,人類贏了未來
未來10年,好福氣旺上加旺的三大生肖
八字看你未來是否應該遠離婚姻?
佟大為神秘亮相巴黎Dior大秀 紅色呼應未來感主題

TAG:中國 | 農業 | 未來 | 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