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故事(15)
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說:觀察一個人,他的父親在的時候,要看他的志向,有心於什麼;如果他的父親沒了,就要看他如何處事。一個人如果能三年不去改變父親留下的一些法度,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 單純從古文今譯的角度來講,這一章並沒有什麼難度,但要真正地理解它,卻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的。本章的重點有以下兩點: 第一,為什麼父在只能觀其志,只要在一個人的父親去世之後才能觀其行? 第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道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做到這點可以算得上是孝? 《論語》本身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們言行的一本書,而孔子與其弟子們一生研究的都是政治學,就是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由於記錄的簡略,其中許多章節儘管沒有說明書針對執政者而言,但從內容上來看,都是針對執政者的,或者針對那些想成為執政者的人來講的。 父親在的時候,家族的事務都由父親執掌,作為兒子只有聽命和學習的份兒。所以觀察他就要看他的志向在什麼地方,學習什麼,跟什麼樣的人交往,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父親去世之後,他執掌了家政,就要看他如何處理事情了。 這是觀察一個人能力與道德的基本方法。 正如孔子在另一章所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篇) 那麼,為什麼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才「可謂孝矣」呢? 如果這句話是針對老百姓講的,那麼做父親是種地的,兒子就要種地,而且連種地的方法都不能改變才算是孝。兒子想光大門庭,求一條更好的路,都可能與孝悌的準則衝突,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違背常識。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是指兒子接過父親的班來之後,不隨便更改父親留下的規章法度,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一朝天子一朝臣,把父親留下來的臣子都換掉,換成自己喜歡的,而是要體會父親當年的安排,就像周公囑咐兒子的那樣,「不馳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過則不棄。」 在《國語》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可以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章的含義。 魯武公生前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括與戲去朝見周宣王。《國語》在此處的記錄非常簡單,它沒有說明魯武公為什麼要去拜見周宣王,從他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去的情況來看,他可能是為了讓周宣王幫他解決一個難題。 按照禮樂制度的規定,無論是大夫還是國君、天子選立繼承人只能選嫡長子,正妻的第一個兒子,如果正妻沒有兒子,她可以選擇從別的妻妾那裡過繼一個作為自己的兒子,仍然具備繼承資格,如果正妻沒有兒子也沒有過繼別人的兒子,繼承人就要按照後面妻妾的尊貴程度來選,誰都地位最尊貴,就選誰的第一個兒子做繼承人。 標準的禮樂制度繼承製就是這樣的。許多人認為立嫡長子做繼承人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嫡長子不夠賢能怎麼辦? 這樣的問題確實存在,但任何一種制度都是在所有情況中選擇最好的一種。嫡長子的母親尊貴,就意味著他一旦繼位,先有了強有力的外援,而且一般情況嫡長子跟隨父親的時間最久,為家族做的貢獻也最大,而且禮樂制度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都是選用最有能力的人來培養教育他。 與當時能採用的其他方式比,嫡長子繼位制是最優的了。 但是事情總有意外,不知道魯武公為什麼在選立繼承人的問題上遇到了難題,他要請周宣王幫助解決這個難題。 他選擇周宣王來幫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也有很深的含義,第一,因為周公的關係,魯公跟王室的關係在所有的諸侯國里一直是最好的,他們是親戚。第二,立周宣王指定的繼承人以後必定會得到王室的關照,這種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魯武公打算的非常好,周宣王也非常盡心,他看上了魯武公的小兒子戲。 對此,周宣王的大臣樊仲山父認為不行,他說:這樣做違背了制度,下事上、少事長這是制度,違背了制度人們就很難遵守它,到時候出了麻煩你怎麼處理?如果諸侯都跟在學怎麼辦?你是管還是不管?管的話,你立了樣子在那裡;不管的話,制度還有什麼用? 周宣王沒有聽從,結果真的出事了。 魯武公回去沒多久就死了,戲做了國君,是為魯懿公。當時的人性子都比較直,做事不大考慮後果,戲不當立,有周宣王的支持也不行,所以人們(《國語》記載為魯人,看來支持括的人非常多)把戲殺了,立了括的兒子伯御做了國君。 周宣王一看不幹了,我立的國君你們都干殺?還有沒有王法了?其實王法就是他先帶頭破壞的,所謂禮樂崩壞,制度就是這麼一點點被蠶食的。 周宣王生氣了,後果非常嚴重,他帶人來到魯國,把魯懿公殺了,立了魯武公的另一個兒子稱作了國君,是為魯孝公。 周宣王因為違背了禮樂制度立幼不立長導致了魯公內亂,而且又用兵魯國,殺了魯人自己立的國君,這引起了諸侯的猜疑。 諸侯國擁戴王室,是因為它能遵守制度,安定天下,帶領大家抗擊周邊民族的侵擾,懲罰那些違背制度的諸侯。現在宣王帶頭違法制度,又向大家顯露出了強橫的一面,大家開始感到自危,諸侯們紛紛疏遠了王室。 周宣王很快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決定改變這種局面,找一個諸侯來給大家做首領,協調各諸侯國與王室之間的關係,在諸侯國與王室之間起一個緩衝的作用。 為此,樊仲山父向他推薦魯孝公。 這一次,周宣王非常謹慎,他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樊仲山父回答說:魯孝公恭敬又聰明,敬奉長老;頒行政令之前,一定要先查詢先王定下的規章而且要與之前的成例進行比對,既不違背制度,又不與成例衝突。 周宣王聽了,點了點頭,說:是啊,這樣他就能治理好他的國家了。 周宣王因此在祖廟頒命,任命魯孝公做了眾諸侯的首領。 花了很大的篇幅來講周宣王和魯國廢立國君的故事,是因為它不但可以讓我們懂得什麼是「無改於父之道」,還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諸侯和王室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禮樂崩壞又是怎麼發生的。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