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性理論之由來——中國中醫藥報

中藥藥性理論之由來

□ 張效霞 山東中醫藥大學

  眾所周知,藥性是藥物固有的屬性,是決定藥物功用的內在依據。只有掌握藥物的藥性,才能從根本上把握藥物的功用。因此,藥性理論自古以來就是《本草學》極其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臨床運用本草治療疾病的最基本依據。正如張志聰所言:「知其性而用之,則用之有本,神變無方。襲其用而用之,則用之無本,窒礙難通。」(《本草崇原·序》)  藥性理論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三個方面  繆仲淳在《神農本草經疏》中有云:「夫物之生也,必稟乎天,其成也,必資乎地。天布令,主發生,寒熱溫涼,四時之氣行焉,陽也;地凝質,主成物,酸苦辛咸甘淡,五行之味滋焉,陰也。故知微寒微溫者,春之氣也;大溫熱者,夏之氣也;大熱者,長夏之氣也;涼者,秋之氣也;大寒者,冬之氣也。凡言微寒者,稟春之氣以生,春氣升而生;言溫熱者,盛夏之氣以生,夏氣散而長;言大熱者,感長夏之氣以生,長夏之氣化;言平者,感秋之氣以生,平即涼也,秋氣降而收;言大寒者,感冬之氣以生,冬氣沉而藏。」  寒熱溫涼四氣,乃天之陰陽,由天生,故隨四季而變化;辛甘苦酸咸五味,乃地之陰陽,由地出,故隨五行所屬而有別。由此可知,四氣五味即是陰陽五行的代名詞。正如希雍先生諄諄告誡後人云:「氣味生成,原本乎是,知其所自,則思過半矣。」  四氣五味如此,升降浮沉、歸經亦然。吳瑭就曾以「太極」原理來形象地說明藥物的升降浮沉作用。 「太極之理」也就是陰陽五行之理。因為任何植物都有生長化收藏的繁育過程,生長為升浮,屬陽;收藏為沉降,屬陰。故亦具升降浮沉之性。  關於歸經,李東垣曾簡要地列其綱領云:「東方甲風乙木,其氣溫,其味甘,在人以膽、肝應之。南方丙熱丁火,其氣熱,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腸、三焦、包絡應之。中方戊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己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西方庚燥辛金,其氣涼,其味酸,在人以大腸、肺應之。北方壬寒癸水,其氣寒,其味苦,在人以膀胱、腎應之。」(《東垣試效方·葯象門》)可見,歸經是運用陰陽五行理論將藥物的四氣五味與人體臟腑經絡相配屬而得來的。  藥性理論要用陰陽五行來構建  吳鞠通有云:「凡葯有獨異之形,獨異之性,得獨異之名者,必有獨異之功能,亦必有獨異之偏勝。」「用藥治病者,用偏以矯其偏。」唐容川詳釋曰:「問曰:葯者,昆蟲土石、草根樹皮等物,與人異類,而能治人之病者,何也?答曰:天地只此陰陽二氣,流行而成五運,金木水火土為五運,對待而為六氣,風寒濕燥火熱是也。人生本天親地,即秉天地之五運六氣以生五臟六腑。凡物雖與人異,然莫不本天地之一氣以生,特物得一氣之偏,人得天地之全耳。設人身之氣偏勝偏衰則生疾病,又借藥物一氣之偏以調吾身之盛衰,而使歸於和平則無病矣。蓋假物之陰陽以變化人身之陰陽也,故神農以葯治病。」(《本草問答·卷上》)近代醫家陸晉笙也曾云:「天地間金石草木鳥獸魚蟲,亦得四時陰陽之氣以生,惟皆偏而不純,故取以為葯,乃偏以治偏之法。以寒氣之葯化病氣之熱,以熱氣之葯化病氣之寒……是葯之所以能治病者,其原理本乎四時陰陽而來,乃貫徹天人一致之學。」(《景景室醫稿雜存》)便言之,乃是緣於傳統中醫學認為,人與萬物皆源於天地陰陽、五運六氣,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致病邪氣作用於人體引起機體正邪交爭,從而導致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的結果。  本草的治病原理樸實易解  本草的治病原理,其實十分樸實易解,即是借草木金石陰陽之偏性來糾正人體陰陽之偏性,使偏盛或偏衰的陰陽氣血重新恢復相對平衡。因此,本草的最根本原理——藥性理論也必須建立在陰陽五行理論之上。


推薦閱讀:

好聽的中藥名及其藥性
中藥代茶飲治療慢性咽炎
中藥外敷簡介
【引用】張錫純治陽虛方+ 解讀張錫純之法象中藥

TAG:中國 | 醫藥 | 中醫 | 中藥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