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國學院論語研討》

新時代《論語》研究最新成果彙報會在線研討資料感謝師友們以在線交流與實地研討的形式鼎力支持,感謝吳世傑先生於此領域的傑出奉獻。會議主題:就《論語》篇章大義原旨深入探討,揭示《論語》編撰的宗旨,進而全面傳揚《論語》大智慧。討論內容:返本開新與正本清源是傳統文化學者的訴求。習總提出「四個講清楚」,破題的關鍵就在於探索和發現埋藏於經典之中的源頭活水。先秦時代與一部經典同時傳承的詮釋與應用體系,其重要性不亞於經文本身。這一依賴於口授心傳的解經系統一旦喪失,經典的厚度與寬度會大幅度縮水,後人只能莫衷一是地揣摩經義,甚至出現整部經讀不通的現象。比如《大學》格致章的嚴重分歧。眾多弟子數十年長期追隨孔子,親身受教的積累遠遠超出《論語》文本所記載的信息量。弟子與再傳弟子在編輯《論語》之初,選取哪些內容未選哪些內容,是有著明確目的性的。毋庸置疑,整部經典編纂思想的重量遠遠超出單純的篇章資料之疊加。《論語》的編輯者通過編排有序的篇章所表達的思想體系,呈現為《論語》整體之價值。假如時間可以倒撥兩千年,我們穿越時空與孔門弟子對話,親身領悟整部《論語》的奧妙,那將是整個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文化盛事!過去比較通行的看法,《論語》是春秋戰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和關聯。比如《為政第二》,開篇講為政以德,第二章卻突然講到了《詩》,第四章又講到孔子……。並且,《論語》的編排還顯得比較亂,因為該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的重複章節。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先出現於《學而第一》,又出現於《陽貨第十七》,博學於文一章先出現於《雍也第六》又見於《顏淵第十二》,還有同一個意思卻又不同記載的,比如:《里仁第四》「不患人之不己知,求為可知也」。《憲問第十四》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等。除此之外,大家還認為,論語在編排上不盡合理,比如講很多相同的東西,卻沒有系統地歸納起來講,比如《學而第一》篇講孝,《為政第二》篇也講孝,後面幾篇也講孝,編排者卻沒有把這些拿到一起來講。再有就是,《論語》明明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語的一本書,為什麼又還會記載一些其他人的言語呢?甚至有些話,既不是孔子說的,也不是孔子弟子說的,而只是單純地記述一件事而已……以上這些疑惑,可以說一直困擾著歷代儒學研究者。吳世傑先生通過獨特而深入的研讀,發現《論語》的編排非常巧妙,非常具有藝術性,每一篇都是結構完整,邏輯嚴密的論著。他意識到破解《論語》通篇大義的文化價值無可估量。單純從理解方面來說,很多解釋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篇章,令人難窺真容,究竟誰的註解更符合經典本意?只有看清整部《論語》思想路徑之後才能最終揭曉。一個完整的源泉型思想體系所蘊涵的價值,對於新時代創新繼承優秀傳統,提升文化軟實力,夯實文化自信,重樹中國精神的高度,領航世界文化行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發揮無窮的智慧動能。由此,在中國孔子研究院、曲阜師範大學國學院等機構與同仁支持下,百餘位資深學者聚會古城曲阜或通過網路平台,公共參與盛會,匯聚智慧與熱情,力求破解《論語》篇章大義之謎。《論語》全篇通解《論語》的編纂,不僅篇章本身的內容邏輯清晰,結構嚴謹,二十篇在總體編排上也同樣如此。《論語》全書浸透著編撰者深沉的家國情懷與宏大的思想智慧。《論語》編撰之要在於啟示後人如何培養優秀的為政治世人才及如何為政治世。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參透其中至理,足以安治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論斷,所言非虛。上半部:《學而第一》篇,該篇主要是闡述儒家的一些核心概念。如什麼是仁的根本、什麼是孝,孝和仁的關係是怎樣的,還有學的內涵是什麼、禮的根本作用是什麼等等。在闡述了儒家的核心概念後,《為政第二》篇提出了德治的為政理念,全篇緊緊圍繞著這個中心,從一個國家為什麼能實行德治,德治的好處是什麼開始,到德治的基礎、到為政者的基本要求、到不同層面為政者的基本做法,再到德治的根基、德治的為政精神,對如何實施德治作了較完整地闡述。那怎樣來實現德治呢?儒家認為,要實現德治,必須要用禮制來治理社會,所以《八佾第三》緊接著為大家講禮,讓大家明白什麼是禮,禮的內涵是什麼。為了實現德治,除了需要禮來治理外,還必須行仁,實施仁政,所以《里仁第四》篇緊接著為大家講什麼是仁以及如何來行仁。在大家明白了為什麼要實施德治,且德治需要通過禮和仁來實現後,就有了正確的為政理念。有了正確的理念還要予以實施,而把這些理念付諸實踐的主體就是人。什麼樣的人,才能把這些理念實施好呢?這就要從正確認識人開始,所以《公冶長第五》篇通過對古今人物賢德或過失的論述具體來講如何正確地看待人,以及如何為人。懂得了如何正確看待人,以及如何為人後,是不是就能夠為政治世了呢?大家肯定會有所懷疑,所以編排者在《公冶長第五》篇告訴大家應該如何為人的基礎上,在《雍也第六》篇中用其少數學習優異、成績突出的學生作為榜樣,告訴大家,只要大家刻苦學習,具備了治世之才華,就必定有機會施展抱負,為社會所用。在鼓勵大家的同時,也同時提醒大家,對是否出仕也不要過於執著,必竟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大家既要努力,也要能夠順應天命。接著再告訴大家應該具備安貧樂道的心態和努力不懈追求道的精神,做一個正直、謙虛、為他人著想的君子儒。再聯繫到當時社會的衰落,提出大家應該學習孔子的治世之道,並指出孔子的道為智道和仁道。後,再次聯繫到當時社會的亂象,從個人的角度來談了一下作為一個君子,應該如何自處,並由孔子見南子的事件指出,孔子做事能夠把握好分寸,隱含處事的中庸之道,再緊接著指出所有治世和立身處世方法,都要符合中庸之道。最後指出,君子應該行「至仁」之道,以求達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最高目標。在《公冶長第五》和《雍也第六》教大家如何做好君子的基礎上,《述而第七》篇,又例舉孔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態度、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生活方式、生活態度、處事方式、處事態度等來給大家做一個示範,讓大家在體會孔子如何做人的時候,進一步加強大家對君子的認識和理解。這些例子,雖然只是展示孔子的一些日常行為,但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後面卻隱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所以學者不要掉以輕心,而要去認真體會和感悟。《泰伯第八》在繼上一篇通過講孔子的生活態度、處世方式,教大家如何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後,再列舉聖人的為政治世的具體事例來再進一步闡述君子應該如何立身處世,應該如何為政治世。《子罕第九》篇,又通過對孔子的透析,讓大家進一步去體會,去感悟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處世。從《學而第一》講到《子罕第九》篇,《論語》講述了君子應該如何知禮,如何行仁、懂得了治理天下要以德治的道理,也講述了君子應該如何成為一個兼有「仁、義、禮、智、信」的君子,如何成為一個兼有「溫、良、恭、儉、讓」品質的君子,如何成為一個兼有「忠、孝、勇、廉」品格的君子。那大家在學了這麼多後,究竟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呢?在生活中究竟我們應該怎樣來言、怎樣來行、怎樣來應對呢?借楊氏的話說:「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鄉黨第十》篇給大家樹立了一個榜樣,確定了完美的標準,供大家揣摩、學習。孔子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是道在生活中的實踐。《學而第一》篇通解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簡評:學者應該具備的致學精神,有三個層次,三種境界。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簡評:提出仁的概念,指出仁的根本。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簡評:補充對仁的認識,指出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有仁的。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簡評:從個人修養來講,個人如何才能做到仁德。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簡評:從治理國家來講,國家如何才能做到仁政。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簡評:指出一個人如何為學。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簡評:指出學的內涵是什麼。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簡評:從個人層面來講,講個人應該如何為學。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簡評:從社會層面來講,講百姓應該如何為學。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簡評:學習目的和目標:目的是要學習致用,積极參与世事;目標是要讓自己具備「溫、良、恭、儉、讓」的完美品質。 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簡評:指出最大的孝在於傳承。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簡評:指出禮的根本作用在於和。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簡評:這段話有三層含義:一是指出了真正的信在於近義;二是補充了禮的作用;三是告訴大家處事的法則。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簡評:指出就君子而言何為好學。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簡評:指出君子求學應該精益求精。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簡評:指出君子為學,所患的是什麼。朱熹認為,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第一段劃為一大段。這段話首先指出真正的學者應該樂於把所學的文化知識用於實踐,而不懼怕學習的艱難困苦;其次是真正的學者應該能夠忍受得住孤獨和寂寞,要保持樂觀的態度,堅信所學的大道真理,最終必定會被他人所接納,最終必定會被社會所接納;第三是真正的學者,即便是自己所學的大道最終沒有任何人能夠理解、接納,那也要堅信自己,做好自己。君子為道而生,為道而亡。君子為了自己的信念、信仰,即使沒有任何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只要自己能理解自己、明白自己就好。編排者用這一段話,開篇則告訴了學者應該具有怎樣的思想層次,應該具有怎樣的學習態度。第二至五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什麼是仁以及如何做到仁。第二段提出了仁的概念,指出孝悌為仁之根本。第三段從反面來告訴大家什麼樣的人是少有仁德的,從而讓大家深思什麼樣的人才是有仁德的。編排者為什麼要從反面來講呢?那是因為,如果單從表現來看,有仁德的表現非常多,即使用一大篇來講,也可能還有沒有講到的,而沒有仁德的表現,表現出來的特點卻非常相似,用「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樣一句話就大致概括了所有沒有仁德人的主要特點。第四段是從個人修養來講,一個人應該怎樣才能做到有仁德;第五段則是從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層面來講,一個國家應該如何做到仁政。第六至十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第六段告訴大家,為學的先後順序是,先學做人再學文;第七段指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第八段告訴大家,就個人而言,應該通過什麼方式來學習。作為個人,首先要內心持成、莊重,才能做到學習穩固,其次是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承認錯誤、要敢於面對錯誤、勇於改正錯誤。第九段告訴大家,就整個社會民眾而言,應該通過什麼方式來學習。那就是通過「慎終追遠」的方式來引導教育民眾,以求達到讓整個社會風氣變得淳樸厚道。第十段告訴大家學習的目的、目標是什麼:學習的目的是要學以致用,積極入世,要用所學來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學習的目標:是要把自己培養成具有「溫、良、恭、儉、讓」品質的人。這五種品質,是一個人最完美的品質,也可以說,一個人要具備完美的品質,這必須具備這五個要素,缺一不可。第十一至十三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社會關係中一些基本法則。第十一段講孝的極致在於傳承。而傳承不僅關乎家族興旺、也關乎國家興衰、更關乎人類存亡。第十二段講禮的作用貴在「和」,反之則是,能讓世界和諧的便只有禮。第十三段講「信」貴在近義,「恭」貴在有禮,而萬事之法則貴在能親和、親仁。也就是說,只要做事的出發點是為了親和,或為了親仁,那就是可行的。第十四至十五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怎樣才算是好學,反之,也就是告訴大家好學應該怎麼做。第十四段講真正的好學應該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概括而言就是好學之人要輕於物質,專註大道。第十五段告訴大家,學習要精益求精。第十六段劃為一大段。最後一段「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與第一段話首尾相呼應,是人不知而不慍的又一個層次的升華。如果說前面的話還帶有幾許惆悵,那後面的這段話應該是積極的。學而第一(選)(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字解:  1.子:古時男子之美稱,此稱孔子。2.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尚書大傳》。朱熹《論語集注》:「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3.說:同悅。  4.時:四時也——《說文》。在這裡,通常認為是時常、時時的意思。而筆者認為,應該理解為時機或適當的時候。5.習:數飛也。(指幼鳥剛學習飛時不斷地練習飛)——《說文》。  6.朋:本義是古代貨幣單位。相傳五貝為一朋。或說五貝為一系,兩係為一朋,古代貨幣單位。五貝為一朋。一說兩貝為一朋,也有說十貝為一朋的。《廣雅》:「朋,比也,朋,類也。」朱熹的《論語集注》:「類也。」  7.慍:怒也。――《說文》。8.君子:成德之名。――朱熹《論語集注》(後均稱《集注》)。通常的解讀:孔子說:「學習並時時溫習,不也讓人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了,不也讓人快樂嗎?別人不知道自己而不氣惱,不也是君子嗎?」  我的解讀:孔子說:「學習並在恰當的時機踐行,不也讓人愉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讓人快樂嗎?沒有人理解自己而不氣惱,不也是君子嗎?」 意解: 這段話講的是儒家學者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但一直被誤解。通常認為孔子是說,學習後並複習,是一件喜悅的事;有朋友從遠方來了,是件令人快樂的事;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心中不慍怒,這就是君子。對於這段話的解讀,有所爭議的地方是對「學而時習之」的理解。程頤解釋:「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其中「繹」指抽絲;浹洽,有深入理解之意,程頤認為「學而時習之」的意思是說:時常反覆思考,理出所學的頭緒,並深入領會其中的內在實質,所以內心就喜悅了。對此,我不認同。習的本意是指幼鳥剛學飛時不斷地練習,我認為,這兒的習字應該引申為實踐,《論語》後面「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中的「溫故」才是重習的意思。細細品味這段話,就會感覺到,孔子在說這段話的時候,心情並非輕鬆喜悅,而是有一種沉重。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按以往學者的解釋,那孔子這段話就可以直接說成「學而時習之,悅乎!有朋自遠方來,樂乎!人不知而不慍,君子乎!」而不用在「悅乎、樂乎、君子乎」之前加上「不亦」兩個字。我們都知道,讀書學習是非常艱苦的,並且時間漫長,要學有所成,得經歷「十年寒窗苦」,所以,要說學習是件喜悅的事,很難說得過去。之所以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是說君子把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通過實踐去收穫一種喜悅。比如,學習科學技術的過程是艱苦的,但是當你能利用所學到的科學技術創造出精美的科技產品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感到喜悅呢?這種喜悅,是在艱苦付出後收穫成果的喜悅。第二句,說有朋友從遠方來,所以高興,這也不合情理。有朋友在身邊不應該更高興嗎?之所以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是因為,知音難覓,知己難求,君子在追求大道的路上,可能會沒有人理解,但最終有朋友理解了,不管他距離你有多遠,也不管他距離你的年代有多久遠,那不也是值得高興的嗎?第三句是說即使沒有人知道自己、沒有人了解自己,但是只要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做正義的事,做君子該做的事,哪怕被別人看成瘋子,看成笨蛋,然而自己並不惱怒,自己不一樣還是君子嗎?孔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嘆,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呢?我們還先了解一下孔子當時所處的景況。  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終究沒有任何一位國君能夠完全接受並推行王道仁政,孔子及其弟子還多次受困。而在一次孔子被圍困與陳蔡之間的時候,孔子看到弟子們心中有「慍」,便叫來弟子詢問。 子路前來,孔子問道:「《詩經》中說:『既非犀牛亦非虎,遵道而行在曠野。』我所倡行的道莫非錯了嗎?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處境呢?」 子路說:「想必是我們的仁德還不夠吧?所以人們還不信任我們。想必是我們的智慧還不夠吧?所以人們不去推行我們倡行的道。」 孔子說:「真的是這樣嗎?仲由啊,如果說仁德的人就一定會被人們信任,怎麼還會有伯夷、叔齊那樣的餓死在首陽山上的事呢?如果說有智慧了就一定能暢行無阻,怎麼會有王子比干被剖心的事呢?」 子路出去了,子貢進來見孔子。 孔子問道:「端木賜啊,《詩經》中說:『既非犀牛亦非虎,遵道而行在曠野。』我所倡行的道莫非錯了嗎?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處境呢?」 子貢說:「夫子之道達到了最高、最理想的境界,所以天下沒有地方能容納夫子。夫子是不是應該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呢?」  孔子說:「端木賜啊,好農夫能夠種莊稼卻不能說必然能得到收穫,好工匠能夠心靈手巧卻不一定順所有人的愛好。君子能夠修養正道,可以提出綱領而且有條不紊,可以統籌安排一切而且可以治理好天下,卻不能說讓天下必然能採納施行。如今你不修你的正道卻去考慮怎樣被天下所採納,賜啊,你的志向不夠遠大呀。」  子貢出去了,顏子進來見孔子。  孔子問道:「顏回呀,《詩經》中說:『既非犀牛亦非虎,遵道而行在曠野。』我所倡行的道莫非錯了嗎?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處境呢?」  顏回說:「夫子之道達到了最高、最理想的境界,所以天下沒有地方能容納夫子。雖然如此,夫子盡心儘力去推行,不被天下人所採納,對夫子之道有何傷害呢?正因為不被天下所採納而仍然堅守正道不動搖,這才顯示出君子的修養吧。不修養正道,是我們的恥辱;我們修養正道了,卻不被天下所應用,那是掌管國家的人之恥辱。正因為不被天下所採納而仍然堅守正道不動搖,這才顯示出君子的修養啊。」  孔子高興地笑著說:「顏氏之子竟然有這樣的見識,太好了!假如你財富多了,我就去給你做管理者。」故事出自《史記·孔子世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孔子一心想推行的「仁」道,不僅是不被各諸侯採用,而且還會經常不被弟子理解,最終也只有顏回理解孔子,但普天之下,又有幾個顏回呢?縱觀孔子的一生,了解孔子所處的景況,就會發現這個故事和孔子的這段話在精神實質上存在一種因果關係。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終究沒有任何一位國君能夠完全接受並推行王道仁政是因;孔子的主張不僅不被採納,而且還被多次圍困是因;孔子的一些得意弟子不理解自己也是因;孔子不被世人理解,被隱者看作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因……所有的這些際遇都是孔子發出這三句感慨的因,所以孔子會說:學習了並將學習到的東西在適當的時機去實踐它,推行它,不也是愉悅的事嗎?這是孔子的自得其樂,因為孔子固守其道。作為一個學者,一個推行仁道的人,就應該達到這個境界,這僅是第一層境界。緊接著,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為什麼會說遠方呢,難道是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朋友嗎,如果是這樣,那麼近一點的朋友來了就不高興嗎?所以,這個朋,並非實指生活中的朋友,而是指能夠理解自己,和自己一樣能學習仁道,推行仁道的人;遠也並不是實指的很遠的地方,應該是包括時空的久遠,比如兩千年後的我,能理解孔子,並向他學習,也是孔子眼中的來自遠方的「朋」,如果孔子泉下有知,應該也會因為有我這樣的「朋」而快樂。這句進一步講,作為一個學者,一個推行仁道的人,自己學習並不斷去實踐,去施行所學到的東西,雖然暫時不被身邊的人或被現在的人理解,但只要被遠方的朋理解了,這不是一樣應該感到快樂嗎?這是作為一個學者,一個推行仁道的人,應該達到的第二層境界。更進一步,孔子又說,就算沒有人真正知道自己、理解自己,連遠方的「朋」都沒有,那又算得了什麼呢?只要學習了仁義道德,只要堅守了仁義道德,而且並不會因為不被理解而在內心產生懷疑和不滿,這不一樣是君子嗎?這就是作為一個學者,一個推行仁道的人應該達到的第三層境界。這三重境界,一層緊接著一層,一層比一層更高,最終達到一種至高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追求道,推行道,堅守道,不為所有困難而困擾,而樂在其中。故事中,顏回的回答,其實就是對孔子這段話的最好詮釋。  感悟:  做事業,只要是正確的,就應該堅持,並在自己堅持的事業中尋求快樂,即便暫時或者永遠不被理解,但只要做了對社會有價值、有意義的事,又還有什麼可以遺憾的呢?又還有什麼可以慍惱的呢? 《學而第一》篇通解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簡評:學者應該具備的致學精神,有三個層次,三種境界。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簡評:提出仁的概念,指出仁的根本。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簡評:補充對仁的認識,指出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有仁的。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簡評:從個人修養來講,個人如何才能做到仁德。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簡評:從治理國家來講,國家如何才能做到仁政。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簡評:指出一個人如何為學。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簡評:指出學的內涵是什麼。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簡評:從個人層面來講,講個人應該如何為學。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簡評:從社會層面來講,講百姓應該如何為學。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簡評:學習目的和目標:目的是要學習致用,積极參与世事;目標是要讓自己具備「溫、良、恭、儉、讓」的完美品質。 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簡評:指出最大的孝在於傳承。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簡評:指出禮的根本作用在於和。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簡評:這段話有三層含義:一是指出了真正的信在於近義;二是補充了禮的作用;三是告訴大家處事的法則。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簡評:指出就君子而言何為好學。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簡評:指出君子求學應該精益求精。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簡評:指出君子為學,所患的是什麼。朱熹認為,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第一段劃為一大段。這段話首先指出真正的學者應該樂於把所學的文化知識用於實踐,而不懼怕學習的艱難困苦;其次是真正的學者應該能夠忍受得住孤獨和寂寞,要保持樂觀的態度,堅信所學的大道真理,最終必定會被他人所接納,最終必定會被社會所接納;第三是真正的學者,即便是自己所學的大道最終沒有任何人能夠理解、接納,那也要堅信自己,做好自己。君子為道而生,為道而亡。君子為了自己的信念、信仰,即使沒有任何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只要自己能理解自己、明白自己就好。編排者用這一段話,開篇則告訴了學者應該具有怎樣的思想層次,應該具有怎樣的學習態度。第二至五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什麼是仁以及如何做到仁。第二段提出了仁的概念,指出孝悌為仁之根本。第三段從反面來告訴大家什麼樣的人是少有仁德的,從而讓大家深思什麼樣的人才是有仁德的。編排者為什麼要從反面來講呢?那是因為,如果單從表現來看,有仁德的表現非常多,即使用一大篇來講,也可能還有沒有講到的,而沒有仁德的表現,表現出來的特點卻非常相似,用「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樣一句話就大致概括了所有沒有仁德人的主要特點。第四段是從個人修養來講,一個人應該怎樣才能做到有仁德;第五段則是從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層面來講,一個國家應該如何做到仁政。第六至十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第六段告訴大家,為學的先後順序是,先學做人再學文;第七段指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第八段告訴大家,就個人而言,應該通過什麼方式來學習。作為個人,首先要內心持成、莊重,才能做到學習穩固,其次是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承認錯誤、要敢於面對錯誤、勇於改正錯誤。第九段告訴大家,就整個社會民眾而言,應該通過什麼方式來學習。那就是通過「慎終追遠」的方式來引導教育民眾,以求達到讓整個社會風氣變得淳樸厚道。第十段告訴大家學習的目的、目標是什麼:學習的目的是要學以致用,積極入世,要用所學來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學習的目標:是要把自己培養成具有「溫、良、恭、儉、讓」品質的人。這五種品質,是一個人最完美的品質,也可以說,一個人要具備完美的品質,這必須具備這五個要素,缺一不可。第十一至十三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社會關係中一些基本法則。第十一段講孝的極致在於傳承。而傳承不僅關乎家族興旺、也關乎國家興衰、更關乎人類存亡。第十二段講禮的作用貴在「和」,反之則是,能讓世界和諧的便只有禮。第十三段講「信」貴在近義,「恭」貴在有禮,而萬事之法則貴在能親和、親仁。也就是說,只要做事的出發點是為了親和,或為了親仁,那就是可行的。第十四至十五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講怎樣才算是好學,反之,也就是告訴大家好學應該怎麼做。第十四段講真正的好學應該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概括而言就是好學之人要輕於物質,專註大道。第十五段告訴大家,學習要精益求精。第十六段劃為一大段。最後一段「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與第一段話首尾相呼應,是人不知而不慍的又一個層次的升華。如果說前面的話還帶有幾許惆悵,那後面的這段話應該是積極的。為政第二(選) (十六)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字解:1.攻:擊也。——《說文》。范寧《論語范氏注》:「專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 2.端:直也。——《說文》。端,本義是站得直。朱熹《集注》:「異端,非聖人之道,而別為一端。」這兒是指事物的一頭或一方面。 3.斯:代詞,指前面的「攻乎異端」 4.也已:語氣助詞,表示肯定。 通常的解讀:孔子說:「鑽研異端邪說,那是很有害的啊!」 我的解讀:孔子說:「致力於非正道的事,這害處很大呀!」 意解:對這段話,歷來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但各種解讀的主要意思同「鑽研異端邪說,那是很有害的啊!」相近,所有解讀的爭議主要在於如何理解「異端」一詞。主要的解讀有以下幾種:一是何晏認為,「善道有統,故殊途而同歸,異端,不同歸者也。」怎麼來理解呢?他舉了個例子,如學禮、學樂,是殊途,但都歸於善道,那麼就是同歸。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何晏認為的善道就是有益於培養自身素質的事,這些事不管是學禮儀也好,還是學音樂也好,它都能達到一個目的,那就是有益於一個人的自身發展。而異端,則達不到這個善道的目的。然而,哪些東西可以稱作是異端,何晏沒有講,這個大家可以自己琢磨一下。二是皇侃認為,異端就是雜書,哪些能謂之雜呢?那就是諸子百家。三是有人認為異端為他技、奇巧。他技、奇巧可以理解為大家常認為的一些雕蟲小技或者說旁門左道。四是有人理解為,孔子是講中庸之道,而所有事物都有兩端,如大小、厚薄等。異端就是偏執一端,也就是說不能把握住事物的兩個極端,而取其中,那麼就有害。對於以上的理解,我認為在不同的環境當中,都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有的理解我則認為有失偏頗,如把異端理解為其它諸子學說,那就是孔子在否定其它諸子的學說,這把孔子的心胸說得太狹隘,這顯然不符合實情;有的理解我認為是站的高度不夠,或者說理解得不夠全面,如把異端理解為那些旁門左道或者雕蟲小技,我想這種理解不足以概括出君子「有所不為」的方方面面。那麼,到底該怎麼來理解這句話呢?首先講這個「攻」字,是指一個人很花心思、很費精力去做一件事,講成攻擊,肯定不對,理解成鑽研,也不妥當,因為鑽研,多適合於做學問。所以,我認為,把「攻」理解為「致力於」最為恰當,而把「異端」理解為「非正道的事」。因為一個人不該做的事非常多,不能用哪一樣事來說明,也不能用哪一個詞來包括完全,只有用「非正道的事」來解釋異端,才能概括得了君子「有所不為」的方方面面。整句話理解起來就是,儒家認為一個人不能或者說不應該致力於「非正道的事」,如果致力於「非正道的事」就會產生很大的危害。特別是對於為政者來講,如果把全部心思致力於非正道的事,那他必玩乎職守、濫用職權,對社會的危害就大了,所以,攻乎異端,非為政者所為。 對這句話的理解,還有比較新奇的。如,楊伯峻將其翻譯成:「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而對於這一解釋李澤厚卻不同意,認為應翻譯成:「攻擊不同於你的異端學說,那反而是有危險的。」對於這兩種理解,我認為是完全不符合儒家的基本精神,也不符合孔門弟子將這句話編排到《為政第二》篇中的用意,這兒也就不再多說。  感悟: 用心,要用在正道上,不管是做人,還是做官。特別是做官,如果為官者不能一心為百姓著想,不能為社會的發展考慮,反而是把所有心思用在玩弄權術、為自己謀私利上,或者致力於那些不知所謂的東西,這不僅會給自身造成危害,更會對社會造成危害。所以,孔子會感慨「攻乎異端」危害是多麼大呀。這句話,就好比一個警鐘,給為政者以警醒。 《為政第二》篇通解 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簡評:為政理念:以德治國。 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簡評:德治的基礎和前提:百姓有純正的思想。 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簡評:德治與法治的比較,德治優於法治。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簡評:通過孔子的自我剖析,揭示人性的複雜性和成長性。 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簡評:德治的內涵在仁:成人之孝在於無違。 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簡評:德治的內涵在仁:子女之孝在於不讓父母擔憂。 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簡評:德治的內涵在仁:通常之孝在於心敬。 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簡評:德治的內涵在仁:敬孝在於態度愉悅。 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簡評:為政者的內在素質:大智若愚。能理解,能發揮。 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簡評:為政者的內在素質:善於察人、知人。 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簡評:為政者的內在素質:能夠溫故知新,善於總結和發現。 12.子曰:「君子不器。」 簡評:為政者的內在素質:能夠融會貫通,不拘於一才。 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簡評:為政者的外在要求:基本言行,先做後說。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簡評:為政者的外在要求:與人相交,緊密團結而不營私勾結。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簡評:為政者的外在要求:對於政事,多學多思。 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簡評:為政者的外在要求:心思精力,要致力於正道而不要致力於非正道之事。 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簡評:為政者的外在要求:對事物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簡評:普通為政者的基本做法: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多見闕殆,慎行其餘。 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簡評:君主為政的基本做法:舉直錯諸枉。 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簡評:大臣為政的基本做法: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簡評:為政最高層次的做法:有心為政,則無所不能為。 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簡評:為政的根基:立信於民。 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簡評:為政的前景:以德治國,可創千秋偉業。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簡評:為政的精神:要有正義,要有民族傲骨和氣節。《為政第二》篇,提出了儒家德治的為政理念,全篇緊緊圍繞著這個中心,從一個國家為什麼能實行德治,德治的好處是什麼開始,到德治的基礎、到為政者的基本要求、到不同層面為政者的基本做法,再到德治的根基、德治的為政精神對如何實施德治作了較完整地闡述。第一至四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提出了德治的理念,並分析了實施德治的可行性和優越性。第一段開篇點明儒家推行德治的為政理念,並用「眾星拱之」的形象比喻點明實行德治的美好景象。第二段講德治的基礎在於百姓有純樸善良的心,可以用道德來教化。第三段講德治相比於法治的優勢。德治可以讓百姓做到知恥且進行自我完善,從而自覺地做一個良好公民。第四段通過孔子的自我剖析,在第二段講人具有善良純樸本質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作為一個人所具有的成長性和複雜性,這就告訴我們,雖然人人具有善良純樸的本質,但還是需要為政者來教化和引導,只有這樣,為政者實施德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第五至八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從四個層面來講孝,看似與「為政」毫無關聯。其實,孝是仁之本,而仁又是德的內因。為政者要以德治國,就得實施仁政,而仁政又要得到有道德、講道德的人民的響應。那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有道德、講道德的人呢?這個人就必定要有一顆仁愛之心,怎麼才能具備一顆仁愛之心呢?那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孝,因為孝悌乃仁之根本。這一大段放在這兒,其實質就是告訴大家:要想實現德治,就要從行孝開始。因為行孝是仁的基礎,而仁又是德的基礎。這兒講如何行孝,先是站在不同年齡對象的角度來講,該如何行孝,因為不同年齡段的人肩負的責任不一樣,行孝的重點和方式也就不一樣。接著再講,行孝的根本在於什麼。第五段是針對成年人講該如何行孝。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成長為大人,在與父母的相處中,主導關係發生了逆轉,已經由之前父母管教自己,轉變為自己照顧好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子女的行孝應該做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第六段是針對年輕人講該如何盡孝。作為年輕人,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父母對兒女的那份深情厚愛,要做到讓父母少為自己操心。第七段是講孝的實質,並不在於子女能侍養父母,而在於子女對父母要有一顆恭敬、愛戴的心。第八段講行孝的態度,要真正做到和顏悅色。這一大段,看似講孝,其實是在講德治的內涵,德治的內涵在於行仁。第九至十二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講為政者應該具備什麼樣內在素質,並且這些素質的層次一個比一個高。第九段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來告訴大家,為政者首先應該做到大智若愚。顏回對老師所傳授的學問能做到自悟透徹,且還有所發揮,那為政者就應該對上級的頒布的政策制度、下達的政令做到深刻領悟,且還能有所補益。第十段講為政者要懂得善於觀察人、了解人。為政者,主要就是和人打交道,如果不了解人,又怎麼管理人,治理人呢?所以,能夠明察人是為政者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第十一段講為政者應該做到溫故知新,這不單單是指學習,更重要的是指善於總結過去的經驗,發現過去的不足並能加以改進。這一素質,對為政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因為這需要非常高的智慧才行。第十二段要求為政者不能拘於一才,哪怕這一才能做到極致也不行,比如,哪怕是子貢在外交上做得十分出色、子路在統帥軍事上非常出色、冉求在管理內政上非常出色,這些都還不夠好,而是要做到方方面面都能夠融會貫通,只有這樣,一個為政者才可能做到胸懷天下而治天下亦易如反掌。「君子不器」,應該是對為政者內在素質的最高要求吧。第十三至十七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講為政者在立身處世中方方面面的一些具體要求。相對於內在素質而言,這一大段則是對為政者的外在要求。第十三段「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是要求為政者在言行上,應該做到先做後說。第十四段「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要求為政者與人相處,應該緊密團結眾人,但卻不能營私勾結。第十五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要求為政者在做事時,應該多學多思;第十六段「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是要求為政者要把精力放在正道上,而不要致力於非正道之事。第十七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告訴為政者,做事要客觀、誠實,要能夠直率,坦然地面對自己的不足。這一點看似容易,卻難以做到。大家試想一下,一個連自己都不敢正視、都不敢正確面對的人,又怎麼可能正確地來正視和面對社會呢?所以,這一點對為政者來講,至關重要。第十八至二十段劃為一大段。之前都是在講,作為一個為政者,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在立身處世中應該達到哪些基本要求,這一大段才真正開始講具體該怎麼來為政。這一大段從三個層面講了為政的基本原則。第十八段,站在普通為政者的角度,講為政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是「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多見闕殆,慎行其餘。」第十九段,站在最高領導者的角度,講為政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是「舉直錯諸枉」。第二十段,站在大臣的角度,講為政的基本原則是「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這三個基本原則,連在一起,又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講為政者如何做好自己;第二個層次,是講為政者如何選拔好官員,擴大點講就是如何做好吏治;第三個層次,是為政者如何來治理民眾。第二十一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指明了儒家為政的最高境界:只要有心為政,便可處處為政。第二十二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作為講為政的畫龍點睛之筆,點明為政要以信為根本,為政者要立信於民。第二十三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指明德治的偉大前景:只要堅持以德治國,就可以創造千秋偉業,令萬世興旺。第二十四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指出了為政的精神。這一大段用個人的行為來喻示一個國家應該要有傲骨,要有民族氣節,要有正義。這一大段,也將為政從個人層面、提升到了國家層面。前面講的都是個人應該怎麼來為政,最後一句講的是一個國家應該怎麼來為政。觀《為政第二》全篇,有如看一幕生動的話劇,有旁白,有生動的人物出場。一個個人物粉墨登場,以不同的身份展開不同的討論,以不同的討論從多角度來展示編排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如講孝,有成人問孝,有兒子問孝,還有通常人理解的孝;如講為政,有普通人、有國君、有大臣的為政。不同人物的出場都有其深刻的含義。這幕話劇在編排上還有著非常高的藝術技巧,情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先鋪墊再慢慢進入高潮,再加以引申和發揮,每個場景最終構建出一幕完整而意味深長的劇目,足以令觀者蕩氣迴腸。我想,不僅是《為政第二》篇,應該是整部《論語》就是一部完美的話劇,所以,研讀者應該細細去品味。懂得看劇情,更要懂得劇情之外所隱含的深刻道理。如果只看到了劇情當中的《論語》,那隻能說看會了《論語》,要真正體味出了劇情之外的《論語》,那才是真正讀懂了《論語》,那才是真正懂得了孔子,懂得了編排者的一片用心。 八俏第三(選) (五)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字解: 1.夷狄:古稱東方部族為夷,北方部族為狄。常用以泛稱除華夏族以外的各族。古時通常稱華夏之外的各族通常按方位來稱之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2.夏:中國之人也。——《說文》。夏,會意字,小篆字形,從頁,從臼,從攵。頁(xié),人頭。臼(jù),兩手,攵(suī),兩足。合起來象人形。本義:古代漢民族自稱。 也稱華夏、諸夏。也有人認為諸夏是指中國,在這裡是通指春秋諸國。 3.如:從隨也——《說文》。如,會意字。從女,從口。本義:遵從,依照。《廣雅》:「如,若也。」 4.亡:逃也。——《說文》。亡,會意字。小篆字從入,從乚。「入」是人字。乚(yǐn)隱蔽。合起來表示人到隱蔽處。本義:逃離,出走。 亡:古時同無。 通常的解讀一:孔子說:「夷狄(無禮樂教化)雖有君主,而不及中國無君也。」解讀二:孔子說:「夷狄,猶有其君,不同於諸夏這樣目無君主。」 我的解讀:贊同第一種解讀。意解:這段話歷來有兩種解讀。兩種解讀的分歧在於對「不如」這個詞的理解上。有人把「不如」理解為不及,也有人把「不如」理解為不同於。我認為從《八佾第三》全篇要表達的思想來講,應該理解為不及,因為只有這樣理解,才能凸顯出禮教文化對於一個民族,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贊同第二種解讀的人,他們認為,中國自古有禮樂倫常之道,但至春秋時期,諸侯不聽命於周天子,大夫專權,無父無君,弒父弒君的事都有所發生,雖有禮樂但卻沒有發揮作用,孔子因此有感而發此論,所以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夷狄是外族,雖無禮樂教化,但尚且還有自己的君主,不同於諸夏這樣目無君主。故說:諸夏之亡。我認為,如果孔子是想感嘆、想要表達那時的諸夏還不如夷狄,那麼這段話應該換一種說法,改為「諸夏之亡也,不如夷狄之有君!」這樣表達起來,邏輯性會更強一些。由此,我認為第二種解釋並不符合孔子的原意。既然如此,那麼第一種解讀就應該是正確的了。如果還有人覺得理由不夠充分,我認為還可以先把這個爭議擱置起來,孔子說這段話到底想表達一個什麼意思我們暫且不說。我們想一下編排者為什麼要把這段話放在本篇中來,編排者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思想。我認為,從上下篇看,這段話的前兩段話,一個是講禮的基礎、禮的根本是仁,一個是講禮的基本精神是寧戚寧儉,如果把這段話作第一種解讀,那麼這段話就是講禮的重要作用。這個作用就是:有禮教有文化的民族,即使暫時沒有君主,但是他的精神在,就有凝聚、團結這個民族的根本東西,這個民族就不會消亡,而有沒有君主,還在其次,君主只是民族的一個代表而已。大家應該明白,禮教、文化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團結的根基、發展的根基。這一點,經過歷史的發展已經得以證明,中華民族就是因為有非常強大的文化,所以,不管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和動亂,中華民族始終沒有四分五裂,更沒有消亡。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不可能讓民眾產生民族認同感,更不可能讓民眾產生國家認同感。基於以上的分析,我認為,第一種解釋是正確的。這一段話,放在這兒的作用就是告訴我們禮的重要作用。 感悟: 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至關重要。如果大家都去「哈韓」、「哈日」去了,忘記了中國人自己的東西,滿頭腦都是外國的東西,那我們還是中國人嗎?連自己的爹媽都不認識,連自己的祖宗都不知道,連自己的根都忘記了,這樣的人還配做中國人嗎?(八)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字解:1.子夏(507—?):姓卜名商,衛國溫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子夏是繼孔子之後,系統傳授儒家經典的第一人,對儒家文獻的流傳和學術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被後世譽為傳經之鼻祖。2.倩:人字也。從人,青聲。——《說文》。倩,古時為男子的美稱,用為名字的字。這兒是形容笑容美好。朱熹《集注》:「倩,好口輔也。」口輔,指面頰。 3.盼:目黑白分也。——《說文》。 4.素:白致繒也。——《說文》。素,會意字。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絲。織物光潤則易於下垂。本義:沒有染色的絲綢。 5.絢:形聲字。從糸(mì),旬聲。本義:美麗,漂亮有文採的樣子。 6.繪事後素:《周禮·考工記·畫績》記述,「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黼,五采,備謂之綉。土以黃,其象方天時變。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龍,鳥獸蛇。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之,謂之巧。凡畫繢之事後素功。」通常認為,繪與繢相通,孔子講的繪事後素,原指的便是畫繢之事後素功。通常的解讀:子夏問:「『漂亮的臉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真嫵媚呀,打上潔白的脂粉化上妝是多麼絢麗多姿呀』這三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繪畫之事,先有白底子,然後再采色繪畫。」子夏說:「那麼,禮就是產生在仁義之後吧?」孔子說:「能對我有所啟發的是商啊!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我的解讀:子夏問:「『漂亮的臉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真嫵媚呀,就是不打扮或者素打扮都這麼絢麗多姿啊』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孔子說:「凡是畫工設色,繢工設色,都在白描起稿後而成五彩圖紋之功。」子夏說:「禮就像白描一般吧?」孔子說:「能對我有所啟發的是商啊!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意解:這段話歷來爭議較多,最終也沒有一個可以服眾的解讀。主要爭議有兩個地方:一是對「繪事後素」的理解;二是對「素以為絢兮」的理解。兩個爭議中,又主要集中在對「繪事後素」的理解上,而這四個字的理解又完全影響了對整段話的理解。所以,大家要想真正地讀懂並且理解這段話,就必須得對「繪事後素」有一個準確的理解才行。歷來對於繪事後素的理解都是採用的朱熹的解釋,認為繪畫之事後素功的意思是說先以粉地為質,而後施五彩,就好像人有美好的本質,然後就可以加以妝扮,就可以打扮得很漂亮。也正基於此,大家便把前面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理解為人有如此倩、盼的美質,在此基礎上再加以華采妝扮,就好像在素地上加以彩色一樣,會絢麗多姿,美麗非凡。朱熹認為,子夏是質疑「素以為絢兮」的意思應該是以素為妝扮,所以才會有此一問。也正基於此,朱熹才會認為子夏所說的「禮後乎?」是指,禮必須以忠信為質,就好比繪畫之事要以粉素打底,然後再畫得出絢麗的畫一樣。如果「繪事後素」是朱熹認為的這個意思,那麼這段話按通常的解讀來理解,也比較正確。只是有兩點,不足以讓人信服。一是對子夏的智慧,是一個質疑、是一種輕視。如果這麼直白的意思,都值得子夏來問,那是有點小看子夏了,智慧不夠深又怎麼能給孔子以啟示呢?既然子夏有所疑惑,就必定有其道理之所在。然後也才會有孔子的解惑。二是把「素」理解為是像人忠信的本質,太過牽強。大家知道比喻有一個根本的特點,那就是兩個事物之間的某些特徵要特別相似。有了白底好作畫,有了忠信的人又好做什麼呢?難道是好做禮?其實在前面我們已經講到了,禮的基礎是仁。如果編排者真的要想用這麼一段對話來告訴我們禮儀產生在仁義之後,那麼這段話就應該放在本篇中第三段話「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後面來講,因為這段話講的就是禮的基礎是仁。當然,這也僅是我們的一種主觀揣測,是我們在首先認定《論語》就是一部結構非常嚴謹的書的基礎上作出的一種推斷,還不足以用這種推斷就來否定朱熹的解釋,雖然如此,我們還是知道了朱熹的解讀是很值得懷疑的。要找尋出這段話的真正含義,還得溯本求源,還得先把「繪事後素」這句話弄清楚明白才行。對於這四個字的考證,我查找到這樣一篇文章,考證非常詳細,推斷也有理有據,考證後的結果是:繪事後素是說,凡是畫工設色,繢工設色,都在白描起稿後而成五彩圖紋之功。對於這個結果,我認為可信度非常高,再把這種解釋放到整段話來理解,更為順暢貼切,我們先看全文:《八佾第三》有一段著名美文。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文章絢麗,一波三折。字面上好懂,其實不然。從東漢開始,人們一直誤讀。請看關鍵句「繪事後素」,[魏]何晏集解引東漢鄭玄註:「繪畫,文也。凡繪畫,先布眾色,然後以素分布其間,以成其文。」鄭玄注之後,[宋]邢昺疏文進一步闡釋:「案《考工記》云:『畫繪之事,雜五色。』下云:『畫繢之事,後素功。』是知凡繪畫,先布眾色,然後以素分布其間,以成文章也。」疏文引入二句《考工記》文字,確屬孔子說「繪事後素」的原始依據。有據可查,似乎不用懷疑其正確。懷疑仍在。鄭玄注「繪事後素」根本不符合繪畫操作實際,更難配合通讀「素以為絢」的婦女彩妝,以及詩樂也不可能在「禮後」。[宋]朱熹的《論語集注》不從,他另行注釋「繪事後素」:「『繪事』,繪畫之事也。『後素』,後於素也。《考工記》曰:『繪畫之事,後素功。』謂先以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猶人有美質,然後可加文飾」。鄭玄的先布眾色後勾白線,眾色先於素;朱熹改為先粉地後施五采,五采(眾色)後於素。先於素變後於素,改動很大。朱熹之後還有人引用「白受采」助其言,似可聯繫理解「素以為絢」。不過,朱熹的創新也不符合繪畫操作實際,素為粉地不能服人。清代凌廷堪不客氣地寫道:「朱子不用舊注,以『後素』為後於素。於《考工記》注亦反之,以『後素功』為先以粉地為質而後施五采。近儒皆以古訓為不可易,而於『禮後』之旨,則終不能會通而發明之,故學者終成疑義」。凌廷堪等清代儒家重禮學研究,子夏部:「禮後乎?」孔子給予崇高肯定,「繪事後素」的「素」指禮,主旨十分重大。若按朱熹的創解,禮為一張白紙,重大意義沒有了。雖然如此,後於素有合理處。元明的科舉考試都用朱熹的《論語集注》為標準,影響至今。今日的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定書目《論語通譯》注釋「繪事後素」:「『繪事』,畫畫。『後』,後於,在……之後。『素』,白地子。意思說:畫畫總是先有個白地子,然後才能畫。一說,女子先用素粉施面,然後才用胭脂、青黛等著色,打扮得漂亮」。仍是照朱熹注釋寫的,其全文今譯難讀:子夏問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黑白分明眼珠轉啊,粉白的臉龐著色化妝絢麗多彩好打扮啊。』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先有了白地子,然後才畫上畫。」(子夏)又問:「(這使我想到,)禮節儀式是不是在(仁德之)後呢?」孔子說:「能闡明我的意思的是你卜商呀!現在開始可以同你談論《詩》了。」今譯作者因關鍵的「繪事後素」造成的掣肘,「禮後乎」以下儘力補救禮儀仁德,真是用心良苦。我查過今日書店的《論語》白話譯本,大多取朱熹說,仍屬誤讀。請看一版、再版的李澤厚著《論語今讀》的譯文:子夏問道:「『美的笑容,酒渦微動;美的眼睛,黑白傳神;潔白紙上,燦爛顏色』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先有白底子,而後才繪畫。」子夏說:「那麼禮在後?」孔子說:「啟發我的是你呀,這樣才右以與你講詩了。」禮在後不譯,他在《記》中表示不同意定論「仁內禮外」或「仁先禮後」,「我以為,禮乃人文,仁乃人性,二者實同時並進之歷史成果」,想說什麼?不懂。何況師徒問答,與禮對舉的不是仁。「素以為絢」指婦女,譯文說成白紙畫顏色也明顯不合。久攻不下。讓我們先放一放,另起頭。相關聯的《周禮·考工記》的「凡畫繢之事,後素功」。確為「繪事後素」的母本,讓我們觀注它。不過,這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也肇端於鄭玄註:「素,白采也,後布之,為其易漬污也。不言綉,綉以絲也。鄭司農說以《論語》曰:「繢事後素。」鄭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兼通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有東漢最大的博學家之名,遍注群經。由於他的權威性,畫繢之事後布白采之說影響至深。因為後勾白線使五采顯出形象,所以重要性超過五采。他其實是望文生義,曲解「畫繢之事」,更不懂「後素功」,還弄巧反拙地猜測後布白採的原因是「為其易漬污也」。鄭司農即鄭眾,先於鄭玄注《周禮》,故引用。鄭眾以此言說孔子的「繢事後素」是對的,但在意義的理解上犯了相同錯誤。「繪事後素」,就是「凡畫繢之事,後素功。」「繪事」即「畫繢之事」。「後素」即「後素功」。這是明顯的,無異議。工匠們的「凡畫繢之事,後素功」早出,孔子的「繪事後素」晚出,理當如此。指明這一點很有必要。於是從早出的言論求解更有利。為了能破解千古之謎,先分開追究:什麼是「畫繢之事」?什麼是「後素功」?從《考工記》出發破解這兩道難題,才是正路。它的文句多,前文中就埋藏著答案,讓我們找出來。首先要明白,「畫繢之事」,古今有別。鄭玄時代他知道的「畫繢」是美術的全過程操作,而古代的「畫繢」,包括民間的「畫繢」,僅限於美術的後半段工作,不是全過程。《考工記》的「畫」專指筆塗五采顏料成采圖,其「繢」是刺繡五色絲線成絢麗花紋,他們僅僅局限於設色操作部分。我聯繫民間的「畫繢」說明《考工記》的「畫繢」,好懂,因國為民間美術中一直保留了「畫」為「塗采」,「繢」為「配色」的古老說法,同於「畫繢之事」的「畫繢」。畫和繢,《考工記》稱為「設色之工」,一點也不含糊。指出「設色之工五」,並具體列出名稱,「設色之工:畫、繢、鍾、筐、巾荒、。」即不同專業的畫工、繢工、鍾工、筐工、巾荒工五種設色工。鄭玄注中說「不言綉,綉以絲也。」他誤將「畫繢」作一詞,這其實是兩工,繢從絲,繢工即絲綉工。《考工記》還交待「鍾氏染羽」,筐人闕,「慌氏涑絲」,後三工較為特殊,一般人不知。於是,設色五工被《考工記》簡要地說成「畫繢之事」,又被孔子直呼為「繪事」。全體婦女從事絲綉配色,是設色工中最龐大的一支隊伍,簡稱「繪事」很恰當。「畫繢之事」「繪事」,設色工之事。《考工記》首先說「畫繢之事,雜五色。」注意:「雜五色」——青、赤、黃、白、黑,正是專指設色操作部分。這之後才說「凡畫繢之事,後素功」。如果不嫌啰嗦,此言等於說:凡是各個專業青赤黃白黑相雜的設色之事,全都「後素功」。素功先行,繪事在後,「繪事後素」,手工藝工匠口耳相傳的對程序步驟的經驗總結。《考工記》使用的概念不孤,廣泛見於文獻,通行於社會,用於民間。例如《儀禮·鄉射禮》:「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侯為箭靶。《周禮·春官·司常》:旗物「皆畫其象焉」。幾個「畫」字都是指畫工設色,彩畫布侯與旗幟,以完成作品。《尚書·顧命》描寫公元前1004年周成王死時的靈堂裝飾有「畫純」。何謂「畫」?舊傳:「彩色為畫。」唐人孔穎達進一步闡釋:「《考工記》云:『畫繢之事,雜五色。』是『彩色為畫』。蓋以五彩畫帛以為緣。」靈堂張掛的帷幕都「畫緣」,即布帛邊沿裝飾彩色花紋。這裡的傳與疏都有正確,可見《考工記》來歷久遠。《尚書·益稷》:「絺綉以五采,」就是繢。繢或作繪,從絲,絺即細線(不一定是蠶絲),綉為飛針走線操作,繢是統稱。繢屬於設色,今天民間綉女叫配色線。繢,繪同音同義,文獻混雜使用,毫無區別。若從字面上看,繢從「貴」,綉品珍貴;繪從「會」,特指會集:雜五色。漢唐以來繪為通用字。明白了「畫繢之事」是設色,再問「後素功」?孔子的「繪事後素」,也推重「素」的功用。「素」指什麼?這是全文的核心。「素」義本色、底色、白色、無色(不雜五色),但此「素」用法特別,今日難見。肯定地說,「素」不是鄭玄後布的「白采」,雜五色中已有白色顏料。也絕不是朱熹的「粉地」,一張白紙不值錢。細加推究,無論《論語》或《考工記》所言,「素」是思想真正乘重點。當我們知道「畫繢之事」為設色,那麼無論畫工設色、繢工設色,就要有人先起草圖,草圖無采色,稱為「素」,在語言雙聲習慣上理當叫「素描」。素為黑色或單一色線描,素描紋樣未完成,設計稿,也稱白描(無采色,不是白粉勾線)。今日美術界通行白描,不再叫素描,以免與西方傳入的油畫素描相混。素是白描設計。《考工記》所記畫工繢工只負責設色,自己不會起白描稿,白描稿靠傳承稿本,另有專人學習應用。雖然正文中沒有明確交待(有脫落闕文),很顯然,白描稿是基礎,技術要求高,民眾尊為畫師,先行一步,再交給畫工設色,繢工設色,由他們完成創作。在民間,設計木版年畫墨稿的師傅地位崇高,以秘藏稿本作資料設計新樣,人很少,而為年畫塗彩的工人滿街村。農村婦女織好白布等待遊方的「花兒匠」來白描,再配色繡花。貴州農村難見「花兒匠」,大都找巧手要剪紙底稿,也有自己剪,或到場壩上買。中國南方各省剪的花樣也是「素」——花樣設計,半成品,功用不同於北方窗花,是完成品。素有白描起稿以利設色的意義,可惜它處罕見。《國語·吳語》:「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舊註:「素猶豫也。履,行也。」豫通預,預先設計方案。此素如同預謀,預先謀及成事,然後照著方案履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正是白描稿的作用,履行以後獲成事。到了唐代,寺廟壁畫盛行,《唐朝名畫錄》有「素龍」「繪事未畢」「設色未終」等記載,都是素為白描的直證。可見民間一直通用素為素畫、白畫、白描、粉本、畫稿、畫樣,只是注經家們不懂。畫聖吳道子白描,弟子工人布色,唐宋畫史資料廣為記載。吳道子自己稱草圖為粉本,大家都懂。「後素功」:後於白描設計而獲成功。對工匠來說,在前在後計程序,原本不分高低貴賤,但從工藝步驟上也強調了素功的奠定性作用。而孔子的「繪事後素」素為禮,提升素描為第一功,繪事為第二功,有了等級。農業國家的禮突出等級。考察到此,《考工記》的「凡畫繢之事,後素功」。今譯就很容易:凡是畫工設色,繢工設色,都在白描起稿後而成五彩圖紋之功。對於傳統繪畫來說,這其實是常識,至今民間美術普遍如此。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綉品豐富精彩,目擊者說:可以看到預先用淡墨或硃砂起稿的實物。素描在先,綉以五採在後。解放前,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大批白描畫稿的發現,早已引起全世界注目。白描畫樣受到歷代壁畫工珍藏,有的還標明用色。為了理解孔子的「繪事後素」,我們全力考察《考工記》,獲得滿意收穫。現在回到《論語·八佾》子夏和孔子對話上,似乎好懂,「繪事後素」:繪畫設色後於素描;其它文句跟上,淺層次通讀已容易辦到。必須指出,儒家師徒這次交談大有深義,值得細嚼慢咽。他們討論禮的意義,文采華麗,思想嚴肅,對於認識儒家是難得的教材,不能輕易放過。孔子弟子卜商號子夏,從民間幾句婚禮歌開始的對話,兩個來回,起伏跌宕,很有教益。但讀時要拋棄《詩經》詩序和《論語》有關舊注,不受其限制,彷彿第一次見面,只就字面文句來理解。這是本文又一個主要任務。《詩·衛風·碩人》為齊侯女庄姜嫁到衛國作衛庄公夫人,婚禮上,喜氣紅火的衛國民眾盡情歌唱她無比美麗,俏妙動人。歌聲富麗,生動感人,新娘新郎身份高貴,估計後來民間婚禮都流行演唱,藉以表達客人慶賀之情。當子夏聽到歌唱新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時,心旌搖動,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問身旁老師:「何謂也?」這幾句詩歌明白如話,不難懂,他是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美感,脫口而出「何謂也」?子夏從新娘心情喜悅,絢麗如花的角度提問,「素以為絢」重在「絢」,絢麗該如何欣賞?子夏問後,原以為老師必有同感,自會讚許。但主張文質彬彬的孔子看他忘乎所以,重「絢」輕「素」,偏於節慶形式外表,不給予支持。輕巧地用「繪事後素」作答,不溫不火,暗含平素本質的重要性,而采色表現僅僅居第二位功勞。針對性很強,恰到好處。比較出真知。「素以為絢」的素與「繪事後素」的素,同為素,同為基礎,同是本質,同是決定性的原本形象,或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形象,或設色各異的白描形象。不過,小的差別在於「素以為絢」的素是女人生來的高妙形象,「繪事後素」的素是「後素功」,素描功第一位,設色功第二位。雖然「素以為絢」重在「絢」,但「絢」並不貶低原女人的天生形象,不為「素」「絢」排坐次,而只是錦上添花。答語「繪事後素」有坐次,「素」第一,五采繪第二。所以說孔子四兩撥千斤,輕巧地糾正了子夏一時激動而自然流露出的偏頗。子夏一聽「繪事後素」,老師強調後素功,立刻警覺,從感性回歸理性。同時由素想到禮,想到儒家主張禮是立人之本,馬上改問:「禮後乎?」引出新的戲劇性一幕。禮為素!這其實是孔子當時還沒有想到的,來得突然,所以高度肯定:「這是你的發明,是你卜商啟發了我!從此以後我們可以共同討論詩了。」教學相長,生動的一例。禮為素,重在禮,「繪事後素」的主旨。僅就主旨而論,漢唐宋元明清二千多位注釋家看法相同。無論他們怎樣誤識絢素繪事,總要拉扯到禮為素、重在禮上來,這是對的。子夏問,孔子答,兩個來回,第一次是鋪陳,第二次見精神,精神重在禮。孔子經常提醒弟子們重禮。《論語》篇中,《雍也》:「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子罕》有弟子說:「夫子循循然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顏淵》重見「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還進一步強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類似的言論很多,可見子夏臨場覺悟不偶然,仍是孔子平日教導的結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描寫新娘的經典名句,三句來自民歌,可能《碩人》後出,女性一生最美時刻被精彩地唱出,活靈活現。天生麗質通過化妝、戴首飾、穿上花衣裳,立即變成陽光下的鮮花。民歌好懂,任何翻譯都會損傷,所以我不譯。孔子的「繪事後素」來自百工經驗,概括精當,也令人叫絕!都是「博我以文」的文,民間分散知識。《孟子·萬章下》說:「孔子之謂集大成。」分散的原生態的民歌與手工藝知識在走向中華民族文化進程中,正是孔子「集大成」。見之於《八佾》的師徒問答事雖小,卻生動、絢麗、真切、深刻地反映出這一偉大過程。禮為素,那麼與禮對應的是什麼叫?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前引《論語通譯》認為「禮節儀式對應仁德」,實屬無賴,前人注釋札記造成的。在孔子思想中禮就是仁,禮仁不成對。明擺著:禮為素,樂為絢;禮樂對舉。令人驚異的是,我查過的所有注釋均未言及!孔子與弟子們熟悉民間畫繪操作過程,「繪事後素」,素描直白,雜五彩後喜慶歡樂,可知素與彩對,禮與樂對。此樂為五彩美術,也為人心歡樂。再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婚慶活動,藝術會集,歌聲四起,喜氣洋洋,禮為素,樂為絢,禮樂成對。此樂為藝術音樂,也為人心歡樂(lè),藝術音樂(yuè)和歡樂二義,都是禮樂的樂,文娛屬性。一切動人的歡樂喜慶都是禮的儀式,完成禮的需要;一切絢麗的五彩設色都是為了紋樣,用紋樣來說明禮的意義。在孔子主張中,禮樂不分。禮別異,樂和同。因為春秋時期家族親情勢力大,集體人又少,自覺和同佔上風,節日禮樂主導生活。國家行政和法律權威在秦漢以後大增,但仍用禮的名義,而樂的治理功能大減,所以集權國家的讀書人難知小國寡民施行樂治的分量。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旁證好找。《孔子家語·論禮》:「古之人與上古之人,達於禮而不達於樂,謂之素。」禮樂相輔而行,無樂行禮,就好像未雜五採的素描。《禮記·仲尼燕居》也有:「不能樂,於禮素。」又有:「達於禮而不達於樂,謂之素。同於「素以為絢」和「繪事後素」的禮樂,文藝娛樂的歡樂人人自願,並不看低樂的功用。子夏用民歌「素以為絢」三句,引出孔子的百工知識「繪事後素」;再用禮居前、樂居後的儒家思想提問,意外受到老師的高度讚揚。我們今天新解讀懂了這段話,更意外地感到儒家學派的根在民眾中間。《泰伯第八》:「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個「詩」不是狹窄的三百首《詩經》,是民歌,甚至是民間廣義的口傳知識,包括百工經驗,所以我不加書名號。「興」,興起,一切知識興起於民眾口傳知識。孔子彙集,並提高到禮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我以為這是孔子「集大成」的心得,民間文化走向民族文化的綱領,使農業社會傳統禮樂與新的天下一家實現了無縫對接。(註:該文給我以啟發,故引用於此,引該文時,未見作者名)對於這篇考證,我能有所取的,便是對「繪事後事」的解讀。繪事後素是指,凡是畫工設色,繢工設色,都在白描起稿後而成五彩圖紋之功。按照這樣的意思來看子夏所說的「禮後乎」,禮應該對應的是素,素是什麼呢?就是繪畫之前先做好的素描,其特點就是設計好的框架,在這種框架下,就能繪畫出絢麗多姿的圖畫來。而把素用來比作禮,或者說是把禮比作素,就說明禮和素有相通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能起到作為框架,作為規範的作用。素對設色起到框架、規範作用,那麼禮呢?應該是對社會生活起到規範個人行為、設定社會生活方式框架的作用。我們再聯繫上下文,就不難看出,這段話隱含的意思,就是指出禮的本質是規範個人行為,設定社會生活方式框架。理解了繪事後素,以及子夏所說的「禮後乎」的意思,我們再倒過來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這句話。前兩句出自《詩·衛風·碩人》,後一句,通常認為是逸詩,這是讚歎一個女子的美貌。前兩句是讚美女子的天生麗質,而後一句,明顯是一種感嘆,感嘆什麼呢?感嘆就一個字,絢!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絢麗多姿,太美了。怎麼一個美法?哪怕是素打扮,或者說是不打扮,都是如此之美。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不著粉,不施脂都能讓人感覺到如此美麗非凡呢?子夏特有此一問,這一問或者是無心的,或者也是一種感嘆,就如我們看到一個穿著樸素的女孩,眼睛是這麼黑白分明,臉上笑起來的時候是如此好看,我們也難免會感嘆,怎麼就這麼漂亮呢。孔子說那是因為本質好,就如設色繪畫一般,要有好的素描底子。孔子這樣一說,使得子夏靈光一閃,突然一下就想到禮那兒去了,一問「禮後乎」也讓孔子從中受到啟發,不免一句感嘆,「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感悟:讀經文,一定不能望文生義,遇到有疑義的地方,一定要廣泛閱讀,多方求證,而不能輕易妄下結論。一個不小心,便會失之毫釐而謬以千里。《八佾第三》篇通解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簡評:用事例一說明不遵從禮的嚴重危害性。 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簡評:用事例二說明不遵從禮的嚴重危害性。 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簡評:指出禮的根本:是仁。 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簡評:指出禮的基本精神:與其奢寧儉,與其易寧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簡評:指出禮的重要作用:禮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存在的根基。 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簡評:指出禮的施行原則:講求規則。 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簡評:指出禮的基本原則:是謙讓。 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 簡評:指出禮的本質:規範個人行為,設定社會生活方式框架。 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簡評:指出禮需要傳承並且禮需要完善的典籍和熟悉禮的人來傳承。 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簡評:指出當時社會的人,不知禮、不明禮。 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簡評:指出知禮、明禮的重要意義:知禮明禮者,觀天下易如觀其手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簡評:講如何做到禮:態度要恭敬。 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簡評:講如何做到禮:觀念要正確。 14.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簡評:指出周朝的禮是宏大而完備,值得學習和遵從。 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簡評:禮應做到:不恥下問,深刻了解禮的緣由、細節,認真學習禮。 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簡評:禮應做到:注重實質。 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簡評:禮應做到:注重必要的形式。 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簡評:上下級相交之禮:事上級應盡禮。 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簡評:上下級相交之禮:對下級應盡禮。 20.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簡評:禮應做到:既能展現真情,又能表現得恰如其分。 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簡評:禮如何做到恰如其分,那就是: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簡評:列舉管仲不知禮的事例來告訴大家,禮的要求很高。 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 簡評:禮的最高目標:揉和各種社會關係,使之達到和諧。 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簡評:指出孔子是警世木鐸。 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簡評:禮的最高追求:做到盡善盡美。 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簡評:禮的基本追求:居上寬,為禮敬,臨喪哀。該篇主要是講禮,禮是治理社會十分有效的手段,也是德治的最好體現。所以,在《為政第二》篇後,編排者緊接著為大家講禮。第一至二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主要是通過季氏等三桓違背禮制會產生嚴重危害的後果來說明禮對於國家的重要性。雖然從這兩段話中,還不足以看到季氏等三桓違背禮制而產生的嚴重危害性,但是大家可以通過更多的史料看到這種危害。第一段開篇便用季氏僭越禮制的行徑,指出違背禮制的嚴重危害性。在歷史上,季氏不僅是僭越了禮,更是僭越了朝政大權,專權而不把魯君放在眼裡。第二段繼續批判魯國專權的三家大夫,嚴重僭越禮儀的行為,進一步發揮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內涵。一個諸侯的大夫,居然敢用天子的禮儀,這樣的事都能做,還有什麼事是他們不敢做的呢?從這兩段話中,大家可以看到違背禮制具有多麼大的危害,那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禮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了呢?第三至九段劃為一大段。上一大段既然講到禮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十分重要,那大家是不是應該知理、明理呢?所以,這一大段就從禮的方方面面來告訴大家,什麼是禮。第三段講禮的根本是仁;第四段指出禮的基本精神是與其奢寧儉,與其易寧戚;第五段指出禮的重要作用,禮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存在的根基。只要禮制、文化不亡,則民族、國家不亡;第六段指出禮在運用當中,是講規則的,並且這些規則不能逾越。規則具體有些什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度,都有不同的規定。既然是禮儀,那麼肯定就應該有一定的表達方式,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不同的對象,該怎樣來做,就必定有一定規範的儀式,只要這些儀式制定下來後,大家就必須遵守;第七段通過射禮的儀式來說明禮的基本原則是謙讓;第八段通過「繪事後素」的繪畫技巧,引申出講禮的本質是規範個人行為,設定社會生活方式框架;第九段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禮需要傳承並且禮需要完善的典籍和熟悉禮的人來傳承。第十至十一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指出知禮、明禮的重要意義:知禮明禮者,觀天下易如觀其手掌。第十段指出當時之社會,連禘祀這樣重大的祭禮,都無人懂得。說明真正知禮、明禮的人太少了;第十一段打了個比方,說一個人如果真正知禮、明禮,領會到了禮的精髓,那天下之勢就如在掌中。進一步而言,如果一個人真正知禮、明禮,領會到了禮的精髓,那治理天下,也就易如反掌。既然禮有這麼重大的意義,那究竟該怎樣來做呢?下面則接著講如何來做到禮。這一大段話,在這兒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第十二至二十三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是講如何做到禮。這一大段又劃分為幾個小大段。第十二至十三段劃為一小大段。這段主要講在思想意識上,要有恭敬的態度和正確的觀念。第十二段講做事要想符合禮,首先要做到態度恭敬,如果一個人對於禮,連恭敬的態度都沒有,那做再多、再繁華的儀式都毫無意義;第十三段講做事要想符合禮,觀念必須要正確。只有觀念正確了,才有可能讓行為做到符合禮。第十四至十九段劃為一小大段。這段主要講具體該怎麼做。第十四段是在講具體怎麼做之前給大家指明方向,那就是要向周朝的禮法學習,因為對於禮,周朝是做得最好的。既然有成功的先例在前,那對於後面講的禮,大家是不是就更有信心了呢?所以,這段話放在這兒,還起到一個讓學者堅定信心的作用。第十五段,這一段通過孔子到太廟裡每事皆問的事例告訴大家,真正的禮是從學習禮、熟悉禮開始的。試想一個人,連禮都不明白,都不了解,又怎麼能做到符合禮呢?所以當有人懷疑孔子不知禮的時候,孔子告訴大家,其實去學習、去了解禮的過程本身就是禮。第十六段通過「射不主皮」的事例告訴大家,禮注重的實質而非形式;第十七段通過孔子主張祭祀用羊的事例來告訴大家,禮雖然注重實質,但也需要必要的形式來表達。第十八段和第十九段,舉了兩個較具體的禮,君臣之禮。首先是臣應該事君盡禮,然後是君要使臣以禮。為什麼舉這兩個例子呢?那是因為君臣之禮為大禮。從這兩個例子,大家也可以看出,禮是相互的。而這相互為禮起到的效果就是老百姓所說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二十至二十二劃為一小大段。這段主要講禮在總體上要求做到既能表露真性情,在言行上又要表現得恰如其分。第二十段通過孔子對《關睢》的評價告訴大家,禮應該做到既能表露真性情,又能在言行上表現得恰如其分,一語以蔽之,就是要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能偏,也不能過;第二十一段通過孔子對宰我的教導,進一步補充說明,怎麼來把握好這個度,那就是要做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第二十二段舉了一個不知禮的反面事例,講即便是像管仲這樣有大仁的人,也沒有把握好禮的度,這就值得大家深思。通過管仲的這個事例,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要做到禮,並不是件簡單的事。第二十三段劃為一小大段。這段指出,只要做好了禮,就能調節、揉和各種社會關係,並使之達到和諧。就有如音樂指揮家,能通過指揮協調各種樂器的演奏,使之共同演奏出華麗的樂章一般。第二十四段劃為一大段。這一段是用儀封人的話來告訴大家:孔子講的所有禮是引導這個社會做到清明有道的號令,是警世之言,這是對之前所有禮的一種最大肯定和稱讚。既然有這麼好禮,大家就應該去學習,去遵循,這是一個偉大而響亮的號召。第二十五至二十六段劃為一大段。這一大段對禮提出遠景期望和近身要求。第二十五段,對禮提出了遠景期望,也可以說是對禮提出最高要求:禮要做到盡善盡美;第二十六段對禮提出近身要求,在三個大的基本方面要做得到:居上要寬,為禮要敬,臨喪要哀!全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如同《為政第二》篇一樣,是一部活話劇,從開幕到閉幕,情節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這都有待大家細細去品味。                       
推薦閱讀:

《論語》禮樂思想新探
日課 |《論語·為政》8
趣說孔子與《論語》4
《論語》8句經典:治國齊家,處世修身,受用不盡!
論語第十二句 何謂禮?恭儉莊敬而不煩 則深於禮者也

TAG:國學 | 論語 | 學院 | 曲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