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強健骨骼不打「折」 -

危害性大人的一生中,骨骼系統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破骨細胞不斷分解舊骨,成骨細胞不斷形成新骨,兩者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中。隨著人體的老化,這種平衡被打破,成骨細胞少於破骨細胞,骨鈣以及骨基質等物質逐漸丟失,導致骨量降低,形成骨質疏鬆症。

健康的骨骼             骨質疏鬆的骨骼骨質疏鬆症早期並沒有什麼癥狀,經常是發生了嚴重的骨痛或骨折後才會發覺,但那時骨骼破壞程度已很嚴重,因此應注意抓住骨質疏鬆發生的蛛絲馬跡,及早防範。骨質疏鬆症常見的癥狀是骨骼疼痛,其中以腰背疼痛為最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後可出現身長縮短、腰彎、駝背等現象。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危害是骨折。據統計,我國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女性老人(80歲以上)為甚。雖然大多數骨折並不會直接引起死亡,但卻有很高的致殘性,特別是髖部骨折。據統計,約三分之一的髖部骨折患者會落下殘疾,近20%的病人需要長期護理,這不僅致使個人的生活質量下降,還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此外,骨質疏鬆症還容易誘發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老年性痴獃等病症。成因多樣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骨質疏鬆就是「缺鈣」。事實上,骨質疏鬆症還與蛋白質、脂肪、維生素D等多種營養以及內分泌、年齡和性別、運動等因素有關。營養不均衡鈣缺乏。鈣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骨質疏鬆的發生主要與機體鈣缺乏有關。如果飲食中鈣攝入量不足,或是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 就會引起機體負鈣平衡。為了維持正常的血鈣水平,機體會通過增加甲狀旁腺激素分泌等促進骨質溶解,使骨骼中的鈣「遷徙」到血液中,從而導致骨質減少,即骨量丟失。這種鈣入不敷出的狀態長期延續,骨質就會變得疏鬆多孔而易於骨折。膳食鈣磷比例不平衡。膳食鈣磷比例不平衡會影響鈣的吸收。膳食中鈣磷的適宜比例為兒童2:1或1:1,成人1:1或1:2。任何一種元素過多都會干擾另外一種元素的吸收,並增加其排泄。我國營養調查顯示,居民每日膳食中鈣含量為405.6毫克,磷為1047.6毫克,鈣磷比例為1:2.6,磷的比例偏高,這也可能是我國骨質疏鬆症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一。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調節血液中鈣的含量。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促進皮膚內的維生素D合成。如果人體對維生素D膳食攝入不足或缺乏日照等,就會造成體內維生素D水平過低,影響鈣的吸收。脂肪攝入過多。膳食中的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時,會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皂鈣,並由糞便排出從而使結合的鈣丟失。另外,膳食中的植酸、草酸等都能和鈣結合形成不溶性鹽而影響鈣的吸收。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長期蛋白質營養缺乏,可導致骨基質蛋白合成不足,新骨生成減少,若同時存在鈣缺乏,那麼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性就會增加。微量元素攝入不足。當人體內缺錳時,破骨細胞的活性便會增強,而成骨細胞的活性卻受到抑制,成長速度減慢,造成成骨障礙。臨床研究表明,骨質疏鬆症患者體內錳的含量僅為正常人的1/4。鎂、鋅等攝入不足,也會對骨量的維持產生不良的影響。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下降是婦女絕經後骨質疏鬆症高發的主要原因。雌激素的減少,會加速骨量的流失,使骨密度下降。此外,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糖皮質激素能抑製成骨細胞活動,影響骨基質的形成,增加骨質吸收,使骨骼變得脆化。雄激素缺乏、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降鈣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減退、垂體功能紊亂等亦可以導致骨質疏鬆症。年齡和性別影響骨質疏鬆多見於65歲以上的老人和絕經後的婦女。一般情況下,人體90%的骨量累積在20歲前完成,10%在20~30歲之間完成,並在30歲左右達到骨峰值。在骨骼達到骨密度峰值以前,骨代謝非常旺盛,攝入的鈣會很快被吸收進入骨骼中沉澱,骨骼生成迅速,骨鈣含量高,骨骼最為強壯。骨密度峰值越高,老年後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機會就越少,發病年齡越遲。骨密度峰值期過後,破骨細胞相對活躍,開始出現生理性的骨量減少,骨質總量將以每年0.2%~0.5%的速度遞減。女性絕經、男性60歲以後減少更加明顯。運動不足骨骼發育程度、骨量大小與運動密切相關。運動是刺激成骨細胞活動的重要因素。運動不足,特別是戶外運動減少,一方面將抑製成骨細胞的活性,影響骨骼的重建;另一方面接受紫外線的機會減少,會使維生素D合成降低,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使骨質變得疏鬆。重在預防骨質疏鬆是個緩慢的漸進過程,可一旦形成,就無法根治,不能完全恢復至正常的骨骼狀態,因此,早期的預防是延緩骨質疏鬆的最好方法。樹立預防意識及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定期檢測等都對預防骨質疏鬆有很大的幫助。·及早樹立預防意識。在骨骼的形成過程中,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是骨密度形成的高峰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供給充足的鈣,使骨密度峰值達到最高,就能保證絕經期和老年期具有較緻密的骨質,使骨質疏鬆發生的年齡推遲,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性。所以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應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增加鈣的攝入量。成年人每天對鈣的需求量為800~1200毫克。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含鈣食物,可適當地補充一些鈣類營養補充食品。·保證鈣的吸收率。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應多補充,或多曬太陽。加工的肉類食品中含有過高的磷,會阻礙鈣的吸收;過高的鹽分、脂肪和糖分,都會影響鈣的吸收,因此要少吃加工的肉類食品、高鹽高脂肪食品及甜食。·保證鋅、鎂、錳等礦物質以及蛋白質的攝入量。可以通過多吃綠色蔬菜、水果、堅果、豆類等獲得補充,防止骨質流失。·戒煙少酒,避免過量的茶、咖啡等刺激性的東西。煙、酒、茶、咖啡等都是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保持適量的運動。應該多做有氧和負重運動,如跑步、爬山、跳繩、打太極拳等,從而增加骨密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保持正確姿勢,不要彎腰駝背,以免增加骨骼的負擔;40歲以上者,應避免從事太激烈、負重力太大的運動。·老年人應慎用藥物。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抗癌藥、強的松等均會影響骨質的代謝,應盡量避免或少用。· 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測。人的身體就像是一棟房子,靠206塊骨頭的連接支撐而成。一旦發生骨質疏鬆,整個身體就會像豆腐渣工程一樣,無法承受相應的重量,容易出現骨折等種種問題。由於骨質疏鬆的發展是長期的,隱蔽的,因此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人體「寂靜的殺手」。目前骨質疏鬆症發病率越來越高。據估計,在歐美和日本大約共有750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我國則約有9000萬人。時值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來臨之際,我們特別推出此專題文章,希望引導人們重視日常保健,關愛骨骼健康,遠離骨質疏鬆。
推薦閱讀:

小腿特別不直,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挽救?附照片
我看你骨骼清奇 丑得與眾不同啊
為什麼我平時生活很規律,還會缺鈣?
金手指 離死亡最近的距離就是【久坐】
骨骼肌鬆弛葯(書稿)

TAG: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