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師眼中的審辯式思維
今天,國際教育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共識: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審辯式思維也逐漸成為最值得期許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之一。它是教育領域中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也是教育領域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那麼,何謂審辯式思維?簡單說,就是個字:不懈質疑,包容異見,力行擔責。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傾向於不輕易相信家長、老師、領導、專家和權威的說法。他們會用自己的頭腦獨立地進行思考,不懈質疑。他們會想,家長、老師、領導、專家和權威們這樣想,這樣說,這樣做,那麼,我自己應該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他會根據自己的思考、學識、情感、經驗和理性做出自己的獨立判斷。這是一個審問、慎思、明辨決斷的過程,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就是審辯式思維。他並非一概地拒絕和反對他人的意見,而是在經過自己的思考以後,做出自己的判斷,決定是接受或者拒絕他人的看法。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是「手電筒只照他人」——僅僅質疑他人,而是會「雙向質疑」,既質疑他人,也質疑自己。正是由於質疑自己,他才會包容異見。他會想到,別人可能是錯的,我自己也可能是錯的。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不是「口頭革命派」,不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而是行動者,是力行擔責。面對複雜、艱難的選擇,他會勇敢地、果斷地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付諸行動,並坦然地面對自己行動的後果,承擔自己的責任。 今天,藉助移動互聯網,藉助「百度」等這樣一些搜索工具,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信手拈來自己需要的特定知識。現在重要的已不再是掌握特定知識,而是具備較高的審辯式思維水平,對信息的重要性做出判斷,在各種候選方案中快速做出自己的抉擇。今天,只要打開手機,打開微信,每個人都要面對「朋友圈」中鋪天蓋地奔涌而來的信息大潮。這時,重要的已經不再是獲取信息,而是對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可以說,如果一個人不善於過濾和篩選信息,信息對他的幫助也不會很大。 創新始於對成說的質疑。因此,具有審辯式思維是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徵。在一些教育文獻中,強調發展學生的「審辯一創新思維」( critical-creative thinking或critical creativethinking)。從小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 01、作為核心教育成果的審辯式思維 美國70%的本科學位由組成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AASCU)和公立大學協會(APLU)的520所公立大學頒發。AASCU和APLU為了對高等教育水平進行評估,尤其是為了對高等教育的畢業生水平進行評估,於2006年共同推出了一個對高等教育進行評估的「自願問責系統(VSA)」。VSA為成員院校提供了一個進行高等教育評估的服務平台。 在VSA中,定義了4項「核心教育成果: 1.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 2.分析性推理(Analytical reasoning); 3.閱讀(reading); 4.寫作(writing)。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中心(ETS)是今天國際上最大的教育考試機構,主持著我們熟悉的「托福」、GRE等考試。ETS最重要的考試是「學術評估測驗(SAT)」,即美國的「高考」。SAT在美國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美國大學考試中心主持的「美國大學考試(ACT)」。由於SAT和ACT是美國大學本科招生和提供助學金的重要依據,今天,這兩項考試也成為全球性的考試。 ETS和ACT共同承擔了VSA系統的CEO考試任務。在ETS測查CEO的考試" ETS能力透視考試(EPP)」和ACT測查CEO的「大學學術能力評估(CAAP)」中,都將審辯式思維作為重要的考試內容。 02、作為核心勝任力的審辯式思維 在2002年以前,美國的「研究生考試」——GRE考試,包括言語、數量和分析三個部分。在2002年10月推出的新GRE中,原有的分析部分被放棄,增加了「分析性寫作」部分。在ETS官網上對「分析性寫作」部分的說明是:「這部分考試審辯式思維和分析性寫作技能,尤其是清晰、有力地表達和論證複雜思想的能力(Measur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writing skills,specifically your ability to articulate and support complex ideas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2014年,美國的「高考」——SAT,進行了一次大的改革,改革的內容之一是將原來的「言語(verbal)」部分改為「審辯式閱讀」。
2014年,ETS就「核心勝任力(core competence )」問題開展了一項大型研究,此項研究包含對相關文獻的綜合分析、對市場的定性定量分析、對各種因素影響力的評估和對高校的調查。在研究的基礎之上,提出了6項核心勝任力: 1.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 2.交流表達(written communication); 3.定量分析素養(quantitative literary); 4.信息技術素養(digital information literary); 5.公民使命感和社會參與度(civic competence & engagement); 6.跨文化和多元視野(intercultural competency & diversity)。 2015年10月27日,ETS高等教育研究心主任劉歐博士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介紹了ETS的這項研究結果。 03、《ACT國家課程調查》中的審辯式思維 關於審辯式思維的重要性,還可以從不久前ACT剛剛公布的《ACT國家課程調查(NCS)和《ACT國家課程調查2016政策報告——變化時代中的教育和工作》兩份文件中清楚地看出。 ACT每隔若干年會進行一次NCS調查,NCS的結果將成為學校課程設置和測驗改進的依據。上一次NCS調查於2012年進行。 從ACT公布的2016年NCS結果中,既可以看出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在教師、僱員和僱主心目中的重要性,也可以引起一些關於審辯式思維的思考。
報告中包含一項關於10種基本能力相對重要性的調查結果。這10種基本能力是: 1.知識內容(content knowledge); 2.教育計劃(educational plan); 3.與人合作(collaboration with peers); 4.學習技能(study skill); 5.寫作(writing); 6.聽說能力(speaking and listening); 7.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 8.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 9.問題解決(problem salving); 10.技術(technology)。 參加調查的人員需要完成兩項任務。第一,在上述10種能力中,哪一項對成功的影響最大?被調查者要為上述10種能力排序,第1為最重要,第10為最不重要。 第二,在上述10種能力中,對學生進步阻礙最大的是哪一項?被調查者要用一個4級表分數對10種能力打分。1分是「幾乎無影響」;2分是「有些影響」;3分是「影響較大」;4分是「影響很大」。 調查結果顯示,關於最可能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因素,小學和初中教師都將知識內容排在了第1,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2。高中老師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1。大學老師則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4,排為第1-3重要的是學習技能、責任心和知識內容。僱主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7,排為第1-6的依次是知識內容、責任心、問題解決、聽說能力、與人合作和技術。僱員則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5,排為第1- 4的依次是知識內容、責任心、技術和聽說能力。 關於對學生進步阻礙最大的一項,小學老師將問題解決排在第1,將審辯式思維排在第2。中學老師將審辯式思維排在第1。大學老師則將責任心排在第1,將審辯式思維排在第2。僱員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3,排第1的是責任心,排第2的是問題解決。僱主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5,排為第1-4的依次是責任心、問題解決、知識內容和聽說能力。 關於影響成功的因素,根據被調查者給出的平均名次,小學和中學老師都將審辯式思維排在第1。大學老師將學習技能排在第1,將審辯式思維排在第2。僱員將審辯式思維排在第3,排第1的是責任心,排第2的是知識內容。僱主將審辯式思維排在了第4,排第1-3的依次是知識內容、責任心和問題解決。 從以上調查結果看,僱主和僱員比較重視審辯式思維,但將責任心和知識內容放在了更重要的地位。中小學老師非常重視審辯式思維,其中最重視的是中學老師。與中小學老師相比,大學教師雖然也將審辯式思維擺在重要地位,但更重視學習技能。許多學者在了解了世界各國教育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發達國家都比較重視審辯式思維,他們認為教育應該在此領域內著力,注重培養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才。在今後的國際競爭中,擁有審辯式思維的人才能夠在信息爆炸的社會中,更快地辨別和提取有效信息,增強其競爭力。 作者簡介:謝小慶,博導,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教育學會統計測量分會副理事長。
推薦閱讀:
※改換思維
※高效整理思維碎片,穩步提升個人能力
※有錢人身上獨特的思維和品質
※提高批判性思維,先要破除應試思維
※Mac上有什麼好用的思維導圖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