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詠竹詩系列選讀與賞析
——古人詠竹詩賞析
古往今來,不僅普通人喜歡竹子,更有無數的文人墨客青睞竹子,讚賞竹子。他們或以竹作畫吟詩,感賦情懷;或讚賞竹子的品格和精神,以作自喻,以作自勉。在我國,竹子與人們有著不解之緣。人們愛竹、畫竹、吟竹、贊竹,不僅僅是因為它「綠竹青青」、「鬱鬱蔥蔥 」,可供觀賞,使人心曠神怡,更主要的似乎是在讚賞它的品格,推崇它的精神。古人曾把孤松、傲竹、臘梅稱為「歲寒三友」,是蘊含著深刻道理的。人們把「梅蘭竹菊」並稱「四君子」,足見竹的高風亮節已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千百年來,竹子堅忍不拔、高風亮節、修直挺拔的形象,高雅清幽、蓬勃洒脫的品格讓歷代文人墨客不知傾注了多少情感。
文人墨客以竹詠志,留下了無數的華彩樂章。《詩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南北朝時期的謝脁在他的《詠竹》詩中這樣寫道:「床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月光疏已密,風聲起複垂。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但恨從風籜,根柱長相離。」謝脁的詩繪影繪形,將一個虛擬的竹子的意象活靈活現地用語言表達了出來。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南北朝時梁代詩人劉孝先的《詠竹》詩高度讚美了竹子的高潔清雅、耿介不隨的品質。「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詩人以百尋之竹為題詠對象,借物言志,寄託遙深,詠物而不滯於物,算是詠物詩中的上乘之作。此詩緊扣竹的特徵,而又不刻意求其形似,既有題中之精蘊,更有題外的遠致。
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更是有無數吟詠竹子的精美詩篇。唐朝大詩人杜甫的《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以欣喜的心情,細膩地描繪對竹的喜好,歌頌春天的新竹,出土不久「半含籜」,新梢剛剛過牆,是嫩竹。和風細雨中,新竹搖曳生姿,怎能不讓杜甫情不自禁生出憐愛之心?
白居易在《題窗竹》中留下這樣的佳句:「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盡,留向紛紛雪裡看。」此詩熱情讚美了竹子迎風傲雪、卓然不群的品行。唐朝詩人許渾的《秋日白沙館對竹》:「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捲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也借竹抒懷,極力讚美竹子的青翠傲雪的品格。唐人鄭谷的《詠竹》詩句:「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誣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更是對青青翠竹極盡讚美之情。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明月、幽篁、古琴、高士,構畫出一幅絕妙深邃、動靜相兼的國畫小品。在幽靜的氛圍中,隱隱約約地,我們似乎聽到了從歷史深處傳來的琴簫聲,簫聲里隱隱透著王維孤高聖潔的氣節。
竹子的美韻使中國的竹文化源遠流長。宋代大詩人蘇軾更是對竹子情有獨鍾,嗜竹成癖。他在《於潛僧綠筠軒》詩中寫道:「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蘇軾借竹明志,以竹抒懷,特別是「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成為讚美竹子的千古流傳的佳句。他的《霜筠亭》:「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極寫翠竹的不畏嚴寒、凌風傲霜的品質。宋朝詩人陳與義月夜賞竹,意趣盎然。「高枝已約風為友,密葉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瀟洒,又攜疏影過窗紗。」「月移竹影,映上窗帘」,竹影婆娑,弄姿窗前,景象生動,格外招人喜愛,月色朦朧更催生人們的聯想和想像。
到了清代鄭板橋筆下,青青的翠竹已經不再只是一叢賞心悅目的植物和一個具體實在的生命,而是充滿了人格特徵的精神投影。他這樣讚美竹子:「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子的堅韌,其實就是詩人個人性格的真實寫照。這千古流傳的佳句,可說把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品質寫得淋漓盡致。「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外尚虛心」正是青青翠竹修直虛心的生動寫照。他的《竹》:「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不正是詩人的人格魅力的具體體現嗎?詩人愛竹、贊竹,對竹子情有獨鍾。他的《題畫竹》:「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短短四句,全以淡語出之,卻蘊含了極其深刻的藝術哲理,可謂一首絕妙的畫論詩。寫盡了竹子的瘦勁孤高之神韻,而且寄託了畫家之情懷。這正是鄭板橋個性的體現,情感的化身。
文人愛竹,不單是愛它的秀美,更因它的高潔,它那剛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風霜嚴寒,正是文人學者畢生所追求的,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給予竹的剛正之譽;「凌霜竹箭傲雪梅,直與天地爭春回」是竹的自信;「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竹的堅強;「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是竹的清高;「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侵見前峰。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陰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是竹的可人。能得到如此的美譽,人們自然而然地也就喜歡竹了。
竹子挺拔剛正,綠葉婆娑、蓬勃洒脫、高雅清幽、虛心有節。「依依君子德,無處不相宜」。山有竹則山青,水傍竹則水秀。
修竹千竿,情牽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華夏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詠 竹
南朝·梁 劉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作者簡介】
南朝梁代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齊代大司馬從事中郎劉繪之子,劉孝綽第七弟。
初為武陵王法曹、主簿,王遷益州,隨府轉安西記室。承勝中,與兄孝勝具隨紀軍出峽。紀敗,至江陵,元帝以為黃門侍郎,遷侍中。
代表作品有《詠竹》《春宵》等。
【簡要賞析】
全詩高度讚美了竹子的高潔清雅、耿介不隨的品質,詩人以百尋之竹為題詠對象,借物言志,寄託遙深,詠物而不滯於物,算是詠物詩中的上乘之作。此詩緊扣竹的特徵,而又不刻意求其形似,既有題中之精蘊,更有題外的遠致。
2.詠 竹
南朝·齊 謝 眺
窗前一叢竹,清翠獨言奇。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月光疏已密,風聲起複垂。青扈飛不礙,黃口獨相窺。但恨從風籜,根株長相離。
【一句話賞析】
全詩繪影繪形,將一個虛擬的竹子的意象活靈活現地用語言表達了出來。
3.賦得階前嫩竹
南朝·陳 張正見
翠雲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
砌曲橫枝屢解籜,階來疏葉強來風。欲知抱節成龍處,當于山路葛陂中。
唐代詠竹詩系列選讀與賞析(3)
1.竹 韻
杜 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2.從韋續處覓綿竹
杜 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3.寄題江外草堂
杜 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4.食筍詩
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5.別橋上竹
白居易
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6.北窗竹石
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況臨北窗下,復近西塘曲。筠風散余清,苔雨含微綠。有妻亦衰老,無子方煢獨。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7.池上竹下作
白居易
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閑居半是池。食飽窗間新睡後,腳輕林下獨行時。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
8.玩松竹二首
白居易
龍蛇隱大澤,糜鹿游豐草。棲鳳安於梧,潛魚樂於藻。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前松後修竹,偃卧可終老。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坐愛前檐前,卧愛北窗北。窗竹多好風,檐松有嘉色。幽懷一以合,俗念隨緣息。在爾雖無情,於予即有得。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9.東樓竹
白居易
瀟洒城東樓,繞樓多修竹。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捲簾睡初覺,欹枕看未足。影轉色入樓,床席生浮綠。空城絕賓客,向夕彌幽獨。樓上夜不歸,此君留我宿。
10.和汴州令狐相公,新於郡內栽竹百竿,拆壁開
白居易
梁園修竹舊傳名,園廢年深竹不生。千畝荒涼尋未得,百竿青翠種新成。牆開乍見重添興,窗靜時聞別有情。煙葉蒙籠侵夜色,風枝蕭颯欲秋聲。更登樓望尤堪重,千萬人家無一莖。11.題李次雲窗竹
白居易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
12.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雁齒小紅橋,垂檐低白屋。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皮開坼褐錦,節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13.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餘莖。見此溪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稍稍有餘清。最愛近窗卧,秋風枝有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