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組織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自主學習

活動時間: 2010年6月10號

活動地點: 蠡吾三中

參加人員:縣歷史教研員、北埝中學、洪善堡中學、蠡吾二中、小陳中學、

南庄中學、南庄鎮中、保去中學、蠡吾三中

形式:課例研討

做課教師:謝艷菊

主持人:王 娜

記錄人:王 娜

研討主題:如何組織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自主學習

活動流程:確立主題

課題由來

備課回放

課例示範

課後反思

交流研討

提煉總結

布置任務

一、主題由來

主持人: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社會迫切需要那些勇於探索,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但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歷史課教學多數教師固守的是「講解-接受」的模式,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充分發揮,創新性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長此以往,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甚至棄學。

如今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要求我們教師要改變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為此,教師在授課時,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體意識,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今天我們就依託謝艷菊老師的《民族團結》這節課談一下《如何組織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自主學習》。

二.理論學習:

主題確定後,我們按縣教研室的要求,以校為單位進行了自主學習,並召開了集體學習研討會,對相關問題展開了討論並加深了認識。

集體備課,確定課例:

課例:八年級歷史下冊第11課《民族團結》

主講教師:育才中學謝艷菊老師

四.課堂實錄,印證預設:

《民族團結》教學實錄

育才中學初中綜文組 謝艷菊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民族團結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點;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內容和意義;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少數民族地區的迅速發展;西部大開發給少數民族地區帶來了新氣象。

2、通過「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一目的學習,培養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觀點,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教材中幾幅插圖的觀察,使學生逐步形成豐富的歷史想像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3、通過對一些少數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紹,使學生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通過對孔繁森先進事迹的描述,使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難點】

1、本課重點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係,同時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是保證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各民族團結起來,為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2、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在籌建新中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提出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是基於多方面的因素的考慮。這一知識點涵蓋的知識面較廣,理論性較強,初二學生難以把握,因而具有較高的難度。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法建議】

本課採用分組教學方法,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課前布置導學案。

第一組問題包括:

我國的民族關係概況?

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

在籌建新中國的時候,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建議?

第二組問題包括: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影響?

西藏人民翻身當家作主人開始於哪一事件之後?

第三組問題包括:

請舉例說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

中央提出實施()以來,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

第四組問題包括: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學法指導】

1.分小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參與的熱情,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樂學。

2.運用教材中的幾幅插圖,訓練學生從歷史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歷史史實,得出正確結論的方法。

3.多使用圖片,尤其是和時事有關係的,讓學生感覺到歷史並不遙遠,培養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能力,也通過圖片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課堂實錄〗

1.導入新課。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愛我中華》片斷導入新課。

2.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

在第一、二小組的問題回答完之後,進行以下方面的引導與探討:

(1)引導學生閱讀本目教材第一段,用多媒體設備給出我國的56個民族及其主要分布地區。使學生理解三個問題:一是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二是民族團結的概念。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聯合的關係,以及各民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國家的發展繁榮。三是各民族分布的特點。

(2)用多媒體設備給出教材中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內容,引導學生閱讀本目的小字部分,幫助學生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重點指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組成部份。

(3)組織學生討論: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作如下歸納:①中國在歷史上長期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國的國情和歷史傳統。②各民族長期的經濟文化聯繫,形成了各民族只適宜於合作互助,而不適宜分離的民族關係。③近代以來,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革命鬥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係,形成了相互離不開的政治認同。

3.各民族共同發展

第三組問題回答完之後進行以下內容:

(1)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的一批國家重點項目,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在學生對少數民族發展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歸納指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與進步。①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生產發展。②發展少數民族地區農牧業經濟,加大少數民族地區改革開放的力度。③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優惠的財政政策。④鼓勵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貿易,照顧少數民族用品生產。⑤幫助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⑥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寬於漢族的計劃生育政策。

第四組學生回答完問題後總結以下內容:

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影響:①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得益於政府重視,給予政策保障和多方支持(人力、物力、財力)。②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大發展,且已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③西部大開發戰略使少數民族地區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

4、問題探究

動腦筋

誰能說說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間做出的貢獻?除課本上的,你還知道哪些事迹。

活動與探究

用直線將少數民族歌曲與它所屬的少數民族連起來

5、鞏固練習

6、布置本課作業

了解身邊有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

五、課例示範

由謝艷菊老師做示範課:《民族團結》

六、交流研討

(一)、做課教師進行課後反思:

由謝艷菊老師結合本次研討主題做課後反思,如何組織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自主學習。

謝艷菊:各位老師大家好。本次教研的主題是《如何組織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自主學習》,所以順應新課改的形勢,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本節課的教學,主要以分組合作自主學習為主。就本節課的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下回顧:

第一,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課本中提供的基礎的歷史信息。進一步加深理解、掌握和應用。

第二,把課堂中的大量時間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把時間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的活動具有較強的目的性。通過一些教學活動,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在老師的引導下加深了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堂課以黨的政策,民族的發展、民族情和暢想未來為線索,按照激情閱讀—理解—掌握的有效教學步驟,循序漸進的理解課文內容,完成了教學目標。

1、首先,把學習的提綱發放給學生,給學生的學習以提示。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又升華情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課之前以一首《愛我中華》之曲,把聲情並茂,56個民族的圖像一一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求知的慾望。以「民族知識知多少」和「談一談你身邊的民族團結的事例」的常識提問作為本課導入,這一設計也激發學生的興趣,效果不錯。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有利於鼓勵學生、激發學生興趣、提供線索,引發學生思維。

結尾又以一首《我的中國心》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這既照應了開頭,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升華了學生的情感。最後老師送給學生歷史歌謠。《五十六個民族團結歌》。

2、在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於少數民族的了解僅體現在知道有哪些少數民族。通過本課教學之後,學生從課件中形象直觀地了解到了少數民族的服飾、風俗習慣,分布及其存在的優勢,讓學生看、聽、思相結合,從而認識到黨的民族政策和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起到的主要作用,以及當對民族地區的開發加強民族團結的必要性,為下文《香港、澳門的回歸》,《海峽兩岸的交往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3、用故事激趣,在故事中明理、導行。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本課教學時,教師針對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布置了學生搜集有關民族團結的故事,同時又充分學習文中《黨的好乾部----孔繁森》榜樣的事迹成了學生學習的一面鏡子,不僅讓學生思想上受到感染,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指導了學生的行為。在此基礎上,教師運用課件相機出示反面的事例,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理、導行。對學生提出做人的要求。

4、設計活動,強化學生的明理、導行。

結尾設計的《暢想未來》篇讓學生暢所欲言,又一次把課堂推向高潮。大多數同學爭先恐後,紛紛舉手要求回答問題,針對學生的反饋情況,教師及時地進行引導,把學生的思想引向一個新的境界,特別是某某同學的發言與眾不同,提出:長大後即使到西藏地區工作,也不願犧牲在西藏,針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及時的與學生進行了討論給與了肯定。體現了生命的重要性,體現了以人文本的重要性。

5、在教學中,給與學生學習的時間還是有點過少,總想老師多講。課堂練習設計缺乏科學性。缺乏面向全體學生,在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時,處理的過於簡單。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點認識,由於水平有限,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二)、集體研討

主持人

下面我們就圍繞本次研討的主題,針對這節課上體現的得與失,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成功的做法以及存在的困惑,展開討論交流,希望各位同仁積極發言。(主要內容)

蠡吾二中: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兒,謝老師的這節課應該算是上的很成功的。她教學中始終是以小組合作為主,為學生們自主學習創設了一個輕鬆地氛圍,這樣有利於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楊雅靜:

謝老師在教學中鼓勵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一點值得我學習,我覺得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本節課最後問學生「你覺得我們還應該掌握哪些內容」,讓學生找問題,必然會動腦筋。總之,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原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回答問題固然是一種能力,善於提出問題更是一種能力。

小陳中學:

我很同意剛才老師的意見,教會學生質疑提問,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中,謝老師大膽的鼓勵學生提問題。先提出一個實際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過程中為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她採用記分辦法,進行比賽,並將得分計入平時成績,這樣學生們的積極性會高起來,自然自主能力會提高。

李鳳池:

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符合學生心理,如:學生們感興趣的音樂就進入了這節課。謝老師用音樂來調動學生們的興趣,用興趣激發學生們自主合作的能力。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是有意這麼做的。我在上七下第二課《「貞觀之治」》時,我先展示了一幅李世民的畫像。學生看了以後,馬上有人說:「唐太宗李世民!」我說:「對,是李世民,你是怎麼知道的,你給大家講一講好嗎?」學生說:「看過有關他的電視劇。」我問:「有多少同學看過?」這時,看過的同學紛紛舉手。我說:「那好,大家說說,你們對李世民有一個什麼印象?」有同學說:「英明!」有同學說:「謙虛!」也有同學說:「武藝高!」……我說:「那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說說你理由,好嗎?」學生興趣盎然,一一闡述了自己的理由。所以自主、探究式學習並不是高不可攀,只要讓學生感興趣,用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我們同樣能夠把課堂還給學生。

保去中學

在謝老師這節課上我學到了在歷史課堂上要努力構建一個師生互動、共同參與課堂活動的自主教學模式。有了這個模式,學生們才有自主學習的氛圍。在這節課堂上謝老師始終圍繞事前分好的組來教學,學生們自主學習的很好。我在教學中也如此做過:如在講到《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一課時,我做了這樣的嘗試,根據本課內容精心設計了研究課題:將全班同學組成一個聯合考察團,假想從西安出發沿絲綢之路向西進行尋訪考察。這個團隊由旅遊觀光者、考古學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四種不同身份人員組成,將分別為大家介紹沿途景色、考古發現、販運的物品、傳播的文化等。提前一周下發活動預案,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身份,組成四個小組,互相討論、交流。我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外知識和豐富、合理的想像來完成本組的主題,準備好回答相關的提問。同學們積極性都很高,通過閱讀課本、同學間相互交流、查找課外資料、網上查找等多種途徑進行整理搜集。在講課的過程中,我注意及時點撥、指導、適時鼓勵。整個過程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這樣,學生通過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縮短了與史實的距離,加深了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對比較枯燥的歷史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多種能力。

北捻中學:

我很欣賞謝老師在教學中始終鼓勵學生。如:「第一個主動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同學我們給他掌聲」「第一個回答對的同學我們給他掌聲」「第一個女同學回答問題的同學我們給她掌聲」......在鼓勵中,學生們就會願意自主合作回答問題。

洪善堡中學:

謝老師從始至終以一種溫和的口吻和學生們對話,這樣就能讓學生們覺得和老師是平等的,沒有了緊張感,老師提到的問題也就願意去思考,我覺得這樣學生們自主能力一定會得到鍛煉。

七、活動總結

主持人:今天我們聚到這裡,共同來探討這個主題是非常難得的。各位老師的積極性很高,大家都能積極發言,而且都能亮出自己的觀點,這一點兒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交流中又質疑了一些新的問題,有待我們繼續研討。對《如何組織學生在歷史課堂上自主學習》這一主題,我們形成了以下幾點共識:

(一)精心設計問題和組織學生活動、創設教學情境

(二)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

(三)引進競爭機制,分組比賽,學會合作

(四)鼓勵質疑,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

(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

總之,在歷史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出發點和目標,從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和需要出發,來組織實施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我相信: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展的強烈意識和思路,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適宜的發展空間,不斷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七、布置任務

提出下次研討主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方勵的《感謝你給我機會上場》的演講?
玄空風水學習筆記
《子平真詮》學習之二十五論行運
洪厚甜課徒稿-《自書告身帖》的學習(上)
收下這2個小變化,每年和你進步一點點

TAG:歷史 | 學習 | 自主學習 | 學生 | 組織學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