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都是科學該信誰

劉大楓:都是科學該信誰
來源: 今晚報2009年8月6日21版  發稿時間: 2009-08-08 17:09

  劉大楓

  如今媒體上,有關養生保健的知識連篇累牘。看多了聽多了,發現其中不少說法,原來竟是相互矛盾的——

  例一,關於菠菜豆腐能否同吃。一說不能,因菠菜含有大量草酸,而豆腐含有較多鈣質,二者會結合生成難溶性的草酸鈣,在人體內沉積為結石;一說菠菜豆腐不僅是極好的營養搭配,而且頗有利於健骨,因菠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可促使鈣沉積到骨骼中。至於草酸,因其易溶於水,可於烹炒前先用沸水焯一下。

  例二,關於味精是否對人體有害。有的說味精與其它化學添加劑一樣,有害人體,會引起緊張、麻木、充血、刺痛、敏感等各種不良反應,動物實驗更可見破壞視網膜和遺傳基因等嚴重後果;有的說味精以糧食為原料,經澱粉發酵法製成,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而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種,為人體所必需。作為權威性的結論,則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報告,指出適量食用味精(成人每人每日≤6克),對人體無害。

  例三,關於要不要喝牛奶。有文章說,牛奶含有極其豐富的營養,其中的蛋白質和鈣極易被人體所吸收,喝牛奶的好處說不盡,故「一杯牛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有文章則說,喝牛奶會提升患癌症的危險,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這是由於牛奶中含有多種雌性激素,會促進腫瘤生長。所以除兒童及營養不良的成年人,其他人都不需要喝牛奶,「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越喝牛奶鈣流失得越多」。

  例四,關於要不要吃雞蛋以及怎麼吃。一種說法是,除蛋白質外雞蛋還富含卵磷脂、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元素,經常食用可增強記憶力,保護心臟和動脈血管,延緩衰老,預防癌症;另一種說法是,蛋黃中含有大量膽固醇,常吃雞蛋有損健康,甚至可能帶來致命隱患,如女性每天吃一兩個雞蛋,就比每周吃一兩個雞蛋壽命短。而對於男性,又有的說可任吃無事,原因尚不清楚,有的說危害同樣不能倖免。據此,有人指出即使吃雞蛋,也盡量不要吃蛋黃;有人則說蛋黃並不可怕,因人體也需要適量的膽固醇,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既可提高腦功能,又有助於將脂肪、膽固醇乳化後排出血管,被機體吸收,從而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有所減少,所以不應只吃蛋白,而應吃整個雞蛋。至於雞蛋的吃法,又有的說蒸煮最佳,因油煎時的高溫,會使其邊緣炸焦,形成有毒物質;有的說煎雞蛋比煮雞蛋效果好,因受熱方式及達到的溫度所致,其蛋白質作用更強。

  以上諸例都關乎「吃」。還有的關乎「睡」。如有文章強調,睡眠不足將帶來多種疾病,增大死亡風險,因此即使老年人每天也必須睡到7.5小時;相反,有文章指出睡得多是身體有毛病,睡得愈多死亡率愈高,一般5至7小時足夠,老年人4至5小時即可,更有人倡導通過練習「觀想瑜伽」,一天只睡3小時。有的關乎「用」。如一說使用微波爐有害,會造成電磁輻射和微波泄漏,食物營養價值嚴重流失;一說「有害」論毫無根據,連世界衛生組織都已於1992年宣布,「沒有任何科學根據顯示微波爐烹飪的食物有害健康」,相反因比其它烹飪方法加熱迅速,更能減少營養成分的損失。

  例子似不必再舉。反正諸如此類的信息,在報紙、雜誌、網路、電視、廣播中絕不少見。普及科學知識本來是好事,但相互抵牾,言人人殊,卻又都信而有徵,言之鑿鑿,有些還載於主流媒體,源於權威機構,這就叫人犯難了:都是科學該信誰?

  我知道,人對事物的規律總有一個認識過程,由片面到全面,由表層到深層。按卡爾·波普的理論,科學更是可被證偽的,而且惟其可被「證偽」,亦即發現錯誤,科學才能不斷向前發展,顯示出不同於宗教的品格和力量。因此,養生保健理論中有不同看法,應當說並不奇怪。然而這只是一方面的道理。另一方面是,公眾作為信息接受者,作為需要判斷、取捨的思維主體,怎能在邏輯上違反不矛盾律,將相互矛盾、相互反對的兩個命題視為「同真」、一併接受呢?

  面向公眾而又是非難辨,這樣的養生保健知識,我看利少弊多。其一,信,還是不信?信此說,還是信彼說?公眾不是專家,必然會困惑迷惘,依違兩難。其二,如果信對了某種說法,無疑十分幸運;但要信錯了呢?誰負責?認倒霉?其三,最可怕的後果是,一來二去,人們對什麼理論都不再相信了,科學也因之實際上被消解。

  我總覺得,因關係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所以尚有爭論的養生保健知識,是不應在公眾性的、普及性的媒體上隨便發表的。至於專業領域內的學術爭鳴,則另當別論。然而,我又懷疑自己的想法是否太天真,媒體才不把這事當回事。果若如此,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那就是公眾照樣生活在半疑半信、無所適從的信息環境里,雖然愛科學,卻又很無奈,還是不知到底該信誰,還得翻來覆去作鬥爭:究竟要不要吃雞蛋,要不要喝牛奶,一天該睡幾小時……

推薦閱讀:

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質
為什麼科學這麼發達,還找不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
空性何來 佛性何來 漢傳佛教「圓融中道」 科學非科學的證偽原則 儒家「內聖外王」 漢族人追求成仙成佛
跟隨陳發科學拳---洪均生

TAG: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