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析中國古代史的重要問題

1.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生產方式發展的必然結果,客觀上適應了地主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需要。從政治上講,為完成和鞏固統一,加強對人民的控制,需要建立專制集權的國家;從經濟上講,封建的經濟基礎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個體農民土地所有制都需要一個強權來保護自己。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延續了二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在封建社會上升時期,其積極作用是主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局面,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北宋以後,消極方面日趨突出。到了封建制度日趨衰落的明清時期,專制主義發展到極限,其消極作用占支配地位,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2.治亂興衰的原因 古代中國出現興、治局面的原因,大致有:前朝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部分地調整了生產關係;當朝統治者善於用人、納諫,居安思危;王朝初期,社會經濟殘破,統治者又懾於農民戰爭的威力,調整統治政策,採取了加強中央集權、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秩序安定;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和對外交往的政策,民族關係融洽,中外交流頻繁。 衰、亂之世的出現,也有其原因:從根本上講,是由於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腐敗。這又具體表現為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佞;宦官、外戚專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等。從地方勢力來講,由於分散性的封建經濟的存在,地方割據勢力惡性膨脹,在中央集權不力的情況下往往作亂叛上。3.變法改革失敗原因 變法改革其結局往往是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是:(1)王朝中後期,年深日久,政權建設、典章制度、權益分配已根深蒂固,統治階級內部的派系勢力盤根錯節,保守頑固勢力異常強大。(2)王朝中後期要在不改變封建王朝的根本制度的情況下進行某些政策和具體制度的調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會遭到舊制度和舊勢力的頑強抵抗。4.國家統一與分裂的成因 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國家統一是主要趨勢:從時間上看,合長於分;從空間上看,合的範圍不斷擴大;從程度上看,合的穩定性越來越大。統一能夠成為主要趨勢的原因,可從以下因素加以分析:(1)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地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2)中國獨特的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條件,造成了兩方面影響:一是歷史上多數重大的政治活動都具有明顯的內向性,二是如馬克思所說的,亞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權的機構來執行公共工程的職能。中國地理條件之整體的統一性具有促進和維護國家統一的作用。(3)文化傳統。古老的中國文化中,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歷經儒家學派的繼承和發展,成為中華民族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淵源。這種思想一再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對維護和促進國家統一發揮了巨大作用。(4)民族融合。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關係與統一國家的發展至為密切。由於民族融合,民族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民族間凝聚意識不斷增強,歷史文化認同不斷擴大和演化。正是因為有歷史文化的認同,才有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也正因為有了這種凝聚力,才有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5)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得「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規律。」 在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分裂現象。這有其內在原因,(1)封建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2)中央集權不力(3)地方勢力膨脹(4)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5)社會經濟不夠發達(6)民族融合不夠密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及民族凝聚力的加強,導致分裂的種種因素就會消失。5.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係問題 第一,我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祖國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由於各種原因,漢族在我國多民族的國家中處於主體地位。但是,並不能因此而忽視或否認其他少數民族對於祖國歷史發展所做的貢獻。如,秦漢統一了中原地區,匈奴族則統一了北方草原地區。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在經濟文化方面也給予漢族不同程度的影響。第二,看待民族關係,不能站在一個民族的立場上,而應站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立場上,對歷史上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事件、人物給以充分的肯定和讚頌,反之要給以否定和鞭撻。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的地方民族主義。歷史上站在漢族封建統治者立場上的史學家,在史書中對少數民族多有誣衊、醜化之詞,要注意摒棄和批判。第三,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繫,友好往來,共同建設祖國,共同反抗階級壓迫和外來侵略,構成我國民族關係的主要內容。也正因如此,我國才得以形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當然,在階級社會裡,各個民族之間曾經有過矛盾、鬥爭乃至戰爭,但它與我國民族之間彼此友好往來的事實相比,只是民族關係的次要部分。由於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間的矛盾、鬥爭和戰爭,從根本上說都是各個民族統治者所挑起的。從這個角度講,民族矛盾說到底就是階級矛盾。由於民族矛盾、鬥爭的複雜性,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都把民族鬥爭簡單地歸結為階級鬥爭。大致有下列幾種情況;有的是壓迫與反壓迫的性質,如女真首領阿骨打領導的抗遼戰爭;有的是進步與落後之間矛盾鬥爭的性質,如淝水之戰是東晉為了保衛江南先進經濟發達地區和人民,不受北方氏族貴族侵擾的進步戰爭;有的是為了消滅割據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性質,如康熙帝平定準噶爾分裂勢力叛亂的戰爭;有的則純屬是一些民族統治者彼此之間的攻伐混戰,如十六國時期,北方各族之間的一些戰爭。做出具體分析以後,不但要透過現象揭示本質,而且要明確給予肯定或否定。這裡還應注意把我國歷史上各民族之間的戰爭與我國各民族共同反對外來侵略的戰爭嚴格區別開來。前者是我國兄弟民族間內部的事情,雖有是非區別和正義非正義之分,但不要用「侵略」和「反侵略」的字眼加以界定。後者是我國各族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勢力、維護國家主權的問題,和我國各民族之間的鬥爭有著本質的區別。6.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 自然經濟,是與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相適應的。在自然經濟占支配地位的情況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處於從屬地位,起著補充的作用。封建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分工的發展,自然經濟漸趨瓦解。中國古代封建經濟的主要形式是地主制經濟,這是一種佔主要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這種經濟形式下,地主把大多數土地分給農民,形成了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農業生產。這種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靠血緣關係緊緊結合在一起,對於封建剝削和人口增長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鞏固和穩定著中國封建制度。這種結合大大限制了手工業同農業的分離,使對生產力提高有重要意義的社會分工不能順利實現,從而遲滯了中國社會發展。與這種地主制經濟相適合,中國封建社會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政權。此外,中國封建社會還存在著小自耕農的自然經濟和小生產者的小商品經濟,但它們不佔主要地位。 商品經濟是在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的條件下產生的,存在於階級社會各個階段。在中國古代,它一直處於自然經濟的附庸地位,主要為封建統治者服務。但到明清時期,商品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生長創造了歷史條件。7.古代農業的成就和局限 中國以農立國。第一,傳統農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現在開墾了大量農田,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耕作技術和生產經驗,較高的糧食生產養活了龐大的人口,並以此為基礎,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續和發展。傳統農業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傳統農業帶有極強的保守性;生產單位分散、生產規模狹小、生產技術墨守成規,而且脆弱的小農經濟需要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來保護它們,小農經濟構成了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國家的經濟基礎。第二,傳統農業的自然經濟,限制了人口流動,加之中央集權制和戶籍制度的束縛,致使大多數農民安土重遷。這樣,新的階級很難在中國產生。第三,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勞動力來取得較高的收穫量,這使得許多未成年人過早地投入農業勞動而失去受教育機會,同時也刺激強化了農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觀念,造成中國古代人口的階段性高速增長。8.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我國封建社會所有制關係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中國古代主要產生過以下土地制度:其一,井田制,即我國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它在商朝時已經存在,西周時在黃河中下游地區進一步推廣。土地所有權屬於國王,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隸主驅使奴隸集體耕種並剝奪奴隸的勞動果實。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發達的產物,春秋後期,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發展,井田制逐漸瓦解,封建剝削制度確立起來。其二,我國封建社會存在著國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農土地三種土地所有制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產關係的基礎。地主階級憑藉對土地的壟斷,迫使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不得不依附他們。這種土地所有制在中國存在了二千多年,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成為中國長期貧困落後一個重要原因。個體農民土地所有制,雖不佔主要地位,但卻是汪洋大海。春秋時期,一部分奴隸和平民以及在權力鬥爭中失敗的貴族自己墾荒種地,獲得了小塊土地的私有權,成為一家一戶的自耕農。這種小農經濟同地主制經濟一樣,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和長期存在的重要基礎。至於封建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時期實行,其主要特點有:社會上存在大量的無主荒地和勞動力,這是均田制實行的前提條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給農民,並不觸動貴族地主的利益;受田農民必須納租調服役,貴族地主卻無此負擔。9.賦稅制度的沿革變化 在中國古代社會,賦稅隨著每個歷史時期的不同而各有其特點。夏商周時期實行貢賦制度,這是賦稅的雛形。隨著土地私有制的出現和發展,魯國實行「初稅畝」,這是我國證收土地稅的開始。秦漢時期,封建國家把全國的平民編入戶籍,作為徵收賦稅、徵發徭役的根據,編戶齊民是國家賦役的主要承擔者。秦王朝時,賦稅和兵徭繁重,導致短命而亡。漢初統治者吸取教訓。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漢代田租較輕而人頭稅較重。這一賦稅制度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一,漢代統治者輕徭薄賦,迅速恢複發展了社會生產;其二,加劇了土地兼并,引發了階級矛盾和社會危機;其三,少地或無地的農民為逃避難以負擔的賦役,或託庇豪門,加強了豪強地主的勢力,或淪為流民,成為社會動蕩不安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編戶齊民從政府的戶籍中消失。加劇了國家的財政危機。 北魏實行均田制和租調製,其中「調」是戶稅,以戶為單位徵收。隋唐沿用並發展為租庸調製。其中「庸」是納絹代役,這一規定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唐朝中葉,土地兼并進一步發展,均田制逐漸瓦解,租庸調製也無法維持。780年,唐政府廢除前期實行的「以人丁為本」的租庸調法,改行以土地和財產多少為標準的兩稅法。其主要內容是:徵收戶稅和地稅,戶稅按戶等以錢定稅,地稅按田征糧。戶稅與地稅都一年兩征,因此新稅制稱作兩稅法。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稅丁為稅產,這符合土地集中和貧富升降的社會現實。兩稅法替代租庸調,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發展的結果,奠定了唐後期至明中葉中國古代賦稅的基礎。 北宋王安石變法時曾實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後因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被廢除。明朝後期,為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一條鞭法規定按丁、糧派役,把一部分差役逐漸轉入地畝之中,使一部分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多少減輕了丁役的負擔。此法又規定把賦稅和差役合編為一,這就簡化了賦稅的名目和徵收的手續,對限制豪強漏稅有一定作用。還規定讓農民交納代役銀,再由政府雇役,這種折銀制度的建立,促進了明中葉以來商品經濟的繼續發展,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也進一步松馳。一條鞭法由於遭到大地主的阻撓反對,實行不久停止了,但改用銀兩收稅的辦法卻保留下來。 清承明制,以「田賦」和「丁役」合稱地丁作為封建國家的主要稅收。由於全國土地數目已難確知,人丁死亡隱匿無法統計。為解決賦役混亂和負擔不均,雍正帝時實行「攤丁入畝」,即把丁稅平均攤入田畝中,徵收統一的賦稅,叫作地丁銀。這一制度的實行,廢除了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人頭稅,封建國家對勞動人民的人身控制松馳了。通過攤丁入畝,部分地減輕了無田、少田農民的經濟負擔,有利於社會生產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由於稅則簡化,有利於清政府的賦稅徵收,保證了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另外,清政府對人民的控制削弱,勞動者有了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於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綜上所述,從西漢到清代,中國賦稅制度的沿革規律是:徵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漸以田畝為主,以兩稅法為標誌;由實物地租為主逐漸趨向貨幣地租為主,可以一條鞭法為標誌;徵稅時間由不守時逐漸發展為基本守時,可以兩稅法為標誌;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發展為可以納絹代役,以「庸」製為標誌;稅種由繁多趨向單一,可以一條鞭法為標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封建政府徵收的商品稅日益加重。10.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 資本主義萌芽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一方面有出賣勞動力的僱傭工人,另一方面有了購買勞動力的較大的作坊主和商人,即最早的資本家。明朝中後期在商品經濟繁榮的江南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其標誌是手工工場的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是封建社會內部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現,雖然會促使封建社會漸趨走向瓦解,但這種萌芽還微弱,發展還很緩慢,直到鴉片戰爭前,封建的自然經濟仍佔主導地位。究其原因:第一,封建的經濟基礎非常頑固。由於地主制經濟的存在,封建地租很重,地主和商人剝削來的錢財,往往用來買田置地;農民受到殘酷剝削,極端貧困,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品,這都影響了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又由於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緊密結合的小農經濟阻礙社會分工,對獨立手工業和資本主義萌芽起著限制作用。第二,封建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如,清政府實行抑商政策和閉關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此外,手工作坊主和包買商與封建統治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同時也沒有擺脫封建國家的控制和行會制度的束縛。11.古代科技的作用和地位 (1)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數學、天文曆法成就和古代農書的編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造紙、火藥和火器製作以及火藥爆破法、採礦技術、金屬冶煉技術、造船技術等,促進了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指南針用於航海,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範圍的擴大,促進了各國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歐洲航海家發現新大陸和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但另一方面,科技能否轉化成生產力,還取決於當時的社會條件包括社會制度、經濟水平、人的觀念等。1995年高考材料題,通過比較四大發明對我國及世界歷史發展兩種不同影響,揭示了這一問題。明清時期已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封建上層建築頑固地阻礙著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在自給自足、男耕女織的經濟狀況和意識狀態中,當然不能給科技發明運用開創廣闊天地,也就不能產生超越這個社會水平的科技發明。所以明清時期儘管也有《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等科技巨著的問世,但它所能表明的只是中國古代傳統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且是總結性巨著。從這「傳統」、「總結性」中明顯說明了一個輝煌時代即將結束,缺乏開創意義。從根本上講,這還是因為社會制度的制約。(2)科學家的治學精神。這種精神表現為兩方面:其一是勤奮鑽研、重視調查研究的精神,賈思勰作《齊民要術》,集中精力凡12年;李時珍完成《本草綱目》,共付出了27年的艱苦勞動。其二是鬥爭精神,特別在宗教、儒家神學所束縛的封建時代,科學家的科研及成果無疑是伴隨著與封建迷信的鬥爭。如秦漢時期封建統治者為鞏固統治而確立儒家正統地位,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同時大肆宣揚佛教以欺騙人民,對自然和歷史發展作了歪曲解釋。那麼這一時期無論是張衡發明地動儀,還是張仲景研究醫學,本身就是對封建迷信、神學巫術的否定。正是這些推動著人們對自然現象認識不斷加深,成為唯物主義思想產生的基礎。到封建社會晚期更為突出,三位著名科學家的科學精神與八股取士所造成的嚴重脫離實際的學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3)古代中國科技的世界地位。主要通過概括中國科技對世界的影響,如秦漢時期中國的絲綢、冶鑄、水利技術遠播到中亞、羅馬和歐洲地區;鑄銅、制鐵、制漆技術東傳至日本、朝鮮,影響巨大。以後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時期這樣的史實多不勝數,自然而然確立了中國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12.古代思想的發展趨勢及社會歷史影響 (1)思想發展趨勢及原因。如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的變化趨勢:戰國所以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從根本上看是由其時代特徵決定的。在由奴隸制到封建制轉變過程中,中國社會形成了多種經濟基礎並存的局面,在此基礎上也形成了複雜的階級關係。因此許多思想家基於不同的立場和角度發表不同主張,因而形成「諸子百家」。客觀上,政治分裂加上各諸侯國支持,進而出現「百家爭鳴」局面。至秦漢發展為思想專制,一方面反映了由分裂到統一的要求,最主要的還是基於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同時應注意這個過程中還表現出法→道→儒具體思想派別地位的更替變化,也應根據時代條件予以分析。明清時期思想最顯著的時代特徵是封建專制思想的空前加強和反封建民主色彩思想的出現。這恰恰也正是明清時期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經濟上商品經濟發展的反映。(2)思想的發展是政治鬥爭的反映,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發展,從根本講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伴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對自然認識的不斷加深而發展的。荀子的「人定勝天」表現出人們戰勝自然能力的增強;秦漢魏晉時期王充、范縝的唯物主義思想則表現出封建制度確立後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的巨大成就。同時也應注意哲學發展也與社會政治和階級關係變動有著密切的關係。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逐漸解體,封建制度逐漸形成。經濟、政治的劇變反映到社會思想上,是對天命觀的否定、對重民思想與樸素唯物主義的發展,這在儒、道、墨等家的政治思想中都有所體現。自西周「國人暴動」後,隨著政治的危機,周天子權力衰落。「尊神」、「敬天」的傳統觀念也相應地發生動搖,天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隨著對宗教性的天和神信仰的動搖,必然是人們對自身價值和自然物質性及規律性的肯定。這種思想在某種程度上講又是政治鬥爭的反映。對天、神的否定,實質上就是人們對奴隸制統治的否定。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也充分體現了上升時期地主階級在利用自然、發展生產方面的朝氣和信心。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力圖論證戰國時期政治經濟地位的變動和財富權力的轉移是合理的、進步的。這種思想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度的進取精神。同樣道理,其他諸如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王充、范縝乃至王夫之等人的唯物主義思想也無一不與政治有關。13.古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及社會影響 (1)孔子的「私學」,使學在官府發展到私人講學,反映了奴隸制教育形式崩潰以及新的教育形式的萌芽。在實踐中,破除了等級、地域和種族的界限,能夠接收賈人和農家子弟入學,並提出了「有教無類」的主張。(2)從漢武帝至隋唐、宋元明清,官辦的從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體系經歷了建立、完善、衰敗的發展過程。漢武帝儒學教育加強了中央集權;唐代教育和科舉擴大了封建統治基礎;明清教育則具有強烈的君主專制色彩。作為官辦教育的補充,私學在封建時代也經歷了興盛衰亡過程。唐代私學到北宋私人講學的書院興起,這在當時都具有歷史原因。唐後期私學興盛,這與政治割據、腐敗,政局動蕩而官學荒廢有關;也與經濟上地主經濟發展、商品經濟發展有關。北宋書院興盛的原因與此類似。明清書院逐漸變為官辦學校則是由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決定的。(3)封建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關係。教育的發展,知識的傳播必然為科技進步創造條件。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中國封建教育是以培養封建官吏,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為目的,「學而優則仕」,所以,實際上對科技進步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甚至於封建社會晚期教育與學風對科技進步起了反作用。封建社會繁榮時期至宋元專業教育的貢獻是較突出的,則應予以肯定。14.古代文學發展的社會原因 以唐朝為例,其主要文學成就及特色:(1)詩歌的發達,其數量之眾多,內容之豐富,風格流派之多樣,遠遠超出了任何一個朝代。唐朝詩歌能獲得空前發展,除了社會經濟繁榮的基本原因外,還有多方面的因素。唐朝是庶族地主大量湧上政治舞台的時期,給詩壇增添了一大批新詩人,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風格來反映現實生活,使唐詩能夠突破六朝門閥的只重形式、不重內容的浮靡文風,豐富、充實了詩歌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魏晉以後,詩歌這種文學形式趨向成熟,隋統一全國後,促使南朝的綺麗文風與北朝的質樸風格相融合,這都為唐詩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唐朝科舉以詩賦取士,封建帝王對詩歌的提倡,刺激了文人對詩歌創作的重視。當時國內各民族的融合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也為詩歌增添了新的營養。這些都是促使唐詩創作繁榮的因素。(2)唐散文的發展。秦漢以後,一味追求聲律、詞藻的駢文逐漸佔據統治地位,隨著唐朝封建經濟的發展,庶族地主日益佔據優勢,士族地主勢力迅速衰微,這種貴族文體也就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於是出現了提倡古文的運動。實際上是一個企圖使文體、文風和文學語言比較適應時代要求的革新運動。(3)唐朝中後期城市經濟繁榮,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傳奇小說。
推薦閱讀:

移民局:有關新SOL技術職業清單常見問題解答
貞操,何以成為一個問題?-張鳴
學好乒乓球全台不定點擺速訓練,解決業餘愛好者訓練比賽脫節問題
臀腿攻略(三)回答百萬粉絲關心的問題,訓練如何避免小腿粗?

TAG:中國 | 古代 | 中國古代史 | 重要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