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傳世花鳥名畫 32-45

032 《枇杷山鳥圖》032 《枇杷山鳥圖》 宋 趙佶 絹本設色 縱22.7厘米 橫24.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佶于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俘虜,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擴充並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其畫重視寫生,以精工逼真著稱;亦擅書法,自稱「瘦金書」。此圖繪一山鳥立於枇杷樹上,描繪精微細緻,構圖雖然簡潔,筆法卻極為簡括而具表現力,是宋徽宗花鳥畫中的精品。

033《柳鴉圖》033 《柳鴉圖》 宋 趙佶 紙本淡設色 縱34厘米 橫22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神宗趙頊之子,哲宗趙熙之弟,初封為端王,元符三年即位。詩書畫卻有精湛的造詣,尤以花鳥畫見長,以工細彩墨為主, 有時並能寓巧於拙。此幅《柳鴉圖》中的柳樹和鴉採用沒骨法, 設色淺淡, 構圖洗鍊, 粗壯的柳根、細嫩的枝條、姿貌豐腴的棲鴉畫得都很工整精細。棲鴉雙雙憩息嬉戲, 形態自然安詳, 用生漆點睛, 更顯得神采非凡。

033B《柳鴉圖》033B《柳鴉圖》 宋 趙佶 紙本淡設色 縱34厘米 橫22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神宗趙頊之子,哲宗趙熙之弟,初封為端王,元符三年即位。詩書畫卻有精湛的造詣,尤以花鳥畫見長,以工細彩墨為主, 有時並能寓巧於拙。此幅《柳鴉圖》中的柳樹和鴉採用沒骨法, 設色淺淡, 構圖洗鍊, 粗壯的柳根、細嫩的枝條、姿貌豐腴的棲鴉畫得都很工整精細。棲鴉雙雙憩息嬉戲, 形態自然安詳, 用生漆點睛, 更顯得神采非凡。

034 《瑞鶴圖》 034 《瑞鶴圖》 宋 趙佶 絹本設色 縱51厘米 橫138.27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瑞鶴圖》表現的是在莊嚴聳立的汴梁宣德門, 門上方彩雲繚繞, 神態各異的丹頂鶴翱翔盤旋, 空中彷彿回蕩著悅耳動聽的仙鶴齊鳴的聲音。 宋徽宗的書法風格挺健秀麗, 稱瘦金體, 在書法史上獨樹一幟。此畫就有宋徽宗的瘦金書題詩並記:「清曉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來儀;飄飄元是三山侶,兩兩還呈千歲姿。似擬碧鸞棲寶閣,豈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吠當丹關,故使憧憧庶俗知。御制御畫並書。」籤押「天下一人」。

035 《祥龍石圖》 035 《祥龍石圖》 宋 趙佶 絹本設色 縱53.8厘米 橫127.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佶繪畫重寫生,以精工逼真著稱。此卷分左右兩部分,右部畫宮苑中一珍奇石頭「祥龍石」,左部為趙佶以「瘦金書」所寫的題記、題詩。 徽宗皇帝以細勁線條勾勒玲瓏剔透奇石的輪廓和紋理,並施水墨層層漬染,表現出石的堅硬和濕潤的質感,顯得一絲不苟。 而作為皇帝的畫家之所以對描繪「祥龍石」如此感興趣,則如題詩所說,是因為「彼美蜿蜒勢若龍,挺然為瑞獨稱雄」。作品具有「瑞應」的象徵寓意。

035B《祥龍石圖》035B《祥龍石圖》 宋 趙佶 絹本設色 縱53.8厘米 橫127.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佶繪畫重寫生,以精工逼真著稱。此卷分左右兩部分,右部畫宮苑中一珍奇石頭「祥龍石」,左部為趙佶以「瘦金書」所寫的題記、題詩。 徽宗皇帝以細勁線條勾勒玲瓏剔透奇石的輪廓和紋理,並施水墨層層漬染,表現出石的堅硬和濕潤的質感,顯得一絲不苟。 而作為皇帝的畫家之所以對描繪「祥龍石」如此感興趣,則如題詩所說,是因為「彼美蜿蜒勢若龍,挺然為瑞獨稱雄」。作品具有「瑞應」的象徵寓意。

036 《芙蓉錦雞圖》 036 《芙蓉錦雞圖》 宋 趙佶 絹本設色 縱81.5厘米 橫53.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佔據《芙蓉錦雞圖》畫面主要位置的是秋天不怕霜凍的木芙蓉和枝上停留的美麗的錦雞。各種景物的布局賓主分明,疏密有致。芙蓉花的嫵媚鮮艷,秋菊的蕭疏挺立,蝴蝶的翩翩起舞,也都刻畫得生動傳神,極富真實感。畫的右上方有趙佶題詩:「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這便點明了此畫通過描繪五彩斑斕的錦雞,是為了頌揚它們具有的儒家五種倫理品德—文、武、勇、仁、信。造型精緻,設色濃麗,暈染細膩,也傳達出皇家的雍容富貴氣派。

037 《臘梅山禽圖》 037 《臘梅山禽圖》 宋 趙佶 絹本設色 縱82.8厘米 橫52.8厘米 台灣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寫一株臘梅枝幹略彎而勁挺直往上伸,極富彈性,互相交錯而有變化。枝頭幾點黃梅開放,似乎有陣陣清香襲來。臘梅枝頭上的一對山雀相互依偎均向著左側畫面,將觀者視線引向畫外。刻畫工整細緻,富有生活情趣。臘梅枝幹以勁細墨筆鉤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畫出。筆墨的細粗、乾濕配合協調和諧。左下有畫家以瘦金書的題詩一首:「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

038 《雲龍圖》 038 《雲龍圖》 宋 陳容 絹本水墨 縱201.5厘米 橫130.5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陳容是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其繪畫很有特點。《雲龍圖》是一幅足以代表陳容藝術風格的佳作。畫中繪有一氣勢非凡、騰空飛躍的巨龍,其凌厲的龍爪,飛揚的龍鬚, 突兀的眼睛,鋒利的牙齒,粗壯強勁的軀體,無不揭示了這是一條充滿力量和超凡脫俗功力的神化了的龍。畫上有畫家自題: 「扶河漢,觸華嵩。普厥施,收成功。騎元氣,游太空。所翁作。」畫上鈐有幾方收藏印章。

039 《橙黃橘綠圖》 039 《橙黃橘綠圖》 宋 趙令穰 絹本設色 縱24厘米 橫25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令穰是宋朝宗室,生卒年不詳,善畫山水、花鳥,畫風細膩柔媚,設色工畫。《橙黃橘綠圖》是一幅小品畫,畫面畫碩果累累的果樹和平遠、深遠的溪流平原,畫面雖小卻有縱深感。畫上鈐有「嘉慶御覽之寶」等鑒藏印章。

040 《蘆汀密雪圖》 040 《蘆汀密雪圖》 宋 梁師閔 絹本設色 縱26.5厘米 橫145.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梁師閔,生卒不詳,北宋畫家,一作士閔,字循德,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此畫用筆柔潤,設色清麗,法度嚴整,變化較少。此圖描寫冬日的湖中景物。薄暮悄然降臨,瑞雪覆蓋的淺灘上,黃櫨枯槎在寒風中搖曳,水禽們有的依偎棲宿,有的結伴在水中嬉遊,有的在風雪中蹣跚覓食。畫家以細膩、凝練的筆觸、簡約舒緩的平遠式構圖,真實地再現了隆冬時節荒寒蕭瑟的意境。本幅幅末作者自識:「蘆汀密雪。臣梁師閔畫。」小楷清秀雅緻。

040B《蘆汀密雪圖》040B《蘆汀密雪圖》 宋 梁師閔 絹本設色 縱26.5厘米 橫145.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梁師閔,生卒不詳,北宋畫家,一作士閔,字循德,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此畫用筆柔潤,設色清麗,法度嚴整,變化較少。此圖描寫冬日的湖中景物。薄暮悄然降臨,瑞雪覆蓋的淺灘上,黃櫨枯槎在寒風中搖曳,水禽們有的依偎棲宿,有的結伴在水中嬉遊,有的在風雪中蹣跚覓食。畫家以細膩、凝練的筆觸、簡約舒緩的平遠式構圖,真實地再現了隆冬時節荒寒蕭瑟的意境。本幅幅末作者自識:「蘆汀密雪。臣梁師閔畫。」小楷清秀雅緻。

041 《雪梅圖》 041 《雪梅圖》 宋 揚無咎 絹本墨筆 縱27.1厘米 橫144.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揚無咎(1097—1169),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江西清江人。揚無咎創造了兩種畫梅方法:一是烘托法,用水墨在絹上烘染作為底色,托出點點潔白的花朵;一為圈花法,即用墨線勾出花瓣。此圖所繪雪梅,兼用烘托法和圈花法。淡墨染底成天色,濃墨繪枝條,烘托出殘雪和竹葉;梅花勾圈成形,又依仗底色襯出其浩白。形象洗鍊,用筆勁逸,富文人畫韻致。

041B《雪梅圖》041B《雪梅圖》 宋 揚無咎 絹本墨筆 縱27.1厘米 橫144.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揚無咎(1097—1169),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江西清江人。揚無咎創造了兩種畫梅方法:一是烘托法,用水墨在絹上烘染作為底色,托出點點潔白的花朵;一為圈花法,即用墨線勾出花瓣。此圖所繪雪梅,兼用烘托法和圈花法。淡墨染底成天色,濃墨繪枝條,烘托出殘雪和竹葉;梅花勾圈成形,又依仗底色襯出其浩白。形象洗鍊,用筆勁逸,富文人畫韻致。

042 《四梅花圖》 042 《四梅花圖》 宋 揚無咎 絹本墨筆 縱27.2厘米 橫358.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分四段畫梅,自題跋語中說:「范瑞伯要予畫梅四枝,一未開,一欲開,一盛開,一將殘。」四梅純以水墨繪成,花朵作白描圈線,不加暈染,即為「圈花法」,用筆輕快洗鍊,毫不拘板。新枝用勁直線條一筆寫成,極為挺秀。粗干則用「飛白法」,顯筆復加乾皴,虛實相間,墨色變化豐富。全幅呈現出勻協恬靜、清淡閑野的氣氛,誠如時人所謂的「村梅」格調。作品有借梅言情、遲暮感傷之意。

042B《四梅花圖》042B《四梅花圖》 宋 揚無咎 絹本墨筆 縱27.2厘米 橫358.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分四段畫梅,自題跋語中說:「范瑞伯要予畫梅四枝,一未開,一欲開,一盛開,一將殘。」四梅純以水墨繪成,花朵作白描圈線,不加暈染,即為「圈花法」,用筆輕快洗鍊,毫不拘板。新枝用勁直線條一筆寫成,極為挺秀。粗干則用「飛白法」,顯筆復加乾皴,虛實相間,墨色變化豐富。全幅呈現出勻協恬靜、清淡閑野的氣氛,誠如時人所謂的「村梅」格調。作品有借梅言情、遲暮感傷之意。

043 《花籃圖》 043 《花籃圖》 宋 李嵩 絹本設色 縱26.1厘米 橫26.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李嵩,中國南宋畫家。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詳,約活躍於12世紀末至13世紀上半葉。他少時曾為木工,後成為畫院畫家李從訓的養子,成為「畫院待詔」。繪畫上得其親授,擅長人物、道釋,尤精於界畫。李嵩在花鳥畫上也有不俗的實力和功力。此《花籃圖》就是一幅寫實性很強的花鳥畫精品,畫上鈐有「神品」等多方收藏印章。

044 《秋溪放牧圖》 044 《秋溪放牧圖》 宋 佚名 此圖不知原載何冊,簽題夏圭作。但按其風格,實際是夏圭之前的作品,因此只好用無名氏傳載下來。畫面晴空草坡,水石清瑟,大樹數株,傍溪而立,樹葉已轉枯黃,純然是秋天的景色。水牛為牧童所牽而緩行,表現了農村的生活場景。

045 《雪中梅竹圖》 045 《雪中梅竹圖》 宋 徐禹功 紙本設色 縱29.4厘米 橫926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畫雪梅一枝橫空而出,修竹兩管,雪壓枝頭,筆法清逸灑麗,意境清幽朦朧,充滿詩情畫意。作者徐禹功畫史無考,惟在卷後趙孟頫題跋中始知為畫家揚無咎之及門弟子,又從書於竹節之名款「辛酉人」考之,當生於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或北宋元豐四年(1081)。畫上有清代乾隆皇帝及董邦達、梁詩正等人的題詩。


推薦閱讀:

宋 許道寧傳世經典《漁父圖》高清詳解
傳世的王羲之二十三種法帖(清晰彩版)
中國傳世山水名畫全集(十二)
納音真法傳世間?五行之中有真詮?(5)
溫莎公爵夫人的珠寶——銘刻於傳世奢華上的愛情

TAG:名畫 | 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