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對男孩「過度教育」,這幾點父母一定要爛熟於心,准沒錯!

家教智慧

最近心理學研究者發現,行為問題較嚴重的兒童的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著教育過度的現象。所謂教育過度就是父母過分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而出現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在」的現象,即在父母與孩子的交往中,時時刻刻都在對孩子進行說教,導致孩子生厭、逆反、最終甚至逃避。

古人云「過猶不及」,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中,家長更要注意把握分寸。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教育過度,讓男孩「聽覺疲勞」

出現教育過度現象的孩子的父母,往往都受過高等教育,自己的階層比較高,又有知識,因此他們對孩子給予了很高的期望,通常在孩子出生後就非常重視對孩子進行教育。而這樣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期後往往會出現一種情況,當父母說話時感到不耐煩,有的會把耳朵捂起來,嚴重的會和父母爭吵……這些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教育過度,從小就不停地在孩子耳邊說教,給孩子造成一種「聽覺疲勞」。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教育過度現象的產生與父母對兒童的認識有關,父母往往認為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你教給他們什麼他們就接受什麼。這種認識的行為表現就是父母覺得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強行灌輸屬於父母的一些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對於家長的這種做法,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後果,往往表現的言聽計從,乖乖男很聽話。只是到了青春期以後,隨著孩子「成人感」的產生才有了明顯的差異表現。而當孩子出現厭煩心理的時候,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對孩子的教育也就很難進行了。

留有空間,無聲勝有聲

因此,在兒童早期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教育的適度性,不可過度依賴言語,更要在一些行為細節上無聲的營造育人環境。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首先要注意給孩子留一定的自由空間,同時更要注意教育的方式,避免整天說教給兒童心理發展帶來的副作用,換位思考,如果你的耳邊總有一個人整天嘮叨你會怎麼想怎麼做,也肯定是厭煩和逃避。父母要在平時自身的言行及創設良好的環境,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無聲教育,例如承諾守信,你講一萬遍,不如自己堅持做到每一次,如果你經常遲到或者失信於孩子,你自己講那麼多有什麼用呢。

況且太多的強勢說教易使孩子變得自卑和失去自我認識,而自卑感會掩蓋孩子有可能發展的巨大潛力。

孩子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擁有自我和自信,因為有自我的人才會有擔當和責任意識,有自己的思想和選擇,也才更易成功。

家庭教育要適度,不可過度教育導致孩子的厭煩和自卑,以上幾點父母一定要爛熟於心。

推薦閱讀:

感念 . 父母恩
丈夫不願孩子隨妻姓提斧砍死岳父母
張博士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情商的父母 - 伊媽媽的博客
如何科學的辨別自閉症?-家長可用版
父母的有效期

TAG:教育 | 父母 | 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