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閱讀優秀文章展:《內經》陰陽應象理論的臨床指導意義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內經》構建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與源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主要論述了陰陽的基本概念和內容,列舉了陰陽五行學說在中醫學的運用。

1.陰陽的基本概念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對於陰陽的基本概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這樣論述的:「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也,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認為陰陽是自然界的法則和規律,是歸納事物的綱領,是事物變化的根源,也是事物產生和消亡的原由;陰陽是產生自然界萬物運動變化內在動力的場所。

2.陰陽應象理論的臨床指導意義

象,指形象、徵象。「陰陽應象」是指根據天人相應的道理,人體生命活動規律與自然界四時五行陰陽的消長變化其象相應。《內經》陰陽應象理論將陰陽學說與醫療實踐結合起來,提出「治病必求於本」的觀點,對中醫診治原則的確立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2.1認識生理

《內經》認為人體陰陽清濁升降出入的生理表現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載:「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清陽之氣向上向外升發和濁陰之氣向下向內沉降的觀點,為後世的中醫治法提供了理論基礎。如治療耳目失聰的益氣升提法,治療表證的宣肺發散法,治療手足厥逆的溫陽法,治療腸胃積滯的攻下法,治療水腫的利水逐水法等,都是在這一理論的啟發下發展而成的。因此,這一理論對後世醫學的理論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2說明病因致病特點

不同病邪所傷不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喜怒七情由五臟生,七情不調,先傷氣機。寒暑六淫由外來,故外邪客入,先傷形體。

2.3分析病機

2.3.1陰陽升降失常:「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

臨床上,泄瀉多由中氣虛陷,清陽不升所致。治療多用李東垣的昇陽益氣之法,方取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之類。而?脹之病機關鍵在於濁陰不降,如胃氣不降所致的脹滿,治療時當以通降濁陰為主。

2.3.2陰陽偏勝:「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原意是指過用酸苦涌泄之品則陰勝,陰勝則人之陽分受損,而導致陽分病,是謂「陰勝則陽病」。過用辛甘發散之品則陽勝,陽勝則人之陰分受損,而導致陰分病,是謂「陽勝則陰病」。後世進一步發揮認為:根據陰陽消長的規律,陰邪偏勝,則導致人體陽氣虧損之證;反之陽邪偏勝,則見陰精耗傷之證,是謂「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以此作為人體陰陽寒熱盛衰的病理原則。

2.3.3陰陽轉化:「重陽必陰,重陰必陽」

陰陽轉化是事物發展的又一過程,是事物內部陰陽消長運動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其本質屬性發生了改變的運動方式。從天地自然到人體生命活動,這種陰陽轉化規律是廣泛存在著的,例如人體生理活動中的興奮與抑制、精微物質與能量、情緒的高漲與低落等,常常呈現出相互轉化的過程。疾病的表證與里證、寒證與熱證、虛證與實證之間,也常有陰陽轉化的現象發生。醫者要準確地認識、把握和利用陰陽相互轉化才能更好地診治疾病。

2.4指導辨證

2.4.1陰陽辨證

《內經》認為在病理狀態下存在著陰陽互為消長的變化,有時是以一方的「長」佔主導地位而導致另一方的「消」,如「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麂為之僥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身熱」、「身寒」分別是「陽勝」、「陰勝」的癥狀特徵;「齒干」、「身常清」分別是陰和陽消減的外在表現。陰證、陽證是病機的反映,同一癥狀,可見於不同病機,如「腹滿」,既可由陽盛傷陰,邪實中焦所致,也可由陰盛陽衰,中焦不運所引起。

2.4.2五氣致病辨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五氣致病的論述,不僅強調了病因辨證的要點,而且豐富了「六氣為病」的病機學說,如後世將動搖不定、振顫等癥狀視為風之象;將津液乾涸的證候,認為是內燥所生等,皆由本文引申而來。劉完素補充病機十九條的「諸澀桔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一條,其理論根據之一,就是本文「燥勝則干」的觀點,從而提示我們在臨床上可據因辨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見濡瀉之證,可知是因濕所致,治以健脾利濕。

2.4.3情志因素致病辨證

當今社會情志病發生率逐年增高的現實,情志病因在疾病發生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情志致病理論越來越受到醫家的高度重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後世「內因」之說,多源於此。情志致病可直接傷臟、皆能傷心、誘發他邪或與他邪合而為病、傳變不以常次。情志失衡可出現氣機逆亂、臟腑內傷、正氣損耗、痰濁血瘀等疾病表現。情志干預療法在冠心病心絞痛常規治療中有十分確切的輔助治療作用,對冠心病心絞痛和情志因素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情志因素通過影響臟腑、氣血、陰陽可影響痹病發病,對於痹病的預防調攝及其臨床治療都有重要意義。

2.5歸納藥性功用

氣味分陰陽:「陽為氣,陰為味」。「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後世醫家充實和發展上述理論,從陰陽角度對藥物功能、性味及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分別進行了概括。用陰陽概括藥性,則寒性、涼性為陰,熱性、溫性為陽。用陰陽概括藥味,則辛、甘、淡味屬陽,酸、苦、鹹味屬陰。藥物作用於體後的升、降、浮、沉趨向分陰陽,則升、浮為陽,沉、降為陰。藥物功能分陰陽,則發散、滲泄等作用為陽,涌吐、泄下等作用為陰。而藥物的功能,是藥物的性味和升降浮沉等共同作用的結果。臨床治療疾病,就是根據病證的陰陽偏盛偏衰情況,充分利用機體自身陰陽的作用趨勢,再結合藥物陰陽屬性和作用,選擇使用相應的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6指導診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沈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診法以陰陽為辨證總綱,《內經》強調,任何疾病儘管癥狀、脈色等臨床表現千變萬化,但都可用陰陽來概括。後世醫家診病也大都遵循《內經》這一理論。

2.7指導針灸治療

「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和「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針刺法則,是陰陽學說在針灸中的應用。

引,是指引經絡之氣來調節虛實。陰,泛指內臟、五臟、陰經、胸腹部、下部等。陽,指體表、六腑、陽經、背部、上部等。從陰引陽,是針刺陰的部位的穴位,治陽的部位的病變。如取下部的穴位,治療上部的疾病;取陰經的穴位治療陽經的病等。從陽引陰,是針刺陽的部位的穴位,治療陰的部位的疾病,如取背部穴治五髒的病;取陽經的穴位,治療陰經的病;取上部的穴位,治療下部的疾病等。這是因為人體的陰陽氣血,是內外上下相互貫通的,所以針陰或陽的部位腧穴,能調節相對一方經脈的虛實,使陰陽氣血恢復為平衡協調,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是針刺右側腧穴,治療左側疾病;針刺左側的腧穴,治療右側的疾病。這是因為人體三陰三陽經脈,左右交叉,互相貫通。通過左右交叉取穴針刺,可以調節陰陽,使之平衡協調,恢復健康。

3.結語

《內經》所闡述的理論,是古代醫家長期醫療實踐的經驗總結,儘管其理論性很強,但歸根到底是用來指導臨床實踐的。《內經》陰陽應象理論是中醫診療各類疾病的重要依據,即使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系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生)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①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②,生殺之本始③,神明之府④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支⑤,濁陰歸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⑥,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⑦,濕勝則濡瀉⑧。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⑨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⑩,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優,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複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惔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盛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慄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推薦閱讀:

了空居士的文章3
從魯迅輓聯看魯迅文章從課本中刪除
喜歡上網的朋友看一看這篇文章
【文章】利率市場化獲實質進展 銀行業暴利動搖

TAG:閱讀 | 中醫 | 意義 | 經典 | 理論 | 優秀 | 文章 | 經典閱讀 | 陰陽 | 指導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