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民| 燒糜損鹹菜(14.5.13)
潮州俗語「燒糜損鹹菜,雅嬤損兒婿」的前半部分是說,太熱太燙的稀飯,因為不能一口吃下去,必定會多損耗下飯的鹹菜。這種情形我們都有豐富的生活經歷,無需更多解釋。費解的是俗語的後半部分,在潮州方言辭彙中,雅嬤指漂亮的妻子,兒婿指兒子與女婿,有時也可以泛指一切男人。為什麼生得雅的老婆會損害她的男人呢?如果真像俗語所說的,那麼她們到底是損害他們哪些地方?又是如何損害的呢?
遠在三國曹魏時期,有一個叫應璩的文學家,寫過一首叫《三叟》的詩。這首詩不長,詩云:「古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餘歲,相與鋤禾秀。住車問三叟,何以得長壽?上叟前致詞,內中嫗貌丑。中叟前致詞,量腹節所受。下叟前致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長久。」
詩的大意是說,有三位百歲老人向過路人介紹長壽的經驗。其中最年長的說,因為老婆長得丑,提不起對房事的興趣才長壽;第二位的經驗是飲食適量有度;第三位則是晚上沒有蒙頭睡覺。
第一位老叟的養生要訣與後世的潮汕俗語「雅嬤損兒婿」,在觀念上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這種觀念源於傳統的中醫學,強調長壽之道一定要節慾保精。《素問·金匱真言論》就說:「夫精者,生之本也。」將精液看成性命的物質基礎。在具體的人生實踐中,則是強調不能貪戀女色。
回到「燒糜損鹹菜」這個主題上來。在潮汕方言中,「燒」字的詞義除了「燃燒」、「焚燒」的本義之外,主要是作「熱」字解,比如「燒茶」是熱茶,「燒水」指熱水,「燒腳燙手」是熱情周到,「燒燒面熨人凊腳倉」則是指把熱臉貼在人家的冷屁股上,用來形容受到人家的冷落。
《說文解字》對「燒」字的解釋是「燒,爇也。」這個「爇」字,本義也是「焚燒」,在古漢語中也只見於《左傳》等個別名篇,而在潮汕方言中卻還在使用。比如「爇膋」,就是將豬朥(豬板油或肥肉)切成小塊於熱鍋中炸出油來。
剩下的豬油渣潮州話叫「朥粕」,用來做菜,有特別的滋味。比如「朥粕炒芥蘭」,就是一道很出名的潮菜。在汕頭的鷗汀一帶,又有一種稱為「朥粕糜」的美食,做法是將朥粕用清水浸泡後煮爛,加入辣醬調好味;另用糯米煮成稀糜(白粥)。吃時先舀上半碗糯米糜,再淋上煮好的朥粕。這種「朥粕糜」原是當地碼頭船工的便宜食物,吃起來又辣又燙,卻有特別的香味。
還有一首數說人生樂事的潮汕童謠,可惜我只記住前面的三種內容:「一好燒水燙浪脬,二好皇帝個阿爸,三好燒茶嘴邊哈。」這裡「浪脬」指陰囊,「哈」是邊吹氣邊呷的意思。難道人生在世,即使當上了皇帝的老子,即使悠閑地享用熱茶,全都比不上用熱水燙洗浪脬舒服么?真是太沒出息了!
推薦閱讀:
※傳統鹹菜創意吃法 開胃下飯農家小炒菜
※馬雲吃速食麵鹹菜,背後真相驚人
※秋天了,你家腌鹹菜了嗎?教你50種腌鹹菜的方法吧!
※教你腌制鹹菜
※史上最全東北鹹菜配方,趕緊收藏!嘎嘎香~
TAG:鹹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