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二維幻象空間製造者

藝術人物

王海洋

導言 見到王海洋的第一眼,就感覺他應該是一個勤於繪畫,且功力了得的人,一打聽,果不其然,在他們那一屆,他還沒畢業就已經舉辦了個展,2009年,剛剛畢業一年,又在今日美術館舉辦了個展「無題」。  

2014年,他參加第三屆三亞藝術季,作品被田霏宇推薦為評委選擇獎。在推薦理由上,田霏宇寫到:「王海洋的動畫在不同形體的聯繫及隱喻間不斷切換,展示著一系列複雜的歷史政治美學關係。他對形狀的想像力不限於表面的相似性,還營造了一種類似人類記憶的片斷式傳達方式。正如藝術家自述所說,』繪畫是一門製造二維幻象的手段,畫面中的每一個物體、顏色、形狀都是藝術家的主觀選擇』,因此繪畫的隨機、偶然和複合型,成為了一種迫切的美學追求。在王海洋的繪畫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同樣的傾向。」

  

不過,雖然早早就已經在今日美術館做過自己的個展,但直到現在,王海洋也並不為國內藝術圈所熟知,因為自2009年今日美術館個展之後,直到2013年他才在空白空間舉辦了另一個個展:「變形記」。相反,他在國外的名氣這幾年卻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各大國際獨立電影節上。比如他2010的動畫作品《弗洛伊德,魚和蝴蝶》就入圍了薩格勒布、丹麥、倫敦、法國、加拿大等20餘個國家的國際電影節,並在第25屆荷蘭國際動畫電影節上獲得了金獎(Grand Prix)。

  

王海洋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從學生時代的具象繪畫,到之後做動畫,到現在動畫與繪畫交替進行,一直以來,他對藝術的都有自己獨特思考:

視頻《雙面菲克雷特》截圖 3分27秒

第一件動畫作品

  

在大學時,王海洋以自畫像出名,而且他是用色粉筆來畫的,那個時候畫了很多這樣的作品:「現在看來,感覺自己早期畫的就像插圖一樣」,王海洋繼續在開玩笑,不過事實肯定不是這樣,因為正是那些自畫像組成了他在今日國際畫廊舉辦的首次個展「boys」。

  

當然,由於是具象繪畫,作品還是會充滿了敘事性,用王海洋自己的話來說:「現在看來,這些作品就像在講一個故事。」

  

畫了5年左右的色粉自畫像,王海洋無意間發現,色粉筆畫在砂紙上,用橡皮擦一擦,就能把之前所畫的抹去。突然,一個新的想法出現了。

  

「我為什麼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不是畫一張畫,而是做成動畫?如果每畫一次擦一次,然後用相機記錄這個過程,最後形成的就會是一個影像,一個定格動畫。也就是把整個繪畫的過程,用一個比較戲劇化的方式展示出來」。

王海洋動畫展覽現場

有了這個想法,王海洋便開始實施他的第一件動畫作品:《弗洛伊德,魚和蝴蝶》,做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件多麼繁複的工作:「我每畫一張,就要紀錄一張,有時候,會畫了擦,擦了再畫,這樣不斷重複,一天也就完成3、5幅,這個過程比較繁複,它和傳統用電腦做動畫不太一樣,我要不斷地畫,還要一張一張地拍,所以時間特別長」。

  

有了一張張的動畫畫面之後,王海洋開始尋找這些不同畫面的連接點。在畫的時候,王海洋已經摒棄了早期的故事性,於是,有時候畫面里出現的是一個男人的頭,有時候又是一隻手,還有的時候是其他的一些內容,這些內容無預設、無計劃,他不去控制每一部分的走向,所以最後形成的畫面,所有的元素都是隨機的,但當他把一幅幅紀錄的畫面連起來,變成一個動畫作品時,新的意義與可能性卻生成了。就像田霏宇所評價的那樣:王海洋的動畫在不同形體的聯繫及隱喻間不斷切換,展示著一系列複雜的歷史政治美學關係。

《無題》1 240cm210cm 2013年 布面丙烯

從動畫到多維度的繪畫本體語言探索

  

在做動畫那段時間,王海洋描繪自己就像苦行僧一般,要邊畫畫,還要邊紀錄。做第二件動畫作品:《雙面菲克雷特》時,他整整七個月的時間把自己關在工作室里,幾乎沒有出過門。

  

但正是這樣的「修行」方式,讓王海洋有了頓悟:「以前畫色粉畫的時候,畫著畫著發現自己在繪畫這方面走不動了,到那一步之後,繪畫語言走不通了,所以開始嘗試做動畫,這成了我做藝術的一個轉折點:我一下子開竅了,知道畫畫是在幹什麼,因為我發現真正繪畫本體所探索的空間不是在模擬一個真實的3D世界,而是自主地去創造一個二維幻象的空間,這個二維幻象的空間非常抽象,它和其他的藝術語言都不一樣,繪畫裡邊有自己的空間性,有自己的語言性,繪畫語言本身又具有很強烈的觀念,這個語言本體是最難接近的。於是,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又有了很多新的衝動和靈感要再去畫一批畫,兩年前,我重新開始繪畫,但不再用色粉創作,而是用丙烯,其實這個靈感就是從影像里出來的」。

《無題》2 180cm145cm 2013年 布面丙烯

對於探索繪畫本體的空間性及語言性,王海洋舉了一個特別的例子來說明:「電影里有長鏡頭這種表達語言,可以借用它來說明繪畫中的空間問題:在一個長鏡頭中,整個畫面是不切斷的,比如一隻貓走進來它會走出去;一隻狗出現了會消失;或者一個房子裡面出來一個老太太澆花,澆完了花又進去了,類似這樣的疊加最終形成了一個短故事或一部電影。我覺得畫布就像這個攝像機,畫家就是導演,這時候繪畫里的空間是這樣的:貓進來了沒有出去,狗進來了沒有出去,老太太澆完了花她沒有回到屋子裡,而在貓和狗之間的那個空間是有時間性,有維度的,這個就是繪畫里的抽象空間,或者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哲學的空間,它不是一個模擬世界的空間,而是與能量、時間、維度都有關係。而同時畫畫裡邊每個顏色也都有空間,兩塊顏色放在一起,哪個在前,哪個在後,都是空間上的關係。」

  

「有了這個想法,我才頓悟出來畫畫原來是在做另外一件事情,是在另一套體系里說另外的一個語言,這個語言的本體和其他語言本體都不一樣,而且這個本體自身就很有意思。悟到了這個之後我就開始了現在的丙烯繪畫。我把那些不同的事物描繪在同一張繪畫上,他們看似沒有聯繫,實則彼此在不同的空間、維度上交錯。」

  

「所以我現在看起來是在走兩條路,其實是一條路,做的是一件事情,只不過一種是用丙烯在畫布上畫畫,另一種是用影像語言記錄,他們都是在說一個藝術語言的問題, 可以算作我對繪畫結構語言的探索。當然我現在畫得很不成熟,這個時期只能說是一個探索或者是實驗,但至少我感覺有一點明白在幹嘛了」。

《無題》3 240cm210cm 2013年 布面丙烯

靈感的來源:幻象

  

雖然王海洋說現在做動畫和繪畫是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兩者的工作方式卻大相徑庭:「做動畫時,人需要完全沉靜下來,這個比較壓抑,因為你反覆做同一件事情,而且我的動畫都是比較瘋狂想像力的東西,這種東西想多了也會對大腦產生一種干擾;畫畫的時候反倒像是一個發泄,所以我的畫面總是很鮮艷的顏色,我喜歡這種顏色的空間,這是悶得太久了,爆發出來的節奏。這兩個我沒有辦法停下任何一個,因為我沒有辦法完完全全一天到晚只做其中一個事情,這不符合我的個性,會引發我太過於進入某個狀態,頭腦會混亂。兩個同時進行,一個壓抑,一個釋放,形成了一種的交替。」

  

在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下,王海洋創作過程中的隨機性卻是一致的,而這種隨機性便是來源於他頭腦中不斷產生的幻象,就是英文中illusion的表達。「我畫的過程就是比較隨機,我沒有草稿,有一些地方可能是一次完成的,有些地方可能是畫了很多層,為什麼那樣畫,其實我自己也說不清楚,只是跟著我的直覺走。」

  

「因為對我來說,做繪畫和動畫背後的一個觀念是:我認為這個世界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有一些是不受控制的,受控和不受控在中間一直交錯著,所以才形成了一些現象。就像我的動畫與繪畫,是在受控與不受控之間。」

《無題》4 220cm300cm 2013年 布面丙烯

於是,當看王海洋的動畫或者繪畫作品時,你不會直截了當地知道他所表達的內容,模稜兩可,似懂非懂,訝異的同時,又覺得很有趣。他說:「我覺得畫面所呈現出來的東西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背後架構的這個過程,這個是我喜歡的點,所以最後無論是動畫,還是繪畫,所呈現的結果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這些都是幻象,也就是一些現象的集合而已。這個時候動畫的內容也好,畫面的內容也好,都不是一個完全的抽象或者是具象繪畫,因為那些已經變成了過去的相對淺層次的概念,而最終想要探討的就是繪畫本體的那個層,其實就是一個思考的層,我覺得這個時候才是最能體現繪畫的個人化,藝術的個人化的特點。」

  

結語:從具象的「自畫像」到做動畫,再到布面丙烯繪畫。王海洋一直在堅持的:便是放棄已有的知識體系不斷去探索未知的可能。他說每年除了創作,都會抽出時間去世界各地看看展覽,重要的雙年展,重要藝術家的個展幾乎都在他的展覽清單上,他也會通過閱讀掃除更多自己知識上的盲點,規避那些早已形成的既定的圈子和體系;而更重要的是,比起看和學習,他更相信個人在實踐與探索上的努力,為此,他推掉許多不必要的應酬,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這種實踐與探索中。這種「畫霸」的方式,讓他對藝術有了更多的屬於個人的深刻的見解,也讓他正在走出自己的獨特的藝術之路。

同樣是過年,今年過的「羊」氣點好嗎?

【羊年藝術禮品特別推薦】

↓↓↓

推薦閱讀:

王海洲:政治儀式變革中的政治傳統
王海濤:你要的改革,早已經死去
明星低調夫妻,張嘉譯和王海燕隱婚多年,今低調幸福
唐聞生與王海容
王海濱:伊斯蘭的廝殺

TAG:海洋 | 空間 | 王海 | 二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