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6-10-12發布機構:省政府辦公廳文號:浙政發〔2016〕37號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 |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加快推進我省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根據國務院《「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國發〔2015〕7號)和《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15〕50號),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背景 「十二五」期間,全省以深入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創建省級扶殘助殘愛心城市(區)和籌辦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為主要抓手,推進實施「十大小康·陽光助殘行動」和「十大殘疾人服務能力建設工程」,順利實現規劃主要目標任務,2015年全省殘疾人小康實現程度達92.6%,比「十一五」末提高20個百分點。殘疾人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鄉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528元和17573元,比「十一五」末分別增長59%和130%;全面消除殘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4600元的貧困現象;近80萬名殘疾人享受各類基本生活保障。為殘疾人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制定實施加強殘疾人康復、托養、庇護服務的各項政策措施,全省新增殘疾人服務設施51處、面積52萬平方米,新增康復和托養床位5760張,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省殘疾人體育訓練指導中心、省殘疾人康復指導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扶殘助殘社會環境不斷優化,志願助殘氛圍濃厚,無障礙環境建設加快推進,74個市、縣(市、區)成功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範城市和省級扶殘助殘愛心城市(區)。基層組織不斷夯實,殘疾人參政議政能力不斷增強,殘疾人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同時也要看到,殘疾人事業仍然是社會事業的短板,總體上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平均水平,城鄉、區域之間發展還不平衡,為殘疾人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還顯不足;殘疾人仍然是社會上最困難的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還面臨不少障礙。「十三五」時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找補殘疾人事業發展短板,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把加快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堅持兜底線、穩增收、保公平、促融合,聚焦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就業創業、基本公共服務等問題,進一步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和扶殘助殘服務體系,增加殘疾人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促進殘疾人生活質量明顯改善、融合發展持續推進,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生活更加美好、更有尊嚴。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將殘疾人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與評估考核體系,確保殘疾人享有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共同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保障兜底,服務補短。圍繞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落實普惠加特惠政策,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加大對困難殘疾人特別扶持,解決好殘疾人的特殊困難和特殊需求,不斷增進殘疾人福祉。 ——堅持改革導向,資源整合,融合發展。推進殘聯組織建設,創新工作機制,整合利用各類資源為殘疾人服務,推動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努力提高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推動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幫助殘疾人通過自身努力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走在前列。強化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加大對基層和經濟薄弱地區的政策、資金、項目扶持力度,促進城鄉和區域間殘疾人事業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通過試點不斷探索新路徑、創造新經驗,推進全省殘疾人事業繼續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三)發展目標。在全國率先建立健全完善的殘疾人權益保障體系,率先建立健全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共享全面小康。到2020年,殘疾人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96%以上。 ——強化基本保障。逐步擴大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殘疾人康復補貼和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等福利補貼政策,不斷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 ——完善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專業康復設施、托養設施和庇護機構建設,完善服務功能,規範服務標準;加強專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發揮專業社會組織作用,不斷滿足殘疾人多樣化的需求。 ——保障合法權益。推動完善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法規政策,積極推進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參政議政,保障殘疾人訴求表達權利,加大殘疾人司法救助力度,維護殘疾人的各項合法權益。 ——營造友好環境。大力發展殘疾人文化體育事業,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為促進殘疾人更加廣泛參與社會生活創造良好環境。加大人道主義宣傳力度,完善志願助殘服務平台,廣泛開展志願助殘活動,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專欄1「十三五」時期殘疾人事業發展主要指標 指標(%)權重2020年 目標值屬性殘疾人全面小康實現程度100≥96預期性1.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精準幫扶率6100約束性2.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8≥8.5預期性3.困難殘疾人低保目標人群覆蓋率7≥98約束性4.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7≥98約束性5.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7≥98約束性6.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7≥98約束性7.殘疾人住房救助比例5≥98約束性8.城鄉殘疾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比例6≥98預期性9.城鄉殘疾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比例6≥95預期性10.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率5≥90約束性11.適齡殘疾人接受「十五年」教育比例(學前、義務教育和高中)7≥90預期性12.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7≥90約束性13.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4≥85約束性14.重度殘疾人和精神、智力殘疾人目標人群機構托養、庇護照料服務比例6≥80預期性15.勞動年齡段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殘疾人就業率7≥80預期性16.殘疾人社區活動參與率5≥70預期性 三、重點任務 「十三五」期間,全省殘疾人工作將重點實施兜底保障、醫療康復、就業幫扶、特殊教育、文化體育、權益保障、無障礙環境、服務能力、基層基礎、友好環境等十大提升計劃,進一步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 (一)兜底保障提升計劃。 1.保障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擴大殘疾人低保覆蓋面,對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實現應保盡保。對依靠家庭供養的成年重度殘疾人和成年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可按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範圍,並享受與低保家庭同等的和個人直接相關的專項社會救助政策及其他優惠待遇。落實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用水、電、氣等基本生活支出優惠和補貼政策。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邊緣以下的殘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邊緣以下的勞動年齡段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準的一定比例發放生活補貼。將困難殘疾人納入惠民殯葬政策範圍。健全對因災、因病及意外傷害等特殊困難殘疾人家庭臨時救助制度,簡化救助程序,加大救助力度。 2.實施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以及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基本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三檔發放補貼,積極探索、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制訂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辦法,嚴格界定護理補貼發放對象範圍,規範護理補貼發放審批流程,推動建立護理補貼發放對象動態管理機制。 3.加大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力度。落實殘疾人參加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等各項扶持政策。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按當地最低繳費標準給予部分或全部補貼。對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補貼。對個體就業和自謀職業的殘疾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有困難的,按當地最低繳費標準給予一定的補貼。有條件的地方要擴大補助範圍、提高標準。建立健全殘疾人補充保險制度,鼓勵殘疾人參加商業保險來提高風險保障水平,支持各類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適合殘疾人養老、醫療保障需求的商業補充性保險產品。全面開展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服務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和盲人按摩職業責任保險,對參加商業保險的殘疾人和殘疾人服務機構,各地可以給予一定的保費補貼。 4.完善殘疾人住房長效救助機制。優先保障城鄉殘疾人基本住房,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城鎮殘疾人家庭優先提供公共租賃住房或發放住房租賃補貼;探索建立農村困難殘疾人家庭危舊房改造補助辦法,制訂實施分類補助標準等措施,對無自籌資金的家庭給予傾斜照顧,完成存量危房改造任務,確保殘疾人危舊房發現一戶、解決一戶。有條件的地方,可組織實施殘疾人宜居、亮居工程,進一步改善困難殘疾人的住房條件。 專欄2兜底保障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目標要求1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1.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實現應保盡保; 2.依靠家庭供養的成年重度殘疾人和成年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低保政策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98%以上。2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98%以上。3重度殘疾人基本照料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98%以上。4殘疾人社會保險實施保險繳費補貼政策,推動城鄉居民社會保險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98%以上;全面推行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推行殘疾人服務機構綜合責任商業保險。5困難殘疾人基本住房保障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戶全面消除,無房戶得到全面救助保障。 (二)醫療康復提升計劃。 1.健全殘疾人醫療康復救助制度。逐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醫療康復項目範圍,逐步調整已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醫療康復項目限制條件,將腦癱、智障殘疾兒童醫療康復項目納入規定病種支付範圍。將殘疾兒童、精神殘疾人和「三癱一截」等成年重度殘疾人納入基層責任醫生簽約服務範圍,服務費個人承擔部分由當地財政給予80%補助。完善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做好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殘疾人、重度殘疾人、精神殘疾人按規定參加醫療救助工作,完善殘疾人醫保支付、醫療救助流程;對納入醫療救助的精神殘疾人門診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藥物個人自付部分,實行全額保障;完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防治管理和康復服務機制。 2.推進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救助工作。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與補貼制度,實現有康復需求和適應指征的0—6周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全面得到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等基本康復服務與補貼;有康復需求和適應指征的7—18周歲困難重度殘疾少年得到養育康復服務與補貼。加大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救助力度,對自費配置非基本型人工耳蝸予以適當補助。依託浙江康復醫療中心,加強智障、孤獨症、聽障和腦癱殘疾兒童省級教育康復基地建設;加大地區間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轉介力度;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定點評估制度。 3.強化殘疾人助聽、助明、助行輔助器具服務。為有康復適應指征的困難殘疾人免費提供助視器、助聽器及假肢等基本型輔助器具,為有康復適應指征的困難殘疾人提供人工膝、髖關節置換術等基本康復項目補助。優化康復項目結構,調整輔助器具品種,各地可結合實際探索建立助聽、助明、助行項目以外的輔助器具配置補貼制度。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輔助器具服務網路,提升省、市、縣(市、區)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機構規範化工作水平。 4.加強社區康復和殘疾預防工作。推進社區康復站(科、室)規範化建設,每個康復站(科、室)配備至少1名康復醫生;健全社區殘疾人康復服務檔案,將殘疾人社區康復納入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考核內容。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殘疾預防工作機制,繼續開展免費新生兒疾病篩查和新生兒聽力篩查;開展殘疾預防「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等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殘疾預防意識;探索建設篩查、診斷、隨報、評估一體化的綜合信息網路平台和資料庫,逐步形成統一的殘疾報告制度;針對遺傳、疾病、意外傷害等主要致殘因素,開展致殘因素監控和殘疾預防對策研究,制訂完善相關技術規範、標準,實施重點干預工程。 5.推進康復醫學和康復產業發展。發揮各級公辦康復機構的示範引領作用,推進康復機構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運營形式,全面提升康復服務能力和覆蓋率。進一步深化康復機構與高等醫學院校的全面合作,推進省級康復醫院和康復醫學院建設,發揮示範和專業指導作用。推進市縣兩級殘疾人康復機構與醫學院校、醫療機構等加強合作。加大殘疾人輔助器具的科技推廣和應用力度,鼓勵扶持從事殘疾人輔助器具研發、生產的重點企業和項目,培育以科技為先導的產業品牌。探索應用「互聯網+」等新技術創新康復服務模式。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定點評估制度。 6.加強殘疾人心理康復服務。開展殘疾人及家屬、殘疾人工作者、殘疾人康復機構從業人員心理健康業務培訓,推行殘疾人心理健康熱線及諮詢服務。加強全省殘疾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指導,加大心理健康等研究工作力度,加強殘疾人心理健康研究與專業服務人才的培訓和培養。 專欄3醫療康復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與補貼0—6周歲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與補貼比例達到100%,惠及殘疾兒童1.2萬人(次)。2殘疾少年享受養育康復服務與補貼7—18周歲困難重度殘疾少年享受養育康復服務與補貼比例達到98%以上。3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比例達到85%以上,惠及殘疾人6萬名。4精神殘疾人免費服藥納入醫療救助的精神殘疾人門診免費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藥物比例達到100%,惠及殘疾人11萬名。5殘疾預防與篩查新生兒疾病和聽力篩查率達到99%以上。6殘疾人家庭責任醫生簽約服務殘疾兒童、精神殘疾人和「三癱一截」等成年重度殘疾人納入基層責任醫生簽約服務範圍,服務費個人承擔部分由當地財政給予80%補助。7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配備康復醫生並建立規範化服務制度的社區康復站達到70%以上。8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殘疾人享受基本康復服務率達到90%以上。 (三)就業幫扶提升計劃。 1.確保農村低收入殘疾人持續增收。完善農村低收入殘疾人精準幫扶工作機制和一人一檔一策的動態管理幫扶機制,將農村低收入殘疾人生活水平提高和數量減少情況納入新農村建設考核範圍。深入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結對幫扶困難殘疾人家庭工作,加大農村低收入殘疾人扶持力度,確保產業開發、就業幫扶、小額信貸、異地搬遷等專項優惠政策精準落實到戶、到人。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種養業大戶吸納和帶動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就業創業。鼓勵農村低收入殘疾人通過發展農村觀光旅遊、特色養殖、來料加工等特色產業增加收入。鼓勵扶貧合作社和扶貧資金互助會吸收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入社、入會,鼓勵將財政補助資金向入社、入會的低收入殘疾人配股、贈股,讓更多低收入殘疾人擁有按股分紅或保息分紅收入。鞏固和發展殘疾人扶貧基地,並充分發揮其示範和輻射帶動效應。創新幫扶方式,繼續實施結對幫扶,探索開展電商幫扶、「光伏」幫扶、異地就業幫扶,促進農村低收入殘疾人持續增收。 2.依法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建立用人單位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將安置殘疾人就業情況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範圍。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應當帶頭招錄(聘)和安置殘疾人就業,未達到安置比例的,應當優先招錄(聘)殘疾人;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應當設定或預留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定期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設有保健按摩科室的公辦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機構,應當積極吸納具有從業資格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徵收使用管理,全面實行按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建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公示制度,加大對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用人單位的獎勵力度。 3.穩定發展殘疾人集中就業。全面落實殘疾人集中就業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等優惠政策。落實福利企業超比例安置獎勵、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補助、無障礙設施改造補助等政策,穩定福利企業殘疾人就業。通過土地保障、資金補助、稅費優惠、金融支持、政府採購、就業扶持等,推進各類輔助性(庇護性)就業機構發展。完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能力評價體系,支持盲人按摩從業人員提升職業技能水平,鼓勵盲人按摩機構標準化建設、品牌化經營。福利企業、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和盲人按摩機構享受城市建設與公用事業收費優惠。搭建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產品和服務展銷平台,推動各地制訂政府優先採購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的產品和服務的有關措施。 4.促進殘疾人多渠道就業創業。全面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的殘疾人,按規定給予稅費減免和社會保險補貼,幫助安排經營場所、提供啟動資金支持。支持殘疾人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手工藝推廣等項目,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園)建設,為殘疾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綜合服務平台和發展空間。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應優先安排就業困難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成員就業。扶持殘疾人親屬就業創業,實現零就業殘疾人家庭至少有1人就業。探索殘疾人駕駛符合國家標準的小型汽車在符合駕駛和運營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提供城鄉社區與地鐵站及公交站點間的短距離運輸服務。 5.大力推進殘疾人電商就業。實施電商就業助殘計劃,鼓勵殘疾人發展電子商務,從事雲客服、雲審核以及農村電商服務。對殘疾人利用網路就業創業的,給予設施設備和網路資費補助。推動殘疾人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殘疾人電商創業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配套辦公用房及網路通信、培訓、攝影、倉儲、配送等一條龍服務。鼓勵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及相關教育培訓機構開展電商知識普及培訓,擴大殘疾人電商應用規模、提高電商應用水平。落實電商企業安置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鼓勵電商企業吸納殘疾人就業,支持各地向電商平台和電商企業購買電商服務。 6.加強殘疾人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將就業困難殘疾人納入就業援助範圍,加強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督查和勞動保障監察,督促各類用人單位認真落實有關規定,杜絕就業歧視。定期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加強殘疾人教育機構、就業服務機構和就業單位之間的轉介服務。加強殘疾人就業和職業培訓實名制統計管理。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網路服務平台,加快推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信息化。建立殘疾人大學生資料庫,健全殘疾人大學生實習、見習制度。 7.組織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舉行全省殘疾人工匠競賽,組織開展全省第五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組織參加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和單項技能競賽,培養更多的殘疾人技能型人才。 專欄4就業幫扶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農村低收入殘疾人精準幫扶1.重點扶持農村參與來料加工殘疾人1萬名; 2.鞏固提升1000個殘疾人扶貧基地,農村人口在1萬人以上的鄉鎮(街道)都建有1個殘疾人扶貧基地,安置和帶動1萬名殘疾人穩定就業,輻射殘疾人家庭2萬戶。2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提升1.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達到10萬名; 2.所有省級黨政機關、市級殘工委成員單位、50%的縣級殘工委成員單位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3殘疾人集中就業推進1.福利企業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達到8萬名左右; 2.輔助性就業(庇護照料)殘疾人達到2萬名。4盲人按摩機構規範化建設每個縣(市、區)建設1家示範性盲人按摩機構。5電商就業助殘1.每年開展殘疾人電商培訓1萬人(次)以上; 2.全省殘疾人電商就業人數達到2萬名。6殘疾人個體就業和自主創業推進扶持5萬名殘疾人實現個體就業和自主創業。7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建設1.建立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國家級創意創業孵化基地(園); 2.每個縣(市、區)建有1個殘疾人創業孵化基地,全省建立20個省級電商創業孵化基地、20個文化創意孵化基地。 (四)特殊教育提升計劃。 1.基本普及殘疾少年兒童十五年教育。普及學前特殊教育,特教學校普遍開展學前教育,普通公辦幼兒園創造條件吸收殘障幼兒入園;鼓勵兒童福利機構和康復機構開展學前教育,加大孤獨症等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機構扶持力度,擴大殘疾兒童招收規模。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實施全納教育,完善隨班就讀,推進在普通學校創辦特殊教育學校的「衛星班」;實行一人一案,規範送教服務並達到全覆蓋,探索個性化和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鼓勵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開辦孤獨症特教班,不斷提高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和教學質量。大力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支持市級以上特殊教育學校以及有條件的縣級特殊教育(培智)學校發展高中職業教育。制訂實施推進殘疾人職業教育的扶持政策,對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訓教室設備配置予以一定經費補助。 2.加快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支持省內各大高校擴大招收殘疾人大學生規模,在師範院校增設特教專業,推進師範專業普遍開設特殊教育必修課程。加快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建設,拓寬專業設置,擴大招生規模,積極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開設2—3個本科專業,開展中高端職業培訓,提高辦學層次和水平。積極支持各類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與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合作開設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專業。鼓勵高校發展殘疾人遠程高等教育,提高殘疾人教育信息化水平。完善中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措施,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在招生錄取、專業學習、就業等方面加強對殘疾學生的支持保障服務。 3.建立健全殘疾學生助學機制。制訂完善殘疾學生特殊學慣用品、教育訓練、交通費等補助政策,完善在校殘疾人大學生學費和住宿費減免政策,進一步提高殘疾學生和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資助水平,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子女就學普遍得到資助。 4.加強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教育、人力社保、農業、扶貧等部門以及社會培訓資源,健全省市縣三級殘疾人職業培訓體系,完善培訓費用減免補助政策,建立培訓效果與補助資金掛鉤的培訓績效考核制度。建立省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省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實踐實訓基地。創新培訓方式,推行網路教育、崗前培訓、訂單培訓和孵化服務等新型培訓方式。以聽力、言語、視力殘疾人為重點,制訂實施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行動計劃。 5.做好國家通用手語和盲文推廣工作。組織實施《國家手語、盲文規範化行動計劃(2015—2020年)》,在政府公共服務機構、醫院、銀行、公共交通等服務行業廣泛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充分發揮浙江省國家通用手語培訓基地作用,設立浙江省國家通用盲文推廣中心,加大手語和盲文培訓力度,加強手語和盲文中高級人才的培養。建立手語翻譯的培訓、認證、派遣服務和專項補貼制度。 專欄5特殊教育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義務教育提升適齡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無法正常到校就讀殘疾學生送教服務率達到100%。2學前教育普及殘疾幼兒學前入園率達到90%以上。3高中段教育延伸殘疾少年高中段入學率力爭達到80%,其中視障、聽障少年高中段入學率爭取達到85%,智障少年職業高中入學率爭取達到60%。4大專以上學歷人才培養1.大專以上學歷水平的殘疾人比例達到3%; 2.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在校學生規模達到1500人。5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家庭子女助學每年完成助學2萬名以上,殘疾學生助學率達到100%。6職業技能提升每個縣(市、區)都建有1個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每年職業技能培訓殘疾人達到2萬名以上,有培訓需求的殘疾人培訓率達到100%。7能工巧匠培養培養100名行業有知名度的殘疾人能工巧匠。8國家通用手語和盲文推廣完善浙江省國家通用手語培訓基地,設立浙江省國家通用盲文推廣中心。 (五)文化體育提升計劃。 1.加強殘疾人文化事業發展。暢通殘疾人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渠道,建立以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農村文化禮堂)等為依託,以殘疾人文化服務設施為補充的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省級殘疾人文化示範基地的示範效應。大力推進開展適合殘疾人的基層文化活動,實施送文化「五個一」工程,開展特殊藝術進萬家巡演活動。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設立盲人閱覽室,並配置相關讀物和閱讀輔助設備。設立無障礙電影放映點。發展和扶持殘疾人特殊文化藝術,打造提升省殘疾人藝術團品牌影響力,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要成立殘疾人藝術團隊。加大特殊藝術人才培養,積極培訓殘疾人文化輔導員,鼓勵扶持殘疾人參加工藝美術、書畫、文學、攝影等藝術活動和創作。舉辦第八屆全省殘疾人藝術匯演、第七屆全省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藝術匯演,積極組織參加國家級相關賽事活動。公園、旅遊景點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對殘疾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2.大力發展殘疾人體育事業。廣泛開展殘疾人全民健身活動,並配備適合殘疾人身心特點的文體活動器材。完善殘疾人體育服務體系和標準,開展殘疾人體育示範基地建設。積極培訓殘疾人體育健身指導員,建設基層殘疾人自強健身示範點。開展殘疾人康復體育「三進」服務活動,將康復體育器材、康復體育方法、康復體育服務送入重度殘疾人家庭。依託各級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康復中心、托養中心,開展康復體育諮詢、體育指導、體育治療、體育培訓等專項活動,為各類殘疾人提供專業體育康復服務。研發推廣適合殘疾人身心特點的康復體育器材,舉辦區域性的殘疾人體育展示活動。加強殘疾人青少年體育人才的培養,建立優秀殘疾人運動員檔案,強化殘疾人體育專業技術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做好殘疾人運動員的教育、就業及社會保障工作。舉辦第十屆浙江省殘運會,組織參加第十屆全國殘運會、第十五和十六屆夏季殘奧會、第二十三屆聾奧會、第十五屆世界特奧會、第十二屆亞殘運會。發展殘疾人冬季奧運項目,備戰2022年北京冬季殘奧會和杭州亞殘運會。 專欄6文化體育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文化示範基地建設新增省級殘疾人文化示範基地20個,實現市、縣(市、區)殘疾人文化示範基地全覆蓋。2體育示範基地建設新增省級殘疾人體育示範基地10個,實現市、縣(市、區)殘疾人體育示範基地全覆蓋。3文化、體育人才培養1.培訓1000名殘疾人體育健身指導員和1000名文化輔導員; 2.培訓特殊藝術人才1000人以上。4特殊藝術進萬家巡演組織特殊藝術演出2000場。5殘疾人藝術團組建全省各級殘疾人藝術團體實現市級全覆蓋、縣級覆蓋率達到60%以上。6盲人閱覽室建設實現市、縣(市、區)圖書館盲人閱覽室全覆蓋。7送文化「五個一」工程幫助農村地區困難和重度殘疾人每年讀1本書、看1份報刊、游1次公園、參觀1次展覽、參加1次文化活動。8康復體育「三進」服務覆蓋5000人以上。 (六)權益保障提升計劃。 1.完善和落實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積極推動殘疾人權益保護有關立法工作,推動修訂《浙江省殘疾人保障條例》,制訂《浙江省無障礙環境建設實施辦法》。在社會建設和民生等領域法規政策制訂過程中,積極聽取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意見。建立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規章信息公開制度。將殘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宣傳納入省「七五」普法計劃。 2.配合開展執法檢查、調研等活動。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配合各級人大、政協開展執法監督檢查、視察、調研和對口協商活動,促進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有效實施。 3.加強司法救助工作。加強與法院、檢察院和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動,探索建立司法聯動和定期磋商機制。進一步暢通殘疾人尋求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的渠道,健全完善縣級以上殘疾人法律援助、救助工作站工作機制,幫助殘疾人及時獲得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和司法救助。市、縣(市、區)要探索建立殘疾人法律救助專項基金。 4.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機制。探索建立殘疾人權益保障應急處置機制。將殘疾人權益維護工作納入各級「平安建設」考核內容,嚴厲打擊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拓寬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民主參與渠道,發揮殘疾人、殘疾人親友和殘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開通全國統一的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和殘聯繫統網上信訪工作平台,暢通和規範殘疾人訴求表達渠道。 專欄7權益保障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殘疾人事業法制建設推動修訂《浙江省殘疾人保障條例》,推動制訂《浙江省無障礙環境建設實施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和規章。2執法監督檢查配合省市縣各級人大、政協每年組織開展執法檢查、視察、調研和對口協商活動。3殘疾人法律援助站和法律救助站建設省市縣三級法律援助站和法律救助站覆蓋率100%。4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建設省市縣三級開通服務熱線覆蓋率100%。 (七)無障礙環境提升計劃。 1.推進無障礙設施的建設、管理與使用。推進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建設,新(改、擴)建道路、建築物和居住區按規定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加快政府機關、公共服務、公共交通、社區等場所設施的無障礙改造。公共交通工具逐步配備無障礙設備,公共停車區按規定設立殘疾人專用停車泊位。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全省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繼續實施無障礙設施進家庭項目。各設區市出台殘疾人免費乘坐市區公共交通或予以補貼政策。 2.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全面促進和改善網路信息無障礙服務環境,省市縣三級電視台開播殘疾人手語新聞節目,影視作品加配手語解說或字幕,公共服務機構、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設施要提供語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語等信息交流無障礙服務。推動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網站無障礙建設,各級政府網站開展無障礙服務能力建設,各級各類公共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網站的無障礙服務能力達到基本水平。鼓勵支持手機、電腦和互聯網等通信設備的信息無障礙技術、產品的研發和推廣,逐步推出適合殘疾人使用的信息產品和符合殘疾人需要的無障礙業務服務。制訂實施視力、聽力殘疾人網路流量優惠、軟體和設備配置等特定信息消費支持政策。 專欄8無障礙環境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無障礙環境市縣建設各市至少有1個以上的縣(市、區)達到國家無障礙環境示範縣標準。2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為全省5萬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3殘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優惠各設區市均出台殘疾人免費乘坐市區公共交通或予以補貼政策。4網站無障礙服務能力建設各級政府網站能夠滿足各類殘疾人無障礙瀏覽和在網上辦理服務事項的基本需求。5電視手語新聞拓展實現省市縣三級電視台手語新聞全覆蓋。6特定信息消費支撐惠及全省視力、聽力殘疾人8萬名以上。 (八)服務能力提升計劃。 1.加快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殘疾人服務設施的功能定位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康復以省市為主、托養以縣鄉為主、庇護以鄉鎮(街道)和社區(村)為主的殘疾人康復、托養庇護服務體系,實現每個設區市和5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都有1家示範性殘疾人專業康復服務機構,每個市、縣(市)都有1家示範性殘疾人專業托養服務機構,平均每百名殘疾人的康復和集中托養床位達到3張以上。加強盲人醫療按摩等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加強殘疾人服務設施績效評價,提高設施使用效率。全省人口1萬人以上的鄉鎮(街道)建有1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庇護性照料)機構,鼓勵扶持村(社區)創建殘疾人庇護照料機構。適時推進浙江康復醫療中心二期建設,積極推進省殘疾人之家(省特殊藝術文化中心)建設。 2.健全殘疾人服務網路。以專業康復機構為核心、社區康復指導為橋樑、家庭康復訓練為基礎,不斷健全殘疾人康復服務網路。推進殘疾兒童學前康復教育機構依法取得學前教育機構資質,規範管理和收費。加強康復資源整合與配置,推進各級醫療機構和康復機構之間的合作,推動機構間轉診轉介有效對接,實現分層級醫療、分階段康復。在臨床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中強化醫療康復方面的內容。建立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骨幹的殘疾人托(安)養服務體系,加強縣鄉級公益性殘疾人托養、庇護機構建設。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推進社區養老和殘疾人托養服務資源共享,鼓勵各類醫療機構發展托(安)養服務,實現養老、醫療、托養、庇護等服務資源共享,使有需求的重度和精神、智力殘疾人得到較好的機構托養照料和庇護服務。 3.提高殘疾人服務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實施國家殘疾人康復、托養服務標準,按照國家相關服務標準分級開展服務質量評估、考核或督查。建立康復和托養機構資質評定和居家安養服務績效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康復、托養、庇護服務機構的准入和退出機制,以標準化推進規範化、專業化,提升服務水平,培育殘疾人服務品牌。 4.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各級殘聯組織要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及教育、民政、衛生計生等部門的合作,推進康復、護理等相關專業設置,擴大招生規模,完善人才培養、交流、共享機制。落實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到殘疾人康復和托養機構就業入職獎補政策。加大殘疾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力度,建立中高級專業人才引進激勵機制;鼓勵有相關專業職稱的醫務人員到殘疾人康復和托養機構開展多點執業、定期會診、服務指導,並按規定享受基層支醫支農政策。深化殘疾人事業理論實踐研究。 專欄9服務能力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實現市、縣(市、區)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2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建設1.新增市級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3家,市域覆蓋率達到100%;新增縣級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6家,縣域覆蓋率達到100%; 2.市縣兩級新增康復床位500張,康復床位總數達到3000張以上; 3.適時推進浙江康復醫療中心二期建設,康復床位數達到600張以上。3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建設1.新增市級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7家,市級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100%; 2.新增縣級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53家,縣級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85%,其中縣(市)實現全覆蓋; 3.市縣兩級新增托養床位5000張。4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庇護性照料)機構建設人口1萬人以上的鄉鎮(街道)建有1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庇護性照料)機構,發展規範輔助性就業(庇護性照料)機構1000家。5城鄉養老助殘服務機構資源共享實現養老機構、助殘機構資源全面共享。6醫療康復、社區康復培訓培訓基層康復人才、兒童康復教師及家長10000人次以上。7助殘專業人才隊伍建設1.新增殘疾人康復醫療專業技術人才540名,其中醫師180名、康復治療師360名; 2.高等職業特殊教育專業人才達280名,其中高級教師90名、中級教師140名、初級教師50名; 3.托養服務護理專業人才達2000名。 (九)基層基礎提升計劃。 1.加強殘疾人組織建設。建立服務型基層殘疾人組織,切實履行好代表、服務、管理的職能。提升縣域殘疾人組織治理能力,健全鄉鎮(街道)殘聯、村(社區)殘疾人協會組織,實現基層殘疾人組織全覆蓋。規範完善殘疾人專門協會工作機制,加強協會制度建設,逐步實行協會法人登記制度。鼓勵廣大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不斷增強全面發展能力,積极參与和融入社會。 2.加強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各級殘聯幹部的培養、使用和交流力度,將殘聯幹部隊伍建設納入幹部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壯大專兼結合的殘聯幹部隊伍,採取上掛下派、兼職聘用、區域共建等方式,壯大基層工作力量。加強殘聯組織幹部的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教育,密切與殘疾人的血肉聯繫。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配齊配強各級殘聯專職理事長,與其他同級人民團體負責人享受同等待遇,符合條件的,可推選為同級人大或政協常委。做好殘疾人幹部選拔工作,市級殘聯領導班子按規定配備殘疾人領導幹部,縣級殘聯配備殘疾人幹部。加強基層殘疾人專職委員隊伍建設,建立工作績效評價機制,落實專職委員待遇,實現基層殘疾人專職委員全覆蓋。建立健全優秀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人才庫。 3.推進智慧助殘工作。推行「互聯網+助殘服務」模式。建立科學、完整、規範、精準、動態更新調整的殘疾人數據標準,建立健全殘疾人人口基礎數據、殘疾人事業統計數據、殘疾人服務狀況和需求專項調查數據、殘疾人小康進程監測數據等4套資料庫,推動數據的動態更新和成果的轉化應用,實現與上下級殘聯及省級相關部門信息的可得性和互聯互通共享。逐步開展智能化殘疾人證的試點、推廣和使用。嚴格規範殘疾等級評定,加強殘疾人證發放管理工作,提高辦證效率。 專欄10基層基礎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項目發展目標1殘疾人幹部配備市級殘聯殘疾人領導幹部配備率達到100%、縣級殘聯殘疾人幹部配備率達到100%。2殘疾人工作者培訓培訓各級殘聯幹部、殘疾人工作者2.6萬人次以上。3殘疾人專職委員配備鄉鎮(街道)、村(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配備全覆蓋,達到26萬名。4優秀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人才庫建設建立6000人的優秀殘疾人(涉及經濟、法律、醫療、文化、體育等行業)和殘疾人工作者人才信息庫。5信息化建設制訂省殘疾人數據標準和規範,建成一網(殘疾人綜合信息網)、兩庫(殘疾人基礎資料庫、殘疾人相關信息資源庫)、三平台(政務信息平台、業務應用平台、殘疾人網上服務平台),實現數據互融共享。6殘疾人信息動態更新1.每個市、縣(市、區)建立殘疾人需求和服務常態化更新機制,每年至少2次對轄區內每個持證殘疾人進行入戶走訪,信息採集入戶率達到90%以上; 2.完善年度殘疾人狀況和小康實現程度監測和公布機制。7智能化殘疾人證推廣全省各市、縣(市、區)推廣應用率100%。 (十)友好環境提升計劃。 1.加大殘疾人事業宣傳力度。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參與、共享、融合的現代文明理念,加強殘疾人事業和殘疾人自強模範、助殘先進事迹宣傳,營造濃厚的扶殘助殘社會氛圍。組織開展「最美助殘人」「最美殘疾人」「最美殘疾人家庭」等「最美系列」和「自強模範」「自強創業之星」等「自強系列」宣傳活動。辦好電視手語新聞和殘疾人專題節目,開展形式多樣的助殘公益廣告播報,加快推進殘疾人工作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等新興宣傳平台建設。 2.加強志願助殘工作。逐步完善志願助殘運行機制,將志願助殘服務納入志願服務活動總體規劃。健全助殘志願者招募註冊、服務對接、服務記錄、組織管理、評價激勵、權益維護等制度,推動志願者助殘服務的項目化運作和制度化管理。突出需求導向和精準服務,完善深化志願助殘服務平台建設,依託「手拉手紅領巾志願助殘」「志願助殘陽光行動」等品牌項目,為殘疾人提供類型化、多樣化、精細化的服務。積極扶持為殘疾人服務的慈善公益組織發展,加強對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中國獅子聯會浙江會員管委會的管理和指導,實現對殘疾人慈善項目的規範管理和信息公開,推進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獅子會服務隊。 3.推進社會助殘工作。創新殘疾人服務供給機制和方式,加大政府購買助殘服務力度,建立以殘疾人康復服務、托養照料、輔助器具配置等為重點的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指導性目錄。規範服務標準,健全監管機制,加強對政府購買服務的質量監控和績效評價,提高政府投入殘疾人服務資金的使用效益。加強社會助殘組織培育,培育一批為殘疾人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公益組織和民間服務機構。 4.加強對外交流。將殘疾人對外交流工作納入全省對外交流工作大局,加強與國(境)外的殘疾人事務交流合作,打造我省殘疾人對外交流工作品牌。 專欄11友好環境提升計劃重點內容 序號服務項目發展目標1最美系列、自強系列宣傳活動常態化開展,每年組織1次集中宣傳。2「兩微一端」平台建設縣級以上殘聯均開通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宣傳平台。3助殘社會組織培育培育助殘社會組織3250個。4助殘志願者發展助殘志願者註冊人數達5萬名。5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建設和助殘工程募集善款善物總價5000萬元,救助殘疾人6萬人次。6中國獅子聯會浙江會員管委會建設和實施溫馨助殘工程會員數達到6000名,服務殘疾人2.5萬人次。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本地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將規劃的主要指標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為政府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內容。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研究1次推進殘疾人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強化責任分工,形成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共同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 (二)加強經費保障。各地要建立完善穩定的殘疾人事業經費保障機制和多渠道、全方位資金籌措機制,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全面落實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本級使用部分的一定比例用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規定,加強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徵收、使用和管理。 (三)加強監測評估。建立完善規劃指標評估體系,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督查、監測和跟蹤問效,強化對重大決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大額資金使用的評估監督,及時發現和解決規劃執行中的問題。省政府殘工委將在「十三五」中期和期末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績效評估,有關信息向社會公開。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0月12日印發
推薦閱讀:
※中華太極拳網明之太極拳發展中心→文章頻道→查看文章→楊露禪遺疑考辯
※葛曉音:論初盛唐絕句的發展——兼論絕句的起源和形成
※現代印刷術的誕生、發展、應用與影響
※更大空間謀劃首都發展(協調)
※(2)耐藥性的出現與發展
TAG:政府 | 殘疾 | 浙江 | 規劃 | 發展 | 事業 | 人民 | 人事 | 事業發展 | 關於 | 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