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胃病9個寒,看懂此文,「老胃寒」根本不算事兒!速轉!
一、案例分享
立冬前後,一位阿姨向老師求助。20年前,她下崗了,為了謀生學做生意,創業初期非常忙碌,飲食不太規律,飢一頓飽一頓,冷一頓熱一頓,時間長了就落下了胃寒的毛病。現在年齡大了,胃寒就越發嚴重了,尤其每到冬季,稍不注意就會胃痛、腹瀉,吃胃藥成了家常便飯,但情況絲毫不見好轉,整個人非常虛弱。
老師了解了阿姨的情況後,建議她暫時停服胃藥,在注意飲食的同時,每日艾灸上脘、中脘、下脘、神闕、關元、足三里,同時搭配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可以每天挑幾個穴位重灸,每隔幾天輪換一次。
這位阿姨自從接觸艾灸後,就堅持每日施灸,在堅持了1個半月的時候,胃就幾乎不疼了,也很少腹瀉。上周她出席侄女的婚禮,一時疏忽貪吃了點兒涼性水果,以為又要胃痛、腹瀉,結果一點兒事都沒有。
二、「老胃寒」有哪些癥狀?
1、腹脹、腹痛、胃口差
胃主受納,好比一個研磨機,負責將吃下去的食物磨碎,而後分給脾消化吸收、輸布營養。胃有胃陰和胃陽,胃陽就好比研磨機里的馬達,電力不足就無法繼續研磨食物,食物也就無法正常輸送給脾,就會腹脹、腹痛,胃口隨之變差。
2、怕冷、打嗝、噯氣、反酸、噁心、嘔吐
胃陽不足,就無法把胃裡的食物加熱,胃就會怕冷,所以胃寒的人都喜歡吃熱乎乎的食物。由於食物在胃裡時間過長,容易腐爛發出酸味,人就容易打嗝、噯氣、反酸,嘴裡容易有異味,嚴重時還會噁心、嘔吐。
3、胃痛
這是「老胃寒」最典型的癥狀了,而且這種痛「遇寒則重,得熱則輕」,所以很多胃寒的人胃痛時,喜歡喝熱水,捂熱水袋。
4、唇色黯然無光澤、舌淡苔白、脈虛弱
舌頭邊緣出現明顯齒痕,舌苔白厚,滑而濕潤,基本上就是脾胃虛寒。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負責第1道工序,脾負責第2道工序,第1道工序出了問題,自然會影響第2道工序。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血生化不足,自然就會出現唇色暗淡無光澤等癥狀。
5、面色萎黃、四肢無力、肌肉鬆弛
臉部和前額都是胃經的循行部位,胃陽不足、胃經不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面色萎黃。我們的四肢、肌肉,都要依靠脾運化的氣血及營養來濡養。因為胃的原因,脾的工作隨之受牽連,氣血和營養無法輸送至我們的身體,自然就會四肢無力、肌肉鬆弛。
6、大便溏薄(腹瀉)
胃主降濁,脾主升清,胃失和降,則清濁升降失常,就會造成大便清稀,而且總有排不盡的感覺,頻繁上廁所。
三、「老胃寒」的病根在哪裡?
從西醫角度來講,胃寒就是慢性胃炎,這是消化系統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發病率高達65%,因此有「10個胃病9個寒」的說法。
從中醫角度來講,胃寒是指胃陽虛衰,或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證候。其中,以胃陽虛衰導致的胃寒最為常見,胃陽虛衰一般由先天不足、長期勞倦、飲食無節、久病纏身、陽氣虧虛等因素造成。
因此,治療「老胃寒」,當以「溫胃散寒」為主要治療原則。
四、溫胃散寒,需多管齊下
1、食療:溫陽暖胃
胃寒的人應該多吃溫陽暖胃的食物,如山藥、蓮子、板栗、牛肉、羊肉等,也可以喝小米生薑粥、肉桂紅糖茶等。
小編特別推薦一款食物——紅棗大餅(中醫界泰斗張錫純張老先生傾情推薦)。大概方法是:以6:1的比例準備紅棗與生薑,比如6斤紅棗,1斤生薑,將它們切片後放到鍋上小火蒸熟,然後將其搗碎成泥,接著加入桂枝最尖的嫩芽部分碾成細末3兩,炒熟的麥面半斤,一起攪勻做成小餅,慢火烤乾就行了。
張老先生認為:紅棗味甘微辛,性溫,最能滋養血脈、潤澤肌肉、強健脾胃、固腸止瀉、調和百葯(緩猛葯健悍之性,使不傷脾胃);生薑味辛、散寒、發汗,辛通的性子偏多,當紅棗遇見生薑,可以「不至於過通,助營陰生化,以治營弱」,同時健脾胃,生氣血;桂枝可以溫通經絡散寒;小麥解郁,炒小麥粉解郁和胃氣。幾者一起食用,暖胃效果就出來了。
2、灸療:補陽散寒
艾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補陽散寒,胃寒好比冰,艾灸就是火,灸療就是「以火克冰」之法——艾火的熱力具有超強的穿透力,可深入胃部補陽散寒,化解疼痛。所以呀,「老胃寒」不艾灸,就是「繞遠路」。
關於取穴,上文已經說了,以上脘、中脘、下脘、神闕、關元、足三里為主,同時搭配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
在艾灸方法上,對付胃寒建議採用隔姜隔鹽灸,效果更好,尤其建議用此種方法艾灸神闕:先將鮮姜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再用鹽填平肚臍,將切好的薑片放在肚臍上,然後將艾絨置於薑片上點燃,也可以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直接灸,以體感溫熱且舒適為度。
3、葯療:溫中補虛
小編推薦黃芪建中湯,配方如下:去皮桂枝3兩、灸甘草3兩、紅棗12枚、芍藥6兩、生薑3兩、膠飴1升、黃芪1兩半。(轉自《金匱要略》)
黃芪配飴糖溫中益氣,桂枝溫中散寒,3葯合用取辛甘化陽;白芍斂陰,甘草補中益氣,2葯合用酸甘化陰;生薑、大棗補中和胃。幾種藥物合用,對於中焦虛寒特別有效。
4、起居:保暖祛寒
時值大寒,胃部受涼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特別容易引起胃痛,因此起居要特別注意保暖。在穿著上,要注意腹部保暖;此外,睡前可用艾葉煮水泡腳祛寒。
五、胃乃五臟之本
中醫判斷病人是否能夠痊癒乃至還能活多久,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看他還能不能吃得下飯,也就是看他的「胃氣」強弱如何,「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古人將胃稱為「水谷之海」,認為「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胃是五臟之本,五臟皆稟氣於胃,胃有病會直接累及其他臟腑。胃主受納,如果沒有胃,就沒有後面的脾來運化水谷精微,氣血津液就沒有生化之本,我們的生理活動也就無法繼續下去。
【結語】俗話說,胃病要「三分治,七分養」,採用西藥治胃病,藥物對胃的刺激作用常超過對病的治療作用,往往「得不償失」。為什麼很多人的胃病遷延不愈,一拖就是好多年?就是因為過於依賴西藥,沒有找到胃病的根源,這麼多年都治錯了。所以,小編建議「老胃寒」們在規律飲食的同時,堅持採用艾灸這種外用法,效果顯著,還非常省心。
推薦閱讀:
※胃寒胃痛胃痛的治療方法
※胃寒艾灸_藍珞
※玫瑰花茶溫性良性?
※10個胃病9個寒,「暖胃秘訣」快轉給那些怕冷的人!
※冬季胃寒?這份暖胃食療方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