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以後的寶寶來自母體的抗體逐漸消失時,有哪些防範措施

六個月前的寶寶很少生病,六個月以後寶寶的事就多了,父母可能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去醫院的路上。在家時,寶寶一不舒服,心裡就想著要不要去醫院給寶寶看看,不看看吧,寶寶像是生病了,看看吧,好像也不是什麼大病,總是在看與不看間糾結。

寶寶抗體逐漸消失時的日常表現:

平時可能會有感冒、發燒、咳嗽、腹瀉、肺炎、出疹子等。

寶寶為什麼在六個月前較少生病:

孕期胎盤把免疫球蛋白等物質輸送給胎兒,構成了新生兒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禦系統。出生後,新生兒可從母乳中獲得抵禦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再加上新生兒往往被保護得很好,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少,所以寶寶在6個月內較少生病。

寶寶為什麼在六個月後會時不時生病:

從母體獲得的抗體物質在6個月之後就逐漸被消耗殆盡,寶寶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濃度下降到最低點。此時,寶寶自身的抗體水平雖然也在緩慢增長,但又不足以彌補消耗的數量。與此同時,寶寶的免疫器官發育尚不健全,免疫系統無法提供充足的免疫球蛋白,吞噬細胞功能不健全,而且血清中「補體」的成分也很低,無法配合抗體協同阻止病原體的入侵。因此抵抗力極差,容易生病,這就進入了醫學上所謂的「生理性免疫不全期」。這時,寶寶極易發生腹瀉、感冒、肺炎等癥狀,在流行性疾病高發的季節,更難避免被侵襲。

另外,這與免疫系統發育成熟過程也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6個月~1歲半時,寶寶自身產生抗體的能力已初步形成,但遠未達到成人水平,此階段感染疾病增多;1歲半~3歲,寶寶體內的抗體水平已達到成人的70%左右,白細胞漸趨成熟,但因為對外界接觸面擴大,感染病原體的機會增多;6個月至3歲也是孩子們最愛生病的階段;到4~6歲,體內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如補體、乳鐵蛋白等也都和免疫球蛋白一起發育成熟,很多常生病的寶寶患病次數也逐漸減少了;到了8歲以後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生病頻率明顯下降。

當抗體消失時,有哪些防範措施么?

反覆生病會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父母除了慢慢等寶寶長大,也有一些可以防範的。

首先,要保證營養充足,科學合理添加輔食,遵照從單一到多樣,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軟到稍硬的規則,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各類營養素。

其次,進行體育鍛煉,晴朗天氣去戶外活動不但可以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而且對肌肉,骨骼、呼吸、循環系統的發育及全身的新陳代謝都很有好處。

再次,要保證充足睡眠,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幾率隨之增加,成長中的孩子應保證每天8~10個小時的睡眠。

最後,不能濫用抗生素,當寶寶生病不是很嚴重時,盡量依靠其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煉,這樣身體才能更好地抵抗「敵人」,越長越壯實。


推薦閱讀:

你知道西晉採取的這些政治改革措施嗎?
日本對核事故採取的應對措施
更年期綜合症的六大病因 防範更年期來襲的措施
5大切實措施:幫你減輕恐懼,從今天開始打開新的人生
防止撞車有措施

TAG:寶寶 | 措施 | 消失 | 抗體 | 寶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