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一天學一句《弟子規》(三、出則弟)

三、出則弟

一天學一句《弟子規》14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如手足」,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助友愛,恭敬禮讓,和睦團結,同甘共苦,父母見到聞到就一定會感到歡喜快樂,這就是兒女們對父母的孝順心。

「四海之內皆兄弟」,所以,我們無論在哪裡生活、學習、工作,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我們不應該有分別之心,我們應把我們的鄰居、我們的同學、我們的同事、我們的朋友,當成兄弟姐妹一樣互助友愛,恭敬禮讓,和睦團結,同甘共苦。「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可想而知,我們有了這麼多的兄弟姐妹在幫助自己,我們則一定能心想事成!事事如意!

記得在小學一年級時學了《十隻筷子的故事》一文,故事說,古代有一個農民,他生了十個兒子,可十個兒子之間不和睦、不團結,經常鬧矛盾,做父母的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歲月不饒人,這個農民在臨終時,把十個兒子都叫到床前,吩咐每一個兒子一人要折斷一隻筷子,然後又吩咐每一個兒子一人要一次折斷十隻筷子,可是,他的兒子一人折斷一隻筷子很容易,但沒有一個兒子能一次折斷十隻筷子。這時,農民就告訴十個兒子說:「一隻筷子為什麼容易折斷,因為一隻筷子的力量太單薄了沒有幫助,而十隻筷子為什麼折不斷,因為十隻筷子加在一起則它們的力量自然就很大了,因此就折不斷,一隻筷子就好比是你們十個兄弟之中的任何一個兄弟一樣,力量單薄而容易遭受困難和挫折,而十隻筷子在一起就等於是你們十個兄弟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就是碰到困難和挫折,也是很容易克服的。」十個兒子聽到父親的臨終教誨,個個內心慚愧,個個對父親表態發願說要兄弟和睦團結,於是,老人安祥地去世了。他的十個兒子從此互助友愛,恭敬禮讓,和睦團結,家道也從此興旺起來了。

一天學一句《弟子規》15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錢財如糞土,情義值千金。所以,兄弟姐妹之間、朋友之間、同學之間、同事之間、商家與顧客之間,一定要做到重道義輕錢財,果然這樣做了,不但雙方不會產生任何的怨言,而且是雙方互惠雙贏,皆大歡喜;兄弟一笑泯恩仇,如果萬一兄弟姐妹之間、朋友之間、同學之間、同事之間、商家與顧客之間,因誤會而產生了矛盾怎麼辦?要各自忍讓對方的過錯而稱讚對方的美德,則彼此之間就不會產生怨忿心,雙方的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這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這就是「和為貴。」這就是「和氣生財。」

人的財富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大家在一起做相同的生意,而且做法也一樣,則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哲人說「天道酬勤」,可是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天生勤勞的農民,天天面對黃土背朝天,日出而出日落而歸,可一年到頭,總是青黃不接?有許許多多的人年紀輕輕就成了大名發了大財,可惜就是英年早逝而沒有命去享受?有的人一輩子幹壞事而不犯法而且富有,有的人第一次幹壞事就犯法被捉?種種現象,舉不勝舉。

佛家告訴我們,財富是由財布施而得來到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凈空老師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四十歲以前所得到的財富多少,是過去生中的財布施多少而決定的,而在四十歲以後所得到的財富多少,則是自己在這一生中由自己的財布施多少來決定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例如,被現代人尊稱為「商家始祖」的范蠡,他在幫助越王勾踐復國滅吳之後,隱姓埋名,改名陶朱公而棄政從商,《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范蠡說:「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這就是財布施得財富的真實寫照。「君子取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財布施。所以,財富不是靠吝嗇積累的,也不是靠競爭得來的,更不是靠歪門斜道等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若如此,則大大的折損了自己的福報,此不可不知。

一天學一句《弟子規》16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在一起吃飯時,要禮讓長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叔伯姨姑等親戚長輩、師長、領導、兄姐、年長的同事和鄰里、朋友、客商等)先吃,然後自己才能動筷子;在一起就坐時,要禮讓長者先坐下,然後自己才能就坐;在一起行走,要禮讓長者走在前面,自己走在後面跟隨。

中國是禮儀之邦,禮讓長者先吃、先坐、先走,而幼者則後吃、後坐、後走,這就是對長者的尊重、恭敬,故禮讓就是對人的尊重和恭敬,對別人的尊重、恭敬,就是對自己的尊重和恭敬。《論語·堯曰》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八佾》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所以,人不知有禮,怎麼能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怎麼能取得別人對自己的信任而忠心?怎麼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禮,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反作用力呢?因為無禮的人就是驕傲的人,古人說得好,「驕兵必敗」啊!偉人毛澤東也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此真理之言我們應謹記啊!

一天學一句《弟子規》17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長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叔伯姨姑等親戚長輩、師長、領導、兄姐、年長的同事和鄰里、朋友、客商等)呼喚他要找的人時,但這個人又不在,這時自己則應該主動幫長者傳呼要找的人,若長者要找的人確實不在,自己就應該立即趕快到長者面前去問候長者有什麼吩咐,並樂意幫助長者把事情做到做好。

這一條教誨,就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在日常工作當中,在日常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做到在長幼之間、在鄰里之間、在同學之間、在朋友之間、在同事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使之這個社會上到處充滿真善美,使之這個社會上一片祥和氣象。助人為快樂之本,就是舍己助人也無怨無悔。

例如,2005年10月27日中央電視台《道德觀察》報導的節目:《平安中國——大愛無言》的故事,這個真實故事講述了「面對6名被洪水圍困的孩子,其中包括自家的兩個孩子(一個是12歲的親生女兒,一個是只有3——4歲的親孫女),48歲的農民黃永明,他沒有想先救誰後救誰,而是本能地選擇了先救身處最危險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在救「別人家」孩子而往返4次經過自家孩子的時刻,同樣沒有絲毫猶豫。最後,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人(女兒和孫女)被山洪吞噬。」這種舍己助人的精神就是佛菩薩、活菩薩的精神和境界,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一天學一句 《弟子規》18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稱呼祖上、父母、老師、領導、領袖等,不可以直呼他們的姓名;同祖上、父母、老師、領導、領袖等在一起時,要有謙虛恭敬之心,不可以表現自己的才能。

中國人最懂得家庭教育,最重視家庭教育。所謂家庭教育,首先是我們自己在兒女們面前要做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則我們的兒女們就自然耳渲目染,潛移默化。倘若我們自己做不到這樣,不但呼尊長的名,而且在尊長面前逞強現能,則我們的兒女也就自然學會了我們的壞習氣。身教勝於言教,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兒女們的榜樣,怎能沒有教養呢?做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所以,做人做事處處要尊敬別人,時時要謙虛謹慎,做到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論語·述而》說:「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由此可知,人人都是我的老師,我哪有傲慢、見能的資本呢?

一天學一句 《弟子規》19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在路上碰巧見到長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叔伯姨姑等親戚長輩、師長、領導、兄姐、年長的同事和鄰里、朋友、客商等)時,應該要立即主動迎上前去握手問候,如果長者一時還沒有什麼吩咐,則自己就要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奉事長者。

這一句教誨,就是教導我們對長者的禮貌、恭敬是隨時隨地的,是真誠的,不是虛偽和故意做作的。每一個人在一生之中,相信這種「路遇長」的機會很多,甚至在異地他鄉有時也會偶然碰到,更有巧者,就是「說曹操曹操到」,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緣,或叫機遇、機會。所以,我們今生得遇明師(凈空老師)指點學習儒佛之教的這種殊勝因緣,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我們要把儒佛教誨認認真真地落到實到日常生活、日常工作、日常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去,這就叫做「隨緣」。人與人相處,人與這個世間相處,都是一個「緣」字,但是,我們應遵循凈老法師的教誨:要隨緣而不攀緣。

一天學一句 《弟子規》20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騎馬代步,坐馬車出行已經成為歷史,現代人以自行車代步,以摩托車代步,以小汽車代步已成為普遍了。然而,現代城市行車又是不能逆向行車和隨意停車的,所以「乘下車」也是成為不可能的。那麼這一句教誨只有「過猶待,百步余」還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如現代社會的人很重視婚宴、壽宴、奠基儀式、簽字儀式、生意開張、剪綵、慶典等慶祝活動,當慶祝活動儀式圓滿完畢之後,則主辦人或主辦單位的同仁們就完全應以「過猶待,百步余」之真誠心、恭敬心來恭送各位來賓和各位長輩、老師、領導等離去,使之大家皆大歡喜。

《論語·學而》說:「禮之用,和為貴。」所以中國人很重視婚宴、壽宴、奠基儀式、簽字儀式、生意開張、剪綵、慶典等慶祝活動,這就是「和為貴」的具體表現,而「和為貴」的前提基礎、前提條件是「禮之用」啊!也就是說,人待人有禮儀、有禮貌、有禮敬,則人與人之間就和睦,則社會就祥和,則世界就和平!

一天學一句 《弟子規》21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自己和長輩或老師或領導在一起的時候,若他們是站立的,自己就不能坐下,若他們是坐下的,但他們沒有叫自己坐,自己也不能坐,只能等他們叫自己坐時才能坐下。

這是教導我們長立己立,長坐命坐的儀規禮貌,這種儀規禮貌是表示對尊長或來賓的特別尊敬,這種儀規禮貌很適用於現代的外交往來,簽字儀式,商業洽談,應聘面試等場合。《論語·八佾》說:「定公問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段對話的大意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魯國的大王定公請教孔子說:「領導者要用怎樣的方法對待屬下,屬下才能夠對領導者、對工作認真負責?」孔子很誠懇地告訴定公:「做為領導者要一切時、一切處以禮善待屬下,則屬下就會對領導者所安排的工作認真負責,對領導也會忠心耿耿。」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日常工作、日常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儀規禮貌無處不在,這一切並不是多餘,而是必須,因為禮敬別人,就會得到別人對自己同樣的禮敬,這就等於是自己幫助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一天學一句 《弟子規》22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在父母、長輩、老師、領導等尊長面前,不能高聲講話,也不能只在喉嚨里發音而使父母、長輩、老師、領導等尊長們聽不到,因為,在尊長面前高聲講話或只在喉嚨里發音都是對尊長不禮貌、不尊敬的行為,所以,我們不能這樣做。

這一句教誨,是寓意我們做人做事要行中庸之道,要我們懂得太過不及的哲理。太過則物極必反,不及則做無用之功。太過不及的歷史教訓和人事教訓太多太多。

例如,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還曾揚言要在三個月內要征服中國,當時日本的這種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就是「太過」,故日本從發動侵略戰爭的第一天起,就註定了日本必定要失敗,因為「物極必反。」

又如,中醫認為,飢、飽都是致人疾病的病因,飢,即不及,就是經常沒有吃飽而餓出來病;飽,即太過,就是經常吃得太多太飽而脹出病來。

再如,那些上下樓乘電梯,出門坐小車的人,就是人體生命運動量不及,故而容易患富貴病;那些天天大魚大肉的人,就是人體營養太過,故而容易患疑難雜病。所以,我們做人做事不能太過不及,一定要遵循中庸之道。何謂中庸之道?就是遵循事物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來做人做事的方法,就叫做中庸之道,在佛法稱之為「中道」,其意義一樣。

一天學一句《弟子規》23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面見父母、長輩、老師、領導等尊長時,要滿心歡喜而且要行動快捷,向父母、長輩、老師、領導等尊長辭行時,則應懷有戀戀不捨之心而緩緩離去;當尊長向我們問話時,我們一定要很禮貌、很恭敬、很坦誠地站起來回答尊長,而且要雙目望著尊長,不可以左顧右盼。

這一句教誨,是教導我們在接受尊長的教育時,一定要以歡喜心對待,一定要懷著一種渴望教誨、渴求學問的心態去晉見尊長,不但如此,還要達到恭敬學習,虛心學習,專心學習的要求。

進必趨」(歡喜心),所體現的就是求知迫切需要的良好心態;「退必遲」(感恩心),就是體現出了我們在接受了尊長的教導之後受益無窮的感恩心態,即意猶未盡,戀戀不捨的情形;「問起對」(真誠心),就是我們在接受尊長的教導過程之中,我們一定要以恭敬心向尊長做到不懂就問,不要不懂裝懂;「視勿移」(清凈心),就是指我們在接受尊長的教導過程之中,一定要目不轉睛、聚精會神地呤聽尊長的教誨。

俗話說:家有一老,勝有一寶。所以,我們接受尊長的教育,應以歡喜心、感恩心、真誠心、清凈心向尊長們求學,我們才能學到真正的學問,才能啟迪我們真正的智慧。

一天學一句 《弟子規》24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孟子·梁惠王上》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在戒經上也告訴我們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所以,我們應把對父母的孝順心擴大,我們應把「仁慈博愛」的心量擴大,我們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日常工作當中,日常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我們應把老師、伯父母、舅父母、姨父母、姑父母、叔父母、朋友之父母、同學之父母、同事之父母,以及社會上的所有老人等,都要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恭敬和孝順;對待師兄弟、堂兄弟、表兄弟、叔伯兄弟、朋友、同學、同事等,要像對待自己同胞的兄弟姐妹一樣團結友愛,相互幫助,共同學習,共修福慧。

例如,中央電視台《道德與觀察》欄目於2005年10月25日報導了《平安中國——她是我妹妹》的節目,節目內容的大意是:當漢族姑娘王麗晚上放學回家時,在烏魯木齊市的鬧市區遭到了一夥歹徒搶劫她,這時正被維吾爾族青年買買提·艾提氏三兄弟看到,於是買買提·艾提氏立即上前大聲制止歹徒說:「她是我妹妹!」而幾個歹徒認為買買提·艾提氏三兄弟多管閑事,壞了他們的「好事」,結果其中一位歹徒對買買提·艾提氏的後胸刺中一刀,傷及肺腑,生命垂危……

當維吾爾族買買提·艾提氏三兄弟在火車站勇斗歹徒,救助了一名漢族女孩的消息傳開之後,維族兄弟的英雄行為感動了社會,烏魯木齊市民紛紛捐款。被救少女的父親對維族兄弟感激不盡,把家中僅有的8000塊錢送到醫院。老三的傷勢很快好轉,老大把那8000塊錢又送還了王麗家。買買提三兄弟的行為感動了醫院,院方覺得三兄弟品德高尚,主動提出讓老大留在院方工作。這個真實的故事就是「事諸兄,如事兄」的真實寫照。


推薦閱讀:

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第三十四集)
弟子規的讀後感2000字
學習《弟子規》
弟子規講解(第三集)
弟子規(連載一~十)

TAG:弟子規 | 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