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人文滲透 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浙江 楊德貞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人文和人文教育提出更高的重視。語文作為一種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同時體現語文的文化性和工具性,在學生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可以不斷升華自己的靈魂,吸納語文課程中蘊含的多樣化的人文精神,從而不斷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人文滲透 語文教學 有效性
一、引言
人文教育是指肯定人的價值,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是在足夠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活動,維護和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活動中應該以生為本進行教學。人文體系是知識體系、價值體系、認識體系和倫理體系互相作用形成的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應該對各種精神文化提出更高的重視,不僅僅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基於人文滲透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重視和要求,要想將學生的道德尊嚴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培養學生掌握各種知識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提高學生的教養和智力素養。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教育,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最應該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不僅僅要對語文文化的教育提出更高的重視,同時對學生的意識、靈魂、信念和情感等也應該提出更高的重視。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涵養人文精神,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注重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目前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發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同時也引發出來很大的社會問題。人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迷失了價值信仰,導致很多人並沒有正確認識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因此,人們在生活中,過於追求片面的物質,因此人們的人性豐富內容也漸漸喪失。如果在語文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的人文教育,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畸形發展。只有注重人文教育的滲透,才能幫助學生構建人文精神家園,讓學生擁有理想的信念,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三、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通過語文課堂教學來實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花費最多的時間在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語文的課堂教學,將人文教育巧妙地融入語文知識的傳播中,而不是靠傳統灌輸式和說教式的方式來實現。如果採用灌輸式和說教式的方式,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由於正處在青春叛逆期,效果不甚理想。只有在語文知識的教學中有意無意地滲透人文教育,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1.通過優秀文章的閱讀欣賞來進行人文教育
在初中的語文教材中,所有的文章和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都是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含有豐富的情感和思想,都表現出很濃厚的人文色彩。在初中的語文教材中,入選的課文包含著各種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等,表達的情感各種各樣,營造的意境也非常深邃,同時採用優美的語言將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引領學生更深刻的認識美,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引導認識課文中表達的情感,不斷提升學生髮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這樣才能成功激起學生內心中對美的嚮往,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追求美的行列中,讓學生充分受到藝術的熏陶,從而獲得享受美的能力。
例如,在《音樂巨人貝多芬》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對貝多芬與命運頑強抗爭精神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堅強樂觀的人生觀和意志。《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時候,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課文教材,讓學生學習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讓學生認識到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要保持言行一致的工作和學習作風,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斑羚飛渡》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欣賞斑羚飛渡的壯美畫面的同時,能夠深深地感受到斑羚的獻身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珍愛生命,關愛動物的正確觀念。在《蘆花盪》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領悟文章中描寫景物的手法和妙處,提高學生的描寫能力,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體味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和故事的傳奇色彩,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抗日軍民進行謳歌,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初中語文課文的種類多種多樣,表達的情感也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種資源,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2.通過課堂表演感悟人文精神
初中階段的學生非常好動,對有趣的事物表現出很強烈的興趣,而對於枯燥的事情則很容易走神。再加上學生的表現欲很強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學,可以通過課堂表演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加強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感悟。初中課堂中也收錄了一些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熱情好動、朝氣蓬勃的性格特點,讓學生通過故事的表演來體現課文中人物的情感和經歷,從而加深對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香菱學詩》的時候,課文選自《紅樓夢》,是一個敘事的文章,為了加強學生對文章中人物思想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將整篇課文通過表演的方式表現出來。學生只有深入投入到故事情節中,將故事情節表現出來,才能深切的感受那個孤獨靈魂背後的故事,才能將自己的心靈和課文中人物的心靈進行撞擊。在《智取生辰綱》的課文學習中也是一樣的,教師組織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楊志、晁蓋、吳用等人,切身投入到故事情節中,才能感受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徵,才能加強對人物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的理解。在表演故事情節的過程中,營造出一種文化的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人文精神,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文化氛圍的熏陶,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人為素質。
3.通過文章寫作弘揚人文精神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寫作是一個重點的教學過程,是不同忽視的,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寫作教學,在寫作教學中充分弘揚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是一種綜合化活動,可以有效地體現學生的精神活動,同時也能夠充分反映出學生的個性、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世的觀念等。因此,在學生的寫作活動中,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起來,在寫作教學中不斷弘揚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並且需要依靠學生的引導作用。
在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打破傳統寫作中的條條框框,讓學生能夠不受到思想上的限制。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的教學過程中,文章主要是抒發親情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寫作關於親情的文章,在《浪之歌》、《雨之歌》的教學過程中,是對愛情情感的描寫,因此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寫作關於愛情的文章,不應該限制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盡情地抒發親情、友情和愛國情懷,甚至還可以鼓勵學生不斷的謳歌愛情,任何積極向上的都可以成為寫作的主題。在《紫藤蘿瀑布》的教學過程中,是寫景的文章,教師應該不斷擴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出發,從身邊的事情、事物出發,盡情地表達自己的觀念,抒發自己的情感,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限制學生的思想,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題材,都可以是寫作的題材。在寫作過程中,為了抒發學生的真實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抒發真實情感。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抒發個性情感,將人和文有效融合在一起。
四、在語文活動中弘揚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語文課外活動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語文教學的有效延伸,也是教師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過程。在語文活動教學中,通過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可以讓學生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得到發揮,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無論的口語交際能力、應變能力以及禮儀能力都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也對學生人為素養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學習完魯迅的《社戲》之後,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語文課外活動來加深學生對社戲的認識,讓學生擁有更深邃的思想,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心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板報比賽、朗誦等課外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熏陶和影響。在課外活動中,教師還應該充分使用各種參觀、走訪以及遊覽等活動,並且在舉辦各種活動的時候,還應該結合當地的實際人文特色和自然環境,讓學生投身到大自然中,才能真正抒發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才能在實際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身邊的小事中學習更多的人文理念。通過舉辦各種語文活動,可以加強課本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各種名著名篇,同時還能夠不斷的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學生對自己故鄉的深層感情,並最終轉化為學生自己的人文精神。又例如在學習《岳陽樓記》的時候,描寫了洞庭湖的氣象千變萬化和廣闊浩渺,表現出大自然的雄渾的氣勢和偉大的力量。在教學之後,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紀念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通過這一語文活動,樹立學生熱愛故鄉的情懷。
五、創建人文氣氛滲透人文精神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基於人文滲透進行教學,應該創建人文氣氛來滲透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課堂氣氛的營造一個成功的教學案例必須依賴於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的關係。因此,教師只有創建一個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才能更好地滲透人文精神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親切和藹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眼神交流和精神交流,並從語言上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足夠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這也是人文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思想和勞動成果,對於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能直接否定,而是應該採取引導的方式來以引導學生正確思考。
例如,在《智子疑鄰》的教學過程中,學完課文之後,教師提問學生從這則寓言中學習到什麼道理,學生的回答可能是多種多樣,例如有的學生會回答「聽取意見的時候不能看是誰提出來的,而是應該聽取正確的,對人不能偏見」,也有的同學認為「在提意見的時候應該注意自己和聽話人之間的關係,如果關係疏遠的話,即使意見是正確的也不見得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針對學生的不同回答,教師不能輕易否定,而是應該肯定學生能夠想到這層關係是值得表揚的,然後再引導學生經過討論總結出最適合的一個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足夠尊重學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滲透了人文教育。
六、結語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優秀文章的閱讀欣賞、課堂表演、寫作教學、開展語文活動以及創建人文氣氛等來滲透人文教育,以生為本進行教育,從而不斷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對初中生的文化教育和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趙靜.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人文價值滲透的思考[J].考試周刊, 2015,32(92):21-22.
[2]張小青.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滲透策略[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 2015,24(30):14-15.
[3]杜程霖.關於大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的有效性實踐[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2014,23(3):230-231.
[4]王秀新,劉翠君.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思考[J].科學中國人,2016,32(9):152-153.
[5]楊樂.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 2014,23(32):69-70.
[6]斯劍鳴.滲透·整合——「語文為體,他科為用」的教學探索[J].赤子旬刊, 2014,14(4):165-166.
(作者單位:蒼南縣體育運動學校)
推薦閱讀:
※詠春拳問手卸力實戰訓練教學
※字義教學
※古琴教學丨琴學入門篇第十七課——《秋風詞》上
※《海倫?凱勒》教學反思
※Youtube轉檔Mp3、Mp4下載教學!加「to」直接下載音樂、影片檔。 | 無痛教學 KiKi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