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公廁應不應該按點「上下班」

市民記者論題:公廁應不應該按點「上下班」

公廁是對城市文明的「公測」

張建

國家規定,建成區範圍內標準公廁的數量為每平方公里不少於3個,按照這個標準,大連市內四區至少要有400座以上的公廁,而目前大連實際在使用的公廁數量為150座。如此巨大的數量差,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如廁難!如廁難的後果就是經常看到那些內急的人,在人行路邊「大行方便」,成為影響大連城市品質的一個硬傷。

首先是認識不足。公廁是城市的衍生品,更是城市文明的標誌,對公廁的認識提升不到文化的層面,而把它看作人們簡單「方便」的區區小問題,只從使用角度去簡單地看待公廁的價值。其實韓國水原「以廁興市」的做法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韓日世界盃期間,為了借世界盃的機會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水原,當地政府可謂煞費苦心,考慮到水原的文化古迹不多沒有多少文化資源,最終,決定把「廁所文化」作為城市特色。於是,「美景盥洗室」成為當今廁所文化的典型,水原這個首爾的衛星城一躍成為世人矚目的文化名城。

其次,管理不到位。有關部門早有規定,開放沿街學校、機關及賓館飯店的廁所以補充數量上的不足,但很多單位嫌麻煩不願執行。去過新加坡的人都有一種體會,新加坡的公廁不僅乾淨,而且管理也比較嚴,比如新加坡規定,使用廁所後不主動抽水沖洗就是違法,違犯者最高可罰5000元人民幣。這種嚴厲的制度源於政府對公廁重要性的認識,新加坡政府認為公共廁所的衛生是一個國家「維持聲譽和增加投資信心」的關鍵。他們將乾淨的公廁定為「優雅社會」的標誌之一,為此,每年都要舉行清潔公共廁所的運動,組織公眾評選最佳廁所,還召開全國廁所研討會,集中討論廁所設施、設計和保養等方面的問題。有了這樣的認識和管理,還能存在如廁難的問題嗎?

公廁也許僅僅是一個細節問題,但城市細節最能體現城市的品質,最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最能彰顯城市的魅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廁是對城市文明的「公測」。

孫曉蓉:公廁應隨著公園開放時間同時開放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全民健身活動的普及、退休人員的增加,大連市民的休閑健身意識越來越強。我家離星海公園較近,這裡白天遊客多,早晨和晚上健身的多,有內急就一定要方便,如果公廁壞了或者鎖了,一些人不得不找個灌木叢隨地便溺,結果嚴重影響公園環境。所以公廁應隨著公園的開放時間而開放。

韓幫闊:公廁不應成擺設

小區附近有個規模不小的公園,我習慣在晚飯後和家人去漫步,看著一處處自發組織翩翩起舞的市民,總是給自己以愉悅的心情:這就是大連,美麗文明的大連。但美中不足的是,公園的公廁門從未打開過,成了擺設。一日,正悠哉漫步,忽覺體內不適,就得趕緊奔跑回家,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因為公廁一直有「鐵將軍」把門。想來像我這樣的遭遇絕非個案,既然是便民的公園配套設施,公廁就不應該是擺設。

左元龍:公廁應以方便遊人為首要功能

公廁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公眾,保證不了24小時開放,豈不成了點綴,要它又有何用?尤其是景點,公廁作為一項不可或缺的細節,不僅方便遊客解手,更為景點甚至景點所在城市加分!服務無小事,何況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內急。

張琳:公廁是否全天開放應「按需」而定

衛生、乾淨、方便的如廁環境是一個城市文明的象徵,但是公園公廁是否24小時開放,應取決於一定數量其服務群體的現實需求和使用效能最大化,沒有必要「一刀切」。對於城市公廁來說,希望主管部門能夠常走常查,延長和加強保潔力度。新聞媒體要加強監督,明察暗訪給予力度,千萬別讓「惡臭撲鼻,地面骯髒、洗手無水,蒼蠅亂飛」等不文明現象,丟了咱大連城市的臉!張建/整理

推薦閱讀:

下班後的生活,決定你的競爭力
到了下班的點,領導都不走怎麼辦?
下班之後好無聊,不知道該干點什麼。煩煩煩!?
大姑子臨時住到我家,下班回家看到一幕,我給了她五千元錢
下班了,老闆一直沒走,你會走嗎?

TAG:下班 | 上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