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金融VR技術的應用前景

作者|宋湘燕 王韜「中國人民銀行美洲代表處」

文章|《中國金融》2016年第12期

2014年3月,全球最大社交網路公司Facebook宣布以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設備公司Oculus之後,全球迅速掀起了一股VR應用熱潮,標誌著VR進入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2016年被稱為虛擬現實的技術元年,VR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推廣已然風生水起。作為與前沿科技融合度極高的金融業,也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VR技術的「洗禮」。

◆ ◆ ◆

金融VR前景廣闊

所謂VR,是一種通過計算機模擬程序產生三維空間的多媒體應用技術,該技術藉助聲光電等感官介質(比如頭顯,Headset),向使用者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模擬,讓其有身臨其境之感。雖然VR技術基於現實模擬,但通過計算機模擬場景、大數據模型處理之後,在原有的三維空間中還將呈現比現實維度更多的空間和知識,這種高級的VR技術被稱為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一年多來,各類VR(包含AR,下同)產品已逐漸滲透入科研、教學、電子商務以及金融等各個行業。作為與信息科技融合度較高的金融業,VR技術對其產生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同時,隨著VR技術和產品的進一步成熟以及金融服務業態的不斷優化,金融VR已經具備成熟的應用和推廣條件。

推廣金融VR是行業競爭的內在要求。近年來,金融機構拓展客戶的手段不再是搭建網點,開設分行,而是面向全社會打造高效易用的交易平台。平台的用戶體驗、跨平台通用性、用戶參與感與安全感將成為拓寬用戶群體、增加市場份額必備條件。因此,將VR技術有效運用在金融服務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感官影響效用,金融客戶的參與度和忠誠度將得以提高。此外,VR技術還將為金融機構開拓新興市場提供轉變性技術,各銀行僅需向其目標市場客戶提供VR產品便能向其客戶群體提供高效便捷的預約及金融服務。VR技術還能夠打通金融服務的市場間隔閡,全球任何地區的金融客戶可以通過VR產品輕鬆獲得發達市場金融機構的全方位服務。

VR技術具有改善用戶體驗的內生優勢。有研究數據表明,人類93%的決策均來自非語言交流,人類是利用多種感官來進行信息處理和決策制定的。因此,VR技術具有改善用戶體驗的巨大潛力,能夠將平淡或繁雜的操作步驟轉變成生動的、身臨其境的體驗。理財經理、證券業務以及個人銀行業務也能藉助這種生動的技術在與客戶的互動溝通、產品展示、交易領導中發揮主動作用並從其中獲得更好的收益。

新興人群迅速崛起為VR金融提供了巨大的潛在用戶。隨著新生代人群(Millennial)的不斷崛起,新興金融消費主體逐漸形成,為VR技術廣泛應用奠定了用戶基礎。預計在未來的二十年內,對新興金融服務產品的接受人群佔比將達到80%。隨著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將演化和消失,金融客戶將逐漸擺脫空間距離以及繁瑣流程的掣肘,以自媒體和VR技術為特徵的金融服務將佔到主導地位。

◆ ◆ ◆

VR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

從現階段金融業VR技術應用情況看,其應用場景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金融交易類。金融VR交易類應用是指將VR產品應用到傳統的金融交易過程中,利用VR技術開展用戶識別、互動溝通、交易認證以及服務流程重構等。美國富國銀行已經推廣使用Facebook的頭戴顯示器設備Oculus Rift,促使顧客與銀行職員進行虛擬互動。德國一金融機構利用VR技術對金融服務虛擬場所進行了設計和應用,以增強用戶體驗。某亞洲銀行正著力利用VR技術研發一套數字平台,在此平台上,用戶可以享受各類傳統的銀行服務。歐洲一大型銀行正著力為財富經理開發一款VR應用以吸引年輕客戶,並幫助這些客戶通過遠程交互行為完成投資交易,實現複雜投資組合的可視化操作。

二是金融分析類。金融VR分析類應用是指利用VR技術進行金融投資分析、交易動向展示以及統計結果加工等。花旗銀行與8ninths公司合作,研發出一套虛擬交易平台的概念驗證系統,該系統使用了微軟的全息眼鏡(Holo Lens)AR設備,交易員能夠利用全息眼鏡直觀觀看各個行業的交易動向,在發現交易機會時便可即時與客戶互動,全息眼鏡客戶群可以立體看到交易員所共享的內容,3D空間中能夠呈現各類互動數據;此外,美國一大型報稅公司設計了虛擬報稅平台,分析稅收數據和開發報稅流程,並邀請客戶和員工進行虛擬測試。

三是金融場景類。金融VR場景體驗類應用是指利用VR技術開展金融產品展示、宣傳推介以及場景模擬等。美國一家投資銀行應用VR技術研發出一套互動式退休計劃應用程序,該應用使用戶生動地認知退休前的一系列可能發生的情況,從而對他們退休前的投資方式進行指導。

◆ ◆ ◆

金融VR應用尚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目前VR技術發展速度和金融服務業升級步伐來看,金融VR產業預計在未來幾年將迎來大規模應用,但就現階段而言,金融VR還存在一些關鍵問題需要解決。

金融VR應用單一,服務面窄。現階段,金融VR服務多集中在新興金融客戶交互性提升、用戶體驗與新奇度增強方面,金融機構對VR技術應用戰略定位欠清晰,尚未實質性地利用VR技術找到市場開拓的突破口。此外,各金融機構試創的VR服務品類相似,對市場深領域開拓、開發價值投資型應用產生的積極效用較小。

金融VR應用存在一定技術缺陷和安全隱患。VR技術在金融業推廣初期尚屬小眾應用,加之VR技術本質上屬於外圍應用,該技術本身的缺陷和安全性問題還未能得到廣泛關注和解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VR技術還必須解決VR「頭顯眩暈」「空間模擬制約」等問題。此外金融VR應用還存在用戶身份盜用、用戶隱私泄露、交易信息泄露等問題。一旦金融VR平台受到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安全威脅,則將對金融機構的核心系統形成風險敞口,對金融客戶群體利益帶來風險。

金融VR設備成本較高,為推廣帶來一定難度。由於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現有設備待改善之處較多,各IT廠商以及金融機構研發的VR產品尚未大規模生產,整個金融VR設備也尚未形成「品牌方+代工方」的產業模式。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金融VR設備價格較高,限制了服務的推廣,為金融VR行業應用帶來了障礙。

金融VR產業尚無本領域軟硬體行業應用標準。現階段,由於應用初期的競爭需要,各設備生產商與金融機構都在自身軟硬體體系架構下開發金融VR應用,其所遵循的軟硬體標準均在各自的條線領域內。用戶自行配置的VR設備往往和金融機構VR服務平台不可兼容。此外,各金融VR產品的通用性較差,各應用平台的互聯性較弱。在產品服務種類和應用範圍逐漸擴大後,這種互異性會嚴重桎梏金融VR通用平台的推廣和整合,成為金融VR發展的瓶頸。

◆ ◆ ◆

金融VR推廣應用的政策建議

從現狀來看,金融VR的應用仍處於研究嘗試階段,尚未有金融機構進行大規模的研發投入與產業鏈布局。因此,現階段金融VR應用還需在產業規劃、產品豐富、安全提升以及技術標準方面有所突破。

及早制定金融VR產業發展方向。現階段金融VR應用仍屬於產業發展初期。金融機構及生產廠商仍處於單打獨鬥的格局。因此,在金融VR產業規劃和定位方面,需要將金融VR產業作為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改善金融服務質量的重要抓手。從發展戰略層面將金融VR產業發展寫入金融業服務長遠規劃,將金融VR產業作為實施「客戶為導向」戰略的重要途徑,而不能局限於「輔助與增強」金融產品的定位。首先,從縱向發展規模上看,金融VR應用場景應從點到面逐漸推開,先由前沿機構打破僵局,其他機構後續跟進,最後形成全球金融VR互聯共享平台。其次,從橫向拓展領域上看,金融VR應用平台的「應用孤島」現狀將逐漸消失,金融VR應與電子商務等其他VR平台或非VR平台應用緊密聯合,加大金融VR產業的外聯度,在第三方支付、安全認證等方面實現交互共享,藉助其他重要技術或產品不斷改進和提升VR技術在金融行業應用,並與其他產業形成良性配合發展局面。例如,加強金融VR技術在機器人投顧(Robo Adviser)行業中的聯合應用,將區塊鏈技術(Block Chain)與金融VR技術結合,均可以藉助相關技術延伸VR服務空間,拓寬VR服務維度。

不斷拓展和豐富產品類型。現階段,大部分金融VR產品仍然基於頭顯應用,產品結構單一,服務對象較少,推廣後勁乏力。因此,建議不斷豐富產品類型,拓展應用場景。金融VR產品不應局限於頭顯應用,而應開發更多的應用場景,構建更大的互動空間。在金融VR應用方面,可以加大諸如單獨空間(Private Booth)和公共空間(Shared Room)等大型金融VR工具的研發和應用力度。

構架金融VR標準體系。標準體系的建設不僅能為各類應用在金融VR基礎互聯平台的推廣奠定基礎,還能為共同解決VR技術難題提供便利。因此,在大規模推廣金融VR應用之前,必須加強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明確產品規範,在設備製造及產品使用環節建立標準化體系流程,以增強金融VR產品的通用性,提高金融機構間金融VR應用平台的互聯互通。此外,構建金融VR標準體系,搭建金融VR基礎平台,也能為金融VR產品批量生產、降低推廣成本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重視並加大我國金融VR研產力度。從現階段VR技術產品和應用情況看,我國金融VR應用較發達國家仍有所差距,因此需高度關注VR技術在全球金融業的應用動態,加大科研投入。組織金融機構、IT公司以及生產企業形成研產同盟,大力開發金融通用VR平台,不斷豐富金融VR應用場景。此外,應積极參与VR國際標準的制定,在國際應用領域取得話語權,增強我國金融機構VR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 張 林)


推薦閱讀:

中國體壇無法超越的傳奇
中國哪裡領先,哪裡落後,看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就知道了
回眸—中國年畫 . 綿竹木板年畫《迎春圖》
中國十大畸形城市(圖)
中國歷代帝王簡史7(西晉)

TAG:中國 | 金融 | 技術 | 中國金融 | 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