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二)

宋元明清筆法,第一段是宋元筆法,第二段是明清筆法,現在先看宋。

所謂宋就是宋四家。

但是我們這裡主要講蘇黃米 。

好,先看米芾

之所以先說米芾。

主要是大家一般認為米芾。

是比較完整地繼承晉唐系統的書家。

他是一個復古主義者。

能完整繼承晉唐的筆法和結構的人。

我們還是邊寫邊講。

米芾的用筆是繼承了晉唐的系統的。

筆法特別豐富和細膩。

我們分析筆法的變化。

首先是從運動軌跡去看。

而不是從一般的筆形去看的。

這是我們的基本教學思路。

也是研究字帖的基本思路。

比如這個絞絲旁。

我們就需要找中心線路。

這根線就是他的運動軌跡。

原則上我們取中心線。

這裡第一個折是帶有反轉的。

這個方形標註的是帶有回縮的。

我們臨帖是還原其運動軌跡。

而不是機械的形。

在還原運動軌跡的時候。

我們發現所謂的筆形,就帶出來了。

單看造型差不多,但是運動軌跡有很大區別。

米芾在書寫的時候。

表面上很平靜。

實則暗潮湧動。

一個平平,一個藝術性強。

平的寫出來就是沒有抓住關鍵的形。

我們臨帖的時候重點是還原這個運動軌跡。

注意力放在運動軌跡上。

只要按照軌跡走。

自然會有快慢。

看,王字的這一個豎畫。

起筆的時候有逆頂。

如果你頓筆下來。

就會顯得死氣沉沉。

這就是明清的寫法了。

筆在這裡立起來,翻筆換面。

翻一次,再翻一次。

這是晉唐人很擅長的方法。

你看這裡換面之後,帶出來。

線條就會很有質感。

換面與不換,一個結實,一個毛糙。

最後那一點是有翻的。

結尾一豎末端注意頂住。

結尾處有個小點的。

由此可見米芾用筆很細膩,很豐富。

尤其是剛才說的下筆,翻,頂。

基本繼承了晉唐的筆法。

而且繼承得非常好。

剛才這個帖比較含蓄。

現在我們看一個比較快速書寫。

刷字的。

一下筆就藏住了。

立起來,再出鋒,他就顯得很實,很挺。

筆觸很鮮活,這需要非常敏銳的手感。

筆鋒觸紙的感覺需要很敏銳。

你需要恰到好處用到筆的彈性。

立起來再出鋒,用的左邊的面。

下來時是用的筆鋒下邊那個面。

這裡換成了筆鋒右上那個面。

其實這個豎畫盡量用前後鋪。

看,翻的動作。

我們再看蘇軾。

他寫字蠻神奇的。

在理論上。

他說「把筆無定法,但使虛而寬」。

又說「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他說這些話。

以表示他玩書法不認真。

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專業的書法家。

不論結構還是用筆。

其實他都是一流的高手。

我們看下他的作品。

他的筆法也是非常細膩。

這是一個小手札《東武帖》。

注意他起筆時候的這些小動作。

這個反捺。

逆頂,裹鋒。

他每一個下筆。

小動作都非常多。

這個豎畫他也不肯直的下來。

要來一點波動。

我們會發現他比趙孟頫更細膩。

跟米芾也不相上下。

所以我不理解沈尹默。

為什麼把蘇東坡說成「善書」者。

而認為米芾才是「法書」。

所謂「法書」也就是可以取法的。

可以當做字帖的。

光這樣一個橫畫。

書寫時就有幾次波動。

而不是平著。

我們寫字很容易把字寫勻。

我覺得自己這樣寫還是打了折扣的。

「口」字這個折往裡邊夾住。

立起來再出來。

最後一個橫折。

回頂再出鋒。

看紅圈裡的起筆。

方起。

一流的書家很喜歡用逆頂。

因為這樣會顯得更有力量。

不逆頂是沒有力量的。

超一流的書家逆頂的頻率都比別人高。

從節奏來看。

老是順,也是沒有起伏的。

只要逆頂,就會立馬有了節奏。

他的字一般都是這樣斜著的。

當時別人說他的字是石壓蛤蟆體。

像石頭壓著蛤蟆。

雖然造型看上去單一。

但是骨子裡是有雄強的。

鬱勃的氣息。

啟明註:啟明理解的石壓蛤蟆,除了外形上扁扁的之外,我認為也是因為石頭有一個作用力,蛤蟆也有一個反作用力,但是蛤蟆頂不起來這塊石頭,似乎始終保持一種較勁的狀態。

「起」這裡的豎畫。

他要這樣鼓起來。

剛剛外拓,馬上又有內擫。

筆法非常豐富。

所以說他作為代表人物。

也是非常完整繼承了晉唐筆法系統的。

另外,我們不得不提黃庭堅。

他的線條特別圓。

彈性特別足。

在他之前沒有誰是一抖一抖寫字的。

注意這個撇畫的起筆。

頓下去,立起來,再行筆。

多次調峰。

一定要立鋒換面。

這個豎畫的起筆,

頓一下之後,轉換了一下筆鋒,中鋒運筆。

出鋒不要甩出去,是一個小小的點,米粟狀。

鋒要到。

這樣才顯得實。

宋徽宗瘦金體雖然也不錯。

但是還是筆法單一了些。

你可以多觀察他的起筆和收筆。

當然這個單一也是放在書法史來考量的。

紅圈標註的兩個轉折的地方。

一個是翻,一個是立起來再出。

裹鋒其實是鋪毫的一種。

萬毫齊力還是需要堅持的。

黃庭堅的筆法和結構都很精到,很嚴謹。

不管是行書還是草書。

他這種嚴謹精到在元明清就不太看得到了。

這裡說下

裹鋒和鋪毫的分別是什麼樣子。

第一個是筆在後(鋪毫),筆力外拓。

第二個是筆在前(裹鋒),力度中含。

這個筆畫就是前後鋪。

那一截就是前後鋪。

很多時候教學其實還是要現場做比較好的。

有的書友可能只看一眼就能明白。

但是有的書友則需要現場教學效果最好。

——中場休息——

放的是梁老師的視頻。

這是在演示毛筆回頂後站起來

用筆在用鋒。

用鋒也同時需要注意腰腹的力量。

——回來——

我們看元代。

元代必須說說趙孟頫、鮮於樞、康里子山。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他們都特彆強調筆的彈性。

趙孟頫

號稱是恢復晉唐筆法前五百年的第一人。

自從他出現。

整個元代的書壇。

都統領在他的書風之下。

康里子山的作品。

相對來說。

他們的作品都少了很多東西。

左邊是元代,右邊是晉唐。

你可以看到元代筆勢比較固定。

都朝著一個方向去。

一個筆勢走到底。

在宋四家裡幾乎是沒有的。

米芾寫字再快,他也會做開合的處理。

筆勢單調了,那筆法也就會單調。

其實晉唐宋人都是筆勢非常豐富的。

不用看蘭亭。

就是看索靖月儀帖。

都比這個豐富很多。

元代的人寫字很快,很熟練。

但是豐富性不夠。

趙孟頫

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重振晉唐筆法的人物。

但是仔細考究。

趙孟頫還是比不上蘇軾他們那幫人。

也比不上智永。

趙孟頫的風格有點像陸柬之(唐)文賦。

(陸柬之虞世南的外甥)

實際上,陸柬之的細節也比趙孟頫的要多。

趙孟頫只是寫的比較穩定。

從元代開始。

我們可以感受到筆法的細節就少了。

用筆的套路更加明顯了。

有了套路,寫出來的就是標準形態。

比如起筆規定要逆鋒的動作。

收筆要有回鋒的動作。

啟明註:我感覺規範的教材還把這個動作誇張了。

不像晉唐人一樣,根據筆性來書寫。

而是套路太多。

你看雁塔聖教序,那個捺畫。

每一次都不一樣。

完全依據筆性去處理的。

但是趙孟頫和董其昌都是這樣套路很多。

很多收筆都是根據用筆動作要求去做的。

而不是按照筆性去完成的。

我們說寫漢簡的人。

當時的感覺一方面是手帶著毛筆走。

一方面是毛筆牽引著手去走。

毛筆有個二次創作的功能。

元代的這三個大書家,彈性用的很充分。

但是筆的鮮活感,現場感要差很多。

已經是按照所謂的筆法去寫。

已經忘記了筆性的存在。

喪失了筆性本身的創造性。

我的學生中。

寫趙孟頫的就是沒有那麼精到。

寫智永千字文的就是耐看些。

總之,就是說趙孟頫的用筆不如隋唐的。

像蘇軾、米芾、黃庭堅

處理細節的能力不說在趙孟頫之上。

但也不是在他之下。

拿趙孟頫的和王羲之的比。

逆頂、翻轉已經少了很多。

但是不管怎麼說。

趙孟頫的線條還是很圓潤的。

注意這個轉鋒。

八面用鋒,筆鋒無處不到。

都還有保留。

立起來,換面鉤出。

點,很直白。

很圓潤。

前代少見。

立起來,再出來。

楊維楨,逆頂很多。

但是還是比較單調。

風格比較倔,比較拽。

但是技法性不是很強。

董其昌這種線條很耐看,又嫩,又老。

很鮮活,又老氣。

豐富性不強,但是夠純粹。

張瑞圖,用筆不講太多變化。

沒有蘇軾那樣翻騰起到。

一個動作做到底。

越來越不耐看。

為什麼元明清以後筆法越來越簡單?

書法史上說有這麼一個定論。

說元明清古法日漸式微。

為什麼唐宋人對晉唐筆法繼承那麼好。

但是到了明清,會越來越蒼白呢。

實際上跟書法名作

書法載體的留存、傳播有關係。

明清人學書法從宋代開始。

學書的途徑是閣帖。

唐人的範本至少是唐摹本。

有可能是晉人的真跡。

我們看唐代的書論,如張懷瓘的的書論。

他們把前朝的書作論為上品,神品等。

書法史上。

被唐人視為珍寶的很多典籍在宋以後。

元明清都找不到了。

所以到了宋代以後。

就是黃自元寫的館閣體。

也能一定範圍內流行。

《淳化閣帖》

宋代開始,刻板印刷很發達。

這對書法傳播有好處。

老百姓買不起原帖的。

可以花較少的代價,看到較好的本子。

但是經過幾輪翻刻。

到了三希堂法帖的時候。

很多用筆的細節已經面目全非。

所以唐人厲害,是因為可以看到晉人的作品。

晉人厲害則是完全依據筆性來書寫。

其實在藝術史上,這都是很常見的現象。

當一個藝術門類剛發端的時候。

就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

比如古希臘的雕塑。

唐人可以看到很多二王的真跡。

米芾應該也還可以看到真跡。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段子。

米芾借來真跡臨寫,然後把假的還給人家。

到了幾百年後。

很多可能就已經輾轉翻刻喪失了原貌。

我這裡很多字帖翻著翻著就壞了。

更別說古代遺留下來的東西了。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說。

臨帖前沐手焚香。

小心翼翼地把字帖展開。

很多作品就是這樣在流轉過程中逐漸失真。

比如這個。

左為子本,右為母本。

原帖不規範的。

到了閣帖中,就變成了規範的筆畫。

一個很鮮活的筆畫。

就變成了刻板的筆畫。

一個固定的手勢,喪失了鮮活感。

這就是為什麼趙孟頫他們寫字。

筆法的豐富性大大減少了。

再比如「安」的這一橫。

閣帖和原本上的就差很遠來的。

那麼,僅僅是因為翻刻失真嗎?

也沒有那麼簡單。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

其實也是一種審美的選擇。

當時的適齡兒童已經按照規範的寫法來寫了。

刻字的人也摻進了自己的理解。

包括當時的藝術總監。

比如乾隆請來的製作閣帖的總負責人。

也是有這種審美取向的,認為規範是美的。

包括晉唐的人。

比如趙孟頫。

都把很多鮮活的變成了套路的東西。

所以說。

元明清的人書法審美是在下滑的。

是不斷在世俗化的。

這是明清和民國留下來的石刻。

你看滿滿都是套路。

筆法沒有任何變化。

寫得死氣沉沉

這是明代嚴嵩寫的。

所以你去旅遊景點。

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是什麼時代的。

這是廣西的一些牌匾。

滿滿都是套路。

程式化已經非常嚴重。

世人對書法的理解。

僅僅是起筆要逆鋒。

收筆要回鋒。

很多心性的東西過度到了世俗的東西。

規律性很明顯。

宋代以後。

老百姓都是看印刷體長大的。

雕版印刷術(啟明注)

所以接近印刷體的字我們都容易認同。

偏離印刷體的我們就不容易認同。

一直接受印刷體教育的人。

要寫出晉唐人的鮮活。

需要非常大的藝術天分和領悟力。

剛接觸書法時候。

大概老師都在教心正則筆正,字如其人。

舒同的字。

他說他學顏真卿。

但是你看他只有外拓,沒有內擫。

這是我十幾年前寫的碑。

所以說把字寫整齊其實不是很難。

像黃自元,田英章。

其實從書法的角度,還不算是書法家。

但是對當代人來說。

大家都不寫字了。

能寫這樣的字也很不錯了。

從這些案例

我們可以知道

晉唐筆法發展到元明清已經日漸式微。

因為閣帖流傳過程中越來越失真。

只能把字寫得越來越死氣沉沉。

但是清代興起了碑學。

現在這個時代

二三十塊錢

就可以買得到王羲之喪亂帖的摹本。

唐摹本印刷品都可以買到。

但是古人只有少數人看得到。

所以

現在我們回歸晉唐筆法

實際上是很有條件的。

至少比清代人有條件。

——小結——

宋還能很好繼承晉唐法。

元代筆法細膩程度就下降了。

到了明清因為閣帖的流傳。

很多人已經看不到真跡了。

像王鐸他們其實都是看閣帖來練習書法的。

但是王鐸的筆法

相對米芾的表現力已經差了很多。

很多時候都是從大體上

氣勢上來考量了。

筆畫的很多細節已經遠遠不如宋人。

所以後來碑學興起

也是帖學走投無路的選擇。

很快西方的印刷術傳入

讓我們重新追晉唐法有了機會。

說得有情懷一點。

就是我們也要肩負起這個責任。


推薦閱讀:

【原創】小初高《柳宗元:江雪》同課異構聽課隨感
叢中老師《精神分析治療》聽課筆記
聽課與評課的策略
大量做題不如巧聽課,尖子生不傳之秘!孩子必讀
APLAR關於RA的治療策略-第七屆類風濕國際論壇聽課筆記2

TAG:筆記 | 聽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