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何以明志,寧靜何以致遠?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君子的品行,是以「靜」修身的,是以「儉」養德的。不淡泊名利,就無法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心靜性就無法實現遠大的理想。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是格外看重「淡泊」和「寧靜」的。
54歲的諸葛亮教8歲兒子以「靜」來致學,以「儉」來修身。靜,後文「寧靜」與之呼應;儉,後文「淡泊」與之呼應。這裡的「儉」不是「節儉」,而是通「簡」,即「簡樸」。君子要保養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就要返樸歸真。「非淡泊無以明志」,突顯養德;「非寧靜無以致遠」,強調治學。
那麼淡泊何以明志,寧靜何以致遠?
有人認為,諸葛亮的這些話秉承了我國儒家傳統思想,其實,我並不這樣認為。我倒覺得,道家思想要更加確切。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六章寫道:「致虛極,守靜篤。」這裡的「虛」和「靜」就是心境的空明寧靜。心境受外界干擾、誘惑,心靈就會蔽塞或不安,必須「致虛」和「守靜」,才能恢復心靈的清明。
「致虛極」,造其極曰「致」。「致」是動詞,是做到、達到的意思。真空無象曰「虛」。「虛」就是佛家所說的「空」。以往道家只講「清」與「虛」二字。「清」是形容那個境界的,「虛」則是象徵那個境界的空靈的,二者相通。虛而至虛曰「極」。「致虛極」,就是要「做到空到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守靜篤」,寂然不動曰「靜」。虛一渾厚,靜而至靜曰「篤」。「守靜篤」講的是修鍊功夫,要一心不亂、專一不二地「守」住心。如靈貓捕鼠一般,目不轉睛,聚精會神,思想高度集中。又如母雞孵卵,緊閉雙目,精神內守,專註在所孵的雞蛋上。這是一種修定的功夫,也是虛靜到極點的比喻。
荀子《解蔽》上說:「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荀子認為「解蔽」方法就是「虛一」和「靜」。所謂「虛一」,就是虛極而達「道」;所謂「靜」,就是思想寧靜。荀子認為「心」要達「道」,就必須做到虛心、專心、靜心。這就是「寧靜」。
老子曰:「恬淡為上,勝而不美」。淡泊是道家一種思想,淡泊是心境怡適的一種境界,用恬淡凈清來透悟人生。莊子亦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間的交情要像水一樣清純潔凈,不參雜一絲雜念。這就是「淡泊」。
「非淡泊無以明志」,其根在於「虛極」;「非寧靜無以致遠」,其基在於「靜篤」。所以淡泊方可明志,寧靜方可致遠。
推薦閱讀:
※淡泊寧靜
※水墨中國:尋一處寧靜,度一場清歡
※寧靜致遠 網文轉載 編輯/幽蘭出幽谷
※《寧靜黃水晶》
※悠閑慢步在安詳寧靜的美麗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