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vs腫瘤:治病更治人

中醫vs腫瘤:治病更治人 日期:2012-03-03 作者:葉辰亮 來源:文匯報

  • 圖片作者:葉辰亮
  • 圖片說明:凌昌全
  • 圖片作者:葉辰亮
  • 圖片說明:陳凱先
  • 圖片作者:葉辰亮
  • 圖片說明:上圖為凌昌全和陳凱先為「最佳提問獎」獲得者、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科研究生頒獎。 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葉辰亮
  • 凌昌全教授說:現代醫學與癌症抗爭一個多世紀後,正尋求另一種思路—— 中醫vs腫瘤:治病更治人

      2月25日下午,上海長海醫院副院長、中醫肝癌專家凌昌全做客第50期文匯講堂主講《中醫vs腫瘤:治病更治人》。中科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上海市科協主席陳凱先受邀出任對話嘉賓。

      

      今天討論的主題是一個長期以來的熱門話題。我從三個方面來談,中西醫對腫瘤認識和策略的異同;對中醫防治腫瘤認識的幾個誤區;何為腫瘤治療的最佳方案。

      

    中西醫均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開始探索克癌,西醫在近200年獲得重大突破,成為克癌的主力軍,中醫亦成績不俗。

      「病人」是中國的專有名詞,包括病和人。《說文解字》說「析言之,則病為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在古代疾和病不同,疾較輕,病較重。上古時,「病」指身體內部的病變,屬內科之病;「疾」則表示人體的刀劍外傷,是外科之病。現代已將疾和病放在一起,不區分內外科。《說文解字》又說「人者,天地之心也」,是萬物之靈。「病人」就是萬物之靈患上了疾病。這個複合詞里,人是主體是重點。

      由於中西醫對腫瘤認識角度不同,所以診斷方法、治療手段、療效評估也不同,由此可看出東西方文化的異同及其對科學發展的影響。

      首先是對腫瘤的認識。從西醫而言,在公元前1600年埃及紙草文上就有關於腫瘤的記載,距今2500年前西方醫學之父——希臘人Hippocrates就描述了胃和子宮中的惡性腫瘤,並稱之為「Cancer」。之後1000多年中,關於腫瘤本質的認識並沒有新的提高;近200年來,西方現代醫學對腫瘤的認識迅速發展:19世紀有了化學致癌說,20世紀又提出過病毒致癌說和物理致癌說,上世紀中後期分子腫瘤學更是從DNA損傷、基因突變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癌症發生理論和學說。

      我國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殷周甲骨文上就有「瘤」的病名記載,之後的《周禮》上載有「腫瘍」,目前在日本、朝鮮和韓國,仍用「腫瘍」表示腫瘤。之後1000多年中,中醫和西醫一樣,對腫瘤的認識一度停滯。近100多年隨著西方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以及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我們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對腫瘤認識的進步也稱得上是突飛猛進。

      整個認識過程中,中醫較偏重於「人」,西醫更偏重於「病」。因此治療、診斷的方法有差異。中醫望聞問切,掌握的是整體信息。西醫則更多地從腫瘤局部,如腫瘤標誌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方面入手,B超、CT、核磁共振、纖維內鏡等技術的發展,無疑提高了腫瘤檢出率和診斷率,為早防早治、改善患者愈後提供了有效的技術保障。

      

    西醫治癌的三大法寶——手術、化療、放療正遭遇困惑期,生物基因療法尚在探索中。全球目光轉向中醫藥。

      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西方現代醫學有三大法寶:手術、化療、放療,近幾十年又增加了生物治療。但在突破上均遇挑戰。

      1809年,美國人Dowell切除了一個重約9.9公斤的卵巢腫瘤,外科手術從此被引入腫瘤治療。1882年根除乳腺癌,1910年切除腦瘤,1933年切除全肺等,上個世紀,隨著乙醚麻醉和外科消毒法的應用,腫瘤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導。但是,目前手術治療已進入平台期,很難通過手術的進步來提高腫瘤治療效果,只能隨著手術方法改進、器械更新,減少腫瘤手術的部分副作用。

      1865年,Lissauer首次用含亞砷酸成分的砷製劑治療白血病,成功開闢了化學藥物治療腫瘤的新路徑。近20年來,隨著各種靶向藥物的發現,個別的腫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完全可以通過化療來根治。

      1895年倫琴發現了X射線,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了鐳,不到10年臨床就用上了放療。1940年開始,放療普及。隨著放射醫學、影像醫學的發展,伽瑪刀、立體放療機和近年來興起的粒子放療的應用,很多局限性腫瘤經放療後可以根治。但化療、放療對正常細胞有殺傷作用,骨髓抑制、腸道反應等副作用大,「敵我不分」的缺陷限制了其臨床的應用。國外一代代新的化療藥物研發出來,臨床效果並不見得比以前的葯更好,主要是改善了化療的副作用,療效是否提高還待循證進一步落實。

      隨著分子生物學、基因免疫學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腫瘤的免疫治療,主要是通過一些生物學物質,直接或間接來干預或修飾腫瘤細胞,提高人體免疫細胞活性。1997年,第一個靶向治療藥物Rituximab (利妥昔單抗)在美國上市,一改昔日化、放療中「敵我不分」的局面,其「精確打擊」很好保護了人體。但腫瘤是一個多基因、多靶點、多環節的疾病,所涉及的受體眾多,很難用某種單一的藥物來根除。所以它終因未觸及腫瘤根本病因,始終無法替代傳統的三大療法。

      因此,受對腫瘤認識的角度、認識方法論的影響,西醫一系列的治療手段,走到了一個困惑期或平台期。

      而惡性腫瘤歷來是人類的公害。1971年,尼克松總統在美國國會上提出消滅癌症計劃。美國人認為,治療這種惡性疾病的時機已經成熟,應集中物力、財力、人力,用搞核裂變、攀登月球一樣的辦法來讓美國人民為此奮鬥。尼克松的目標是20年內消滅癌症。去年很多媒體也都在宣傳抗癌戰爭發起40年,但很少看到戰果輝煌的報告,只是一些保守的進步,直白而言是以失敗告終,總體形勢很悲觀。全世界腫瘤發病率不降反升,2030年,全球因癌離世的人數將會是目前的兩倍。上海每100個人中,就有一人罹患腫瘤,死亡率已經達到國際中等水平。

      正是在現代醫學與癌症抗爭了一個世紀但實際收效並不樂觀的大背景下,全世界從事醫學研究的人越來越多地把眼光轉向中醫藥。

      

    中醫抗癌在預防、增效減毒、減少複發、提高生命質量上均有西醫不具備的長項,整體效果較佳。

      中醫藥在腫瘤防治上有哪些特色和優勢呢?最大的優勢是未病先防,預防腫瘤發生。現代醫學對發生機制、靶點研究得非常清楚,但幾乎沒有一種腫瘤可以用西藥或手術方法讓其不要發生。已經發現不少腫瘤均有癌前期病變,但不可能用手術切除的方法治療。根據中醫理論,則可以在腫瘤未發生前,通過調補自身正氣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來預防癌症;中醫有很多方法和藥物用於這些方面的臨床實踐。譬如,我國是肝癌大國,85%病人都是從肝炎、肝硬化發展過來的,西醫專家在若干年前一致認為肝硬化是不可逆轉的,但上海中醫藥大學等研究證明,中藥可以讓輕微的肝纖維化逆轉。因此,發揮中醫藥特色,通過治療肝炎、緩解肝硬化可以明顯降低肝癌發生率。在胃癌、腸癌的預防上,中醫同樣有很大的優勢。

      第二是配合放化療、實現增效減毒。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明顯,用中醫藥能有效減輕毒副作用。按現代西醫理論,放療要做20次,但是相當多的病人做不了10次就受不了脫髮、噁心的毒副作用。如果配上中醫藥,病人放化療的完成率就會有很大提高,從而使這部分病人獲得更好的放化療效果。

      第三是通過扶正抗癌,減少術後複發。惡性腫瘤術後容易複發轉移是全世界抗瘤面臨的共同難題。吳孟超院士在多年前就說過「在預防肝癌術後複發和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率方面,中醫、西醫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誰先找到有效的藥物或方案誰就有優勢、誰就領先」。我們長海醫院課題組在科技部的支持下,進行了長達5年多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證明服用中藥製劑為主的綜合方案,小肝癌病人術後複發率能明顯降低。

      最後是大家不認為是優勢的優勢——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對晚期腫瘤病人,西醫醫院一般都不接收。但是通過服用中藥卻能使他生存期延長几個月乃至幾年,而且費用也不大。成千上萬例肝癌、胃癌、肺癌晚期病人都在接受中醫藥治療,大量的臨床實踐結果有力證明了中醫藥在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獨特優勢。

      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中醫治腫瘤重點在治「人」,力圖從氣血陰陽、體質癥候等綜合變化來把握。西醫治腫瘤重點在治「病」,單純追求腫瘤細胞的殺死率,過度強調「斬草除根」。這與中醫治療側重提高患者生存期,追求「與瘤共存、和諧相處」的目標大相徑庭。我把攻克癌症比喻成攀登珠穆拉瑪峰,中醫是從北面(或南面)開始攀登,西醫是從南面(或北面)開始攀登的,氣候、地理條件完全不一樣,所以採用的方法也不一樣。但彼此攻克腫瘤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不能互相排擠、互相攻擊,而應相互借鑒和合作。

      

    中醫藥療效無法評估以致中醫難以國際化,既是現狀,也顯示出現行療效評價標準的不科學,需要從業人員以現代科學方法去鑽研機理,加強交流。

      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中醫藥可以全面貫穿腫瘤治療全過程,目前中醫治療腫瘤手段也已多元化,如靜脈注射、體外貼敷、局部治療等。

      現在爭議的焦點是中醫藥抗癌效果無法評價,無法國際化。

      我的看法是中醫臨床評價主觀化,療效重複性較差,這是一個基本現象。但現代療效評價標準是不是科學?西醫臨床醫生過度關心腫瘤切沒切掉,瘤體小沒小,忽視了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近一百年來,中醫始終是弱勢群體,好在近一二十年,國內外著名腫瘤研究所甚至WHO相關部門都主動提出修改和完善現有腫瘤療效評價標準,生活質量和主觀感受的改善在評估中佔比越來越高。

      譬如我們病房有兩個病人,一個是瀰漫性肝癌,一個是巨塊型肝癌,同屬晚期肝癌。前者採取介入療法,後者無法採用介入療法就吃中藥。半年後,介入治療者的片子讓人皆大歡喜,腫瘤明顯縮小了;而後者腫瘤絲毫沒變,似乎效果很差。但吃中藥者天天打太極拳、生活如常,接受介入治療者則終日卧倒病床、依賴靜脈營養維持生命。真正有效者豈不顯而易見?

      成果無法國際化,我認為這存在認識上的片面化,需要我們中醫在國際交流中逐步採用現代科學語言表達,及時領悟現代科學研究的方法、原理。中醫、中藥有它成功的科學機理,我們要鑽研科技語言之間的轉換技巧,中醫在腫瘤發生理論上就是癌毒理論,如果你說「吃了葯把毒氣發出來」,西醫能聽懂嗎?世界人民能聽懂嗎?但如果你說「服了中藥能使癌細胞減少、癌腫塊縮小」,大家就能聽懂了。又如陰虛,老外肯定搞不懂,但你說有嘴干、身體發熱、小便次數多、臉色發黃等一組癥狀的患者,外國同行肯定聽得懂。另外,循證醫學的出現給中醫臨床研究帶來了曙光,因為兩者都強調要以人體為研究對象,而不是以實驗動物或離體組織為研究對象,臨床評價效果是改善患者的自覺感受,提高生命質量,而不是實驗室檢查等中間指標。所以,我想給學習中醫藥的同行們說一句,我們只要下苦工夫、花大精力,夯實基礎、改革創新,推動中醫藥抗癌研究國際化是完全有可能的。

      

    每個人一生都有四分之一的幾率患腫瘤,罹患腫瘤首先要鎮靜,其次去醫院和醫生共同遵循「中西醫結合、實事求是、病人至上」的原則選擇治療方案。

      以人均壽命80歲來計算,四分之一的人類在一生中會患上腫瘤。罹患腫瘤後,當事人和家人第一個選擇的是什麼?鎮靜。

      人體內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更新,DNA複製難免「出錯」,導致基因突變,變異細胞中的一部分就會變成前癌細胞。年齡越大,基因突變的幾率越高。但腫瘤發生是個漫長的過程,從正常細胞到癌細胞,再到腫瘤,通常需要10-20年時間,甚至更長,癌細胞不會直接危及生命,只會慢慢消耗人體,只有在腫瘤晚期發生合併症如壓迫重要器官,廣泛轉移破壞正常組織時才會置人死地,所以,不必恐懼。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把原來作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義為可治、可控甚至可治癒的慢性病。

      在客觀上惡性腫瘤又有三個1/3。1/3是可以預防,通過調整自己的生活規律,少喝酒、少抽煙等能避免;1/3通過早期發現可治癒;只有1/3是治癒不了的。所以患了腫瘤先要「鎮靜」。

      第二就是看醫生。一開始面臨著選什麼醫院、什麼科室、什麼醫生?三個都搞不清楚會帶給腫瘤患者極大痛苦和迷茫,甚至埋怨醫院、指責醫師不負責任:每個科都只推薦自己的主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病人無所適從!其實這也不完全是醫院、醫生的過錯。首先是科學水平的問題。目前很多腫瘤發生機制尚不清楚,誰也不敢說單純依靠放、化療就能治好。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西醫的分科越來越細,腫瘤本是一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就意味著下面還有三級學科,還可以再分為例如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射治療科、靶向治療科等等。這樣一來醫生只接受他們專科的培訓,而對腫瘤整體治療的關注越來越少,這些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最後才是醫生的責任心有待改進。

      我想給大家三句話,腫瘤病人的最佳選擇——中西醫結合,實事求是,病人至上。醫生、患者、患者家屬按照這三個原則去選擇治療方案就不會出錯或不會出大錯。中醫、西醫各自都要認清彼此的優劣勢,互相依賴,不能做任何不科學、不負責任的選擇,這是第一個原則;實事求是是指作為醫生你要同情病人、了解病人、和病人家屬共同商量,當治則治;病人至上,是針對醫生而言,要重視中西醫相互會診,多和病人交流,了解整體情況,以便得出最佳方案。

      回到開場白,圍繞「病人」,癌症治療最佳選擇是什麼?在中國傳統文化下,臨床腫瘤醫生應該在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對病灶性質、嚴重程度以及它的細胞類型進行科學明確分析的基礎上,更多地對人體的總體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同時也要尊重患者和家屬實際意願,高度負責,為病人做出「治病更治人」的選擇。用中醫術語來說,就是讓病氣下降、人氣上升,追求陰陽平衡、和諧相處。

      本版據2月25日第50期文匯講堂現場演講速記整理而成。相關信息請登錄「文匯網-文匯講堂頻道」http://whjt.whb.cn

    聽眾提問 日期:2012-03-03 作者: 來源:文匯報

    聽眾提問

      

    中醫成才相對時間長、悟性要求高

      中年女聽眾:5年制畢業的中醫學院學生還只能抄方,是不是中醫的培養系統有問題?這是否不利於中醫的推廣?

      凌昌全:雖然都是五年院校教育,但中、西醫的人才培養體系不同,培養人才的效率也不同。西醫的診斷治療內容很規範,掌握和應用相對容易。比如明顯黃疸、肝功能損傷,「大三陽」等化驗結果就能診斷肝炎,學生跟老師看一兩個病人就學會了。當然,要有突破與創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中醫則不同。首先,在5年的教育中,要學會西醫的很多東西,真正留下來學中醫的時間最多也只有全部的一半左右。其次,中醫是宏觀的,而非處理局部的問題,要求中醫學生的學習面更廣,天文地理都要涉及。更重要的是中醫的優勢體現在臨床實踐性,這需要積累大量的臨床經驗。因此,剛畢業的學生只能抄方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更多的病人願意並主動找年輕中醫看病,多給他們機會積累經驗,中醫臨床再教育的水平就會提高得更快。

      陳凱先:中醫的成才時間更長、悟性要求更高,這體現了中醫臨床的重要性。中醫成才的培養方式也值得思考。現在中醫人才成長的環境和過去不同。過去是心無旁騖,現在的學生思想不是很集中。因此,探索一條新路很重要。我們正在考慮怎樣使學生在有一定的醫療經驗後,再給予集中的培養和鍛煉。

      

    既要懂中醫原理也要了解現代醫學

      長海醫院研究生:現在中醫藥的研究已深入到細胞學、分子學,是否與中醫最早的整體學宏觀理論相違背呢?

      凌昌全:中醫講的是整體,人是整體、看病是整體、葯是整體。而現代醫學講的是分子和靶點。兩者思維重點、研究方法和追求目標都不同,但二者並不矛盾,作為中醫藥學的學生,要想推動中醫藥領域的發展,必須兩條腿走路:既要學會中醫藥的配藥原理,同時也要了解現代醫藥。如果沒有這兩條腿的話,行走起來會很困難。

      

    既要原汁原味傳承,又要探索創新

      主持人劉凝:中醫藥博大精深,是不是越傳統越好?比如有些中醫,在自家方圓百把里醫治村民,很受歡迎。

      凌昌全:這樣的老中醫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對中醫藥的發展推動作用也不夠。中醫人才培養必須走院校的道路,不能完全依賴師承製。

      陳凱先:中醫藥的繼承和發展面臨很多問題,一是如何在當代繼承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另一方面是創新。這個問題現實而突出。

      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走一個模式,應有一部分人著重把健在的老中醫的理論和實踐,原汁原味地傳承。另外一部分人要探索如何使中醫在當代進一步發展,如用現代科學解釋中醫的內涵,提高中醫藥的療效等。

      

    中醫診療儀器研發已有初步成果

      工程師:西醫有很多儀器,中醫界是否能向工程界提出研製儀器的任務?使中醫與時俱進,既保持傳統,又有創新。

      陳凱先:這個想法非常好。上海中醫藥大學多年來研製的四診儀,作為中醫的診療儀器,已經可以應用了。四診儀可以記錄人的脈象和舌象等,並進行綜合分析。這個儀器在2010年,曾被「火星500」研究項目所採用,用來監測航天員在模擬航天器內的身體變化狀況,保障他們的健康。2011年,科技部還實施了一個中醫的診療設備研究計劃,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初步的成果。

    嘉賓對話 日期:2012-03-03 作者: 來源:文匯報

    嘉賓對話

      

    中醫在腫瘤治療當中的整體把握作用往往是西醫不能完全替代的

      陳凱先:我非常贊同凌教授的觀點,中醫在腫瘤治療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和獨特價值,在現階段乃至今後一個時期都是西醫的治療方法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對於這一點社會上普遍認識不足。

      

    西醫長於用分析和還原的方法深入追究病因,但對總體的、系統的把握,中醫則更加註重

      相對而言,西醫以及西方現代科學比較強調分析和還原,講究追根究底。

      最早的生物學研究從物種和分類開始,逐步深入到個體、器官、組織、細胞、分子層面。現代醫學研究在追究疾病原因方面,分析已擴展到生物大分子、藥物受體、細胞因子等。這些研究加深了人類對疾病和生命現象的認識,但光是這種思考方法還缺乏對整體和系統的把握。人體畢竟不是很多細胞的簡單累加或堆積,它是由很多的調控機制共同形成的開放複雜的巨系統。因此必須從整體出發予以系統研究。正如社會是一個大系統,研究清楚每一個個體的行為特點並不等於就能解決社會層面的問題,人體也一樣。在這點上,中醫能夠很好地彌補西醫的不足。與西醫治病使用單一化合物不同,中醫幾千年一直秉持多藥材、多成分、多靶點的系統和整體治療思想,這也是中醫區別於西醫的優越之處。

      

    西醫對病因單一、病原體清楚的疾病治療功不可沒,但當代許多嚴重疾病如腫瘤等都是多因素導致的複雜疾病、全身性疾病,中西醫結合更佳

      西醫對人類健康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過去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是鼠疫、天花、瘧疾等大規模傳染病,它們的病原體清楚,致病因素也比較單一。然而今天我們面臨的嚴重健康挑戰,無論是癌症還是心腦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糖尿病或免疫系統疾病等,其最大不同在於,它們都是複雜疾病,致病因素複雜多樣。比如糖尿病,與人的飲食、運動、作息習慣等息息相關;我們不可能像指出瘧疾的病原體是瘧原蟲、肺結核的病原體是結核桿菌一樣,去為腫瘤指出一個單一的病原體。

      上海腫瘤研究所的顧健人院士曾說,「談到胃癌想到胃,談到肺癌想到肺,談到肝癌想到肝,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實體瘤雖是發生在某一局部,但實際上卻應認識到它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針對這些系統性的複雜疾病,西醫西藥過去「一種疾病、一個靶點、一種藥物」的研究思路就往往難以奏效。近年隨著基因和基因組學研究的發展,一些人曾認為只要篩選出致癌基因再針對性地研製一種藥物,腫瘤這一難題即可攻破,但實際結果和大家的期待差距很大。一些藥物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能夠很好地抑制某種致癌基因或腫瘤相關基因,但往往一進入整體動物實驗,情況就相差很遠,運用到人體上效果與運用於動物模型又有差別。所以對於當代面臨的複雜疾病,必須要從整體的角度重新思考,必須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

      

    中醫自身要做好療效的科學評價,西方評估中醫治療腫瘤療效的認識正在轉變

      凌昌全:中醫治療腫瘤療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如何去表達這種療效才能讓西醫的同行接受並認可呢?

      陳凱先:我認為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怎樣看待中醫療效。什麼叫腫瘤治療的療效,過去重要的判斷指標是,如在體外,就要通過實驗觀察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率;如在體內則看用藥後腫瘤縮小的程度。現在看來,把這樣的指標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恐怕不科學。腫瘤治療最基本的目標是要保證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延長病人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質量,「與瘤(與癌)共存」已經是醫學界共識。從藥物篩選角度而言,中醫藥的作用機理在於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扶正固本,以此限制腫瘤對人體的危害作用,往往並不能直接殺傷腫瘤細胞,使腫瘤縮小。所以對中醫治療腫瘤療效的評價標準和依據應有新認識、新途徑,主要標準應看能否延長病人生存期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第二,要解決好中醫療效評價的科學方法。目前我們提倡的循證醫學,即在客觀數據的基礎上,統計中醫藥治療腫瘤給病人帶來的好處,如果能夠拿出一套嚴格的符合現代科技統計方法的測試結果,我相信對中醫、中藥療效的評價將會更加科學和客觀,也更易被民眾和國際同行接受。

      美籍華人、耶魯大學鄭永齊教授,在自己多年的藥物研究中發現:尋找單個純化合物,針對某一疾病的靶點發揮效用的經典藥物研究模式已不能適應預防和治療現代複雜疾病的要求。近幾年,他成功地開展了用一個經典中藥復方——黃芩湯治療腸癌的研究。為了測試療效,第一組腸癌病人接受西方國家醫院的標準化治療,即單純使用西藥irinotecan化療,第二組腸癌患者化療同時服用黃芩湯。試驗結果,第二組病人生存期更長,生活質量更好。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的系列子刊上並得到醫學界廣泛好評。黃芩湯也被美國的FDA接受作為新葯進行臨床研究。

      上海龍華醫院劉嘉湘教授也曾做過一個研究,針對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初治患者,採用多中心、隨機平行對照的臨床研究,結果證明在化療同時服用復方中藥金復康的患者療效顯著優於單獨化療的患者,研究結果在國際上發表後也得到國外學者廣泛認可。

      

    美國FDA已接受復方中藥的註冊申請,中醫藥國際化面臨良好機遇

      凌昌全:中醫藥走向國際是必然趨勢,對此我們很有信心。但要實現中醫藥國際化必須做好兩件事。第一是要推進中醫更好發展,如果我們水平太低,西方是不願意和我們交流的,正如一個七八歲小孩不願意帶兩三歲小孩玩一樣。所以我們必須掌握循證醫學的科研方法,提高中醫臨床科研質量。第二是要突破語言交流障礙。您怎麼看?

      陳凱先:中醫藥國際化肯定不容易,因為中醫哲學理念、思維方式跟西方社會的理念和現代科學差別很大,致使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法難以被現代社會和西方國家理解和接受,其次語言溝通上也存在障礙。

      長期以來,中醫藥在國際上推廣步履維艱。這種狀況現在已有很大改變。變化主要是由需求推動的。現代醫學發展到今天還做不到無所不能。如您剛才所說,1970年代,尼克松政府提出過「攻克癌症」的國家計劃,但是即便到今天這一目標離實現仍很遙遠。近年來,基因組學、系統生物學的研究不斷深入,科學界日益感到:針對腫瘤這類複雜疾病的治療,過去那種單一靶點、線性思維的方式難以適應。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找到一套新的哲學原理和思路。古老的東方智慧正可以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啟示。2006年,我在法國參加過主題為「東西方醫學的匯聚」的中法雙邊的一個高層次醫學論壇,與會的醫學界精英們一致認為,未來醫學的發展一定要從東方醫學中吸取整體、系統的思想。西方科學界的這種認識對於中醫藥國際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現在,美國FDA對中醫藥品登記註冊也打開了大門,只要能夠保證中醫藥品的安全和質量的穩定可控,美國FDA就允許其登記開展臨床試驗。前兩天,我接待了法國總統的科學大使和法國工程院資深專家,兩位學者就是專程來華考察法中醫學界如何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中醫藥國際化正面臨時代機遇,雖然困難很多,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院校培養加師承製,積極探索中醫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凌昌全:中醫國際化,人才很重要。過去主要靠師承製,1956年後興起院校教育。您怎麼看後繼人才培養機制上必須走師承製與院校教育相結合的方式?

      陳凱先: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更有效的培養方式。院校教育模式固然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中醫人才,但要造就大師,目前的培養機制還不太適宜。也許多一些傳統的師承製培養會更好。我校提出了「早臨床、多臨床、多跟師,師帶徒」的培養模式,通過多方延請臨床名師為學生指導、帶教的方式,希望能夠有效彌補學校教育中臨床實踐不足的弊端。

      凌昌全:關於如何協調好師承製和院校教育之間的難題,二軍大正在探索中醫學八年制教育新模式,一次只招10-20個學生,初步計劃是安排他們復旦學2年文科,二軍大學3年醫學知識,其餘3年放到各地拜名老中醫為師。希望這一批人將來既有院校教育功底,又有師承製的實踐。至於效果如何要等10-15年後才知道。

    推薦閱讀:

    關於癌症的那些流言
    雙盲實驗 | 讓有意無意的騙子現形
    中醫保養大法 簡直太適用又簡單
    上火就要降火,怕冷就要進補嗎?
    認識中醫(十三)中醫思維的缺點

    TAG:中醫 | 腫瘤 | 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