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主席台座次排列

座次: 中國的主席台情結(轉)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07 11:11:26 / 個人分類:秘書教學

查看( 20 ) / 評論( 1 ) / 評分( 0 / 0 )

座次: 中國的主席台情結

我們這個民族是非常講究座次排序的。

小時候看《水滸傳》,好漢們是陸續上梁山的,每當一夥新的好漢到來,就要重排座次,規模大的似乎有四次:第一次林衝上山,連林沖共5位頭領,因為坐地虎王倫狹窄的心胸,給林沖這個過江龍排的位置是第四,;第二次晁天王等人入伙,林沖火併王倫,十一個頭領,按貢獻大小排座次;第三次宋江上山,頭領40個人,排座次較簡單,除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外,其餘的老的坐在左邊,新上山的坐在右邊;第四次攻破東平、東昌二府,大軍凱旋而歸,梁山泊大小頭領正好108位。都是有本事的人,宋江顯示了極高的政治智慧和政客手腕,用一塊石頭就解決了極其複雜、棘手的座次問題,108人本來就是天罡地煞星下凡,他們的座次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難怪梁山那麼多英雄,被一個「孝義」黑三郎小小衙司擺弄得服服帖帖。

《紅樓夢》里也寫過封建大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座次問題,那也是相當地講究的,在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第一次用餐時是這樣描寫的:「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旁四張空椅,熙鳳忙拉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讓,賈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們是不在這裡吃飯的。你是客,原該這麼坐。』黛玉方告了坐,就坐了。……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手第二,惜春右手第二。」由此可見,按傳統習慣,左為上,在同輩之間,左邊的第一個位子應該是客人的座位,然後本家人依次而坐。

《西遊記》里寫玉皇大帝那裡的秩序,活脫脫一個封建朝廷的翻版,孫悟空膽敢破壞現存秩序,便被打入五行山下壓你五百年;而釋迦牟尼那裡,也是秩序井然,後來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修成正果,在西天極樂世界也找到了他合適的位置。

一直以來,中國的神仙處於一種無序的狀態,沒有整體的編製,誰強誰弱好像也不明確,《封神演義》演繹出一個封神榜來。眾神仙排定座次,從此以後,神仙都處於這個體系之中不再有僭越,新神仙似乎也不再出現了,可見三界之外其實也在三界之中。

古代的不消再說了。在當代官場,職務眾多,層級複雜,官員的官職有大有小,資歷有深有淺、地位有高有低、份量有輕有重,官員之間聚會頻繁,關係微妙,要理出個頭緒來很不容易。因此座次學在當代幾乎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已成顯學,諳熟於胸者事事通達,懵懵懂懂者處處碰壁,令人嘆為觀止。

會場是最能夠體現官場秩序的地方,人們的地位、級別、分量在會場上表現得最直觀。特別是主席台上的座次,那是官員的命根子,不但一、二、三號不能顛倒,就連四、五、六號、N號……都不容錯亂。誰在排座位上出了差錯,誰就會吃也吃不了,兜也兜不走。因此會務工作人員在這方面是特別小心的,根據規定首先按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等組織機構排列;然後按正職、副職排列;副職較多,按資歷排列;資歷相當,按姓氏筆畫排列;這樣就排出次序了。接下來要擺放寫有其本人姓名的桌簽,桌簽的擺放原則是前為上,後為下;中間上,兩側下,左為上,右為下。當領導人數為單數時,一號領導居中,二號領導排在一號領導左邊,三號領導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同志人數為雙數時,一號領導、二號領導同時居中,一號領導排在居中座位的左邊,二號領導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有一些大型會議,出席的領導多,讓領導自己找座位很不容易,解決的辦法有二:一是會務工作者引導領導就座,二是印出座次表發給大家,領導們一看就知道自己在第幾排,第幾位,一目了然。有時候,由於會場條件限制,主席台地方小,只好請一部分領導屈尊到台下就座,而台下的座次仍然是不可疏忽的,這種會議的參加者就分成了三類人,坐主席台的、台下席前有小桌有桌簽有人給倒水喝的、台下席前無桌隨意坐的。有時某單位或某團體舉行慶典,邀請兄弟單位或團體的領導參加,由於對到會的人數掌握不準,所以在把主席台的主要領導和主賓安排好後,還要把台下的前三排留下來備用,臨到開會前坐不滿,再讓後面的人填補,經常開會的人就有了經驗,一是不坐前三排,那是為主席台「蓄洪」的區域。二是不坐後三排,容易被叫起來填空。與此相仿的還有開完會照相的座次、照完相參觀視察的行走次序、參觀完吃飯的飯桌上的座次、晚上看文藝演出的座次……,都要以此類推。常搞會務工作的人算是深有體會:大型會議和活動,只要座次排好了,會議就成功了一半。

主席台這玩意兒,應該是中國的國粹了。坐在主席台上的,都是某一級別的領導,那位置、秩序都非常講究,如果會議主辦者萬一考慮不周,主席台的位置安排出了問題,肯定挨板子,重的,可視為政治事故。尤其是座次問題,不搞清與會者身份,很難定下來。即便打聽清楚了,也有個職級區別、主客區別、企事業及行政級別之間種種不同身份的區別折算問題,反覆斟酌,請示領導,才定得下來。最怕的是某位領導突然缺席或臨時蒞臨,於是原定的席位座次又要打亂,重新折算,重新排列,重新請示,才能定好座次問題。這種難處,不是張羅其事的人很難體味。

不熟悉的看官會問了:開會的功能無非是讓與會者注意發言的內容,仔細聽、深刻領會、以後貫徹云云,台上有一個席位不就夠了嗎?人多就輪流上去說嘛,增設個主席台幹什麼呀?坐主席台的多數並不發言,不過是亮亮相而己,不是多此一舉嗎?這給設置會場和主辦會議不是增添了很多麻煩嗎?

呵呵,看起來排座次好象僅是一個簡單的會務安排,其實暗含了一個社會對人人平等這一理念的認識和實踐。不排行不行?恐怕不行。在中國,主席台的設置並不在於其會議功能和會場效率,會議沒有主席台,聽眾就不聽了?或聽不進去了?有了主席台,與會者對會議精神就聽得進一些,吃得透一些?當然不是。「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欲知主席台,妙味在官場。主席台的功能在於它傳達了官場信息,展示了特定時空即某塊地盤裡權力的等級、規格、席位等,它傳播的是官場價值觀。

第一、主席台是官場排點陣圖、職權座標系。它首先給了公眾官場的信息:這一塊地盤,你所在的時間空間,權力是由那些人行使的,達到這種級別的有多少、其排名如何。例如,書記第一,行政正職第二,管黨群的書記第三,依次類推。誰比誰的職權要大些,多些,從主席台的座次一眼可知。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現代官場座次也關係到權力秩序,是萬萬不能亂的。

第二、主席台是權力示眾台、政治晴雨表。主席台,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了權力的示眾,權力的展示。它傳達了一種政治信息:上面有坐位的,至少是權力的擁有者。因此,它是一種待遇,對官員來說,坐上去,是一種政治安慰,一種業績肯定。在不安全的時候,一坐主席台,政治官能症、政治高血壓、政治恐懼症等病情,一般可以緩和下來。在那史無前例的年代,發生過人已經病得奄奄一息,即將咽氣,而子女和親屬卻堅決將其扶上主席台的怪事。「那怕只有一口氣,也得讓他上主席台。」子女和親屬們的態度就是這樣堅決。親屬們這樣做,自然有他們的苦衷。因為你一旦不能在那上面坐一坐,亮一亮相,就有可能被認為已經發生問題,甚至被打倒了,在那時,從主席台消失,是完全可能禍及家屬的。

第三、主席台是官場平衡木、心理按摩器。都是一個級別,憑什麼你上台發言,我只能坐在下面聽呢?你總得體現一下身份呀。讓我跟大家一樣,坐下面聽,我不是淪為眾生,就顯擺你發言者一個人了?不行,得有個表示,向公眾有個交待!於是,就有了這個辦法,坐主席台。同等身份,或者達到某個級別、某個檔次的都一起坐,一起亮相,這才平衡了。哈,坐在這兒,那感覺還真不錯,就象心理上被舒服地按摩、燙熨了一般,值!

有這些功能,設置主席台,當然就在情理之中了。主席台價值觀,從孔夫子的「禮」教開始,經幾千年浸潤,已經深入到中國人骨子裡和靈魂中,變成了一系列規矩、一系列等級區別、一系列度量分界的行為規範,它開始以血緣關係紐帶為基礎,慢慢發展到社會各方面,使中國人特別注重於人際關係和行動範圍。衡量價值,要用一定範圍的人際關係座標作為參照,同一位置的,都要平等,因而在會議上,要設個主席台。至此,是以官為本,還是以民為本,就毋庸置疑了。人們經常責怪克拉瑪依大火中那個喊「讓領導先走」的人,其實對官本位已經浸透到骨髓里的國人來說,那不過是他下意識的喊叫,最應該責怪的是那些先走的領導,如果他們心裡真的惦記著在場的少年兒童,儘管面臨著死神的威脅,也不會先走了!

當官應該坐主席台,這想法,不僅僅是一定級別的領導才有,而是很多中國人意識或潛意識深處都存在著的想法。在很多方面有所表現。譬如說吧,飯桌上的席位。你到鄉村裡去,某家做好事請客,老人們把座次分得明明白白:舅舅坐哪兒,伯伯坐哪兒,姑爺坐哪兒,都有一定的規矩,都象網路座標一樣,范定了每一個人的席位和活動範圍。這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主席台位次。再譬如說,親戚稱謂,也是主席台意識的反映。中國人的親屬稱呼相當複雜,人家一個SISTER,我們得分別出若干種:姐姐、妹妹、堂姐、堂妹、姑、表姊、表妹、表姑、嬸、表嬸、堂嬸等等,複雜得很。很多人不一定分得清,但也有不少人以分得清輩份和親疏而自豪,而受到尊重。這種種稱呼,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每個人在群體社會座標繫上的定位點,你的言行、作為,必須跟這個身份相稱,不能愈矩。中國人群體生活中這種尊卑長幼的區分已經成為一種習焉而不察的習慣,一種骨子裡頭的意識。人們習慣於社會安排給自己的席位,習慣於社會棋盤上的活動點,習慣於人際關係寶塔中的層次。不屬於我的位次,我不想;有了那個位次,就得給我坐。不給我坐,就等於不承認我,那是不能忍受的。想法設法,大鬧天宮,也得坐到那個位子上去。官場上,主席台的位次排列,也可以說是中國人這種價值觀的反映。

中國人特別講究論資排輩。君臣父子,長幼有序,不能有絲毫差池,否則就是大不敬,就是「豎子無知」。一句「你算老幾?」足可以戧得你小臉黃里透白。座次,挑明了就是個論資排輩問題。高校排名、商家排名、演員排名、城市排名,凡事都得排排名次,講講位置。小時候學兒歌「排排坐,吃果果」,長大後才知道,這「果果」要想吃到嘴裡,首先要論而排之,計而較之,馬虎不得。

這種以家庭和社會為座標,安置每個人,框起每個人的價值觀,已經深入到咱們骨髓里了。成為了一種超具體時代、社會的文化心理結構。這種主席台情結,它到底是枷鎖呢,還是凝聚力呢?

來源:http://www.qjclub.net/showtopic-150470.aspx


推薦閱讀:

紀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專輯
劉邦為什麼大殺功臣,卻將痛恨的仇人封侯,毛主席一句話道破玄機
毛主席時代的十大名牌,太珍貴了!Luxary
毛主席未發表詩詞

TAG: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