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立秋至,先別忙貼秋膘,如何養生看這裡……

今天9點53分,立秋啦!「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每年一到這個時候,氣候開始變得乾燥,晚上比較涼爽,但是夏季的熱氣還未完全消退,所以晝夜溫差較大。

節氣來歷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節氣物候

【立秋第一候:涼風至】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立秋第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立秋第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於暑者,其聲變之矣。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節氣養生

立秋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因為「早卧」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

秋季,天乾物燥,人們容易感到煩躁,情緒不太穩定,立秋後精神調養應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節氣食譜

秋季進補宜以養陰清潤為主。秋季應該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由於立秋後天氣逐漸變涼,人們的食慾逐漸好轉,但此時人的胃腸功能還處於較弱的狀態,還沒有從夏季飲食的習慣中調理過來,如果在這個時候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所以秋季飲食要「少辛多酸」,減少進食過燥的食物。

立秋飲食注意事項

1、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

秋燥時節容易上火,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在古代醫書中有言,「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2、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

秋氣內應肺。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梨、藕、等。

3、多吃酸性食物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蔔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4、多吃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

5、別太著急貼秋膘

經過一個夏天炎熱的天氣,立秋之後,很多「苦夏」或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不過此時人的腸胃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暫時不要吃太多的高蛋白食品,否則會增加腸胃負擔。因此,吃肉要適當,不要過量。

對付「秋困」有妙招

俗話說「春乏、秋困、夏打盹」, 進入秋季,有部分人群容易犯困,白天精神不振,神疲乏力,甚至哈欠連天、昏昏欲睡。「秋困」該如何預防?又怎麼趕走「秋困」呢?

一、要睡好「子午覺」

秋季每天的睡眠時間應控制在7-8個小時。午休時不可太隨便,不要坐著或趴在桌子上睡,這會影響頭部血液供應,讓人醒後頭昏、眼花、乏力。

二、養成好習慣

1、加強鍛煉:積极參加一些健身活動,讓機體在運動中興奮起來,振作精神,克服秋困。或者工作、學習閑暇之時,走到室外吹吹風,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伸個懶腰,走動走動,也能排除睏乏。

2、多喝水:秋天氣候的主要特點是乾燥,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液」,一般每天喝上5-6大杯白開水,即能達到一整天人體對水的需求量;也可以早上喝杯淡鹽。

3、飲食清淡,合理營養: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蛋、肉、魚、乳製品及豆製品等,不吃重油膩味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

看奧運,得獎品

里約,約在經濟日報客戶端!


推薦閱讀:

(6)卦氣節氣本一物,天地旋轉分兩家
二十四節氣緣何成「中國第五大發明」(圖)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立冬
節氣讀詩丨這九場春雨,哪一場滴在你的眉間心上?
二十四節氣養生要旨(霜降)

TAG:養生 | 節氣 | 這裡 | 看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