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頌》-凈蓮法師 講述
《八識規矩頌》
唐 三藏法師 玄奘 作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痴。
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八識規矩頌》
凈蓮法師講記
前五識頌
有漏雜染識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痴。
與五識相應(34)
徧行:作意、觸、受、想、思
別境:欲、勝解、念、定、慧
善十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輕安、行舍、不放逸、不害
中二:無慚、無愧
大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散亂、不正知
根本煩惱:貪、瞋、痴
與五識不相應(17)
小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根本煩惱:慢、疑、不正見
不定:睡眠、惡作、尋、伺
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
眼識九緣生:
所依根:眼根
所緣境:色境
親因緣:種子
分別依緣:第六識
染凈依緣:第七識
根本依緣:第八識
助緣:作意
空緣:空間
明緣:光明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無漏清凈識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意識五緣生
1.所依根-第七末那意
2.所緣境-法塵
3.助緣——作意
4.種子依——親因緣
5.根本依——第八阿賴耶識
五無心位
1.無想定
2.無想天
3.滅受想定
4.悶絕
5.睡眠(無夢時)
有漏雜染識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一)三性(識性)
1.善性:順於正理,益於自他。
2.不善性:違於正理,損於自他。
3.無記性:於善惡品無所記別。
(二)三量(識量)(能緣的心)
1.現量
2.比量
3.非量:似現量、似比量
(三)三境(識境)(所緣的境)
1.性境
2.帶質境
①真帶質境(以心緣心)
②似帶質境(以心緣色)
3.獨影境
①無質獨影境
②有質獨影境
(四)三境不同差別
性境──不會錯誤(依託本質)
帶質境──是謬解的(依託本質)
獨影境──不仗本質
(五)
《八識規矩頌》
三界輪時易可知。
說明第六意識在三界九地中活動的範圍,是容易就可以了知的。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說明第六意識所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個。
意識是善是惡,要看它臨時隨緣分別配合的心所來決定。
1.第六意識除了和根本煩惱貪瞋痴相應外,還和慢、疑、不正見相應。
2.第六意識還和十個小隨煩惱相應。(忿、恨、惱、嫉、慳、諂、誑、害、憍、覆)
3.第六意識也與四個不定心所相應。(睡眠、惡作、尋、伺)
性、界、受三恆轉易,
說明第六意識的轉易生起。
1.善、惡、無記三性,在意識中,恆常轉變改易而起。
2.意識在三界中,也是恆常轉變改易而起。
意識在苦、樂、舍三受中,也是恆常轉變改易而起
根、隨、信等總相連。
說明心所法總是互相牽連而起。
1.根:指六個根本煩惱。
2.隨:指大隨、中隨、小隨的二十個隨煩惱。
3.信:指十一個善心所。
4.等:指五徧行、五別境、四不定心所。
一、善類
1.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不放逸、行舍、不害——若有一法現起,其餘九法種子必同時活動。
2.輕安——一法若現起,前十法種子必同時活動。
二、根本煩惱類
1.無明(即痴)——一法若起,八大隨煩惱種子必同時活動。
2.貪、慢、疑、見四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及八大種子必同時活動。
3.瞋——一法若現起,無明、八大、二中種子必同時活動。
三、隨煩惱類
1.大隨八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及餘七法種子必同時活動。
2.中隨二法中——若有一法現起,餘一法及無明、八大種子亦同時活動。
3.小隨誑、諂、害三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八大種子必同時活動。
4.小隨忿、恨、惱、嫉、覆、慳、憍七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八大、二中種子必同時活動。
動身發語獨為最,
說明第六意識的作用。
動身發語必須通過三個階段:
1.審律思
2.決定思
3.發動思
引滿能招業力牽。
說明引業(總報)和滿業(別報)的性質差別。
無漏清凈識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說明第六意識什麼時候開始轉成無漏清境識。
第六意識要到證初地(歡喜地)的時候,才能開始轉,而這時俱生的我法二執,還是不時的現前。
遠行地後純無漏,
說明第六意識要到第七遠行地以後(八地),才能到達純無漏道。
初地──斷分別我法二執,發起「下品妙觀察智」。
八地──俱生我執斷,轉下品為「中品妙觀察智」。
等覺──俱生法執斷,中品轉為「上品妙觀察智」。
觀察圓明照大千。
說明果德。
妙觀察智的作用有三大特點:圓滿、光明、清凈。
第七識頌
末那:是印度語,翻譯為「意」。意,有思量的意思。
生起第七識的三緣:1.根本依;2.作意;3.自種子
有漏雜染識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的識境、識性、和識量。
識境:是帶質境
識性:是有覆無記性
識量:是非量
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所相應的心所只有十八個,其它的三十三個心所都不相應。
一、不與別境中的欲、勝解、念、定心所相應。
二、不與善十一個心所相應。
三、不與二個中隨煩惱相應。
四、不與十個小隨煩惱相應。
五、不與惡作、睡眠、尋、伺四個不定心所相應。
相應的心所有十八個:
一、八個大隨煩惱(昏沉、掉舉、散亂、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
二、五徧行心所
三、別境中的慧心所
四、四個根本煩惱(我貪、我痴、我見、我慢)
※不與根本煩惱中的瞋、疑、不正見四(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相應。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的性相和作用。
第七識以「思量為性相」。
只有第七識有恆審的作用:
一、恆而非審:指第八識
二、審而非恆:指第六識
三、非恆非審:指前五識
四、亦恆亦審:指第七識
人我:以為有一個實有的生命體,不斷往返六道,感受不同的果報。
法我:以為一切法是真實存在的。
四惑八大相應起,
這句頌是說明「有情日夜鎮昏迷」的進一步原因。
六轉呼為染凈依。
這句頌是說,前六轉識,特別稱呼第七識為染凈的所依。
無漏清凈識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什麼時候轉識成智。
一、初地轉成下品平等性智。
二、八地轉成中品平等性智。
三、等覺後心轉成上品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有二類:
一、觀諸自他有前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
二、觀達一切諸法平等,無住涅盤之所建立。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這兩句頌是說明平等性智的妙用。
如來:指法身
他受用身:指報身
如來專為地上菩薩示現他受用身,會因階位的不同,有勝劣的差別,所現的清凈佛土,也有廣狹多少的不同。
第八識頌
有漏雜染識
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性唯無覆:是說第八識的識性是屬於「無覆無記性」。
五徧行:是說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徧行。
界:是指三界。
地:是指九地。
他:是指前六識。
業:是由前六識所造的福業、非福業、不動業。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的行相非常深隱幽微,不但凡夫難以發現它的行相,就是二乘聖者也難以了達,由於如此才興起了大乘菩薩論主的論諍。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八識的行相和它的意義是什麼。
浩浩:是廣大沒有邊際的樣子。
三藏:是說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
淵深:是比喻第八識像浩瀚廣大、不可深測的深淵。
七浪:是指前七轉識所掀起現行的波浪。
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八識的作用:
1.受熏
2.持種
3.根身
4.器
5.去後來先作主公
無漏清凈識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八識要到八地前才能捨去藏識之名;到金剛道後才空去異熟識。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這兩句頌是說明成佛的時候,大圓鏡智和無垢識同時發起,普照十方微塵數的剎土之中。
八識規矩頌
第1講
(前五識頌1)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3月7日
法師!各位師兄晚安!
我們今天介紹「八識規矩頌」。
我們知道研究唯識,第一部要看的就是《百法明門論》,那接下來就是《八識規矩頌》。百法明門論的內容,就是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個法,在有為法的部分,包含了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二十四不相應行法,這個是有為法的部分;無為法它分成六種無為,所以加起來一共是一百個法。那借著九十六種有為法,我們希望能夠當下去見到無為法,而了悟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這就是整部百法明門論的重點,是要悟到「一切法無我」。
可是,如果我們不了解一切法是從哪裡生起的,要當下去見到無為,或者是一切法無我,它還是沒有辦法這麼樣的快速。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去了解一切法它是怎麼生起的,那個緣由,那我們要體證無為,或者是現證空性,或者明白無我的道理,會顯得更容易。要不然我們常常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境界來的時候,碰到事情來的時候,就夢幻不起來,它也不像泡、也不像影子,一切法都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不明白一切法它是如何生起,才會有這樣的迷惑。明明很執著,可是要強迫自己說不要執著、不要執著,可是你就一切法都是認為是真實存在,你要不執著是很困難的,除非你知道一切……我也不是真實存在,一切法也不是真實存在,就是除非你證到人無我、法無我,你才可能當下夢幻泡影得起來,當下知道它是虛妄不真實,自性是空的。
所以,一切法它到底是怎麼生起來的呢?就是一切法都是八識所變現的,那八識從哪裡來的呢?從一念無明妄動來的。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都是清凈的真心,這是本來是這樣子的。真心裏面是離一切念,離一切相的,壞就壞在一念妄動,無明一起,心一動就有了第八阿賴耶識,所以第八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的,真心加上那一念的妄動,而有了第八阿賴耶識,所以它是真妄和合的。然後第八阿賴耶識再變現出能緣跟所緣,能緣的心跟所緣的境,就是所謂的見分跟相分,而有了一切法的生起,包含我們所謂的身心世界,正報還有依報,所有都是八識所變現出來的,所以是一切唯心,萬法為識,一切唯心造。都是從真心一念妄動而起無明,而有了第八阿賴耶識,然後才有了一切的身心世界,一切法的產生。
那我們把這個見分,把它當作是「我」,把相分當作是「法」,不知道它都是從阿賴耶識的自證分所變現出來的,因此在因緣所生的當下,就是「依他起」的當下,起了「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就是執見分為我,相分為法,所以我們明白一切法它是怎麼生起的,就能夠在面對一切境界的當下,因緣所生法的當下,就是依他起的當下不起遍計所執,就能夠回歸到「圓成實」。這個都聽不懂沒關係,我們後面會再繼續講。因為今天首先要介紹八識規矩頌的內容,它有很多的唯識的名相,可是都沒有關係,那個不是問題,重點是我們了解一切法是八識的變現,然後八識是真妄和合的,然後我們就能夠回歸真心。因為我們知道第八阿賴耶識是從真心妄起無明而有的,那我們只要知道一切法不是真實存在的,不起我執跟法執,你自然就可以回歸,從見分、相分,回歸到自證分,然後再回歸到證自證分,然後再回歸到真心。這樣就離開十法界了,而入一真法界,然後把一切的無明都去除,就能夠究竟圓滿成佛。
所以,明白八識的內容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它在這個中間就會告訴我們,所有八識它所涵蓋的,它每一個每一個規矩,八識規矩,就是那個「規矩」,它到底每一個識有哪一些規矩,我們等一下會介紹。我們現在先首先強調,為什麼念完《百法》之後,我們要進一步來研讀這個「八識規矩頌」的原因,就是能夠更快的了悟一切法是虛妄不真實的,而回歸到我們的真心。如果我們明白理的話,功夫要提升就很快,要不然理不透,然後明明是以為是實有的,還要強迫自己說這個假的假的,這樣很辛苦嘛,用壓抑的很辛苦。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從理下手,只要你這個理透了之後,你功夫自然就能夠提升,它對我們的修證也是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繼續來講這個八識規矩頌的理由在這裡。
這個八識規矩頌,我們首先就要介紹這部頌的緣起。這部頌是玄奘法師所造的,那玄奘法師為什麼會造這一部論呢?是因為玄奘法師在造了《成唯識論》之後,他的弟子窺基大師,覺得這部論義理太過深廣,不是一般人能夠深入去探究的,於是就啟請玄奘法師集合八識的要義,就是最精要的內容,另外再作成偈頌的方式。其實他是為我們啟請的,為了後世的眾生,末法的眾生,慈悲心嘛,怕我們看成唯識論怎麼樣?又長,然後義理又深,然後又廣,那個內容又非常的廣大,怕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就契入,所以才會啟請玄奘法師,可不可以把這個八識的精要,最精華的部分、要點,去把它作成偈頌的方式,於是就有了這個八識規矩頌。
所以玄奘法師就把八個識,把它分成四章,第一章就是說明前五識,第二章是說明第六識,第三章是說明第七識,第四章說明第八識。每一章都有三頌,三首偈頌,前兩首頌是說明有漏位的八識的情況,那第三頌是說它轉識成智之後的清凈位的那個內容。所以每一章都有三頌,每一頌有四句,所以每一章就是十二句,四章就是四十八句,這就是一共「八識規矩頌」非常的簡單,只有四十八句,每一句是七個字,所以它一共是沒有多少的內容。可是,雖然它只有短短的四十八句,可是把十卷的成唯識論的義理,完全的包括在裡面,可以說是最簡潔的唯識綱要,那也是我們學習唯識最重要的指南,這個就是八識規矩頌的緣起。
那我們接下來要解釋經題,「八識規矩頌」的經題。
「八」,就是八個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五識),再加上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一共是八個識。所以「八」是數目,就是指它有八個識。
第二個字「識」,是了別的意思,就是認識。我們能夠了別種種的境界,這個我們稱為「識」。那能夠了別境界的心識有八個,所以稱為「八識」。
「規矩」,就是說這八個心識各有各的規矩,絕對不能違背它們所應該遵守的規矩法則,所以它稱為規矩。
那有哪些規矩呢?每一個識都有它各別的規矩:
第一個它介紹的規矩,就是「識境」。就是說八識它所緣的境,它分成性境、帶質境、跟獨影境。聽不懂沒關係,後面每個都會介紹,因為我們現在要介紹整個大綱,了解這個大綱,就知道八識規矩頌它內容到底說了哪一些東西。所以它第一個介紹的是八識的識性(識境),一般它有三性(三境),就是性境、帶質境、跟獨影境。
第二個規矩,是「識量」。就是能緣的心,就是我們八個識它所有的量度,它分成比量,就是現量、比量、還有非量。就是說我們心識去認識外境,你就是馬上就知道外境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剛才說「識」是了別,了別外境,那你心識就有了別外境的那個作用,那你一看到,你的心就能夠有一些量度。
量度就是說,像一把尺,我們拿那一把尺去量布的話,就知道這個布有多長,是一尺、兩尺,還是一匹,還是多少。那我們的心識在緣外在境界的時候,也是有一個量度,就是有這個量度,所以馬上知道它是什麼樣的狀況。
所謂的現量,就是你眼前當下你看到的,這個就是現量。
比量的話就是,這個境界不是現前的,是比度出來的結果。譬如說:等一下我們下課一出去,地上濕濕的,就知道剛剛下過雨了。你有沒有看到雨?沒有,所以它是比量,就是比度出來的一個結論,那也是我們心識的作用,去認識外境說:剛才下了一場雨,這個我們就叫做識量,就是我們的心識有這個量度的作用。
所謂的非量,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我們叫非量。譬如說,第七識就是非量,第七識就是我執的來源,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那個是我執的來源,可是有沒有這個?根本不存在「我」,所以我們知道第七識那個我執的那個力量,其實它是非量的。明明沒有一個我,可是它把它當作是有「我」的存在,這是第七識恆審思量,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這個是非量的。所以我們念到第七識,知道第七識是非量的,我們念到第七識,明白它是非量的,那很快就破我執了,因為根本世界上沒有「我」這個東西存在,所以你要證到無我就很容易了,因為它是非量的,世界上沒有這個東西,叫做非量。
所以我們心識去了悟的那個境界,它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叫做非量;比度出來的結果,叫做比量;當下現前,你可以看得到的,這個叫做現量,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識量。我們的心識去緣外在境界,你會有一個度量的結果,就是現量、比量、或非量的這樣一個度量的結果,我們稱為識量。
所以在八識規矩頌當中,它首先會介紹識性(識境),就是它是屬於性境、帶質境、還是獨影境。像性境的話,也是當下現前,等一下我們會介紹,因為前五識就是性境的,當下現前的,這個我們稱為性境。
像說我昨天晚上作了一場夢,是不是當下現前可以看到這個夢?沒辦法拿出來說我昨天作了這一場夢,是長得這個樣子,你看不到,這個我們就叫做獨影境。前五識是沒有作用,但是它第六意識單獨起了,造了種種的山河大地,還有夢中也有種種的人物,這個我們就稱為獨影境。獨影,就是第六意識單獨造出那個夢境的影像出來,那個不是當下現前的,我們就叫獨影境,譬如說,這樣就比較有概念了。
所以我們就知道八識規矩頌,這個規矩第一個告訴我們的,是識性(識境);第二個就是識量,現量、比量、非量。
第三個規矩是什麼呢?就是識性。八識有各別它相應的那個善的、惡的、或者是無記的,各別相應的那個,我們稱為識性。
像前五識它就是善、惡、無記都有,它跟善心所相應的時候,就是善性;跟煩惱心所相應的時候,它就是惡性;不屬於善、不屬於惡的那個當下,就是隨緣……像我們在走路,它沒有善、還是惡,一些行為或什麼,只要你當下的心沒有跟善或者惡相應的,那個我們稱為無記。無記性,就是無可記別,沒有辦法把它歸在善或者是惡這樣的一個內容當中,我們就稱為無記性。善惡無法記別,叫做無記性。所以八個識它會分別的介紹,前五識它是跟善、惡、無記這三性哪個相應,第六識是跟哪一個,第七、第八。所以第三個規矩,就是八個識它各別跟善、惡、無記這個三性相應的狀況,各有各的規矩,這個是第三個它要介紹的識性,善、惡、無記三性,我們稱為識性。
第四個規矩,就是要介紹八個識它所活動的範圍,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三界九地當中,前五識它的活動範圍到哪裡,第六識它三界九地活動的範圍到哪裡,第七識、第八識各別活動的範圍到哪裡,各有各的規矩,這個是它第四個要介紹的,就是八識它所活動的範圍。
第五個規矩,就是介紹八識所相應的心所。你們念百法就知道,心所有五十一個心所,從五遍行、五別境開始,善十一……這樣就背完了,五十一個心所。它也各別各別,前五識、第六、第七、第八,各別相應的心所是不一樣的。像前五識的話,它只有三十四個心所相應,第六識是五十一個全部相應,所以它各有各的規矩,所以我們就知道它第五個介紹的是所相應的心所。
第六個規矩,就是八識所有的依緣。就是要生起八識,所依的緣有哪些。我們已經知道眼識九緣生,有沒有?耳識惟從八,鼻舌身三七,這個我之前有介紹過,就知道說你要生起眼識的作用,它必須要有九緣才能夠生起眼識的作用,所以八個識它有各別的依緣,要生起八個識有各別所依的緣,是不同的。
第七個規矩,就是八識所起的作用,八個識它各別的作用是不同的。像前五識是用來做什麼?就是觀察五塵境界這個塵世間,這個紅塵就是要用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來觀察這個世間的一切的境界,這個就是前五識所起的作用。所以八個識有各別生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各有各的規矩,這是第七個,八識所起的作用。
第八個,就是介紹八識什麼時候能夠轉識成智。我們知道前五識是轉成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什麼時候轉,這個是重點,你說我剛開始修就要全部轉識成智,是不可能的,所以它有一個一個,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第六識跟第七識在因中能夠轉,可是前五識跟第八識要果上圓,就是你成佛的那個時候才能轉,才能轉識成智,這個我們也要了解轉識成智的那個內容,這所有的規矩也在這個第八個內容會介紹。
轉識成智之後,它能夠生起什麼樣的作用呢?怎麼來利益眾生的內容呢?這個就是第九個,轉識成智之後的作用,八個識各有各的規矩。
就是這九個內容,就是整個「八識規矩頌」介紹各別八個識的規矩,也就是說,八個識各有它各別所應該遵守的法則,所以就稱為「規矩」,這就是「規矩」的意思。
最後一個「頌」,就是偈頌。偈頌它不是詩的形式,也不是詞的形式,因為我們中國有詩詞。偈頌不是詩詞的形式,它是一種中國再加上印度文學參合以後的一種變體,叫做韻文。音韻的韻,押韻的韻。它稱為韻文。它也是經論體裁的一種,很多經論就是用偈頌的方式。印度的論師們,他們造論很喜歡先把偈頌造好,然後再用長行來慢慢地解釋。長行是一種散文的形式,就是那個長篇大論,那個就是散文,再慢慢用長行這個散文的方式來解釋偈頌的內容。因為偈頌很簡短,所以就是太簡潔,簡潔到可能就是沒有辦法了解它這麼深廣的內容,因此還需要長行來解釋。所以講偈頌,就是相對這個長行來說的。
這就是「八識規矩頌」的經題,介紹完了。
那我們首先就來看前五識頌。前五識,就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有五個識。為什麼不把它分開說?眼識作三個偈頌,耳識作三個偈頌,分開來說不是更清楚嗎?它為什麼要把它合在一起說,前五識來作偈頌?這是有理由的,這是因為……這個五個識為什麼要合在一起說,它有七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這個前五識它同樣是以凈色根為所依。就是眼識依的是眼根,耳識是以耳根為所依,鼻識是以鼻根為所依,舌識是以舌根為所依,身識是以身根為所依,那這五根都是屬於凈色根,而不是扶塵根。凈色根我們之前介紹過了,凈色根就是屬於神經系統,而不是器官,不是我們看得到的這個眼睛、耳朵、鼻子,這個我們稱為五官,不是指這個外在,扶塵就是外在你可以看到,它非常粗糙的,我們稱為扶塵根,不是指這個五官,而是指五個勝義根,或者是現在講的凈色根,它是清凈的四大所造的,我們眼睛是看不到的,譬如說視覺神經、聽覺神經,這個我們眼睛看不到,因為它是微細的四大所造的,太微細,微細到我們的這個眼睛是沒有辦法看到的,那我們稱為是凈色根。所以第一個理由是前五識都是以凈色根為所依,所以我們把它合在一起說。
第二個理由,就是這個前五識同樣都是以五塵境界為所緣。我們知道眼識就是緣的是什麼?色塵為所緣,耳識是以聲塵為所緣,鼻識是以香塵為所緣,舌識是以味塵為所緣,身識是以觸塵為所緣。就是我們說眼耳鼻舌身,相對什麼?色聲香味觸,所以把它歸在一類,這是第二個理由。
第三個理由,就是前五識都是屬於性境。我們剛才說當下現前的那個就是性境,前五識都是屬於性境,同樣都是緣現在所有的境界,所以我們把它歸在一類說。
第四個理由,就是前五識同樣都是屬於現量,你當下就可以緣這樣的一個境界,然後當下你的心識去了知,也是當下的作用,不是剛才說的比量或非量。前五識你就是一看,就知道看到什麼,聽就知道聽到什麼,都是當下現前的,所以它是屬於性境,也是屬於現量。所以第四個理由,是前五識同樣都是屬於現量所得。
第五個理由,是前五識同樣是向外門轉,就是說它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在外面,所以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是向外去攀緣這個五塵境界,不像第七識它是內緣的。第七識跟外面都沒關係,它只是執內在的那個八識的見分為我,跟外在的境界沒關係,那個叫做內緣。那這個前五識全部都是往外在的境界,五塵境界都在外面,所以它都是向外攀緣,所以又把它歸在同一類。
第六個原因,就是這前五識同樣都是有間斷的。我有時候看,有時候聽,這中間是有間斷的,不像第七識它是恆審思量,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就知道那個俱生我執有多難斷,因為它是恆審思量,執八識見分為我,沒有剎那的間斷。你在夢中有沒有我?有呀!晚上作夢有我,白天醒過來還是有我,它是恆審思量,恆常不間斷的,念念有我,所以要證到無我,除非你明白它是非量的,要不然還真的很難,知道它根本不存在,O.K.,比較好去這樣的執著。
所以它在有漏位的時候,我們剛才說前兩頌是有漏位,第三頌是無漏位,所以它在雜染有漏位的時候,有這六個相同。
那在轉識成智,在無漏清凈位的時候,它同樣都是轉成叫做「成所作智」,這是第七個理由。轉識成智之後,前五識都叫做成所作智。
所以基於這七個理由,六個是在雜染位,第七個是在清凈位,基於這樣的種種的理由,我們就把這五個識,前五識把它歸在一類來講,同樣作了三首偈頌。
那我們就看第一首的第一句──「性境現量通三性」。
來了!性境來了!我們大概有概念了,對不對?什麼叫做「性境」呢?就是當下現前的真實的境界,就叫做性境。所以這個「性」,就是真實的意思,這個境界是真實的。
譬如說:我眼前看到一朵花,前五識是沒有辦法分辨它是什麼花,這邊很多花,可是我這樣子眼識一看到,就是花這樣子而已,還沒有分它是香水百合、還是胡姬花,還沒有喔。所以當下的第一念,性境現量,當下的第一念還沒有起分別;第二念,第六意識加進來(我們後面會講眼識生起有九個因緣,裡面有第六識),第六識在第二念的時候就加進來,你馬上就知道什麼花、什麼花,還是什麼顏色,黃色、紅色、橘色,那是第二念,第六意識加進來之後才有種種的名言計度,就是說你才會給它種種的名稱跟言說,去形容它是什麼花,然後它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這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加進來之後才有的。可是前五識它是當下,是性境,是現量,當下你看到就是花這樣子,還沒有分別它的內容。
所以我們就知道,譬如說:我眼前看到了這朵花;這朵花是真實的一朵花;我可以確定它是一朵花,不是別的東西,就是你的認識是沒有錯誤的;還有,它是真真實實的放在我的眼前,所以它不是我昨天夢裡的那一朵花。我昨天作夢也夢到很漂亮的花園,不是夢裡的花,也不是我虛妄假施設出來的花,這些都不是性境、現量,這樣懂嗎?所以它不是隨我們的心妄想出來的一朵花,也不是推論出來的一朵花,也不是過去的花,也不是未來的花,也沒有用種種的名稱跟言說去形容出來的花,這個我們叫做「性境」。
歸納整理,所謂的性境,就是有四個重點,我們剛才都講了,歸納一下。
第一個,這個境界一定是當下現前的。所以,當下現前的意思是什麼呢?它不是過去的,也不是未來的,是當下現在你的眼前的。這是第一個重點,當下現前,叫做性境。
第二個重點,真實不虛假。就是確實有這個境界,它不是假設出來的,也不是妄想出來的,也不是推論出來的境界。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它不是虛幻假施設出來的,或者是你想像出來的,或者推論出來的,都不是,這個就叫做真實不虛假。
第三個,沒有錯誤,你的認識沒有錯誤。你不會把花看成別的,我當下看的就是花,絕對不會認錯了,不會看成別的東西,這就是第三個。
第四個,是可以親自實證到的。就是我憑直覺,馬上就可以親證到這是一朵花,不是用我的第六意識去思索半天才得出來的結果,不是。是我直覺,就我一看就知道它是花,所以它沒有透過第六意識的想像,或者是我考慮一下它到底是什麼東西,我看到的是什麼,不是。所以這個我們叫做「可以親自實證到」的意思就是說,它不是透過你的意識去想一下、思索一下、考慮一下才得出來的那個結果,而是你可以憑你的直覺,馬上就可以親證到這個境界,知道它是一朵花。
那我們剛剛說了,這是第一念,是前五識的作用,那個第一念,可是第二念就加上第六意識進來了,所以你就可以開始說它是玫瑰花、百合花,還是什麼顏色的花,就給它種種的名稱,什麼花、什麼花,然後什麼顏色,這是第六意識、第二念之後,第六意識加進來之後才有的結論。
所以什麼叫「性境」?有四個特點,就是說我們心所緣的這個境界,它是當下現前,真實不虛假,認識沒有錯誤,可以親證到的,這個境界我們就叫做「性境」。所以前五識它的識境是什麼呢?就是性境。
它的識量是什麼呢?就是現量。所以它第二句就是性境現量,「現量」就是我們當下能夠認識這個境界的心,這個識量以前五識來說,它是屬於現量。這個「現」,是顯現的意思,它當下就能夠顯現。「量」,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量度,好像拿那個尺去量那個布它到底有多長,那我們心去量這個境界,它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這個我們就稱為識量。
前五識它是屬於現量,所以你當下看到的、聽到的境界,都是屬於性境現量。所以境界現前,我的心就可以馬上顯現它的量度,我們叫做現量。知道它是一朵花,確定它是一朵花,可以親證沒有錯誤,它是一朵花,這個我們就叫做現量的作用。所以現量它也是要當下現前,然後理解沒有錯誤,可以親證到。
因此,我們所緣的境界是性境,能緣的心就一定是現量,有一個能緣、所緣,我的心是能緣的,境界是我的心所緣的。所以我能緣的心,以前五識來講,就是現量,所緣的境界,就是性境,這樣應該很清楚了。
現在「性境」、「現量」考不倒了,對不對?很明了了。
那什麼是三性呢?前五識都是通善、惡、無記三性的。我們剛才說前五識它是屬於性境、現量,它應該是沒有分別的,應該是不會通善、惡、無記性的。你說現量,你還沒有分別之前,應該都是跟善性相應,所以它跟善十一法相應我們還可以接受,可是,它為什麼會跟惡相應?無記還有一點像,因為它還沒有分善惡嘛,還可以,可是為什麼會跟惡性相應?為什麼會跟根本煩惱、隨煩惱相應呢?就是還是第六意識是罪魁禍首,因為第六意識加進來了,所以第六意識它當下作用是跟煩惱心所相應的時候,這個當下它就是惡性。所以前五識它是善、惡、無記這三性都有,所以我們說它通三性。
所以我們在認識外境之後,因為境有順逆,境界有順境、還有逆境,還有好境,就是它有好醜,有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因此我們的心就有了憎愛,就是討厭的、還有貪愛的,討厭就跟瞋相應,所以它是煩惱心所,貪愛也是煩惱心所。所以不管是順境、逆境,都是跟煩惱相應,一個跟貪相應,一個跟瞋相應,有了好、惡,有了喜歡、不喜歡,還是跟煩惱相應。所以因為境界,我們心去緣了境界,那境界有順逆、好壞、美醜,種種的不同,因此我們的心就起了憎愛、還有取捨,喜歡的就取,不喜歡的就舍。
所以當下的心識如果跟善心所相應的時候,就是屬於善性;跟煩惱心所、不善心所相應,就是噁心所相應的時候,我們就稱為惡性;那善惡不能夠記別的時候,我們就稱為無記性。所以我們就知道,前五識它是通三性的,最主要是第六意識加進來之後,它才有三性的差別。
我們現在就知道偈頌的第一句,它說的是前五識同屬性境、現量,通善、惡、無記三性。性境是說明「識境」,就是前五識所緣的境界;現量是說明「識量」,前五識所有的量度;三性,就是說明「識性」,就是前五識所有的性別,善、惡、無記三性都有。
《八識規矩頌》第1講(前五識頌1)
我們看第一首頌的第二句,就是眼耳身三二地居。
「眼耳身三」,就是指眼識、耳識、身識這三識。
「二地」就是指色界的初禪,就是離生喜樂地。為什麼是第二地呢?就要先看那個表。三界有九地,它是第二地,所以就說二地。
那我們看三界一共有九地。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我們所謂的三界。
欲界它是一地,稱為「五趣雜居地」。為什麼稱為五趣雜居地呢?就是它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五趣的有情共同混雜而居的地方,所以我們叫做五趣雜居地,所以欲界只有一地。
色界有四地,就是色界我們知道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所以色界有四地。
無色界也有四地,因為它有四空天,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
加起來是九地,對不對?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加起來是九地,所以現在的第二地是哪裡啊?第一地就是五趣雜居地,第二地就是初禪定生喜樂地(離生喜樂地)。
所以我們就知道它這一句頌的意思,眼耳身三二地居,這個「居」,就是止的意思,就到這裡為止了。眼耳身這三識就到色界初禪就為止了,這什麼意思呢?就是這三識活動的範圍,我們剛才說三界九地,八個識,三界九地它各別活動的範圍是不一樣的。像五趣雜居地,這整個欲界五識都有。可是到了色界初禪,兩個識沒有了,哪兩個?鼻識跟舌識沒有了,對不對?只剩下眼、耳、身三識。那為什麼入初禪之後,兩個識沒有了呢?是因為他吃的東西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欲界叫做「段食」,就是分段,要吃中餐、早餐、晚餐,喝下午茶、還有宵夜,不管幾段,就是叫做段食,它是分段而食的。入了初禪以上,還要不要吃啊?禪悅為食,懂嗎?打坐就吃完了,它是以禪悅,在禪定當中生起的那個喜樂為食,不用像我們還要吃,所以他鼻子還要不要聞香?舌頭還要不要嘗味?不用啊,因為他不用段食──分段飲食,不用分段飲食,他是禪悅為食,所以他都是入定。
我們講過四禪八定,初禪有五支,對不對?哪五支?尋、伺、喜、樂、一心五支。所以他有喜樂,就是所謂的禪悅為食,既然不用吃東西,所以不需要鼻嗅香、舌嘗味,不需要,所以他鼻識跟舌識入了初禪以上,不需要了,不需要用到,這就是眼、耳、身三識止於初禪,就到初禪為止。
那你說二禪以上呢?二禪以上五識都不起作用了,為什麼不起作用?到了二禪剩下什麼支啊?尋伺有沒有?尋伺沒有了,對不對?剩下喜、樂跟一心了,所以它也是禪悅為食,但是它沒有尋伺的作用了。所以到了二禪不需要再認取外在的境界,所以它眼識不起作用;已經沒有粗細分別的尋伺,所以耳識不起作用,因為尋伺是屬於聲;喜支跟意識相應,所以身識也不起作用。所以到了二禪,眼不見色,耳不聞聲,身不知觸,沒有觸,只剩下意識的存在,所以它前五識都不活動了。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說他在定中見到光,佛菩薩跟他講話,身體還有種種的感受,你說他有沒有到二禪啊?沒有嘛,對不對?那我們就知道,從二禪開始就只剩下意識的存在,三禪、四禪,還有四空定,都剩下很微細的意識存在而已,前五識都不起作用了,所以它才會說「眼耳身三二地居」,到初禪為止了,活動的範圍就到初禪為止,二禪以上只剩下意識,前五識都不起作用了。
前五識不起作用,那你說二禪以上的天人,有沒有這個五根啊?眼睛、鼻子、耳朵,他五識都不用作用,他有沒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有沒有?五識都不用作用了,他要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頭幹什麼?還有這個色身呀,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相對的是色聲香味觸,有沒有見過二禪天人長什麼樣子的呀?沒有在定中見到,還有,懂嗎?他雖然五識不作用了,不起作用,但是他還有五根的存在。所以色界的有情,雖然已經離開了欲界這個粗重的體質,但是還有微細的色身存在。
我們曾經也形容色界的四大,色界還有四大,可是它是非常微細的四大,不是我們現在欲界所見到的、感受到的那個很粗糙的地水火風四大,不是,它是非常微細的存在。所以你看色界天人都是充滿了光,然後感覺他是透明的,就是他不是我們欲界這個實質的肉身的存在,不是,他是微細的四大所成的,所以他依然有五根。雖然他的五識已經不起作用,但是他還有五根,他是為了莊嚴他的身相,使他的身相圓滿無缺,所以五根還是很完整的具備。所以他不會因為沒有五識的作用,然後連莊嚴的身相、五根都沒有了,不會,還是一樣有莊嚴的五根,一樣有色身,這個身根還是有,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都還是存在的。
這個就是第一首頌的前面兩句,我們已經知道重點了,第一個重點就是「性境現量通三性」,第二句是「眼耳身三二地居」,說明了它的識性、識量,還有就是它所活動的範圍,就到色界初禪為止,二禪以上就沒有前五識的活動了。
那我們時間也剛好差不多了,我們就講到到這裡。
最後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2講
(前五識頌2)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3月8日
喇嘛!法師!各位師兄!晚上好!
我們今天介紹第一首偈頌的後面兩句,就是:
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痴。
那這兩句就是說明前五識它所相應的心所。前五識和哪一些心所相應呢?在五十一個心所裡面,前五識相應的有三十四個。
第一個相應的是「五徧行」。五徧行就是作意、觸、受、想、思。
所謂的作意,就是「注意」。我們眼睛隨時在看,耳朵隨時在聽,鼻子隨時在聞,舌頭隨時嘗味,身體有種種的感觸,可是你注意到的那個,你才會看到、聽到,要不然境界很多,可是為什麼你會鎖定一個目標去看到它呢?那個就是作意的功用,就是你注意到它了。
譬如說:你去逛街,走走走,聽到一首音樂,你的心就趣向那個外境,就是那個聲塵,耳根趣向那個聲塵,你聽到那個音樂,你的心注意,這個就叫「作意」。那你耳根去跟那個聲塵接觸的那個當下,叫作「觸」,聽到的那個當下叫「觸」。那你就把這個聲音聽進來,這個叫作「受」,所以「受」是領納外境,就是你的心去把它接受,那個境界到你的心裏面來,有進來到你的心裡,那個叫「受」。然後你就去認識,認識是「想」,想就是認識的作用,你就知道你聽到的是西洋樂,還是國樂,還是交響樂,還是……就是音樂,你知道它是音樂,還是噪音呢?好聽不好聽呢?所以認識外境這個作用,我們稱為「想」。這個音樂還不錯,我決定去買一張CD回去聽,這就是「思」的作用,所以思就是令心造作,我們的心考慮了之後,決定要怎麼做,那個就是思的作用。
所以只要我們心識一活動,就有五徧行。我們每天五根面對五塵境界,一定要有五徧行,所以它是我們心識的活動,一切活動都是有五徧行,就是八個識,前五識、第六、第七、第八都有五徧行,所以它遍一切識。所以我們現在講這個前五識,它相應的心所就一定有五徧行。那也是我們每天五根面對五塵境界,起心動念的開始,就是有作意、觸、受、想、思這五個。
第二個相應的是「五別境」。五別境就是欲、勝解、念、定、慧。
想一想,我們每天忙什麼?要享受嘛,對不對?忙著享受,就是眼睛要看好看的,耳朵要聽好的,鼻子要聞好聞的,嘴巴舌頭當然要嘗好吃的,那身體的感受更重要,太冷(熱)了air-con嘛,還是……我們挑衣服也是要那個最好是吸汗的、很柔軟的、觸感好的,就是身觸,這是五塵境界,色聲香味觸,這些都是屬於「欲」。所以我們給「欲」一個定義,就是對於我們自己喜歡的境界,一味的追求,這個就叫「欲」。所以我們每天就是追求五欲之樂,要享受,滿足我們的五欲之樂,這個就稱為「欲」。
那我們昨天講到前五識它是性境、現量,對不對?所以你看,當下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你不會看錯,你當下聽到什麼就是聽到什麼,也不會聽錯,這個就叫做「勝解」。所以對於外境有殊勝決定性的理解,不會看錯、聽錯、理解錯誤,這個我們就叫「勝解」。
然後我們對於曾經看過的、聽過的、聞過的味道,或者嘗過的食物、嘗過的東西,身體接觸過的東西,你都會有一種記憶的作用,這個就叫做「念」。不然你怎麼會記得哪一部電影好看,對不對?哪一個音樂好聽,哪一個香味好聞,哪個東西好吃,就是你受用的當下回熏到第八識,成為這個種子。所以這種對於曾經串習過的境界,能夠明記不忘,就是這種記憶作用,我們就稱為「念」。
那有時候我們看東西,看得很入神,看得很專註,好像定住了,定在那裡,這個就稱為「定」。所以所謂的「定」,就是對於所觀察的境界非常的專註、不散亂,這個我們就稱為「定」。
同時我們在看的當下,或者是聽的當下,能夠去分辨它好不好看、好不好聽,聞的當下,知道它好不好聞,吃的當下,知道它好不好吃,身體感覺好不好,這個就是「慧」的作用。所以「慧」就是對於所觀察的境界,有分別揀擇的能力,這個叫做「慧」。
這就是所謂的五別境。我們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也是隨時都有欲、勝解、念、定、慧這樣的作用,所以前五識就一定跟這個五別境相應。也就是說,對於希望境我們會起欲,就是希望嘛,希望享受,那個希望,對那個希望的境界,產生欲;對於那個決定的境界,產生勝解;對於曾經串習過的境界,產生念;對於所觀察的境界,我們有定,還有辨別──那個慧的能力,非常專註叫做定,能夠辨別叫做慧,所以對於觀察的境界,我們都有定跟慧的作用,這個就是所謂的五別境,就知道前五識一定有這五個。
前五識也跟十一個善法相應,這十一種善就是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輕安、行舍、不放逸、不害,這十一個。
這十一個為什麼稱為善?它的原因就是這十一種法它的自性是善的,就是說它的自體,它的本身就是屬於善性。那怎麼知道它是善性呢?因為這十一個法,它遠離一切的過失,而且能夠聚集一切的功德,那這些功德包括了世間、還有出世間的一切善法在裡面。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這十一種善法的話,我們就能夠自利利他,還能夠在這一世、還有將來世都能夠得到利益,所以我們就稱為「善」。為什麼稱為善的原因在這裡,就是它一切不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它都是能夠得到利益的。
第一個善法就是「信」。信,就是我們的內心絕對的純凈,沒有絲毫的主觀和自己的見解。所以它的重點是,你的心非常的純凈,清凈到了極點,就是凈化,不斷地純凈、pure,一直清凈、清凈、清凈,清凈到了極點,會發生什麼事呢?就跟我們的自性很接近了,對不對?因為我們的自性本來清凈,那你現在因為信心,讓我們的心越來越清凈、越來越清凈,是不是就跟你自性本來清凈那個相合了?所以我們一切的修行,其實就是在修一個信心而已,你的信心圓滿,你就成佛了,為什麼?因為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就是你能夠見到那個諸法的實相,也就是說你能夠明心見性,你可以見到自己的菩提自性,因為你清凈的那個自性心現前了,你就能夠開悟,你能夠證果。
所以這個信非常非常的重要,不管你是對世間的善法相信,還是佛所說的一切法相信,還是對三寶的功德相信,世間聖賢的道德相信,或者是你相信業力它所展現的那個能力。業力它是一股很強的力量,你造善造惡一定會有那個果報出來,這是一種業的力量,你相信那個業力的存在。
因為相信,你才會精進,你對那個不信的,你當然就不會很勇猛精進去把它完成,或者去把它做到,就是一定是相信,你才會做,所以它是精進的一股動力,就是靠信心來的。不信的話一定懈怠,我們相信有好處,我們才會去做嘛,所以信心它是精進的推動力,它也是我們成就的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信心。所以我們一面修,就一面讓自己的心清凈、清凈、清凈,凈到了極處,自性自然就現前。
我們有這個體悟,常常一懷疑,心就被染污了,對不對?就開始不信這個、不信那個,懷疑東、懷疑西,那個就是開始你的心被染污了,所有的煩惱就生起了。所以不信、懷疑會讓我們心受到染污,然後一切的染法,一切的煩惱就這樣生起了。除非你有信心,你的心才能夠保持那個清凈心,所以它很重要。
第二善法就是「慚」。慚,簡單說就是反省自己的一種自覺的能力。譬如說我們做了壞事,我們內心會感到羞恥,老是耿耿於懷,或者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的那種感覺,那個就叫做慚。
那個「愧」,愧是尊重世間公共的那個輿論,叫做愧。譬如說我們做了壞事,我們很害怕輿論的批評,害怕別人的指責,覺得沒有臉見人,這個就是一種愧的心理。所以慚跟愧是有一點差別,慚比較偏重在你覺得自形羞慚,愧就是恐怕愧對他人,怕一些批評,或者是責備。所以一個是對自己負責,一個是對他人負責的一種情懷,這個是慚、還有愧。
第四個是「無貪」。無貪,就是不染著。對於已經得到的,我們不會耽著在裡面,對沒有得到的,你也不會拚命去追求,你就是很安於現狀,這個就是無貪的特性。
我們修行人就是不但不要貪,還要對它們產生深深地厭惡,因為我們要知道貪是輪迴的根本,為什麼會來輪迴?就是一念的貪來的,所以阿羅漢證到無貪、無瞋、無痴,他就不會再來了嘛,不會來六道了。所以我們對貪要生起非常強烈的厭惡,一種出離心。
那你說我為了證明無貪,所以我每天也就不要去特別講究說,什麼眼睛要看好的,還是耳朵要聽好的,我就隨便吃,還是隨便糟蹋自己的身體,這樣也不對。所謂「無貪」的意思,不是說我就把這五塵境界就把它丟掉了,然後我也不睬它,然後我逃避它,為了怕引發我的貪,所以我就很害怕它,然後遠遠地避開它,不是這樣子。你可以很自在地受用五塵境界,但是你的心不染著。受用,就是你還是要看,還是要聽,但是你的心沒有怎麼樣?沒有受到它的誘惑,還是安住得很好,可是你可以很自在地受用五塵境界,但是心不染著,那個叫無貪。不是說我就都不要受用了,不要受用你沒辦法活呀,不吃飯就餓死了。所以不是說你不要受用,而是你可以很自在地受用,但是你一定要很小心地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沒有跟貪相應,這個就是功夫嘛。有修止觀都O.K.啦,沒問題啦。面對五塵境界心不動,就是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它是生滅無常、無我的,就是觀,然後受用,你可以吃多多都O.K.,所以它是功夫的問題。
所以我們修行人不但對世間的名聞、利養,或者是……就是我們說名關、利關、恭敬關,關關要過關,對不對?就是不但不貪著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等等的。那對出世間的涅盤、菩提也不貪求喔!不要說我世間的這些我都可以放下了,可是我一心一意就是要追求菩提跟涅盤果,這個有沒有貪?我們叫做善法欲,可是這個還是跟貪相應,為什麼?因為你是為了自己的成就而追求的菩提涅盤果,這個就有貪,因為還有「我」,懂嗎?重點是沒有「我」就對了!我今天想要開悟、想明心見性、想要證果,不是為了我自己,我是希望趕快有能力去利益眾生,這個就對了。
所以我不但對世間的名聞利養,我不會去貪求,我做一切的善法功德,我也不會為了貪求世間的善業果報,有的人是為了功德才去做的嘛,為了善報,為了福報,然後才去修善法還有功德的,這個還是貪啊!你在修貪啊!因為你希望獲得一些好的果報,這是世間的貪。可是一旦學佛修行,又會貪,要趕快開悟、趕快證果、趕快解脫,這也是貪,然後修禪定,就耽著在禪悅當中,舒服得都不想下座,什麼事都不管了,什麼責任也不想扛,就想躲起來,那個也是貪啊!所以也不要貪著那個禪定之樂,更不要貪求想要證果。所以,學佛修行都是為了利益眾生,不是為了自己解脫證果,這樣就是做到無貪。
「無瞋」,就是不恚怒,充滿了慈愍心。像我們為什麼功德不能夠累積呢?為什麼功德不能累積?就是我們好不容易累積了一點功德,可是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全部燒光光了。好不容易銀行存一點錢,一次就領空了,這個就是瞋恚。因為我們還有瞋恚,所以只要瞋恚心一起來,我們所有的功德全部燒光光,所以說火燒功德林。
那為什麼我們的慈心生不起來呢?我們那個同情心、那個慈愍心生不起來呢?也是因為瞋恚,還有瞋恚,所以瞋恚它會障礙我們慈心的生起。因為你一發脾氣怎麼樣?自己都不快樂,你怎麼可能給眾生快樂?對不對?慈心就是要給眾生快樂,可是你發脾氣的時候你不快樂,所以你不可能給眾生快樂,所以當我們還有瞋恚心的時候,我們是不可能有慈心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那個慈愍心生不起來的原因,就是還有瞋心。
所以如果我們想說快速地累積功德,就是發菩提心,我們前面一直強調的。然後想要有慈心,也是要先做到無瞋,所以這個無瞋也是很重要的。
那什麼是「無痴」呢?就是對一切事理明白了解,叫做無痴。所以它等於是有正知正見,也等於是有清凈的智慧,是同樣的意思。你只要能夠明白一切的事理,你就自然沒有愚痴,境界來的時候不會迷惑顛倒,然後也能夠有智慧來抉擇什麼是正行,什麼不是正行,這樣子你才可能很正確地來修習一切的善法。
所以我們常常說行善也要有智慧,這個智慧就是從無痴來的,你不但具有正知正見,而且對一切的事理明白,就是說一切的現象界是「事」,一切的現象界你都知道它是生滅無常的,所以你不會著在任何的境界上面,所以你不會迷惑顛倒,任何境界現前你都不會迷惑顛倒,因為你對「事」已經做到無痴了。那對於一切理,這個「理」,就是指空性的智慧。剛才是講事相上的差別,事相上有千差萬別,但是你不會迷惑,當下可以觀空,這個空性的智慧就是屬於理體的部分,就從現象界可以直接就回歸到那個本體界。所以,你是在事相的當下去明白那個空性的道理,而入那個理的法界。所以有事法界,有理法界。事,是指現象界;理法界,是指透過現象界,你去明白它空性的道理,那個就是進入了理法界,能夠做到,就是現在所謂的無痴了。
這個無貪、無瞋、無痴,在小乘來說,它稱為「三善根」。所謂的善根,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為它能夠生起一切的善法,所以叫做善根。所以證到小乘的阿羅漢或辟支佛,他一定有無貪、無瞋、無痴這三個善根,因此他也能夠圓滿一切的功德。就是從這個無貪、無瞋、無痴的三善根來的,善法的根本,所以一切善都是從這個根本生出來的。所以只要你有無貪、無瞋、無痴,你去圓滿一切的功德就很容易了,因為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這三個善根它是趨向解脫,阿羅漢就是解脫,小乘就是講自己的解脫,所以它是可以趨向解脫的,所以它稱為三善根。
那以大乘來說,做到無貪,就可以成就布施、持戒的功德;你做到無瞋,就能夠成就忍辱的功德;你如果做到無痴,就能夠成就般若智慧的功德。所以不論小乘還是大乘,這無貪、無瞋、無痴都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依於這種根本,你才可以圓滿一切的功德善法。
善法的第七個是「精進」。精進,就是努力向上的一種進取心,叫做精進。在佛法它本來的意思,就是專門對那個止惡行善來說的,所以我們常常說四正勤,三十七菩提道品有所謂的四正勤,就是講精進。就是對還沒有生起的惡法,我們不要讓它生起;已經生起的惡法,要趕快讓它斷除;還沒有生起的善,我們要趕快生起;已經生起的善,要讓它增長廣大。這個就是止惡行善來說的四正勤,就是精進的範圍,這個比較偏在自己的、自我利益的上面,自己修行的內容。不管小乘、大乘都有三十七菩提道品,所以這個四正勤都是小乘、大乘必須要修的,你自我完成修行的內容,就是四正勤非常的重要,這樣你才可以斷惡修善,很快速地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所以有了精進,才能夠對所修的一切善法不減不退。
所以,什麼叫做「精」?就是說這中間沒有惡法的雜染了,叫做精。就是很精純,沒有惡法夾雜在裡面,才叫做精進的「精」。所以你今天還會行惡,雖然你今天做了很多的善,可是你中間有夾雜惡在裡面,你今天不能夠說精進的那個「精」沒有,因為不純嘛,你有夾雜惡在裡面。那「進」的話,就是說惡法會讓我們的善法退失,就沒有辦法進。所以我們就是要很精勤地做到剛才講的那個四正勤,努力精進地成就一切的善,但是這中間沒有絲毫的惡夾雜在裡面,這個才叫做精進,這是你自己的修行來講。
可是大乘的菩薩來講,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大乘有發菩提心,他不但自利,剛才是自我修行,是自利方面,他還要再利他。所以他在行善的……他在廣修一切功德善事的時候,他不會為了自己,就是說他沒有一念的貪心夾雜在裡面,貪心也是雜染,也算是惡法,算是煩惱。而且,他在利益眾生這個過程,所有在行菩薩道的這個過程,他不會有那個疲厭的心,不耐煩,哎呀!眾生好難度,算了吧!我還是自了比較快!不會生起那個疲累的心,永遠在弘揚如來的正法,利益無量的眾生,不達目的,絕不終止,就是這樣的一個勇猛精進的心。所以能夠做到這樣自利利他,才叫做真精進,真正的精進,這是菩薩的精進。
所以菩薩有所謂的披甲精進,披著鎧甲就不怕,好像那個戰士上戰場,就往前沖呀沖呀,他為什麼不害怕?因為他披甲,披著戰甲、盔甲,所以他可以沖沖沖沖沖,殺什麼?殺煩惱賊,這是第一個披甲精進。第二個精進,叫做攝善精進,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廣修一切的功德善事,但是沒有為自己一念的貪心夾雜在裡面,這個是叫做攝善,收攝的攝,攝善的精進。第三個,就是利樂精進。就是利益眾生,宣揚如來的正法,不達目的,絕對不停止,這個叫做利樂精進,這個是大乘的真精進。
第八個「輕安」。輕安,就是指我們身心非常的調和安適、輕鬆暢快的那個感覺,叫做輕安。
那你說平常有沒有輕安?沒有!輕安是你修定才會有的輕安。所以世間的那種身心剎那的暢快,那個不叫輕安,差太多了。這個輕安是指修定來的輕安,你有修禪定才會生起這個輕安的感覺。有了這個輕安,你才可以遠離身心的粗重,遠離身心的粗重之後,你才不會有昏沉的現象。不然現在我們一般白天是什麼?是小昏沉,晚上睡著是大昏沉,都在昏沉當中,就是因為沒有輕安。身體也非常的粗重,老是四大不調,五臟六腑生病,就身不調嘛,就是身粗重;心也很粗重,一下生煩惱,一下又鬧情緒,然後又什麼感受,心也不輕安。
所以除非你得定,身心才能夠在這種調和安適、輕鬆暢快這樣的一個狀態當中,你才可以永遠遠離昏沉。我們也說,你可以到達色界初禪就沒有睡眠了,晚上你就是躺在那裡,你的意識也是非常非常的清明,就是睡著了,你也知道你每一個……,你翻身,你也知道你翻身,你踢被子,你也知道你踢被子,都很清楚,所以它是修定來的。
第九個,「不放逸」。就是說我們時時刻刻都防護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不讓它放逸、懶惰地向不正當的方面去發展,這個就是不放逸;也就是很勤勉地在修一切的善法。所以很精進地在無貪、無瞋、無痴這三善根上面,很精進地在這個三善根上面,心不私毫地放逸,這個我們叫做不放逸。所以佛果它其實就是不放逸來的,所以佛隨時都在定中,祂心不會放逸的,永遠在這個三善根裡面,永遠是沒有貪瞋痴。
第十個,「行舍」。行舍也是精進三善根來的,精進無貪、無瞋、無痴,久了呢,我們的心自然就能夠非常寂靜地安住在什麼狀態呢?平等、正直的這個境界當中,平等、正直是重點。
像我們一般心都不平等嘛,我們的心有高下,所以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親人就產生貪愛,怨敵就產生瞋恚,所以心不平等,所以,除非我們已經做到了行舍。這個行舍是定力的成就,就是說你已經心能夠安住在這個定當中了,那在這個定當中,當然就不會有怨親、中庸的差別,所以你的心才能夠安住在平等上面。
那所謂的正直,就是不邪曲,叫做正直。也不會散亂,也不會昏沉,然後也不會有一些那種惡的尋思,我們所謂的惡覺,就是不好的念頭,不會有。這個我們叫做正直,就是沒有邪曲的意思。
所以它也是定力來的,就是說你的心在定當中,所以它可以一直安住在這樣的一個狀態,平等正直這樣的一個狀態,我們就稱為行舍。所以它可以對治掉舉,你定修得好,就不會有那個粗的散亂,也不會有細的掉舉。
善法最後一個,「不害」。就是不損惱、不傷害眾生,就是說我們隨時隨地都不會讓眾生感到痛苦,所以它是一種悲心,悲心就是拔苦,讓眾生去除痛苦,拔除眾生的苦,這個是不害來的。你要有這個不害的心,隨時不想傷害眾生,不想讓眾生痛苦,還希望幫他除苦,這個就是不害。任何情況之下都不可能生起傷害眾生的念頭,更何況是語言暴力、行為暴力,都不可能,所以它是一種悲心的展現。
我們昨天介紹前五識,它是性境、現量,所以它一定就是跟這個純善、至善的十一種善法相應,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比較不能理解的是說,它為什麼還會跟後面等一下要講到的那個煩惱相應呢?就是第六意識是罪魁禍首嘛,我們昨天講過,只要第二念第六意識加進來,第六意識生煩惱,跟煩惱心所相應,前五識也跟著跟煩惱心所相應。可是前五識它本身是性境現量的,所以它是無分別的,無分別跟這個善法相應就比較能夠理解。
那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十一個善行對我們修行的重要性。因為我們修行無非就是要從斷惡修善開始下手,然後再修習止觀,成就戒定慧三學,最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那你想要完成這個自利利他的這樣的一個修行,你就一定要有十一個善行,所以什麼時候圓滿這個自利利他的修行,就是什麼時候做到了這十一種善法,你就圓滿了。就是這麼重要,這十一種善法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們還要特別來把它歸納整理一下。
《八識規矩頌》第2講(前五識頌2)
第一個信心,我們剛才講了,信心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它是一個根本,一切成就的根本就是信心。有了信,你才會好樂行善,所以信心的作用就是好樂行善,就是那個「樂善」,就是好樂行善。
無貪、無瞋、無痴,我們剛才講了,它是三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它能夠生起一切的善法,所以它叫做「作善」。你要行一切的善,就是以無貪、無瞋、無痴為根本。
精進,是菩薩唯一的善根;不放逸,就是時時刻刻防護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有了精進跟不放逸,我們一切的善法功德,自然就能夠圓滿成就,所以叫做「滿善」,就是圓滿成就一切的善,從哪裡來的?從精進跟不放逸來的。什麼是不放逸?剛才講過,就是精進在無貪、無瞋、無痴三善根上面,叫做不放逸。
這個是你要修一切的善必須具備:信、無貪、無瞋、無痴、精進、不放逸這些善根,你才能夠修習一切的善法,圓滿成就一切的善法,基本條件。
那你想要止息一切的惡,就要靠慚跟愧心,所以慚愧它的功能就是止息一切惡,這就做到了我們修行第一步什麼?斷惡修善。
輕安──對治昏沉(障觀)
行舍──對治掉舉(障止)
然後就要修習止觀了,對不對?修習止觀才能夠得輕安,我們剛才說輕安是由定來的,初禪開始就有輕安了。初禪以前的欲界定、未到地定都沒有輕安,初禪開始有輕安,所以標準沒有很高嘛。那輕安它主要是能夠對治昏沉,昏沉一旦對治了,我們就能夠很快的生起慧觀而成就慧力,所以得輕安能夠成就慧力。那行舍,它可以對治掉舉,掉舉對治了之後,我們就能夠很快的成就定力。
所以輕安跟行舍,就是不管各宗各派,你修習止觀,就是想要成就定慧的話,它的下手功夫從哪裡下手?就是修止觀,然後成就輕安跟行舍,從這邊下手。
不害──拔苦──悲
無瞋──與樂──慈
那不害呢,就是你自己成就之後就要行菩薩道,那你那個慈心的來源從哪裡來?就從不害來,我們剛才說了。所以不害是修戒定慧,還有行菩薩道的根本。
四無量的體性
慈──以無瞋善根為體
皆是憐憫眾生
悲──以不害善根為體
喜──以不嫉善根為體
舍──以無貪、無瞋善根為體
那我們看那個四無量心,就是說我們能夠悲愍眾生、憐愍眾生,然後希望去利益他們,就是因為我們有慈悲喜舍這四無量心,可是它們的特性有一些不一樣,就是說它的體性是不同的。
那慈心比較偏在給眾生快樂,這個要做到無瞋才能夠給眾生快樂,就是我們剛才講的,你自己都不快樂,不可能讓眾生快樂嘛,所以你自己要先去除這個瞋恚心,你的那個慈心才可能生起。那個悲心,就是希望為一切眾生除苦,所以它是不害這個善根為它的體性。
慈心是以無瞋善根為體性;悲是以不害善根為體性;喜是以不嫉妒這個善根為體性,不嫉妒才會隨喜嘛,所以這個喜,也是希望讓一切眾生感到歡喜,所以你不但不會嫉妒他,而且還能夠隨喜,隨喜他一切的功德等等;那個舍,就是以無貪、無瞋善根為體性,這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行舍那個「舍」,心平等正直。我們對親人會貪愛,對怨敵會瞋恨,就是有貪、有瞋,所以我們的心不平等、不正直。所以這個舍無量心,就是心能夠做到平等正直,自然它就是以無貪、無瞋善根為它的體性。那這四個都是很重要,我們想利益眾生,想行菩薩道,就是要有具備這樣悲愍眾生的心,就是慈悲喜舍這四無量心,是非常重要的行菩薩道的基本功夫,基本條件。
前五識不但跟十一個善法相應,就是前面的五徧行、五別境、善十一都相應,它也跟煩惱心所相應,是因為第六識加進來的關係,所以它也和兩個中隨煩惱,八個大隨煩惱,還有三個根本煩惱相應,所以就是下面一句──中二大八貪瞋痴。
「中二」,就是無慚、無愧。現在講的都是跟我們剛才講的相反的,所以我們很快把它帶過就好了。無慚、無愧就是剛才講的慚愧的反面,剛才是說要有慚愧心,我們才可能止息一切的惡行,那你無慚、無愧的話,當然就是沒有辦法,你就是會生長一切的惡,都是從無慚、無愧來的。所以,無慚就是做了壞事,自己不覺得羞恥,就是沒有慚心;沒有愧心,就是做了壞事也不怕別人的批評,簡單說就是這樣子。
八個大隨煩惱,就是指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散亂、不正知。
「不信」,就是相對剛才那個信來說的。所以你不信的話,就會懈怠,因為你不相信行善會有好報,你就不會去行善,不相信世間的善法,你就不會行世間的善,不相信出世間的善法,你就不會行出世間的善。那他為什麼會不信呢?它的根本是愚痴來的。現在所謂的隨煩惱,就是隨根本煩惱來的,我們稱為隨煩惱,所以它一定是從根本煩惱那邊來的。所以現在講的不信,它是從根本煩惱那個貪瞋痴的痴來的,因為愚痴,愚痴才會不明白事理,所以你才會不相信嘛,因為它就是宇宙的真理,可是你居然不相信,就是愚痴嘛,所以它是愚痴來的。
第二個大隨煩惱就是「懈怠」。懈怠就是懶惰、不精進,不努力的斷惡,然後不精進的為善,所以它很難圓滿一切的善法的原因在這裡,就是它會懈怠、會懶惰。它也是愚痴來的,因為不信就會懈怠,所以不信是愚痴,懈怠也是愚痴相應的,所以它屬於痴的一分。
「放逸」,就是我們的心每天任意放縱在五欲的享受上面,不知道有所節制,我們就叫放逸。一放逸,我們的心就忘失正念,一忘失正念就會造做一切的罪惡的行為。所以應該要斷的惡,你不會很有效地去預防,應該要修的善,你也不會很精勤地去修。所以所謂的放逸,就是懈怠,還有貪瞋痴,所以放逸跟貪瞋痴相應,還有懈怠的一分。
「昏沉」,就是昏昧沉重,就是屬於痴,它是愚痴相應的。昏沉是修觀最大的障礙,所以我們為什麼常常修觀的時候,我們對所觀的境界總是觀不起來,觀不清楚,然後不能夠保持,就是因為昏沉,所以它是障礙我們修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還會昏沉。所以想要修一切的觀行都不能夠成就,就是整天身體重重的,頭腦昏昏的,心也是闇昧不明,昏昧的狀態,這個我們就稱為昏沉。
那什麼是「掉舉」呢?掉舉就是我們的心在一種輕浮躁動的狀態,我們叫做掉舉。像有些人總是喜歡閑逛,到處逛,東逛逛、西逛逛,到處遊盪,這個叫做身的掉舉;講話喜歡東拉西扯,談笑風生,這個是口的掉舉;每天放縱自己的心怎麼樣?任意的遨遊賓士,天馬行空,不斷地攀緣外境,就是在打坐修定的時候也是胡思亂想,妄念紛飛,或者是見到種種的惡境界,這個都是意的掉舉。所以,掉舉能夠障礙我們得定,所以它是修定最大的障礙。那為什麼會掉舉呢?它是跟貪相應的,因為貪慾,所以不斷不斷地妄念紛飛,都是從貪慾來的。
下面一個「失念」。失念,就是忘失正念,不能夠憶念保持正念,不能夠憶念保持正念,就會讓我們的邪念增長,心就散亂。所以一失念,心就散亂。
那什麼是「散亂」呢?散,是分散;亂,是擾亂。就是讓我們的身心馳散流蕩,不能夠收攝,不能夠專註在一個境界上面,因此不能夠得定的原因,就是因為散亂。不能夠得正定,發的都是惡慧。所以心一散亂,就一切的煩惱都來了,所以它是貪瞋痴的一分,貪瞋痴它都有,所以散亂的原因是貪瞋痴都有。
那最後一個,「不正知」。就是指沒有正知見,有的都是邪知邪見。這個「知」,就是指知見,知見只要不正的話,那個邪見就會增長,所以它是屬於邪慧,還有愚痴的一分,這個是不正知。
前五識就是跟這個兩個中隨煩惱、八個大隨煩惱相應之外,還跟三個根本煩惱相應,就是貪、瞋、痴。貪、瞋、痴,我們剛才講無貪、無瞋、無痴,反過來就是貪、瞋、痴。
所以貪,就是貪慾。不管你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種種的欲樂,心中永遠不會感到滿足,這個就是貪愛的一種心理狀態。
瞋呢,瞋就是心懷恚怒,瞋恚那個恚怒,這個我們叫做瞋。我們一般都說瞋恚,就是心懷恚怒,叫做瞋,沒有慈愍心,所以說瞋心障慈,害障悲。
痴呢,痴就是愚痴無明,對事理不明白叫做痴。所以因為無明愚痴,才會不信。我們剛才說不信是什麼?愚痴的一分,所以愚痴就無明,不明白事理,然後就開始不信,然後就邪見,然後懈怠、放逸、昏沉、散亂都跟痴有關。所以愚痴一上來,就統統都有了,這些煩惱都有了,所以在一切的煩惱當中,愚痴是最嚴重的一種煩惱。
我們講它相應的一些心所,一共有五十一個心所,貪瞋痴有了嘛,根本煩惱有六個,貪瞋痴有了,為什麼沒有慢、疑、惡見?惡見就是五不正見,為什麼沒有這三個根本煩惱?是因為我們要生起慢、疑,還有五不正見,必須要有我執跟法執,可是前五識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因此沒有這三個根本煩惱。
第二個,它為什麼沒有小隨煩惱?十個小隨煩惱,為什麼不相應?就是因為小隨煩惱是隨著我們第六意識分別個別現行的,前五識它是現量任運分別,所以它沒有小隨煩惱。
最後一個,它為什麼沒有四不定?因為這四個不定法都是跟第六意識相應的,所以它沒有這個四不定。尋、伺是第六意識的粗細分別,叫尋伺;那個悔,前五識不會後悔,因為它現量、性境,不會後悔;那睡眠,前五識也不會睡著,所以睡眠是第六意識的昏昧狀態,我們叫睡眠,所以前五識是沒有睡眠,因此說它沒有四不定。
我們今天就介紹前五識它所相應的心所的內容,一共三十四個心所相應,其它十七個不相應。
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3講
(前五識頌3)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3月9日
喇嘛!法師!各位師兄!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
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這個是第二首頌的前兩句,是說明前五識所依的根,還有所依的緣。
前五識所依的根,是凈色根。我們第一晚有講過什麼是凈色根,所以說「五識同依凈色根」,什麼是凈色根呢?凈色根就是清凈色法所成的根,叫做凈色根。我們講過,它是清凈的四大所成的根,所以叫做凈色根。
那什麼是清凈的色法呢?清凈的色法,指的就是清凈的四大所造的色法,叫做清凈的色法。它非常的微細,不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得見的,因為它的自體非常清凈,所以我們就稱它為清凈的色法。那我們前五識所依的根,就是由這種清凈的色法所成的根,叫凈色根。那簡單的講,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神經系統。我們眼識所依的眼根,就叫做視覺神經;耳識所依的耳根,就叫做聽覺神經;鼻識所依的鼻根,叫做嗅覺神經;舌識所依的舌根,就叫做味覺神經;身識所依的身根,就叫做觸覺神經。這樣我們就能夠比較明白,它凈色根指的是什麼。
那五識就是要依這個凈色根,才能夠攝取外境,就是眼耳鼻舌身,它攝取的是色身香味觸五塵境界。那一旦根跟境互相接觸,就能夠生起五識的作用。但是在攝取外境的同時,還必須要有種種的助緣,才能夠發揮五識的功能。譬如說:眼根和外境相接觸的時候,生起眼識,就必須具備九種助緣,所以說「眼識九緣生」,所以我們現在就要了解生起眼識的作用,它必須要有九個助緣。
第一個是「所依根」,就是這個根緣。一定要有這個凈色根的眼根,如果眼根壞了,我們就看不見,所以它第一個是所依根。
第二個是「所緣境」,就是我們眼根所面對的是色塵,這個就是境緣。如果這個色境不現前,我們也看不到。
第三個是「親因緣」,就是所謂的種子緣。如果沒有眼識的種子,我們也看不見。所以這個眼識的種子,是由自己親因所生的,所以叫做親因緣。那這個眼識的種子在哪裡呢?就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裡面,每一個識都有它的識種子,因為有這個種子,你有外境現前的時候,你才能夠生起現行,你才能夠看見,所以這個親因緣就是指這個識的種子。
第四個是「分別依緣」,這個就指的是第六識。我們要看東西的話,也是要有第六意識的分別,我們才能夠看得見。所以如果沒有第六意識的分別,雖然有外境現前,我們也不能夠了別說你看到了什麼,所以這個分別依緣也是很重要,指的是第六識。
第五個,「染凈依緣」,指的是第七識。要生起眼識還要有第七識的幫忙,就是第六識在分別外境之後,我們眼識是染的、還是凈的,還要依這個第七識。如果第七識是染的,眼識就是染的,如果第七識是凈的,眼識就是凈的。所以在第七識沒有轉成平等性智之前,第六意識是念念成染,因此前五識也是念念成染。所以眼識是清凈的、還是染污的,就要看第七識轉了沒有。所以它是……染凈依緣,就是說成染、還是成凈,完全要看第七識它轉了沒有,沒有轉之前,第六識是染的,所以前五識也是染的。第七識轉了之後,第六識是清凈的,也轉成妙觀察智,那前五識才能夠跟著轉,轉成清凈的成所作智。第六識先轉,第七識再轉、跟著轉,第六跟第七先轉,五八果上圓。「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所以第六跟第七識先轉,然後八識轉,五識再轉。
第六個是「根本依緣」,指的是第八識。第八識是諸識的根本,所以稱為根本依。任何一識的生起,都是以第八識做為它生起的根本,因此沒有根本識做為依止的話,眼識不生。所以眼識要發揮它的功能,也必須要有第八識,因為它是一切識的根本。
第七個助緣就是「作意」。我們昨天介紹五徧行,有第一個作意,就是我們的心趣向外境,注意到那個外境,那個叫做作意。所以讓我們的心去趣向外境,這個就是作意。所以如果沒有作意的話,我們沒有要注意任何一個地方,我們就視而不見,因為我們沒有注意某個焦點,所以如果沒有作意的話,就等於是視而不見。所以作意是令我們的心趣向外境,如果沒有這個警動性的話,種子是不能夠生起現行的。所以作意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我們的種子能夠起現行,就是靠作意,沒有作意的話,我們含藏在八識有無量的種子,它不會生起現行。一定是作意之後,它才會生起現行。所以一切心識的活動,一定有作意,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一定有作意,要不然沒有辦法起心動念。
第八個是「空緣」,就是空間。如果沒有適當的空間距離,我們眼睛也看不見,所以我們眼睛要看到種種的境界,必須要有空間距離,這個就是空緣。太近了,看不到,碰到我的眼睛,我什麼也看不到;太遠,我也看不清楚,所以它要有適當的距離才能夠看到。
第九個是「明緣」,就是光明。如果沒有光明的照射,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分辨這個色境它的情況,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沒有辦法分辨,所以也是要有光線。在黑暗當中,什麼都看不見,所以它必須要有明緣。
這個就是「眼識九緣生」,要生起眼識的作用,必須要這個九緣,少一個都看不見。
如果是耳識的話,就必須具備八個因緣。因為耳識不需要光明,你在黑暗裡面還是可以聽到音聲,所以剛才九個緣就少了一個明緣,不需要光線。
那根緣就是耳根,境緣就是聲境,種子緣就改成耳識的種子,一共這八個因緣。其它作意一樣,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這個都一定要具備的。所以說「耳識唯從八」,偈頌當中所說的那個「八」,就是指耳識它需要八個緣,才能夠生起作用。
偈頌的「七」,就是指鼻、舌、身這三個識,所具備的緣是七種,就是前面的八個緣當中再少一個空緣,就是空間距離它不需要。像你鼻子聞香的話,你這個味道一定要碰到鼻根,你才能夠聞出它的香臭。那舌根也是一樣的,你的東西,你說放在外面,什麼味道我不知道,我一定要舌頭碰到,對不對?所以它是沒有空間距離的,它一定要碰到我的舌根,我才知道。那身體也是同樣,你一定要接觸到,我才有種種的……,我才感覺冷,或者是暖,才有這種種的感覺生起。所以鼻識、舌識、身識三識,是不需要空間距離就能夠生起,所以說「鼻舌身三七」,這三識只需要七緣就可以了。
所以鼻識的七緣,就是鼻根;相對的那個境,就是香境;然後要有鼻識的種子;還要有作意;分別依,就是第六識;染凈依,就是第七識;還要有根本依,就是第八識,就能夠生起鼻識的作用。
那舌識的七緣,就是舌根,味境,舌識的種子,作意,分別依,染凈依,根本依。
身識的七緣,就是身根,觸境,身識種子,作意,分別依,染凈依,根本依。
所以頌中的第二句說「九緣七八好相鄰」,我們就知道這個「九緣七八」是什麼意思了。九緣,就是指眼識需要九緣;七,就是鼻舌身三識需要七緣;這個八,就是耳識需要八緣。
那什麼是「好相鄰」呢?就好像好鄰居一樣,現在有什麼事情,我們大家一起合作,把這個事情辦好,合作無間,互相幫助,這個就是「好相鄰」的意思。
那我們現在不管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識,它要生起作用的時候,不管它是九緣、八緣,還是七緣,每一個緣不是單獨去幫助五識的生起,不是,而是大家一同的互相支助,互相幫助,好像好鄰居一樣互相的幫忙,讓這個五識能夠生起作用,所以我們叫做「好相鄰」。也就是好相鄰助的意思,互相依存,不相乖違,不會互相找碴,互相違背。就好像好鄰居一樣,總是互相幫忙,合作無間,把事情做好。所以五識生起所需要的助緣也是一樣,它們總是相互一致,好相鄰助,讓識能夠無礙的生起,而不是每一個緣個別單獨讓識生起,不會互相幫助,不是這樣,所以我們說它是「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這是第二首頌的後面兩句。
第一句是說明前五識在觀察五塵世間的時候,根與境是相合呢?還是根與境是相離的情況?那我們剛才講了就明白了,鼻舌身三識怎麼樣?必須它沒有空間距離,所以它一定是相合才能夠生起作用。所以「合三」,我們就知道它的意思是指,鼻、舌、身三識在觀察香、味、觸塵的時候,根和境是相合的狀態,因為不需要空間距離,所以根跟境是相合的,所以說「合三」,就這三識是相合的,這三識要生起作用的時候,根跟境是相合的狀態。那「離二」,就是指眼識跟耳識,這兩個在觀察色境跟聲境的時候,根跟境是相離的狀態。我們剛才講了,眼識跟耳識的生起需要空間距離,所以說「離二」。
「觀塵世」,就是觀察這個塵世間。五識的作用就是用來觀察這個五塵世間,所以前五識是做什麼?就是觀察這個紅塵所有的事情,五塵境界,觀察這個五塵境界、這個世間,就是前五識的功能。
那為什麼叫「塵」呢?這個「塵」就是指五塵境界。因為它會染污我們的心識,所以我們叫它「塵」。除非你有止觀在裡面,不然一看,五識面對色聲香味觸的時候,馬上第六意識起分別,我再加進去,就我喜歡不喜歡,那個煩惱就生起了。所以它其實是,你五根面對五塵境界的時候,它是染污我們的心的,讓我生起貪瞋痴種種的煩惱,所以它是塵,就是染污的意思。除非你當下有定,然後有智慧的觀察,才不會被它染污。
這個「世」是遷流的意思。所以就是說這個遷流變化的世間,所有的塵境都是染污我們心識的,所以叫做「塵世」。那五識的作用,就是來觀察這個塵世間的。
我們看第二句,愚者難分識與根。
這個就是說到,我們五根面對五塵境界的時候,所生起的種種認識,到底是這個根的作用?還是識的作用?也就是說,譬如說我們能看見東西,你認為是眼根看見?還是眼識看見?我們一般都會以為說我的眼睛看見嘛,就是我的眼睛能夠看得見,而不是說我的眼識能夠看得見。我看見東西,是因為我有眼睛,所以我看得見。實際上不是嘛,我們剛才就已經講過,剛才「眼識九緣生」的時候就講過,眼根只是生起眼識的增上緣而已,眼根是屬於凈色根,因為它是清凈的色法所成的根,它是最微細、最清凈的色法所成的,那什麼意思?它是屬於色法,眼根是屬於色法。既然是色法,它就沒有知覺的作用,所以它不能夠了別外境,所以我們眼根只是照見外境,但是它不能夠了別外境,它沒有這個知覺的作用,因為眼根是屬於色法,懂嗎?所以能看見的不是眼根的作用,眼根只是有照境的功能。所以,真正能夠看見的是眼識,眼識就是屬於心法了。我們說心法有八個,就是講眼識,它是屬於心法的。所以心法它就有知覺的功能,而且它也能夠了別外境,所以我們能見的是眼識,而不是眼根。
所以世間人都會以為我們能看見是眼根的作用,不但世間人是這樣認為,外道也是這樣認為,還包含了愚法的聲聞人也難分識與根的差別。所以這邊才會說「愚者難分識與根」,這個「愚者」,就是指愚法的聲聞人。因為聲聞人他只斷煩惱障,還有所知障沒有斷,所以他對法的見解還是愚痴的,所以我們稱為「愚者」。
聲聞人認為根和識是可以互生的,可以互相生起,它是互相幫忙、互相生起的,所以就錯認第六識為根,不知道有第八識的存在。聲聞小乘他們只講到第六識,沒有第七識、第八識,有第七識、第八識是大乘唯識,談到有七八兩識,可是小乘聲聞人他們只談到第六識,所以他們就以為這個識就是跟根互相作用而能夠看得見。
那我們剛剛說生起眼識需要九緣,對不對?其中有一個親因緣,就是眼識的種子,生起眼識……就是這個眼識種子是生起眼識的親因緣,剛才講了有這個緣,那眼識它就是由眼識的種子所生的,才能夠生起眼識的現行,加上作意,這個眼識的種子才能夠生起眼識的現行。可是這個種子含藏在哪裡?含藏在第八識,所以這個第八識才會成為生起眼識的根本依,剛才說根本依緣就是第八識。可是小乘因為他不知道有第八識,所以他以為根、識是可以互生的,這個根就是識,所以我們才會說他「愚者難分識與根」。
所以這邊的愚者,不是指世間的愚痴的人,不是,是特別指聲聞小乘人,他們都搞不清楚根跟識的差別在哪裡,它非常的難分,那為什麼那麼難分呢?它容易被混淆的原因,是因為根跟識它們緣的都是色塵,如果以眼識來說的話,它緣的都是色塵,就是說根跟識生必同境,就是你眼根緣的是色塵,眼識緣的也是色塵,所以這個時候根跟識就會弄不清楚,因為它們緣的是同一個境界,懂嗎?那你的耳根也是聽聲塵,你的耳識也是緣聲塵,所以根跟識就會很容易混淆的原因在哪裡,原因就在這裡,就是根跟識它生必同境,它們一生起作用是同一個境界,緣的是同一個境界,所以根跟識就弄不清楚。
那另外弄不清楚的原因是,這個五根跟五識對於境界都是任運現緣,我們第一個晚上講的「性境、現量」,它就是當下現前的,所以它是任運的就緣當下的那個境界,然後不起分別,所以很難分根跟識的差別,因為它都是當下任運現緣,就是任運的緣當下現前的那個境界,所以根跟識很難分。
勉強要比喻的話,就是五根緣境,就好像鏡子相對那個要照攝的對象,因為我們說眼根對色塵,就好像鏡子前面有一個對象對著這個鏡子,對不對?我們眼根對著色塵,就好像鏡子……(這個對象)對著鏡子一樣。可是五識對於境界來講,它是如鏡現像,它是鏡子裡面反射那個影像,跟剛才說對著一個像是不一樣的。鏡子,這邊有一個像,對著鏡子,這個是五根,對於境界來講,是好比鏡子對著像;可是五識緣境界,它是鏡中現像,這個鏡子裡面現出這個像。所以有這麼微細的差別,所以一般弄不清楚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任運現緣,不起分別,所以它很難分。
可是,「識」我們剛才說,它是屬於心法,「根」是屬於色法,色法跟心法是不同的。根能夠照境,識能夠緣境,所以根識也是不一樣的。根能夠照境,我們剛才說好像鏡子對像,它是能夠照境,所以它不能夠了別外境。可是,識它能夠緣境,所以它能夠了別外境,所以根跟識其實是不同的。一個不能夠了別,它只是對境而已,不能夠了別;那識它能夠緣境,所以它能夠了別外境。一個是照境,一個是緣境,所以根識是不同的。因為聲聞人沒有八識的說法,所以他很難弄清楚兩者的差別,因此說「愚者難分識與根」。
前面兩首偈頌,說的是五識在有漏位上的種種相,那至於五識在無漏位上轉識成智的情形,我們就要看第三首偈頌: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這個前五識到了無漏位上就能夠轉成成所作智,那麼這個成所作智是屬於什麼樣的智慧呢?一般我們把智慧分成加行智、根本智、還有後得智。
那什麼是加行智?就是在加行位上所產生的智慧,我們稱為「加行智」。譬如說聽聞來的智慧,我們叫做聞所成智,因為聽聞而成就的智慧,它是屬於加行智。那你聽聞之後,思惟產生的智慧,我們叫做思所成智,就是經由思惟觀察而成就的智慧,我們叫做思所成智。所以這個聞所成智、思所成智,都是屬於加行智,在加行位上所成就的智慧。可是,有沒有開悟?有沒有見道?還沒有。譬如說我們聽聞諸法空性的道理,然後借著不斷不斷地思惟觀察,在一切有為法上,觀它的生滅無常,希望能夠體悟到一切法自性是空的,希望能夠見到諸法的空相,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屬於加行智,因為還是沒有見到空性。
那什麼時候見到?就是你這樣慢慢地,不斷不斷地思惟、觀察、修習,有一天就真正的見空性了,這個時候的智慧,我們稱為「根本智」。就是真實的見到諸法空相,或者是真如本性現前了,我們這個時候心就是這個真如本性,因為你要見的是什麼?真如本性,你當下現的是什麼?你的心現出的是真如本性,所以這個時候你的心跟境是合一了,這個我們稱為根本智。所以它是可以親緣真如的,你的心當下可以親自緣到這個真如,因為你當下的心就是真如的本身了。前面加行智是我們不斷不斷地思惟觀察,希望能夠見空性,真如本性能夠現前,可是還沒有現前。哪一天真正現前的時候,真如現前了,那你真如本性現前了,是不是同一個東西?你要見的是真如,你的真如本性現前了,真如對真如,所以它合一了,這個我們稱為根本智,就是諸法空相現前。
那我們要依於這個智慧,再生起種種的作用,那個我們稱為「後得智」。所以剛才說你親見真如的那個根本智,為什麼稱為「根本」呢?因為它是一切智慧的根本,所以稱為根本智。所以之後一切的智慧,需要這個根本智慧做為基礎,然後再活用,你可以無量的起妙用,來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所以在無量的善巧方便、利益眾生這個運用的智慧,我們都叫做後得智。就是依於根本之後才得到的,叫做「後得」,得到根本智之後才得到的,所以叫後得智。依於根本智之上,再起廣大的運用。
所以我們就知道,你見了空性之後,得了根本智之後,你對一切法就不再會執著了,因為當下你就見到它的真如,當下你就見到一切法的空相。雖然現象界有無量的千差萬別,但是你都不會執著,是因為在千差萬別的宇宙萬有的當下,你可以見到真如,對不對?所以菩薩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他是不會起任何的執著,就是因為他得了根本智,然後又有無量的善巧方便,從根本智生起它的作用,後得智的作用。因為有根本智,所以在一切因緣法上面,他可以見到它的空相,所以他不會執著。可是又不會著在這個空裡面,什麼事都不做,所以空中能夠生出妙有,然後做廣大利益眾生的事業,都是後得智才能夠圓滿的。
那後得智能不能親緣真如?就不可以了。只有根本智當下,你的心境是合一的,可是後得智是從這邊變相觀空才生起的作用,所以我們看偈頌,叫做「變相觀空唯後得」。
這個「後得」,就是後得智的意思。可是後得智就不能夠親緣真如了,所以它是要變帶起空相,才能夠生起它智慧的作用,所以這裡的「後得」,就是指後得智。
那前五識轉成的成所作智,它就是屬於後得智。那後得智在觀察空理的時候,必須先變起真如的相貌,所以叫做「變相觀空」。它不是親緣真如,它必須要先變起真如的相貌。譬如說我們在觀察一切現象界的當下,見到諸法的空相,那這個空相和根本智所見的那個空相不一樣,對不對?這時候的空相不是真如的本身,而是借著一切有為法去觀出來的,所以它不是真如的本身。這時候見到的空相,不是空相的本身,而是變帶真如而起的空相,這就是「變相觀空」的意思。因為有根本智,已經見到諸法空相,所以我們在觀一切法的時候,能夠見到空相。這個空相不是真如的本身,而是變帶真如而起的空相,所以後得智是不能夠親緣真如的,所以是「變相觀空唯後得」。
那這個後得智雖然能夠變相觀空,但是不能夠直接的詮證真如,所以說「果中猶自不詮真」,下面一句。
這個「果中」,就是指到了佛的果位當中;「猶自不詮真」,就是還是不能夠親自直接證到真如。所以這邊的「詮」,是證得的意思;「真」,就是指真如。即使到了果位,佛的果位上,還是不能夠親緣真如。
那為什麼到了佛的果位上,還是不能夠證得這個真如呢?因為五識只緣現量的境界,所以只能觀察諸法的事相,不能夠體悟諸法的真理。因為它只緣現量境,所以它只能觀察一切法的事相,而不能夠直接去緣到它的那個理體的部分,不能夠體悟諸法的真理,就是那個空相。所以不但在因位是這樣,到了果位上也是同樣,所以轉成成所作智之後,雖然可以變相觀空,但是所觀的是相似的空性,並不是直接證得真如,所以說「果中猶自不詮真」。
那前五識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轉成成所作智呢?就是要到成佛的時候,才能夠生起成所作智。那為什麼要到成佛的時候才能夠生起成所作智?前面難道就不能轉五識成成所作智嗎?不可以,因為五識要依五根才能夠生起。五根是八識所變現的相分,所以在第八識沒有轉成大圓鏡智之前,它是有漏的,這個時候的五根是有漏的,所以依於五根所起的五識也是有漏的。那到了佛果,八識轉成無漏,那由八識所變現的相分,這個五根也能夠轉成無漏,依於五根而生起的五識,這個時候才能夠轉成無漏。所以說,要到成佛的時候,這個前五識才能夠轉成成所作智,懂嗎?有點難懂,再講一遍。
我們剛才說五識生起要什麼九緣、八緣、七緣的,不管要有幾緣,五識都要依五根才能夠作用,對不對?五根是生起眼識的什麼緣?剛才說了,所以生起五識一定要依五根,那五根是怎麼來的呢?五根是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的相分,所以能變現的是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的相分是五根。所以在能變現的第八識沒有轉識成智之前,沒有轉成大圓鏡智之前,它所變現的五根相分,是不是也是有漏的?能變的是第八阿賴耶識它是有漏的時候,它所變現的五根是不是也是有漏的?五根是有漏的,那能依於五根而生起的五識,是不是也是有漏的?
所以,什麼時候這個五識才會變成無漏?除非五根無漏嘛!五根什麼時候無漏?能變的阿賴耶識轉成無漏,它所變現的相分才是無漏的,對不對?所以依於這個五根而生起的五識才是無漏的,這樣很容易,對不對?所以它為什麼一定要等到八識轉成大圓鏡智之後,這個五識才能夠同時轉成成所作智的原因在這邊。因為五識要依五根才能作用,五根又是第八識的相分,所以第八識沒轉,五根就沒轉,五根沒轉,五識就沒轉。所以第八識一轉,五根轉,五識就轉了,就是這麼簡單,懂了!
所以在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的第一個剎那,前五識也同時就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所以頌中說「圓明初發成無漏」。
這個「圓明」,就是指大圓境智;「初發」,就是最初發起的時候;「成無漏」,就是前五識馬上就可以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所以前五識什麼時候轉識成智?成佛的時候才轉,第八阿賴耶識一轉成大圓鏡智,馬上前五識馬上就轉成成所作智了,所以它是「五八果上圓」,我們就懂了。前五識跟八識怎麼樣?在果上才能夠圓滿轉識成智。「六七因中轉」,就是第六跟第七識我們之後會講第六識,下一次就是介紹第六識,然後第七識,最後第八識,就會講六七是因中就能夠轉了,第六識先轉,馬上第七識跟著轉,之後再詳細介紹。
那麼轉成成所作智之後,有什麼用處呢?那佛為了度化眾生,在證得成所作智之後,隨時隨地都能夠變起三類不同的身形,去為不同根性的眾生說法,使他們能息滅兩種生死的苦輪。所以,我們偈頌中說「三類分身息苦輪」,這個「三類分身」就是:
第一個是勝應身,就是最殊勝的應身。就是祂能夠化現大身,這是為誰化現呢?就是為了地上菩薩所化現的,初地一直到十地菩薩,是適應十地菩薩的機宜,祂示現的是丈六的盧舍那身,千丈,不是丈六,丈六是下面一個要講的小化身才是丈六。千丈的盧舍那身。因為佛的報身非常的廣大,祂在我們這個凡夫的面前不能夠現這麼大身,我們會嚇到,然後認為祂是異類,所以祂一定要化現跟我們同等的身量。可是又要比我們怎麼樣?要比我們高一倍,我們是八尺,祂是再一倍,丈六。那祂宣說什麼呢?為十地菩薩宣說十波羅蜜,然後令他們能夠依這個大法修行,息滅什麼?變易生死的苦輪。我們知道有分段生死、還有變易生死,六道當中是分段生死,四聖法界以上都是屬於變易生死,所以這個時候息的是變易生死的苦輪。
第二種是劣應身,就比較低劣的了,它是小化身。是為誰現的呢?是為適應二乘、還有凡夫的機宜,示現丈六的小化身,為我們說什麼?苦集滅道四聖諦種種的法門,讓我們能夠依法修行而息滅分段生死的苦輪。我們剛才說祂為什麼要比我們高一倍呢?我們人道身是高八尺,可是它現在來一個一丈六,這樣才能夠現出祂的尊貴,讓我們人可以生起敬畏仰慕的心,所以祂要現得比我們還要高大。
第三類是隨類應身,也稱為隨類不定化身。它是為了適應各類不同的機宜,示現隨類的化身,各個為說各個所能接受的教法,那隻要依祂所說的如法修行的話,就能夠離苦得樂。所以這一類的化身它是大小不定,可以遍十方剎,就是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隨不同的因緣,不同的種類,化現不同的身,說不同的法。
那你說成佛轉識成智之後,祂就能夠現這三類的分身,祂是自己的意思呢?還是眾生的意思?祂為什麼是成佛的時候,祂很自然的就能夠現三身,這個很重要,這個就說明在因地的時候,因為有發願,所以你在成佛的時候,它自然就能夠現這三類的分身來息眾生的兩種苦輪。
所以菩薩都是在因地發了菩提心,發了誓度一切眾生的菩薩誓願,所以祂在果位上成就成所作智的時候,很自然就能夠現起這三身來利益一切眾生。而且祂現身的時候,不是說我要現什麼身,不是自己的意思,祂不是隨自己的心意,要怎樣現就怎麼變,不是,祂一定是要適應眾生的根性,適應眾生機宜的需要,適應接受的程度,在不同的國土作這三類的分身,祂是應眾生機而現的,不是自己的意思。
那我們最後再談一談,為什麼稱為「成所作智」,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要以自利和利他兩方面來說。
自利方面就是,諸佛如來一切所應做的自利事業都已經成辦,就是說祂自己方面,不論是所應斷的、所應修的皆已成辦,這是以自利來說。那利他方面來說的話就是,在成辦自己所應該成辦的一切之後,還要成辦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業,那這個利他的無量事業要由化身來成辦。所以祂要有三類的分身的原因就是,你要成辦一切利益眾生的事業,必須要有種種的化身。我們說千百億化身,各種大身、小身、不定身。那化身成辦又要依智慧才能夠生起,所以我們就稱這個智慧叫做成所作智。也就是說,這個智慧能夠成就佛所應做的事業,所以叫做成所作智,這個就是它名稱的來源。
我們這三個晚上介紹前五識的內容,相信大家都聽得很明白。那我們下一次就是介紹第六識,在五月份。
我們課程就到這裡結束。
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4講
(第六識頌1)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5月16日
各位喇嘛!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們今天開始介紹第六識。也同樣,前面兩首偈頌,它是屬於有漏雜染識,那第三首偈頌是無漏清凈識。
那我們首先介紹第六意識它的依緣,就是要生起第六意識,必須要具備五個緣:
第一個緣是所依根,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第七末那意。我們知道第七識它是屬於恆審思量,執八識見分為我,恆常與四惑相應,所以它是染污的,恆常跟我見、我愛、我痴、我慢相應,所以它是屬於染污,所以第七識又叫做「染污意」。這個「染污」的意思,就是恆常跟這個四根本煩惱相應;這個「意」的意思,就是恆審思量,執八識見分為我。所以,我們那個「我執」的來源是從哪裡來?就是從第七識來。
那第六識跟第七識的關係又非常的緊密,除非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念念無我了,這個時候第六識才是念念都是清凈的。可是,我們第七識如果還沒有轉成平等性智之前,就是恆常跟這個四惑相應,就是念念都有我愛、我見、我貪、我慢、我痴,這個時候意識也是念念都有我在這邊,我在想、我的看法、我認為……,那誰在聽呢?誰在看呢?就是我在看、我在聽、我在感覺,念念都有我,就是因為第七識沒有轉成平等性智之前,第六意識念念都是有我的染污在裡面,為什麼呢?因為第六意識它的所依根,就是第七末那意。這個也是「意識」它的名稱的由來,就是「意所生識」,名為意識,就是第六意識它是依第七識的意根,而生起心識的活動,因此我們稱第六識,我們就稱為「意識」,這個「意」,就是依於意根的意思,依於第七末那意的意思,這個就是所依根。
那它所緣境,就是法塵。那什麼是法塵呢?就是五塵落謝的影子。我們五根在接觸五塵之後,一定有那個影像留在我們的心田當中,第六意識的見分再把它變成相分境,成為自己的所緣。這個意思就是說,譬如:大家都照過相,你們要照相之前,先看那個裡面的影像,那個鏡子裡面的影像,就是你要照之前,你還沒有按下快門,你先要取景,對不對?取景,那你還沒有按下快門,就是說這個底片還沒有感光,就還沒有把這個影像把它印在這個底片上,你只是在尋找你要攝取的那個目標,這個尋找就是「作意」。當你設定了目標,這中間就已經有作意在裡面了,你決定這個角度好,因此你按下快門,喀嚓!這時候你所取的那個影像就印在那個底片上,這個底片就好比我們的心田,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第六意識再取這個影像,做為自己的所緣,這個就是所謂的法塵。所以五塵落謝的影子,就是所有的影子都印在我們的心田,就是你取境的意思,取各種的境,把它印在我們的心田,然後我們的第六意識再把它當作我們自己的所緣,所以它的所緣境就是法塵。
法塵就是五塵落謝的影子,五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我們五根面對五塵之後,會有影像留在我們的心田當中,那第六意識再去分別它,去分別它之前,要先把它轉成自己的相分,做為自己的所緣,所以這個相分是怎麼來的?是第六意識的見分所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第六意識它緣的其實不是外面的境界了,我們以為是我真的是看到這個境界,然後我分別的是這個東西好不好看,這個好不好吃,我以為是外面的這個來引發我第六意識的分別,其實不是,我們第六意識緣的只是影像而已,五塵落謝的影子,沒有辦法真正的緣到外境,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境界,沒有辦法親自緣到,它緣的只是影像。所以它要先把它變成相分之後,才能夠成為自己的所緣境,這個應該明白了,這就是法塵。
那就一定要有「作意」,要不然我們眼睛看這麼多的境界,可是你怎麼去認識這個境界的內容是什麼,就是說你看到了什麼,然後你聽到了什麼,這個就要有作意在裡面,要不然像我現在眼睛睜開,我看得很廣呀,可是我要試圖說明我看到的是什麼境界的話,我必須先要有作意,這個作意就是我們剛才比喻的,你要先取景,照相之前你要先取景,你取好之後,你把它按下快門,這個就是作意。作意就是令心趣向外境,你那個心趣向外境,取各種境界的時候,這個就是作意的作用,所以每個心識活動,它一定要有作意這個緣。
另外,就一定要有一個種子緣,所以還有一個種子依,做為它自己的親因緣。每個心識生起一定要有它的種子,不然你生起的那個心識活動它是從哪裡來?它不可能憑空來嘛,它不可能從虛空來,也不可能從你那邊來,然後引發我的心識,我一定有一個種子讓它生起現行。所以每個心識的活動它一定有種子緣,或者是一切法的生起,它一定要有種子生現行,所以一切法的種子含藏在第八意識,第八識就是含藏無量劫以來的我們所熏習的種子,都含藏在我們的第八識。那現在面對境界的時候,是哪一個種子生起現行呢?就要看當時的因緣,所以要內因,然後加上外緣,外緣的牽動,牽動你內在那些無量的種子是哪一個種子先生起現行,所以我們心識的活動,它一定要有一個種子依,就是做為它自己的親因緣。
那這些種子含藏在第八識,所以還要有一個根本依,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是一切心識生起的根本依。
我們前面曾經介紹過九個緣,眼識九緣生,那我們現在介紹了五個,還剩下四個,是第六意識不需要具備的。因為第六意識它內緣什麼?剛才我們講的那個法塵境界,它是內緣影像,五塵落謝的影子,然後它內緣這個五塵落謝的影子,所以它不需要光線,也不需要空間,所以它沒有明緣,也沒有空緣。然後第六意識本身就是分別了知,所以它不需要再另外立一個分別依。然後第六意識的,我們剛才說所依根是第七末那意,所以也不需要再另外立一個染凈依,所以第六識沒有,第七識沒有,剩下的就是這五緣。一共九個緣,剩下的空緣、明緣、分別依、染凈依,這四個都沒有,所以就只有五緣,就能夠生起第六意識的活動。
所以,這個第六意識活動它容不容易?就是只要這五個因緣,我們第六意識就開始分別了。第六意識簡單說就是我們的分別心,所有的分別都是從第六意識來的。那這個五個緣容不容易具備呢?非常非常的容易。我們說你就一定會有作意嘛,因為你念念都在作意;而且一定有種子含藏在第八識,一有外緣的牽動,種子就生起現行了,所以一定有種子依,一定有根本依,也一定有作意;那這個所依根,所依根是第七識──恆審思量,第七識的作用是恆常不間斷的,所以隨時你第六意識要用,隨時都有,所以它不會缺這個所依根的,因為第七識它就是恆常相續,一直在作用,恆常就是執有一個「我」的存在,這是第七識的染污意的作用;那所緣境,這個法塵也是都有的,它也是一直都在。所以我們就知道,為什麼第六意識它非常容易生起,它活動的範圍非常的廣,就是因為它所具備的緣少,而且又很容易獲得這五個緣,很容易就能夠獲得,所以它能夠恆常都生起這個第六意識分別的作用,我們幾乎念念都在分別,念念第六意識都在作用。
除了五個情況之外,第六意識是不作用的,哪五個情況第六意識停止活動呢?
第一個,就是你入了無想定了。無「想」,那個想心所就是第六意識,你修禪定修到……我把第六意識的想心所滅了,我在這個無想定當中,這個第六意識是暫時被伏住,不生起作用。
那我死後就生在無想天,所以無想天也沒有第六意識的活動,所以叫做無想天,他一直在無想這個定境當中。生前你入了這個無想定,死後就能夠生在這個無想天當中。
第三個,就是滅受想定。這個是阿羅漢證的,是滅受想定,就可以入小乘的涅盤。所以他在這個定境當中,是不但把想心所滅了,受心所也滅了,所以叫作滅受想定。這個定境當中是沒有想心所,也沒有受心所,所以這時候的第六意識是不活動的。
還有,就是悶絕。悶絕就是昏過去了,暫時失去了意識。有人昏倒,當下第六意識是沒有知覺的,暫時停止活動。所以在那個昏倒,我們稱為悶絕,這個時候第六意識也不生起活動。
還有一個,就是睡眠,沒有夢的時候,沒有作夢的時候,也沒有第六意識的生起活動。有夢的時候就有,作夢就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才會有種種的夢境,那個時候第六意識是在活動的。可是無夢的時候就沒有,第六意識沒有活動。
所以除了這個五種無心位之外,第六意識是從來沒有停止過活動,所以它的力量、活動力最強最廣,幾乎念念都有它,我們白天念念都在分別,也是很忙的。
我們前面曾經介紹前五識,前五識的生起,第一剎那是性境、現量,這時候有第六識加進來,這個叫做「明了意識」。當下的第一念,是還沒有給它種種的名稱跟言說,還沒有詳細的描繪說你看到了什麼內容,聽到了什麼音聲,還沒有用種種的語言去描述它之前,你只是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當下是現量的、無分別的,這個時候也有第六意識,這個時候的第六意識我們稱為「明了意識」。「明了」的意思就是說,第六意識這個時候的它的作用是幫助前五識去認識外境,前五識它只是管照境,我們說好像鏡子反映物體,它只是照境而已,但是裡面到底是什麼內容,那個分別要靠第六意識來分別。那有了第六意識的分別之後,你的前五識的活動才知道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所以「明了」的意思就是說,第六意識在幫助前五識的活動的時候,它是幫助前五識去了別外境,所以它稱為「明了」,你就很明白的了別種種的外境,色、聲、香、味、觸,知道這個外境的內容,所以這個時候的第一念第六意識加進來,它是明了意識,它是現量。
所以我們如果現在,譬如說去逛街,我就是看,我都沒有特別起什麼……特別去取境,我就是看,然後這樣逛呀逛呀,這個還沒有鎖定目標嘛,你那個快門還沒有按下去。等到你鎖定一個目標,就是你作意已經加進去了,然後你鎖定一個聚焦,把你的焦點聚在一個東西上面,那就是有作意在這上面了,然後你就說:「這個東西很漂亮!」很漂亮就有分別,不然你怎麼知道它漂不漂亮,所以第二念就開始分別,這個時候就是比量了。第一念是現量,第二念就是比量。所以我們每天是不是都在做這個事情?沒有分別的時候是現量,可是大部分都是比量,大部分都是在分別,不斷不斷不斷地在分別。
那晚上睡著,有沒有分別?還是有呀!第六意識還在分別,就是你的夢境。就是白天五塵落謝的影子印在你的、留在你的心田,然後第六意識再把這個第六意識的見分,再把它變為相分境,做為自己的所緣,然後晚上的夢中,我們說的下意識、潛意識,白天所有的留在心中的影像,到晚上就全部出來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白天第六意識在活動,晚上只要有作夢,第六意識也仍然在活動。
那你說我入定了,第六意識有沒有?除非剛才講的,入了無想定、滅受想定,其它的定有沒有第六意識?有!你說我坐在這邊好安靜,我什麼都沒有想,好像也沒有念頭,然後我就在這邊非常的清凈,第六意識有沒有作用?空空洞洞的、清清明明的,不管你用什麼形容,當下好像就是圓明清凈,還是一片光明,還是什麼,就是你內心好像沒有什麼起心動念了,好像已經沒有妄念了,當下的那個什麼空空的、還是什麼明明歷歷的,不管你去怎麼形容,「那個」它還是法塵境界,懂嗎?所以有些人坐到這個時候,他就以為我是不是見性了?有啦!見到法塵啦!可是沒有見性啦!
所以《楞嚴經》才會說:「內守幽閑,猶是法塵分別影事」,有沒有?內守幽閑,你在打坐的定中,守一個那個「幽閑」,就是空空洞洞,好像什麼都沒有,好像一個非常寧靜安詳的那樣的一個狀態,沒有明心見性;「猶是」,仍然是什麼?「法塵分別影事」,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五塵落謝的影子,映在心田的法塵境界這樣而已,第六意識去緣這個非常幽閑空靈的這樣一個境界,把它當作自己的相分,所以它還是法塵分別影事。
所以你在定中,第六意識還是在起作用,只是它這個時候是現量,定中是現量,可是第六意識還在活動,它當下的那個法塵境界就是空空洞洞、寧靜安詳這樣的一個狀態,可是它還是法塵。白天它也是活動的很厲害,晚上睡覺作夢還是在活動,入定了還是在活動,所以我們才會說它活動的範圍非常的廣,因為它具的緣很少,很容易就能夠具足,得到這五個緣,所以它很容易就生起活動,幾乎是沒有停過,白天、晚上都沒有停過。
好,那我們就明白這個第六意識它所具備的緣,還有它在五無心位是沒有生起活動的,其它活動都是非常的熾烈的。
那我們就來看第一首偈頌的第一句,就是三性三量通三境。
這個「通」的意思,就是全部都通,第六意識通三性,也通三量,也通三境,三性、三量、三境都通的意思。
那為什麼它通三性呢?就是因為第六意識它跟五十一個心所全部相應,那五十一個心所裡面有善心所,有煩惱的心所,還有無記的心所,所以當我們的意識生起活動,當下所相應的心所是十一個善心所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第六意識它就是屬於善性的;如果當下是跟根本煩惱、大隨、中隨、小隨煩惱,任何一個煩惱心所相應的時候,我們就稱為是惡性的,這個時候第六意識就是惡性的,就是你生起煩惱了,我們平常就說:「我現在很煩惱」,這個時候是惡性的;當第六意識跟……譬如說五徧行、五別境,還有不定四,因為這些都是通三性的,跟它們的無記性相應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說它是無記性的。
那至於這個善、惡、無記,是怎麼去界定它呢?它就有一個定義。什麼叫做善性?就是順於正理,益於自他,叫做善性。所謂的善,就是順於正理,就是合乎真理,或者是佛法的道理,佛法的義理,而且它一定是不但利於自己,也利於別人的,這個我們就稱為善性。能夠利於自己,也可以利益他人,而且它絕對是合乎正理的。那什麼是不善性,或者叫惡性呢?就是它違背正理的,不合乎佛法的義理,或者是跟真理相違背的;不但損害自己,又損害他人的,我們就把它歸在惡性這個範圍裡面。至於那個沒辦法把它歸在善性,也沒有辦法把它歸在惡性,這個我們就稱為無記性,就是於善惡無所記別,沒辦法把它歸類,這個我們就稱為無記。
我們第六意識是通三性,就是善、惡、無記都有。譬如說:我現在起一個念頭,想要發菩提心,想要利益眾生,我好好地精進在佛法上,成就以後希望能夠利益一切的眾生,這當下是善性;或者是,我對三寶、對佛法非常有信心,人家怎麼樣跟我挑撥離間,我的信心都不會動搖,我這個當下的信心就是善心,所以我當下的意識是跟善性的相應的一個狀態。可是,當我生煩惱了,那個不好的念頭生起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的意識就是跟惡性相應的。那譬如說我走在路上,我就是也沒有什麼特別尋求任何的一個目標,我只是這樣很悠哉、很悠閑地這樣走,我當下也沒有什麼好的念頭,也沒有生起不好的念頭,當下這個就是無記,跟無記性相應的。所以我們第六意識生起的每一念當下,我們都可以把它歸在善性、惡性,或者是無記性,就沒有離開這三性的範圍,所以我們說第六意識它是通三性的。
它第二個是通三量,所謂的三量就是現量、比量、跟非量。現量,我們現在已經比較熟悉了,就是第一念,當下第一念現前,還沒有起分別之前,我們稱為現量。第二念開始分別,這個就落入比量了,所以比量的意思就是開始比度,去度量你所緣的境界。
這個「三量」的意思,就是能緣的心,我們稱為見分,所緣的境,我們稱為相分。那我們每天面對很多的境界,這個境界是我們的心的所緣境,這個我們稱為相分,那我們這個能緣境界的心,稱為見分,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見分有三量,就是我的心去度量我所緣的這個境界,要去認識這個境界,它是什麼樣的境界,所以我的心必須要有一個度量,這樣的一個過程,我才知道我看到了什麼、我聽到了什麼,然後我了知了什麼,我明白了什麼。所以一個是心,一個是境,我們的心面對境,這個能緣境界的心,我們叫作見分,就是現在講的三量,就叫識量,我們心識去度量我們所緣的境界,所以叫做識量,就是它有現量、比量、跟非量的差別。
我們心去認識這個外境,這個我們心的所緣境,它叫做相分,它叫做「識境」,就是我們心識去量度的那個境界,它也是有三境,三種境界,就是性境、帶質境、跟獨影境。
那我們現在先介紹的是三量,就是當下現前的,我們第六意識,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明了意識,當下現前的,第一念還沒有生分別之前,我們就叫做現量。第二念開始分別,我們稱為隨念非別,接下來就是計度分別,計算的計,度量的度。隨念分別,隨著我的念,第二念就開始分別了,我們叫做隨念分別。接下來就開始計度了,計算的計,然後去度量這個境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內容,因為我要去認識外境,我的心去緣外境,然後我要認識這些外境,所以我的心識做一種度量的這樣的一個作用。當下現前的,我們叫做現量。開始給它種種的名稱言說,開始分別了,隨念分別,或者計度分別,這個我們就稱為比量。
譬如說:我遠遠看到煙,我就知道它那邊著火了,這個是比量。境界沒有現前,我是用推測比度,知道那邊有火,那邊開始著火了。我怎麼會知道?因為我看到煙了,所以我看到煙之後,我的心識活動去度量推測,那邊一定是著火了,要不然怎麼會有煙呢?又好比你煮飯,煮了一鍋飯,到底有沒有熟呢?你就拿一粒起來吃吃看,哎呀!熟了!就可以比度推測整鍋飯都熟了,你不用每一粒每一粒去嘗,每一粒吃完才說全部熟了,不必這樣子嘛!所以就是比度推測所得到的結果,我們叫做比量,因為它是比度出來的結果。
接下來要介紹非量,非量它其實就是相似的現量,或者是相似的比量。這個「相似」的意思,就是說跟原來的境界是錯誤的認知,顛倒的、錯誤的。像我們說現量,就是當下現前的,我們去認知它,它是現量的。那我們上次也講過現量它的定義就是說,你的認識是沒有錯誤的,我們上次是說你看到一朵花,它確定是一朵花,不是別的東西,那它真實也是一朵花,我沒有認識錯誤,這個是真的現量。可是現在相似的現量,就是譬如說:你遠遠看到繩子,你以為是蛇,然後你走近才說它不是蛇,它是繩子。當下現前,但是什麼?跟你當初認識的是什麼?剛好顛倒,或者是錯誤的。所以說:「境界現前,量則全非」,所以叫做非量。它只是繩子,不是蛇,但是境界是現前的,你可以看得見的,可是跟事實是違背的,是錯誤的認識,這個我們稱為相似的現量。
如果說你推測比量的結果是正確的,沒有錯,那個就是真正的比量,真比量。那什麼是相似的比量?就是你推測比度之後的結果是錯誤的,這個就是相似的比量,叫做非量。譬如說:我們每天都以為有一個「我」在作主,對不對?你每天早餐要吃什麼,你是不是我決定的呀?有一個我,我自己決定我今天要吃什麼,我今天出門要穿什麼衣服呀,都是我自己在決定的呀!所以我是自在的,我可以自在的作主,所以認為有一個可以主宰的,然後可以自在的,然後只有全世界只有我最了不起嘛,那個是唯一的,我是唯一的、最了不起,那個慢,我慢,念念都有我慢在裡面。
可是,事實上有沒有這一個可以主宰、又可以自在,又唯一的「我」?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有沒有這個東西?你真的可以自在嗎?你真的可以作主嗎?你說我不要老可以嗎?我不要病可以嗎?不可以呀!你作不了主的!是誰在作主?業力在作主呀!我們每天當下身心的狀況,不是一個我在作主,我的身體現在好不好,健不健康,有沒有生病,沒有一個「我」在作主,業力使然,因緣所生。你過去造了什麼業,你這一世就是展現什麼樣業報身,業力的展現,業力沒有一個「我」在作主。如是因,如是果,因緣成熟,它就做這樣的一個展現,這中間沒有一個「我」可以自在作主的。你是不是一個唯一的?也不是唯一的。沒有「我」,哪來的唯一嘛!唯一的「我」,大前提要有一個「我」呀!可是這個「我」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也沒有所謂的唯一。所以就沒有辦法合乎那個「我」的定義,你要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它必須能夠主宰,能夠自在,而且是唯一的,這三個條件具足,才有一個「我」的真實存在。可是我們去了解一下,我是沒有辦法自在作主,我沒有辦法主宰,然後我也沒有辦法自在,我也不是唯一的。
所以這個「我」,比度推測的結果,以為有一個活潑潑的生命,它可以自在作主、唯一的,這個推測比量的結果,跟事實真相相反,一種錯誤的推測,比度的結果是錯誤的,所以它叫非量。所以有一個「我」的真實存在,這個是相似的比量,推測錯誤,所以它是非量的。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三量了,現量、比量、非量。非量就是相似的現量、相似的比量,叫做非量。反正跟事實錯誤的顛倒的認知,都叫做非量,只是看境界現不現前,當下現前的叫做現量,經過比度推測的結果叫做比量,差別在這裡。對的,是真現量、真比量;錯的,是相似的現量,相似的比量,叫做非量,這個是錯誤的結果,跟事實互相違背,或者是錯誤的認知,這樣應該了解了。
好!現在考各位!我現在入定,第六意識保持無分別,是哪一量?現量、比量、非量,哪一量?我當下無分別,在定當中沒有起分別,現量嘛,對不對?我坐在這裡打妄想、幻想,我如果哪一天發財,中了樂透,我一定要環遊世界,這是哪一量?非量嘛!晚上作夢,哪一量?夢境,晚上作夢的夢境,什麼量?非量!晚上走路,遠遠看到枯的樹枝,以為是鬼,以為撞見鬼,這是什麼量?非量!好啦!大概沒有問題了。反正……然後我們五根面對五塵境界的第二念就是比量,所以我們每一天不斷不斷地,第六意識不斷不斷地分別,都是在比量當中;那跟事實互相違背,就是全部都是非量,這樣子很簡單就認識了。
當下現前的第一念,沒有分別的時候是現量,第二念開始分別,就是比量了,所以我們每一天面對這麼多的境界,你是不是都在比量比較多?你無分別、現量,保持無分別、現量,可不可以去參加party?還是什麼……shopping的時候,可不可以保持現量、無分別?很難嘛,不然就不會帶一堆東西,什麼打折打折打折,然後帶一大堆東西回家,那個就是比量的結果。
所以我們為什麼說要修定,修定就是說你練習保持第六意識的無分別,一直保持這個現量境,把這個時間一直拉長,保持無分別有什麼好處?你第六意識沒有分別,剛才講說第六識跟第七識是兄弟,它們有緊密的關係,你第六識無分別,你第七識那個「我」有沒有機會加進來?我現量無分別,第七識可不可以……那個「我」可不可以硬放進來?我現量、無分別,放不進來,對不對?所以第七識它變成沒有串習那個我執的力量,會越來越弱。
所以你常常保持第六意識現量無分別,第七識沒有辦法加進來說有一個「我」怎麼樣、怎麼樣……我在想、我在聽,然後我的感受、我的見解、我的什麼……那個我我我,那個「我」放不進來,第七識沒有辦法放進來,然後時間長了會怎麼樣?發生什麼結果?那個般若無分別智就會現前,因為你是現量無分別,你要見的那個般若無分別智,它也是無分別,這兩個是不是有可能會撞在一起啊?不是撞在一起,就現前了。
你只要第六意識一直保持現量無分別,你那個無分別的智慧就會現前,因為它們都是無分別,不會打架,懂嗎?可以很愉快地融合在一起,就有機會明心見性、開悟,所以我們當下開悟的那個,現前的那個真如是什麼?就是般若無分別智,它一定是在無分別的當下,它才可以出來。
你說我現在比量、非量,那個無分別會不會進來?因為不相應,所以我們第六意識如果每天都忙著在那邊比度、比度,比量就是分別心嘛,不然你怎麼有好壞、喜不喜歡,那個全部都是分別心的結果。然後念念有我,那個都是非量、非量、非量,每一念都非量,因為念念有我,也是錯的。這樣子般若無分別智沒有機會現前,因為不相應,因為你是在比量跟非量這個境界當中,所以那個般若無分別智是沒有機會現前的。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修習止觀,希望能夠把我們的心,安住在這個現量無分別的這樣一個境界當中,久了以後,我們的自性就現前了,就開悟了,就明心見性了,所以這個現量無分別非常非常的重要。然後我們可以在這個定中一直保持,然後下座以後也一直保持,我們可以少生很多煩惱,少造很多業,因為所有的煩惱都是你比量以後才開始的嘛,然後「我」再加進來,煩惱就現前,貪瞋痴慢就統統出來了。有煩惱就造業,身口意就造業,造業就受苦嘛,所以都是自作自受,怨不了別人,都是自己造的,然後報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們明白第六意識它保持現量的重要性,我們就知道怎麼樣用功了,為什麼我們要修定那麼重要?就是希望能夠保持第六意識的現量無分別,時間越長越好,不但有機會開悟,而且它還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生煩惱、造業的機會。
這個三量應該沒問題了,很清楚了。
所以我們第六意識,就是一定是通三量的。
它也是通三境,我們剛才說這個三境就是我們的所緣境,我們第六意識的心是能緣的心,它所緣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相分境,它分成性境、帶質境、跟獨影境。
性境,就是當下現前的,剛才講的現量所緣的,都是性境。你只要第六意識保持現量無分別,你當下所緣的境界都是性境。像前面前五識生起的時候,第六意識加進去,這個明了意識,當下是現量的,所以這個時候所緣境是性境,所緣的相分境是性境,所以現量的所緣一定是性境,這個沒問題了。
我們剛才說比量的所緣一定是帶質境,那為什麼稱為帶質境呢?這個「質」,就是你要依託這個本質,而變帶起相分境,成為自己的所緣。就譬如說:我們剛才說五塵落謝的影子,有沒有?五塵落謝的影子,你第六意識的見分去把它變成什麼?相分境,成為第六意識的所緣,那它這個本質是什麼?它要依託五塵落謝的影子為本質,把它變現成自己所緣的相分境。
所以這個「帶質」的意思,這個「質」,就是它一定要有一個依託的本質,譬如說五塵落謝的影子,是它依託的本質。這個「帶」,就是變帶,你依託這個本質之後,你把它變帶成相分境,成為自己見分的所緣。所以我們剛才說第六意識它緣的是法塵境界,這個法塵怎麼來的呢?五塵落謝的影子,以這個為本質,然後變起相分,變帶起相分,就是現在講的「帶質境」的這個「帶」,就是變帶。你依託這個本質,變帶起相分,成為自己的所緣,這樣就懂了。所以比量它所緣的,一定是帶質境。
可是,帶質境它又分成真帶質,還有似帶質。真帶質是「以心緣心真帶質」,先把它當咒語來念,以心緣心真帶質,以心緣色似帶質。你能緣的心是見分,我們剛才講了,我如果所緣的境也是見分的話,就是以心緣心。譬如說:我們剛才說,第七識的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為我,是不是兩個見分?見分都是心,能緣的心叫見分,對不對?再講一遍。那個「我」的觀念怎麼來的?是第七識的見分──能緣的心,它緣什麼呢?緣第八識的見分,把它變成相分境,以為是有一個「我」,那個「我」怎麼變來的?兩個見分變出來的結果,兩個見分變出來的相分境,那個「我」就是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這個「兩頭」就是兩個見分,一個是能緣的第七識的見分,一個是所緣第八識的見分,有沒有?兩頭生起這個相分,這個時候的相分,我們就稱為真帶質境。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兩個見分所生的相分。
那什麼是似帶質呢?就是我們剛才說五塵落謝的影子,是以心緣色。五塵落謝的影子,我們第六識的見分,把第六識五塵落謝的影子變成相分,成為自己的所緣,所以這個時候的相分是怎麼來的?一個見分所生的,對不對?第六意識的見分所生的,所以是「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就是一個見分生的,所以也不是很難。
什麼叫帶質境,我們已經明白了,它一定要夾帶本質,然後變帶起它所緣的相分進來。那這個相分境的生起,是兩個見分所生起的相分?還是一個見分生起的相分?兩個見分生起的相分,我們叫做以心緣心,叫做真帶質;一個見分所生起的,叫「以心緣色似帶質」,就是五塵落謝的影子,就是法塵境界就是似帶質,這樣懂嗎?
七識那個我執是怎麼生起的?那個就是真帶質,那個「我」的相分,我們稱為第七識的作用,它所緣的那個境界,那個相分境,我們稱為真帶質;現在第六意識所緣的法塵境界,叫做似帶質,都是比量所緣。我剛才講比度的結果是錯誤的,叫做相似的比量,對不對?是非量!對!那五塵落謝的影子,我們第六意識去緣它這個法塵境界,然後把它……就是去分別說這個外塵是怎麼樣,五塵落謝的影子是什麼樣的……你到底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去分別這個境界,這個是比度推測的結果,叫做比量。所以一個是真的比量,一個是相似的比量,叫做非量,所以它都是叫做比量所緣,叫做帶質境,是比量所緣。
現量所緣的,叫做性境;比量所緣的,叫做帶質境。這個中間再分,是真帶質、還是似帶質。真帶質,如果是以第七識來講,兩個見分所生的相分境的話,它是屬於非量的,這個它是叫做真帶質。可是五塵落謝的影子,這個法塵境界,我們稱為似帶質,以心緣色似帶質,它是真正的比量。O.K.?沒有問題,對不對?
繼續,還有一個叫做獨影境的。獨影境很簡單,獨影境就是前五識不活動了,像我們睡著了,前五識五根都睡著了,眼睛、鼻子、嘴巴都睡著了,對不對?五識都不活動了,只有第六意識單獨活動,在夢境裡面做得很熱鬧,有沒有?每天晚上的夢境都非常的精彩,這是第六意識單獨生起活動,這個我們叫做獨影境。就單獨生起的影像,沒有前五識的配合,第六意識不用前五識加進來,前五識停止活動了,第六意識單獨在那邊很熱鬧的活動,這個我們都叫做獨影境。
所以第六意識單獨生起的活動很多嘛,譬如說:你想想過去的事情,然後計劃一下未來的事情,或者是晚上作作夢,作一作白日夢,就是幻想,幻想一些什麼……未來不管會不會發生的,可是我就想起來,我就很歡喜的一些幻境,這些都是屬於獨影境。
可是它分成無質獨影跟有質獨影,這個「質」我們已經知道,它一定是夾帶本質,像剛才講的那個似帶質,它就是有質的獨影,對不對?因為它是五塵落謝的影子,它要依託五塵落謝的影子為本質,這個時候第六意識單獨所生起的活動,我們就稱為有質獨影境,它是有依託本質的,然後才生起了第六意識,單獨生起了這個活動的,就是有質獨影。
那個無質的,就是根本沒有本質的,譬如我們剛才說夢境,夢境你沒有依託什麼本質嘛,幻境,沒有依託什麼本質,這個我們稱為無質獨影境。就是什麼龜毛兔角,你就想說,烏龜會長毛?烏龜不會長毛,所以根本就沒有這個,它是非量的,兔也不會長角,所以龜毛兔角,它都屬於無質獨影,它是沒有依託本質,因為根本沒有這個東西,你沒有辦法依託。像幻境,根本沒有這個本質可以依託,你是在那邊憑空去想像出來的境界,所以它都是屬於無質獨影境,這樣就很容易分別了。所謂的獨影境,又分無質獨影,有質獨影,這個有質獨影,也是我們剛才說的似帶質。
所以我們最後看這個表,我們就很清楚了,這個相分三境這個表,有性境、有帶質境。現量所緣就是性境,它是真的相分;帶質境它是比量所緣,是屬於假的相分。那帶質境又有真帶質境、有似帶質境,以心緣心真帶質境,以心緣色是似帶質境。似帶質境,又分有質獨影境,就等於是似帶質境,它都是比量的;無質獨影境,都是非量的。所以性境是現量,帶質境是比量。第七識的真帶質境是非量,就是相似的比量,是非量的;然後有質獨影境是比量的,因為是五塵落謝的影子;無質獨影境都是屬於非量的,就是空花兔角,兔子不會長角,還有夢境、幻境,這個都是屬於無質獨影境。
這樣我們就把第一句的偈頌介紹完畢。
三性三量通三境,就是第六意識它不但通三性,也通三量,也通三境,所以它活動的力量最強,造業的力量也最強。
好,那我們剛好就是介紹到一個段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5講
(第六識頌2)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5月17日
各位喇嘛!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們今天繼續介紹第六識。
第一首偈頌的第二句是:三界輪時易可知。
這句頌是說明,第六意識在三界九地當中活動的範圍,是很容易就可以了知的。三界的輪迴,三界的輪迴是怎麼造成的?是業力造的嘛,對不對?如果是十惡業的話就墮三惡趣,如果是善業的話就生三善趣、三善道,所以整個三界六道的輪迴,是善惡業力所造成的。
那這個業力是怎麼來的呢?就自己造的嘛,不是別人給你的,也不是閻羅王決定的,是自己造的。那八個識,哪一識的造業力量最強呢?我們昨天也稍微提到過,是第六意識的造業力量最強,因為它活動的範圍最廣,整個三界九地它全部都可以到達,都可以生起意識的活動,遍三界九地,造業的力量又最強,那它的行相又是最粗顯,所以我們才說它是很容易可以了知的。整個三界輪轉的時候,第六意識是很容易可以了知的,就是這一句偈頌的意思,就是「三界輪時易可知」。
那前五識、第七識、第八識,難道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知嗎?確實,相對第六意識來講,它是沒有那麼容易可以了知的。我們前五識前面已經介紹過,它是沒有遍三界九地的,還記不記得?前五識只能夠到達初禪,「眼耳身三二地居」,這三個識只能夠到達初禪。只有欲界五個識都能夠生起活動,但是到了色界初禪只剩下三個,二禪以上就都沒有五識活動的跡象,所以它只能夠活動到初禪。那第七識跟第八識,因為它是一種內緣、內執的力量,我們昨天也一再強調說那個「中間相分兩頭生」,有沒有?就是第七識的見分執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它是內執,第七識是執第八識的見分,把它當作是「我」。那第八識呢,它又是含藏無量的種子這樣而已,跟外面都沒有關係,有沒有?第七識、第八識跟外面的六塵境界都沒有關係,一個是執八識的見分,然後八識又含藏無量的種子,跟外境都沒有關係,對不對?所以它的行相是非常微細,很難去了知的。
所以我們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察覺第七識跟第八識的作用,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察覺的,除非你定力很高,在定中可以看見,或者是你證到至少八地以上,你才可以對第七識跟第八識有比較進一步的認知,那凡夫是完全沒有辦法察覺第七識跟第八識的作用,因為它跟外境沒有關係。
那我們每天接觸的,就是六根面對六塵境界,這個是我們比較能夠了解的,第六意識分別了知我們也可以了解,但是第七識、第八識我們是很難了解,所以這句才會說「三界輪時易可知」,這是指第六意識,三界九地當中,它活動是最廣的,完全可以到達。而且它的行相非常的粗猛,你第六意識一分別,跟哪一個善心所、噁心所,還是無記心所相應,馬上當下你就知道你這一念是好的念頭、還是不好的念頭,還是什麼樣內容的心所相應,你馬上可以察覺,所以它是很容易了知的,這個應該沒問題了。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這個就是說,這句頌就是說明第六意識它所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個,然後這個意識是善是惡,要看它臨時隨緣分別配合的心所來決定。
那五十一個心所,我們前面已經講了三十四個,還有十七個,就是根本煩惱的慢、疑、不正見,我們還沒有介紹;隨煩惱的十個小隨煩惱,還沒有介紹到;還有最後的四個不定心所,也還沒有介紹。所以我們今天就打算把這個,上一堂還沒有介紹的心所把它補齊,這樣我們就知道五十一個心所所有的內容,到底說了哪一些。
那現在我們要先知道,第六意識它五十一個心所全部相應。那這五十一個心所,有屬於善心所,也有屬於噁心所,也有屬於無記心所,善、惡、無記都有。那你這一念當下是跟哪一個心所相應,來決定你是造善、還是造惡、還是無記業。
我們第六意識除了根本煩惱的貪瞋痴相應以外,這個是前五識相應的以外,它還有慢、疑、不正見相應。
這個「慢」,就是我們昨天也介紹過了,每個人都有,只是有沒有現行這樣而已,因為恆常與四惑相應,第七識恆審思量,恆常與四惑相應,這四惑裡面就有我慢。所以它是與生俱來的,天生就有,它不是那麼容易斷的,你再怎麼隱藏,再怎麼偽裝,就是慢在骨子裡,表面看不出來,骨子裡面還是很慢的。那個沒有辦法,因為是天生與生俱來的,它是屬於根本煩惱,天生就有的,它不是那麼容易就說斷就斷,只是有沒有現行的差別。
那這個「慢」來講,它也有很多不同的上下的差別。所謂的「慢」,就是心有高下,心有高下,所以它對應外在的整個大環境來講,就是感得什麼的共業呢?就是地震。地震就是這個地區的慢心的共業成熟了,就發生地震了。所以地震一發生,有的塌陷了,有的隆起來,有沒有?所以「慢」的意思就是我們的心有高下,就會感得這個地區的經常有地震的發生,就是沒有地震的時候,它也是……你看它的整個地形,這個地區的地形是平坦的大道,一片平原、草原,還是有高山、有丘陵,有那個低下去的河,也可以看出這個地區的共業,他們的慢心的差別程度。因為外境是隨著我們心意識來轉的,所以這個地區大部分的人,每天想的是什麼樣的念頭,它就會感得外在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一個環境,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個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們現在談到慢,它就是心有高下。
那這個高下怎麼來的呢?跟別人比較來的,我跟別人比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情況。我如果比別人強,確實也是比別人強的話,那我一定是貢高我慢,理所當然嘛,因為你不如我,這個時候我們就叫做,第一個叫什麼?叫做「慢」。就是自己確實勝過別人,或者是自己跟別人差不多相等,這個時候我們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因為我比你好,大不了我們相等,我還是覺得我比較優秀,這就是第一種慢。
那第二種慢是我跟別人相比的時候,程度差不多,可是我要認為我比他厲害,我勝過他,明明是差不多,可是因為我的慢心,我覺得我勝過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比我自己強的時候,我覺得他不過跟我差不多,這個慢心就有一點超過了,對不對?所以叫做「過慢」,這個慢心是有點超過了。明明是相等,可是我們覺得我自己勝過他,明明他比我強,我還是覺得跟我差不多,這是有一點小小的超過。
可是還沒有後面這個更超過,叫做「慢過慢」的更超過。就是對那個勝過自己很多的,可是我還是認為我勝過他,那這種貢高我慢,這種自負就是更超過了,所以我們就說這種慢叫做「慢過慢」。
第四種慢,就是把五蘊當做是我,這就是一般我們說的「我慢」。貢高我慢那個我慢,其實就是說,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其實它是生滅無常的,它是空無自性的,可是我們居然把它當作是真實的我,我的色身、色蘊,這個身體是我的呀!要不然我為什麼那麼保護它?我的感受對我來說很重要呀!我的感受好不好,對我來說很重要呀!為什麼很重要?因為我覺得這個感受是「我」的感受,這個是屬於受蘊。色、受、想,想蘊的話那更是了,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見解,這些看法見解哪裡來的?我的主意呀!從「我」來的,我的思想來的,所以我也把這些當作是「我」的思想、見解、看法,這就是想蘊。
行蘊就比較難了,行蘊就是說我們生命的流動,這一期的生命,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步向死亡,可是我們居然沒有察覺,它是沒有一剎那停留的,每一秒、每一剎那都是快速的走向死亡,這是行蘊的作用。「行」就是遷流不息,就是不斷不斷地在變遷、在流動,好像流水一樣,它是不能夠去把它切斷的,這就是行蘊的作用。不管你要不要老,它就是會老,不管你要不要死,它一定會死,這就是行蘊的作用。它不停地往前,時間不斷不斷地往前流逝,那我們也會覺得有一個「我」怎麼樣?從出生到五歲、十歲、二十歲、三十歲、四五十歲,從青少年到壯年,到中年、老年,有一個我嘛,跟著行蘊的流轉,年紀慢慢地大了。
那這個識蘊也是,識蘊就是……小乘是說第六識,可是大乘就是說有八個識。這個識蘊也是不斷不斷地生滅,含藏無量劫的種子,如果以第八識來講,含藏無量劫的種子,那這個種子不斷不斷地起現行,不同的外緣,牽動不同的種子讓它生起現行,每天就是種子生現行,現行再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這就是識蘊的作用。它也是生滅生滅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熏成種子,種子生現行,現行熏成種子。整個生命的流轉,或者講整個三界的輪迴,就是種子生現行,就是行蘊的作用,然後就是種子生現行的生滅相續的一個現象這樣而已,可是這中間並沒有一個「我」的真實存在。
我們昨天曾經談到說,以為有一個「我」可以作主,那我們說了,其實沒有一個我可以作主,是業力在作主,對不對?那各位有沒有想到,有沒有更深一層的體會,什麼叫做業力在作主?就是現在講到的這個識蘊,種子不斷地生起現行,又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這個就變成我們所謂的習氣。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氣,就是所謂的個性、嗜好,這個就是你慢慢熏出來的嘛。
你說我今天早上我可以作主,我今天要吃西式的早餐,不是我自己決定的嗎?要問啊,你為什麼喜歡吃西式的早餐呢?那就是過去你曾經吃過西式的早餐,那個種子怎麼樣?熏回去說西式的早餐好吃,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所以下一次你要選擇早餐的時候就西式的早餐,是誰在決定?是我在決定嗎?業力的種子在決定,對不對?因為每個種子都是你自己熏回去的,每一個現行,身口意的現行結束了之後,全部成為……全部熏回去了,成為你未來的種子。所以,我們第八阿賴耶識含藏無量的種子,全部都是你熏回去的,看你輪迴多久,生生世世。所以我們也有帶過去世的習氣,過去無量劫以來,看你輪迴多久,全部熏到第八識,現在有一個什麼境界,你那個種子就現行了。所以,是誰在決定呢?種子生現行,誰在決定呢?沒有一個我在決定嘛,對不對?是你所熏的習氣的種子在決定,也是你的業力在決定的,我們說的就是這個。
你所有的業報身也是業力的展現,你過去世怎麼熏,你這一世就是長得這個樣子,從裡到外,每個細胞都是業力使然,都是業力的展現。所以有的人為什麼有的長得好,有的長得不好,就是你過去看怎麼熏,它就是怎麼展現。所以,有沒有一個「我」的真實存在?沒有的,全部都是業力的展現,習氣的展現,每一個都是你自己造的,每個業力自己造的,每個習氣自己熏的,沒有一個「我」在作主,就是不斷不斷地把種子生現行,然後再熏回去成為種子,就這樣一個生滅相續的過程這樣而已。
那我們覺得從生到死,有一個「我」出生了,有一個「我」死掉了,沒有!就是這樣的一個生滅相續的過程這樣而已,還會輪迴到下一世,對不對?所以中陰身的時候還是一樣,你臨終的那一念,決定你的中陰身所現起的,你當下的那個狀況,第八識的業力現前,就是你中陰身的景象,它也是生滅相續的過程,也沒有一個我在……我死掉然後進入中陰身,沒有,然後再入胎,也是生滅相續的過程,都是種子生現行,都是行蘊、識蘊的作用,沒有一個「我」又投胎了,從頭到尾都沒有「我」,這個才是諸法的實相。
所以,我們修行就是一定要明白這個無我的道理,要不然你怎麼修,都是「我」在修,越修「我」越執著,越……我們現在講的貢高我慢,修行越久,那個貢高我慢越強,因為我懂得很多嘛,你要講什麼,我馬上就可以跟你響應,你講什麼法門,我也通通有沾過啦。
所以那個我執跟法執就是這樣子出來的嘛,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講說這個五蘊都是生滅無常的現象,它沒有一個我,所以色蘊不是我,受蘊不是我,想蘊不是我,行蘊不是我,識蘊不是我,都是生滅相續而已。我們把五蘊當作是我,所以叫做「我慢」。本來沒有我,居然把它當作是我,而且也還自以為了不起,這個叫我慢。
還有,就是「增上慢」。增上慢一般人還沒有的,就是修行的人最會,修行人的專利,就是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呢?就是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沒有得到菩提果、涅盤果,就說自己已經得到了,為什麼你要這樣說呢?為了名聞利養,為了要顯示我的修行很高,所以我就說我已經得了;未證言證,沒有證到說自己證到了,沒有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說自己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說自己已經登初地了,說自己已經證到四禪八定了。未得言得,未證言證,就是說你本來沒有的,你自己去加上去,所以叫做增上慢。這個慢心是你自己加上去的,叫做「增上」,本來沒有到這個程度的。沒有得,也沒有證,但是你自己把它加上去,所以我們就叫做增上慢。在妄語裡面叫做「大妄語」,它是比較嚴重的妄語。
好,還有一種就是「卑慢」。就是我們不如人家的時候,我們不但不生慚愧心,還生起高慢的心,我們就叫做卑慢。就是自卑感所造的自大狂,明明是比不過別人,但是我還覺得那個也沒什麼呀!一種那種輕慢的心理,其實是他非常的自卑,然後表現出好像我不甩你,然後我也不覺得你有什麼了不起呀!就是那副樣子,那個德性、那個樣子。那就是因為自卑感的作祟,所引發的一種慢心,我們叫做卑慢,是自卑感在作祟。
那最後一個是「邪慢」。這就是為了虛名假利,到處宣揚自己的德行,明明沒有那個修行,沒有那個品德,還到處宣揚,為了什麼?為了虛名假利,還洋洋得意,自以為了不起,這個我們叫做邪慢。
這是屬於根本煩惱。
還有根本煩惱──疑,也是跟第六意識相應的。
疑,就是懷疑,一種懷疑不信的態度。雖然來學佛修行,但是對佛法僧三寶也不是很相信,然後對佛法所說的道理,有的可以相信,有些還是存疑的,尤其是對自己還沒有辦法證到的部分,像佛菩薩的神通境界,哎呀!那個根本就是說故事嘛!天方夜譚嘛!講到什麼因果,講一些因果故事,就是要嚇人家的,對不對?就是要嚇到他不敢做壞事,所以就編了很多的因果故事,然後來嚇唬人的。他不相信有輪迴,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不是很相信,就說那個他是編故事拿來教育人的。
所以,只要有懷疑不信的話,就是有這個疑,可是這個疑根如果不斷的話,就是沒有辦法。如果說要學佛修行的話,這個疑根,帶著疑根來學佛修行是不可能入門,不是說證果修行,是沒有辦法入門。所以說,佛法的大海信為能入,只要你還有一絲的懷疑,你都沒有入門,不管你修了多久,學了多久,跑了多少道場,跟了多少師父,你就是還沒有入門,懂嗎?所以懷疑很重要,一定要把它斷除,你帶著懷疑來修,你就是不可能成就,因為懷疑不信會染污我們所有的心所,心只要你一念不信,全部都染污了。你好不容易修到一個還不錯的境界,可是你這一念的懷疑,全部都完蛋,全部泡湯,因為你的心染污了。
譬如說:你跟一個上師學得好好的,修得也滿好的,也覺得很相應,可是就有人跟你挑撥離間,說:「那個上師有問題,傳承有問題,他個人的私生活有問題,這個有問題,他的法門有問題。」聽了心都涼了,那我跟他這麼久,然後他的法我修那麼久,難道有問題嗎?那聽完這個,一懷疑之後,你明天觀想上師,就觀想不起來了,明天修這個法,就亂不相應的。平常修完還有輕安喜樂,現在開始全部都完了,為什麼?因為你的心完全受到污染了,所以這個時候你想成就一切的善法不可能,想成就一切的禪定功夫不可能,想要開悟不可能,開智慧不可能,證果不可能,因為你的心已經被染污了,你修什麼就是不可能相應。因為我不可能說我一面懷疑,然後我就成就了,可能嗎?不可能嘛!除非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我才有可能成就,我才可能開悟嘛。
我們上次也講了,信心會讓我們的心清凈,清凈到極點,你的自性就現前,你就開悟了。所以你現在有一點點的小懷疑,小不信,你的心受到染污,你的心不清凈,你可不可能開悟?不可能開悟呀!所以開悟是在,昨天講的般若無分別智,完全的清凈心的那個當下,你才可能自性現前,才可能明心見性。可是你有一點點的小懷疑、小不信,你的心清凈不起來,所以你也別想開悟,自性也別想現前,修任何法門也別想成就,這樣懂嗎?
所以這個疑根就一定要斷,才開始入門喔,然後你才帶著你的信心,跟你相信的師父、相應的法門,怎麼樣?帶著信心,才慢慢、慢慢地修你的信心,你的信心圓滿,就是成就圓滿的時候,懂嗎?所以從頭到尾其實我們都在修一個信心而已,信心沒有那麼容易的,懂嗎?每個人天生帶來的,這個也是天生帶來的,就會懷疑,所以它也是很難斷,有沒有現行的差別而已,小懷疑、大懷疑的差別而已。
看你會不會懷疑,就看你平常的小動作就看得出來了,你去買東西,會不會擔心人家騙你,買貴了,會的話就是喔!他給你出個價錢,殺殺殺!你交一個朋友,他對你有所求的時候,你是不是開始懷疑他了?他是不是打我的主意?他是不是想跟我借錢?他為什麼會突然對我這麼好?嚇死了!所以這個懷疑一般人就有的,只是嚴不嚴重的差別。
學佛修行以後,還是一樣帶著懷疑,因為這個是天生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靠我們後天的學佛修行,理要透,教理通透之後,你這個懷疑就會越來越少,為什麼?你慢慢明白了道理,然後再把它修證、實證到,會不會懷疑?不會,因為你做到了,證明它是沒有錯的。所以先聽聞,然後思惟,相信了以後你就改變了,然後你就做到了,這個你就不會懷疑了。所以這個「信」也是靠修行來的,你的修行到什麼程度,你的信心就到什麼程度,它是跟著你的修行增長的。斷疑生信,所以你的教理越通達,實證的功夫越高,信心就越強,一定是這樣子,越修越有信心,為什麼?因為你一步一步的都實證到了,然後教里越來越能夠融會貫通,懷疑自然就會減少,一直到完全的斷除為止。
還有,就是不正見,五種不正見。不正見也叫做惡見,就是一切不正當的見解,顛倒錯誤的見解,有五種。
第一個就是薩迦耶見,我們稱為身見,或者是我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把五取蘊當作是「我」,還非常堅固的執著這個五蘊是我,就叫做薩迦耶見,身見,或者是我見。
有了「我」以後,我就要討論「我」死了以後,就如燈滅,就沒有了呢?還是說有一個恆常的我,不斷不斷不斷地去輪迴?我們現在都有答案了,對不對?如果你相信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你就不會有斷滅見,就不會說我死了就斷滅了。那會不會落在常見呢?不明白五蘊不是我之前,我們都是有常見,就是我死了以後再去輪迴,三界六道不斷不斷地輪迴,誰在輪迴?我在輪迴呀!有一個恆常的我,一直在輪迴呀!這就是常見。他不會消失的,他就是不斷不斷地流轉,一下三善道,一下三惡道,永遠有一個我,這個是常見。我們現在就知道,這兩個都不是正確的,所以它叫做不正見,錯誤顛倒的見解。
明明沒有我,你還去討論這個我是永恆存在的,還是死後就斷滅了,一個是斷見,一個是常見,都落在兩邊,所以我們稱為邊見。邊,就是兩邊,斷常兩邊,所以這個是錯誤的,不管你討論這個「我」是斷滅的,還是永恆存在的,通通錯,都是落在邊見當中。
第三個是邪見,就是一切的顛倒見,我們都稱為邪見;或者是不屬於薩迦耶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範圍,另外的不能夠歸在這四類的,其它的全部都稱為邪見,所以邪見的範圍比較廣,但是它最嚴重的,就是撥無因果,不相信有因果。因為不相信有因果,他就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就不會去想要斷惡修善,或者積極地去行善,因為他不相信善惡是公平的,因為他看了太多的好人怎麼樣?沒有什麼好下場,所以哪裡有什麼善有善報呢!一個大好人,結果窮困潦倒,然後全世界的人都在欺負他,弄得一身的病,非常非常可憐,這怎麼是大善人、大好人的果報下場呢?那一定不是有這個因果論的嘛!一定是不準的嘛!所以還是很多人有這樣的見解。
可是,我們相信的人就知道,因果不是看眼前嘛,因果通三世,對不對?這一世他的好人的展現,但是是運非常的不好,是他過去所造的惡業先成熟,這樣懂嗎?那他這一世造了很多的善,但是這一世還沒有成熟,可能下一世才成熟,或者是沒有遇到成熟的因緣,也許會到下下世再成熟,還可能超過三世,就是它都含藏在你的第八識,你善惡業的種子都含藏在第八識,但是它什麼時候感果?不一定的,因為一定要有外緣才能夠感果,你那個外緣一直不成熟,它一直沒辦法感果,所以不是看眼前說他做了這麼多的好事,可是為什麼所有的壞事都降臨在他的身上?所以這個邪見也是……沒有正知見之前,都是邪見,很多的。等我們聽聞正法,如理思惟,然後依教修行,才慢慢地有正知見,然後才慢慢地邪知邪見越來越少,要不然大部分都是邪知邪見比較多。也要在學習佛法之後,慢慢才知道什麼是正知正見。
第四個是見取見。所謂的見取見就是──堅持地、抓得牢牢地自己主觀的見解,主觀的見解,自己堅持是正確的。主觀的見解是怎麼來的?就是「我」來的,我的思想、我的見解、我的看法。一開始就錯,因為沒有「我」,居然有「我的」見解,「我的」主觀的見解,然後還堅持我的主觀的見解是正確的!別人跟我反駁的時候,我就說:「我很客觀呀!我非常的客觀呀!」那就是他絕對的主觀的時候,懂嗎?「我」非常的客觀,你說他主觀還客觀?「我很主觀的(客觀的)說我的見解這樣而已呀!我認為這個才是正確的。」你說他主觀還是客觀?所以只要是你主觀的見解,認為它是正確的,然後堅執地強調,然後對別人跟你唱反調的時候,完全不能夠接受,甚至生氣了,有沒有?
你們在選舉的時候,兩黨就開始吵了嘛,一面看電視一面吵,我支持這個黨,他支持那個黨,然後就開始……光是政見不同就已經很多那個主觀的成見在裡面了。然後每天也很多生活瑣事,不斷不斷地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那當這個彼此的看法不同的時候,就彼此強調他才是對的!全部都在五不正見裡面,懂嗎?我們現在看得就很清楚,他就有薩迦耶見,他墮在邊見裡面,對不對?對錯就是兩邊,一個一定要說你對,一個說你錯,邊見呀!然後現在就是什麼?就一定有邪見,一定有見取見,因為他現在堅持「我」的看法是對的,根本沒有我,他還要堅持我的看法,那也是五不正見。
然後,戒禁取見也是常常有的。就是你對一些戒律,或者是那個禁戒,戒律或者是……那個禁戒就是說,很多禁止的一些約定俗成的那種規矩,一種約束的教條之類的,那你把它當作是很嚴格的,把它當作是正確的,然後你很嚴格地持守,以為這樣子是造下正確的因,其實它不是正確的因,可是你把它當作是正確的,然後遵守一輩子都不敢違犯,以為這個是正確的因,結果它不是正確的因。那剛才我們講那個見取見是「非果計果」,就是說它沒有辦法得到那個果報,可是你以為你堅持的這個見解是正確的,然後你這樣子奉行終身,以為會有得到那個果報,其實是不對的,是錯誤的,因為它是錯誤的見解所引發的,當然就不是正確的結果,它就是錯誤的結果。所以一個是非果計果,一個是非因計因。
這個佛法最主要是對那個外道來說的,可是我們現在把範圍擴大,就是把它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都是可以用得上的。反正你對一些禁戒,或者戒律,就死守在它的教條上面,然後非常的堅固執持它,但是又不能夠得到應該有的那個善的果,那很多內容我們就不講了,因為一講的話就是要……很多又開始了,又開始要那個了,譬如說要不要吃素的問題嘛,對不對?大家心裡就明白了,這個就吵了很久了,對不對?我們就還是不要討論比較好。反正個人自己選擇,我們就是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沒有落在那個五不正見當中,因為它確實是很重要的。
有了正知正見之後,你才可能破除這個見惑。破除這個五不正見,我們也講過,它只證到小乘的初果而已,所以它的程度,就是它要求的並不是很高。五不正見就是屬於見惑,見解上的錯誤,見解上的迷惑,見解上的不明白的地方,見解上所犯的錯誤,那要證到小乘的初果才能夠暫時的不再現行,因為小乘已經證到什麼?無我了嘛,小乘初果,所以它可以破除薩迦耶見、邊見這些,小乘的初果就不會有五不正見。所以我們在證得初果之前,每一個人都有五不正見,只是你有沒有發現而已。所以下次跟人家爭執的時候,說我對的時候,就好好想,就我正在講五不正見這樣而已,就可以減少很多的爭執,好好地在法上用功,那個是比較實在的,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的爭論。
第六意識還跟十個小隨煩惱相應,它為什麼叫做小隨煩惱?就是它可以個別現起,個別現起,所以就是……它不是普遍會染污我們的心,所以我們就叫它小隨煩惱,因為它比較單純,然後它也比較容易斷。
第一個是「忿」。忿每個人也有,保證每個人每天都有,慘了!只要你對眼前當下的情況有一點點看不順眼,心裏面有意見,那個就是忿,忿忿不平。像你去搭地鐵,那個上下班的時候人很多嘛,會這樣子撞來撞去,有人撞到你,你是不是就狠狠地瞪他,那個就是忿,很容易的,每天都會發生的。心裏面有一點小小的不爽,那個就是忿了,只要你心裏面沒有充滿了喜樂,那個就是忿,悶悶的,這樣懂嗎?所以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心,看這個有意見,然後看那個怎麼樣,小小的complain(抱怨)一下,那個都是忿,有意見就是忿,懂嗎?它很容易犯的。所以這個時候還不嚴重,你就是complain完就沒有啦,這件事情就過去了,那個眼睛這樣瞪完就過去了,你就還是走你的路,這樣就O.K.了,就是你很快就把它化解了,不順眼,不順眼轉頭就忘記了,就O.K.了。
可是,如果你還繼續生氣的話,那就會進到下面那個「恨」了。所以你這個忿怒的情緒如果沒有排解掉的話,你繼續把它放在心上,它就會變成一種怨結,就結在你的心上,我們說心有千千結,有沒有?那個就是一個一個這樣結起來的,你忿怒之後,沒有把它化掉,在裡面打一個結了,懂嗎?那個叫做恨,就開始懷恨在心了。像你剛才跟某人吵一架,吵完就吵完了嘛,吵架是一種溝通,也滿好的嘛。可是吵回來還沒完啊,心裏面又打結了,他就是這樣子、他就是那樣子,就開始懷恨在心了,那個叫做恨。就前面的忿怒沒有化解掉,變成一種怨恨,怨恨把它埋在心裏面。
可是,如果說你去做個spa,去跑個步,去游個泳,回來沒有了,也O.K.呀。可是每次想到還要再恨一次,那個進入下面那個「惱」了,這樣懂嗎?所以它是有層次的,先小小的忿怒,過來就有一點恨,有一點恨意在裡面;每次想到他就開始咬牙切齒,那個就叫做熱惱,身心整個熱惱起來,尤其是當你不順心的時候,已經很不順了嘛,然後它就很容易爆。
所以常常會覺得很奇怪,你的親朋好友,或你的枕邊人覺得很奇怪,今天這麼小的事情,你也可以……也值得你跟我這樣大吵一番嗎?他是忿跟恨已經很久了,你不知道,在裡面打了很多結,很多的complain在裡面,他就一直累積、一直累積、一直累積,一直壓壓,壓抑、壓抑、壓抑,有一天就爆發了嘛!很小的事情爆發,你以為是這麼小的事情?有這麼嚴重嗎?其實他不是今天……它只是導火線而已,不是今天這麼小的事情他就爆發了,是因為他已經累積了太多的忿跟恨在心裏面,今天怎麼樣?全身身心熱惱起來,所以要跟你吵一架。
所以我們一回想起跟我們有怨結的那個人、或者事情的話,我們就開始身心熱惱,然後就要開始想怎麼樣去報復了,那個是從惱以後,你就會開始採取行動,就會想到怎麼樣去惱亂他,讓他沒有好日子過,從此不得安寧,什麼之類的,會有這些念頭起來,都是已經進入了惱,所以你才會採取行動。
好,忿、恨、惱就是這樣,那個瞋的程度而已。忿、恨、惱都是跟瞋的一分相應的。
所謂的隨煩惱,就是根本煩惱的什麼?分出來的,隨著根本煩惱所延伸出來的一些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我們現在講的是小隨煩惱,它都是從根本煩惱延伸出來的,我們稱為隨煩惱,跟隨這個根本煩惱來的,所以它一定是根本煩惱的內容相應的。像我們剛才講的忿、恨、惱就是瞋的一分,這都是瞋心來的,只是它再細分來講,它有忿恨惱的差別。
還有,我們現在「嫉妒」也是瞋的一分,嫉妒就是……大家也很熟悉嘛,妒忌嘛,尤其是看到別人比我好的時候,比我順的時候,又賺錢,然後又買好的房子,在很貴的地段買房子,然後吃好的、穿好的,開的什麼名車,心裏面怪怪的,那個一絲一絲嫉妒的心理就起來,那個就是嫉。所以它是一種見不得別人比我好的一種心理狀態,所以它也是屬於瞋恚的一分。
第五個是「慳」。慳,就是吝嗇。捨不得嘛,所以它一定是跟貪相應的,所以它是屬於貪的一分。有什麼好的東西自己藏起來,不願意跟別人分享,也不肯布施給別人,這個就是吝嗇小氣,我們說他鐵公雞這樣子。那今天來學佛修行,有什麼密法偷偷地藏起來,絕對不告訴別人的,無上密,所以這也是很多密法為什麼會失傳。世間是很多秘方會失傳,就是吝嗇,不願意告訴別人,好的都沒有了,都不見了,一個一個消失了,就是因為吝嗇的結果,這個就是「慳」的一種心理。
所以貧窮的果報怎麼來的?就是吝嗇來的,不肯布施,不肯財布施。不肯法布施的果報是什麼?就愚痴嘛,怎麼學、怎麼修,就是不開悟、不證果,就是你曾經學法修行,秘密地藏了很多的法,不告訴別人,自己會的也不告訴你,為什麼?我怕你勝過我!你比我早開悟,比我早成就怎麼辦?別人都去恭敬你了,你名利雙收,然後我就被你比下去了嘛,很遜嘛!所以佛法才會告訴我們一定要財布施、要法布施、要舍放下,沒有一個「我」,所以都很好解決,只要證到無我都沒問題,因為這個都是「我」來的,沒有一個我要貪,所以通通都舍放下了,你喜歡,好啦,給你啦,反正死的時候也帶不走。
「諂」。諂就是心斜曲、不正直,我們叫做諂,它是屬於貪痴的一分。就是我們研究他為什麼要諂曲呢?為了自己的利益嘛,所以他才要去做一些巧言令色、卑躬屈膝,要取悅他人的這種手段,所以它是跟貪相應的,為了自己的利益。那這樣做,他以為怎樣?可以貪到便宜,或者是我用這樣子來對我的長官,也許我可以陞官、我可以發財,我可以從此一帆風順,這就是愚痴嘛!以為用諂曲的方式,可以達到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用盡了各種的手段,不斷地用諂曲的方法去達到我的目的,這個是愚痴。因為這整個過程,從你謀劃,到得逞、得手,這個過程你不曉得要造了多少業,懂嗎?因為這個全部都是不好的心理,全部都是煩惱心所,每個煩惱,然後你又去把它講出來,又去把它做出來,身口意全部造,還以為怎麼樣?可以得到你所想要得到的,不管是你想要得到的地位,還是名、還是利,不知道這個過程其實是造業的過程,不是成功的過程,所以我們說它是愚痴的。
「誑」,就是一種欺騙的心理,就是做了壞事,還把它隱藏起來,裝著一副很有修行、很有品德、很有道德的樣子,為了得到自己的名聞利養,花盡了心思,用欺騙的手段,然後迷惑別人,所以它也是屬於貪痴的一分,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它一定是跟貪的。你為什麼要欺騙?就是要貪一些什麼利益,所以你才要用欺騙的手段。那為什麼愚痴?同理可證,以為這樣子可以達到目的,其實它是造業的,造了很多的惡業,實際上非常非常的不值得,可是自己不知道,所以說是愚痴。
這個「害」,就是損害。對一切眾生沒有憐愍的心,而且還進一步加以迫害,它是屬於瞋恚的一分,所以它也是瞋心來的。你為什麼會想要傷害眾生呢?就是瞋心嘛,只有瞋心的時候,才會想到要去傷害別人,所以它是屬於瞋的一分。
那「憍」呢,就是一種自高自大的心理。我們常常說憍慢,就是自己覺得值得引以為傲,值得驕傲的那個部分,不管你是哪一個部分,你先生起對自己的那個引以為傲的部分,先生起這個染著的心,就是自己先迷醉在這個裡面,然後再心以為傲,不管你是覺得說你的相貌,你長得比別人相貌好,還是學問比人家高,還是身體一向以來都很健康,所以你會嘲笑那個病懨懨的人,或者是你是有名利,還是比人家富有,不管是什麼,只要你覺得值得驕傲的那個,全部都是憍。
那我們一般說憍慢、憍慢,憍跟慢有什麼差別?我們剛才講完慢,現在這個憍,就是你自己沒有跟別人比,你就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值得驕傲的什麼什麼部分,也許是你成功的部分,也許是你天生的部分,也許是你後天努力的部分,不管什麼部分,只要你覺得驕傲的那種心理,我們叫做憍。那個慢,就是跟別人比較之後,所引發的一種「永遠是自己最了不起」的那種心理,是慢。所以一個是有比較,一個是沒有比較,就是自己醉心在自己的成功裡面。
第十個就是「覆」。覆,就是隱藏。隱藏自己的過錯,不願意坦白,我們就說他是有蓋覆的。那他為什麼要隱藏呢?就是又是害怕自己失去什麼名聞利養,害怕有壞的名聲,害怕被別人瞧不起,所以把自己所有犯的錯全部都隱藏得好好的,不讓人家發現,所以它也是貪痴的一分。為了要自我保護嘛,為了要獲得好的名聲,或者是名聞利養,或者是什麼,還是為自己的利益,所以它一定是跟貪相應的。然後一定跟痴相應的,因為他以為這樣隱藏,一手遮天,人家都不會發現,完全不怕果報現前,所以我們說它是痴的一分。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這裡,明天再繼續。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6講
(第六識頌3)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5月18日
各位喇嘛!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善惡臨時別配之。
我們把五十一個心所介紹完了,那第六意識跟這個五十一個心所全部都相應,這裡面有善、惡,還有屬於無記,三性在裡面。
第六意識雖然跟五十一個心所全部相應,但是它不可能同時生起,那到底是哪一個生起呢?就是現在講的這一句:「善惡臨時別配之」。就是意識是善是惡,就要看它「臨時」──隨當時的因緣,來分別配合的心所,來決定是跟善相應,還是惡相應,還是無記相應。因為你不可能五十一個同時生起,是不可能的,而且善跟惡是互相衝突的,所以善心所生起的時候,噁心所是不可能跟意識再相應的。所以它是要看臨時的……當下是跟哪一個心所來相應,才知道這個時候的意識是屬於善、惡、還是無記性。
所以我們說,第六意識雖然它造業的力量最強,可是它自己單獨第六意識是沒有辦法造業,一定要配合心所,它才能夠完成造業的這件事情。
所以如果意識它接觸的是善境界的時候,這時候的善心所就從八識田裡面的那個種子,善心所的種子生起現行,然後跟意識互相配合,就完成了善業。
那如果我們遇到的是逆境、惡境界的話,我們這個時候,像無慚、無愧這是兩個中隨煩惱,還有忿、恨、惱、嫉、慳、害、覆,這七個小隨煩惱,再加上根本煩惱中的瞋,一共是十個煩惱,就會從我們第八識的種子生起現行,跟意識相應,然後就完成了造惡業這件事情。我們就知道逆境界現前的時候,有這十個煩惱心所會從八識田生起,跟第六意識相應,然後完成了造惡業的這件事情。
那如果意識它接觸的是不善,或者是有覆無記的境界的時候,貪、痴、慢、疑、不正見,這五個根本煩惱,還有八個大隨煩惱,還有諂、誑、憍這三個小隨煩惱,加起來一共是十六個心所,就會從八識田的種子生起,跟第六意識相應,而完成了造作惡業,或者是有覆無記業。
這邊有講到一個有覆無記,還有一個無覆無記,這個後面會講到,因為第七識是屬於有覆無記性的。我們現在講第六意識它是通三性,對不對?那前面前五識也是通三性,那我們會講到,下一次就講第七識,再詳細講。那我們現在要了解的是,第七識它是屬於有覆無記。「有覆」的意思,就是有蓋覆,有煩惱的蓋覆,我們之前也講過它恆常與四惑相應,有沒有?我貪、我慢、我痴、我見,這四個根本煩惱恆常跟第七識相應,只要你有第七識,沒有轉成平等性智之前,第七識只要一作用,就有這四個根本煩惱現起,所以我們稱它是有覆無記性。這個「無記」的意思,是第七識它沒有辦法造業,它只是執八識的見分為我,只要它現起,就有這四個根本煩惱,但是它沒有造業的能力,懂嗎?造業能力最強就是第六意識而已。第七識它的作用只是執八識見分為我這樣而已,然後恆常有四惑相應,所以我們稱它是三性裡面,它是屬於有覆無記性。
第八識我們也了解了,它是含藏無量劫以來的種子,所有我們曾經熏習的種子,全部含藏在第八識,所以它只是有持種的功能,持這些種子含藏在第八識這樣的功能,所以它是能藏、執藏、所藏的功能,跟外境也沒有關係。七識、八識跟外境都沒有關係,都是內執的一種作用。第八識它只是執持無量劫以來的種子,只是含藏這樣而已,所以第八識也沒有能力造業。所以第八識有沒有四惑相應?又沒有,所以它是屬於無覆無記性,它是沒有煩惱蓋覆的。所以我們現在要記的就是,第七識屬於有覆無記,第八識屬於無覆無記,這兩個無記都沒有辦法造業。
所以現在談到說第六意識跟有覆無記相應的時候,它就是這個有覆無記這樣的一個狀態,有覆無記業。然後如果是善噁心所完全不跟意識發生關係的時候,你這時候起心動念,只有五徧行、五別境,或者是剛才講的四不定這些的話,意識跟這些相應,就是沒有跟前面講的善十一這些心所相應,也沒有跟所有二十六個煩惱心所相應,都沒有,只有五徧行、五別境、四不定相應的話,這個時候意識所完成的就是無覆無記性。
所以現在就了解了,就是善性、還是惡性,還是有覆無記性、還是無覆無境性,就看第六意識跟五十一個心所,哪一個心所相應,是跟善心所相應,還是煩惱心所相應,還是跟有覆無記相應,還是無覆無記相應來決定,這個就是「善惡臨時別配之」的意思,應該了解了。
因為我們講五徧行、五別境,跟四不定才剛講完,它們雖然都通三性,三性就是有善、惡、無記,所以它們也可以是跟無記性相應的。所以第六意識跟這些五徧行、五別境,或者是四不定無記性相應的時候,它就是屬於無記性,這樣很容易了解了。所以這個意識是善是惡,要看它和哪一個心所相應,因此我們才會說它是由臨時分別配合的心所來決定,這個意識是善、還是惡。
下面一句:性、界、受三恆轉易。
剛才講到意識跟五十一個心所全部相應,所以它的活動是非常廣的,它這個活動是相應之後就一直持續呢?還是說它是有轉變的?譬如說我跟善性相應,是不是就一直善呢?還是跟惡性相應,就一直惡呢?不是嘛!是一下善,一下惡,所以它是什麼?「恆轉易」,它是恆常轉變改易的。所以在這一句頌裡面我們就能夠明白,第六意識它是恆常轉變改易生起的。那又要分三境、三界、三受來說,就是說第六意識它在三境、三界、三受當中,是恆常轉變改易的。
這個「性」,就是指善、惡、無記三性,在意識中是恆常轉變改易而起的。這個很容易了解,因為我們是善變的心,對不對?一下善念生起說我應該利益眾生,發個菩提心,等一下下一念又……唉呀!眾生很難度,人心是險惡的啦,馬上噁心又生起了。所以一下善、一下惡,然後也沒有善惡的時候,就是無記的狀態,所以它是變來變去的嘛。這就是第一個,三性來說,第六意識是變來變去的。
三界來說也是,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它也是,第六意識在這個三界當中也是恆常轉變改易而起的。像我們修定就知道,我們是不是都一直都在欲界,就看你定力的功夫嘛,我們沒有入定之前都是在欲界,對不對?可是如果你一旦入了色界初禪,你就不在欲界,你就入了色界,對不對?你入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這個時候的心是色界心。如果你又再繼續入無色界四空定,你當下的心是無色界心,可是你一退失禪定就又回到欲界心。所以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是不是也可以轉變改易?它一直變來變去的。所以我們也可能在現在的現實當中,在修定當中,這個三界是怎麼樣?轉變改易的。
受,受就更容易了解了,一下苦受,一下樂受,沒有苦樂受,就叫舍,所以受就是指苦、樂、舍這三受,意識在這個三受當中也是恆常轉變改易生起的。這個每天也在發生,現在坐在這邊很涼快,就是樂受;等一下出去,好熱喔!那是苦受;溫度剛好的時候,就是舍受,沒有特別的苦樂受的時候,就是舍受。
這就是「性界受三恆轉易」。
下面一句:根隨信等總相連。
這句頌就是說,第六意識相應的心所法,也總是互相牽連而起的。這個「根」,就是指六個根本煩惱,前面都介紹過了;「隨」,就是指大隨、中隨、小隨煩惱,一共有二十個隨煩惱;「信」,就是指信,這些十一個善法,十一個善心所;這個「等」,就是剩下的五徧行、五別境,還有四不定,就是等,就包括了五徧行、五別境、四不定在裡面。這就是所有五十一個心所,都是隨從識性的轉易而起的。
如果這個識性是善的時候,我們信等等,這十一個善心所就同時跟它相應,就同時隨它生起,隨這個善性生起;假定這個識性是不善的,根本煩惱、隨煩惱就會跟它同時生起;如果這個識性是無記的,徧行、別境、四不定,就會跟這個無記心所,跟它同時生起。
那它這個中間,五十一個心所之間,它總是互相牽連,它是怎麼個牽連法呢?我們有一個表,大家就看這個表就會很清楚。還是分成善類、根本煩惱類、還有隨煩惱這三類,這五十一個心所之間它是互相牽連而起的,怎麼個牽連法?
一、善類
1.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不放逸、行舍、不害——若有一法現起,其餘九法種子必同時活動。
2.輕安——一法若現起,前十法種子必同時活動。
就像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痴、精進、不放逸、行舍、不害,十個善法,對不對?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法生起的時候,其它的九個種子都可以從第八識生起,同時跟它活動。這個意思就是說,譬如說當你有信心的時候,你就可以同時有慚愧心,又無貪、無瞋、無痴,然後又精進、又不放逸、又心平等住,就行舍,然後又可以不害,只要這十個善法其中你有一個,其它都能夠從八識田裡面生起那個善法的種子。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善法很重要,因為你有一個,其它都有。當你有信心,全部的善都可以生起,一個懷疑不信,通通都沒了。
那少了一個什麼?少了個一個輕安,對不對?因為輕安要修定才有,至少要入初禪,才有所謂的輕安。我們平常的那種樂受,或者是那種快樂喜悅,都不能夠叫做輕安,那個是證初禪之後才有,所以輕安就沒有放在這個裡面。你有信心的時候也沒有輕安,其它九個都有,輕安一定要修禪定才有,而且是要證初禪才有。可是,重點是你有輕安了之後,前面十個善法都有。
所以我們在介紹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時候,我們才會說,你證到初禪有十種善法功德生起,有沒有?其中裡面有一個叫做善心生,就是在指這個,現在講的十一種善法。你只要證初禪,有輕安之後,善心不斷不斷地生起,現在我們就知道它為什麼,因為它是互相牽連生起的。你只要有輕安,這十個善法就能夠不斷不斷地從你心裏面生起。所以沒有得禪定之前,你說我為什麼一下會懷疑,然後有時候做壞事,也沒有什麼慚愧心,臉不紅氣不喘,那是因為你沒有得輕安。你得了輕安、初禪之後,你心中都是恆常跟喜樂相應,身心又在輕安的狀態,你那個瞋恚心很難生起,這樣懂嗎?根本煩惱那個瞋心不會生起,那跟瞋相應的忿恨惱嫉害也不會生起。所以你那個念頭生起來都是善的念頭,都是跟現在講的十種善法相應的,那個念頭都是好的念頭,而且隨著你的定力增加,二禪、三禪、四禪,你那個善心又不斷不斷地開發,它有層次的,會越來越深厚,善根會越來越深厚,隨著你的定的功夫增加,你那個善心會開發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所以你的信心變成越來越足,越來越增加、越來越增加,一直到圓滿。
所以修禪定很重要,就是止觀一定要修的原因就在這裡,一旦你得定了之後,你不用勉強自己,或要求自己說我不可以動惡念,我不可以動惡念,這個時候就沒有惡念,因為所有煩惱種子都被你的定力暫時伏住,起不來了。所以色界開始都沒有瞋,色界天人四禪,無色界四空定的天人是沒有瞋恚的,瞋恚是欲界才有,
所以只要你入了色界初禪開始,你不會發脾氣的,沒有什麼鬧情緒的,沒有那種心情很鬱悶,沒有,全部都是喜樂。喜樂狀態就看你是證幾禪,初禪有喜樂,二禪有喜樂,那個不同的層次,三禪沒有喜只有樂,四禪就舍念清凈,就沒有喜樂了,就跟舍受相應。我們剛才講三受,苦受、樂受、舍受,四禪開始以上、四空定,全部都是舍受相應,不再有喜樂了。
所以現在講到這個善法跟定的關係,我們就知道它非常非常重要,修定是非常重要,只有定力可以把我們的煩惱心所暫時伏住,生起的都是善的心所,那我們造作的都是善業,身語意開始都是善業。然後我們再透過懺悔、行善,再把我們含藏在第八識的那些煩惱、惡業的種子,慢慢、慢慢地清凈,慢慢清凈之後,那個一定要報的,可以重報輕受,那個不一定要報的就清凈,你就不用受報了,你看多好!多便宜!所以懺悔很重要,就是一定要把它趕快懺除乾淨,能夠懺乾淨就不用報,那個一定要受的,也可以打折扣。所以,佛法絕對不是說宿命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像都沒有起死回生的功能,不是的。業力是由我們自己主宰的,每個業都自己造的,對不對?那已經造的來不及,只有懺悔,那將來可以不要造,你可以作主,你可以不要再造啊,至少造善的嘛,要造的話也要造善的,然後造清凈的業。
這個就是善類,是這樣的互相牽連的情況。
二、根本煩惱類
1.無明(即痴)——一法若起,八大隨煩惱種子必同時活動。
2.貪、慢、疑、見四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及八大種子必同時活動。
3.瞋——一法若現起,無明、八大、二中種子必同時活動。
第二個根本煩惱類的話,我們就知道很麻煩了,你只要無明一起,那些通通都有了。
所以我們看第一個,無明就是痴,貪瞋痴的痴,根本煩惱有貪瞋痴的痴。痴,我們這邊就說無明,不明白無我的道理,以為有一個我的真實存在,那個就是痴,就是無明。只要這個痴一起,八大隨煩惱,我只要當下是愚痴、無明一片,我就同時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就從我們的八識田種子就生起現行,它可以同時生起這麼多,八個大隨煩惱,只要你一起無明,同時都來。
第二種情況,是你如果起貪,或者是生起慢心,或者懷疑不信的時候,或者是我們昨天介紹那個五不正見,薩迦耶見、邊見……那些五不正見,任何一個生起的話,無明也來了,八大隨煩惱也來了,它可以同時生起。我現在一起貪心,無明也來了,然後什麼?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可以一起來;同樣的,我現在起了一個慢心,無明起,八大隨煩惱一起來,可以同時生起;我現在一懷疑不信,八大隨煩惱、無明同時生起;我有五個不正見生起的時候,也是無明生起,因為有五不正見,就是無明來的,因為無明,以為有一個我,所以才有薩迦耶見,然後才有邊見,才有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全部都是跟無明有密切的關係,然後八大隨煩惱也可以從八識田裡面生起它的種子,一起同時現行。
第三種情況,就是你一發脾氣,瞋心起的話,無明也來了,八大隨煩惱也可以一起生起,然後還有無慚、無愧。發脾氣當下一定是沒有慚愧心的,要不然你不會吵架嘛,你如果有慚愧心的話,你現在瞋心一起來就看到,就趕快慚愧了嘛,為什麼?要慚愧什麼?但是一般都來不及啦,要不然不會發脾氣,有慚愧心的人,應該是不會發脾氣。萬一發脾氣,如果你來得及慚愧的話,那個吵架也吵不起來,為什麼?你要慚愧什麼?因為我瞋心的種子還在嘛,你要先慚愧這個呀!我的定力還沒有入初禪,要不然也不會起瞋心,對不對?我們剛才說的,你只要有初禪的定力,不會發脾氣,不會鬧情緒。所以我要懺什麼?懺我沒有禪定的功夫,我要懺什麼?八識田瞋心的種子習氣還這麼重,我要懺這個。我如果已經沒有瞋心的習氣的種子,今天會不會發脾氣?會不會起瞋心?不會呀!因為我種子清凈啦!我如果禪定功夫夠,你種子沒有清凈,至少也伏得住,它不會現行。
所以要先有這個慚愧心,先懺悔自己還有瞋心的種子跟習氣、煩惱,這個業力還沒有清凈,禪定功夫也還沒有成就,後面就通通沒有了,因為你這一懺悔就怎樣?就不會造惡業,然後又熏回第八識成為未來惡業的種子,它隨時又會報,全部又報在自己身上。所以了解這個道理的,他會很小心的,過去造的已經來不及,就趕快把它懺乾淨,很小心地不要再造新的。
我們現在明白根本煩惱它是這樣子互相牽連生起的話,我們就知道為什麼煩惱這麼難斷,為什麼一起貪心、一起瞋心、一起無明就這麼嚴重?原來它是互相牽連很多的,都可以同時生起,所以它不是單純的一個煩惱而已,它是互相牽連,所以它會……那個煩惱的習氣跟業力為什麼那麼重的原因,為什麼那麼難斷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會互相牽連,這樣會小心一點噢!
三、隨煩惱類
1.大隨八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及餘七法種子必同時活動。
2.中隨二法中——若有一法現起,餘一法及無明、八大種子亦同時活動。
3.小隨誑、諂、害三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八大種子必同時活動。
4.小隨忿、恨、惱、嫉、覆、慳、憍七法中——若有一法現起,無明、八大、二中種子必同時活動。
然後第三個就是隨煩惱,它之間也會互相牽連。像大隨煩惱,八個大隨煩惱當中,只要有任何一個生起的話,無明也起了,還有其它七個也會同時從這個第八識種子生起現行。所以你只要一落入昏沉,其它七個都有,所以昏沉裡面有掉舉、有不信、有懈怠、有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再加上無明。
第二種情況是中隨煩惱,就是無慚、無愧。如果你是沒有慚愧心,做錯了事情都不知道要懺悔,沒有慚愧心的話,只要有其中一個,因為慚愧心一般都是一起生起的,它不會說我有慚心,然後沒有愧心,不會,有慚愧心就是有慚愧心,沒有慚愧心就是無慚、無愧。那這無慚無愧,只要任何一個生起的話,怎麼樣呢?另外一個就一定生起,所以它一般是同時生起的,無明也起了,還有八大隨煩惱也起了,都能夠從八識田當中生起這些無明的種子,還有八大隨煩惱的種子都能夠生起現行,跟它一起相應。所以我們知道,佛法上面也說,只要還有慚愧心都有救,對一個沒有慚愧心的人來講,他等於是沒救了,很難救,我們現在也知道為什麼很難救了。
第三種是小隨煩惱,誑、諂、害這三法中有任何一法生起的時候,也同時有無明,還有八大隨煩惱的種子同時活動。
第四種情況,就是小隨煩惱的另外七個──忿、恨、惱、嫉、覆、慳、憍,這七法中有任何一法生起的時候,無明、八大隨煩惱,還有無慚、無愧這兩個中隨煩惱的種子,也會同時生起活動。
這就是互相牽連的情況。
「根隨信等總相連」,六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十一個善心所,再加上五徧行、五別境、四不定心所,它總是互相牽連而起的,現在我們明白了。
下面一句:動身發語獨為最。
這句頌是說明第六意識的作用,第六意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造業力量最強,就是它的作用。那麼,以動身發語來說,第六意識的力量是最強最大的,所以用「獨為最」,單獨它是最強最大的,以動身發語來說。動身、發語,就是我們要發動我們這個身業、還有語業的話,從意業開始,所以意業就是第六意識先有三種思,然後才會完成語業跟身業。所以,我們為什麼說動身發語,第六意識獨為最呢?它的力量最強最大呢?那我們就要知道,我們要發動這個身業跟語業的話,一定要有三個過程,我們要造口業、造身業的話,先要有意業,這個意業就是由第六意識來完成的。
像第一種叫做「審慮思」。思,就是令心造作,令心造作就是造業的意思。我們心,第六意識這個意識心先造作,造作什麼呢?當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第六意識會先對它做一番籌度思量,來審查說應該要怎麼樣來應付這個境界,所以當有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的意識就會先做一番籌度思量,這個就是稱為「審慮思」。就是我先考慮考慮啦,考慮之後就決定了嘛,很簡單說就是這樣。決定了,就是下面那個「決定思」。所以我們在籌度思量之後,就會有所決定,這個時候我們就稱為決定思。那一旦決定,我就要說出來、做出來了,所以就有第三個「發動思」。發動什麼?發動身、語,造作身業跟口業。
所以,前面的審慮思跟決定思,它是屬於意業,我們要先考慮,然後做決定,這個還沒有動作嘛,還沒有說出來、做出來,所以這兩個是屬於身口意的意業,要先完成;我一旦決定了之後,我就決定怎麼說,就是造作語業,決定怎麼做,就是造作身業。所以,為什麼說第六意識它造業的力量最強,尤其是動身發語獨為最呢?就是因為它要經過審慮思、決定思、發動思,才能夠動身發語。所以從意業的造作,到身業的造作,到語業的造作,全部都要靠第六意識來完成,所以我們才會說第六意識造業的力量最強。
那前五識可不可以造業?前五識要造業也是有第六意識加進去之後,它才有分別,我們第一堂課講的,就是去了別外境這樣的一個功能,就是明了意識。所以前五識它造業的力量非常薄弱,也是靠第六意識的分別加進去之後,因為前五識它只是什麼?照境而已,就是看聽這樣子而已,但是要第六意識加進去之後,你才可以了別外境,然後再進入第二念──隨念分別,然後再計度分別,就是現在講的審慮思、決定思,然後才有發動思。
那第七識、第八識能不能造業?我們剛才說它是有覆無記性、無覆無記性,可不可以造業?沒辦法造業,它只是一種內執的力量,第七識執八識見分為我;第八識我們剛才講,它只是執種的功能。所以第七識、第八識沒有能力造業,只有第六意識在造業。
講到這邊,我們要不要恨第六意識呀?都是它惹的禍!可是,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第六意識,我們能夠修行嗎?前五識可以修嗎?第七識、第八識可以修行嗎?不可以嘛!所以修行還要靠第六意識,所以第六意識還是滿可愛的。所以你是要造善業、造惡業,就第六意識來決定,你要修定,還是第六意識來下手。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還是從第六意識下手開始修嘛!所以沒有第六意識,還是沒有辦法修行,所以第六意識還是非常重要。我們下手修,也是從第六意識修,我們修定,也是保持第六意識的現量無分別,還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修,所以第六意識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們盡量不要造作惡業,然後靠第六意識來好好修行就對了。
下面一句:引滿能招業力牽。
這句頌就是說明引業跟滿業的性質差別。就是因為第六意識它動身發語獨為最的緣故,所以總別二報都是第六意識引業跟滿業這兩種業力所招感的,就是「引滿能招業力牽」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那我們要解釋什麼「引業」,什麼是「滿業」。
引業,就是引生我們去六道投胎那個總報體的業力。譬如說我們這一期的生命結束之後,引生你去投生的那個業力,我們稱為引業。引,就是牽引、引導。引導你去六道任何一道去投胎的那個總果報體,我們稱為引業。
那滿業呢?滿業就是這個總報體上面獲得圓滿決定的業。就是說……譬如說你還是投胎做人好了,可是每個人他圓滿的業不一樣,對不對?有的人他六根很具足,有的人會缺嘛,天生眼盲的,天生耳聾的,六根不具的,有殘缺的,那有的人是壽命長,有的人是壽命短,有的人是大富貴,有的是貧窮,有的是眷屬美滿,有的是每天吵吵鬧鬧、眷屬不美滿,有的是長得相好莊嚴,有的是長得面貌醜陋,這個就是滿業的差別。就是同一道以後,剛才引業就是引生哪一道,那同樣生在那一道,每個人的別業又不同。
所以,引業也可以說是總報,然後滿業是別報,就是個別個別的業力所展現的,在同一道裡面,每個人圓滿的程度不一樣,那個是滿業。
可是,引業跟滿業都是第六意識造作的,然後含藏在第八識,成為這個生命的總報體。那你這一口氣斷之後,這個總報體就帶著業力引生到下一道的輪迴去,所以你的引業會引到哪一道去投生,就看你第六意識在生前造作了哪一些業。譬如說:殺業多的,就會引生地獄的總報;偷盜業比較重的,就會引生到餓鬼道,就會有餓鬼道的總報;那個邪淫多的話,就會引生畜生道的總報;修習十善業的,十善業多的,就能夠感得天、或者是人的總報;十善業再加上禪定,有禪定功夫的,死後就會生在色界天、或者是無色界天的總報,看你的禪定是證到哪一禪,四禪八定的哪一定,死後就到那一天去,這個還要就是除了十善業之外,還要再加上定力的功夫,這就是引業跟滿業的差別。
所以這個「能招」的意思就是說,引業跟滿業這兩種業能招感什麼?總報跟別報這兩種報。
所以這個「業力牽」的意思就是,我們在這個六道輪迴當中,感受這個總報跟別報這兩種不同的果報,完全都是由第六意識動身發語所造成的,引業跟滿業所牽引的,所以業力是如影隨形,所以叫做「牽」。所以這個「牽」的意思就是說,業力是如影隨形,你不管投到哪裡,業力都是跟著你的。
所以我們對身外之物說不要貪著,生前就要舍放下,因為一個都帶不走,穩穩噹噹帶著走的是什麼?就是現在你第六意識曾經所造的業,是一定跟著你一起投到下一世的輪迴當中,所以能夠帶得走的是業力,其它都帶不走。所以帶不走的我們就趕快舍放下,那個帶得走的,就要好好地去斟酌這個業力的內容,是什麼樣的業力,因為它可以牽引你投生到不同的六道輪迴裡面去,都是第六意識造作的這些善惡業力,所造成的這兩種總報跟別報的差別,就是引業跟滿業的差別,都是第六意識所造作的。
這樣我們就把這個有漏雜染識介紹完了,接下來就是無漏清凈識。
第六意識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轉成無漏清凈呢?那在轉成無漏清凈之後,它又能夠成就什麼樣的智慧呢?這個智慧又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那我們看下面一首偈頌,最後一首偈頌就能夠明白了。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這個有漏的雜染狀態,要到初地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轉了,所以最初發起轉識成智,是在歡喜地的初心,這個時候只能夠轉成下品的妙觀察智,因為俱生的我執跟法執還是不時的現前。那一直要到遠行地,就是七地之後,到八地才能夠轉成中品的妙觀察智;經過九地、十地,到等覺的後心,才能夠轉成上品的妙觀察智,這個時候就是純粹的無漏,第六意識才真正的轉成妙觀察智。這個妙觀察智的作用,就是能夠圓滿、光明、清凈地徧照整個大千世界。
那我們詳細地再說明,剛才把這四句很簡單地把它說明了,那我們再詳細一點說明。
「發起初心歡喜地」,這個「發起」就是最初發起智慧,是在什麼時候呢?就在歡喜地的初心。
這個「初心」,就是初入歡喜地的一念心。因為每一地都有入、住、出,我要入初地(這個歡喜地就是初地的意思),登初地,初地有先入初地、住在初地、然後岀初地,然後入二地、住二地、岀二地,所以每一地都有入、住、出。這個最初發起妙觀察智就是在你入初地的初心,就是入的時候,這個初心就是入初地的這一念心,我們稱為初心,就是入、住、出──入心的時候,就能夠開始轉識成智了。
歡喜地就是初地,所以入初地之後,我們根本智生起,後得智也現前,所以就能夠開始發起妙觀察智的原因在這裡,因為根本智發起,後得智也發起,所以它就能夠斷除由分別而起的我執跟法執。因為根本智就是你的真如現前,般若無分別智現前,就明白那個無我的空性的道理,所以由分別而起的我執跟法執,這個時候就能夠斷除。
可是,這個時候的智慧的力量還很薄弱,所以沒有辦法一直保持那個無漏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是有漏、無漏互相間雜生起,所以我們才會說俱生的我執跟法執的現行還會現起,俱生我執跟法執的種子也還是眠伏不動,就是下面的一句,就是「俱生猶自現纏眠」。
這個「俱生」,就是指俱生的我執跟法執;「纏」,就是以現行來說,我們說種子生現行,這個纏是指現行來說;這個「眠」是指種子來說,種子還伏眠在……好像還沒有睡醒,還眠伏在八識田裡面,就是說它種子跟現行都還在的意思。所以俱生的我法二執的現行,仍然纏縛著有情,所以我們用「纏」來代替。這個「眠」,就是說俱生我執跟法執的種子,仍舊眠伏在阿賴耶識當中沒有伏斷,就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現行活動。就是由分別而起的我執跟法執可以斷除,但是俱生的我執跟法執,不論是現行還是種子都還在,它會不斷不斷地現行的意思。
那我們當然不知道什麼叫「俱生」、「分別」,所以我們現在要稍微解釋一下,很簡單地解釋,因為在後面第七識的時候還會詳細說。
「我執」有俱生我執跟分別我執的差別,什麼叫做「俱生我執」呢?就是指我們無始以來,第六識跟第七識就是不斷不斷地熏習,我們還沒有轉識成智之前,第六識跟第七識都還在,它就不斷不斷地虛妄熏習。這個內在的這種力量,恆常跟我們這個身體一起來。「俱生」的意思,就是你天生就帶來,「俱生」就是與生俱來的意思,你只要出生就有俱生我執。
那俱生我執怎麼來的?第七識跟第六識都有,為什麼會有?因為我們第六識、第七識還沒有轉識成智之前,你只要生出來就有,所以它是與生俱來的。那它是怎麼來的?我們剛才講的,虛妄熏習來的,一直以為有「我」,生生世世你還沒有轉識成智之前,生生世世輪轉都有俱生的我執,跟著你生命一起來。所以除非靠修行斷,不然你是沒有辦法坐在那裡,它就自己斷了,因為天生下來就有的。
那因為第六識跟第七識它們的差別,就是第七識我們一直講,它是恆常的,恆審思量,就是說它沒有一剎那間斷的。那第六識我們第一堂課已經講過,第六識五無心位,它會有間斷的時候,五種無心位是沒有第六識的活動的,所以它是有間斷的。所以我們在俱生我執,介紹這個俱生我執的時候,才會把它分成是常相續的、還是有間斷的。那我們就知道,「常相續」指的是第七識,它恆常的緣第八識的見分,妄執以為有一個真實的我,這個就是俱生我執的來源,它是恆常相續,它是第七識的作用,沒有剎那的間斷,睡著了還是有我啊,夢裡面有我,對不對?不然誰在作夢?所以沒有一剎那間斷的噢!那「有間斷」就是第六識,它是有間斷的,第六識就是我們前面講,就是它先變現出五蘊,然後我們再執五蘊為我,因為第六意識有間斷,所以它這個俱生我執就是有間斷的。也是……就是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可是跟剛才那個我不一樣,剛才那個是執八識的見分為我,現在第六識是執什麼?五蘊為我,所以它們執的內容不一樣,可是都是屬於俱生我執,一個是恆常的常相續,一個是有間斷,這樣明白了?初步明白就好。
那這兩種執著它是任運而起,就是隨時它都會起來的,所以它是很微細,很不容易察覺,也很不容易斷除。所以你開悟可不可以斷?還沒辦法斷。剛才講,開悟就是登初地,初地只能斷分別的我執跟法執,但是這個俱生的,是動都不能動,還沒有辦法斷,所以它要到修道位之後,才能夠慢慢慢慢地斷除,它是比較難斷的。
那另外一種分別我執就比較容易斷了,因為它是由第六意識來的,第六意識分別來的,那我只要有正知見就斷了,所以他一登初地的初心,它就斷了。所以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後天的熏習。
後天怎麼熏習呢?就是看你是佛弟子、還是外道。因為外道有所謂的神我,有沒有?梵我,無上的至上意識就是我,我就要把這個我消融,然後跟至上無上意識相結合,由這個小我跟那個大我相合,那從頭到尾都有一個我,那是外道的我。那你怎麼會有那些知見呢?就是第六意識,你親近他們的那個老師,然後聽聞他們的教理,然後依照他們的方法來修,因此你的第六意識就有一個他們所說那個「我」的影像存在,觀念裡面就有一個神我,或者是梵我,或者是至上意識、還是什麼……不管用什麼名稱,就是有一個我,那它是後天的熏習,你去親近他們的教派,然後聽聞他們的教理,還有依他們的方法來修習。一旦見空性之後,你就知道是無我的。所以由第六意識分別而起的,不管是佛弟子執五蘊為我,或者是那個邪教所說的分別我,你在登初地的時候都能夠斷,所以這個分別我執它是比較容易斷的,在登初地的時候就能斷。
那法執也是有兩種,有俱生法執跟分別法執。也是相同的道理,只要是俱生,都是與生俱來。無始時來,就是第六識、第七識虛妄熏習,熏習到內在有一股很強大執著的那個力量。所以我們天生與生俱來,一生下來就會……就是跟我們這個身一起來的,不用後天的熏習、分別,都不用,你天生就已經有俱生法執,也是分常相續跟有間斷。
由第七識緣第八識的見分,對這個我相……就是更微細的執著,就是第七識緣第八識的見分以為有我,然後由它所產生的種種的法。
譬如說:五蘊的話,五蘊是法,我們執五蘊為我,那同時也會執五蘊這個法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由這個我而生起的種種的那個法的執著,我們就稱為「俱生法執」,由第七識緣第八識的見分來的,這個是常相續的。所以把這一切的法當作是真實存在的,不知道它是因緣所生,是如幻假有的這個法的執著,天生來的,這個我們都稱為是俱生法執,跟第七識相應的,就是常相續的這個部分。
那「有間斷」,就是由第六意識,它緣我們心識所變現的,不管是五蘊、還是十二入、還是十八界,這些種種的法相,我們天生都執著以為它是真實存在的,可是它是第六意識變現之後所執著的那個部分,就是有間斷的。像我們都有嘛,像我們看一切的山河大地、宇宙萬有,是不是都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就是屬於第六意識的分別,第六意識的有間斷的俱生法執。那這個也是很難斷,也是任運就能夠現起,它也是非常的微細,也是要在修道位上才能夠慢慢地斷除。
另外一種就是「分別法執」,分別法執就是後天的熏習,執著一切法是真實存在的,然後熏到八識田成為未來的種子。那有的是聽了他們外道的說法,有關於一切法的不同的教理,然後熏熏熏,熏到八識田裡面,然後由第六意識而起的,我們都稱為分別法執。
像剛才講緣外道所說的神我、等等的,它也是有一些影像,就是法,隨著那個神我而延伸出來所說那個一切法的內容,它也是由第六意識分別熏習而起的,這些都是在見道位就能夠斷除。一旦證得無我空性的智慧現前,你就知道這個我不是真實存在,由分別而起的我、或者是法,都能夠斷除。
登初地的時候,由分別的我執跟法執可以斷除,那俱生的我執跟法執的種子跟現行,仍不斷地現起。
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慢慢地斷呢?就是後面這一句:「遠行後地純無漏」。要到遠行地,也就是七地之後,就是第七地的後心,俱生我執才能夠逐漸地摧毀,這個時候由下品的妙觀察智,轉成中品的妙觀察智。然後再從遠行地,進入第八地,經過第九地、第十地,一直等到等覺的後心,這個時候俱生的法執才能夠斷除,由中品的妙觀察智轉成上品的妙觀察智。
講到這邊,我們就有一個概念,什麼概念呢?第六意識要轉識成智,分成三個階段,對不對?初地的時候,初地的初心下品轉,就是有下品的妙觀察智;到八地的時候中品轉,就是轉成中品的妙觀察智;到等覺的後心上品轉,就能夠轉成上品的妙觀察智,到這個時候第六意識才得到純凈的無漏,轉成真正的圓滿的妙觀察智,而能夠圓明普照大千,所以說「觀察圓明照大千」。那俱生的我執八地斷;俱生的法執,等覺後心斷,所以它是最難斷的,就是俱生的法執,要到最後才能夠斷除。
「觀察圓明照大千」,這個「觀察」就是指妙觀察智,這個智慧善能觀察萬有諸法的差別。所謂的「妙觀察」,它能夠很微妙地觀察一切法的差別,這個智慧首先它能夠觀察到的是,千差萬別的萬法諸有。那成就的法門也是什麼?千差萬別的無量的法門都能夠成就,因為已經妙觀察。像我們修兩個法門就開始打架了,對不對?我可不可以一面念阿彌陀佛,一面修天台止觀?打架了!也常常有師兄來問說:我早課念這個念這個,這中間會不會互相衝突?我晚課念這個這個,修這些法門、做這些功課,會不會互相衝突?就是第六意識,還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執著還是很重,所以沒有辦法圓融一切的次第也好,或者圓融一切的法在心中也好。
所以一直要等到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之後,你才能夠善觀一切的法,一切的法都能夠圓融入到你的自性,任何的千差萬別你都可以善觀察。因為善觀察很重要,因為每個眾生的根性不一樣,他所好樂的法門也不一樣,那佛菩薩要利益眾生的話,一定需要妙觀察智,先圓融一切的法門之後再善說,他善分別之後再善說。
所以這個妙觀察智,就是第六意識是分別,可是轉成妙觀察智,叫做「善分別」,加了一個「善」,就是表示說他善於觀察,叫做妙觀察。所以一切法對他來講,都是沒有任何的障礙的,他全部可以圓融,世間法一樣,出世間法、一切的法門也都是一樣可以圓融。所以他可以說任何的一個法,也沒有任何一個法會怎麼樣?互相衝突的,或者是有所障礙,不會。
如果我們了知一切法,要教導眾生,要說給眾生聽,可是又沒有那個口才可不可以?也不可以,所以還要有無礙的辯才,無礙辯才怎麼來?也是妙觀察智來的,所以他也善能夠運用無礙的辯才。
所以他不但是要善分別,還要善觀察,還要善說,要有無礙的辯才,讓眾生能夠聽得懂,能夠一聽就懂,一聽就悟,所以他能夠覺悟一切的有情,才能夠真實地利樂一切的眾生,這個都是妙觀察智的作用。所以佛菩薩他為什麼能夠化導一切眾生,也完全是運用這個妙觀察智,如果沒有這個智慧,我們想要化導眾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又不善圓融一切法,然後又不善觀察,然後又沒有無礙的辯才,想要利益眾生就比較困難,所以才稱它為妙觀察智。
這個妙觀察智它有三大作用:
第一個是圓滿,這個是指……「圓」就是圓滿,指妙觀察智它的本體具足一切的功德,所以說它是最圓滿的。妙觀察智它的本體是最圓滿的,因為它具足一切的功德在裡面,我們說本自具足。所以不用擔心說我到時候是不是…不曉得要怎麼樣來說,或者是不知道…我不善觀察那個根性,不善觀機還是什麼,都不用擔心,只要你能夠轉識成智,你自然就有這個智慧,它自然就能夠圓滿光明清凈,因為它是智慧的作用,它是妙觀察智的作用,自然有這個作用。
「明」,就是光明。這個就是指妙觀察智它的本體能夠明照一切,所以說它是最光明的。
「凈」,就是清凈的意思。指妙觀察智它的本體純粹無漏,任何一個染法跟它都不相應,它是純粹無漏的,所以我們說它是最清凈的。
所以這個本體這麼圓滿、光明、清凈的妙觀察智,它就能夠普徧的照耀整個大千世界,不但明顯的地方可以照到,就是幽暗的地方也同樣的可以照到,所以就是所謂的「無有一處不照矚」,所以我們就稱為「照大千」,普照整個大千世界。
這個就是用妙觀察智的作用,來形容如來的果德,成就如來之後,它就有這樣的功德,善能觀察諸法,圓融無礙,次第分明,又能夠了知一切眾生的根性,還有他們所好樂的樂欲,也能夠以無礙的辯才來說一切的妙法,令眾生開悟,來獲得最後的涅盤的大安樂。
這一次我們第六意識三個晚上就把它介紹清楚了。那個分別我執、分別法執,剛才很簡單的介紹,相信大家都聽不太清楚,我們在第七識的時候還會介紹,因為它就是要明白它是修什麼觀,譬如說它是修生空觀、還是法空觀、還是真如觀,這要詳細說,因為今天時間已經超過,所以就把它草草結束。那我們後面再把什麼階段應該要修什麼樣的觀,把它好好地介紹,然後再把什麼時候配合什麼樣的修行,然後才能夠斷除俱生的我執跟法執,或者是分別的我執跟法執,它也要修不同的我空觀、還有法空觀,所以那個部分還不清楚的話就不用擔心,我們後面會再詳細的介紹。
我們這一次的法會就到這裡圓滿。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7講
(第七識頌1)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8月27日
法師!各位師兄!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們今天介紹第七末那識。
那為什麼稱為「末那」呢?「末那」是印度話,那翻成中文,就是「意」的意思。「意」,是思量的意思,也就是思慮、量度。第七末那識思慮量度有一個「我」,那這個「我」是怎麼產生的呢?就是緣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的時候產生的,所以第七識在緣第八識見分的時候,把它思慮量度為「我」,這就是我們我執的來源。我們會以為有一個「我」,其實是非量的,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那這個「我」是怎麼產生的?其實是第七識的見分,它在緣第八識的見分的時候,把它當做是「我」。
所以現在講這個「末那」,它是思量的意思,就是思慮量度有一個「我」,那這個我「我」是怎麼產生的?就是它在緣第八識見分的時候,把第八識的見分執為「我」,這就是「我」的來源。所以我們知道第七識它稱為「末那」,「末那」就是「意」的意思,也是思量的意思。
另外,它也稱為意根,因為它是第六意識所依之根。我們前面介紹過第六識跟第七識它們的關係非常的密切,因為第七識稱為染凈依,所以第六識是清凈的還是染污的,完全看第七識。第七識它還沒有轉識成智之前,第六識念念是染污的,那第七識轉成清凈以後,那第六識才可能念念是清凈的。就是當第七識念念是無我的時候,我們說恆審思量,在沒有轉識成智之前,我們是恆審思量有一個「我」,那證到無我之後,是恆審思量「無我」,所以這時候的第七識是念念無我的,因此第六識也是念念清凈的。
所以我們知道,在第七識沒有轉之前,我們不管如何的努力,那個「我」都是非常的難斷,那「我」沒有斷之前,我們所有的什麼善法、功德全部都是染污的,就是它一定只有人天果報,不能夠出三界。所有的善法功德只感得人天果報,除非你念念無我,行所有的善法功德,你才可能出三界,那個功德才是清凈的,要不然都有一個「我」嘛!「我」在行善、「我」在累積功德,所以這時候第七識念念是染污的。
所以第六識它依什麼呢?依第七識,所以第七識是第六識意識所依,所以它稱為「意根」。第六意識所依之根,所以第七識叫做「意根」。第六識叫做「意識」,第七識叫做「意根」。「意識」跟「意根」很容易混淆,所以常常就不翻意根,而稱為末那,它的原因在這裡。所以我們就說第七末那識,而不說意根,意根常常會跟意識混淆,所以我們就保留它原來的音,不去翻譯。
所以我們現在就得到一個結論,第七識稱為「末那」,也叫做「意根」,也叫做「思量」,所以以後看到末那、意根、思量,我們都知道它指的是第七識,這樣就可以了。
那第七識它要生起,需要哪些因緣呢?因為一切法因緣所生,第七識要生起作用,也必須要有它的因緣。那在八個識當中,第七識所需要的緣最少,它只需要三個緣,就是根本依、作意,還有它自己的種子。「根本依」我們前面也介紹過,所謂的根本依就是指第八阿賴耶識,它是諸識的根本,八個識一切識要生起,就一定要有第八阿賴耶識,所以第八阿賴耶識是諸識生起的根本依。所以現在第七識要生起作用,當然也是要有這個根本依,指的是第八阿賴耶識。那「作意」我們也講過,一切心識的活動,一定要有作意。第三個,是自己的種子,這個也是一定要有的,一切心識的活動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種子生起,所以各識都自有它的種子,稱為種子依,那也就是生起諸識的「親因緣」。那它所緣的,我們稱為「所緣緣」。那還有一個「增上緣」,像作意,其它的,除了親因緣跟所緣緣之外的,我們都稱為增上緣,就是之前提到的空間、光明、分別依──就是第六意識分別依……這個等等的,除了親因緣跟所緣緣之外的,都是屬於增上緣的部分。
所以,在唯識裡面就講到了有四緣:一定有「親因緣」,就是它自識的種子;然後還要有它的所緣的對境,有能緣的心,還要有它的所緣的對境,有能緣的心,還有所緣的境。能緣的心叫做見分,所緣的境叫相分,這個之前我們都介紹過了。所以它的所緣境,就是它的「所緣緣」;還有,其它的就是「增上緣」;另外一個「等無間緣」,就是說它前念滅、後念生,這個中間是相續不間斷的,叫做「等無間緣」,就是平等沒有間斷,叫做「等無間」。「無間」就是沒有間斷,平等沒有間斷的相續的活動。所以,它一定是具有四緣。
所以我們現在也要知道的是,第七識它所需要的緣,就是有根本依、作意、還有自種子,這三緣就可以生起它的活動了。
好,我們看第七識頌,也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有關於有漏雜染識的部分。
首先看第一個偈頌: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這個我們現在看到就比較熟悉了,對不對?「帶質」,就是前面我們說的真帶質,這是說明它的識境。所以,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的識境、識性、還有識量。識境,就是帶質境;識性,是有覆無記性;識量,是屬於非量。那我們一個一個解釋。
第一個「帶質」,就是說第七識在三境當中,它是屬於真帶質境的,我們前面也介紹過「以心緣心真帶質」,有沒有?還記得嗎?中間相分兩頭生。以心緣心,就是兩個都是見分,我們說能緣的心叫見分,所以我們看「以心緣心」,這個「心」就是屬於見分,哪兩個見分呢?就是第七識的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執為「我」,對不對?所以是兩個見分,就是「以心緣心」。「中間相分」,以心緣心之後,它產生這個我執,就是「我」的這個相分,是兩頭生的,就是兩個見分所生的。「兩頭」,就是一頭是能緣的心,就是第七識的見分;另外一頭,就是所緣境,就是第七識所緣的第八識的見分,是第七識的所緣境。
所以,能緣的心是第七識的見分,所緣的境是第八識的見分,所以第七識的見分再緣第八識的見分的時候,就是第七識的見分依託第八識的見分為本質,因為這個帶質這個「質」,就是帶有本質,這個本質是什麼?就是第八識的見分為本質。第七識的見分依託第八識的見分為本質,然後變起自心中的相分,就是這個「我」,做為自己的所緣,這個所緣的境就是第八識的見分,所以是真帶質境。
以心緣心真帶質,帶有什麼本質呢?第八識的見分為本質,然後變現起相分,成為自己的所緣。所以這個所緣境是第八識的見分來的,它依託第八識的見分為本質,然後變現成自己所緣的那個相分境。所以,第一個「帶質」我們就明白,第七識它是屬於真帶質境。
第二個「有覆」,是說明第七識在三性當中,它是屬於有覆無記性的,所以這個「有覆」,就是有所蓋覆的意思。
第七識恆常與四惑相應,就是第七識在沒有轉識成智之前,念念都是有什麼?我貪、我痴、我見、我慢這四個根本煩惱,我們叫做四惑。恆常與四惑相應,就是說從來沒有間斷過。「恆常」就是沒有間斷過,念念都有我貪、我痴、我見、我慢。這個很恐怖對不對?我們每個念頭都有這四個,從來沒有間斷過,睡著了在夢裡也有,這樣懂嗎?
前面我們說第六識還有五無心位,五種有間斷的,可是第七識是恆常沒有間斷的,念念都有我貪、我痴(我痴就是無明,不明白我的道理)、然後我見、我慢。那這個為什麼很嚴重呢?因為它蓋覆……這四個根本煩惱會蓋覆我們的真如本性,沒有辦法現前。我們不是說要讓我們的真如自性現前嗎?希望能夠開悟嗎?希望能夠明心見性,見到我們的真如本性,可是為什麼我們見不到?問題就出在第七識,懂嗎?念念都有這個四惑相應,因此我們雖然本自具足,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但是它就是不現前,為什麼?因為第七識是有覆無記性,「有覆」就是有蓋覆,被什麼蓋覆?就是被這四個根本煩惱所蓋覆。
所以在沒有轉識成智之前,沒有轉成無我之前,它其實是很難開悟的。所以開悟是悟什麼?也是悟到這個無我空性的道理,也是我們說的般若無分別智現前,就是開悟的當下,它當下是沒有我的,就是明白了這個無我的道理,叫做開悟。開悟之後,你第七識才可能轉成清凈的,就是所謂的轉識成智,也是開悟之後的事情。所以無我的事情也是開悟之後的事情,見到這個無我的真理之後,你才可能念念無我,在這個之前都是念念有我的,而且非常的執著,恆常沒有間斷的作用。
所以,這個第七識它是恆常與四惑相應,蓋覆我們的真如本性不能夠現前,而幻起──虛幻的妄起以為有「我」的錯覺,而且牢牢地在這個上面有所執著,所以我們稱為「有覆」。就是有蓋覆,蓋覆我們真如自性沒有辦法現前。這個是第七識,它在三性當中是屬於有覆的。
而且,它是無記性。我們也介紹過什麼叫「無記」,就是善惡無所記別,或者是善惡無所記取的意思。第七識雖然它有蓋覆,被這個四惑蓋覆,但是它自己卻不會造作善業或惡業,它沒有辦法造作善惡業,所以我們說它是無記性的,對於善惡無所記取。
我們已經知道第六意識造業的力量最強,前五識要造業也要靠第六識,因為前五識的生起有分別依,有第六識加進去,它才可能有造很微細的、很輕微的善惡業,或者無記業。第七識不會造業,因為它是無記性的,之後我們要介紹第八識,它也沒有造業的功能,因為第八識是屬於無覆無記性的,無記性的都沒有辦法造業,所以只有第六識造業的力量最強。所以我們說第七識它是屬於有覆無記性的,這個無記性,就是指它沒有造善惡業的作用。
下面就是第三個說「通情本」。這個「通」,是通下面兩個「情」、還有「本」字,就是通情又通本,情本兼通,所以叫做「通情本」。
那什麼是「情」呢?情就是情執,指的是第七識的見分,它是情執的來源。因為第七識的見分恆常堅固執著第八識的見分為「我」,而且對它愛戀不舍,所以叫做情執。所以我們現在就知道了,我們常說這個人情執很重,指的是什麼?就是第七識的見分。那為什麼稱眾生為「有情」眾生?這個「有情眾生」,就是有情執的眾生,叫做有情眾生,指的也是第七識的見分。第七識的見分永遠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這就是情執的來源。所以我們就知道,情執指的是第七識的見分,這個能緣的心。
那這個能緣的心緣什麼呢?就是緣第八識的見分。所以,第七識的見分依託第八識的見分為本質,變起自心中的相分,做為自己的所緣,所以叫做「本」。這個「本」就是指本質的意思,指的是第八識的見分,這個所緣的境,稱為「本」,因為第七識的見分就是緣第八識的見分為本質。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情」跟「本」指的是什麼了,對不對?
所以第七識它所執這個我相是怎麼來的呢?它一方面通情,也就是第七識的見分──這個能緣的心;又一方面通本,也就是第八識的見分──這個所緣的境,所以叫做通情本,情執、本質兼通,叫做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這是說第七識在三量當中是屬於非量的。非量我們前面也介紹過了,根本不存在的,把它當作是實有的,就是屬於非量。所以這一句的意思是:「隨」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時,就執為「我」,本來沒有我,妄計為「我」,屬非量,所以說「量為非」。
所以這個「我」,根本就是世界上沒有存在這個東西的,根本不存在「我」這個東西,所以我們念念有我,其實就是第七識的見分,它在執第八識見分的時候,把它當作是我。
所以我們就要進一步地去討論,為什麼第七識的見分在緣第八識的見分的時候,會誤以為有「我」呢?為什麼會把第八識的見分當做就是「我」呢?那要首先知道「我」的定義是什麼。
「我」的第一個定義就是「常」,相續、不間斷的。因為「我」不可能一下子出現、一下又消失,對不對?所以所謂的「我」,給它一個定義,一定是恆常、不間斷的,所以它一定要符合「常」這個特性。而且它還要「唯一」,對不對?我們每一個都認為我是世界上獨一、最厲害的那一個嘛!全世界只有「我」最厲害!「我」是唯一的嘛!「我」的定義也一定要是唯一的,而且它是能夠主宰的,能夠自由作主的,這樣就符合了「我」的定義。
所以我們現在看第八識的見分,它是不是符合這個定義呢?第八識的性質它是恆常相續、始終不變的,所以這個「恆時相續」就是符合「常」了嘛,第八識的作用也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它就是「常」啰?而且始終不變,這個就符合「一」嘛,那個會變來變去的,那個就不符合「一」嘛,那第八識的見分也是始終不變的,而且是能夠自在作主的。
所以第七識的見分,它在緣第八識的見分的時候,看到它是常,又一,又主宰,又能夠自在作主,就以為是真正的有一個「我」,它是恆常、唯一,是能夠主宰,不知道它是相似的,並不是真的。因為我們知道第八阿賴耶識它也是生滅法,也是生滅生滅,我們八個識都是生滅的,所以第八阿賴耶識它也是生滅的作用。可是它生滅相續沒有間斷,看起來它好像就是永遠是恆常的,所以就誤以為它是真實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不知道它是生滅相續的,它也是無常的。所以第七識的見分誤解了,誤解這個相似、看起來好像是常是一的,不知道它只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所以就以為有一個真正的常一的「我」,所以很自然就把它執取為「我」,這個就是俱生我執的來源。俱生我執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一場誤會!就是看第八識的見分好像合乎那個「我」的定義,所以就把它當作是真實的「我」。
那我們再進一步看第七識的見分,它也合乎這個定義。如果第八識的見分看起來好像是合乎「我」的定義,可是第七識如果有間斷也不行嘛,一下有我,一下沒有我也不行。所以我們看第七識的見分,它也同樣的,在時間上也是恆時生起,任運相續不斷,所以看它也是恆常的,似乎也能夠自在地內執第八識的見分為自內我,看起來是可以自在作主的;而且始終如一的,永遠只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境,從來沒有改變過。是唯一的嘛,對不對?唯一只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境。唯一,它不緣別的,它跟外境也沒關係,它永遠內執第八識的見分,不外緣,它只內緣,緣什麼呢?只緣第八識的見分,不緣其它的,所以是不是唯一的?對呀!
第七識的見分、第八識的見分都合乎看起來是「我」的定義,我執就這麼生起了,所以我們所謂的「我」,而且是俱生的我執。我們之前介紹「我」,有分別的我執跟俱生的我執,分別的我執是第六意識分別來的,那現在第七識的見分執八識見分為「我」,是俱生的,它比較難斷,就是因為它念念恆常沒有間斷,這就是俱生我執的來源。
這個很重要喔!我們說要斷我執、斷我執,怎麼斷?你念念有我怎麼斷?然後又不知道那個我執是怎麼造成的,你怎麼斷?所以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念了第七識,俱生我執就能夠斷,為什麼?是第七識的作用嘛!就是第七識緣第八識的見分,以為有一個常一、能夠主宰的「我」嘛!那為什麼叫非量?就是認知有錯誤叫非量,對於所緣境的認知是錯誤的叫非量,跟現實不符合的叫做非量,我們前面介紹三量的時候說過。
所以這個「我」根本就不存在,沒有這個東西的,龜毛兔角,沒有這個東西。所以明白這個道理,對我們的修行應該有很大的幫助,直接就斷俱生我執了,而不是分別我執,分別我執比較容易,你第六意識保持現量無分別就沒有了,分別我執就沒有了,很容易呀!可是第七識很難,因為它恆常相續,就難了。明白道理可以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知道它根本不存在,這個就好辦了,對不對?
我們看下面: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所相應的心所只有十八個,其它三十三個心所都不相應,所以它相應的心所也很少,把「我」斷了,這個都沒有問題了。
那我們先看它不相應的心所。
第一個,它不和別境中的欲、勝解、念、定心所相應,五別境我們之前就念過,《百法》的時候就念過。
那什麼叫做「欲」呢?就是希望為性,叫做欲。你有所希望,那個就是欲心所。那第七識有沒有希望呢?它不用希望,對不對?它就內執八識見分為我,沒有其它的希望,所以它一定沒有欲心所。所以第七識它念念只緣現在,就是緣八識的見分為我,更沒有其它的希望,所以我們說它沒有欲心所。
那第七識也沒有勝解心所,什麼是「勝解」?勝解就是印持為性,它的體性是什麼?就是要有所印證持守,或者是決斷,需要有所決定,這個是勝解心所。那第七識它既然只是一味的執持、堅執八識的見分為我,當然就沒有需要等著去印持決定的,所以沒有勝解心所。沒有什麼好去印證的,也沒有什麼好決定的,它就已經牢牢地抓住八識見分了,把它當作是「我」,所以需不需要再怎麼決定?不用決斷,有沒有什麼好印持的?沒有什麼好印持的,印證持守的,沒有,不用,它就已經這麼樣的堅固把它抓得牢牢的,所以不需要勝解。
那什麼是「念」心所呢?念,就是明記不忘為性,對什麼明記不忘?對曾習境,過去曾經串習的境界明記不忘,在心中憶念保持,明記不忘,這個是念的特性。那第七識它只緣現在,當然就不會憶念曾經所串習的境界,跟過去都沒有關係,它念念都是緣現在,所以它沒有念心所。
那什麼是「定」心所呢?就是專註不散亂,叫做定心所。那第七識它的心識是散亂的,不能夠安定在一個處所,所以沒有定心所。
第二個,第七識不與善十一個心所相應。我們剛才說第七識它是有覆,有覆就是有蓋覆的,所以它的心是染污的,恆常與四惑相應,所以和善心所的性質剛好相反。它是染污性的,那善心所是善性的,所以它一定不和十一個善心所相應,因為性質剛好相反,一個是染污,一個是善的,不相應。
第三個,第七識不和兩個中隨煩惱相應。我們剛才說第七識它是屬於無記性的,它不是不善性的,所以自然就不和不善的兩個中隨煩惱相應。
第四個,第七識不和十個小隨煩惱相應。小隨煩惱我們知道,它是比較粗的,比較粗糙,然後比較妄動的,所以它是屬於粗動的。可是第七識它的行相非常的微細,因為它是一種內執的,跟外境沒有關係,它是內執的,所以它的行相是很微細的,跟小隨煩惱的粗動是不相應的,所以它不和十個小隨煩惱相應。
第五個,第七識不和四個不定心所相應。
不定心所第一個就是「悔」,就是一種追悔的心,那追悔什麼呢?就追悔過去所造的業。那第七識它是任運緣現在境,就是它恆緣第八識見分,不能夠造業,那要不要後悔?不需要追悔,所以它沒有追悔的「惡作」心所,悔也叫做「惡作」。
不定心所第二個是「睡眠」。為什麼需要睡眠呢?就是我們每天攀緣外境,把自己的身心弄得很疲累,所以晚上需要睡眠。那第七識它不緣外境,就是第七識永遠內執第八識為我,不假外緣,而且身心也不會感到疲累,就是沒有那個粗重昏昧的現象,所以不需要睡眠。睡眠就是身心粗重的昏昧狀況,我們叫做睡眠,就是第六意識那種昏昧的狀況。第七識它是不會昏昧的,所以它不需要睡眠。
不定心所,第三個是「尋」。尋就是尋求,對外境的粗分別,我們稱為尋求。那細分別,我們就稱為伺察,不定心所第四個是「伺」,伺就是伺察,對於外境的細分別。那第七識只緣內境,它也沒有粗細的分別,所以它不需要有尋伺這兩個心所,所以,和尋伺兩個心所不相應。
那除了這三十三個不相應的心所之外,另外跟十八個心所相應。
這十八個心所,第一個是八大,就是八個大隨煩惱,第七識是和八個大隨煩惱相應的。這個很重要噢!前面我們介紹過八大隨煩惱,一個有,就其它全部都有了,對不對?一個「不信」有,其它都有,所以它經常都是怎麼樣?都是同時生起的,所以很嚴重。而且它是天生就有的,俱生的,所以我們天生就是有昏沉、有掉舉、有散亂、有不信、懈怠、放逸、散亂、失念、不正知,所以就知道修行為什麼需要不斷不斷地精進,就是因為我們天生帶來的這個太多了,這種違反我們修行的,像我們要修定,可是我們天生散亂、掉舉,你說怎麼修定,對不對?我們要修觀,可是昏沉一來,什麼也觀不起來,所以修止修觀最大的障礙,就是昏沉、掉舉、散亂。那我們要念個佛、還持個咒,可是它就放逸、失念、不正知,你也沒辦法好好念佛,也沒有辦法好好地持咒,也沒辦法好好地觀想,所以這個八大隨煩惱其實就是我們修行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裡,因為它天生就有。
我們天生就很懶,所以一定是懈怠的嘛!要精進都很難,那偏偏它又是沒有間斷地跟第七識相應,第七識沒有間斷,所以八大隨煩惱沒有間斷,第七識是俱生的,俱生的我執,八大隨煩惱也是天生就有的劣根性,我們說劣根性,所以它比較難一點,不像那個十個小隨煩惱它比較容易斷。所以第七識它是染污意,所以它和徧一切染心的八大隨煩惱是相應的。
所以第七識它是昏昧、沒有堪任性的,所以它和昏沉相應,昏沉就是沒有堪任性,就是一種昏昧的狀態,然後身心完全沒有堪任性,沒有堪能性,或者沒有堪任性,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想要修,沒辦法,你想要觀,觀不起來,你想要念佛,也沒辦法專註,身心不堪任。堪任的意思,就是你要叫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那個叫做身心有堪任性,可以為你所用,你可以很自在地想觀什麼就觀得起來,想持什麼咒,還是什麼,都可以做得到,就是你可以有這個自在作主性,叫做有堪任性。可是昏沉一來,就完全沒有堪任性,所以變成說你不管修什麼法門,昏沉一來,就統統沒辦法。那第七識它就是一種昏昧、沒有堪任性的,所以它一定是跟昏沉相應。
而且第七識它是具有喧囂性的,所以一定跟掉舉相應。
那第七識它是屬於流動而不安定的,所以一定和散亂相應。
而且第七識它是什麼?剛才說它是染污意,所以它一定是雜穢染污的,一定跟不信相應。我們不信也說過,所謂的「信」是心凈為信,它的體性就是你的心是完全清凈的狀態,你才有純粹清凈的信心。所以只要有信,你的心就是清凈的,一不信,心就被染污了,而且它把其它的所有的心所都染污,所以不信它最嚴重,只要一不信,其它的心所都被染污。那第七識它既然是屬於染污的,當然它就跟不信相應。
而且我們剛才說,第七識它不能夠自己修行,它沒有辦法造業,也沒有辦法修行,所以它一定跟懈怠相應。精進就是可以好好地用功,那第七識是沒有辦法修行的,因此它跟懈怠相應。
而且,第七識任運妄緣第八識見分為我,所以它一定是跟放逸相應的。
而且,第七識經常和四惑相應,與正念相違,所以它一定是跟失念相應。失念就是忘失正念,沒有辦法心住在正念當中,所以第七識跟正念相違,它就跟失念相應。
第七識它是對於所觀境是謬解錯誤的,就是它對所觀境是……我們說它是非量的,所以它是對於它的所觀境是認知是錯謬,是誤解的,所以它一定是跟不正知相應。
第二個,它是跟五徧行相應。徧行,就是指五徧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那五徧行我們之前也介紹過,它是徧一切心識的,所以第七識就一定有這個徧行心所,因為五徧行是徧一切識而活動的,八個心識都有它,所以當然第七識也有。
第三個,別境慧,是指五別境裡面的「慧」心所,就是那個我見的來源,就是從這邊「慧」來的。那什麼叫慧呢?就是於境簡擇,我們叫做慧。就是對於我們的所緣境,有那個簡擇的作用,選擇的作用,這個是慧心所。你怎麼知道是善是惡?是是還是非?對還是錯?就是說你對那個所緣境界,有那個抉擇的那個作用,它就稱為慧心所。那現在我們說第七識它是簡擇第八識的見分,連續的假想為「我」,所以它有慧心所。就是第七識它有簡擇的作用,它簡擇什麼呢?就簡擇第八識的見分,把它當作是「我」,這就是慧心所的作用。
只是這個時候的慧,它是屬於染污慧。我們說慧心所的時候,有說它是善、惡、無記性的,它是通三性的,那這邊的慧,它只是染污,只是跟不善性相應,其它的善是不相應的,所以這邊的慧心所是屬於染污的慧。它也是我見的來源,我見怎麼生起的?就是第七識簡擇第八識的見分為「我」來的,我見的來源。因為四個根本煩惱就有我見,對不對?那我見怎麼來的?就是慧心所的作用,我們現在知道了。
所以下面一句:「貪痴我見慢相隨」,就是說明第七識和四個根本煩惱相應,就是我貪、我痴、我見、我慢。
這個「我貪」也叫做我愛,就是深深地愛著於我,沒有一時一刻的舍離,不只是對已經得到的自身生起貪愛,就是對還沒有得到的自身也會生起貪愛。這就是每天我們很忙碌的,就是從這邊來的嘛,因為有我愛,愛我愛自己,所以看怎麼樣讓自己生活過得比較好一點、舒適一點、還是什麼,就是念念都在我愛上面打轉,於是生活很忙碌,就是忙碌這個我愛,這個我貪。所以只要有「我」,就貪著不舍,對於「我」有所染著,所以有我貪。
那什麼是我痴呢?痴,就是無明,這個無明是因為迷於無我的真理。一切法本來無我,這個就是百法只講這一句話,整個百法要介紹的就是「一切法本來無我」,就是要介紹這句話。那為什麼我們還會有「我」呢?有我執跟法執?就是痴、無明,因為無明、愚痴,不明白無我的道理,才妄起以為有「我」的執著。所以我痴,就是說明那個無明,不明白無我的道理,才會起無明,才會有我痴,不明白無我,就以為有我。那對於這個「我」,有這個無明愚痴的誤解,所以叫做我痴。所以這個無明就是迷於無我的道理,而妄生「我」的執著,所以叫做我痴。也就是因為無明不覺,才有我痴,就是從那個「一念不覺生三細」那邊來的。
第三個是我見,也叫做身見。這個「見」,就是推度的意思。就是剛才我們說五別境當中的慧心所,以這個慧心所為體。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時,推度有一個實在的自我可以自在作主,這樣推求以為有一個可以主宰的「我」的見解,就叫做我見。就執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有我見。
那我慢呢?慢,就是自高自大的一種心理。就是依仗著所執的我,令心高舉起來,總以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從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好像整個宇宙天地之間只有自己最偉大,這種自我貢高的心理,我們就稱為我慢。現在知道我沒有什麼了不起了,對不對?因為根本沒有我嘛!所以沒有什麼了不起。
好,那在根本煩惱裡面,還有瞋、疑、不正見,四個不正見,對不對?我們介紹根本煩惱的時候,除了剛剛說的以外,還有什麼?還有瞋,還有疑,還有四個不正見,那為什麼第七識沒有這些內容呢?所以我們要稍微解釋一下。
因為我愛,而且深深耽著愛戀自我,你說這個時候有沒有瞋?我愛戀自我,愛自己愛得不得了,有沒有瞋?我愛生起的時候,那個瞋有沒有可能生起?沒有,對不對?所以第七識是沒有瞋心所的,因為愛自己都來不及,怎麼會有瞋呢?
也是由於我見的緣故,堅執有一個「我」,從來沒有絲毫的懷疑過,所以「疑」也沒有生起的機會。你們有沒有懷疑過「我」?沒有呀!從來沒有懷疑過!天生就有的俱生我執。所以沒有懷疑過,是因為有我見的緣故。既然見解當中以為有一個「我」,我們剛才說推度,那個慧心所,推度以為有一個「我」,你就不會懷疑,從來沒有懷疑過,所以它沒有這個根本煩惱「疑」。
既然堅執我見,以為有一個我,而且耽著難捨,那要不要再討論說這個「我」是有邊?還是無邊呢?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就是從頭到尾就有一個「我」,沒有什麼好討論的,所以它沒有邊見。邊見,就是有或者是無,那有沒有什麼好討論?沒有,就是從頭到尾都是有一個「我」,而且非常堅固地執著有一個「我」,沒有什麼好討論的,所以它一定沒有邊見。
那另外還有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那這些都是由分別而起的,所以跟我們現在說的俱生的第七識它是不相應的,因為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都是分別才有的,那第七識既然它是屬於俱生的,它就不跟分別而起的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相應的理由就在這裡。
好,講到這裡剛好一個段落,今天就介紹到這裡好了,下面要講的話,可能會來不及,我們今天介紹到這裡。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8講
(第七識頌2)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8月28日
喇嘛!各位居士大德!大家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的性相和作用。
第七識是以思量為性相。思量,就是思慮量度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緣慮的作用。什麼叫做「緣慮」呢?就是心對於所緣境,有一種計度而深明的審察推度。八個識是能緣的心,它各自都有所緣境,那心對於它的所緣境會有一種推度,或者是一種思慮、一種量度,就是說去認識你的所緣境是什麼樣的狀況。這樣的一個作用,我們叫做緣慮的作用,或者是思量的作用。就是能緣的心,對它所緣的境界做一種思慮量度,或者是審察推度這樣的一個作用,去認識它的所緣境,它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對所緣境有所認識,有所觀察,有所了解,這個我們就叫做思量。
每一識都有這個思量、緣慮的作用,但是只有第七識它是恆常,然後又有這個審察的作用,所以以時間來講,八個識它有的是有間斷。我們知道前五識有間斷,第六識有間斷,第七識、第八識是沒有間斷,都是恆常相續沒有間斷的。那前五識的作用它是有間斷的,我們前面都念過,第六識它也是有間斷的,就是在五種無心位的時候它是有間斷的。
那至於這個思量的作用,對所緣境緣慮的這個作用,不是每個識都有的。像前五識它就沒有這個「審」的作用,第六識有,第七識有,第八識又沒有,就是因為八個識它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把它歸納整理成四種狀況,就是有關於這個「恆審」的作用。
這個「恆」是顯示不斷,而且是常相續的,就是恆常沒有間斷,這個是以時間來說,就是能緣的心對於它的所緣境,它是有間斷、還是恆常沒有間斷,討論這個問題。那第二個問題,就是它有沒有這個審察的作用?有沒有這個思量的作用?所以這個「審」,又是顯示計度而深明的這個審察推度的作用。計度,就是計算度量,你心對於所緣的境界,你能不能去計算,或者是度量它的情況,有這樣的一個作用,我們稱為「審」,就是審察推度的意思。那個「深明」,就是很深刻的、又很明顯的做一種審察推度的作用,我們叫做「審」。
所以,八個識分成四個狀況來討論:
第一個是「恆而非審」。恆,就是指它時間是沒有間斷的,恆常相續沒有間斷的時候。那像第八識,它從無始以來,一直恆常相續沒有間斷,所以它具有「恆」的這個意。為什麼第八識它不能夠有間斷呢?因為我們知道身心器世界都是八識所變現的,一切法都是八識所變現的,八識如果有間斷,那它變現的這個身心世界不是一下有?一下沒有嗎?所以不可能有這種情況,所以它一定是恆常相續的。
也是因為它恆常相續,所以我們就忽略了,以為有一個什麼?恆常的我、或者是法的存在。它雖然是恆常相續,但是因為它是生滅無常的,只要是生滅無常,它就是無我的。可是我們因為無明愚痴的關係,所以我們就會把它非常快速生滅相續的這個現象,把它當作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就是我執跟法執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無明,不明白一切法無我的道理,才會起顛倒想,把這個恆常相續的身心世界,把它當作是真實存在的。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它生滅相續的速度太快,就是說它生滅的速度太快,快到我們沒有辦法去觀察,因為它中間快到沒有那個空隙說:它是有間斷的!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就誤以為說它是實有的。所以,在經論上說它到底有多快呢?就是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的心念生滅生滅生滅,一彈指有多少呢?三十二億百千念,夠不夠快?非常快!快到我們沒有辦法捕捉。就是因為它這麼快,生滅、生滅、生滅、生滅,然後相續沒有間斷,我們看起來就是真的嘛!
你看這個桌子、椅子、講堂是不是真的?真的呀!可是它是以這麼快的速度在生滅,然後把這個生滅相續、沒有間斷,我們就認為這個是真實存在。你家裡的屋子是不是真實的?真實存在的呀!對不對?我是不是真實存在?真實存在的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解?就是因為不明白它是生滅相續的相續相,然後把這個生滅的相續相,把它執為是實有的。
所以我們修行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破這樣的一個迷思,要破除這個無明,明白一切法本來無我的道理,就能夠破除這個我執跟法執。我們知道它的來源是怎麼來的,它都是八識所變現的,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的身心世界,那在下一次我們介紹第八識就會更清楚。
而且,這個第八識它是什麼?同體的,你的第八識跟我的第八識一不一樣?同一個第八識,這樣懂嗎?所以法界本來同體,一切眾生本來同體,都是同一個、共一個阿賴耶識,然後變現出十法界的依正莊嚴,就是十法界的正報還有依報,或者是我們所謂的身心世界,全部都是共同一個阿賴耶識所變現出來的。
那你說,為什麼同一個阿賴耶識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情況?那就是有共業跟別業的差別,我們前面也介紹過有總報跟別報。所以我們現在雖然都生在人道,我們見的這個世界,大家看的都一樣,就是因為我們的業力相同,所以那個叫做同業妄見,我們的共業是相同的,所以妄見這個山河大地,我們看的都一樣,你看是山,我也是山,你看是水,我也是水呀!那是因為我們的共業,同一個阿賴耶識的共業所變現出來的。
那你說這中間一個人死亡,譬如說我過去了,那這個世界還在不在?在呀!只是我這個果報體又繼續再去輪迴,但是是沒有一個「我」,這整個現象、整個過程也都是生滅相續的,進入中陰身,然後投入下一生,也都是生滅生滅相續的,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個「我」的存在,都是業力的顯現,懂嗎?哪一個業力先成熟,你就先變現那一道,餓鬼道的業力先變現,在你臨終的時候就會……你自己的第八阿賴耶識的業識變現出餓鬼道的景象,那個景象不在外面,所以我們整個的法界它其實……我們看到的身心世界它都不是在外面,都是我們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出來的。
所以現在講到第八阿賴耶識,它必須是恆常、沒有間斷的原因,就是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它變現出來的,所以它不能夠有間斷,這樣懂嗎?不可能這樣我一覺醒來,然後世界不見了,然後明天再出現,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所以第八阿賴耶識它一定要恆常沒有間斷。
可是它有沒有審察的作用呢?沒有,它沒有思量的作用。那我們念過第八識就知道,第八識是叫做「藏識」,那為什麼叫做藏識?是因為它能藏、所藏,還有執藏。它的功能就是能藏,就是以它持種來說,我們無量劫以來的種子在哪裡?都含藏在第八識,所以它持無量劫以來的種子,以這個持種來說,它是能藏的這個作用。因為每一法的生起必須要有種子,沒有種子不可能說憑空就現出什麼法來,不可能。色法有色法的種子,心法有心法的種子,任何一法生起都必須要有種子,這所有的種子,包含我們剛才說變現出身心世界的這個種子,全部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當中。所以我們才說這個種子遇到外緣,它就能夠現行。
那現行之後,它又回熏到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所以以這個受熏來講,就是「所藏」。第二個所藏,就是以受熏來說,它不是種子生現行,然後就完畢,就結束了,沒有!最重要是它又熏回來。所以我們才會說對於佛法修行,我們要常常熏習,就是把它熏到第八阿賴耶識成為我們善法的種子、善根的種子、將來成就的種子,一切成就必須要具備的這個,尤其是善根非常非常重要。那也是我們歷劫以來一直熏熏熏,熏了很多善法善根的種子在我們第八阿賴耶識。那同樣的,煩惱的種子也是一樣,業力的種子也是一樣,我們希望它不要再熏回來。我現在發一頓脾氣,我希望當下就把它怎麼樣?它自己就解脫掉了,我情緒一起來,希望當下就把它解脫掉,不用再熏回去,成為我煩惱、業力的種子。
所以這個也是修行的重點,你在每個當下,你都要這樣子來做。那個不好的種子,惡法的種子,它一生起,當下就把它什麼?讓它自己解脫掉,你只要不繼續在上面分別、執著、串習,它就怎麼樣?它就消融掉,它就不會再熏回去第八阿賴耶識。所以我們希望熏回去,受熏的是什麼?善法的,將來成就的種子,善根的種子。惡法的種子就怎麼樣?裡面就讓它慢慢、慢慢地讓它清凈,所以惡法業力的種子、煩惱的種子都慢慢把它清凈。那發出來,種子生現行的時候,當下把它消融掉,不要再熏回去,所以你那個惡法的內容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你的習氣,不好的習氣也會越來越來淡薄,所以它是一個用功的要訣就在這裡,就知道每天要怎麼用功。
你說我沒有時間修行,沒有關係,你在每一念的當下,每一個當下照顧好你的念頭,這樣子來熏。所以我們就知道,第八識它第二個所藏的功能,就是指受熏,它能夠受熏習回這個第八阿賴耶識,所以它這個種子有新熏的種子,也有舊的種子,都有。過去的種子已經熏習的,還有每天新熏習的,新熏的,都有。
那另外一個就是「執藏」,就是我們昨天講的,第七識的見分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我,這個就是我愛執藏,它執第八識的見分,所以第八識的見分是第七識的所緣境。
那我們知道整個八識就是能藏、所藏、執藏這樣的功能,那它有沒有審察的作用?有沒有思量的作用?完全沒有,所以我們才會說「恆而非審」,這個是指第八識。它時間上來說,它是恆常、沒有間斷,但是它又沒有思量的作用,因為它只有管持種、受熏,還有什麼?第七識見分執八識的見分為我的那個我愛執藏,所以它完全沒有去度量那個所緣境這樣的一個作用,是沒有的,所以我們說它是恆而非審。
第二個是講「審而非恆」,就是指第六識。第六識它有思量的作用,所以第六識在所緣境上,它具有深明計度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分別所起的我執跟法執,它更是牢牢地執為實有,所以具有這個「審」意,具有審察的作用。
我們知道我執跟法執有分別的,分別的我執跟法執都是第六識的作用,就是因為第六識有這個思量的作用,有這個審察推度的作用,它才會生起分別的我執跟法執,所以我們說第六識它是有「審」的這個意含藏在裡面。
但是在五種無心位的時候,它的作用又暫時間斷,所以缺乏「恆」意,就沒有「恆」的這個意理在裡面。
前面我們都介紹過,第六識什麼時候沒有?你入無想定的時候,想心所滅了,第六意識沒有;生無想天,不管你在無想天的時間有多長,第六意識都沒有生起作用,暫時的伏住,沒有生起作用;另外,就是入滅盡定的時候,入滅盡定,就是說不但第六意識的想心所滅,第七識也暫時不起活動,所以滅盡定的定慧力又更高了,就是因為它不但想心所,第六意識可以滅,第七識也暫時不起活動,所入的那個境界我們叫做滅盡定,那個定境的名詞;另外就是睡眠,沒有做夢的時候,第六意識是沒有作用的,不活動的;還有,就是悶絕,就是暈過去的時候,暫時沒有意識,也是第六意識暫時間斷。這個我們稱為五個無心位,「無心」就是沒有第六意識的活動。所以,它是有間斷的,所以是「非恆」。
第三種情況是「非恆非審」,這個是指前五識。它的作用常常有間斷,所以它不具「恆」意。
前五識有間斷,對不對?我一下用看的,然後等一下用聽的,我聽的時候,我就沒有辦法很專心的看,就算是你一心可以多用,可是它都是有間斷的,它不可能看就一直看嘛,對不對?總是有看完的時候,然後聽有聽完的時候,等一下又聞到什麼味道,等一下吃飯,舌頭又嘗什麼味道,晚上吃了什麼東西這樣子,所以它是有間斷的,前五識的作用是有間斷的。
那它是「非審」,我們前面介紹過前五識,它只緣現在,有沒有?前五識它是性境、現量,所以它只有自性分別,沒有隨念分別,沒有計度分別,所以它不能夠深明的計度,因此沒有「審」意,沒有這個思量緣慮的作用。
所謂的自性分別,就是第一念還在現量境,這個我們稱為自性分別,第六意識加進來了,但是這個時候還沒有隨念分別。第二念就開始隨念分別,就進入比量,所以現量我們叫做自性分別。所以前五識它只有自性分別,就是第一念的現量、性境;等到第二念的時候就是隨念分別了,這個就進入比量,然後就是計度分別,就是對你的所緣境越來越怎麼樣?深明地去計算、去度量,對於這個所緣境認識得越來越明晰清楚。所以它有第一念、第二念,念念一直一直延續,所以我們說我思考一件事情,它就是越來越深、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深刻。
所以前五識它面對這個色聲香味觸的時候,第一念性境現量的時候,都是自性分別,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說這個是什麼花,然後漂不漂亮,是什麼顏色,都還沒有,只是就這樣看到,桌面上這樣子,就這樣子,這是自性分別。可是第二念開始,我就會說這個是香水百合、這是玫瑰,就開始了,這是胡姬花,這是比量以後才有種種的名稱跟言說,這是第二念隨念分別,然後計度分別。慢慢地,所有的形容,這個桌上的情況越來越清楚,那個都是比量以後才有的,這樣應該明白了。所以前五識因為它是性境、現量,所以它是沒有這個「審」的作用。
第四種,「亦恆亦審」,只有第七識是亦恆亦審。因為第七識從無始以來,相續不間斷的活動,而且深明計度第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它是亦恆亦審。
我們昨天介紹過第七識它是沒有間斷的,恆常相續的。而且它是這麼樣的清楚,這樣的絲毫沒有懷疑,就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這就是「審」的作用,審察推度的作用,把第八識的見分審察推度為「我」,我們說是那個「慧」的作用,慧心所的作用,就是它是思慮推度出來一個結果說:那個就是「我」!就把它當作是我,八識的見分把它當作是我。所以它是恆常沒有間斷,然後又深明的計度第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我們說它是亦恆亦審。
那正因為第七識是亦恆亦審,思量的意義特別的超勝,所以我們才說第七識是以思量為性相。我們昨天也說,看到「思量」,就知道它指的是第七識,因為第七識是以思量做為它的性相,體性跟行相全部都是思量,然後用這個來彰顯恆審思量的功用,單獨只有在第七識。所以我們說恆審思量,就知道它指的是第七識,又恆又審就對了。
那下面一句「我相隨」,是說在第七識沒有轉識成智之前,永遠恆審思量,執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說「我相隨」。
那這個「我」,有「人我」和「法我」的差別。
什麼叫「人我」呢?就是以為有一個實有的生命體。就是在我們有情的心識當中,總覺得有一個獨立、自主,而且永恆存在的自體。這個自體會數數不斷地往返六道,感受不同的果報。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心念裡面都是這樣嘛,有一個「我」在輪迴,有沒有?所以我很怕造業,我很怕墮三惡道,為什麼?因為「我」會去受苦呀!可是沒有我,是誰在輪迴呢?所以輪迴本來空,本來也沒有我,那是誰去?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生滅相續的那個業力,所顯現的六道輪迴的景象。有一個五蘊的假合,生滅相續五蘊的假合,然後怎麼樣?業力變現出那個景象,然後變現出那個身心世界,都是第八阿賴耶識業識所變現的景象,從頭到尾也沒有輪迴真實的存在,也沒有一個「我」在輪迴,這個才是宇宙的實相,叫做諸法實相,這個才是真正的一切法真實面貌。可是因為無明的關係,所以我們就會以為有一個「我」,有一個「我」不斷不斷地在六道當中輪迴,有時候升起,有時候上升三善道,有時候墮三惡道。
所以像這樣妄執有一個常、一、主宰的自我,我們就稱為「人我執」,就簡稱為「我執」。所以我執,就是妄執有一個「常」,就是永恆不變的嘛,我雖然不斷不斷去輪迴,可是這個我一直存在呀!這個就是「常」的觀念,永恆不變的一個我。而且它是「一」,獨立不二的存在,叫做「一」。這個我是獨立不二的存在,這個叫做「一」。
那個主宰的「主」,就是代表自己可以作得了主。我們之前也舉例過,每天我們都以為自己可以作主,其實都是業力在作主,對不對?都是種子生現行,又熏回去成為我的嗜好、我的習氣、我的個性的種子,每天只是這個你熏回去的種子又起現行,然後你就說我喜歡吃這個、我喜歡穿那個,我喜歡什麼什麼、我不喜歡什麼什麼,有沒有「我」在決定?沒有呀!根本就沒有我,都是你這種子生現行而已呀!所有的種子都是你熏回去的,然後每天不同的外緣,它種子隨著外緣不斷不斷地現起這樣而已,所以都是業力、習氣、煩惱在作主,沒有一個我在作主。可是我們就是妄認有一個「我」可以作主。
然後這個主宰的「宰」,它是支配統治的意思,我可以支配統治呀!我不但可以支配我自己,我還可以支配別人,對不對?你去做什麼、你去做什麼,不是在支配嗎?
所以這個都是妄執,自性妄執,以為有一個「我」,然後它是恆常的,它是獨立不二的,然後它是可以自在作主的,它是可以支配統治的,還要統治全世界不是嗎?打仗、打仗,然後統治全世界,這個都是從妄執有一個「我」生起來的一個謬解,叫做非量。所以我們就知道那個「我執」是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這個叫做「人我」,執著有一個「我」,就叫做我執。
那這個「我」,還有所謂的「法我」,法我就是以為一切法是實有的。我們剛剛說一切法都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可是我們因為無明,不明白這個宇宙實相的道理,我們會把一切因緣所生法,把它當作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妄執一切法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就稱為「法我執」,也簡稱為「法執」。我執跟法執,法執就是對法執著,為什麼會執著?因為以為它是真實存在的,對一切法執為真實存在的,這個執著我們就稱為法執。
那一切眾生所以會起這樣的妄執,就是因為第七識在緣第八識見分的時候,不了解它是相續法,是因緣所起的生滅法,是幻化不真實的法,才會妄起實法的執著,以為一切法是實有的。所以問題都是出在第七識的見分執第八識的見分的時候,所起的一個結果,把它當作是真實存在的。我們也一直說,雖然它是恆常,但是它是生滅相續,生滅相續沒有間斷,看起來好像是恆常,其實它是生滅法,它只是生滅生滅的相續而已,並不是真實有一個我或者是法的存在。
那這個我執跟法執它是一起生起的呢?還是分別生起的?是有我執,同時有法執?還是說有法執,沒有我執?它們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關係呢?這兩種執著的生起,它是有連帶的關係,它不是各自獨立的。
一般來說,我執一定是依於法執而起的,就是我要生起我執,一定要依於那個法執,才能夠生起我執。因為「我」是法的一部分,我們念過百法就知道,百法就是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種,有沒有?裡面有色法、心法、心所有法、有心不相應行法,還有無為法,有沒有?然後我們所謂的我執是指什麼呢?我們是五蘊的假合,色、受、想、行、識,我把這個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假合,把它當作是「我」的色、「我」的受,把色蘊當作是我,這個色蘊,我的身體,這個是色蘊。色蘊是屬於色法,受想行識是屬於心法。那一切法有百法,我們剛才講過了,有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還有無為法,所以誰比較大?誰比較小?「我」比較小,對不對?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只是一切法裡面的一小部分,色蘊的部分,還有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它是屬於心法的部分。可是一切法有一百種,那「我」只是一小種,所以我要生起我執的話,是不是一定要有法執,我才能夠生起我執,對不對?那我今天如果要生起法執,需不需要一定有我執?不需要,對不對?因為法的範圍比較寬,我的範圍比較小,只是法的一部分,所以「我」是法的一部分,所以我要生起我執,一定有法執;我要生起法執,不需要我執,這樣懂嗎?所以我們就知道我執跟法執它們之間的關係了。
所以我執是一定要依於法執才能夠生起,有了這個實法的觀念,才有我執的這個假想,所以可以說我執跟法執它是同時具有的,並沒有前後的次第,就是生起我執,法執同時生起,它是同時具有,沒有前後的次第。有我執就一定有法執,而且它是同時生起,同時具有的。但是,法執的生起,並不需要依於我執,所以說法執的範圍比我執寬。總而言之,也就是說,有我執的時候,就一定有法執;有法執的時候,不一定有我執,這個就是我執跟法執它們兩者的差別,這樣應該有概念了。
那我們看下一句:有情日夜鎮昏迷。
這個是解釋第七識所發生的作用,第七識它所發揮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讓一切的眾生經常處在迷惑不醒的生死當中。第七識它的作用,就是讓我們輪迴,不斷不斷地輪迴,所以「有情」就是指一切眾生;「日夜」,在這邊就是代表生死;這個「鎮」,就是經常的意思,或者是永遠的意思;「昏迷」,是迷惑不醒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就是「讓一切眾生,經常處在迷惑不醒的生死當中」,這個就是第七識它的作用。
所以加上前面那一句「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連起來就是說:一切的眾生之所以迷惑不醒,長期處在生死當中,它的根本就在於恆審思量,有個實有的我執,常時相隨而已。
第七句:四惑八大相應起。
這句頌是說明「有情日夜鎮昏迷」進一步的原因。
一切眾生之所以會日夜鎮昏迷,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剛才說過了,是因為「恆審思量我相隨」。有了「我」之後,那隨之而來的就是四惑八大相應起,只要第七識一發生活動,就是只要那個我執一起,我貪、我痴、我見、我慢,這四個根本煩惱,還有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散亂、不正知,這八個大隨煩惱就立刻和它相應生起,這個叫做「四惑八大相應起」。
所以我們就知道,煩惱的根本是什麼?只要「我」一起,四惑八大就來嘛!所以煩惱根本是什麼?是我執嘛!對不對?有我才有我貪,不然誰在貪,對不對?有我才會慢,不然你是在慢什麼?所以一定是以為有我,那個我執一起來,我貪、我痴、我見、我慢才來的嘛,才相隨,然後八大煩惱才相隨。所以一切煩惱、根本煩惱怎麼來的?就是「我」來的,我執來的,所以煩惱的根本是我執。所以我們說我要斷煩惱,除非你斷「我」,你明白無我的道理,不然你怎麼斷煩惱?我好煩惱喔!我好想斷煩惱!
有人問說:你為什麼要修定?我想斷煩惱嘛!那個「我」還在,你怎麼斷?你怎麼盤腿,那個煩惱還是在呀!因為「我」還在,煩惱就在,所以我們知道煩惱的根本是我執。那我執怎麼來的?現在大家都很會背了,第七識的見分來的嘛!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那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因為無明,不明白無我的道理,才會在第七識執八識見分的時候,把它當作是「我」。
所以一切的輪迴的根本是什麼?為什麼會輪迴?剛才講了半天,我們來一個總結,為什麼會輪迴?因為無明嘛,再倒退回來,為什麼會輪迴?因為無明,所以以為有一個「我」,對不對?有我就生煩惱,有煩惱就造業,造業就輪迴嘛,所以輪迴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明。這樣推回去,找到那個主要的主犯,最主要的那個根本原因,就是無明。所以,除非我們破無明,知道無我的道理,要不然你想要什麼解決煩惱的問題,想要跳脫輪迴,什麼出三界,都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一切都是無明所造成的。
不明白那個無我的道理,所以你才會以為有一個我,只要有我,煩惱就來了嘛,有煩惱就造業,不同的業力,在不同的三界六道輪迴。所以輪迴的根本追到最後,追追追,就是無明。煩惱的根本是我執,輪迴的根本是無明,我執跟無明的關係,又是因為無明才有我執,這樣子全部就連起來了。
所以現在這個「四惑八大相應起」,我們最主要要知道,「有情日夜鎮昏迷」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有「我」,那有了我之後,四惑八大就會相應而生起。
那下面一句:六轉呼為染凈依。
這句頌是說,前六轉識特別稱呼第七識為染凈依。
六轉,就是指前面的六轉識。前五識、第六識,叫做「前六轉識」。呼,是稱呼;染凈依,就是指第七識。我們前面也講過,都有染凈依,對不對?第七識是染凈依,那這邊就是指第七識為前六轉識成染、或者成凈的所依,叫做染凈依。
那什麼是「轉識」呢?我們先要弄清楚,它是有「本識」還有「轉識」的差別。本識,就是根本,我們說根本依,那個就是本識,就是指第八識。剩下的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我們都稱為轉識。所以我們看唯識就會看到前六轉識、前七轉識。前五識、六識、七識,這前七轉識都是從根本識轉變而生起的,所以稱為七轉識。再講一遍,因為前七識都是從根本識,就是第八阿賴耶識轉變而生起的,所以稱為七轉識。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稱為本識,其它七個都稱為轉識,就是因為它都要從根本識轉變才能夠生起,所以稱為七轉識。
現在講的前六轉識,是依於染凈轉易而說的。就是說前六識的染凈轉易,就是說它轉染、還是轉凈,我們昨天也講過,我們之前也講過,就是第六識跟第七識密切相關,關係非常密切,就是在講這個。因為前六識的染凈的轉易,是受到第七識的影響。也就是說第七識如果是雜染的,前六轉識就會轉成雜染的;第七識如果是清凈的,前六轉識就轉成清凈,所以轉染污或者轉清凈,是隨著第七識來轉染還是轉凈,所以第七識是前六識的……所以稱前六識是稱為「轉識」,它的原因是在這裡。然後第七識是前六轉識的染凈依,就是前六識要轉染、還是轉凈,要依於第七識是染的、還是凈的,這應該沒問題啦。
所以,我們第七識在沒有轉識成智之前,前六轉識所造的業都是雜染的,就是因為有我執、法執的關係。我們昨天也講,就算你是行善累積功德,因為有一個「我」在行善,沒有三輪體空,我布施,有一個布施的我,還有我布施的對象,還有布施什麼東西,牢牢地記住,有我執還有法執,所以它能夠感得的就是三界的什麼?人天果報這樣而已,就是福報好這樣而已,但是不可能解脫輪迴的。解脫輪迴一定是三輪體空之後的事情,無我之後,就是你第七識轉識成智,轉成念念無我的話,你這個時候的布施是三輪體空,沒有一個我在布施,也沒有一個布施的對象,也沒有布施的東西,因為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本來也沒有我、也沒有法,無我、也無法,對不對?沒有我執跟法執之後,無我也無法。所以做就做了,做完就忘記了,不會把這件事情牢牢地記住,也不會說我今天又累積了什麼功德,然後我今天要去放生,為了求我的長壽,我今天布施醫藥,希望我能夠健康。這個都是感得人天果報,因為有我執的關係,還有法執的關係,也是執那個善法功德為真實存在的嘛,不然你幹嘛行善、累積功德呢?所以這個有法執。還有一個「我」在行善累積功德,這個是我執。
所以只要有我執、法執來行善、累積功德,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第七識沒有轉識成智之前,念念有我,所以前面的六轉識全部都是染污的,你所有的善行功德全部都是染污的,只能感得人天果報,沒辦法出輪迴,也不可能開悟證果,所以修了半天也別想開悟,也別想證果,也不可能證初地。
因此,第七識沒有轉成無我之前,前六轉識念念成染,念念有我;在第七識轉成無我之後,前六轉識念念成凈,念念無我。所以說,前六轉識特別稱呼第七識為染凈依,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那我們這個雜染的部分講完了,第二個部分就是無漏的清凈識。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七識什麼時候能夠轉識成智。
第七識要轉識成智,就是跟第六識一樣,同樣有三個階段,還記得嗎?第六識的時候,我們講第六識什麼時候轉成下品的妙觀察智啊?初地的時候,第六識轉成下品的妙觀察智,現在講第七識也是同樣的。第六識轉了,第七識才能轉,第七識沒辦法自己轉,那就是第六識跟第七識關係密切的原因。第六識轉下品妙觀察智,同時,可以說是同時,同時、馬上第七識就轉成下品的平等性智。那第二個階段怎麼轉?八地的時候轉,對不對?證八地的時候,第六意識轉成中品的妙觀察智,同時第七識也轉成中品的平等性智。成佛的前一剎那,第六意識轉成上品的妙觀察智,第七識也同時轉成上品的平等性智。
所以第六識轉,第七識就跟著轉,第六識沒有轉,第七識沒有辦法自己轉識成智,為什麼呢?原因就是我們說過,第七識它是屬於有覆無記性,有沒有?昨天講的,所以它對境沒有分別。我們昨天也說第七識沒有辦法修行,你說第七識可不可以說我來聽聞,聞思修呀?我來聽聞、思惟,好好地修,有沒有辦法?第七識有沒有辦法聽聞、思惟、修習?有沒有辦法?它就念念執八識的見分為我,它沒有辦法聽聞,也沒辦法思惟,也沒辦法修習,所以它自己可不可以轉識成智?沒有辦法。所以除非第六識轉,第七識才能夠跟著轉,最主要的原因在這裡。所以第七識的轉識成智就跟著第六識一起,同樣的分成三個階段。
極喜,就是指極喜地,也就是初地,或者稱為歡喜地。因為到了初地,破一品無明,超越了十法界,是踏上聖者菩薩的第一個階位,內心的歡喜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我們稱為歡喜地。就是非常的歡喜,這種歡喜是之前沒有的,因為什麼?因為出了十法界。
十法界是哪十法界,知道嗎?我們常常說三界六道,六道輪迴就是六個法界,再過來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還有佛,這個是十法界的佛,這個都還沒有破無明。像阿羅漢我們知道,他破見思惑,可是見思惑的習氣沒有破,要等到緣覺才能夠破見思惑的習氣。那過來是什麼?塵沙惑,然後還有塵沙惑的習氣,這是四聖法界它要破的。從見思惑,破見思惑,然後見思惑的習氣,然後塵沙惑,塵沙惑的習氣,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四聖法界,加上六道,就是十法界。無明都沒有破喔!所以我們才會說阿羅漢沒有明心見性,因為他無明還在,他連塵沙惑都沒有破,還在十法界的四聖法界當中。
所以,現在初地為什麼那麼歡喜呢?超越了十法界,不會再到六道、還有四聖法界當中,因為他不但破了見思惑,還破了見思的習氣,破了塵沙,還破了塵沙的習氣。破一品無明,我們叫做登初地,是不是要很歡喜?對!要很歡喜!終於入了一真法界了。所以這個時候是實報莊嚴土,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六道是凡聖同居土,有沒有?
所以我們就要知道它為什麼那麼歡喜,叫做歡喜地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終於破了一品無明,這個時候才叫做開悟,才叫做明心見性。你那個見思、塵沙沒有破,不能說你開悟,也不能說你明心見性,所以明心見性,明什麼心?見什麼性?就是見你的本性,你的本性是什麼?就是破一品無明,你的真心現前,菩提自性現前,真心本性,這個時候才能夠現前,就是一定要破一品無明,這個時候就是入了聖者的階位了。前面是三賢,有三賢十聖。
這種歡喜是最殊勝的歡喜,可以說已經到達了極點的歡喜,就是歡喜到了極點,所以叫做「極喜地」。
初心,就是入心的意思。我們上一堂有介紹,就是上一次,有入、住、出,每一地都有入、住、出,所以極喜地的初心就是入心,就是入這個初地,叫做極喜地初心。
平等性,就是指平等性智。
第七識到了初地的初心,就可以轉成平等性智,所以偈頌說:「極喜初心平等性」。但是這個時候轉的是下品的平等性智,因為入了初地的初心只能夠斷分別的我執,那俱生的我執仍然不時的現行。
那這個俱生的我執,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斷除呢?就是要到八地,一直要到八地才能夠真正的斷除,所以偈頌說:「無功用行我恆摧」。
這個「無功用」指的就是八地。到了八地才能夠做到任運無功用行,所以稱八地為無功用行。那到了這個時候,俱生我執永伏不起,就是「我相」永遠不會再現起了。「我相」恆被摧碎無餘,所以說「我恆摧」。這個時候第七識就轉成中品的平等性智。那至於上品的平等性智,就要到成佛的前一剎那才能夠轉,所以它跟第六識一樣,分為下品、中品,還有上品,這三個階段來轉識成智。
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講到這裡。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9講
(第七識頌3)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8月29日
各位喇嘛!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第七識頌。
我們昨天講到第七識轉識成智,就稱為平等性智,那為什麼稱為平等性智呢?是因為有了這個智慧之後,就能夠觀一切有情眾生平等、觀一切法平等,所以稱為平等性智。意思就是說,有了這個智慧之後,我們才可能平等。
那沒有轉識成智之前,為什麼不平等呢?我們應該知道答案了,因為有「我」嘛!因為第七識它的作用,就是把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當作是「我」,第八阿賴耶識的相分當作是「法」,而且是真實存在的。那隻要有我,就跟其它的眾生對立了,所以沒辦法平等。有我就有他,有自他的差別。那一切眾生對我們來講,我們也是有怨親中庸的差別,就是有對象的差別。我最親愛的人,不等於我最仇恨的人嘛,可以相等嗎?沒辦法相等,對不對?一個是最愛的,一個是最恨的,所以心沒有辦法平等,就是因為「我」來的。
只要有「我」,一切有情眾生就別想平等。那心不平等,我們可能生起大慈大悲心嗎?可不可能?我們可能對我最恨的那個人,生起大慈大悲心嗎?對最親愛的人有可能,也不是百分之百啦。我們所謂的大慈大悲是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必須要證到這個平等性智之後他才有的,只要有「我」在,你就是算對親愛的人有一些慈悲心,但是它也不是大慈大悲,因為還有「我」的緣故。一定要證到一切眾生平等了,我們才可能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就是已經證到這個法界是同體了。
我們昨天稍微介紹了一下,其實阿賴耶識是一個,為什麼?是因為我們的真心是一個,對不對?我們修行就是希望我們的真心能夠現前,那你的真心跟我的真心有關係嗎?我們說菩提自性現前,你的菩提自性跟我的菩提自性相同嗎?所謂的真心就是沒有生滅的,菩提自性也是本不生滅,本不動搖,本自清凈,能生萬法,這個是相同的,是本體,也就是所謂的法身。法身是本體,這個本體就是我們的真心,也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它本來是同體的,它只有一個,沒有分你的真心、我的真心,你的自性、我的自性,沒有,自性只有一個,所以整個法界它的本體是一,也就是所謂的法身。所以我們說修行證到法身的意思,就是我們的自性現前了,我們的真心現前了,所以就證到整個法界是同體的。
那阿賴耶識是怎麼產生的呢?一念無明就有了,你本來是真心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因為真心本來就有嘛,菩提自性也是人人具足,本自具足不是嗎?但是為什麼現在不是佛呢?就是因為起了無明,只要你在不生不滅的、本來清凈的這個真心,隨時一念妄動,阿賴耶識就產生了。所以真心是能現,阿賴耶識是所現,它是一念無明的產物,只要你起了一念無明,一念的妄動,阿賴耶識就形成了。
那我們昨天也說,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所有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變現,所以你只要一起無明,阿賴耶就誕生了,然後就有所謂的見分跟相分。阿賴耶識的本體我們叫做自證分,八個識,每個識都有四分,就是證自證分、自證分,還有相分跟見分。自證分是每個識的本體,那你說見分跟相分是怎麼來的?就是本體一起了二元對立,就有了見分跟相分的產生,所以見分跟相分是自證分來的,每個識的本體,所以阿賴耶識的本體是自證分。那我們一起了二元對立的觀念,有能所,有能緣的心,有所緣的境,一起了這個能所,就有了見分跟相分,這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見分跟相分。那第七識它做什麼事呢?就是把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把它當作是我,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的相分,把它當作是一切法,這樣明白嗎?我執跟法執的來源就是這樣子來的。
那至於那個證自證分,那是我們本體,那個般若智慧的部分,它簡擇你的自證分,證的是對還是錯。譬如說我今天開悟了,我除了找我的上師跟我印證說我到底是悟了,還是耽誤了,還是哪一個悟,是開悟?還是耽誤的誤?如果找不到上師的話,我們的自性裡面就有一種智慧的作用,它能夠簡擇你這個自證分,你證到的是不是自證分,你是不是真的明心見性,這個檢查自證分,證得對不對,我們叫做證自證分,就是來證明自證分是對、還是錯,是不是真的已經真心現前了,還是只是誤解而已。以為開悟了,結果沒有悟,結果就被耽誤了這樣子。
所以我們就知道,都是一念無明來的,一念無明而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自證分,只要二元對立一起,就有見分跟相分,有能所,那這個所緣的境界叫做相分,第七識執為法;那阿賴耶識的見分,第七識執為我。我執跟法執的來源,我們現在就很清楚了。
所以除非你證到無我,要不然別想一切眾生平等。可是,如果我們明白剛才說的這個道理,知道本來是共同的一個阿賴耶,本來也是共同一個真心,本來是無我的,只是第七識的作用,以為有我有法,本來是沒有的,一切法無我的。它可以幫助我們,我們再加上修我空觀,或者是人空觀,或者是法空觀,加強這個熏習,慢慢地就可以證到人無我、法無我。
加強熏習的意思,就是一切的種子都含藏在第八識,對不對?所以我們如果現在還是念念有我的話,熏回去怎麼樣?還是有我呀!這樣明白嗎?所以那個我執是越來越堅固,如果你沒有透過修行,不明白這個道理,無我的道理,沒有這樣的一個空性智慧的見地,然後也沒有下功夫去修空觀的話,我們繼續熏,我執跟法執的習氣還是越來越堅固。不斷地熏習,也是同樣的熏習習氣的種子、煩惱的種子、業力的種子,不斷不斷地被熏習,所以我們是不可能有什麼離苦得樂,還是解脫、證果、開悟的一天,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首先要把這個道理弄明白,然後再加上修空觀,我空觀、人空觀、法空觀,然後才能夠慢慢地第六意識保持現量無分別,第七識那個「我」就沒有機會加進來。
所以我們昨天才會說,為什麼一定要第六識轉了,第七識才能轉,而且為什麼我們要修定,就是要修到保持那個現量無分別,第六意識保持現量,現量的狀況之下,第七識的那個「我」沒有辦法、沒有機會生起。所以第六識轉了之後,第七識才能夠跟著轉,它的原因在這裡。因為第七識它沒有辦法修行,它沒有辦法聞思修,沒有說我要轉,由「我」轉成「無我」,第七識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一定要靠第六識的下手來修,所以一切的修行都是從第六意識修。
所以說第六意識雖然造業的力量最強,可是我們還是要靠它來修行。前五識沒辦法修,第七、第八識沒辦法修,只有靠第六意識來修。所以第六意識的現量也好,或者是比量也好,都是要從第六意識下手來修,才能夠影響到第七識能夠轉識成智。只要平等性智一現前,自他自然就平等,一切有情眾生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平等,而且這個時候才有真正的大慈大悲。所謂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一定要證到平等性智之後,從這個智慧來觀察,一切眾生才是平等的。
所以沒有證到無我之前,你說我要慈悲,那個都假的,有「我」的話,沒有真正的平等,不是真正的慈悲,可是我們也可以熏修啦,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但是真正做到大慈大悲,一定要第七識轉成無我,它才可能……有這個平等性智之後,它才可能做到真正的平等。
然後以法來說,就是一定要斷我執,然後才能夠做到真正的一切眾生平等;一定要斷法執,才能夠做到真正的一切法平等。就是不再執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的相分為法,知道它也是生滅無常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的,所以它是空無自性的,一切法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就是修法空觀,不斷不斷這樣的熏習,一直到真正的證到這個法無我為止,你才可能真正的做到一切法是平等的。
要不然我們一面修,也是一面分別嘛,一面執著說你修什麼法門,我修什麼法門,然後再來比較誰的比較殊勝,修天台止觀的就沒辦法念佛,那大手印、大圓滿也是要爭個高下,誰比較殊勝嘛,對不對?一切法門也是,一面修一面分別執著,都是因為有法執的關係。那證到法無我的話,這個都不是問題了,因為佛說法是應機,不同眾生,不同的根機、不同的因緣之下,祂說出不同的法,其實法沒有高下的差別,只是因為我們對法有所執著,我們才會去分這個法門、那個法門,這個宗、那個宗,然後把自己搞得很混亂,其實都是從佛清凈的自性裡面,祂所證悟了我們的自性以後,從自性裡面很自然流露出來的法。不同的眾生,小乘根性就說小乘法,大乘根性就說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比較低劣,然後大乘比較高,然後密乘更高,沒有這樣的說法,這個就是我們對法有執著,才會有這樣的分別心。
所以我們修行的目的是什麼?要解脫對不對?跳出三界外,為什麼要跳出三界外?為什麼要從六道當中解脫?是因為我們覺得六道輪迴是苦的,所以要從輪迴當中解脫。可是,整個輪迴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嗎?不是真實存在的嘛,對不對?它也是因緣所生法,你不同的業力,阿賴耶識不同的業識所變現不同的景象,都是你第八阿賴耶識自己的業識所變現的景象,它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一切法也不是真實存在的,輪迴也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整個輪迴的現象也是如幻如化的。
你明白一切法不是真實存在,那你對這個輪迴,要急於解脫這個輪迴,你也會知道它是如夢如幻的,它也不是那麼……像三惡道,我們說千萬不要去,因為它是很恐怖的,我們就要生起這個怖畏的心,怕造惡業,然後墮到惡道。可是你明白法無我的道理,你就不會……因為地獄也空嘛,對不對?地獄也是我們的業識所變現的,它並不是真實的有。所以我們證到法無我,我們就會把這個輪迴的現象,知道它是幻化的,它沒有那麼厭惡,然後它也沒有這麼怖畏,那麼急著……像小乘人那麼急著想要從輪迴當中解脫,那就是對這個輪迴的現象,把它當作是真實有的。
那我們說,我要趕快從輪迴當中解脫之後,要去哪裡呀?要入個涅盤嘛,要從輪迴出,入什麼?涅盤,為什麼要入涅盤呢?因為涅盤才是真正的安樂嘛,常樂我凈,對不對?所以它有出入的差別,要從三界六道當中解脫出來,然後入一個寂靜的涅盤,它才是真正的常樂我凈,才是真正的安樂。可是我們再看,涅盤法它也是真實存在的嗎?它也是因緣所生嘛,你修了半天,證到一個涅盤,它也是生滅法。涅盤的本身是不生不滅,我的意思是說你從修行一直到證得涅盤,這個涅盤是怎麼證得的?也是你生滅生滅的修行的法門,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然後才證到所謂的涅盤。可是涅盤它也不是真實的,它也是如幻如化的,這樣我們就不會覺得說涅盤才是最殊勝的,然後它是我們最好樂的,才不會對那個涅盤境界有所貪愛、或者是執著。
我們說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只要我們對法還有執著的話,就有彼此的差別,那就有輪迴跟涅盤的差別。可是輪迴的自性是空的,涅盤的自性也是空的,那怎麼輪迴跟涅盤是平等的,就是輪涅不二,輪迴跟涅盤是不二的,什麼時候才能證到?也就是除非你證到法無我,不再執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的相分為法,就是修法空觀,不斷不斷深化,然後這個智慧,平等性智產生了之後,你才能夠視一切法平等。
那明白輪迴跟涅盤,它是平等不二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就是為什麼佛菩薩願意不斷不斷地來生死,再入輪迴當中來生死,然後來利益眾生,就是因為他知道輪迴不是真實存在的。所謂的輪迴的苦,那個苦的本質也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他願意發大菩提心,然後不斷不斷不斷地入輪迴當中來利益眾生,但是他雖然入輪迴當中,他又不會被輪迴所染污,懂嗎?所以我們說他不住生死。那他也不會因為涅盤是真正的清凈,真正的安樂,然後去入一個所謂的涅盤,然後安住在涅盤境界當中,佛菩薩也不會這麼做。因為你就入涅盤,什麼事都不做嘛,像小乘入滅盡定,就沒有辦法再利益眾生了。
所以,佛菩薩也是因為大悲心的關係,他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盤,所以他雖然能夠證到涅盤的境界,但是不會被涅盤所限,所限制,但是他可以現證涅盤,但是他又不會住在涅盤當中,不做利益眾生的事,又從涅盤當中怎麼樣?那個不生不滅的涅盤境界當中,再生起如幻的大悲心來利益如幻的眾生。就是因為佛菩薩他已經證到法平等,就是平等性智已經現前,因此他能夠觀一切法平等,輪迴跟涅盤平等無二,都好像是昨夜的一場夢而已,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他可以不住生死,不住涅盤,叫做「無住涅盤」。
這個就是我們看那個講義上的,「觀諸自他有情平等,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這就是講你證到平等性智之後,你才能夠觀一切有情是平等的,沒有自他的隔礙,要不然有自有他,一切眾生不平等。所以一定要這個平等性智現前,斷了我執之後,你才能夠做到一切自他有情是平等的,這個時候才有大慈大悲心,所以我們說「大慈悲等恆共相應」,這時候你來度眾生的那個過程,整個過程一定是跟大慈大悲相應的,它是任運自然就現起大悲心,不用我們在那邊發菩提心,發了半天也發不出來,為什麼?因為有「我」嘛!有我執,你怎麼發也發不起來。所以到這個時候,平等性智現前之後,你的大慈大悲心是任運自然就生起了,所以你看到一切的有情都是平等的,沒有怨親中庸的對象的差別,而且都是任運,就是希望他們快樂,希望他們能夠除苦,這是很自然就做到的。所以,這個慈悲心是證到平等性智之後,才能夠任運自然的生起,所以它是斷我執之後才能夠做到的境界。
第二句說「觀達一切諸法平等,無住涅盤之所建立」,我們就知道,就一定是要斷法執之後,一切法才能夠平等,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來觀一切諸法才能夠完全的平等。輪迴、涅盤都是如幻如化的,平等不二的,都是昨夜的一場夢而已,不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時候才能夠不住生死、不住涅盤,我們稱為無住涅盤,這個時候才能夠建立所謂的無住涅盤。所以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個是怎麼來的呢?就是觀諸法平等來的,斷法執以後,平等性智現前之後,才能夠建立的無住涅盤。
所以我們就知道,這些佛菩薩的境界,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是轉識成智來的,你只要轉七識成平等性智,自然觀一切有情平等、觀一切法平等。在這個之前,只要有我執、法執,不管是有情、還是法,一定是不平等的,一定有分別執著,這個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我們修行要先明理,先把正確的見地、知見先建立好,我們才不會妄功用,盲修瞎練,就是以為自己可以發菩提心,發得很好啦,或者是我這個人最公平了,我對誰都一樣,不可能的啦!你有「我」,怎麼可能對誰都一樣?對誰都不一樣!是不可能公平!就是因為有自他的差別的緣故。那我們也不可能說什麼禪宗、凈土宗、什麼天台宗、華嚴宗都一律平等,還有律宗,也是不平等嘛!你有法執,怎麼可能平等?所以新學一個法門,就跟舊的法門就打架了嘛,就問說:我可以不可以同時念佛?然後又修天台止觀?然後可不可以再修個不凈觀?還是再念個佛?怎麼樣……就是很混亂就對了。所以我們現在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原來我們對法有執著的緣故,只要打破這個執著,才可能一切平等。
那我們看下面一個偈頌: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這兩句頌是說明平等性智的妙用。
你證得了平等性智,除了我們剛才說觀一切有情、一切法平等之外,它到底還能夠做什麼呢?就是只有成佛的時候,才真正的圓滿了上品的平等性智,那上品的平等性智圓滿了之後,它到底能夠起什麼妙用呢?就是有所謂法、報、化三身。
法身我們剛才介紹過了,就是每個人的自性,我們本自具足的菩提自性,它就是法身,就是我們的本體。所以說什麼都是共同一法身,一切佛是共同一個法身,現在我們也能夠理解這句話,因為本來真心就是同一個,本體也是同一個,所以法身也是同一個。那法身是本體,你只要證得你的清凈心,就是你的菩提自性,或者是你的真心能夠現前,這個就是所謂的法身。可是法身是沒有形相的,沒有生滅的嘛,所以什麼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個都是在形容那個本體,它是沒有形相的,那沒有形相,我證得這個法身,我怎麼利益眾生呢?所以我是不是還要再現一個什麼身?所以我可以從我的法身,這個本體現出那個報身,為初地以上的菩薩來宣說十波羅蜜法。
那我們凡夫怎麼辦?二乘人怎麼辦?還沒有登地的菩薩怎麼辦?那佛祂就要現化身。之前我們介紹過化身,有沒有?有各種化身,那個就是為我們凡夫、還有二乘人,還有還沒有登地,就是地前的菩薩,所現的身,就是化身。
那我們現在講的這個,為十地菩薩宣說的,所以祂現的一定是報身。那報身它又分成兩種報身,一種就是自受用,譬如說我證到境界,我所證的境界你們大家都沒有辦法受用,我的境界我自己受用,這個叫做自受用身。那我自己在那邊受用身,可不可以利益初地到十地的菩薩?也沒辦法利益嘛,所以我還要再現一個他受用身。所以,報身有自受用身,有他受用身。
自受用,就是自己享受清凈的法樂,自己證的那個境界,佛所證的境界,自己受用,這個叫做自受用身,其它人沒辦法受用。可是為了要利益地上的菩薩,祂必須再現一個他受用身,為初地以上的菩薩宣說十波羅蜜。所以我們知道報身有自受用、還有他受用的差別,這就是現在要講的,這個我們來看。
所以到了如來究竟位中,平等性智才能夠圓滿轉成上品的,這個時候就現起他受用身,為初地到十地的菩薩宣說大法。這就是這兩句頌的意思,平等性智的妙用就在這裡。
那什麼叫做「如來」呢?是指正覺的佛陀,已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這個佛陀,我們稱為「如來」。可是,佛有很多名號,對不對?稱為佛,佛是化身來說,如來是指什麼?法身來說。所以我們一看到如來,指的就是佛的法身,我們剛才說的有法報化三身,本體來說,那本體有沒有來去?本體沒有來去,不來不去。所以無所從來,也無所去,叫做「如來」。好像來,又好像沒有來,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所以叫做如來,為什麼?因為法身沒有來去,所以叫做如來,這個名稱是這麼來的。我們就知道它是站在法身的立場來說的,因為法身沒有來去,所以稱為如來,就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意思。
那什麼叫他受用呢?我們剛才解釋了,它就是指他受用身,就是法身如來所現的報身相,專為十地菩薩所受用的,所以稱為他受用。那佛祂在親證如來自性,清凈的本體的時候,只要證得本體,法身就現前,就是我們自性現前,真心現前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們稱為法身。
那為什麼稱為法身呢?因為它是一切法所依之身。那依於這個本體才能夠現起一切的法,才能夠為十地菩薩現起他受用的報身,所以才稱為法身,就是一切法所依之身。我們剛才說它是本體,然後從體起用,從這個本體再現起報身、或者是化身這樣子。
所以現在所現起這個他受用的報身,就是為十地菩薩現起他受用的報身;那地前的菩薩、還有二乘凡夫,就現起化身。所以,這個報身跟化身,都是要依於法身才能夠現起。所以法身是本體,報身跟化身是應機所現的,不同的對象現不同的身。
因為法身它是沒有形相的,那我們眾生看不見,所以為了利益不同的眾生,如來祂就必須要現起報身和化身,來為眾生說法。那如來法身所現的報身有兩種,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一種是自受用身,這個是佛獨自所受用的清凈法樂,所以佛這個自受用身,它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境界呢?就是祂自受用這個法樂,清凈的法樂,這個是只有祂自己能夠受用的,受用的是什麼內容呢?就是清凈的法樂,這是證得法身之後所生起的一種清凈的法樂。那這種清凈的法樂不但天魔外道所不能知,天魔外道都沒有辦法知道佛自用身的那個境界,祂到底在受用什麼樣的境界,天魔外道沒有辦法了知,就算我們佛弟子的聲聞、緣覺、還有菩薩,也是不能夠領受得到,所以稱為自受用身,只有祂自己,佛自己能夠享受的清凈法樂。
那就是因為連地上的菩薩都不能受到這種清凈的法樂,所以如來才會從自己平等性智當中,示現微妙清凈的功德身,在清凈的佛土中弘揚大法,令十地菩薩也能受用大乘法樂,這個時候所現的身,就稱為他受用身。
這個專為地上菩薩所示現的他受用身,也會因為階位的不同,有著勝劣的差別,所現的清凈佛土也有廣狹多少的不同,所以每一地菩薩所見的佛身是不一樣的。
譬如說:初地菩薩,祂所現的是百丈身,就是說如來為初地菩薩所現的他受用身是百丈身,然後坐在百葉的蓮花上,宣說的是布施波羅蜜。十地菩薩剛好相對十波羅蜜,那現的身是越來越殊勝。所以為二地菩薩所現的就是千丈身,越來越高大,然後坐在千葉的蓮花上,宣說的是持戒波羅蜜;那三地菩薩所現的就是萬丈身,坐在萬葉的蓮花上,宣說忍辱波羅蜜。先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然後呢?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然後為十地菩薩所現的就是百萬億丈身,坐在百萬億葉的蓮花上,宣說最後一個智波羅蜜。
所以你證到不同的,初地、二地,還是不同的哪一地,不同的階位,所見的如來他受用身是不同的,所見都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如來所現起的他受用身,是專為教導十地菩薩所現起的,所以說「十地菩薩所被機」,它的對機是什麼?就是初地到十地的菩薩,才能夠見到如來的他受用身。
那講到這裡,我們就把第七識頌介紹完了。那接下來,我們就稍微再介紹分別我執、俱生我執,還有分別法執跟俱生法執,稍微再介紹。因為要完全明白,要等八個識都聽完會比較清楚,因為現在有關於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的內容,因為我們還沒有講,下一次才要講,我們才知道第八阿賴耶識它是怎麼變現出我們身心世界的,我們比較能夠體會,雖然我們已經稍微、很簡單地介紹過了。就是我執跟法執是怎麼來的,都是阿賴耶識的見分跟相分,第七識去執著見分,就是我執,執著第八識所變現的相分,就是法執,所以我們現在也只能很初步的有這樣的一個了解,那我們對這個我執跟法執,也可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我們稍微再介紹一次。
那我執,它有分別我執跟俱生我執。分別我執,它就是後天所熏習來的,所以它不是與生俱來的,那是怎麼後天熏習呢?就是你親近,可能外道的一些邪師,然後聽了一些邪說,外道邪說,然後在我們心中就產生邪分別,這一類的我執,都是由第六意識所分別來的,我們就稱為分別我執。
有關於「外道」這個名詞,當初只是為了要區別佛法以外的,稱為外道,它絕對不是罵人的話,也沒有輕視、詆毀的意思,都沒有,因為我們發覺在佛教徒裡面也很多外道,所以我們實在是沒有資格批評人家是外道。因為外道它真正的意思是心外求法,你只要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因為你不往內心去求嘛。因為我們的真心,菩提自性都在我們自己這裡面,都在我們自家裡面,你偏偏要到外面去找,到外面怎麼去找你的菩提自性?所以它不在外面,在你自己家裡面,所以你是要往內尋求,才能夠讓你的真心現前。所以修行是往裡面找,而不是往外面找,所以你到外面去找,不管你什麼法,只要是心外求法,離開你的真心到外面去尋那個,永遠沒有辦法見到你真心的那個,只能夠越來越遙遠,變成說開悟的障礙,讓你的菩提道越來越遙遠的那個,叫做心外求法,我們就說他是外道。所以我們雖然說自己是佛弟子,可是我們做的事情如果都是向心外去,那個我們自己也是大外道,所以我們沒有資格批評人家是外道。
可是當時在印度佛陀的時代,就是其它在印度當時有很多所謂的外道,像六師外道是最有名的,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修行,還有不同的理論,因為他們都沒有辦法開悟,沒有辦法明心見性,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真心,所以我們說他是外道。那外道的「我執」就非常多的理論,因為他們不管怎麼討論,從頭到尾,他都是先成立「我」是存在的,然後我再討論這個「我」的量是大還是小,還是不一定大小,可是它的大前提是「我體」是常住不滅的,所以我們才會說他外道。因為本來無我的,你居然要討論「我」的存在的狀況,那個「我」的量是大還是小,那真的是心外求法,因為這樣子永遠沒有辦法證到無我,永遠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真心,因為真心是無我的,是沒有生滅的。
所以一般外道,當時的一般外道所執的「我」,還有關於我體的討論,它是有三種,那都是我體是常住不滅的,那另外再討論說「我」的量是要大,還是小,還是不一定,所以它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說,他是執著「我」這個體是常住不滅的,而且是周徧各道,量如虛空。所以這個「我」的量它是周徧的,它一定要像虛空一樣周徧在各地,你才可以隨處造業隨處受報,所以它的理論就是說,那「我」的這個量一定像虛空一樣周徧,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到達的,所以我才可能在什麼地方造業,什麼地方都可以受報,而不是說一定要把它規範說你在這邊造業,然後在這邊受報,你都是整個虛空都能夠徧滿的話,你就是隨處造業隨處受報,這是第一個理論。
因為我量像虛空這麼廣大周徧,所以它可以隨處造不同的業,隨處感受不同的苦樂,就是果報。那這一類是指勝論派、還有數論派所妄執的我,所以外道都是首先建立「我」的存在,然後再來討論。
第二種情況,是執著「我」這個體雖然常住不滅,但是「我」的量卻沒有一定的大小,它可以隨著我身體的轉變而舒展開來,或者把它縮小。譬如說大象,我體就大,小螞蟻,我體就小,它可以舒展,而且也可以縮小。那這一類外道它的說法,就是屬於裸形外道,或者是無慚外道他們所妄執的我。
第三類的討論,就是執著我體雖然是不滅的,但是我量卻非常的細小,為什麼要這麼樣細小呢?這麼小它才能夠方便潛藏在我們的身中,那隨時運轉我的身體來造作種種的業,那這一類就是指獸主、還有徧出外道他們所妄執的我。
當然這都是錯誤的,我們舉這個例子只是要說明它是這樣的一個說法,就是我們第六意識就開始比量了,有沒有?是用比量,不是現量。比量,第六意識就開始分別了,比量、分別,有一個我,它是常住不滅,然後它是像虛空這麼大,這就是分別我執的來源,懂嗎?它是分別來的,第六意識分別來的,比量來的,所以它很容易斷。你只要知道什麼?聽了第七識頌,聽完就知道它是錯的,是不是就可以破分別的我執?它是比較容易破的,因為它是第六意識的比量來的,就是我們剛才說,他聽了邪師、邪論、邪的說法,然後產生了邪分別,以為有一個我,比量出來的,然後它是非量的,「我」是非量的,就是這樣子。
另外還有三種,就是討論五蘊是不是「我」的問題。有一種是執著五蘊就是我,稱為「即蘊我」,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就是我;另外一派,就是說那個「我」是離開了五蘊,另外有一個我,叫做「離蘊我」;第三派就說,你即蘊我、離蘊我都有過失,我就來一個「非即蘊非離蘊」,五蘊既不是我,離開五蘊也沒有我,那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我」在哪裡,他是為了要避免前面兩派的說法的過失,所以他就說五蘊也不是我,離了五蘊之外也沒有我,就是這樣子。所以它都是第六意識的分別比量來的結果,其實都是非量的,因為「我」是非量,根本沒有存在這樣的一個「我」的真實,所以我們才會說它是錯誤的。
以上這些外道的理論,都是執著有一個「我」,而這個「我」不是俱生的,而是聽了外道的理論,在第六意識上生起一個我相。聽了這個理論,然後我在意識當中就生起一個我相,它是常住不滅的,它是大的、小的怎麼樣,第六意識就生起這樣的一個我相而已。那既然是後天熏習來的,所以它是比較容易斷的,我們只要修生空觀,像剛才講說那個五蘊是我,我們只要觀色受想行識都是生滅、無常、無我的,五蘊就不是我了嘛,就可以破除這樣的一個執著。所以對於分別我執,我們就是修生空觀就可以破除了。所以它是在初地菩薩就可以破分別的我執,為什麼?因為初地菩薩見到空性了,無我的空性的智慧現前,當然就能夠破除分別我執。
第二種我執就是俱生我執,這個就是比較難斷了,因為它是俱生的。所謂的俱生,就是與生俱來的,一出生就有,那它是怎麼來的?我們現在知道它是無明來的,眾生由於無明,不明白無我的道理,所以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妄執有一個「我」真實的存在,這個稱為俱生我執。
這個俱生我執有兩種,一種是恆常相續的俱生我執,指的就是第七識的作用,就是第七識的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的時候,不知道它是自心的變現,就把它執為是恆常、唯一、真實的自我,而形成了這個恆常相續的俱生我執。其實這個俱生我執是由第七識和第八識兩個見分,這個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所變起自心的一個相分。由第七識還有第八識兩個見分所變起自心的一個相分,就是「我」。「我」這個相分怎麼來?第七識跟第八識兩個見分來的,中間相分兩頭生,有沒有?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就是在講這個,並不是真實有一個實在的自我。由於第七識是恆常相續的,所以它所生起的俱生我執也是恆常相續的。
那另外一種有間斷的俱生我執,指的就是第六識的作用。第六識的見分在緣第八識所變現的五取蘊相分的時候,就是那個五蘊是怎麼生起的?五取蘊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的相分,那第六識的見分就緣這個第八識所變現的五取蘊的相分,不知道五取蘊就是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身心,這個相分是八識的變現,因為不知道它是八識的變現,我們現在都知道它是八識的變現了,於是就執著這個五蘊相為恆常、唯一、真實的自我,而形成了有間斷的俱生我執。
所以我們就知道,有間斷的俱生我執就是第六識的作用,是第六識的見分在緣第八識的相分的時候,就是所變現那個五蘊的相分的時候,把它當作是我,就是把五蘊當作是我。我們現在也是呀!我們沒有證到無我之前,五蘊都是我嘛,我的身、我的感受、我的想法,對不對?那這個就是第六識的俱生我執的作用。
其實這個俱生我執,是由第六識的見分,緣第八識的所變現的五取蘊相分時,所變現自心的一個相分,並不是真有一個「我」的存在。由於第六意識是有間斷的,所以它所生起的俱生我執,它也是有間斷的。
那這兩種我執,俱生我執是比較微細難觀察的,所以一定要到修道位的時候。我們說見道位就是登初地的時候,我們稱為見道位,就是開悟的時候,破一品無明的時候,我們稱為見道了,就是見到你的真心本性了,這個時候就能夠初步地轉成下品的平等性智、下品的妙觀察智。可是這時候才能夠破分別的我執跟法執,可是俱生的我執還沒有辦法,要到修道位,就是二地、三地……每一地慢慢、慢慢地熏什麼?來不斷地修習殊勝的生空觀,才能夠徹底地滅除俱生的我執。
那什麼叫做殊勝的生空觀呢?因為在沒有見道之前,修的是有漏的生空觀,有沒有?因為那時候還有「我」嘛,對不對?還沒有證初地,還沒有見道,還沒有明心見性,還沒有開悟,所以你這個時候還是有一個「我」來修,所以這個是比較低劣的,比較下劣的一種生空觀。那你見道之後,初步證到無我,這個時候是無漏的生空觀,所以我們就稱為殊勝的生空觀,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明白了無我的道理,所以這個殊勝是相對低劣的有漏觀來說的,在沒有斷分別我執之前,所修的生空觀是有漏的,因為還有「我」,還沒有真正的證到空性。
但在證得因緣所生、空無自性的道理之後,也就是在見道位之後,這個時候所生起的觀慧就屬於無漏了,因此在修道位中所修的,都是這種無漏觀,就是所謂的殊勝的生空觀。那也只有這種無漏的觀慧,才能夠真正的斷除俱生我執,所以要到第八地無功用行之後,就能夠徹底地除滅了。什麼叫做無功用?為什麼要到第八地,這個俱生我執才能夠斷?為什麼只有初地,就是在初地只斷這個分別的我執,俱生的我們沒有辦法斷?因為已經證到無漏了嘛,對不對?因為要繼續地修這個殊勝的生空觀,就是說他入定之後,入這個生空觀的這個靜定之後,這個慧觀現前,這個無漏的智慧現前,這個當下是無我的,可是他出定之後,因為他的慧觀沒有辦法連續,慧觀會因為出定然後間斷,這時候「我」又現前,這樣明白嗎?俱生的我又現前,分別的我已經沒有了,但是俱生的我會在出觀,這個觀慧沒有辦法持續的,有間斷的情況之下,這個俱生的我執又會現前。
所以必須要不斷不斷地有功用、有功用,一直到七地有功用,第八地無功用了,就是說你不用再……可以任運自然地現起那個無漏的觀慧,不用再加功了。所以我們說第八地,一定要到第八地無功用行,之前都是有功用的,因為觀慧會間斷,無功用之後,觀慧不會間斷,才能夠徹底地斷除所謂俱生的我執,它的原因在這裡。
那法執,也是有分別法執跟俱生的法執。分別法執也是後天熏習來的,也是屬於第六識虛妄的分別,也許是聽了小乘的教法所說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相,那第六意識就隨著這個聽聞的內容,變現起自心的相分,因此對它分別計度,妄執有實在的法,這個就是分別我執的一種情況,這個是佛教來說。
那另外,外道就是聽了外道所說的理論,譬如說數論派它有所謂的二十五諦,勝論派有所謂的六句,順世外道的唯物論等等,便在第六意識上生起自心的相分,然後對這些相分分別計度,妄執有實在的法,這都是分別法執的來源。
那這兩種法執非常的粗顯,非常容易斷,比較容易分辨,所以只要修法空觀,一旦入初地,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本來空,就能夠斷除這個分別法執。
那俱生法執它也是比較難斷,因為它是俱生的,也是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第六識還有第七識不斷地虛妄的熏習,我們內在的種子所產生的。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你現在還是念念有這個法,以為一切法真實存在的,你念念還是熏回去,所以第六識、第七識都是這樣熏,從無始以來都認為一切法是真實存在的,現在還繼續熏,一直要到證到法無我,才能夠真正的斷除,所以這種俱生法執是比較難的。就是它不斷地虛妄熏習我們內在種子所產生的,恆常和我們的生命同來,不需要等待外在邪教的影響,或者是內在錯誤的邪分別,就能夠任運自然地轉變生起,所以稱為俱生的。
俱生法執也有兩種,一種是恆常相續的俱生法執,這個是指第七識的作用。第七識的見分在緣第八識的相分時,不知道這個所緣境是自心的變現,於是就把它執為實有,而形成了這個恆常相續的俱生法執。
那另外一種,是有間斷的俱生法執。指的就是第六識的作用,第六識的見分在緣第八識所變現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的相分的時候,不知道這些相分是八識的變現,於是就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的相上面執有實在的法,而形成了這個有間斷的俱生法執。
這兩種法執它是非常微細,難以觀察,而且是任運現起的,因此它很難斷除,要到見道位之後,初地、二地菩薩,一直到十地的修道位,整個修道的過程怎麼樣?每一地數數地修習殊勝的法空觀,這也是殊勝的法空觀,一地一地的,逐漸地才能夠斷除這個俱生的法執,所以它是比較難斷除的。
好,剛好時間到了,念得很快,就是因為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到這裡圓滿。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10講
(第八識頌1)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11月21日
各位喇嘛!法師!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們今天開始介紹第八識。
第八識,要生起第八識,必須要有哪些因緣呢?它需要有四個緣,就可以生起第八識的作用。
第一個是「種子緣」。每一個心識要生起,一定要有自己的種子做為親因緣,這是每一識都有的,一定有這個種子,不然你說你的心識是從哪裡蹦出來的?它一定要有種子才能夠生現行,才能夠生起這個心識的活動,所以它一定要有種子這個緣。
第二個就是「境緣」,就是它的所緣境。我們前面講第七識的時候,一直重複一句話,就是「第七識的見分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那就有很多師兄問說:「那八識的相分是什麼?」現在講的就是八識的相分,就是境緣。
能緣的心,我們知道叫做見分;所緣的境,叫做相分。所以第八識它的所緣相分境,它就是有種子、根身、器界為它的「所緣緣」。我們說過因緣有四種,有親因緣、所緣緣、還有增上緣、還有一個等無間緣,所以一定要具足這四個緣,一切法才能夠生起,它必須要有這四個緣。
那至於所緣緣,就是說它的所緣境,就是所謂的相分。那第八識它的所緣境有種子,我們前面念過第八阿賴耶識,它稱為藏識,就是因為它能藏、所藏。它含藏無量劫以來熏習的種子,到哪裡去了?你每天造很多業,生起很多的念頭,那這些都到哪裡去了?它不是生起以後就消失了,它還要熏回去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每一個現行都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然後每一個現行都是從種子生起現行,所以我們每一個念頭,它不是無由來的,不是沒有原因的,是我們八識含藏的種子生起來。
所以你現在會動任何的一個念頭,因為外緣的牽動,牽動你第八識含藏無量的種子,牽動那個種子生起現行來。那生起現行之後,它也不是就結束了,它還會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那個我們就稱為習氣,所以每一個習氣都是這樣熏出來的,長時間熏習來的。所以我們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要你後天熏習的,含藏在第八識的這些種子,它就很難改變,除非你再回熏它,或者是改變那個熏習,去回熏的那個,種子改變,那你的現行才可能改變。
那已經熏習成習氣的那個,就很難改變,除非你重新再熏習它不同的種子,就是說……譬如說我脾氣很壞,我那個瞋恚的習氣很重,已經變成習氣,可能不是這一世我的脾氣壞,我可能已經好幾世脾氣一直都很壞,那怎麼辦呢?我如果不改的話,因為我那個習氣的種子在我的第八識它含藏得很好,一點都不會自己改變,所以你叫它不要發脾氣是不可能的,因為種子不答應嘛,對不對?所以它就含藏在第八識,所以一有境界來,那個就暴了,習氣就暴了,瞋恚就發了。所以,瞋恚的種子已經形成習氣的話,它就會變成一股很強的那個業力,習氣的那個力量會變得很強。
所以除非我現在慢慢熏,慢慢修慈心觀,要發菩提心啦,或任何的修行的方法,能夠對治我的瞋恚的,這樣才可以把我瞋恚的種子,慢慢、慢慢變薄、薄、薄、薄,一直到最後清凈了。除非做這樣的功夫,要不然它不會自己不見的。所以不是說我做完一件事情就算了,就過去了,沒有過去噢!又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所以我們身口意三業,不要小看它,每動一個念、說一句話、一個動作,全部都熏回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現在就是我們講的這個境緣,第一個是種子,它含藏無量劫以來的種子,都是你自己熏進去的。
它也有本有,也有新熏的。種子那個本有的,就是說我們為什麼可以藉由修行,每一個眾生都可以成佛,因為我們本來有成佛的種子,這個是本有的,要不然我怎麼修都不可能成佛,因為我沒有成佛的種子嘛,所以那個是本有的。
然後像習氣這些,我們是新熏的,所以像我們修行的話,也是不斷不斷在熏習。你說我今天聽不懂沒關係,我明天再來聽,這次聽不懂,我下次再聽,慢慢熏。你現在聽起來很辛苦,是有原因的嘛!因為你過去沒有熏習唯識的種子,所以這一世聽起來不相應,因為你第八識沒有那個唯識的種子,過去沒有熏的話,假設啦,過去沒有熏的話,你這一世聽起來就會很辛苦,學起來很辛苦,因為所有的內容,你第八識沒有曾經熏習過,所以沒有種子生現行,所以現在聽起來不相應,因為你的第八識沒有那個唯識的種子,過去沒有熏習過,所以這一世會比較辛苦。但是,要不要學?還是要學呀!因為你這一世不學,你還是沒有,你下次聽還是很辛苦。所以任何佛法三藏十二部的內容,我們聽不懂沒關係,慢慢熏、慢慢熏。所以學佛修行是無量劫以來不斷不斷地,每一世都在增長,絕對不是這一世才開始的,一定已經修行了很久。
那有些相應,有些不相應,有些聽了會很法喜,那就是你過去熏得多,你過去修到相應,所以這一世一聽就很歡喜,就覺得很相應。那每個人過去修行的那個過程不一樣,所熏習的那些善根的種子也都不一樣,所聽聞、聞思修的種子,每個人熏的也都不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就明白了,它有本有的,然後有新熏的,那這些所有的種子都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所以我們說它的境緣,第一個是種子。
那你要生起一切法,必須要有種子為親因緣,你才可以生起一切法,不然就無因生,不然就是自生,或者是他生,或者自他共生,或無因生。在《中觀》裡面知道,這四個都不對。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自他共生,也不是無因生,也不是自然生的,是什麼?是因緣所生。所以要有內因為種子,種子為親因緣,是內因,然後再加上外緣的牽動,不然你這麼多種子,你哪一個出來?你哪一個起現行?就是要有外緣的牽動。所以內因加上外緣的牽動,那個種子就生起現行來了,因此,你每天就有很多的身口意的造作,都是種子生現行,做完以後,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
除非你有所對治,要不然它是不會減少,只會越熏越多。我每天我我我……,越來越堅固,那個有「我」的那個我執的力量就越來越強,所以我們念念有我的話,那個我執就非常的堅固。那我們說一切法無我,然後什麼要有空性的智慧,要明白一切法因緣所生、空無自性,那個聽到老也是沒有什麼改變,為什麼?因為還是念念有「我」嘛,懂嗎?就是你念念還是回熏那個我執的力量,「我」,還是有我、有我,所以你再聽聞什麼無我的空性的智慧,無我的道理,也是不會改變,為什麼?因為你熏習有「我」的那個念頭的時間比較長,熏習得比較久,你現在偶爾聽一下「無我」,聽完就過去了,知道但是都做不到,就是你的種子沒有改變。
所以我們就知道第八識,剛才講能藏、所藏,一個是受熏,一個是持種。受熏之後的種子,它就能夠把持在第八識裡面,然後不會壞失的,歷久,不管你輪迴多久,它都不會壞失,永遠都含藏在第八識當中。除非有一天成佛了,所有的種子都清凈了,所知障、煩惱障的種子都清凈了,這個種子才沒有。在這個之前,所有的種子,一切法的種子都含藏在第八識,所以第八識的功能就是受熏、還有持種,受熏習,然後持一切的種子。這些種子有本有的,有新熏的。
那我們現在明白了,這個種子它是生起一切法的親因緣,所以這個種子它就是說明能生起萬有的功能,它是一股勢力,就是要有這個種子,你才能夠生起一切宇宙萬有。
那一切種子生起什麼?我們一般就是所謂的正報跟依報,對不對?正報的種子生出我們的根身,依報的種子就生起什麼?器世間。所以我們說有情世間,有器世間。有正報,有所謂的依報。正報就是我們這個根身,叫做正報;那外面的那個環境,我們所依存的那個環境,外在的這個山河大地,還有整個宇宙的這些器世間,它是屬於依報。這些正報跟依報哪裡來的?都是種子生起來的。這就是要生起第八識的第二個緣,必須要有境緣。
所以我們就明白,一切的種子、還有根身、器界是所緣緣,就是我們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裡面的根身、還有器界的種子,生起宇宙萬有,生起這個正報跟依報,之後呢,做為我們心識的所緣,因為它是相分境,是所緣境。那我們的心去緣它(我們能緣的心叫做見分),所以我們每天看的,色聲香味觸,這就是我們的所緣境,對不對?所以我們每天面對不同的境界,我們如果明白它是我們八識所變現的相分境,這個所緣境的話,你就不會迷惑顛倒,對不對?不然我們會以為這些一切的境界都在外面嘛,它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它就會牽引我的喜怒哀樂,然後增長我的貪瞋痴慢,然後就造了很多的業。因為看到境界來生起貪愛,不喜歡的就生起瞋恚,沒有特別喜不喜歡就愚痴,愚痴就是你當下不明白它是你八識所變現的相分境,這個就是有愚痴在裡面,不明白這些境界,這些相分境是怎麼來的。
它到底是怎麼來的?它不是本來就有的,不是,都是我們八識所變現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不會被它迷惑,當下就知道它是我們心識所變現的,然後我們心識再去緣它,就知道一切的外境是假有,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就不會在上面生起了無量的分別執著,然後造了很多的業,因為它沒有離開我們心識所變現的相分。
明白這個道理很重要,要不然就是很無明愚痴嘛,很顛倒嘛,為什麼?我們自己八識變現的種種的相分境,然後我們又非常的執著它,是不是很奇怪?就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明白這一切的相分境都是我們八識所變現的,然後我們心識去緣它的時候,又產生了無量的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就會造業。把這個見分當作是「我」,然後相分當作是「法」,這個我跟法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造作種種的業。
那我們如果明白這一切的相分都是自己心識所變現的,不要再被它迷惑顛倒,就可以停止造作這個貪瞋痴種種的業。所以,這個體會也是非常的重要,要明白種子它是能夠生起萬法的一種功能,有機會才能夠發嘛,才能夠生起現行,所以它是一種很強的功能。
那宇宙萬有,它的本源是第八阿賴耶識來的,所以有人問說:「請問宇宙萬有是怎麼來的?」你現在就會回答了!「八識所變現的相分境」,就是宇宙萬有的本源!現在不是很熱鬧嗎?要找那個最早最早那個宇宙的起源,最早最早哪裡來?就一念無明來的嘛!看可不可以找到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才有第八識。本來是真心,一念無明就有八識,所以宇宙萬有怎麼來的?一念無明來的,才有八識,才變現出根身器界來,很快就找到宇宙的本源了。
第三個「作意緣」。我們知道心識的活動,一定要有「作意」為增上緣。我們念過《百法》就知道,作意、觸、受、想、思,一念形成必須要有這個五徧行,所以一定要有作意。
第四個是「染凈緣」。染凈緣就是以第七識為染凈緣,就是說第八識是清凈還是染污的,還是要以第七識為它的染凈緣。就是說第七識有沒有轉識成智,如果第七識的見分還是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我的話,這個時候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這個我們都知道了,阿賴耶識的名稱怎麼來的?就是當第七識的見分執八識的見分為我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這個就是「我愛執藏位」,就是有一個「我」,我執就是這樣產生了。所以這個時候的第八識是染污的,對不對?
那第七識如果說轉成上品的平等性智之後,就是說成佛之後,這時候的第八識就不能稱為阿賴耶識了,要稱為「無垢識」,就是「無垢清凈識」。這時候的第八識的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種子完全清凈了,所以它是完全清凈的第八識,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做「無垢識」,這時候就是進入「相續執持位」。
「相續執持位」就是說……它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阿陀那識」,等一下我們會講到。就是說我們活著的時候,像我們每天,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色身是四大的假合,對不對?五蘊的假合,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假合,然後每個細胞都是生滅生滅的,有沒有?地水火風,骨頭是地,血液是水,呼吸是風,體溫是火,這個都是生滅生滅、無常的,對不對?那你們有沒有想過說,我每個細胞都是生滅的,從裡到外,地水火風所構成的四大的假合全部都是生滅的,它為什麼不會散?四大分散,它為什麼不會散?是不是很奇怪?外在有地水火風四大,我們本身也是地水火風四大,它為什麼不會散掉?是不是有一個很強的力量去執持它?讓它活著的時候不會散,死的時候四大分散,就散了,對不對?活著時候為什麼不會散?就是第八阿賴耶識那個執持的功能。
第八阿賴耶識它執持我們的身根不會壞,在活著的時候,然後所有身根的那個感受,都是第八識的作用。所以它執持我們的根身,然後執著我們種種的感受,所以它執著這個就是「執受」,讓我們的這個色身不會腐爛,不會壞掉,要不然生滅無常的就應該會毀壞,要不然就……不是分散,然後就是腐爛,對不對?為什麼死了以後才會腐爛?因為第八阿賴耶識的神識離開了身體,懂嗎?它還活著的時候在我們身上的功能,它就是執持我們的身根不壞,然後種種的那個感受都是它在管的。所以我們這一口氣不來,斷掉了,四大就分散了,肉體就腐壞了,因為第八阿賴耶識怎麼樣?離開了我們的色身。所以就可以證明,第八阿賴耶識它是一種執持的功能。
那在凡夫的時候,它是第八阿賴耶識,因為是什麼?是染污的嘛!我們叫做阿賴耶識的時候,剛才說是染污的。第七識還沒有轉識成智之前,它的見分執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這個時候的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這個時候是染污的。所以這時候我們的根身、器界,就是我們的正報跟依報,它有這個執持的功能。
那我們說這所有染污的種子都清凈、清凈,所知障、煩惱障的種子所有都清凈了,所有善惡的種子都完全清凈了,這個之後剩下什麼?就是成佛了之後,剛才說叫做無垢識。這時候的第八識不能叫阿賴耶識,叫做無垢識,就是說這時候執持的是清凈的種子,所以還是有執持喔!不然你說佛菩薩祂要示現的時候,祂那個怎麼示現?祂染污的種子已經沒有了,祂不是業報身,可是祂可以示現佛身,那個是怎麼來的?就是這個無垢識的功能,所以它叫做「相續執持位」。就是說它可以從你凡夫一直相續執持我們的根身,一直執持到你成佛,它還是可以怎麼樣?還是有那個執持的功能,所以它叫做相續執持位,它的功能是不會間斷的。
不管你是有什麼樣的根身,是凡夫的根身,還是六道的根身,還是成佛之後的。成佛之後有凈土,對不對?也是有正報、有依報,那個佛身也是有根身呀!那它是怎麼變現的?就是無垢清凈識,清凈的種子所變現出佛身,還有它的依報──凈土,是這個無垢識所變現的。所以相續執持位,它一直執持這個根身、還有器世間,讓它不會壞失,也是執持這個種子不壞失同樣的意思。因為所有的根身、器界都是種子所變現的,所以它可以保持一切的種子、還有根身不壞。
這就是講到為什麼第七識是第八識的染凈緣,在染位的時候它稱為阿賴耶識,也是能夠執持我們的根身還有器世間,正報跟依報。那等到成佛之後,它轉識成智,第七識轉識成智,轉成上品的平等性智之後,這時候的第八識稱為無垢識,也是同樣的在執持這個根身,然後清凈的種子可以為眾生變現出祂的佛身,還有凈土的依報,正報跟依報。
那我們就知道,第七識跟第八識的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那前面我們講到第六識也是嘛,染凈依也是第七識,第六識跟第七識我們前面介紹過,第七識沒有轉成平等性智之前,第六識也是念念有「我」的。那轉成平等性智之後,就念念是「無我」的,所以第七識都是成為染凈依的原因在這裡。
那我們現在看第八識頌,也是第一個部分是「有漏雜染識」。
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性唯無覆」,就是說第八識的識性是屬於「無覆無記性」的。
所謂「無覆」,就是說沒有障礙,沒有蓋蔽的意思。我們前面念過第七識,它是「有覆無記」,還記得吧?有覆,就說明它是有蓋覆的,它有障礙,有蓋蔽,遮蔽的蔽,被蓋住了,被遮蔽了。那就是因為第七識它有什麼?有四惑嘛,有沒有?還記得嗎?四惑是我貪、我痴、我見、我慢,對不對?所以這個四惑它會障礙聖道不能夠生起,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夠成就聖道?為什麼不開悟、不成就?就是因為這四惑還在,我們念念都有我貪、我痴、我見、我慢,念念都有,所以沒有辦法成就聖道,所以它是障礙我們聖道的生起,這個叫做「有蓋覆」。
那八大隨煩惱,第七識還有八大隨煩惱,四惑八大怎麼相應起,還記得嗎?所以八個大隨煩惱它會蓋蔽我們的真心,不能夠清凈,所以叫做「有覆」。我們的心本來清凈,菩提自性本自清凈,現在為什麼不清凈了?因為有八大隨煩惱,所以它沒有辦法清凈。雖然是本來清凈,但是八大隨煩惱一蓋覆,我們的心就不清凈了,沒有辦法恢復到本來清凈的真心,那我們就明白那個「有覆」是什麼意思。
那現在第八識它是「無覆」,無覆就是它沒有四惑,也沒有八大隨煩惱,所以它沒有四惑的障礙聖道,也沒有八大隨煩惱的蓋蔽真心,所以稱為「無覆」。我們就知道,第八識它是沒有蓋覆的,它本來是清凈的。
那什麼是「無記」呢?無記就是說在善惡兩類當中,無可記別。前面講過,不能把它歸在善,也不能把它歸在惡這邊,只能另外一類,叫做「無記」。
那為什麼第八識它是無記性的?因為第八識它是整個一切有情的總果報體,它只是感果的異熟果報體,就是前七轉識它怎麼熏,它就怎麼含藏。不是受熏持種嗎?那受熏的那些習氣,是不是它自己造的?不是呀!前面七轉識怎麼造,它就怎麼接收、就怎麼含藏嘛!它怎麼受熏、怎麼持種?前七轉識給它熏善的,它就熏習,就含藏那個……,就受熏,然後持它的種子。然後熏惡的,它就是照樣的熏,然後持它的那個惡的種子,怎麼熏,它就是怎麼持種。它本身有沒有造業的力量?沒有造業的力量,所以它是無記性的,所以它只是一個總的果報體,一個有情的總果報體。
像我們去投胎,帶什麼去投胎?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嘛,這個業在哪裡?在第八識含藏。所以我們神識離開身體,這個神識就是第八識,這個肉體都爛壞掉了,我們那個有一個東西去投胎的,那個叫做神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帶著什麼?我們無量劫所造的那個業力,所以它是總果報體,一切有情的總果報體。這個總果報體就是你過去怎麼造業,全部都在這個果報體裡面,就是第八識,然後帶著這個去投胎。所以我們一投胎,就是過去無量劫以來的那個什麼,就跟著我們一起來了,跟著我們的生命一起來。所以我們過去所造的一切業它都不會自己消失的,全部都一起帶來,還沒有報之前,它都含藏在第八識,等待機會報這樣而已。
所以我們知道,第八識它只是一個總的果報體,所以我們不能把它歸在是善、還是惡,它只是受熏持種的功能,然後含藏一切的果報的種子而已。所以我們知道第八識它只是隨著業身去投胎,帶著這個業去投胎,然後它自己本身是不會造業的,所以對於善惡它是無所記別,它沒有辦法記別。一般是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這兩類都有強盛的善惡之體可以記別,說這個是善的、還是這個是惡的,可是第八識它沒有這麼強盛的善惡之體可以記別,所以我們就叫它「無記性」,這個「無記」是這樣子來的。
那這種情況就好比鏡子,有沒有?鏡子可以反射任何的影像,你青色的來,它就反映青色的,黃色的來,它就反映黃色的,那鏡子本身是青色、是黃色嗎?都不是,對不對?八識就有一點點像這樣的情況。
鏡子它為什麼能夠反射?是因為鏡子的本體它是光明清凈的,所以它能夠現種種色,任何的形像在它面前,它就可以呈現,如實的反映這樣而已,但是它本身不是青黃赤白,也不是種種色,但是因為它本體是清凈的、是光明的,因此它有這個現種種色的這樣的一個功能。那我們第八阿賴耶識也是同樣的,第八識的本體它是清凈的,剛才說它是無覆的,它沒有蓋覆的,沒有四惑,也沒有八大隨煩惱,所以它本身是清凈的。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它只是如實的反應種種的因緣果報的現象而已,一切有情生命的總果報體,它只是如實反應,你造什麼樣的業,它就如實反應而已,但是它本身是清凈的,這就是無記的意思。只是如實反應種種因緣果報的現象而已,這是無記性的意思。
因為我們剛才說一念無明才有第八識,本來是真心,每個人本來都是真心,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什麼時候不是了?一念無明起就不是了。你不要問說:「這一念無明什麼時候來的?」沒有!沒有什麼時候來!你任何時間起了無明,它就來了!沒有什麼時候開始,懂嗎?任何時候你起了一念無明,你的真心就變成……「唯心所現」,現什麼?現第八識,「唯識所變」,八識就變現出剛才講的根身、器界來了,見分、相分就出來了,這樣懂嗎?
所以你說真心跟第八識什麼關係?是一個、還兩個?真心跟第八識是一個、還是兩個?一個的舉手!兩個的舉手!沒有舉手的就是不確定啦!對呀!它是一個啊!它怎麼會變兩個?阿賴耶識怎麼來的?真心來的呀!真心起無明來的,你說它一個還兩個?兩個的話,就是第八識跟真心沒有關係,叫兩個,對不對?你本來真心,然後一念無明就變成第八識了,它是一個嘛!真心來的,只是它起了無明,變成第八識,這樣懂嗎?
所以變成第八識的時候,第八識有四分,我們前面曾經講過它有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都是屬於見分,這樣懂嗎?它是屬於見分。然後相分,所緣境叫做相分,能緣的心叫做見分,這個叫做二元對立。有見分、有相分,有能緣、有所緣,二元對立,有我能見的、還有所見的。我能夠見的,我能緣的心,緣這個花──這是我所緣的境。所以我們能緣的心是見分,所緣的境是相分。
那這個見分跟相分哪裡來?自證分來的,這樣懂嗎?自證分就等於是,我們剛才說第八識的本體──自證分,它一起了二元對立,就有了相分跟見分。明白這個道理很重要,因為你只要不起二元對立的分別,相分跟見分就回到自證分了,就回到本體了,這樣懂嗎?這樣離真心就沒有太遙遠。因為自證分是從真心來的,起無明之後來的,可是它是本體,第八識的本體。
那這個自證分還要有一個去驗證它,你這個自證分是對還是錯,那個叫做「證自證分」。證明這個自證分它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認知,所以它還要有一個去驗證它的,叫做「證自證分」。但是它們都是屬於見分,都是那個本體的功能。
所以,我們平常,我們只要安住在那個沒有二元對立的,你就回歸本體了,是不是很快?然後再下去就回歸真心了,是不是這樣比較快?所以明白道理對修行來講,有很大的好處。可是,你一落入二元對立就完了,就分別執著就來了,然後就造業,後面就是起惑造業了。起惑就是又起了無明,然後又是我啊、你啊、他啊,就開始來了嘛!就我執跟法執又開始了,那就是只有輪迴了,那沒救了啦!
所以我們如果說想要很快開悟,很快明心見性,很快回歸真心,自性現前,因為它本來就是清凈的嘛,我們自性本來是清凈的,你只要回歸,你只要不落入二元對立,回歸到那個本體,那個真心就恢復了,是不是這樣很快?這樣比較快啦!所以我們平常就是練習盡量不要分別執著,不要落入二元對立,就是不要落入見分跟相分,保持那個自證分就好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真心是無念的,不起念,不起心動念,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就回歸到自證分,然後再破無明,就可以回歸真心了。
那個無明,就是以為有「我」,叫做無明。本來是明的,真心本來是清凈光明,是沒有「我」的,就是因為起了那一念無明,以為有我、有法,以為「我」是真實存在的,一切因緣所生法是真實存在的,那個就是無明的產物,懂嗎?所以我們現在要破無明也是很快嘛!不要執著見分為我,不要執著相分為法,知道見分跟相分都是什麼?自證分所變現的就好了嘛!是不是就回來了?對嘛!很快!開悟很快!
那個才是我們要講的重點,我們講八識的重點,就是知道一切都是八識所變現的,就不要再被它騙這樣就好了,我們八識就講完了,重點就是在這裡,要明白一切的根身、器界都是八識所變現的相分。那八識所變現的相分境是你自己變的,那你還要執著它,是不是很笨嘛!就不要再執著它,知道是自己八識所變現的就好了,然後不要落入二元對立,很快就可以證到無我,明白見分不是我,相分不是法,無明就破了,就回歸真心了,就是這樣子。可是我們課還是要講的啦!
下面一句就是「五徧行」,說明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它很簡單,只有五徧行,其它統統不相應,所以第八識是不是好清凈?其它的心所,善心所、噁心所全部不相應,只有五徧行相應。五徧行就是你生起心識的活動一定要什麼?一定要有五徧行,要不然就沒有第八識心識的活動。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一切心識的活動一定要有五徧行,這一念才能夠完成,所以第八識……你心識要生起它的功能,就一定要有五徧行,所以這個第八識它只有跟五徧行相應。
但是,要注意的就是,五徧行是什麼?作意、觸、受、想、思,對不對?這個「受」,第八識有沒有苦受?有沒有樂受?第八識會不會憂愁?第八識會不會歡喜?第八識會不會說:「我好苦噢」?剛才說它本體是清凈的,應該是不會叫苦啦!第八識會不會說:「我好快樂」?不會!「我好歡喜」?不會!「我好憂愁」?都沒有!所以,苦樂憂喜都沒有,它只有「舍受」相應。所以我們只要知道說,它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徧行,但是這個「受心所」跟其它不一樣。受心所有苦、樂、舍三受,或者苦、樂、憂、喜、舍五受,那第八識因為它是無覆無記性的,所以它只有舍受,其它憂喜苦樂都沒有,這樣我們知道它雖然跟五徧行相應,但是那個受是只有舍受,這樣就可以了。
但是我們還是要進一步去探討說,它為什麼不跟五別境相應?第八識為什麼沒有五別境相應呢?
那五別境第一個就是「欲」。欲就是希望,我希望怎麼樣,我好樂,對於所好樂的事情,我希望去達成,這個叫做欲。那第八識有沒有好樂說:我希望達成怎樣?沒有,它只是人家怎麼熏,它就怎麼接受,它沒有什麼好樂什麼,也沒有希望什麼,所以它沒有欲心所。所以第八識它只是任憑善惡業來轉,沒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希望去做,所以它就不和欲心所相應。欲心所就是希望,它沒有什麼希望,也沒有什麼好樂的事,希望去達成,因此它不跟欲相應。
第二個「勝解」。勝解就是決定,堅固的決定。我一旦決定了,任何情況之下都不可能改變,這個叫勝解,所以它也有好的,也有壞的。那個邪知邪見,它也是很堅固的勝解,對不對?你要勸他,他也是很難接受,為什麼很難接受?因為那個已經變成他堅固的勝解了,任何情況之下都不可能改變他的想法了,那個我們叫做勝解。就是他的理解已經到達非常堅固,不能夠輕易動搖他的,這樣的一個地步,叫做勝解。所以勝解可以說是決定,對於已經決定的事情,印證把持得很厲害,就是說他抓得很牢,那個觀念抓得很牢,絕對不會輕易地改變。
第八識它也不能夠印證把持什麼,它也沒有什麼決定,也不需要決定什麼,所以它不和這個勝解心所相應。第八識不需要決定,它也不會牢牢地抓住什麼那個想法不放,都不會,因此它沒有勝解。
第三個是「念」。念就是回憶。對於我們過去曾經串習過的事情,你能夠明白記憶使它不會忘失,這個我們叫做念。第八識它的作用,它是很弱的那個功能,對於回憶這件事情,它功能是非常的弱的,就是它不是非常的明利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境界過去了就忘記了,它不能夠明白記憶什麼,所以我們說它不和念心所相應的原因在這裡。所以第八識它沒有辦法回憶,回憶不是第八識的事情。
第四個是「定」。定就是專註,讓我們的心專註在一個所緣境上,我們叫做定。那第八識可不可以專註呢?它沒辦法,它每一剎那都任運地去緣不同的境,所以不可能專註在任何的一個境界上,所以我們說第八識它不和定心所相應。
第五個是「慧」。慧就是簡擇,就是一種分別,一種分別的智慧。就是對於所緣境,就是你的心去緣那個境界,那你對那個境界能夠分別它是善惡、好壞、邪正,這個就是一種慧的作用。我們說我有智慧的選擇,我有分別的智慧,就是說任何的事情,我很快就能夠決定說這個是對的、還是錯的,是好的、還是壞的,這個就是一種簡擇的能力,我們叫做慧心所的作用,就是能夠分別簡擇。就是對於所緣境能夠簡擇它的邪正、得失、善惡等等的事情。
第八識它是非常的微細,非常的昧略。昧略,就是它是闇昧不明的,然後非常簡略的一種作用,所以它不能夠說我好好地想一想,我好好地思慮,它都沒有辦法做這樣的作用。所以它不能夠審慮,它也沒辦法簡擇,所以我們說它不和慧心所相應。
而且五別境它也是各別緣不同的境。像欲心所,它是緣所樂境,所好樂的,希望能夠達成;勝解它是緣決定境;那念呢,它是緣曾習境,就是過去曾經串習的,然後不會忘記;定跟慧,它都是緣的是所觀境,對於所觀察的境界你能夠專註不散,我們叫做定;能夠分別簡擇,我們叫做慧。所以,五別境它是各別緣不同的境,就是所樂境、決定境、曾習境,還是所觀境。
可是,第八識它是任運緣現在境,所以第八識它是屬於性境、現量,我們講三境,有沒有?第八識屬於性境、現量,三量它屬於現量,所以它只有現在──每個當下、每個當下、每個當下。所以不像五別境,它可以各別緣不同的境,是不一樣的。第八識它是任運的緣現在境,因為它是性境、現量的關係,所以它只能夠緣現在境,所以它不能像五別境緣不同的境,所以我們說它不和五別境相應的原因在這裡。
第八識為什麼不和十一個善心所,還有根本煩惱、隨煩惱相應呢?我們現在知道了,因為第八識是屬於什麼?無記性的,無記性的話,當然就不和善性跟惡性相應。
為什麼不和四個不定心所相應呢?四個不定心所,為什麼叫「不定」?就是善、惡、無記不定,所以它也有無記的部分,對不對?但是它是不是永遠無記的?不是,它一下善、一下惡、一下無記,所以它這個無記不是恆常相續的,跟第八識不一樣。第八識是恆常相續的無記性。所以它跟這個四不定心所,這個「不定」不完全一樣,對不對?不定就是善、惡、無記不定,但是第八識是永遠是什麼?無記,沒有間斷的時候。
那四個不定心所有什麼?悔、眠、尋、伺。悔就是追悔。第八識既然不會造業,它要不要追悔?說我後悔做了什麼事?不用嘛,對不對?因為它不會造業。那第八識也是任運的緣現在境,它需不需要睡眠?它也不需要睡眠。第八識它是完全斷絕粗細的兩種分別,所以它也沒有尋伺的作用。
尋伺我們說過,它是屬於粗分別叫做尋,細分別叫做伺,我們心的那個分別的作用,比較粗的我們叫尋,就不斷地尋找,尋求尋求,那個是尋,就是一個境界來,你馬上就說:「這是什麼?」,那個是尋求,這是尋的心所,就是比較粗的分別。這樣看過去,這個是……就是這樣子,這個是尋求。那伺察的話,就是再細的分別,喔!這個是康乃馨,那個是胡姬花、茉莉花、白蘭花,這個就是伺,比較細的分別,所以,伺就是伺察。所以它都是對於境界,你可以用言語去表達。比較粗的分別,我們叫做尋,比較細的分別叫做伺,所以它都是屬於語言對境界的描述,所以尋伺我們把它歸在語,言語的這個方面。
那我們修過四禪八定就知道,初禪還有尋伺,對不對?二禪就沒有了,還記得嗎?你們修過的境界,二禪裡面是沒有尋伺的,所以二禪已經沒有言語的作用了,已經沒有言語的活動。所以二禪以上都是剩下微弱的意識而已,沒有言語上可以描述的粗分別還是細分別的尋跟伺,都沒有了,所以尋伺的作用是我們人道有,就是欲界有,然後到初禪,到初禪還有,二禪以上就沒有尋伺的作用。
那我們也念過前五識,「眼耳身三二地居」,有沒有?初禪沒有鼻舌二識,因為它已經禪悅為食,它剩下眼耳身三識而已,鼻舌已經沒有了,眼耳身三識而已,鼻識跟舌識初禪已經沒有了,因為它禪悅為食,已經不用欲界的段食,所以第八識它沒有尋伺的作用。
這樣我們就看第八識它相應的心所非常的少,只有五徧行。所以它為什麼能夠保持清凈的原因也在這裡,所有的善心所也不相應,噁心所也不相應,煩惱心所統統不相應,只有最基本的心念的活動──五徧行,這樣而已。
下面一句:「界、地隨他業力生」,這個是說第八識的界、地。界,是指三界;地,是指九地。就是說第八識它所活動的範圍,可以周徧三界九地。就是什麼讓我們輪迴在三界六道當中。我們剛才說過嘛,是誰去投胎的?第八識,所以我們就知道是第八識讓我們輪迴在三界六道當中,所以第八識它所活動的範圍就是三界九地。九地,就是我們前面講過,九地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就是包含了六道當中。所以是我們第八識這個神識去投胎的,所以它一定要徧三界九地才可以。
那八識讓我們輪迴在三界六道當中,但是,是什麼力量讓第八識不斷地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轉呢?一下子生善趣,一下子墮惡趣呢?什麼力量去的?業力嘛,對不對?誰造的業力,業力哪裡來的?業力是第幾識造的?前六識造的,對不對?第七識不會造業,我們講過,現在也知道第八識不會造業。前五識是幫助第六識的一個助緣而已,但是它本身造業的力量並不強,只是說前五識的生起必須要有第六意識的分別,你才知道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但是造業力量最強的還是第六識。
所以,是八識讓我們輪轉在三界六道當中,但是它是什麼力量去的?是業力,誰造的業力?前六識造的業力。所以如果說,過去前六識造的是五戒十善業等等,那我們這一世就會生在人道或者是天道當中;如果我們過去世前六識造的是犯戒、破戒,或者是十惡業等等的,那這一世我們就會招感三惡趣的果報。
所以,這個引業會引生我們到哪一道去,這不是八識可以決定的,對不對?是由前六識的業力來決定的,前六識造什麼業,到時候就引生到哪一道去。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轉,是靠前六識所造的業力來決定的,所以說「界地隨他業力生」。會投生在三界九地的哪一地當中,完全隨「他」,那個「他」,就是指的前六識。這個「業」,就是由前六識所造的,不管是福業、非福業,還是不動業,就是善惡業,還有那個……色界、無色界它是屬於不動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都是由前六識所造的,看哪一類的業力最強盛,就由那一股強盛的業力牽引生在三界九地當中,這就是「界地隨他業力生」的意思。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第八識它本來沒有生死,它只能夠隨著業力來轉,而成為三界一切有情所招感的總果報體。
那你要問了:做為這個三界的總果報體,難道前五識不可以嗎?第六識不可以?第七識也不可以嗎?那就要知道,我們剛才說那個總果報體是第八識,那前五識為什麼不可以?我們剛才已經講了,它不能夠周徧三界九地,對不對?我們剛才講了,初禪沒有鼻舌二識,然後初禪只有眼耳身三識,二禪以上前五識沒有了,所以它不能徧,所以它不能說我只能在欲界受報,然後色界、無色界是沒有辦法受報的,不可以這樣子。所以做為總果報體,你必須要徧三界九地,所以你不管投生在哪裡都可以受報,對不對?所以前五識是不能做為這個受報的這個總果報體的。
第六識它沒有相續,你也不能說一下子有果報,一下子沒果報,一下子受報,一下子沒受報,不可以呀,所以那個有間斷的第六識,它也不能夠做為有情生命的總果報體。
第七識也不可以,因為第七識怎樣?它不是業力所生的,它必須要業力所生的,它才可以總和這個業力,然後去受報。那第七識不是,它是有覆無記的,所以第七識它不是業力所生的,所以也不可以。
所以,只有第八識它能夠徧三界九地,沒有間斷,恆常相續,而且它是業力所招感的。必須要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周徧、恆常、還有業招,業力招,才能夠做為三界一切有情所招感的總果報體。所以我們說「界地隨他業力生」,就是這個意思,做為一切有情的總果報體,只有第八識可以擔任這個角色。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11講
(第八識頌2)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11月22日
喇嘛!法師!各位居士大德!大家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第八識規矩頌。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深隱幽微,不但凡夫難以發現它的行相,就是二乘聖者也難以了達,由於如此,才興起了大乘菩薩論主的論諍。這就是這兩句頌的意思。
「二乘」,指的是聲聞乘、緣覺乘,我們所謂的「小乘」,就是二乘人,指的是小乘人。小乘人不了解第八識,那二乘人為什麼不能夠了達第八識呢?是因為迷執的緣故。那又為什麼會迷執呢?因為二乘人他們只知道有一個生滅無常的第六識,他們知道前五識、第六識,但是他們不承認有第七識、第八識,就是因為迷執的關係。
所以,以他們的定力,他們也修止觀,但是他只能看到生滅無常的第六識,因為第八識太深細,行相非常的深隱幽微的意思就是說,它太深細了,甚深又……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那除了證到佛,究竟圓滿的佛才能夠完全地了知這麼深細的第八識,所以二乘人他是沒有辦法了達第八識的。
所以,以他們思惟來修,來觀一切生命無常的現象,也只能看到第六識,所以一直都不知道有一類相續的阿賴耶識,所以堅持不承認有第八識,因此說他「迷」;而且,認為第六識可以受熏持種,因此說他「執」。所以這邊「迷執」的意思是說,他不了解有一個第八識,所以說他迷,因為迷了,所以不知道有第八識,因為堅固執著第六識可以受熏持種。我們昨天說第八識的功能它能夠接受熏習,還有持一切法的種子,這個受熏持種的功能,對小乘人來講,第六意識就可以完全代替第八識受熏持種這樣的一個功能,所以我們說他「執」,就是堅固的執著第六識的功能,可以包含了受熏、還有持種等等第八識的功能,所以我們說他「執」,因為他堅固就是這樣子認為。
那麼二乘人他為什麼不知道有個阿賴耶識呢?因為佛沒有對二乘人說。那佛為什麼不對二乘人說阿賴耶識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他們的智慧太淺薄了。我們知道小乘人的智慧只到哪裡?他們只破了見思惑,只證到我空,沒有破所知障,沒有法空的智慧,因此我們說他的智慧太淺薄,沒有辦法了解第八識。
第二個原因是,第八識不是二乘人所證悟的境界,不是他們要證的境界。因為二乘人想要解脫生死、跳出輪迴、證入涅盤的話,他不需要了解到這麼深細的第八識,他只要……我們剛才講的破見思,然後斷我執,這樣就可以了,就可以出三界,然後入涅盤。所以,第八識不是二乘人所證悟的境界,所以佛不對二乘人來說,就是基於這兩個理由。
所以我們先說第一個,因為阿賴耶識是太深細了,是甚深微細的境界,不是二乘人這樣淺薄的智慧所能了知,所以佛不對二乘人說,這是第一個理由。二乘人他只有我空的智慧,沒有法空的智慧,因此他所知障沒有破,法執沒有斷,當然不可能去思量證悟這麼深細的第八識。所以別說是二乘人不了解,就算是大乘登地的菩薩,也未必完全地了解第八阿賴耶識。就是我們說他登初地之後,必須要破四十一品的無明,所以每一地他破一品無明,這樣一品一品破,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究竟的了知第八阿賴耶識,一定要完全究竟的圓滿成佛之後,轉八識成四智之後,他才能夠完全地了知第八識,這麼深細的第八識的全部的內容。所以不是二乘人不知道,登地以上的菩薩也未必完全地了知。
所以佛說法,祂不是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是要觀察眾生的機宜所能夠接受的程度,才決定要說什麼樣的法。假如說了眾生不能夠接受的法,不但不能夠利益眾生,反而還會增加眾生的執著。
那譬如佛在《解深密經》當中就說道:「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佛為什麼不輕易地說?是因為阿陀那識甚深細。「阿陀那識」就是我們昨天說的那個相續執持位,從凡夫一直到成佛,它都能夠執持一切法的種子,怎麼樣熏到第八識,它就執持這一切的種子,還有根身不會壞,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的根身不會腐爛,四大不會分散,就是因為有阿陀那識的執持,所以阿陀那識叫做「執持識」。
其實那個「陀那」就是「執持」的意思,阿陀那,「陀那」那兩個字就是執持,所以阿陀那識也叫做執持識。它執持諸法熏成的種子,還有它是一切色根的依處,所以它可以執持這個根身不壞的原因在這裡。
所以我們昨天也說了,它是屬於相續執持位,所以我們看到相續執持位就知道它指的是阿陀那識,就是從凡夫一直到成佛,它都能夠執持種子還有根身不壞。所以即使是成佛之後,仍然可以相續地執持它的功能,因此才能夠顯現什麼?凈土的依正莊嚴,就是因為有阿陀那識,不然我們種子都清凈了,那佛身還有祂的凈土是怎麼變現的呢?就是這個阿陀那識,它永遠有這個執持功能。
「一切種子如暴流」,因為阿陀那識甚深細,甚深細就是說因為阿陀那識它的本體非常的深隱精微,就是它很深細,然後又很隱藏地不太容易去了知它,所以我們用「深隱精微」來形容這個阿陀那識它的深細的程度。所以阿陀那識又叫做「微細識」,就是指它的本體是非常的微細的,那它可以含藏一切的種子不壞失,才有下面的一句說「一切種子如暴流」。
「一切種子」,就是指我們前七轉識所造的一切業,受熏到第八識成為種子;「如暴流」,是比喻好像暴流水一樣的流轉不停。暴流,就是我們看瀑布有沒有?嘩啦、嘩啦、嘩啦……這樣一直流,它是這樣一直流,然後不會停息,這樣子來比喻這個一切的種子。
那就是說,第八識它從無始以來是微細的生滅,我們不容易觀察到,它是非常微細地在生滅生滅,然後念念都在受熏成種子。這個我們昨天都解釋過了,你一念生起來怎麼樣?又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所以每一個種子都是新熏或者是本有的。所以第八識它念念都在受熏成為種子,怎麼熏它就怎麼含藏這個種子,然後慢慢形成我們所謂的習氣的種子。
這個習氣的種子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它就可以發起現行,種子生現行,就是要有外緣的牽動。以這個引業來講,就是說我們每一世會投生在哪一道,那就是看你臨終那個引出來的那個習氣的業力的種子,是哪一個來決定你會投生在哪一道。所以,由這些習氣的種子發起現行,而引生到六道來輪迴,然後每一道都有它的根身、還有器世界,就這樣的流轉不停,所以我們說「如暴流」。好像那個暴流水一樣,瀑布一樣這樣子輪轉不息,就是我們一直在六道當中輪迴不斷的原因就是種子生現行,一切的種子又含藏在第八識。那這個種子哪裡來?熏來的,受熏來的,所以不斷地熏成種子,種子又不斷地生起現行,所以在六道不斷不斷地輪轉。就是你投生到哪一道,因為不同的業,投生在不同的道,然後變現出那一道的根身、還有外在的器世間,就是依報跟正報,都是由這個種子來的。
「我於凡愚不開演」,這個「凡」,就是指凡夫;「愚」,就是指二乘人來說。因為我們剛才說,二乘人他不能夠通達法無我,因為他只證到我空,沒有證到法空,只能斷我執,不能斷法執。所以相對能夠斷法執、見法空的大乘菩薩來說,他還是愚痴的,所以這邊的「愚」是指二乘人。
所以,佛說我對於凡夫二乘人不常開演第八識的原因,就是因為下面一句:「恐彼分別執為我」。恐怕這個二乘人聽了這麼深細的第八識的道理之後,又誤會了,又誤起分別,把第八識當作是真實的「我」,又執以為「我」,把第八識又把它執為「我」。
因為我們剛才說阿陀那識它非常的深細,從凡夫一直到成佛,它都能夠有那個執持的力量,所以佛……你要說這個第八識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說它不是真實的?如果佛說第八識是真實的,那二乘人因為愚痴的關係,那個智慧沒有到達這麼高,就是他只能體會我空的道理,法空的道理並不明白。
所以,這個時候佛如果跟二乘人說,如果說第八識是真實的,那他們就會誤以為含藏在第八識裡面一切的善惡的種子都是真實的,對不對?第八識既然是真實的,所以含藏在第八識的一切善惡的種子都是真實的,那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一切善惡的種子都是真實存在的噢!所以我現在怎麼樣斷、怎麼修,它都是真實存在的噢!所以我修了半天,我的種子會不會清凈?不會清凈啊!對不對?因為它是真實存在的呀!
所以這樣的話,我怎麼樣修行,這個善惡業的種子,這些染污的種子都沒有辦法去除,那眾生就會繼續地迷惑顛倒。就是說我怎麼樣修都不可能解脫,也不可能凈除這些染污的種子,那眾生就會繼續地迷惑顛倒,然後把虛妄當作真實,本來不是真實的,現在把它當作真實的,因為如果佛說第八識是真實的,就把這個虛妄的第八識,把它當作是真實的,然後永遠輪迴在六道當中,對不對?因為你一切的種子都不能清凈嘛,那就只有永遠輪迴啰!惡的種子就墮三惡道,一直在三惡道,那善業的種子就一直在三善道,你是不可能解脫的。就會變成有這樣的過失,所以很難說它是真實的。
那如果佛說第八識不是真實的,第八識不是真實的,我們昨天說過,第八識哪裡來的?真心來的,唯心所現,那你現在說第八識不是真實的,可是第八識的本體又是真如,對不對?它要回歸真心的,可是你現在說它不是真實的,那第八識就是虛妄的!那我如果想要明心見性,想要見我的真心,我想要證到真如,我是不是另外還要再去找一個真如?因為你跟我說第八識不是嘛!那我就另外再去找啰!這樣又有過失。
所以說真實也有過失,說不真實也有過失,很難說,因為它太深細,不是二乘人可以去證悟的境界,所以佛說第八識是真實的,就會有繼續輪轉的這樣一個過失。
如果說第八識不是真實的,可是第八識的本體又是真如,離開了本體,又到哪裡去找一個真如,對不對?所以這樣的話,眾生就會棄真為妄,就是第八識是假的,那我就把第八識丟了,認為第八識是虛妄的,然後另外再去找一個真實,另外再去找一個真心,找一個真如,那就再往外面去找了。我們說要往裡面找,結果現在變成要往外找,因為你說裡面那個第八識不是。
所以變成說,佛不論說是真實、還是非真實,都很難說得清楚,因此,除非時間恰當、根機恰當、機緣成熟,佛才會說。這就是為什麼不常開演第八識的原因,就是怕他們以第六意識的分別去意會,又起了「我」的執著,把剛才講的阿陀那識,又把它當作是真實的「我」。本來是無我的,現在說有一個阿陀那識,它是相續執持的,那就把這個相續執持的這個東西,又把它當作是……把它抓得緊緊說:「這個就是『我』」,不然是誰去輪迴呀?那成佛的是誰呀?不是都是這個嗎?就會誤解了。所以佛就很難說清楚,所以就乾脆不說。
其實,佛祂也不是完全沒有提到「阿賴耶」的名稱,我們看《增一阿含》當中它就有。佛就說過:「要愛阿賴耶、樂阿賴耶(就是好樂那個樂)、欣阿賴耶、喜阿賴耶。」
又在經中說到「根本識」,其實有出現「根本識」這樣的名稱,還有「心」,其實佛說的都是阿賴耶識,都在說第八識,只是二乘人不知道,不知道佛在《增一阿含》裡面講「根本識」,指的就是第八識,佛在講「心」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講第八識。所以二乘人不知道,以為佛沒有說。所以這是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佛為什麼不對二乘人詳細說第八識的原因呢,就是因為第八識不是二乘人證悟的境界。因為二乘人是以解脫為目的,他也沒有要發菩提心、行六度,然後發願度眾生,沒有發這樣的願,那他們就希望一心趕快求解脫,那求解脫需要什麼條件?就是斷我執就可以了,破見思惑就可以解脫了。所以在斷除執著方面,只要斷除第六意識上面粗顯的我執就可以了,可以不管那個俱生我執,因為我們前面說到俱生我執要八地菩薩才能斷,那你如果要求得自己的解脫的話,不需要斷俱生我執,只要斷第六意識的分別我執就可以了。
那在悟理方面,悟那個佛法的道理,悟理這個方面,只要體會得到那個我空的真如就可以了,就是證到「我空」就可以,可以不必理會「法空真如」是否依然存在。就是說他證到我空就可以,那個法空可以不用證到,一樣可以證得涅盤。所以小乘的涅盤,你不用證到法空,只要證到我空就可以,就是所謂的破見思惑,就可以證得小乘的涅盤。就是因為這樣,就是說你只要以解脫為目的的話,其實不用講到這麼深的第八阿賴耶識,所以佛最初在阿含會上就只講到六識,有前五識、有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沒有講。
為什麼只講到六識?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那個小乘人他修習止觀,教他觀無常、生滅、無我,他只能觀到六識,因為六識是可以自己覺察到的,就是我們念念觀我們的妄念,生滅生滅,那就是第六意識,很容易就可以觀察到。可是,第七識我們講,它是內執,第八識又是含藏種子,那個非常深細的,是沒有辦法觀察得到。也是因為佛在阿含會上只講到第六識,所以二乘人就牢牢地執著,認為這個心識的活動只有到六識,根本不承認有第七識、有第八識的存在。
那下面一句:「由此能興論主諍」。因此,大乘唯識論主便興起了種種的論諍,證明大乘經中確實到處都說到「阿賴耶」,而且還舉了十大理由來證明,這個就是「由此能興論主諍」這一句偈頌的意思。
我們看《成唯識論》就知道了,成唯識論有十家的唯識學家,不斷不斷地論辯,所以唯識學家舉出了十大理由,證明阿賴耶識的存在,就是對這個二乘人來說的,你們有興趣可以去看成唯識論,它舉了十大理由,就是這邊講的「能興」。
所以這些大乘的唯識學家,這些論主就興起了種種的論諍。就是引經據典,哪一部經佛曾經怎麼說,然後怎麼樣怎麼樣,所以就證明大乘經中到處都有說到第八阿賴耶識,還舉了十大理由來證明。
我們看下一句: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八識的行相,和它的意義是什麼。
「浩浩三藏不可窮」,這個「浩浩」就是廣大沒有邊際的樣子,是形容阿賴耶識的行相非常的深廣無涯。所謂的「行相」,就是能緣的見分,我們看到行相,就知道它指的是我們能緣的心,就是見分,能緣的見分。那所緣的什麼?相分嘛。那就是指這個能緣的心,這個見分是非常的廣大的。第八阿賴耶識廣大到什麼?就一切都是它變現的,一切法都是它變現的,你可以想像得多麼的廣大,全部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變現,所以我們說它能緣的心非常的廣大。
那它所緣的境,當然也是非常的廣大,是無量無邊的,徧諸法界,一切的法界都是它所緣的相分境,你就知道我們第八阿賴耶識能緣的心,它有多麼的廣大,一切的法界都能夠緣到。不是我們這個小小的地球,也不是我們這一個小小的銀河系,有無量無邊的銀河系,有沒有?一切的法界都能夠徧緣,那就知道第八阿賴耶識這個能緣的見分,它有多麼的廣大。所以用「浩浩」來比喻,廣大到沒有邊際的樣子,就是它能緣的心,廣大到實在是沒有辦法形容,就沒有邊際的,只能說它無量無邊,所以它所緣的也是無量無邊的法界。首先就是形容這個第八阿賴耶識,它的範圍是非常非常的廣大。
「三藏」,我們現在很熟了,三藏大家都會背了,阿賴耶識具有三藏,對不對?「阿賴耶」是印度話,中國翻譯成「藏」,就是藏識的意思,阿賴耶識就稱為「藏識」。為什麼稱為藏識?就是能藏、所藏、執藏,具有這三種意義,所以叫做藏識。
那什麼是「能藏」呢?我們現在也知道了,這個是以它持一切種子,這個持種的功能來說的,我們說它是能藏。因為第八識能含藏無量劫以來的種子不會壞失,所以叫做能藏,能含藏無量劫以來的種子不會壞失。
那「所藏」的意思呢?就是說第八阿賴耶識所含藏的那些種子,是哪裡來的呢?它可以含藏一切的種子,但這一切的種子怎麼來的?我們也知道了,就是熏來的,所以是前七轉識熏習來的。那前七轉識造了善業、惡業、無記業,這些現行怎麼樣?熏回到第八識成為種子,含藏在第八識,所以第八識是一切諸法種子所收藏的地方,叫做所藏。一切諸法種子所收藏的地方,所以叫「所藏」,這個是以它受熏來說。第一個能藏,是持種來說;第二個所藏,是受熏來說,受熏習來說。所以它有受熏、有持種的功能,這個我們都已經知道了。
那什麼是「執藏」呢?就是我愛執藏,就是我見的來源。第七識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我,而生起了我見,執著愛藏,恆不舍離,所以叫執藏,它是這麼來的。執著愛藏,永遠不會離開,恆不舍離,不捨得離開,就是永遠牢牢地抓住那個我愛執藏。有一個我,然後又愛得不得了,所以叫做執藏,就是執著愛藏,恆不舍離的意思。
那這個「不可窮」,就是不可窮盡的意思。什麼不可窮盡?就是剛剛的浩浩的三藏不可窮盡,就是因為第八識有能藏、所藏和執藏的功能,才使得無邊的有情,無始以來生死相續,不可窮盡,所以我們用「不可窮」來形容。
先執著有一個「我」,這個是我愛執藏,是執藏,然後有「我」就生煩惱,有煩惱就造業,造業就熏回到第八識,這個是所藏;然後第八識執持一切的種子,怎麼熏習就怎麼接受這個種子,這個是能藏。才使得這個歷劫的因果不壞不失,生死得以相續,所以說「不可窮」。就是說我們這個生死一直相續,看起來好像沒有窮盡的時候的原因是什麼?就是第八阿賴耶識能藏、所藏、執藏的功能。首先是有一個「我」,然後起惑造業,然後這個業熏到第八識,然後第八識又執持這一切業力的種子,然後種子生現行再熏回去,種子再生現行,這樣子流轉,不可窮盡,就是因為浩浩三藏不可窮。「不可窮盡」就是講這個浩浩三藏,它就是這樣子輪轉不停,就是因為第八識有能藏、所藏、執藏的功能,讓我們的生死相續不斷。
第八識的行相雖然是深廣無邊,浩如大海,我們剛才說浩浩三藏,就是它能緣的見分是非常的廣大,廣大到沒有邊際,就好像大海水一樣,汪洋的大海,你從這邊看,好像大海沒有邊際一樣。但是,重點來了!第八識好比大海水,但是這個大海水是湛然常寂的,是平靜無波的大海水,是沒有波浪的,第八識是沒有波浪的。所以第八識它只是含藏一切的種子不會壞失,它只是受前七轉識的熏習,然後它本身被第七識執以為我,但是第八識的本身它是不會造業的,就好比平靜無波的大海水非常非常……雖然深廣浩瀚,但是,湛然常寂。
那麼,是什麼力量使這個大海水起了波濤呢?這個波浪是怎麼起來的?八識是平靜無波的大海水,什麼讓它起了波浪呢?就前七轉識嘛!對不對?是前七轉識現行的力量起了波浪,那前七轉識為什麼會掀起現行的波浪呢?我們看大海水為什麼會起波浪?是因為什麼?大家都看過大海嘛!我們很少看到平靜無波,它為什麼會起浪?為什麼會起浪?是什麼?呼呼呼吹的是什麼?風呀!有風才會起浪呀!無風不起浪不是嗎?有浪一定是有風嘛。所以境界的風一吹,前七轉識就起了波浪。
平靜無波的大海水起了波浪,是因為境界的風一吹,外在的境界風一吹,前五識一面對境界,第六識一起分別,第七識什麼?一起執著,以為有我、有法,波浪就起來啦!雖然第八識是平靜無波,何時起了波浪?有境界來的時候,它就起波浪,至於是小波浪、大波浪,還是驚濤駭浪,就要看它境界是大、還是小。那個會讓我們人生起伏很大的,那個就是大波浪,心裡小小的波動,那個就是小波浪。所以我們每天都在起波浪,對不對?每天都在起波浪,你眼睛看到什麼,是不是就起了波浪?前五識嘛,眼耳鼻舌身,面對色聲香味觸,有沒有?
你們現在什麼周年慶、還是什麼,現在要到烏節路去看……好美好美!那個有沒有起波浪?所以你眼睛看到──哇!好美的!今年是粉紅系列,粉紅色。所以眼睛面對種種的色塵,你的第六意識起分別,你第七識起分別,誰看到?「我」看到嘛!看到什麼?一切法嘛!一切法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烏節路整條都是真實存在的啰!誰去看?真實的我去看,真實的耶誕的氣息,有沒有?這就是起了波浪了。
所以這個波浪有前五識、有第六識、有第七識,所以我們說前七轉識起了現行的波浪,種子含藏在第八識,平靜無波的第八識,種子不會自己冒起來,一定要境界的風一吹,然後牽動了種子,然後生起現行,生起什麼現行?前七轉識的現行,就是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的,我們叫做前七轉識,這個前面都已經講過什麼叫轉識,七轉識的現行就生起來了,這就懂了,是境界的風。
所以就是下面一句:「淵深七浪境為風」,現在這一句就看得懂了。「淵深」就是比喻這個第八識,我們剛才說它的行相非常的微細,而且非常的浩瀚廣大,對不對?好像深不可測的,就是不可探測的那個深淵一樣的,就是比喻它非常的深廣,很難去摸得清楚,好像深淵一樣深不可測。深淵你這樣看,看不到底,不曉得它到底是……裡面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來比喻第八識,就是行相非常的深廣微細,用「淵深」來比喻,就是深淵的意思啦,這個淵非常的深。
「七浪」,就是指前七轉識所掀起現行的波浪,叫做七浪,就是前七轉識現行的波浪。那波浪是怎麼生起的呢?「境為風」,境界為風,因此吹起了波浪。所以我們說「境風吹識浪」,這一句就是這個意思。境界的風一吹,就生起了前七轉識的波浪,叫做境風吹識浪。所以平靜無波的大海水,為什麼會掀起波浪來呢?就是因為風吹的緣故。
這大海水比喻第八識,對不對?本來平靜無波的大海水;波浪,就是指前七轉識的現行的波浪;吹的風,就是境界的風。每一個小水滴聚積而成大海水,對不對?大海水怎麼來的?每個水滴慢慢積成的嘛,每個水滴好比種子,一切法的種子,每一個種子都是好比小水滴,無量的種子積聚成大海水,就是用這個來比喻。
所以第八識好比大海水,由無量的種子所積聚,只要外境的風一吹,就會牽動第八識裡面含藏的種子怎麼樣?生起現行,就掀起了前七轉識現行的波浪來,就是所謂種子生現行。所以第八識它不會自己起波浪,因為第八識只是含藏種子,大海水,每個小水滴含藏種子。所以第八識不會自己起波浪,一定要有外緣的牽動,所以境界的風一吹,就掀起了前七轉識現行的波浪。所以這個波浪,我們現在知道,它包含了面對境界的前五識,還有管分別的第六識,還有恆審思量、有我有法的第七識,所以我們才會說這個波浪是由前七轉識現行所起的波浪。這樣這一句就明白了。
接下來: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這兩句頌是說明第八識的作用。有五個,有沒有看出來?第一個是「受熏」,我們講第八識就是受熏;第二個「持種」,持一切種子;第三個「根身」,我們的根身,第八識所變現的,正報;還有「器」,就是外在的器世間,這是第四個了,依報,都是八識的變現。所以,八識的作用有受熏、有持種、有根身(正報)、器界(依報),都是第八識的作用。
還有第五個──「去後來先作主公」。我們昨天也說了,「去後」,最後去,有沒有?我們這口氣斷了,最後離開的是第八識。哪一個最先到?神識先到。我們入胎之後,神識先到,所以說「去後」,最後去,來呢?最先來,最先來投胎。作主公的是什麼?就是第八識的功能。所以,這兩句頌我們就知道第八識的功能有五個。
第一個「受熏」,現在我們都很清楚了,就是第八識能夠受前七轉識的熏習。那我們要問說:難道前五識就不能夠受熏嗎?第六識不能夠受熏?第七識不能受熏嗎?只有第八識才能夠接受這個熏習嗎?所以我們就要討論,如果說它本身是善性、或者是惡性的,它就不能夠受熏,對不對?如果它本身是善性的,我們不是說有善性、惡性、無記性嗎?它如果本身是善性的,它不能夠受惡性的熏習,對不對?惡性來,它不能熏,因為它本身是善的。同樣的,它本身是惡性的,它不能夠接受善性的熏習,對不對?所以它本身一定要無記性的才可以,才能夠受熏。
它本身是無記性的,那善法來熏的時候,它就接受善法的熏習,熏成善法的種子,對不對?那惡法來熏的時候,就接受惡法的熏習,熏成惡法的種子,那第八識它是無記性的,所以它可以接受善惡的熏習。那我們知道前五識、第六識是通三性的,所以不能受熏,有沒有?我們念過前五識是三性,善、惡、無記性都有,第六識善、惡、無記性都有,所以它不符合這個條件。那它如果善的時候呢?惡的來熏怎麼辦?就沒辦法。所以前五識、第六識因為它是通三性的,因此它不能夠成為受熏的這個條件,它本身一定要無記性的才可以,不可以一下善、一下惡、一下無記,那很混亂嘛!對不對?它如果善的時候,惡來的時候它也沒辦法;它惡的時候,善來的時候,它也沒有辦法熏,所以它必須本身一定要無記性。而且是一類相續,中間不可以有間斷說:「我今天放假了」,不可以。一類相續都是無記性的,所以隨時可以受熏,接受熏習,這樣才可以。
那你說第七識也是無記性的,對不對?第七識是有覆無記性,對不對?它也是無記的,那第七識為什麼不可以受熏呢?那就是因為它本身是屬於有覆的無記,就是有四惑、有八大的蓋覆,所以它也不能受熏,所以一定要無覆無記性的才能夠接受熏習。所以,只有第八識能夠擔任這樣的角色,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都不可以,因此只有無覆無記性的第八識能受到善惡法的熏習。
那這些受熏的種子都到哪裡去了呢?就都含藏在第八識成為未來生起現行的種子,對不對?這就是它第二個功能。所以,第八識第二個作用就是「持種」。第八識能執持一切的種子,不論這個種子是有漏的、無漏的,是世間的、還是出世間的,還是本有的、還是新熏的,都能夠讓它不壞失,執持一切的種子不壞失。全部都含藏第八識,不壞不失。這就是第八識第二個作用,能夠持一切種子的作用。
這樣就要小心了,對不對?我們每天身口意在做什麼?就是要小心了,對不對?不是說我造了業,然後就結束了,我這句話說完就結束了,我這件事做完就結束了,我動一個壞念頭就結束了,沒有噢!全部都熏回去!我們現在很清楚了,任何一個都熏回去成為未來的種子,外緣的境界風一吹,那個種子又生現行了,生完現行造了業再熏回去,成為習氣的種子、業力的種子、煩惱的種子,沒完沒了。我們剛才說好像暴流水,就是這樣子來的,為什麼這個輪迴不斷呢?就是種子生現行嘛,沒完沒了,就是第八識的功能有受熏的功能、有持種的功能。所以,不要以為說我造了業就結束了,事情做完就算了,沒結束也沒算,因為這些業全部都熏回到第八識,成為未來的種子,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受報,就生起現行,就受報了。
所以有一句話就說:「縱經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你含藏在第八識的這些還沒有報的這些種子,你就是縱經千百劫,時間這麼長,怎麼樣?你所造的這所有的業都不會亡失,都不會消失的。因緣會遇時,時候到了,就報了,因緣會遇的時候;果報還自受,全部回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造業的時候要小心謹慎。所以不管你相不相信因果,你是怎麼造業的,到時候就怎麼回到你的身上。
那我們每天是不是都在受報?對不對?其實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因緣果報的展現,今天比較順了,是什麼?善業成熟啦,很簡單;今天不太順,惡業成熟了;沒有順不順,無記業成熟了。每一件事情都是果報的顯現,果報哪裡來?就是自己過去造的,所以怨不了人,都是這樣子來的。
所以,一切都是業力的展現,果報的展現,包含我們這一世的根身,有沒有?根身,像每個人六根明不明利,還是暗鈍,身體健不健康,還是體弱多病,這些都是過去世所造的業。那這些業識的種子含藏在第八識,到了這一世就變現出了這一世的根身。所以我們這個色身的構造,每一個細胞都是業力的顯現,懂嗎?
那像這一世我們都得到了人的根身,那其它眾生也都各有各的身根,像天道,天人有天的根身,畜生有畜生的根身,餓鬼有餓鬼的根身,那地獄也是有地獄的根身。不論是……我們說四生,不論是胎生、卵生、濕生、還是化生,都是由各自的業力變現出不同的根身來,所以這就是第八識第三個作用──「內變根身」,做為正報。我們這個正報、這個根身是八識所變現的,憑什麼變現?憑過去我們造的業力所變現的。
那麼外在這個器世間呢?也是同樣是第八識所變現的,這個就是第八識第四個作用,就是「外變器世間」,做為依報。從外在的山河大地,一直擴大到整個廣大的宇宙,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所以你會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都是自己業識所變現的。所以你再想怎麼移民到哪裡去,也沒有離開自己八識所變現的環境,懂嗎?一切的依報是自己八識所變現的,你怎麼移民到哪裡都一樣,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沒有離開你自己八識所變現的器世間。
那我們就要問了:你也住在新加坡,我也住在新加坡,難道我們的業力相同嗎?我們的業都相同嗎?都在新加坡,我們的業力是不是都一樣呢?沒錯嘛,對不對?整個新加坡是所有新加坡的居民共業所成就的,我們現在是在講依報,外在這個環境,所以新加坡會建設成什麼樣,是不是所有新加坡居民,每一個居民共業所成就的新加坡,現在?現在不管要蓋什麼,這邊很熱鬧、那邊怎麼樣啦,是整個新加坡共業所成就的。擴大到整個宇宙,從一個小地區國家,一直擴大到整個宇宙都是同樣的道里。我們所認知的太陽系、星球,各個不同的世界,也都是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有情,共同業力所成就的。那我們共同的業力,就共同變現出相同的器世間,共同的業力變現出共同的器世間,就是外在的環境。這個依報是共同的業力所變現的,我們變現出這個我們所依存的這個空間來,就是所謂的依報。
又要問了:你變現的器世間,我來享用?還是我變現的器世間,你來享用?共業所成就的嘛,那是我變給你用?還是你變給我用?不可以我變給你用,自己變自己用,只是因為我們的業是共業,所以看起來好像是同一個環境,同一個居住環境,但是,你所受用的環境是你自己變現的。因為業力相同,所以看起來是相同,可是我沒有辦法變現給你享用,沒辦法,你也沒辦法變現出這個外在環境給我享用,沒辦法。各自變現各自用,懂嗎?
就好像這一室的很多燈光,但是這個光明是每一個燈光所造成的,這個就是共業所成就的,共同業力所成就的。有千盞的燈的光明,每一盞燈就比喻各別的業,可是一個房間裡面有千盞燈一起照,我們看的就是共業所變現的外在的這個環境──依報。但是每一個個別的燈照,懂嗎?這個所有的光明是每個燈所照射出來的光明。所以自己照射自己顯現,然後自己受用,就用這個來比喻。
所以,雖然是共業所成就的器世間,還是各人變現各人享用,只是大家的共業相同,因此看起來是個相同的世界而已。所以就不用擔心說,萬一我死了,明天太陽還會不會再升起呢?這你不用擔心!會不會我死了,世界也毀了?這個你也不用擔心!因為只要共業還在,世界還是依然怎麼樣?繼續地轉動,因為它是共業所成就的,只要共同的業力還在,明天太陽還是會升起,地球還是照樣的轉動。
所以現在我們就已經知道了,我們的根身──這個正報,還有我們的器世間──這個依報,都是自己的第八識所變現出來的。那會變現出什麼樣的根身器界來,就要看我們第八識有哪些業識的種子,而這些業識的種子都是自己造業、自己熏習而成的,就是因為第八識有受熏、持種的功能。
所以,每個人長得不一樣,對不對?你會長得怎麼樣,然後你會有什麼樣的父母,你會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要怪誰?要怪父母說把你生成這樣子嗎?不公平,對不對?說我不喜歡住在這裡,是誰的錯?所以自己長得什麼樣,然後你會有什麼樣的父母,你會居住什麼樣的環境,這都怨不了人的,都是什麼?你自己第八識所變現的。自己造業自己受,事實上是這樣。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可以少了很多的怨天尤人,就是對現實的環境不滿,或者是對我這個根身不滿意,對我的父母不滿意,還是我的兄弟姊妹不滿意,你會生在一個家庭,就是共業造成的嘛,共同業力所成就的這個家庭。外在環境也是共同業力所成就的,都沒有離開我們自己的業力所變現的,所以都跟別人沒關係,懂嗎?只是我們會聚在一起,是因為我們的業力共同,相同的業力才會在一起。但是,你自己的業都是自己造的,你怨不了別人,都不是別人的錯,所以都不能責怪別人。
這是共業嘛。
那你說同樣的環境,為什麼有的人他住得比較好?有的人住豪宅,有的人住破屋子,為什麼同樣是人,每個人福報不一樣?就是共業當中有別業,對不對?我們講過有共業、有別業。共同業力所成就的,那還有各個的不同的受報,就是我們說有引業跟滿業。你會投生到哪一道,是引業牽引你投生到那一道;可是,同樣的那一道,又有不同的業報的差別,那個是滿業的差別,那個就是屬於個別的別報。所以它有共業、有別業,這樣明白了?
所以雖然同樣都生在新加坡,每個人條件不一樣,每個人福報不同,所居住的環境不同,對不對?那個是又有別業在裡面,所以相同的引業當中,都在人道當中,但是有滿業的差別,就是共業當中有別業。
這樣我們就對這個正報、依報很了解了,反正都是八識所變現的。
「去後來先作主公」,這是第八識第五個作用,就是去後來先作主公。死的時候第八識最後離去,受生的時候第八識最先到來,所以說「去後來先」。
「作主公」,是說做為善惡業所招感的主公,就是第八識是真異熟果,我們昨天說它是總果報體,對不對?第八識是總果報體,所以它是做為招感異熟果報的主公。所以說,使我們不斷生死相續、去後來先的主公是誰呢?就是第八識,它是真正的總果報體。死的時候最後離開身體,帶著業識的種子,投生的時候,這個我們昨天都講過了。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所以你這一口氣斷了之後,這個四大分散、肉體腐爛,但是有一個神識,就是第八識,還會再去投胎,所以它是最後離開身體的,最先去入胎的。帶著什麼?帶著你無量劫以來,業力的種子再去投胎。
所以,在你投生的時候,這些業識的種子就會變現出那一道的根身、器界來。所以受生的時候,它是最先來,死的時候最後去。生的時候先來,死的時候最後去,都是由第八識來作主,所以說「去後來先作主公」。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投生的時候,你業識的種子哪一個先成熟,就變現出那一道的根身、器界來,懂嗎?所以譬如說你在這邊出生的,你出生的那個時候你就看到這個世界了,其實是你八識所變現的那個根身,你會長得什麼樣,是男生、是女生,帶著種種的基因,有沒有?每個基因都是業力的種子所變現的。所以一出生,這個根身還有器世界就形成了,是你自己所變現的,這樣應該明白了。我們今天剛好講到一個段落。
來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八識規矩頌》
第12講
(第八識頌3)
最尊貴的凈蓮上師講解
講於新加坡OrchidCountryClub
2012年11月23日
喇嘛!法師!各位師兄!晚上好!
我們繼續看「無垢清凈識」的部分。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這兩句頌是說,第八識要到八地前,才能夠捨去「藏識」之名,到金剛道後,才空去異熟識。
「不動地」,是指八地菩薩。那在八地之前,因為是有功用行,觀智的力量還很薄弱,所以沒有辦法滅除頑強的俱生我執。
這個之前我們介紹過,在八地以前,因為他那個觀察的智慧還很薄弱,入定的時候可以暫時無我,但是一出定之後,那個「我」的觀念又出來了,是因為俱生我執還沒有去除的關係,所以他沒有辦法念念相續,因為觀慧的力量太薄弱。一直要到第八地,他能夠任運無功用。任運,就是隨時不用再起任何的功用了,之前還要起功用。八地之後,因為觀慧的力量非常的強,所以他不用再起任何的功用,可以任運自然的就保持那個念念無我。所以一直要修到八地,任運無功用,生起無漏的智慧,才能夠伏滅俱生的我執,永遠不再現起。
所以我們知道,俱生我執什麼時候才斷?八地菩薩才能夠斷,永遠都不會再現起俱生我執了。所以說「不動地前才舍藏」,到了這個時候,才能夠捨去「藏識」的名稱。藏識就是阿賴耶識,為什麼叫阿賴耶呢?就是第七識的見分執八識的見分為「我」,念念執八識的見分為「我」,這個我們就稱為阿賴耶識。
那到了八地,俱生我執斷,這時候的第七識念念恆審思量「無我」,懂嗎?之前是念念恆審思量有我,叫做阿賴耶識。俱生我執斷了之後,因為證到無我了,所以第七識恆審思量念念無我了,因此就能夠捨去藏識的名稱,所以說「不動地前才舍藏」,就是第八識要到八地之前,才能夠捨去阿賴耶識、藏識的名稱。
那這個時候的第八識叫做什麼呢?叫做「異熟識」,已經沒有阿賴耶識這個名稱了,所以對八地以上的菩薩,都不能夠說他還有阿賴耶識,沒有了,已經沒有藏識的名稱。那這個時候第八識叫做什麼呢?叫做「異熟識」。
那為什麼叫做「異熟」?異熟,就是果報的意思。我們看到唯識的名相,看到異熟,就知道它指的是果報,因緣果報。那這個果報為什麼叫做異熟呢?就是它從造因,就是從造業這個因,一直到感果,它是異性而熟,異時而熟,異類而熟,所以我們稱為「異熟」。
從因到感果,從你造業到感果,它這個時間,不是說我馬上造業馬上感果,有沒有?它的因到果,它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而且,它的性質、還有類別也不一樣。譬如說我這一世好殺生,我的果報是什麼?多病嘛,所以不是說我殺你一刀,然後你就砍回來一刀,不是這樣子。所以從造因跟感果,它的性質跟種類往往也會不同,所以我們才稱為「異熟」,就是「果報」的意思。
那到成佛之前,一切眾生都要受到業報的影響,只是這個業有善業、惡業、染業、凈業的差別。像我們知道為什麼會墮到三惡道?就是因為惡業比較多,那為什麼會生在三善道?就是善業比較多。那這個十法界來說,六道相對四聖法界,六道是染業比較多,四聖法界是凈業比較多,所以都不能夠脫離果報,就是現在講的異熟,所以這個時候的第八識就稱為「異熟識」。不管是善業、惡業,染業還是凈業,都是有果報,只要在十法界當中,都沒有離開善惡、染凈業的果報,因此,這個時候第八識就稱為「異熟識」。
那這個異熟識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空呢?就是說所有的果報,含藏在我們第八識的這些果報的種子,什麼時候才能夠完全的清凈呢?那我們要先知道,我們含藏在第八識的種子裡面有哪一些內容,對不對?是什麼讓我們起惑造業的?就是我執、法執。那我執、法執從哪裡來的?我執從煩惱障來的,法執從所知障來的。所以你想要空去這個異熟識裡面所有的種子的話,除非你破除什麼?煩惱的種子,煩惱障的種子,跟所知障的種子,除非你能夠完全斷除這個二障的種子,你的異熟才會空,對不對?因為只要有煩惱障、有所知障,你就會生起我執跟法執,然後就會繼續造業,繼續造業,異熟空不空?異熟就沒有辦法空,你的果報也沒有辦法空,因為你造業就一定要受報,所以這個異熟識就沒有辦法空。除非你能夠斷除含藏第八識裡面的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種子,才可以空去這個異熟識。
所以說,只要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還在,我們就會生起我執和法執而繼續造業,那有業就不可能空去異熟識。所以,除非能夠斷除二障的種子,沒有種子就不會產生兩種執著──我執跟法執,不生起兩種執著就不會造業,不會造業異熟識就空了。
但是重點是,要怎麼樣去斷除二障的種子呢?我們怎麼樣去凈除第八識裡面這個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種子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入金剛喻定。只要能夠入金剛喻定,就能夠斷除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種子,其它沒有辦法了。
那什麼叫做「金剛喻定」呢?金剛喻定就是一種定境,一種定的名稱,它也是一種觀慧的名稱。就是這個時候的觀察的智慧非常的明利,非常的堅固,好像金剛一樣。像我們現在想要斷一個小小的煩惱都沒辦法,是因為我們的智慧,觀察的智慧,觀慧的力量怎麼樣?太薄弱,一個小小的煩惱都拿它沒辦法,何況現在要斷除的是它的種子,煩惱障跟所知障的種子,所以它這時候的觀慧一定要非常非常的明利,非常非常的堅固,而且強,才能夠頓斷二障的種子。所以能夠入這個金剛喻定,我們就把這個定的名稱用「金剛」來形容,就是因為這個時候的觀慧非常的明利。
所以菩薩修行到達快要成佛的時候,要先入金剛喻定,這時候的觀智非常的明利堅強,能夠斷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由於這時候的觀慧無比的堅固,無上的殊勝,就好像金剛一樣,所以就稱為「金剛喻定」。
所以我們就知道,金剛喻定它是一種定境的名稱,也是一種觀慧的名稱。就是你要成佛之前,一定要先入金剛喻定,要不然你二障種子沒有辦法斷除,所以要先入這樣的一個定境當中,然後斷除二障的種子。
那你入這個金剛喻定,頓斷這個種子,就是第一剎那。成佛有兩個剎那,第一剎那就是入這個金剛喻定,然後斷除這個二障的種子,第二剎那就成佛了。所以從金剛喻定到成佛,它中間是沒有間斷的,就是兩個剎那,第一個剎那入金剛喻定,頓斷二障種子,第二剎那就成佛,這中間沒有間斷,所以它另外一個名稱叫做「無間道」。它也可以稱為「金剛道」,所以它有三個名稱:金剛喻定、金剛道、無間道。
為什麼叫做「無間道」呢?就是因為在斷除二障種子的第二剎那沒有間斷,這中間不會說我停一下,然後我才成佛,不是,它中間沒有間斷就可以成佛了,所以稱為無間道。無間,就是沒有間斷的意思,就第二剎那就可以成佛。
所以,在成佛的前後有兩個剎那,前一個剎那入金剛喻定,叫做無間道,也叫做金剛道。在這個無間道當中,用這個強而有力的觀慧,永遠斷除二障的種子,然後第二剎那成佛,這個時候的種子才完全清凈。沒有因,就不會感果,所以說「金剛道後異熟空」,這句偈頌就是這個意思。「金剛道」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入了金剛喻定,這個之後頓斷二障的種子,你的異熟才空。因為沒有種子就不會造業,沒有造業就不用受報,所以這時候異熟才會空。除非你把種子都完全凈除了,你才可能不再有果報現前,沒有因就沒有果,所以要到金剛道後異熟識才空。
所以成佛之後,沒有阿賴耶識的名稱了,也沒有異熟識的名稱了,對不對?異熟識也空了嘛,這個時候的第八識我們就稱為「無垢識」。之前我們介紹過,完全沒有垢染的、清凈的清凈無垢識,所以第八識就稱為「無垢識」。
所以成佛的時候,大圓鏡智和無垢識同時發起,就是: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就是成佛的時候,大圓鏡智和無垢識同時發起,普照十方微塵數的剎土之中,所以,這兩句頌是說明第八識的轉識成智,和大圓智所起的作用。
那第八識到什麼時候轉識成智呢?就是要到異熟空的時候,也就是到成佛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轉識成智,那這時候所轉成的智慧,就稱為「大圓鏡智」。所以說「大圓無垢同時發」,就是大圓鏡智和這個無垢識同時發起。
「大圓」,指的就是大圓鏡智;「無垢」,就是指無垢識。無垢識,梵文稱為「庵摩羅識」,那我們中國就翻譯成「白凈識」,又白又凈,白凈識,或者是無垢識。因為到了金剛道後,已經空去所有一切雜染的種子,這時候的第八識轉成清凈無漏,所以稱為「無垢識」。就是沒有絲毫的垢染,是純粹清凈的,所以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做「無垢識」。那這個時候它所執持的是一切純無漏的種子,那這些無漏的種子就能夠變現凈土的依正莊嚴,也就是自受用身──就是正報,還有自受用土──是依報,這個是以自己來說,就是法身的成就。所以第八識一轉成無垢識,就能夠發起大圓鏡智,所以說,大圓鏡智和無垢識同時發起。
那為什麼稱為「大圓鏡智」呢?因為這個時候智慧的作用好像鏡子一樣,鏡子它能夠明白清楚地顯現種種的影像,這是鏡子的功能,能夠清楚明白顯現各種的影像。現在講的大圓鏡智也是同樣的道理,它能夠顯現一切的身心世界,所以我們只能用鏡子來比喻。這個鏡子又圓又大,所以叫做大圓鏡。圓,就是比喻它無所不照。就好像說,我們如果掛一顆水晶球、還是圓球懸在空中,是不是四面八方,十方都能夠照到?就是用這個比喻,懸掛一個圓球在空中,就能夠照十方,就是說十方無所不照,這就是「圓」的意思,就是圓照的意思,就是沒有一方會遺漏的。所以,所照的沒有遺漏,我們就用「大」來比喻。所以為什麼叫「大圓智」?這個「圓」,就無所不照;「大」,就是比喻所照的沒有遺漏,十方都能夠徧照。
所以大圓鏡智所起的作用,就是能夠圓照整個法界,沒有絲毫的障礙,而且它是相續不斷,是從來沒有間斷的時候。這就是你成佛之後,大圓鏡智是它就自己能夠生起,很自然的就任運能夠生起,而且它盡未來際,度化有情是沒有間斷的時候,就是我們之前講的一個什麼?相續執持位,那個阿陀那識。在你成佛之後,它也能夠繼續地執持你的佛身、還有凈土,這個正報跟依報的莊嚴能夠繼續盡未來際,來利樂一切的有情。
那它可以徧照十法界,這個非常重要,你的智慧必須要能夠普徧的照耀整個法界,這個時候你才知道哪個法界的哪個角落裡面的眾生,然後他需要你化現報身、還是化身、還是小化身去度化他們。那你如果不能夠圓照的話,你也不知道哪邊因緣成熟了,雖然不是佛自己決定的,要看哪一個地方、哪一個眾生的因緣先成熟,你會很自然就到那邊去化現,是沒有錯。但是大圓鏡智它能夠圓照整個法界,這就是用又圓又大來比喻這個大圓鏡智,它是這樣子來的。
所以,大圓鏡智就好像一千個太陽同時照,這麼強的光明晃耀,我們來比喻大圓鏡智那個智能照耀的功能,好像同時有一千個太陽在這個虛空當中,同時放射出那個光芒來普照十方微塵剎土之中。所以「十方塵剎」,就是十方世界的意思。這個「塵剎」,是世界的另外一個名稱,所以我們看到「塵剎」就知道它指的是世界。所以我們也聽到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十方剎土」,就是十方世界的意思,也可以叫做十方塵剎。
那為什麼世界稱為「塵剎」呢?就是因為十方剎土它是無量無邊的,無量無邊怎麼形容呢?就好像微塵,微塵很多嘛,微塵幾乎是沒有辦法去數的,無量無數的微塵這麼多,所以我們就用這個「微塵」,就像微塵那樣多的不可計算,我們就叫做「塵剎」,來形容這個世界,十方世界是無量無邊,好像微塵多到沒有辦法計算,所以是十方塵剎,就是十方世界,或是十方剎土的意思。
那這個大圓鏡智不但能夠徧照十方無邊的世界,同時十方世界中,有情心性的差別也在大圓鏡智當中顯現出來。所以它不但能夠徧照十方世界,而且,十方世界有情的心性當中,什麼樣的有情,然後他是什麼樣的心性的種種差別,大圓鏡智都可以照到。所以,它不只是照耀到世界,還有世界當中的一切的有情心性的差別,都能夠在大圓鏡智當中顯現。這個是要幹什麼呢?你才知道要化現什麼身到那邊去度化他們,如果沒有顯現,你不能夠……就是怎麼樣來應現?你是報身呢?還是化身?所以大圓鏡智會先照耀那個世界,還有那個世界的有情。接著,它是完全的自動運作,不用動腦筋,你就可以很……它是怎麼樣的應現?好像鏡子一樣嘛,物來則映,去則不留,那鏡子本身有沒有動念說:我這個要照、不要照,沒有,對不對?大圓鏡智也是同樣的。所以佛度眾生,祂其實沒有用腦筋的,祂就是怎麼樣來現,什麼物來現,然後祂就怎麼樣應,就是感應道交,就是這樣感應道交的。
所以大圓鏡智就是它的功能,就是徧照十方無邊的世界,而且同時十方世界當中的有情心性的種種差別,也都能夠在大圓鏡智當中顯現出來。
那這樣呢,佛就能夠隨眾生祂所應示現的,應該怎麼示現的,祂就應化種種不同的身,還有祂的土,就是正報跟依報,所以這個都是大圓鏡智的功能,能夠做得到的,所以說「大圓無垢同時發」。
這個時候是法身顯現,能變現的是自受用身和自受用土,自身的正報跟依報的莊嚴,是大圓無垢同時發的,這個時候是法身顯現,就是自己的自身的成就,已經成就佛身了。
那下面一句:「普照十方塵剎中」的時候,就是怎麼樣去利益一切的有情。所以這個時候,這一句偈頌就是說經常的現報身、或者是化身,盡未來際廣度一切的有情。所以這兩句,一個是法身,自己先成就法身顯現,然後再顯現報身跟化身。
所以我們就知道大圓鏡智它的功能,它是能夠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所以佛度眾生永遠沒有疲累的時候,就是因為第八識有這一股執持的力量,叫做阿陀那識。所以我們也不用擔心說,佛度眾生有沒有一天覺得很疲累?永遠沒有疲累的時候!因為阿陀那識相續執持祂的正報跟依報,就是佛身跟佛土,盡未來際是永遠沒有間斷,永遠沒有疲累的時候。雖然我們說要請佛住世,常轉法輪,可是其實它是不用擔心,因為它就是已經成佛之後,它自然就會這樣子來運作,這都是大圓鏡智所發揮的功能。
講到這裡,我們就可以作一個結論了。我們現在知道,從凡夫到佛果,八識有三個不同的名稱,對不對?第一個叫做阿賴耶識、藏識,它是我愛執藏位;第二個名稱叫做異熟識,它叫做善惡業果位;第三個名稱──阿陀那識,相續執持位,大家都已經很熟了,我們已經連續熏了三個晚上了,都很熟了。
所以從凡夫到七地,有幾個名稱?凡夫到七地有沒有阿賴耶識?有!第七識見分執八識見分為我,念念有我,所以有阿賴耶識。有沒有異熟識?我們要不要受報?每天在造業,每天在受報,所以異熟識也沒有空,所以我們凡夫也有異熟識。有沒有阿陀那識?有啊!要不然我們坐在這邊,搞不好等一下四大就分散,晚上睡覺,肉體腐爛掉了,因為阿陀那識離開了,不會!就是因為有阿陀那識的執持,所以能夠執持一切的種子,還有這個根身不會壞失。所以凡夫到七地,有三個名稱,第八識有三個名稱,有阿賴耶識、異熟識、還有阿陀那識。
那八地以上呢?不動地前才舍藏,有沒有?已經捨去了藏識的名稱,只剩下異熟識跟阿陀那識,對不對?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薩,你不可以說他有阿賴耶識啰,因為他俱生我執已經斷了,他念念是無我的,所以那個「我」永遠不會現前,俱生我執永遠已經斷除了。
那到了佛果,就是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我們剛才講就是入金剛喻定之後,異熟就空,那空了異熟識,只有阿陀那識了,對不對?那這個時候八識就成了無垢清凈識,叫做無垢識,對不對?所以就是「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從這個時候開始,就盡未來際,永遠沒有休息的時候,永遠做的是利樂有情的事情,利生的工作。
那我們八識規矩頌的課程,到這裡就全部講解完畢。最後,願一切眾生都能夠早日轉八識成四智,究竟圓滿成佛。
來我們迴向: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欲眾生,皆共成佛道。
推薦閱讀:
※這才是真正的法師啊!
※慧律法師
※了凡家庭四訓講記十二(凈空法師)
※如本法師:歸依三寶
※教觀綱宗科釋 序二(靈岩山佛學院上道下安老法師講述,來定法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