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講述內聖外王之道的儒家經典
《孟子》
難遇知音 退而著書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世尊稱為「亞聖」。
孟子的父親早亡,他自幼便和母親相依為命。孟子的母親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典籍中記載了不少孟母教子的故事,像「孟母三遷」「買豚不欺子」「斷織勸學」等,都成為後世教育子女的典範。可以說,孟子後來的成就與其幼年時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大約十五六歲時,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子思就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後被尊為「述聖」,而子思相傳師從孔子晚年著名弟子曾參。由此看來,孟子的思想基礎與孔子的學說一脈相承。孟子本人對孔子也是十分崇拜,說孔子是「集大成者」,「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並認為自己是孔子的繼承者,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學成後,孟子也像孔子一樣開始收徒講學,雖不及孔子當時之盛,但人數也有幾百。他出生地鄒國的國君還不時向他討教。但鄒國畢竟是小國,要想把自己的主張推行天下,就必須到各國尤其是大國中去遊說。幸運的是,孟子所處的戰國時期,正是各諸侯國進行激烈兼并戰爭的時代,各大諸侯國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各小諸侯國為了保住社稷不被消滅,都紛紛招攬人才,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力圖實現富國強兵。於是,孟子在四十多歲時,開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欲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據記載,他先後遊歷了魯、齊、滕、宋、魏等國。
然而,當時的諸侯國、特別是較為強大的諸侯國所追求的並不是「仁政」,不是「民為貴」,不是「捨生取義」,更不是「養浩然之氣」,而是眼下的爭霸爭利,所以孟子的學說並沒有得到諸侯的普遍認可,只有滕國和宋國推行過孟子的主張,但影響都不大。司馬遷評述孟子的政治思想在當時是「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受到冷落的現實自不待言。這一點和春秋時期孔子的境遇是很像的。
孟子的抱負沒有得到施展,此時他已是七十餘歲的老人了,再無心遊歷列國,於是帶領著萬章、公孫丑等弟子,回到了家鄉。此後的時間,孟子和弟子們潛心研習《詩》《書》等儒家典籍,並整理了生平中重要的言行資料,編成了《孟子》一書。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及遊說諸侯等內容,充分體現了孟子的思想。孟子周遊列國,沒有得到賞識,並不意味著他的學說沒有價值,只是生不逢時罷了。從內容上看,《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儒家「內聖外王」的理論,書中一些至今仍耳熟能詳的名句,對中國社會的發展以及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有著重大作用,像「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捨生而取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
從「子」到「經」:《孟子》的升格運動
今天,我們常用「孔孟之道」作為儒家思想的代名詞,殊不知這個詞是兩宋以後才產生的。此前,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並不高,其人只被視為一般的儒家學者,其書也只是歸入「子部」類。特別是兩宋以前的官私文獻,一般都是「周孔」(周公和孔子)或「孔顏」(孔子和顏回)並提,鮮見有「孔孟」合稱的。
孟子其人其書地位開始發生變化始於唐中期。當時,安史之亂剛剛平定,禮部尚書楊綰上疏建議把《孟子》和《論語》《孝經》並列,增為科舉考試中「明經」的科目之一。此議雖未獲允許,卻開啟了《孟子》由「子」升「經」的先聲,並帶來了孟子在中國歷史上政治、社會和文化地位的根本性轉變。
不久,韓愈又提出儒家的「道統說」,認為儒家道統是堯傳舜,舜傳禹,禹傳湯,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孟子,於是下結論說孟子「功不在禹下」,唯有孟子得孔子真傳。這顯然是要用「尊孔孟」來取代唐初以來的「尊孔顏」。
後來,皮日休以《請〈孟子〉為學科書》奏請朝廷,其中有「《孟子》之文,粲若經傳。其文繼乎六藝,真聖人之旨也」,極力要求將《孟子》作為獨立的一經。韓愈等人的主張,雖未引起社會廣泛的注意,但為宋代進一步尊孟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礎。
入宋以後,伴隨著理學的興起,尊孟思潮不斷發展。北宋許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對孟子及其學說大加讚揚。像歐陽修就說:「孔子之後,唯孟軻最知『道』。」理學家程顥、程頤(後世稱為「二程」)常將《論語》和《孟子》並提,認為「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同為理學家的張載則作《孟子解》一書,認為:「要見聖人,無如《論》《孟》為要。《論》《孟》二書於學者大足。」在「尊孟」熱潮的推動下,開始有了孟廟的建立。
宋神宗時,王安石主持變法。王安石一生服膺孟子,曾作詩說:「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蒼冥。光明所照耀,萬物成冬春。」於是他把尊孟思想付諸政治實踐,下令將《孟子》升格為儒家經典,並作為科舉和教育的主要內容。此後,孟子又首次得到官方封爵——「鄒國公」,並首次被允許配享孔廟。王安石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孟子的地位卻沒有下降。宣和年間,《孟子》第一次被刻石,成為「十三經」之一。
靖康之難後,宋室南渡。南宋繼承了北宋的尊孟傳統,宋高宗御書石經,《孟子》一書位列其中。南宋大儒朱熹則是以理學為主導,融會諸家之說撰成《孟子集注》,影響巨大,後來此書與朱熹的《論語集注》《大學章句》《中庸章句》合為《四書章句集注》,成為不刊之典和士人必讀的官定教材。與此同時,目錄學家陳振孫所撰《直齋書錄解題》正式把《孟子》列入「經部」,從而在學術文化上鞏固了《孟子》一書的地位。
《孟子》的現代價值
作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孟子》中蘊涵的思想精華直到今天仍具啟發和借鑒意義。
首先,孟子全面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為「仁政」,這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認為,人民在國家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民心向背與國家存亡密切相關。《孟子·盡心下》中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貴君輕」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了得到人民的認可和擁護,孟子認為治國者要做到「民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即君主應該按照人民的意願施政,如此才能贏得民心,鞏固政權。他舉了夏桀商紂因喪失民心而失天下的例子加以證明:「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孟子還提出治國者應該與民同憂樂,《孟子·梁惠王上》中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一思想成為此後開明君主調整國家統治與民眾關係的準繩。此外,作為實行仁政的條件,「尊賢使能」也是孟子極力倡導的。他將知人善任、任人唯賢看作治理國家的先決條件之一,提出「選賢於眾」的主張,並舉了「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這些唯能是舉的典型事例,說明君主要以賢能為依據選拔人才,用賢能之人擔任相關的職位,這樣,仁政的實行也就不困難了。
其次,孟子十分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孟子· 公孫丑上》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四心」「四端」是人與生俱來的,決定了人天性是善良的。但如果在後天生存環境中不注意存養,善良的天性就容易喪失,一旦丟失,則「去禽獸不遠矣」。因此,人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以保持善的天性。此外,孟子在論及人性修養的社會價值時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見,道德修養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保持善心、立身做人,更重要的是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為國家做貢獻,實現人生價值,最根本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為此,孟子還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德行、培養高尚人格的方法。其一是要做到「養心」,而「養心莫善於寡慾」,只有克制自己、減少慾望,才能培養仁德,成為志向遠大的人。其二是要自覺地進行自我反省,做到知錯能改。孟子認為知錯不改,文過飾非,是真正的不知羞恥。其三是經過不斷的道德實踐培養「浩然之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最後,孟子思想中的和諧理念對維持社會秩序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有著巨大影響。「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始終認為人際和諧要比天時和地利重要,人際和諧就是建立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團結協作的人際關係。為此,他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的主張。另外,孟子還認識到經濟因素的決定作用,提出了經濟和諧的主張。他說「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人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存所需,就容易違法犯罪,人際和諧、社會穩定就難以實現。因此,「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又說「鰥、寡、獨、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一個仁政化的社會,決不能歧視弱勢群體,忽視其生存狀況,要在物質生活上對他們進行關心和撫恤,這是實現社會各個階層和諧相處的前提。
【延伸閱讀】
《孟子》寓言故事三則
五十步笑百步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有一次,梁惠王問孟子:「我對於國事也算盡心竭力了。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務,沒有哪個國君像我這樣操心的。然而鄰國的百姓並沒有減少,我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孟子回答道:「大王好戰,請讓我用戰爭來說明吧。」然後孟子就講了上面的這段話:「一旦戰鼓咚咚敲起,短兵相接,戰鬥打響,這時有人丟盔棄甲,拖著兵器,向戰場外逃去。其中,有的逃離了一百步才停止,有的逃離了五十步就站住了。逃離五十步的恥笑逃離一百步的,這樣可以嗎?」梁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沒有逃到一百步而已,五十步也是逃啊!」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戰場寓言,諷刺了梁惠王好戰的本性以及在仁政上並沒有做到家。這個寓言也透露了這樣的信息,即要透過現象看到內在的本質,不能以錯誤程度的輕重不同掩飾錯誤本質上的相同。
嫂溺援之以手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孟子·離婁上》
齊國辯士淳于髡問:「男女之間不能親手傳遞東西,這是禮的要求嗎?」孟子答道:「是禮的要求。」淳于髡接著問:「如果嫂子掉進水裡,那麼可以用手拉她嗎?」孟子答:「嫂子落水不去拉,這簡直是豺狼。男女之間不親手接送東西,這是遵守禮制;嫂子落水用手去拉,這是變通的做法。」淳于髡繼續問:「當今天下的人都掉進水裡了,您不去救援,這又是為什麼呢?」孟子答:「天下的人都掉進水裡,這要用『道』去救援。」這段文字用一個小故事引出一個大故事:小故事是嫂子落水怎麼辦,性命重要還是禮法重要?兩害相權取其輕,這就是變通之法、權宜之計。這說明規則在執行中應懂得靈活運用,不能僵化固守。大故事是天下人都落水了怎麼辦?孟子以「嫂溺援之以手」作鋪墊,作對比,一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即「天下溺,援之以道」,這個「道」就是治國的根本大道,是孟子理想中的仁政。
杯水車薪
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說:「仁能夠戰勝不仁,就好比水能滅火一樣。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來搶救一車著了火的木柴一樣;火沒有被撲滅,便說水不能撲滅火,這就助長了那些極不仁的人的行為,最終必然會把已行的這點仁也葬送掉了。」孟子善用譬喻,寓理鮮明生動,這裡化用前人的語言典故(《文子》中有「一勺不能救一車之薪」之語),形象地指出:不能因為一杯水無法撲滅一車著火的木柴,便由此否定水能滅火的性質;同樣,不能因為力量對比懸殊或時機未成熟而懷疑仁的力量,仁戰勝不仁,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成語「杯水車薪」由此而來。
推薦閱讀:
※張小嫻經典愛情語錄大全
※經典語錄:關於包容的句子
※齊秦經典唱碟《狼的專輯》
※K線』V『型經典組合,這些拉升圖形出現砸鍋賣鐵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