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誰與亮 賞心惟良知
良知就是知善知惡之心,就是分辨是非之心。一種天賦的分別自己善的和惡的意向的道德意識。「良知」是倫理實踐的出發點,修身的「功夫」就在於,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為中的惡的意向並實施或實現自己的善的意向。《孟子·盡心》:「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謝靈運《游南亭》:「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
1、「致良知」作為陽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層重要意義:
第一層意義:天賦的道德理念。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與俱來的、天賦的道德意識,人人俱有,是道的本體。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說:「五髒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第二層意義:良知直指良識,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遺訓「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質中的內在修養,專業技術是素質中的質量,惟精惟一是技術學習和做事的質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學。月牙山人說:「人貴精專,成於勤樂,功於經世致用。」
第三層意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說:「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
儒家「良知」:
1、人類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
《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民族主義,自大古原人之世,其根性固已潛在。遠至今日,乃始發達,此生民之良知本能也。」
2、用以指精一,最好的知識。
什麼是良知呢?真正的良知就是精一。朱子論格物,陽明說致知。月牙山人說:「格物自知,致知精一。」
明代胡宗憲在王陽明全集序中寫到:「予惟千聖一心,萬古一道,惟心一,故道一;道一,故學亦一。昔堯之告舜,曰:「允執厥中。」及舜命禹,又加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之三言。夫「道心」即「中」也,「精一」者「允執」之功,而「精」又「一」之功也。「惟精」故「一」,「惟一」故「中」,此萬世心學之源,蓋蔑以復加矣。」
陽明先生論致良知,何為良知!精一乃良知正解。不知精一不得陽明之學,何以知行合一?
荀子說先王遺訓,學問之大。這先王遺訓的允執厥中僅僅四個字,讓後來者討論了幾千年,寫了幾千就是寫不明白。為什麼?後人無知啊。所以孔子說自己無知,山人說自己無知。其實不就是「允執厥中」的一個中字哲學嗎?堯把中字連同王位讓給了舜,舜解中字說「惟精惟一」。
我們的先人費勁心思,把這良知傳給我們:
一是把中字放在遺訓中,二是把中字當作口語中(山東、河南人天天說中),三是把中字的哲學謎底放在大篆金文中,四是把中字放在我們的國名之中,我們叫中國、中華。可我們是多麼無知,幾千年把良知掛在腦門、掛在嘴邊、放在手上都找不到?我們無知否?
這個中字的金文外形就像兩把鑰匙,沒有這把要是向內打不開自己,向外打不開世界。山人格物自知,認識到自己不如物性(水、山等自然),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所以山人得到了這把人生的鑰匙,真誠的送給朋友們。
推薦閱讀:
※王陽明:當隱忍時則隱忍,即是致良知
※王陽明:最後的解脫,大悟良知前的一首詩和一個夢
※問西東:人的良知是如何泯滅的?
※用良知為「習李大治」推波助瀾
※心痛追問:當代中國人的良知到哪裡去了?
TAG: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