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

單元說明

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概念,今天它又有新的含義。本單元以「龍」為主題,編排了三篇主題課文、一片拓展閱讀課文和「語文天地」。四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龍是什麼、龍的象徵意義,以及龍的文化等,表達了中華民族兒女作為龍的傳人驕傲與自豪的思想感情。

「語文天地」注重了對龍文化的滲透。通過「暢所欲言」「初顯身手」兩項練習,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綜合實踐中,進一步了解龍的文化,體會龍的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收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龍的傳人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學會本課生字詞。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龍的象徵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引導學生弄清文章的主要脈絡。了解「龍的傳人」的由來以及中華民族對「龍」的喜愛。

學生學習過程

一、 談話導課

同學們,提起龍,大家一定有許多話要說,那就請你們談談自己對龍的認識吧。對於龍,中國人是非常自豪的,我們還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瀏覽課文,列出每個自然段的提綱。注意找出自然段的中心句。

(2)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注意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

(3)同位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2、出題檢測,培養質疑能力。

(1)初步理解文章後,學生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2)四人一組,交換題目,互相測測。

(3)評議誰的問題比較有價值?誰回答得比較確切?小組內評選小問號和小博士。3、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交流比較有價值的問題時,可順勢引導學生感悟文章內容。

學習第一部分,理解龍到底是什麼?

(1)指讀1——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介紹龍到底是什麼的?

(2)精讀2、3段,抓住重點詞語理解龍的演變以及不同時期人們對龍的不同認識(遠古時期、唐宋以後、今天)。理解「飛龍在天」「雲從龍」「震為龍」的意思,結合龍的挂圖理解「龍集九種動物的特徵於一身」,並體會這一部分的修辭手法。對於「《周易》、圖騰」兩個詞語可稍加解釋。

學習第二部分,理解中國人為什麼自稱是龍的傳人?

(1)默讀4—7自然段,然後交流:為什麼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

(2)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號是什麼意思?你還能補充哪些?

(3)課文中有哪些帶「龍」字的成語?請找出來。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表達出中華民族對「龍」的喜愛之情。體會文章開頭和結尾的作用。

請男同學讀第一自然段,請女同學讀第七自然段,體會文章開頭和結尾的特點和作用。4、教師小結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搜集帶有「龍」字的成語、寓言故事等。

板書設計:

遠古時期龍是什麼 唐宋之後

今天 龍的傳人

威力無比

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 權力象徵

歡騰完美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檢查學生朗讀、積累的情況,學唱歌曲。

學生學習過程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語

2、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並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二、練習:

1、交流自己搜集的帶有「龍」字的成語。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學生積累。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龍的寓言故事。

3、教師播放《龍的傳人》這首歌,出示歌詞,學生學唱這首歌。針對歌詞,提出問題,請同學解答。

4、出示練習:

龍之所以備受中國人的憧憬,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是(),是() 的象徵,又象徵著() ,中國龍是集各種能力一身,象徵著()。

5、學生填空,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用「之所以……是因為……」說一句話

6、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師生一起釋疑。

7、交流「為什麼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這一問題

學生能通過讀課文從三方面來理解這一問題,即:在中國人心目中,龍是出類拔萃、變換萬千、無所不能的;龍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徵;在老百姓心目中,龍又象徵著自由歡騰和完美。

8、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三、拓展延伸作為一名龍的傳人,你想說些什麼?並引導學生課後利用網路了解更多的關於龍的知識。

作業設計

把《龍的傳人》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

預習《大人們這樣說》。 板書設計:龍的傳人原因:至高無上的權利 自由歡騰完美自由完美的嚮往和追求

教學反思:

在學《龍的傳人》這堂課時,我和孩子們情感充沛,感情激蕩。首先我以情激情,以情動情,創設了一個有利於學生感情激發的情境——請章旭同學給大家表演唱《龍的傳人》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到大家最為熟悉的歌曲部分時全班情不自禁齊聲高歌,此刻,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形成了一個「情感場」。學生在這一「場」中學習語文,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學後,對怎樣使孩子對龍的認識更加立體、豐滿,我進行了一些思考。如果教學時運用網路,能讓學生充分感知龍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傳承,龍文化對中國人性格的塑造、龍文化對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此外,如果讓學生在「龍文化」層面上進行一種嘗試性或趣味的練習,比如:交流龍的傳說故事、龍的詩歌、龍的成語、龍的繪畫,本地龍文化的現象等等,這樣,就本課而言,更有利於我及時考察學生文本的掌握程度,進一步的激發學生探究龍文化的興趣。所以在本周的班會活動中設計安排了以上活動,對本課教學進行了豐富有益的補充。

大人們這樣說

教材分析:

本課圍繞「龍」這個主題分別講述了「龍」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心目中的形象,賦予它深刻的含義:龍象徵著騰飛的中華民族,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理解龍的含義並以此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設想與目標:

掌握生字詞,並靈活運用。

通過讀課文,理解「龍」的深刻含義。

根據文章內容續編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領悟「龍」的象徵意義,增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反覆朗讀,讀中感悟,讀中品味。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通過讀課文,理解「龍」的深刻含義。

學生學習過程:

一、圖片導入新課

(以圖片形式展示賽龍舟、舞龍燈、北海的九龍壁)

同學們你能說出這些圖片的名稱嗎?你發現這些名稱有什麼共同點嗎?(學生回答)那麼龍在你們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哪?那同學們你們見過龍嗎?關於「龍」大人們是這樣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請同學們帶著剛才的問題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順句子,不認識的生字小組合作解決。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生字新詞你都認識了嗎?讓我們開火車的形式來讀一讀?(指名讀,評價,糾正)2)齊讀生字新詞。

3、讀了課文,誰來說一說關於「龍」大人是怎麼說的哪?

4、學生自由回答,評價。

三、細讀品味,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龍」在大人們心中是什麼樣子的?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彙報爺爺怎樣說的?奶奶怎樣說的?爸爸 怎樣說的?媽媽 怎樣說的?老師 怎樣說的?……請同學們分別找出來讀一讀

2)指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通過學生美讀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龍」在不同人心目當中的不同形象體會「龍」的深刻含義,教師應該及時評價,小結)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讀了這篇小文章,你認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發作者強烈的感情?請你再讀讀課文,找一找。(齊讀:在美讀中體會作者的強烈民族自豪感,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文章主題自然水到渠成)。

「龍」象徵的我們騰飛的中華,那麼你再來開動腦筋繼續想一想「龍」還有什麼含義哪?(自己續編,然後小組交流。)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龍」象徵的騰飛的中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騰飛的中華龍是怎樣震驚世界的。(播放課件——有關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航天事業,軍事,經濟貿易,教育等事業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再次感受到中國正在不斷的騰飛,不斷的進步。)

看到中國各項事業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你想說點什麼嗎?(學生認真觀看,思考,老師指名回答)

(通過讓學生觀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發生的變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為祖國做貢獻的信念)

作業設計:

1.把這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讀給爸爸媽媽聽聽。

2.用你知道的事實,試著在第五段後面繼續寫幾句話

3.談談你作為「龍」的子孫又有那些感想。

板書設計:

大人們這樣說爺爺 怎樣說的?奶奶 怎樣說的?

爸爸 怎樣說的?媽媽 怎樣說的?老師 怎樣說的?……

龍——騰飛的中華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小練筆。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名背誦課文,同學間展開擂台賽。

二、練習鞏固

1、默讀課文,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爺爺、奶奶說的龍和媽媽、老師說的龍一樣嗎?

3、品讀,感受作者激情。

指名同學扮演詩歌中的人物:奶奶,爺爺,爸爸,媽媽,老師,朗讀課文,想像他們對我們說話時的情感。哪些詞句最能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應該怎麼讀?其他同學要仔細聽,用心聽,能否聽出來?(要求學生讀出感情,從感情方面說說讀得怎樣?)

4、選擇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讓你的同位給你評評,並記錄下來。

5、指名朗讀。

6、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後一節,再回想老師的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這些的話語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

7、美讀,與作者共鳴

我們注意了關鍵的詞句,把這些詞句讀好了就能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剛才同學們讀得很好,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和作者一樣的情感美美的讀讀這篇文章。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回顧全文,想想現在人們賦予龍什麼新的含義?

媽媽說龍並沒有消失,你同意嗎?小組交流自己知道的事實或查閱的資料。

1、看一看:

出示:八達嶺、嘉峪關、黃河、長江三峽的圖片。

2、說一說:你覺得這些圖片像什麼?你感受是什麼?

3、談一談:你還覺得祖國的那裡像龍一樣?自由發言談自己的體會。

試著在第五段後面再寫幾句。

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有能力的同學可以仿寫一個或多的小節。

交流

四、作業設計

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

預習《葉公好龍》

板書設計:

大人們這樣說

媽媽: 龍在騰飛

老師:巨龍 震驚世界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首富有激情的詩。作者用飽滿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祖國騰飛的藍圖。文章以「龍」為喻,把中國比做騰飛的巨龍,向世人講述了新時代人們賦予龍的新含義;龍象徵著正在騰飛崛起的偉大祖國。根據本文特點,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理解現在人們賦予龍的新的含義,體會作者對祖國騰飛的讚美之情。

教學時,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詩的大意。然後提問: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文中寫了哪些人講述的龍的含義?引導學生逐步理解課文的條理。再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進一步理解每一節的內容,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如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先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閱讀,自己去感悟,然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如「現在人們賦予龍什麼新含義」這個問題,可著重引導學生從第四、五小節中體會。如第五小節中,作者抓住了哪些具體事物作了形象的比喻?從這些形象的比喻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讓學生在交流中討論中進一步加深對詩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問題的答案。最後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再讀課文,使學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主題得到升華。

另外,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充滿激情的散文詩,適合誦讀。教學中,重視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如自讀,同桌互讀,師生互讀等,讀出激情,讀出韻味,加深了學生對本文情感的理解。

課後的仿寫同學們說得不錯,基本都抓住了我們現在國家日益發展的現狀,能夠表達出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如:我班同學是這樣寫的:

舅舅對我說,

北京就是一條氣魄的巨龍,

它在迎接2008,

它在迎接旭日東升,

它又在搏擊萬里長空。

葉公好龍

教材分析:

《葉公好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寫了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歡龍,他家裡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綉著龍,屋裡牆壁上也畫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在廳堂里。葉公一見,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現在這也是一個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

教學設想與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並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裡如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並複述故事。

4、搜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重點、難點:

雖然學生接觸過古文,但是它與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截然不同的。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的重點。從理解課文來看,難點在於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蘊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利用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並能理解其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

學生學習過程:

一、成語入手,激趣導入

1、交流課前搜集情況,引出課題。同學們,能說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2、點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葉公」是誰?「好」是什麼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每個字的音。(讓生自由讀,這裡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文、認字。提示學生遇到不認識的生字,

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問一問老師,也可以聯繫上下文猜一猜。)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誰來把這些生字讀給大家聽聽?字音都讀准了嗎?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教師巡視,聽出不準的字音,及時糾正。全班齊讀一遍。

3、讀文感知意思。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學生讀,評價、糾正;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全班齊讀,邊讀

體會課文的大體意思。

三、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1、前後聯繫,總結學法。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學習古文的許多好的法。

2、由難入手,自主提出問題。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學生邊說,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3、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譯文。(課件出示古文)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裡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中間。

4、集體討論,研讀探究。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你都解決了嗎?你解決了哪個問題?(學生可能談到的詞句:「寫龍」、「窺頭與牖 」、「施尾於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是怎麼理解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這個句子呢?你能把它讀給大家聽聽嗎?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己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老師這裡也有問題,看誰能解決?⑴、有些字的字義,古代與現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嗎?⑵、「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怎麼理解這句話的?誰把它讀給大家聽聽?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麼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麼?

2、聯繫生活,拓展開去。同學們,你喜歡葉公嗎?為什麼?你想對葉公說點什麼?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展開想像:真龍回到天上以後,會怎樣想?葉公回家之後又會怎樣做?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們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一演這則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現代話演,然後啟發學生: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麼樣,有信心嗎?在此基礎上,促使全班學生都能背過。

作業設計:

1、把《葉公好龍》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並考考他們。

2、給葉公寫信,告訴他如何做一個表裡如一的人。

3、繼續收集與龍有關的資料,辦一次「我所知道的龍」手抄報。

板書設計

葉公好龍

走——跑 非好龍

寫——畫 好似龍而飛龍者也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反覆朗讀《葉公好龍》,進一步明確寓意,聯繫實際談受到的啟發。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葉公好龍》,你們有什麼收穫?

結合譯文,指名講講《葉公好龍》的寓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意思。

二、朗讀並背誦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試著背誦課文。

3、葉公喜歡什麼樣的龍?從什麼地方能看出來?

4、當見到天龍來的時候,葉公又是什麼樣的表現?從課文中找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5、他到底喜歡什麼?從課文中找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四、結合生活實際談感受。

在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你見過嗎?結合實際談一談你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閱讀: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讚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讚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

這說明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執竿入城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譯文: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一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裡說:「我並不是聖賢,但是我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麼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於是依從了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六、從這些故事中,你有什麼收穫?你明白了什麼?

七、小結

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自相矛盾

執竿入城

教學反思:

《葉公好龍》是北師大五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的一片文言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寫了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葉公非常喜歡龍,他在家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上被子上也綉著龍,屋裡牆壁上也畫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戶談近來,龍尾拖到廳堂里。葉公一見,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則成語,形容人表面上喜歡某些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我們常用它來形容那些口是心非的人。

有了上學期的兩篇古文學習,對於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這種文體離我們的孩子比較久遠,學起來還是有難度的。於是我在教學時盡量讓同學們感覺到它的故事性,具體是這樣教學的:先是揭題,通過題目,讓學生迅速掌握本則寓言要講述的大致內容,講的是一個叫「葉公」的人「喜歡(好)」「龍」的故事。這可以說是文章的脈路,讓學生沿著這條脈路自己去讀,自己想,最後歸納出寓意,這樣可以避免傳統教學中的不必要的分析和乏味的說教。學習寓言最重要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寓意,還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則寓言的現實意義,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理解寓言並對寓言產生濃厚興趣,並激發他們在課外自我學習的動力,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體驗,探索生活中有沒有「葉公好龍」的現象,都表現在哪些人的身上,又有哪些具體表現形式。聯繫生活談感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一方面不僅能讓學生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初步領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最後結束時學生們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非常深刻的理解了這則寓言的含義,看來這節課基本是成功的。

語文天地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樂山龍舟會的風俗習慣,感受龍舟會的熱鬧氣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樂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通過閱讀體會作者語言形象、生動,描寫栩栩如生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閱讀體會作者語言形象、生動,描寫栩栩如生的特點。

  教材說明:這篇文章對樂山龍舟會的熱鬧場面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全文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寫樂山的地理環境優美,是舉行龍舟賽得天獨厚的好地方。第二部分介紹舉辦樂山龍舟會的宏大規模並極具地方特色。第三部分具體介紹龍舟奪標、搶鴨子競賽、放漂燈這三項活動的特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疑激趣導入課題

  1.放歌曲《龍的傳人》

  ①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②關於龍,你都知道些什麼?(教師組織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龍的資料。)

  ③誰知道歌詞中的「龍的傳人」指的是什麼人?

  2.過渡:中國人為什麼要自稱是龍的傳人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順句子,藉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檢查認讀。

  3.討論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三、細讀感悟,合作探究。

  1.學生以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兩遍,想想讀懂了什麼?邊讀邊在書上批註感悟,並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完後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2.小組內彙報交流:

  先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再說說從中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詞句中讀懂的?

  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一起討論。

  互相交流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3.集體彙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課件出示在不同時期文物古迹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其樣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並不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傳說中的動物。

  (2)理解圖騰的意思,討論遠古時期的人們為什麼把龍當作崇拜的圖騰?

  (3)①理解「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等成語的意思。

  ②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想像它們所表現的「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龍」字的成語?

  (4)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四、感情朗讀,升華認識。

  教師過渡: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因為我們嚮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1.生自由練讀。

  2.名讀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

  3.播放歌曲,學生跟唱,引發情感共鳴。

  五、拓展延伸

  搜集有關龍的資料,創辦專題讀書筆記。

  板書設置:

  樂山龍舟會-———渲染氣氛——比賽盛況——晚上漂燈

第二課時

暢所欲言一、日積月累

1、積累和「龍」有關的成語。

2、積累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

3、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二、書法欣賞

1、欣賞「龍」字的各種寫法。

2、了解有關的書法家的資料:王羲之、顏真卿、米芾、懷素、張旭、王鐸……

第三課時

一、初顯身手1、搜集有龍的形象的工藝品。

2、你的家鄉有哪些帶「龍」字的特產或地名?

3、查閱資料,對搜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向同學們介紹。

二、金鑰匙

組織活動的有關要求。

三、單元小結

1、學生自我評價

2、學生他人評價

-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有關龍的習作的練習,單元小結,金鑰匙中的內容,重點是習作的練習。學生學習過程:

一、選擇下面的話題進行習作練習:

A選擇有關「龍」的成語、寓言、工藝品、特產等,寫一篇習作。模仿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B 仿照課文《大人們這樣說》第五段,寫幾句話(保底)。C寫一篇日記。(保底)。二、明確要求:1、語句通順,流暢,不寫錯別字2、學生自己選擇題目寫文章.師巡視指導。3、修改作文,也可以互相修改.注意吸取同學們剛才提出的意見。4、謄寫故事。5、總結。

第二單元

單元說明

本單元的主題是——書,包括4篇主題課文:《神奇的書》、《憶讀書》、《走遍天下書為侶》、《我的「長生果」》,還有一個實踐活動,圍繞讀書活動開展。本單元的4篇課文,通過著名作家的親身讀書經歷和讀書感受的介紹,引導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不同的文章,了解書對人生的啟迪和讀書所帶來的樂趣,增強對書的熱愛之情。

2、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提綱筆記和批註筆記,能養成記筆記的習慣。

3 、聯繫課文內容,了解「總而言之」等語言在文章中的表達作用。

4、背誦《神奇的書》和《走遍天下書為侶》以及其他兩課優美的段落,積累與讀書有關詞語、成語、格言、警句,並聯繫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體驗。

5、繼續學習自己出題檢查閱讀效果(拓展閱讀課文)。

6、能設計好自己的讀書活動。

7、自己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小結,抓住要點,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養成每單元都進行小結的習慣。

8、自學至少14個生字,會認會寫。

教學重點:

了解書對人生的啟迪和讀書所帶來的樂趣,增強對書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能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學習自己出題檢查閱讀效果。

教學準備:

1、有關四位作家的資料。

2、和課文內容有關的名家和名著的資料:柳宗元、李賀、李清照……《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

3、整理學生自己讀過的書和自己的讀書經歷和感受。

神奇的書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外國的兒童詩,它借詩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語言。介紹了書帶給人們的是樂無窮,它是知識的海洋,給予人世的真諦、凈化人的心靈。全詩共有4個小節。讀時琅琅上口,同時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反覆吟誦中感知、體味、鑒賞,感悟這首詩的內涵。 2、抓住能喚起學生相似感受的關鍵語句,啟發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來豐富對課文中富有人文氣息的內容理解。 3、了解詩歌的語言風格,學習詩歌的表達方式。教學重點 聯繫實際談談書帶給人們的實際效用——舉例說明,從而激發同學們讀書的熱情。 教學準備 教師:作者簡介,文章拓展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查找與書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生活中書帶給你了什麼?從而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詩的脈絡 認字環節 點出 「履」「扉」這個字,並解釋以及這幾個詞浩瀚、一貧如洗、樸質無華 初讀課文,回答問題 為什麼說書是神奇的? (建議:由學生說出書的作用,然後教師可以伺機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練讀:齊讀、指明讀、比賽讀、男女生讀等形式,讓學生感受書的神奇。激發讀書的熱情) 談一談你對每一小節詩的理解 (詩中之字貴如金,濃縮就是精華,每一小節短短的詩文都可以成為每一位學生髮揮想像力的源泉,他們可以給每個人帶來一個與書結伴的故事,從而升華自己的感性認識。重點對2、3、4小節加強理解) 三、激發對讀書的熱愛之情 你曾經都讀過什麼書?有什麼感悟? (學生從讀詩、體會詩、再到講故事經歷了這樣步步洗禮,感情的升華,讓學生脫口而出自創得詩歌,有了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你能嘗試著背誦本篇詩歌? (從讀詩、悟詩、講詩再到背詩學生已經對本課詩文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為下步的仿寫詩歌做好了充分準備) 四、拓展延伸 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筆,續寫《神奇的書》這首詩,抒發你對書的感情 (通過閱讀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積澱,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發揮自己的想像翅膀,給他們一次創作自己詩歌的機會,為以後的作文教學找到了切入點,逐步建立對詩歌的敏感,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此環節是一個拓展環節)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外國的兒童詩,讀時琅琅上口,同時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全詩4個小節,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介紹了書給人們帶來了樂趣,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美麗與魅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理解詩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節課我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設計了自由大聲朗讀、自由讀、默讀、齊讀、同桌合作讀、接讀、比賽讀等各種形式的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領悟了思想感情。

在教學第一、二小節後,指導學生仿照前兩段寫一寫。學生展開了想像的翅膀,雖說孩子們的語言還很稚嫩,但是表達了他們的心聲,體現了孩子們對詩歌的理解。現摘錄如下:沒有一艘飛快的潛水艇,能像一冊書籍,帶我們遨遊知識的海洋。沒有一艘非凡的輪船,能像一句名言,帶我們感悟人世的道理。憶讀書

教材分析:

《憶讀書》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寫的一篇隨筆。全文以「憶」為行文線索,記敘了自己快樂的讀書生活,讀書的感受和認識,抒發了自己熱愛讀書、以讀書為快樂的情感,深情告誡少年兒童「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並能正確書寫和運用本課的9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認識到作者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並能夠向作者學習,檢查自身是夠做到了「讀書好、讀好書、多讀書」,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穩重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相關詞語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夠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並能夠真正做到「讀好書,多讀書,讀書好」。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由冰心的一首小詩引入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本詩通過比喻揭示:成功來自艱辛的奮鬥的道理。(激勵青年努力學習,艱苦奮鬥。)二、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讀准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讀順課文,能夠流暢、清晰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大意,並畫出不同時期的不同書本帶給作者的影響。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或前後桌的兩位同學為一組,讀通課文。

要求與策略:能準確、清晰地讀文,要較深入地體會;並能指出對方同學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

2、正音釋義

笸籮天罡 地煞 無聊 朦朦朧朧 無病呻吟

勉勉強強不能自已等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思考:請同學快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集體交流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通過回憶作者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勉勵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課文緊緊圍繞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組材、選材的,請同學在文中圈畫作者回憶了幼時、少時哪些讀過的書。

明確:在2-10段,有《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等。這些內容體現了"多讀書"這一中心。

3、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明確:時間順序。表示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

五、針對課文中出現的作家和作品進行初步了解。

六、課內小結

作業設計:

抄寫本文的字詞及摘錄有關「讀書」或「書」的名言。隨班就讀生能牢記一兩句。查找關於對作家冰心的介紹。

課外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冰心的作品讀一讀

板書設計:

憶讀書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文章的內容,感受讀書的好處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都聽過「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吧。「開卷有益」就是說只要你一打開書本,從中就能獲益,但這「卷」說的是「好的書」。要看好書,而且要勤看書。同樣《憶讀書》這篇課文的作者冰心談到了她讀書的體會。今天,我們來深入體會。 二、深入學習課文,感知內容

讀書有哪些好處呢?試著概括一下。

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書有助於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2、多讀書表現在哪些方面?

喜愛讀書,讀各種各樣的書,如:《三國演義》、《紅樓夢》、《茶花女遺事》、《精忠說岳》、《封神榜》……

3、在作者眼中,什麼樣的書才算是好書呢?作者認為: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個性鮮活,有真情實感,質樸淺顯的書就是好書。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就課文中出現的名著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知道的內容。

如有關《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有關《水滸傳》中的人物名稱、有關《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分類等。

在介紹相關作品事加緊對課文的深層探討,如:

1、「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寫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湊成」「勉勉強強」「寫滿」等詞語應怎樣理解?)

「湊成」這裡有「拼湊而成」的意思,「勉勉強強」有「將就湊合」之意,「寫滿」有「湊滿」之意。這三個詞強調指出:《水滸傳》中作者因要著力刻畫林沖等人的性格,因而不可能把每個人物的個性寫得鮮明。

2.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含淚」一詞能否去掉?為什麼?)不能。因為「含淚」一詞表達了作者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挂念、惦記。表現了冰心老人讀書時的著迷。 3、嗯,同學們讀了這麼多的書籍,冰心奶奶也讀了不少,最後她來了一個小總結,她是怎麼說的?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是否重複?)不重複。作者這樣寫,主要是起強調突出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四、總結提升,情感熏陶。

本節課我們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談讀書》的一些觀點,希望同學們課下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比較自己的讀書情況,認真體會讀書的好處。

作業設計:

寫一篇讀書筆記,並設計一份自己的讀書計劃。隨班就讀學生抄寫詞語。

板書設計:

憶讀書

中心內容:多讀書、讀書好、讀好書

記敘順序:時間順序

教學反思:

《憶讀書》是寫冰心老人的一篇關於如何讀書的文章。文章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很快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學生對於文中出現的好書非常感興趣,聽得來津津有味。課文較長,我對時間的把握不夠,學生在朗讀上鍛煉少了,所以,本堂課不算出彩。上了這節課,就感覺自身的文學底蘊較差,不夠遊刃有餘,還將加強文化修養。

走遍天下書為侶

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一篇說理性的散文,文章語言淺顯易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將一本書讀精的方法,角度新穎,表達獨特。文章通過作者層層遞進的假設和設問、反問,靈動鮮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層層遞進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的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書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覆讀書的方法,並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以書會友」的習慣。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作者簡介,文章拓展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收集讀書的名言,整理自己讀書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意思。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麼呢?為什麼?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然後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板書課題)

二、釋題明意

齊讀課題,「侶」是什麼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麼意思?質疑課題。(為什麼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交流自學生字詞的情況,讓學生當老師,提示易錯之處。

4.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5.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解決作者選擇以書為侶的原因,說一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再不懂的全班交流。四、指導朗讀感悟課文作者為什麼會選擇書陪伴自己旅行呢?

隨著回答課件出示句子: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自由讀這幾句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讀了這幾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從哪體會到的?

(讀了第一句話,我體會到就是讀同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我從「總能」和「不管」體會到的。)你能把體會到通過朗讀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讀了第二句我體會到作者非常喜歡讀書,就是同一本書,他也是百讀不厭。我從「一遍又一遍」體會到的。)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指導學生朗讀)(讀了第三句我體會到作者很喜歡書,因為他把書當作了朋友一樣,當作了人似的,讀書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說話一樣。而且書也是想讀就隨時能讀的。我是從「就是」和「隨時想去就去」體會到的。)(作者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讀那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發現,而且書可以隨身攜帶,你想讀的時候就能拿出來。如果是一本人物傳記,就好像是你在交一個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紹名勝古迹的書,那就好像是到那個地方旅遊了一趟似的。)能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把三句話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加深體會。

五、課堂總結接讀全文,由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六、神奇島

今天,你獨自駕舟來到一個神奇的小島,想領略島上奇特的風景,必須先要通過島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宮殿,你準備好了嗎?

1.書法閣:請正確、漂亮地書寫「侶、豫、盒、娛、趟、誦、零、編、某」等字。(溫馨提示:想要寫好寫對每個字,一定要仔細觀察每個字的字形,還要特別留意一些易混易錯字的筆畫。如「豫」的左邊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邊是「令」不是「今」,「某」的上邊是「甘」不是「廿」。一些筆劃較多的字,可採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

2.留音庫:請有感情地朗讀剛學過的課文中你自己喜歡的段落。

作業設計:

熟讀課文,繼續收集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選擇你曾經很喜歡的一本書,再讀,看看有沒有新的收穫。

板書設計:

走遍天下書為侶

讀書——總有收穫

百讀不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的個中好處,品味語言魅力。學生學習過程:

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指名讀課文,說說作者會帶上一本書陪伴自己的旅程的原因。讀了這些話,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比一比,誰提的問題最有價值。(為什麼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為什麼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為什麼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二、探究答案,品味語言

1、自由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

2、學生彙報交流,指導朗讀

彙報交流「為什麼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指名讀有關的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真想不到你懂這個!」這裡把書比作了朋友,每次見到朋友,感覺都是不一樣。特別是「真想不到你懂這個!」好像是又對朋友有了一個的發現,這個發現非常的意外,叫人驚訝。

b.你對朋友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指名說)相機指導感情朗讀。作者將書比喻為朋友。朋友,是你孤單寂寞時的陪伴,是你傷心難過時的安慰。朋友能給你快樂,給你許多新鮮的東西。誰不願意與朋友在一起呢。把書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珍愛。

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這句把看書比作是回家一樣,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還會有新的發現。家總讓人感到溫馨和留戀,而且家每天都回,誰也離不開,作者把書和家相比,表示對書的喜愛猶如愛家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是回自己溫暖的家。另外,作者將書比喻為家,不僅表達了喜愛之情,還說了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覆去讀。

b.指導感情朗讀。

課件出示三個反問句

a.讀了這三句話你發現了什麼?(都是反問句)

b.給他換一個說法。(指名說)

c.從三個反問句中你體會到什麼了?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小結:讀書也是這樣,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你有這樣的感受嗎?交流。

過渡語:就因為這樣,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彙報交流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齊讀第七自然段。作者這樣一遍又一遍的讀書方法,划出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嗎?全班交流。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這一趟下來,都可以把書讀上一百遍,最終能背誦下來。

彙報交流「為什麼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作者還將書比喻為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書已讀多遍,了解並熟悉;「想去就去」,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由前面的「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現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達出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3、拓展練習: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是() 。

作者將書比作人。書,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生動、有情。作者讀書,就如與人在交談一樣。作者將書比作伴侶。這正是與題目相呼應,《走遍天下書為侶》。書,也就是在生命中時刻陪伴,能夠共擔風雨,分享喜怒哀樂,特別親密的伴侶。這個比喻就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書的喜愛。

結合你自己的體驗,也試著來說一說這樣的句子。

三.感情誦讀,體味情感

在領悟表達方法的過程中,將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覆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還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說說自己對書的感受。

作業設計

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抄寫生字詞。

板書設計:

走遍天下書為侶

書——朋友

書——家

讀書—如品味菜肴

與朋友交談

與親人見面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是一種教學策略和方式,是聽話、說話能力在實際交往中的應用,聽話、說話是口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不能把口語簡單地等同於聽話、說話,它不包括交際過程中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等,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只有讓學生多種感觀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才能切實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是一項新鮮而古老的訓練內容,是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應用和體現,在平時訓練中,要讓口、耳、眼、手等多種感官並用在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在社會生活中,口語交際歷來就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具備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為他們終身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為此,《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必須採用相應的教學策略與形式,下面就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及二年級上冊口語交際課的教學談幾點建議。

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口語訓練的良好氛圍

課堂氣氛是師生互動的產物。尊重學生個性、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是搞好口語交際的前提。教師應尊重和關愛學生,平等待人,釋放學生的精神活力,使學生心地坦蕩、思維開闊,創造的火花不斷地迸發。教師要做學生的聽眾、朋友,和他們一起討論,一起聊天,讓學生願意和自己交流,敢於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議,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

實現口語交際主體的互動性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並指明了「雙向互動」是口語交際的主要特點。它的核心是「交際」,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以往的聽說訓練多是一人說,眾人聽,語言信息呈單向傳遞狀態,思想交流,思維碰撞較少。而口語交際則強調信息的往來交互。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學生在生與生、生與師的口語交際實踐中,互相啟發、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在雙向互動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創設交際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因為生動、逼真的情境展現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的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強烈的表達慾望。

小學生心智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比較粗略。大多數情況下,學生不善於觀察,所以教師要教他們學會看、聽和感覺。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演講故事》時,老師準備小兔、小松鼠布偶,上課時放在講台上,讓學生看著實物去讀故事,定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的「長生果」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並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構想;

教學時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容,想想作者寫了少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然後,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註,談談自己的感受。最後,全班交流,明確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並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讀實踐的。 教學準備

在讀書中使自己收穫的經歷。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聽說過長生果嗎?(板書:長生果)吃了長生果會怎麼樣?板書課題,並指名讀課題。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要求同學們運用平時的學習方法自己讀懂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讀第一聲,水滸的「滸」不讀許,過癮的「癮」是前鼻音,饋贈的「饋」聲母是k,酵母的「酵」不讀xiào

3、默讀思考:「我的『長生果』」是什麼?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關的句子划下來。

4、再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再旁邊做批註。互相交流讀書情況。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我的『長生果』」是什麼?

2、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作者寫了童年讀「香煙人」小畫片,讀連環畫,到小鎮的文化站讀圖書、文藝書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來了》得了「甲優」,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師誇我「嵌」字用得傳神。)

作者是怎樣讀這些書的?板書: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牽腸掛肚。

從作者這樣讀書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作者非常喜歡書)

指導朗讀相關的句子。

A 作者從作文中悟到了什麼道理?讀11.14自然段。理解:別出心裁、嘔心瀝血

B 讀書和作文有什麼聯繫嗎?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並談談理解。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我讀了許多的書,使我的作文寫得很好,書就像是我的營養品一樣。)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作者就是因為讀了巴金的《家》這本書,並且裡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歡,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當,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作者為什麼說書是「我」的「長生果」?(書像長生果一樣,對我有好處。)為什麼又把書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的呢?(書是可以流傳下來的,我們通過看書可以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書就像「長生果」一樣不老。)

四、感受全文,積累語言認真讀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或段落,與同學交流體會。

作業設計:

課外積累和讀書有關的格言警句。

板書設計:

我的「長生果」

津津有味、

如醉如痴、

牽腸掛肚。

語文天地

本次「綜合活動」包括「安排好自己的讀書活動」「瀏覽書的大致內容」「選擇要讀的書」「學習讀書的方法」「為自己訂讀書守則」五部分的內容。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讀書的交流,學習和體會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激發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感受作者對書的熱愛,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構想

在教學中,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引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安排好自己的讀書活動,注意讀書的時間選擇,側重點,讀書時學會瀏覽內容,選擇要讀的書,指導學生收集有關讀書的方法,並能夠應用到自己的讀書生活中。在此基礎上,為自己訂讀書守則。 教學準備

搜集名人讀書故事、名言。

教學時間

三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引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並且引導學生看一看自己在前面學習過程中的收穫、不足,以便在後面的學習中加以注意。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我們一定在平時讀過了不少的書了,今天,我們就來開展一次讀書竟賽活動,大家有信心取得勝利嗎?

二、讀書競賽活動:

1、妙語連珠

以組為參賽單位,語文教師或語文課代表作主持人。

競賽規則:第一組起頭,說一句成語,下一組應對時必須用上組所說成語的最末或中間一字(同音即可),如此連續下去,哪一組中斷了,就罰節目一個或扣一分,上斷後,能將句子補連起來的小組加一分,如不能,由被扣分小組重新起頭開始。如:

à組 B組 C組 D組

卧薪嘗膽—— 膽大包天——天衣無縫——無師自通

2、賽詩會

競賽規則:教師將必讀書目中已讀的詩詞題目製成題籤,由各競賽組組長抽籤,每組若干個,組長抽到簽後即發給本組學生,然後每個學生按簽上的內容背誦詩詞,由評委評分,最後計算各班(組)總分,評出名次。

3、現場命題故事會

競賽方法:以已讀過的成語故事、童話、寓言、小說等為材料,主持人任說一名字,參賽者以搶答方式獲得發言權,然後以該名字為主題講一故事,已發言過的學生不再參加下一輪搶答。裁判員當場打分亮分。

4、專題讀書會

例一:一百單八將說名比賽

參賽辦法:

學生個人為單位參賽

比賽規則:準備小黑板若干,每位選手一塊,裁判員宣布開始,學生用粉筆快速寫出《水滸傳》中的人名,以一節課為計時單位,到時中止,以寫出的人名為計分標準,每人次一分。最後亮分評獎。

三、安排讀書的活動

1、讀一讀書中的提示,再說一說自己的實際,然後再選擇對自己有益的方法來加以補充。2、指名說一說,全班交流3、學習「選擇要讀的書」,小組內交流4、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大致了解書的內容,那麼你覺得怎樣可以了解呢?學生自由發言5、學習讀書方法同學們可以互相推薦自己平時好的讀書方法,以供參考。6、為自己訂讀書守則先自己寫,然後集體交流。四、小結讀書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讓我們一起來讀書,讓書照耀著我們每一天,讓書,溫暖著我們的心田。作業設計:完善自己的讀書守則讀自己喜歡的書板書設計:安排好自己的讀書活動 瀏覽書的大致內容選擇要讀的書 學習讀書的方法制定讀書守則

第二、三課時

教學內容

結合讀書,進一步學習寫讀後感的方法,自由寫作,學生間進行簡單的評議。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讀一本好書,讀一篇好文章,常常會引發許多感想,把自己的這些體會感想記錄下來就叫讀後感或觀後感。這些感想有的是學到的知識,有的是弄明白的道理,有的是受到的啟發教育……能夠及時地寫下這些所思所感,既有利於知識的積累,認識的提高,又能提高寫作能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那麼,怎樣寫讀後感或觀後感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寫讀(觀)後感。

二、問題討論。

1、出示:

①是否讀過的每篇文章都能寫讀(觀)後感?

②讀(觀)後感的側重點是「讀」(觀)還是「感」?

③讀(觀)後感中的「感」指什麼?

④寫好讀(觀)後感的前提是什麼?

⑤寫好讀(觀)後感的重難點又是什麼?

2.學生逐一進行討論、交流,教師給予引導肯定。

三、複習讀(觀)後感寫法:

指名讀題

學生討論。

題目中包含了哪些作文要求?

題目要求範圍是什麼?

讀書筆記有哪些寫法?

四、師生共同總結出寫讀(觀)後感的基本寫作方法:

A、緊扣原文

B、抒發真情

C、聯繫實際

D、敘議結合

五、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習作1、四人小組進行交流。(一人交流,其餘三人準備點評。

2、代表在班上進行交流。(培養生與生的互評互改的能力。

七、強調擬題

1、讀後感也需要有個合適的題目,題目可以用:

出示:《XXX》讀(觀)後感。

讀《XXX》有感。

可根據寫的內容擬定題目。

2、小組交流,互相啟發。

3、學生打草稿,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草稿,並修改。

5、謄寫習作。

三、評一評

引導學生從習作內容的真實等方面入手評價習作,使習作內容表達意思清楚,明確,反映自己對書的感情,語言通順。讓學生在自評的基礎上,小組內評價,教師參與評價。要求:1 習作的評語應寫主要優點和不足,不必面面俱到。

2 圈出錯別字,划出不通或寫得不明白的句子,督促同學改正。

3 評語的語言應該通順,有條理,不能有錯別字。

四、課堂總結。

作業設計

修改自己的習作,繼續讀好書。

板書設計

讀《XXX》有感

緊扣原文抒發真情

聯繫實際敘議結合

第三單元 角度

牛和鵝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以「角度」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寫了「我」因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這句話,常欺負牛,怕鵝。在遭到鵝襲擊時,怯懦、不敢還擊,金奎叔將鵝制服,鼓勵我不要怕鵝,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說明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結果大不一樣。

學情分析:

文章內容涉及到動物,會受到學生的喜愛。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寫了他小時侯的事,便於學生與作者心靈對話,產生情感共鳴。因為「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與牛和鵝的接觸的情形前後比較變化明顯,學生易於理解。從本文獲得的啟示學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師點撥,同學間互相交流啟發的基礎上完成。

教學目標:

1.會讀寫生字、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新詞,讀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讀錯字的讀音。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一處破折號的作用;體會作者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好處;學習準確使用動詞使文章更生動;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的含義。 3.悟出這樣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從中受到教育,指導今後的行為。

教學重點:繼續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理解語言、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由讀文——理解課文——領悟到「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這個道理的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學生:熟讀課文,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讀准字音,理解重點詞句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悟其中的道理:「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麼?(牛和鵝)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麼特點?

2. (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請你讀讀這句話,你相信這句話嗎?  3.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麼啟發。板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認清字型,把課文讀通順。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①(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②男女生賽讀

③指讀象聲詞

④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件什麼事?

4. 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麼?接著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5. 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這個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麼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 請你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讀,師巡)

2. 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於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於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後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 誰來說說是什麼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後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 請同學們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隻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

 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的詞語,你體會到什麼?(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體會到鴨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鴨子!

 你能讀出鴨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

 同學們練習的很投入,誰想讀給大家聽聽?

5. 我們害怕鴨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請你看這句話!(課件出示)

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麼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鴨子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麼?

指名回答:「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生動地再現了老雄鵝害怕的樣子。你能讀出鵝的害怕嗎?自己練習讀讀,誰想讀給大家聽聽?我們一起讀讀。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生了什麼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 好,同學們很會讀書,能運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誰來說一說作者發生了什麼變化?(指名回答)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 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

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麼啟發?誰來說說?(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不管別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

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真不錯!

四、總結升華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抄寫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語,做《同步探究》的題目,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鞏固本課的生字詞。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2.同位互批。3.評價並改錯。

二、做《同步探究》的題目。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2.「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中的這點指的是是什麼? 3.金奎叔的話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

三、小資料:牛和鵝的眼睛

牛的眼睛裡像有一個放大鏡似的,什麼東西在它眼裡都比原樣大。在牛的眼睛裡,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馴良、溫順。而鵝則相反,什麼東西在它眼裡都比原樣縮小了。在鵝的眼睛裡,人比自己還要小。所以鵝不怕人,常常主動去啄人,企圖嚇唬人。然而適得其反,得到的常常是沉重的一腳。

四、小練筆;

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從事實出發;同時,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得到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你能不能結合周圍發生的事情寫一寫。

(讓學生通過漫畫演示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帶著固有思想看問題這一點,為後面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五、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配樂)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那麼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作業設計:老師還想給你推薦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閱讀中的《兩個農夫》,他們各有各的打算,一個賣牛,一個買牛,這可是兩個農夫的才智和計謀的較量啊!請你在課後讀一讀。

板書設計:

牛和鵝

牛和鵝的眼睛

尊重客觀事實

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教學反思:這課已經醞釀了很久。如果是一串葡萄,那麼現在應該是釀成葡萄酒的時候了!不過,滋味卻是那樣酸澀!

開始上課了,按照既定方案,先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一個關於牛和鵝眼睛的故事。當然,這是一個神話傳說。孩子們聽得有趣,自然放鬆下來,同時,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這樣過渡到課文內容,自己覺得比較自然。

學生初讀課文,隨著讀我隨著講自己的感受:有趣,讀著讀著會樂出聲。大家也會有這種感受吧?這是情感的滲透吧,也是一種交流。果然,孩子們讀著讀著,也樂起來,忍不住樂出聲兒。為什麼會這樣呢?說說感受吧:被鵝追、咬時的狼狽樣特別生動有趣;金奎叔趕鵝那一段有意思;還有前面欺負牛的那一段,覺得有意思。

這是預料之中的。接下來做什麼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隨時將學生的發言整理成板書:我怕鵝,鵝追我,金奎叔趕鵝……在這個基礎上請學生結合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也是幫助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方法。只是放在這裡,還略顯不自然。 比較亂的地方出現在後面的環節中。我一直沒有想好的,本來應該直接切入到金奎叔的話,但怎麼切入卻沒有思路。於是,讀事情的過程。為什麼要讀也並不清楚。只是含糊地說感受生動的語言。每想到這裡便覺得發堵,不舒服。甚至現在都有寫不下去的感受。不過,為了當初的承諾,我還是要寫出來。講好了給大家當樣子,不好是靶子,給大家借鑒。 重點於是在體會我的表現,鵝的表現;金奎叔的表現,鵝的表現。因為,在此處我總認為是有比較的,正是這種比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而決定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或者進一步認識到「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決定著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這次講的時候,我便引導著孩子對比著來讀,讀出我的害怕,再讀出鵝的神氣;讀出金奎叔的不怕,再讀出鵝的害怕。反覆指導朗讀,這裡用了大概十二、三分鐘罷。後來想想,這裡花的氣力顯得大了些,尤其是前面的問題不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對這些描寫生動的語句如此反覆誦讀也還處在一種無意注意的狀態下,效果未必好。 再就讀到金奎叔的話了,抓住「這樣看」和「這點」兩處讓學生說清楚,然後說說句子的意思,再聯繫生活談談啟示。基本就是這樣的思路下來吧。層次不清楚的感覺始終有,所以課上下來覺得比較累。不知自己怎麼講下來的。

古詩二首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意境,明白古詩闡述的道理。3、學會觀察的方法,樂於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4、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學習中,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內容,體會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難點:理解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此山中對事物的認識有什麼不同?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學生:預習課文,並搜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入情入境同學們,你們等過山嗎?誰能談一談你當時的感受?(引導學生回憶、談論)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首詩都是詩人登山後所寫的,你想了解他們登山後的感想嗎?(點評:設計此環節,主要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為學習兩首古詩作鋪墊)

二、整體通讀,想像詩境

1、自由讀兩首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學生讀後藉助工具書和所查的資料自學。

2、交流、討論、相互幫助,大致說說詩句的意思。(遇到

有困難的地方作上記號)

(設計自學的環節,課堂上給學生充分學習、思考、合作交流的時間。)

3、指名讀古詩,聽一聽,是否讀的正確、通順。

4、全班齊讀兩首詩,邊讀邊想兩首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讀後交流:

(1)作者都是宋朝的詩人。指名簡介王安石和蘇軾。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當過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實行改革,歷史上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又是文學家,詩和散文都寫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辭,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經過幾十次修改才選定「綠」字,千百年來傳為美談。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

(2)都有景物描寫。寫的什麼?(藉機解題)

《題西林壁》——西林:廬山上的西林寺。這首詩書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登飛來峰》——飛來峰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靈隱寺前。

(3)都借寫景說明道理。(我們平時學得比較多的是唐詩,由於唐詩幾乎把所有的藝術領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詩人只能另闢蹊徑,這樣他們在讓宋詞的創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時,在詩歌領域也開創了哲理詩這個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獨特的智慧之花。)

這兩首詩蘊含了什麼哲理?讓我們一首一首的來品悟。

(點評:在開課伊始,即將兩首古詩全盤托出,以初知大意為整合基礎,聚焦兩首詩的共性,將兩首詩巧妙的整合在一起,使學生知人、知時,整體論詩)

三、分步解讀,感悟哲理。

(一)學習《登飛來峰》

1、指名朗讀《登飛來峰》,然後說說詩意。

2、從哪裡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層站得很高?

(1)品讀前兩句:「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千尋,言高。尋,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高高的飛來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聽人說早上公雞鳴啼時,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奇麗景觀。

自己放聲朗讀,進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指名有感情的朗讀。

過渡:前兩句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塔高。第二句以「見日升」,從一個側面襯寫古塔高聳,直入雲霄,能聽見雞鳴,這還是寫塔高。兩句都是寫塔高,為下文直抒胸臆蓄勢。

(2)品讀後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後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擔心浮動的雲遮住我的極目遠眺的視線了,那是因為我已身處凌空的最高層呀。」(僅僅十字,境界全出。)

學生質疑,重點解讀:

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補充詩人的寫作背景。)為什麼用「不畏」?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不怕困難,相信變法一定能成功。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遊盪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其實,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只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變法,他就不會害怕朝廷小人刁難、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變法一定能成功。體會詩人站得高,看得遠的膽識氣概和豪情萬丈

(3)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抒發自己的壯志情懷。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談一談你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A:觀察景物時是站得高看得遠,高瞻遠矚

B: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C: 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D:結合學生學習實際談:平時要多積累,這樣才能有遠見卓識。

(此處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要求統一答案,只要學生能體會出站得高看得遠這一道理即可,但是要讓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感染和激勵。

3、帶著感悟有感情齊讀《登飛來峰》。

4、參照,《登鸛雀樓》,深化感悟。

學到這裡我們想到了唐朝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雀樓》里的著名詩句,引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杜甫在《望岳》中的詩句,引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兩首是學生的必備古詩篇目) 是啊,同學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的全面呀!詩人蘇軾在遊覽廬山時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下面我們來看第二首詩《題西林壁》。

(二)學習《題西林壁》。

1、指名讀古詩。學生質疑。為什麼作者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作者身在廬山之中,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象呢?這景象是廬山的真面目嗎?

讀一、二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從正面看形成嶺,從側面看形成峰,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先想像廬山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風景,再觀賞廬山圖片。思考此時此刻遊歷在廬山之中的蘇

軾有什麼感慨?(移步換形、廬山的風景千姿萬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有感情的讀前兩句。 3、為什麼「不識廬山真面目」,此時此刻作者會想什麼?讀三四句用自己的話說說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 (點評:設計此環節,讓學生能身臨其境想像出詩人描述的情景,站在詩人的角度上體會詩人的情感。) 4 你從這兩句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反映動畫:從不同角度看到的茶壺。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也就是說登高才能望遠。

結合實際說說我們如果怎樣看待身邊的人?(要全面的看待一個人。) (進行人文滲透,滲透做人的道理.)

5帶著感悟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四、二次整合,學習觀察方法。

1、自由讀兩首古詩,說說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此山中,對事物的認識有什麼不同?

身在最高層——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

身在此山中——片面、只能看到局部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2、帶著感悟背誦兩首詩。

第二課時

一、語言積累。

1、填空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

從上面填的四句詩中,我明白了的道理。

2、檢查背誦兩首詩。召開「小小賽詩會」看誰背誦的最有感染力。

男、女生賽詩;同位賽詩;以小組位單位進行賽詩等。(設計此環節,讓每一個孩子動起來,因為競賽可以促使學生繼續保持學習積累的激情)

我們再想想通過學習這兩首詩你又想起了那些詩?咱們比一比誰的記憶力好,誰平時積累的詩多!

A 想起了登高詩:杜甫的《望岳》,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

B 想起了詩人的其他詩篇:如學生學過的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海棠》《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王安石的《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

(通過本課兩首古詩這個點引導學生回憶思考一個面)

二、課外拓展,補充哲理詩。

中國傳統詩歌發展到宋朝,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轉變:由唐詩的以意象取勝轉而喜歡談哲理。宋朝是個哲學思辯十分活躍、哲理學家輩出的時代,寫哲理詩理所當然成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特長。下買我們看朱熹的《觀書有感》,發給學生閱讀。

半畝萬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簡單了解:全詩用形象思維和比興手法,寫讀書的樂趣和重要。讀書本是很理性的事,在這裡卻形如美景,情趣盎然。首句把「半畝方塘」比作一本書,因書為長方形,故有「半畝」之說。把書打開,就好像打開一面鏡子,既雅趣又新穎。二句借用「天光」、「雲影」這些為人們所喜愛、欣賞的自然美景,喻寫書中豐富的內容,情趣更濃。三句一個「問」字,引出方塘之水哪能澄清,四句道出緣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活水」比喻得奇妙:知識來源於實踐,來源於生活。

(點評:這首詩亦理趣詩,以理語成詩,補充給學生閱讀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強化他們對宋朝哲理詩的感悟。

三、作業設計:

1、抄寫、背誦本科所學的古詩。

2、選擇其中一首詩寫一篇讀後感。

教學反思:上課前,我準備了課件。把古詩及重點字詞的注釋寫在了上面。一開始上課,我就把重點出示,提出用自己的力量來解決這一古詩意義的要求。學生們聽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著,我對其進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導:把注釋中關鍵詞的意思帶入古詩,然後讀一讀。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註釋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過查字、詞典解決。開始,我讓學生試著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然後,進行小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結果告訴小組成員,經過小組成員的集體評議達成共識。

小組合作中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了探究過程。對於那些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難點,在巡迴指導時,引導其解決,及時糾正他們在探究時所出現的偏差。在輕鬆的氛圍中,很快就有小組寫出了古詩的正確意思。

為課文配圖,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成員之間把「太陽」、「人」、「飛來峰」的位置擺放在一張圖片上,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有利於對文章哲理的理解。

成果彙報後,根據小組解決問題的質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為獎勵,第一名的小組獲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圖擴大並填色的獎勵。

在理解了文章所蘊含的哲理後,我開始讓學生背了背古詩。由於對古詩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學生在短時間內都可以背下來,但是並不熟練。

課前,我布置學生查閱相關的資料,有關於題壁詩的,有關於蘇軾生平的,還有蘇軾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課前預習的資料查閱,讓他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詩歌的背景、相關的內容,更有助於今天的詩歌學習。

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看看注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學本詩時,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採用討論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含義,使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發現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會看見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討論。沒想到,學生回答地讓我驚訝!他們說出了很多連我都沒發現的例子.我不得不稱讚他們的觀察力.我順勢又提了個問題:通過學習了古詩,你受到了什麼啟發?他們回答地也比較到位.遺憾的是這節課,我沒有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語文天地

本語文天地包括「暢所欲言」「初顯身手」和「筆下生花」及金鑰匙,單元小結。

教學目標: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處理問題。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的看待問題,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得好習慣。換個角度思考,寫寫: 假如我是……運用換角度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的看待問題,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得好習慣。換個角度寫寫: 假如我是……,並用同樣的方法修改

教學構想:聯繫學過的課文,引導學生全面地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寫作文時,向引導學生討論、說一說,然後再動筆寫一寫。寫完後要修改。

教學時間: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暢所欲言中的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角度)圍繞著角度我們學習了課文,從課文中你獲得了哪些收穫?

二、暢所欲言

1.出示題目要求:

①有時,老師和我們看問題角度不同,意見出現分歧,這時候該怎麼辦?

②站在不同的角度,有時對一件事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你在生活中還遇到過這種情景嗎?

2、自己思考要選擇哪一項表達自己的看法?

引導學生在表達時,注意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結合自己生活的具體情況,與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交流.交流時,注意要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處理問題。 三、小結 四、複習 1、填空《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 ), ( )。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 )。 從上面填的四句詩中,我明白了( )的道理。 2、檢查背誦兩首詩。召開「小小賽詩會」看誰背誦的最有感染力。 男、女生賽詩;同位賽詩;以小組位單位進行賽詩等。我們再想想通過學習這兩首詩你又想起了那些詩?咱們比一比誰的記憶力好,誰平時積累的詩多!

A 想起了登高詩:杜甫的《望岳》,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B 想起了詩人的其他詩篇:如學生學過的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海棠》《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王安石的《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初顯身手中的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學習中我們不但要正確全面地看待事物,更要多角度多側面的看待問題,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二、準備:

1、自訂計劃,為校園畫一幅畫或者拍一張照片

2、觀察後,自己動手操作

三、組織學生交流:

1、學生將自己畫的畫,或者照片進行展示

2、小組交流:

交流時注意:

互相比較、交流取景的不同及原因。

互相提出問題,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四、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的畫或照片辦一期手抄報,展示學生的每個人的特點,學校的風采。五、課外拓展

下面我們來學習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萬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簡單了解:全詩用形象思維和比興手法,寫讀書的樂趣和重要。讀書本是很理性的事,在這裡卻形如美景,情趣盎然。首句把「半畝方塘」比作一本書,因書為長方形,故有「半畝」之說。把書打開,就好像打開一面鏡子,既雅趣又新穎。二句借用「天光」、「雲影」這些為人們所喜愛、欣賞的自然美景,喻寫書中豐富的內容,情趣更濃。三句一個「問」字,引出方塘之水哪能澄清,四句道出緣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活水」比喻得奇妙:知識來源於實踐,來源於生活。

(這首詩亦理趣詩,以理語成詩,補充給學生閱讀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強化、們對宋朝哲理詩的感悟。)

作業設計:

設計手抄報

板書設計:

初顯身手

觀書有感

半畝萬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容:進行習作「假如我是……」的練習,要求語句通順、連貫。

學生學習過程:

一、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平時,我們常常有和大人們不同的見解,我們總覺得有些事情可以有另外的結果,今天,換個角度來思考,寫一寫:假如我是……

這次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二、說一說

1、針對本次習作的要求,說一說自己打算寫什麼內容?(既可以把自己當成某人,也可以把自己當成某物) 2、點明要求: 敘述清楚、有條理 語句通順連貫不寫錯別字打完底稿後,用心修改

3、小組交流:注意敘說的角度

集體交流:引導學生拓寬寫作的思路,選准寫作的角度

二、學一學

讀讀給出的範文,注意作者寫作是從哪個角度寫的?抓住什麼寫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三、練一練

學生將剛才說的寫下來,寫作的形式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散文。五、改一改

1、自己改改:把自己當成讀者,想想別人讀到這裡會怎麼想,會有什麼疑問?用這種換角度的方法自己修改。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注意評價的角度:既可以和寫作者站在同一個角度閱讀習作,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進行閱讀,修改。

3、指名讀一讀自己的作品,全班進行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4、再次讀自己的作文,修改作文,回憶以前修改作的方法:怎樣具體?怎樣開頭?選擇的材料與中心是否合適?等

六、將修改後的習作謄寫在作文本上。

作業設計:預習第四單元

板書設計:

假如我是……

敘述清楚、有條理

語句通順連貫

不寫錯別字

用心修改

第四單元 真誠

用目光傾聽

教學目標:1、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蘊含的意思。2、朗讀詩歌,談談對「用目光傾聽」的理解

教學重點:對詩句意思的把握

教學難點:對「用目光傾聽」的理解

教學準備:教師:網路查詢「金波」的有關資料

學生:將詩歌讀熟,查找理解「伴隨、真誠、傾聽、燦爛、千言萬語、傳送、照耀」7個詞語;查找「金波」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齊讀課題。誰能簡介一下作者——金波?金波,1935年7月生於北京。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出版過詩集《回聲》、《綠色的太陽》、《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風中的樹》、《帶雨的花》、《我們去看海——金波兒童十四行詩》等十餘部;童話集《小樹葉童話》、《金海螺小屋》、《蘋果小人兒的奇遇》、《眼睛樹》、《影子人》、《白城堡》、《追蹤小綠人》等多部;此外還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門》、《感謝往事》。評論集《追尋小精靈》。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以及《金波詩詞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學語文和音樂課本。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等。1992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你是怎樣理解這個題目的?

(對題目的理解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對作者的了解可以讓學生認識一位兒童詩歌的作者,可以更多的閱讀他的作品。)

二、理解詩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請你讀讀詩歌,詩歌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讓學生把握詩歌的主旨,為了讓學生理解「目光傾聽」做鋪墊)媽媽對你說的最平常的話是什麼?為什麼要在別人說話的時候看著對方呢?請你讀讀第二、三小節?把相關語句畫出來。

(學生總結「用目光來說話」。第一個小節實質上是個總起的段,後面的兩小節是解釋說明第一小節的。)

你想用什麼語氣來讀這三小節?你最想讀哪幾句詩句?(指導學生美讀,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詩歌的感情所在。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激發學生對詩歌的喜愛之情)

我們一齊來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談談你對這句詩句的理解。

(對最後的詩句理解學生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用目光傾聽」的意思。)

小組討論:說說對「用目光傾聽」的理解。

再讀詩歌,體會詩歌感情請你再來讀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升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背誦詩歌

指名背誦

男女生比賽背

小組背誦(為了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所以讓學生背。通過各種形式的背誦激發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加深學生的記憶)

交流「金波」的作品

1、 請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跟小組間的成員進行交流,把你喜歡的詩句畫下來、記下來。(交流的目的是讓學生收集的資料更多,將喜歡的詩句畫下來幫助學生積累語言)2、小組間談談感受

(交流感受讓學生全面的理解詩歌)

3、背誦自己喜歡的詩歌

(積累語言)

三、朗讀自己收集有關母愛的文章

1、你想怎樣讀這篇文章?你為什麼會這樣讀?讀給大家聽聽,讓大家都來聆聽你對母親的愛。

(引導學生如何運用感情讀文章,通過有感而讀讓學生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感情。讀給大家聽,為了給學生作個引導。)

2、小組間有感情地讀自己收集的文章

3、評選出經典的文章,找出本組朗讀最好的人來讀,讀給大家聽。

四、寫一寫

1、同學們,我們回想一下平時母親對我們的關愛。

(幫助學生收集寫作素材)

2、我們可以把自己對母親的感謝用詩歌、一段文章表達出來,回家讀給媽媽聽,好嗎?

3、寫一寫

(將自己所學的內容結合生活事例形成自己的知識,通過文章展現出來)

五、文章交流1、誰願意把自己的作品讀給大家聽?

2、你最喜歡誰寫的作品?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把作品讀給大家聽:一、可以讓好的作品讓大家欣賞;

二、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取長補短。評評:可以讓大家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六、作業

把自己的寫的詩歌或文章讀給媽媽聽。

教學反思:《用目光傾聽》他通過媽媽對孩子教導的話語,教會孩子應該如何與人交往。通過這樣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讓我們的讀者明白在交流時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誠。《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教師的評價點撥是能更好的給學生個性化朗讀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在體驗中把對語言文字獨到的理解感悟,通過讀張揚出來,從而形成語感。在本課中,我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朗讀文本當中。比如在讀---「聽別人說話是一種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誠.」這兩句時。關注學生朗讀時的語氣和情感,他讀的突出「交流」一詞,說明他覺得人與人之間要多交流溝通;突出「最需要」時,說明他是希望引起我們重視交流時要注意的問題;突出「真誠」時,就是告訴我們和人說話時要真心誠意地去對待別人。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把握學生自己獨特的體驗並加以正確引導。

信任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書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公路邊的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理解這條線索的真正意義;從桃園主人沒有出現,卻只寫了狗和貓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對文中「線索」的理解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並且對學生進行誠實、信任的教育。

學生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理清脈絡

1、導入新課,齊讀課題。

2、檢查預習:「信任」什麼意思?(相信而敢於託付。)那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讓我們從文中尋找答案。

二、讀通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誰信任誰?

小結:桃園主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主人,雙方互相信任。

  4.雙方是怎樣信任?信任給人帶來怎樣的感受?一起學習課文。

三、學習2——6節,理解「主人怎樣信任客人」

1、讀讀2——6節,找出最能體現主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第2節第3句句子)  (1)學生讀句子。

(2)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幾隻竹籃,籃下()一張紙條,上面():「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自己采,然後把錢()箱子里,祝您愉快!」

(3)給「儘管」換詞,理解詞意。(儘管——只管)

(4)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A.把「我們」當作朋友;B 讓「我們」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C 信任「我們」  板書:讓客人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錢

2.抓住小狗熱情好客的句子,體會「主人怎樣信任客人」

 (1)過渡:「我們」一到桃園就感受到了主人對「我們」的信任,偌大一個果園不見主人蹤影,是熱情好客的小狗代替主人招呼客人。板書:小狗熱情好客

(2)快速默讀讀2——7節,划出小狗招呼客人的句子。

(3)師生合作讀好這些句子。

(4)用片語概括小狗是怎樣招呼客人的。

板書:等待到來撒腿領路

帶回原地熱情道別

(5)藉助片語連起來說說小狗是怎樣代主人招呼客人的。

3.通過複述,進一步體會「桃園主人信任客人」。

(1)桃園裡只有小動物在代替主人招呼客人而忙碌,這是為什麼?

(2)將「紙條上的內容」與「小狗的熱情好客」連起來複述,體會「桃園主人信任客人」。

四.以讀代講進一步學習2——6節,理解「我們信任主人」,體驗「被信任的喜悅」

1.當我們來到屋前看到主人的紙條,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愉悅,在被信任的同時,我們也給予了對方信任,我們跟著小狗——(鑽進果林,只見根深葉茂的果樹上結滿了豐實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饞涎欲滴。)隨機理解「根深葉茂」、「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的意思。

2.正因為有彼此的信任,「我們」才能感受到親手摘桃的愉悅——(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樹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們沉浸在親手摘果實的歡愉中。)

3.當我們摘完桃子,不忘紙條上的託付,儘管一旁沒人,錢箱旁只躺著——一隻大花貓,我們卻守信地如數付錢。看著大花貓,我對丈夫開玩笑說——「你認為它會數錢嗎?」丈夫也淘氣地回答——「也許會學會的。」這種無人在一旁看管的摘桃、付錢方式,讓人感到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心情輕鬆愉悅,連話語中也多了幾分幽默。板書:「我們」如數付錢   4.小結:信任是對人的一種尊重,它是相互的。信任更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只有大家都真誠相待,都信守誠信原則,才能體驗到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板書: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被信任的愉悅。

五.學習第8節

1.齊讀

2.「我」為什麼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這時,我心裡會想些什麼?請你根據提示,聯繫課文內容展開想像。

出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再讀課文,深入理解意思

七、作業設計:

八、抄寫詞語

九、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信任——彼此愉悅

桃園主人 客人

小狗熱情好客 自采桃子自付錢

等待到來撒腿領路

帶回原地熱情道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複述事情,近一步了解信任帶給彼此的愉悅之情。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指名讀課文,說說你學習的收穫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公路邊的告示不僅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那麼公路邊的告示把人們引向了什麼地方呢?

學生自讀課文,尋求答案。

指名回答。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從情節上看,告示把人們引向果園,讓人們自己動手採摘果實;實質上,告示把人們引向了互相信任的崇高境界,在那裡,人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

三、理解「在那兒,我們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一句的含義

1、請同學們細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

2、指名彙報自己的學習體會

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字詞深入體會,從一字一句中感受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的美好品質。並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四、文中桃園的主人一直沒有出現,卻寫了狗和貓,你對此有什麼看法?你能想像一下,這個神秘的桃園主人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過不被別人信任的經歷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如何才能做到心人與被信任。

師:信任與被信任是相互的,在信任別人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六、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1、文章是怎樣敘述的?與我們前面學的有什麼不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文章還有哪些地方的敘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師:採用第一人稱,加強了文章的說服了。同時,在寫往桃園趕的路上,一波三折,為下面的記敘作了鋪墊。

七、創設情境,複述事情

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會怎樣告訴家人由信任帶來的有趣的摘桃經歷?

引導學生想一想,然後交流一下

寫一寫

八、小結:

作業設計:

可以續寫《信任》,也可以寫一寫自己經歷過的信任的事情板書設計:

信任

指引旅遊者

公路邊的告示

指引互相信任

修鞋姑娘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有感情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誠與善良。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作者的修鞋經歷,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誠,從而影響自己的行動。

教學難點:

從「我」對修鞋姑娘態度的變化中感悟人物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看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學生根據題目質疑)請你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點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思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充分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把生詞多讀幾遍。

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划出課文中最讓自己感動的地方,並在旁邊寫寫自己的體會。

 (點評: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三、細讀課文,感悟人物品質。

課文主要講述了我和修鞋姑娘之間的故事,你對這兩個人有怎樣的認識?你是如何體會到的?結合具體語句談談自己的認識。

討論交流,教師點撥,深入理解語句「我真慚愧。是她誠實,還是我誠實?是她信任我,還是我信任她呢?」

有感情朗讀,注意要體現出人物不同的特點。

(點評:教學中直奔重點,把參與學習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有的放矢的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通過對兩人的分析比較,進一步體會修鞋姑娘的真誠。)

四、著眼重點,誘導突破。

找出文中表示「我」對修鞋姑娘態度變化的詞語。從作者的態度變化中,你體會到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選擇給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朗讀,注意體會感情。

(點評:作者態度的變化從側面展示了修鞋姑娘美好的內心世界,抓住作者態度變化這條線索,也就能從根本上理解修鞋姑娘的品質。)

五、回顧課文,總結學習收穫。

課文學完了,請同學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談談自己的收穫和感想。

(點評:把學語文與學做人緊密結合起來,可以從「我」這一角度來談,也可以從修鞋姑娘這一角度來談,只要是學生自己的感受即可。)

作業

有感情朗讀課文。

摘抄課文中最使你受感動的語句。

第二課時

一、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點評:既回顧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領悟本文的寫作特點。

默讀思考,課文在寫作手法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得的地方?

學生自讀自悟,獨立思考。

彙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課文在結構上採用了倒敘的手法,為表現修鞋姑娘的品質,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進行了細緻的描寫。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

三、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

談談本文在寫作手法上對自己的啟發。

(點評:課文是指導學生寫作最佳的範文,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寫作手法,為下面的小練筆做準備。)

四、小練筆。

1、練習寫小片段。要求通過觀察一位同學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表現同學某一方面的特點。

2、學生動筆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點評:學以致用,真正做到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作業

修改小練筆。

預習下一篇課文。

教學反思:

1、努力體現學生的自然生成。

課堂因生成而精彩。教學環節的處理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應該是教師心中固定的程序。學生有自己獨特的體驗,獨特的閱讀傾向,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這些體驗選擇教學突破點。

2、努力體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讓每一個學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發展,是課堂教學不懈的追求。課堂教學最重要的不是教師的教學過程,而應該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生由不會到學會,由不會學到會學,情感由淺到深的過程,就本節課而言,讀書方法的指導過程便是如此,包括作批註,有感情的朗讀指導等,同時也為下一步學生的自能讀書打下基礎。情感的升華也是這節課的一個亮點,「情由心生,言以達情」。學生一聲聲心靈的呼喚已經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課堂。

3、努力體現讀的實效和層次性。

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儘管課文比較長,儘管當堂朗讀默讀需要不少時間,但還是要讓學生充分的去讀,因為,只有學生充分的感知、感悟文本內容,才會有自己的發自內心的閱讀體驗,才能真正達到與文本的交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

拓展閱讀 九色鹿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詳細複述。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叩、妃、陛、骯」4個生字。通過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圖報答的品質,譴責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可恥行徑。隨班就讀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學構想:先指導學生自學課文,然後檢查自學效果,接著理清條理,然後讀故事,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課前談話

1、你們知道九色鹿嗎?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動物?你知道它的什麼事情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一齊讀課題。

2、這是一個民間故事,故事中誰是主要角色?九色鹿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2、指名說一說:故事中,九色鹿和那個商人分別給你留下什麼印象?誰願意談一談?(談一點就行,畢竟我們只是初讀課文)

3、現在,我們就來走近九色鹿,走近那個商人,細細地品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一)自讀品味(二)交流體會

1、學習第一節

指讀,感受九色鹿的美

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把九色鹿的美記在自己的腦海中。

2、九色鹿僅僅外表美嗎?學習第二節。

(1)交流,九色鹿在什麼情況救人的?指名讀第二節。

(2)體會「立即」

行動迅速(具體談一談)

不顧自己安危

小結:是的,在這生命的緊要關頭,九色鹿毫不遲疑,縱身相救,多麼可貴的品質。

3、此時,我們認識了書中的另一個主要角色——調達,脫離生命危險的他是怎麼做,怎麼說的?

(1)指名讀

(2)那個商人說這些話時,怎麼想的?

(3)這裡用了一個省略號,同學們體會一下,從中你讀懂了什麼。

4、學習第四節

(1)指名讀

(多麼善良的九色鹿,讀得多柔美呀!)

(2)願意做這隻九色鹿嗎?願意的讀一讀。

5、善良的九色鹿不求報答,只是讓他不要說出自己的住處,那個商人聽後又是怎樣做、怎樣說的?

(1)指名讀

(2)「鄭重」是什麼意思?你能像那個商人一樣鄭重起誓,就說明你理解了。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6、過渡:那個商人是否能恪守信用,遵守他的諾言?

(1)、再默讀5-9節,看一看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找一找書中的詞來概括。

(2)、出示:

見利忘義  背信棄義  恩將仇報

他見什麼利,忘什麼義?從書中哪一句話可以看出?

此時,他忘記了什麼?

  7、可國王並不知內情,齊讀……

故事進入了高潮,情節扣人心弦。可是,山林中,春光明媚,九色鹿正在鮮花叢中熟睡呢,聽,馬啼聲越來越近,國王的軍隊一步步逼近九色鹿,九色鹿危在旦夕。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叫醒九色鹿。

8、面對刀槍箭斧,九色鹿會怎麼說?自己想一想,說一說,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9、國王、喇嘛的表現怎麼樣呢?

10、這時,動物們的表現又是怎麼樣的?這又說明什麼呢?

齊讀課文最後幾段11、學習到這兒,你想說些什麼呢?

四、總結

1、格言

九色鹿做進了我們每個人的心田,老師也想藉助一句格言來表達此時的感受:

美的形象和美的靈魂結合在一起,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2、小結:九色鹿就是美的化身,讓九色鹿這一美好形象永駐我們心底,再美美地把課題讀一讀。

五、課外延伸

1、九色鹿是一個民間故事,這裡老師給大家準備一份禮物——推薦書目。

多讀民間故事可以幫助我們辨別人世間的美與丑、善與惡、使我們成為一個「美」的人。

作業設計: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則動人的民間故事,回去以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鄰居家的小朋友聽一聽。再收集一個民間故事,過兩天,我們舉行一個故事會。 板書設計:

九色鹿落水人

見義勇為見利忘義

捨己救人恩將仇報

不圖回報骯髒小人

語文天地

「語文天地」中圍繞著真誠設計了暢所欲言、初顯身手「測測你的真誠度」、金鑰匙以及寫一篇文章讚美別人或感激別人或勸告別人等。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懂得真誠這一品質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能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讚美別人或感激勸告他人。

教學重難點:懂得真誠這一品質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

教學構想:結合生活中的現象,認識真誠,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懂得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教學時間:2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暢所欲言:

討論:為什麼生活中會出現不真誠的現象?

引導學生自由討論,暢所欲言

教師適時加以點撥

二、測測自己的真誠度。

1 招待客人時 真誠 敷衍 虛假

承認錯誤時真誠 敷衍 虛假

讚美別人時真誠 敷衍 虛假

感謝別人時真誠 敷衍 虛假

勸告別人時真誠 敷衍 虛假

2.懷著真誠的態度來填寫。

3.思考:真誠對於生活的影響。

4.討論並交流。

5.辯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真誠嗎?

(學習金鑰匙的內容:反駁別人的意見,要特別注意說明理由;還要想到,自己的意見未必正確、全面,所以態度要平和)

談出自己的觀點,有根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6.教師總結髮言。

第二課時

1、談話: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的人和事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讚美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感激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的勸告他們?請回憶一下,選擇自己想寫的一個方面構思。

2、寫作指導:

如果選擇的是要真誠地讚美一個人。要想一想你要讚美他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方面。

a、選擇怎樣的事例去讚美他?

b、這件事情如何寫具體、寫感人呢?

這是寫作的重點,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事情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來進行細緻的刻畫 。

c、對話描寫要注意不同的語言形式,避免重複單調。

注意開頭和結尾的寫法,力求體現簡潔明了,採用別具心裁的開頭和結尾形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d、注意起一個合適的題目。

起題目的方法多種多樣:點明中心式 以事件為題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為題 含蓄式等等

3、構思自己的作文,小組討論交流。

4、開始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5、修改作文,謄抄作文。

作業設計:

自我評價

板書設計:

招待客人時 真誠 敷衍 虛假

承認錯誤時 真誠 敷衍 虛假

讚美別人時 真誠 敷衍 虛假

感謝別人時 真誠 敷衍 虛假

勸告別人時 真誠 敷衍 虛假

第五單元 心愿

凡卡

教學目標:

正確規範地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作者的簡要資料、生字新詞、課文的重點語段),搜集到有關作者的資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查閱有關作者的生平資料。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並解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來命題的。

2.交流本文作家契訶夫的有關資料。

學生交流:本文的作者是契訶夫。他是俄國著名的作家。生於1860年,逝世於1904年。他出身於小商人家庭,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科求學。做過店員也當過醫生。他生活在19世紀末期,正是沙皇統治俄國最黑暗的年代。社會動蕩不安。他的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3.教師簡要介紹《凡卡》的寫作背景。

《凡卡》寫於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時,無數破產了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倖免。契訶夫家的小雜貨店裡有兩個小學徒,就常受他父親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學徒生活,也同情小學徒的不幸命運,所以《凡卡》這篇小說寫得真實感人,也使我們從中看到舊俄時代窮苦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

(點評:開課時,通過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關於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學習課文的基礎。因為作者所寫的時代和學生有一定的距離,在理解上有難度。進行交流之後,就拉近了讀者與作者、作品之間的距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思考並回答:你讀懂了什麼?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出示)

(1)讀准字音,認準字形。

  (2)在正確的讀音後面畫「√」。

  3.指名回答課文寫了凡卡什麼事?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課文主要寫凡卡給鄉下爺爺寫信,訴說自己莫斯科學徒生活的悲慘遭遇。是按準備寫信——寫信——寫信後的順序寫的。)

4.引導學生質疑,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輸理總結。

  ①凡卡寫信的內容是什麼?

  ②凡卡怎麼給爺爺寫信的?

  ③凡卡為什麼給爺爺寫信?為什麼希望爺爺帶他回村子?

  ④凡卡寫的這封信,爺爺能收得到嗎?他夢中的願望能實現嗎?為什麼?等

  5.默讀課文,找找哪兒是作者的敘述?哪兒是凡卡寫信的內容?哪兒是寫凡卡在寫信中所想到的?

(點評:課文中出現了很多生字新詞,有的讀音容易出現問題,採用鞏固的方法,效果明顯。課文由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和凡卡的回憶三部分組成的,內容較複雜,引導學生在理清課文大致思路的基礎上,鼓勵大膽質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解決疑問。

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體會情感,解決疑問。

  1.默讀凡卡寫信的內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寫了什麼?

  提示:可根據「他寫道」、「接著寫下去」、「他繼續寫道」、「凡卡接著寫道」把信的內容分層來理解。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第一層:凡卡思念爺爺;第二層:凡卡在鞋鋪受盡折磨;第三層: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層:凡卡再次哀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及他對村裡人的問候。

  3.了解凡卡的悲慘生活。

默讀「凡卡在鞋鋪受盡折磨」一層,你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一)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寫凡卡學徒生活的艱辛和悲慘。①挨打:被老闆揪著頭髮,拖到院子里,拿皮帶打;老闆娘用魚嘴戳他的臉,就因為凡卡收拾魚「從尾巴上弄起」;②挨餓:吃的「簡直沒有」,③挨凍,而且睡不好。④睡不好覺等。從這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凡卡學徒生活的艱辛,命運的悲慘,當時社會的黑暗。

  (1)凡卡還受了哪些折磨?為什麼?請同學們展開想像,替凡卡說下去。

  (2)朗讀指導。一個九歲的孩子擔負這麼重的勞動,遭受這麼多的折磨,怎麼忍受得了呢?該怎麼讀呢?

(二)從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體會感情,解決疑問。

   1.讀作者的敘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寫信時,心情是怎樣的?有什麼變化嗎?

   2.出示投影:理解重點句子。從重點詞中體會凡卡的內心活動。

   ①凡卡撇撇嘴,拿臟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②他很滿意沒人打攪他寫信,就戴上帽子,連破皮襖都沒披,只穿著襯衫,跑到街上去了。

③過了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交流:第1句對凡卡訴說自己受折磨情況後的動作描寫,突出表現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第②句說明凡卡急於要把信寄出去,好讓爺爺快點來接他,快點脫離苦海的內心活動。第③句由於寫信沒有被打攪而滿意,寄信也很順利,心情肯定輕鬆了許多。所以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再讀讀這三個句子,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4、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老師引讀,……凡卡向爺爺訴苦,請求爺爺帶他回村……請一位同學讀,從他的讀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凡卡孤苦無依,受盡折磨,凡卡迫切希望離開這裡。)

(三)從回憶中了解凡卡的生活,體會情感,解決疑問。

   1.指名讀凡卡的聯想,思考:凡卡聯想起什麼事?為什麼會想起這些?

   2.在書中尋找答案,邊讀邊划出,進行交流。

  (第一次聯想到了爺爺守夜的情形和鄉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聯想到與爺爺砍聖誕樹的情景。聯想到爺爺,突出了凡卡對爺爺的思念;聯想冬夜的景色,說明冬夜充滿了快活、歡樂的氣氛,這與凡卡的學徒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凡卡思念爺爺,思念家鄉的一切;聯想到爺爺砍聖誕樹可以看出爺爺在農村的生活很貧苦,但在凡卡的回憶里是那樣的美好、快樂、有趣,說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單與凄涼。)

(四)細讀課文,從夢中體會凡卡的命運,解決疑問。

默讀凡卡的甜蜜的夢這段內容,思考:凡卡的夢能實現嗎?為什麼?凡卡睡醒後會發生什麼事?

進行交流。

(點評:課文結構複雜,教學中採用扣主線、棄枝葉,確定教學的重點。抓住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夢等重點內容體會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抓住文中的重點句讓學生體會。讓學生討論凡卡受盡哪些折磨?進而體會凡卡的非人生活。藉助反覆的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描繪的感情氛圍,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達到情感的貫通,把教學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注意啟發學生想像。如:凡卡還受了哪些折磨?為什麼?請同學們展開想像,替凡卡說下去。這樣的教學設計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增添悲劇感人的力量。)

教師總結:

  通過以上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本文結構比較複雜,它由三部分內容組成:作者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凡卡信的內容,寫信過程中凡卡的回憶,其中凡卡的信的內容是全文的重點。在這三部分內容的表達上,抓住了細節,表現了凡卡,這個僅僅九歲的孩子複雜的內心活動,給爺爺寫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說明了他在莫斯科學徒生活的悲慘,使我們深深同情他的悲慘命運,更加痛恨那個吃人的黑暗社會。

五、作業設計:

正確規範的書寫本課生字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你一定想對凡卡說點什麼吧?採用寫信的形式給凡卡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教學反思:

  從三年級開始,我就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並有目的地進行分層訓練:從讀通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到能對課文內容進行大膽的質疑;提高到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用筆給課文寫「眉批」,寫上自己的體會和理解;到現在的能搜集與本課內容聯繫緊密的課外資料,並能獨立進行處理,孩子們自學語文能力得到質的提高。

  由此,我在工作中摸索到了一條活學語文的路子──在開放的教學空間中,架一座聯通課內與課外的橋樑。

  1、內外拓展:

  以課文為載體,向課外拓展。即以課文內容為「引子」 ,為話題,誘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搜集資料,很自然的把語文的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校外、社會中,更廣闊的知識空間里,使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經驗聯繫起來,使語文學習成為學生自主構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語文,用語文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利用信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個性、特長。並有助於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於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前後溝通,互為參照,形成共鳴。

  2、兩頭延伸:

  課前,指導學生了解學習內容並進行預習,或提前拜讀原著,或提前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等,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自主的學習、有效的學習。課後應該是一個新的學習輪迴的開始,教師要通過巧妙的點撥、設計,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做到以一點引一篇,以一篇帶一組,使學生從中多渠道吸收知識、開闊視野、發展個性。如教學《凡卡》一文,進行小結後,許多同學都對小凡卡悲慘、無奈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氣憤。我便趁勢讓學生寫續寫。又如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有很多同學對家長教育和自己的接受有很多的感受和建議,我就讓學生把這篇優秀的課文推薦給家長們看,並以書信的形式和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本學期的「家長開放日」上,我們共同朗讀課文精彩段落,互提希望和建議,非常有意義和價值。我還發現,現在孩子們接受到的來自各種媒體的信息與我們的語文教學很不和諧,比如電視機里胡編亂造的《東遊記》,課外讀物的「談情說愛」,網路世界的刺激等等都沖斥著學生的眼睛,嚴重影響他們對優秀文學作品的汲取。因此,我指導學生讀名著,推薦性的看中央八台的「老片新看」,使學生了解祖國悠久而燦爛的語言文化,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有助於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種子的夢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讀准字音,正確書寫「褐色、積攢、絮語、盟誓、釀造」等詞語。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

3、通過理解種子的成長曆程,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有夢想就會有追求、有努力,就會有希望,就會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明確種子的「夢」,理解種子艱難地生長過程。

教學難點:把種子的生長過程與兒童的成長曆程相結合,進而激發學生思想感情的升華。

教學準備:教師:學生錄製課文錄音;任意植物的種子;種子生長過程的;音樂。

學生:了解植物的生長、繁衍;作者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種子)這是什麼?(學生回答同時板書:種子)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學生交流課前掌握的植物生長信息)

2、一粒小小的種子也是有生命的,聽,它在向我們訴說著自己的夢呢。(板書:夢)(播放學生錄製的課文錄音)

[點評: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以孩子的童音讀出課文內容,拉進了距離,讓孩子感受到了沒有發芽的種子的一種稚嫩。]

3、說說看,你都聽到了些什麼?(學生談)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種子的夢》。(板書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點評:以孩子的感興趣的視角切入主題,用孩子富有童趣的聲音作為引導,將學生帶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了題目,你想了解些什麼?(問題集中在:種子的夢是什麼?它為什麼要做夢?……)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2、打開書,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

3、檢查預習:

交流作者資料。

檢查生字新詞。

[點評:這一環節將會利用多媒體出示文中需要學生認識記憶的生字詞,在出示過程中,用紅色突出易錯筆劃,引起學生注意。]

4、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5、全班齊讀。

[點評:「學問,學問,有問才會學」,質疑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初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

(三)深入學習,提升認識:

1、這是一首兒童詩,讀過之後,你知道種子的夢是什麼嗎?(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種子夢想自己從播種到發芽,到開花結實,再到最後不斷繁衍。)

2、種子夢想了自己最終能夠開花結實繼續繁衍的生長過程,課文又是怎樣具體描述的呢?再來讀一讀文章。

3、順勢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第1-3小節講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長的種子;在具備一切生長條件下(第4小節),種子發芽(第5小節)。隨後開出了鮮艷的花朵(第6-7小節),最終結實繁衍再生長(第8小節)。

4、出示種子的生長過程。

5、剛才我們看到了一粒小小種子的生長過程。有什麼感覺?

[點評: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助於學生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談感受,是為了讓學生根據所看到的形象畫面,初步體會種子生長的艱難。]

6、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一起感受一下種子生長的歷程。

7、有了夢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實現它。種子又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的?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些什麼?默讀課文。

8、交流。(學生談出在種子的生長過程中有努力也有幫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幫助,那我們就來找找看,種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獲得了哪些幫助?

10、出示學習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將找到的信息在組內交流互補,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深層含義。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對困難的克服。

找出描寫種子生長過程中代表困難的詞句。(冰冷冰冷、土層的壓力、冰雪的妒忌……)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關詞句。(根須吮吸、衝破、積攢力氣、伸展、擠碎、傾心交付……)談談你的體會。

結合兩部分的努力,說說你的感受。

(2)幫助:

種子的生長除了有自己對困難的克服、自己的付出,還要藉助許多其他事物的幫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陽光、蜜蜂、大地……)

12、不難看出,種子的生長是艱難的,要遭遇這麼多困難,藉助許多力量。那它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夢想呢?

(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決心,只要有了這些,它就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願望。儘管過程是艱難的,但是它卻毫不畏懼。)

13、再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配樂)

14、這也是植物的生長規律。播種——發芽——開花——結實——繁衍,過程中要有自己努力,還要有其他事物的幫助。雖然會遇到坎坷,但對於美好夢想的追求不變。

15、有沒有同學也要來談談你的體會?

[點評:教師小結後,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聯想。他們會結合學過的《楓葉如丹》,將植物的生長與人的成長相連。自然抓住文章的難點。在此談出體會,不僅僅是對文章中種子艱難地生長過程,更多的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成長來談。]

16、小結。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種子竟會有如此遠大的夢想,那你呢?你的夢又是什麼呢?

2、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動筆寫下自己的夢。

[點評:作者借種子的夢告訴我們要有追求、有夢想,雖然會遇到困難坎坷,但要勇於面對,儘力克服。學生在理解後,將思想內化,說說自己的「夢」,從而拓展思維,鍛煉表達,也為練筆做了準備。]

附:

[柯岩簡介]

柯岩,女,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廣東南海縣人,滿族。

1949年開始專業創作,先後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專職編劇,中國作家協會駐會作家。

  柯岩從事多種文學樣式的寫作,三十多年來出版過《最美的畫冊》《相親記》《「小迷糊」阿姨》《周總理,你在哪裡?》《奇異的書簡》、《癌症≠死亡》《尋找回來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選》《柯岩兒童詩選》等30部。

  由於柯岩在文學上的成就,她被推選進多種協會、學會,擔任過許多社會職務。如: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委員會全委;中國文聯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北京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副會長及諸多刊物惡毒編委及顧問,並被應聘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山東大學等多所高等學院的教授。

教學反思:《種子的夢》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兒童散文詩,講述了一粒種子的夢想:描述了種子生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幾個階段,表達了種子生長過程中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它與春雨和太陽媽媽之間那細膩的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整體欣賞的方法引導幼兒體會散文的美好意境。通過分段欣賞使幼兒知道了春天是耕種的季節,知道了種子在生長的過程中藉助許多的力量才發芽長大的!而這些都是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決心,它才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願望。教師進一步的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都做了什麼樣的夢?

  冰冰說:「種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寶寶,她和寶寶做遊戲。」

  新蕾說:「種子鑽出了泥土,看見了美麗的花園,種子也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旭旭說:「種子長在幼兒園裡,每天伴隨我們小朋友跳舞、遊戲!」

  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續編的種子的夢,語句通順,想像力特豐富!但是在續編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幼兒說種子會遇到暴風雨的襲擊。也許在孩子們的想像空間里只有美好的意境。為此我續編了種子的夢裡也可能遇到不開心的或危險的事。而這些都是因為種子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美好的夢想,也有實現夢想的決心,它才會不斷地努力,直至實現願望。儘管過程是艱難的,但是它卻毫不畏懼。

  總結:儘管過程有艱難的,但是它卻毫不畏懼。通過不同形式感悟激發了孩子們的情感。通過學習這篇散文,幼兒續編了種子的夢,體現了幼兒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也體現了幼兒純真美好的心靈!通過學習散文拓展了幼兒的思維,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豐富了幼兒的辭彙量。

  本節課中自我評價:

  課堂氣氛好,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很好了鍛煉了幼兒的語言。最精彩的環節就是孩子的續編語言。但是我沒有及時的記錄幼兒的語言,表揚孩子的語言比較單一。通過散文,知道遇到困難要堅強、克服!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自我感覺本節課有的環節內容不夠深入,應確定生成子主題進行第二課時教學。

拓展閱讀

這是印度詩人泰戈爾詩集《新月集》中的兩首散文詩。作者用平和的筆觸,娓娓道來,像在訴說又似自語,描繪了孩子美好、善良的內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孩子的好願望,是學習的重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是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思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內心獨白手法所產生的效果。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用心感受散文詩的意境。

  教學構思:課前,可讓學生有選擇的拜讀泰戈爾《新月集》的其他詩篇,對詩人詩歌的特點有個總體的把握。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自讀自悟,不要強求一致。

  教學準備:泰戈爾的有關資料等。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1、「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吧,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泰戈爾先生用如此優美而恬靜的語言向我們展示生活的真諦,平常在生活中我們也對泰戈爾的詩耳熟能詳,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全面了解一下印度詩人泰戈爾。

  2、作者簡介:

泰戈爾是印度孟加拉地方的人,印度是一個「詩的國」,詩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泰戈爾出身於19世紀中期印度的名門望族,從小受過良好的氛圍熏陶,主要進行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活動的創作,詩集主要有《園丁集》《飛鳥集》《吉檀迦利》。因《園丁集》而獲諾貝爾獎。

  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散文詩《對岸》

  1.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1)「我」想像中的「對岸」,有著怎樣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描繪一下!

明確:「我」想像中的「對岸」,是一片世外桃源般地,恬靜閑適。豐富極具田園氣息的神奇樂土。在那裡,人們耕耘,放牧,各種飛禽鳥獸在那裡自由自在地棲息生長,連長草在月光下也呈現出異彩。

第一部分:這一幅「對岸」的畫面是淳樸無華的農莊田園,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即使那裡的人和物都是那樣的普通平常,甚至夜裡還會有「豺狼 」,但在孩子的眼裡仍就是個可愛而又令人好奇的地方。

第二部分:「對岸」普通池塘的周圍,在孩子看來,飛禽走獸,一花一草,都有生命有情趣,「對岸」是自然界的萬物自由自在生長的地方,一個美麗愉快而令人神往的地方。

  (2)想像如此美妙的景象,作者寄託著怎樣的願望和追求?

明確:請看文章第三部分。(先選其中幾個句子朗讀一下,逐句分析

作者熱愛母親,熱愛故土,熱愛大自然之情正是體現在每段最後「要做這渡船的船夫」,而不是簡單地離開。

  (3)文章中反覆提到「媽媽」,這有什麼作用?

  三、小組合作學習《職業》

  1、小組內自讀

  2、就詩中最吸引人的一點準備向其他小組成員推薦,提示可以聯繫整首詩談,也可以選擇有關的句子朗讀。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預設推薦的理由:《職業》表達了孩子對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嚮往生活,學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談感受點到為止。

  作業設計: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預習下一篇課文。

  課外閱讀泰戈爾的《新月集》及其他作品。

  練筆:我的理想

  板書設計:

對岸 職業

田園樂土 小販

池塘周圍 園丁

渡河船夫 更夫

自由自在 無拘無束

語文天地

這個「語文天地」包括:暢所欲言、筆下生花、金鑰匙和單元小結。暢所欲言是說說我們的心愿,筆下生花是把心愿或有情趣的事寫成小詩,金鑰匙講的是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樣,要發揮自己的特長。

教學目標:明確「心愿」沒有高尚和低俗、合理和不合理之分,說說自己的心愿。把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寫成小詩。明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樣,要發揮自己的特長。指導學生對自己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小結,抓住要點,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養成每單元都進行小結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用詩歌的形式寫出心中的願望

教學構想: 「語文天地」注重學生讀和寫的訓練,教師要用好「暢所欲言」,讓學生先說自己的美好心愿,繼而將之寫成詩歌,激勵學生向著崇高理想而努力奮鬥。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心愿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指名說一說:我們前面學過的課文中的凡卡、種子、《新月集》中的「我」以及法國小女孩的心愿分別是什麼?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心愿是什麼?

二、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心愿。

1、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心愿,注意不僅要說說自己的美好心愿,還要說說為什麼,把自己的做法說具體。

表達要求:表述清楚,敘述完整

聲音洪亮,語句通順連貫

傾聽要求:用耳朵、目光傾聽

小組內評一評選出最佳的選手參加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各小隊推薦一到兩名在全班交流。

生:我的心愿是長大以後掙很多錢,給爸爸媽媽買一套很大很漂亮的房子。

生:我的心愿是每次考試都能考一百分。

好了,我們一起討論一下:你能說說誰的心愿好嗎?好在哪裡?

師:其實,心愿沒有高尚和低俗、合理和不合理之分。

四、在小組內討論:「心愿」沒有高尚和低俗、合理和不合理之分。

五、全班交流。

全班評出最佳表現獎和最佳傾聽獎六、課時小結:同學們,心愿沒有高尚和低俗、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心愿,我們都喜歡聽,也希望大家能朝著自己的心愿努力!

作業設計:

想想自己的心愿和生活中有情趣的事情板書設計:

美好的心愿

表達要求:表述清楚,敘述完整

聲音洪亮,語句通順連貫

傾聽要求:用耳朵、目光傾

第二、三課時

教學內容:筆下生花:寫寫自己的心愿和生活中有情趣的事情

學生學習過程:

一、學習例文,激發寫作興趣。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一想哪些是寫心愿的?哪些是寫有情趣的事的?

指名說一說

唱一唱《種太陽》

聽了這首歌,你了解到作者有什麼美好的心愿呢?

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指名說一說

(可以寫月亮的心愿、地球的心愿等等)

二、指導選材。

啟發:寫詩並不難,關鍵是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樂趣。

從這句話中,你又受到了什麼啟發?

想一想你想寫心愿還是寫有情趣的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互相借鑒、啟發。

三、寫作指導。

1、說一說你想怎樣寫。

作文要求:

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語句要簡練

語言得體

2、如果對寫作內容和體裁感到困難,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用記敘文的形式寫作。

四、學生寫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教師瀏覽學生的習作草稿,針對草稿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修改。修改寫錯的詞語修改不合適的句子、段落看看自己的表達有什麼不恰當之處。

六、學生修改抄寫習作

學生修改

修改完後謄寫

教師巡視指導

小結:

同學們要多練習寫寫生活中的事情,練習使用寫詩的方式進行練寫作業設計:寫寫自我評價等內容

板書設計:

心愿或趣事

表達真情實感。

語句要簡練

語言得體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金鑰匙、單元小結的內容,總結本單元的學習情況

學生學習過程:

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讀過很多書,你們喜歡讀書嗎?從書中,你學到了什麼道理?指名說一說

師簡單進行小結

二、學習金鑰匙。

1.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心目中最崇拜的作家、喜歡看哪一類的書、喜歡寫故事還是寫詩等,交流一下自己在讀書、寫作方面的體會。

2.討論:讀名著、讀同一體裁、寫同一體裁的文章有何利與弊

小小辯論會:

利:可以學到這種寫作方法

鞏固這種寫作方法……

弊:思路有可能有所限制

有可能審美疲勞……

要求:

用目光傾聽

發言時聲音響亮

表達條理清晰

3.引導學生明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一樣,在學習、生活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揮自己的特長。

4、指名說一說

自己的興趣、特長分別是什麼?

說說這些興趣、愛好、特長讓你從中有哪些收穫?

今後你會怎樣做好呢?

說說自己學習了金鑰匙後的收穫

三、單元小結。

1.自我評價。鼓勵學生總結一下自己在學習本單元過程中,創新、合作、說與寫的綜合實踐能力上是否有所提高,學習態度、習慣與情感體驗等方面是否有所改進。

(鼓勵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小結,抓住要點,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養成每單元都進行小結的習慣。)

2.小組合作,進行他評。

3.交流自我評價和他評情況,師生給以評價。

四、課時小結:

作業設計:

預習下一篇課文。

板書設計:

要求:用目光傾聽

發言時聲音響亮

表達條理清晰

第六單元 勞動

幸福在哪裡

教材分析:《幸福在哪裡》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把一口噴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兒的祝福;十年後,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親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說明了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的道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 2、學習本課生字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教學難點: 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教師:作者簡介,文章拓展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對幸福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幸福的真正含義。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播放「幸福在哪裡」歌曲,請學生們欣賞。

2、談談歌曲中唱的幸福在哪裡呢?

3、說說你對幸福的理解:那麼真正的幸福到底在哪裡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於幸福的文章,幸福在哪裡?它告訴了我們答案。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讀課文。

二、入情入境,精讀課文,領悟幸福的真諦。

  (一)指讀文章最後一部分----幸福就在於對人類有益的勞動中。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二)、三個孩子分手後,各從事了哪些「有益於人類的勞動」?

1、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為什麼說他們的勞動是有益的?

2、出示智慧的女兒的話。  ①理解「領悟」一詞的含義。  ②結合三個孩子的經歷理解「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  3、分角色朗讀此部分,感受三個青年的幸福經歷。  三、在這之前,孩子們也做了好事,為什麼就沒有體會到幸福呢?

  1、自讀這部分內容:

  你讀懂了什麼?把讀不懂的地方用筆畫出來。

2、重點研讀三個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個牧童是怎樣挖泉井的?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划出文中的有關詞語、語句。(愉快,高興極了,心滿意足)他們為什麼這麼快樂?(渾濁的泉水變成了清潔透明、清澈的、如同鏡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們為什麼這麼快樂呢?從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尋答案。

①朗讀孩子們說的話「我們把它弄乾凈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領會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兒的話。  四、回歸整體,從三個牧童挖泉井的經歷中,領悟到幸福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  課文的後14個自然段向我們再現了十年後,他們再次相聚的經歷,放手讓學生用心讀書,從人物的話語中領悟幸福的真諦。

五、合作表演本課內容:

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尋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都非常高興,文中的三個牧童尋找到了幸福也非常高興,我們懷著幸福、高興的心情把這個童話故事表演出來好嗎?(學生分組表演)

作業設計:

熟讀課文

寫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感悟

板書設計:

幸福在哪裡

三個牧童

尋找幸福

幸福的含義

幸福在對人類有益的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先談一談自己對幸福的理解,然後談一談自己學習本文後的收穫,深入理解幸福的含義。

學生學習過程:

一、指名說說你與家長交流的「幸福是什麼?」

1、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收穫呢?

2、爸爸媽媽眼中的幸福是什麼?

  兒女的長大

  一句貼心的關懷

  下班後我們送上的一杯熱茶

  我們優秀的學習成績

3、你眼中的幸福是什麼呢?

4、這些幸福是從何而來?

5、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談感受。

舉例:「能使大多數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馬克思」

  「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高爾基」

二、學習本課的寫法。

1.默讀課文,思考本文有哪些寫作方法?

2.思考後交流: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蘊涵著深刻的道理。運用了豐富的想像和誇張的寫法。通過有趣的情節,說明一個道理,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含義。

本文還有前後照應的句子。從文中找出來,我們交流一下。

3.把精彩的片段再來讀一讀。

三、練習:

組詞:壽( )凋( )辨( )螢( )躊( )調( )辮( )瑩( )

招( )舀( )豪( )諾( )沼( )稻( )毫( )若( )

縮句:

我是智慧的女兒。

潮濕的沙土上布滿了鳥爪的痕迹。

作業設計:

預習下一課

收集和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

兒女的長大

一句貼心的關懷

下班後我們送上的一杯熱茶

我們優秀的學習成績

教學反思:

這節課,很多精彩之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富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始終把「讀」貫穿在整個教學中。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本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教師善於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參與到讀中,實現讀和思考的有機結合。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感知文本,課文讀得充分,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一讀讀通課文,掃清障礙,歸納文意;二讀理清脈絡;三、精讀感悟幸福;四、分角色讀,讀出感情,感受幸福經歷。使學生適時親近文本,走進文本,進而對文本產生富有「個人意義」的理解感悟,自然地達到「一個文本,多種聲音」的個性化朗讀的境界。

二、扶放得體。

大綱指出「教學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根據這一教學理念,採取了「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扶」這個環節,教師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打破了按課文順序分析的常規教學法,而是先抓文章的中心句和重點段進行教學,這樣輕鬆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如:教師先提出問題:「這三個青年通過自身的勞動,最後明白了幸福是什麼?」學生很快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幸福就在益於人類的勞動中。接著,請學生閱讀第二部分重點段,思考:三個孩子分手後,各從事了哪些「有益於人類的勞動 」?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幸福?通過劃句子交流,梳理了三個青年尋找幸福的經歷。 在學通弄懂本段的基礎上,老師放手讓學生按照以上方法,合作 學習第一部分。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三、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在理請了課文脈絡,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兩大部分後,教師重點印度學生理解了十年後三個孩子如約相見,各自談十年的經歷和對幸福的認識.總結出寫作特點:詳略得當.,從而指導學生寫作。另外,課堂教學中,注重講練結合。如:訓練學生用兩個「代表」說一句話。充分體現了語文工具性的特點,既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豐富和優化了學生的語言系統,也使情感得以升華。

在抓住重點學習三個年青人說的話時,讓學生在讀句之後想像,從而獲得情感體驗,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感受到語言的優美。最後聯繫生活,先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有益於人類的事?進而再說說生活中你做過哪些事,讓你有幸福的感覺?層層深入,把握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既有所學,更有所悟。藉機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結合課文語句和生活實際理解為什麼三位青年感覺勞動可以帶來幸福,質疑:難道僅僅只有勞動才能帶來幸福?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層次的理解。

四、適時拓展,強化主體情感。

在全文學習即將結束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出示與「幸福」有關的名言警句,讓學生讀,非常必要:既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幸福其實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盡義務造福人類。

五、板書設計精練。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獨具匠心,言簡意賅,只用了10多個字,就把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表現得淋漓盡致、一目了然——幸福就是治病救人,幸福就是對人有利,幸福就是春種秋收。再配以形象的的簡筆畫,更是生動、有趣。由此看出執教老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較高的板書設計水平。

六、結束語精彩

如果我們把整堂課或整篇課文的教學比作一台戲,那麼,結束語就好比這台戲中的壓軸戲。本節課教師採用了點明主旨式結束語:「勞動是光榮的,在勞動中,我們會感受到收穫的驕傲;勞動是幸福的,在勞動中,我們會享受那美妙的過程;勞動是快樂的,在勞動中,我們體驗到了「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欣慰。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美。讓我們一起去享受自然和社會賜予我們的幸福吧!」教師用言簡意賅的結束語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結,啟發性、感召力很強,達到了課已盡,意無窮的教學境界。使學生從總體上對勞動、對幸福的真正含義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畫龍點睛,水到渠成,突出了教學重點,提高了教學效率。

這是一堂真實的課, 所以不可能十全十美,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完善。比如:在學生齊讀課題後,讓學生質疑「想知道什麼」,接著教師又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質疑,重複。如果直接看插圖質疑,馬上帶著問題整體感知全文會節省時間。另外對「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這個中心句讀和悟都不夠充分,若能把這個中心句出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反覆讀,討論這句話的含義,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再放手學習「他們都做了哪些有益的勞動」效果會更好。第3、在學生進行配樂朗讀時,語速過快,跟課件不同步,若是能及時提示效果會好得多。第4、出示名言警句時大屏幕上的字過小,不清晰,今後課前準備應再充分些。最後建議教師的平翹舌應區分清。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粗淺的看法,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同仁課後能與我商榷。

古詩兩首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詩的題材非常特殊,寫的是正在從事緊張勞動的冶煉工人,這類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詩中是絕無僅有,而且就是在中國整個詩歌藝術寶庫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發出讚美和欽佩之情。

教學目標:

1、讀懂二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描寫的勞動情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無私奉獻、團結向上的精神。

2、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誦這二首古詩。

教學重點

1、了解古詩所描寫的勞動情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無私奉獻、團結向上的精神。

2、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了解古詩所描寫的勞動情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無私奉獻、團結向上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作者簡介。

學生:預習課文,查找有關材料。

教學過程

學習第一首古詩

(一)、了解詩人,初讀古詩 ,激發興趣。

1、複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曾學過一首古詩叫《靜夜思》,你還能背下來嗎?(指名背,再齊背)()

2、激情談話,介紹背景,了解李白。

你們還記得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對,他是詩人李白。當李白在秋浦時,感覺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好像已經走到了一個死胡同,看不到出路與光明,以至於他也像一般的文人墨客一樣,聽不得秋日的猿鳴,但是當他一旦接觸到火熱的生活和激情的迸發,那怕是與他平常的生活全不相干的體力勞動,他也能夠從中吸取生活的力量,感受人生的真諦,從而在心靈上獲得洗禮,在靈魂上得到新生。於是,他可以迅速忘卻自身的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頭來,熱情地謳歌生命,讚美勞動,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讓他再次萌發創作的靈感。他筆下的冶煉工人的勞動情景是一番怎樣的場景呢?

3、板書課題 :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秋浦歌其十四》。(師板書課題)

(點評:引導學生回顧舊知,引出新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然後通過對作者創作背景簡介,為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做好感情鋪墊。)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自由讀詩,邊讀邊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或者你讀懂了什麼?

⒈ 生自學,並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

⒉ 檢查反饋:

(點評:學生人人參與,在補充、完善、爭辯中,培養了思維的創造性和敏捷性。)

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古詩一、二句,作者從視覺的角度,通過側面描寫,向人們展現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1)、作者給我們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提示:第一句是全景,只見爐火熊熊燃燒,映紅了整個天地,在夜幕中遠遠望去,景色非常壯觀;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見從爐中噴出一股股紫色的濃煙,時而有腥紅的火星從爐煙中歡快地跳出來。

(2)、通過「亂」這個字,你體會到什麼?品味作者的用詞之妙。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詩人在親臨這種火熱的勞動場面後,所引起的興奮、欣喜而又夾雜著新奇、讚歎的多重感情體驗,然後通過品讀來回味。

古詩三、四句,作者從視覺、聽覺的角度,通過正面描寫,體現了工人們那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

(1)、「赧」什麼意思?你感受到什麼?

赧的本意是因為羞愧而臉紅,

工人們的臉龐因為爐火的烘烤,因為勞動的緊張,在月色的籠罩下和爐火的輝映中,一個個顯得精神煥發,紅光滿面。

(2)、在這樣的勞動狀況下,工人們的心情如何?怎麼體會到的?

繁重的體力勞動,並沒有壓垮他們,相反,他們在這種艱苦的創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種發自內心的豪邁與振奮,所以,他們才能夠一邊揮汗如雨地工作,一邊情緒昂揚地放歌,那高亢的勞動號子,此起彼伏,響徹夜空,編織成一曲粗獷的勞動創造一切的讚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為之激情蕩漾起來!

(3)、想像一下,工人們是怎樣勞動的?

(4)、看到這樣的勞動情景,此時,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讀,體會。

作者對創造性的勞動和質樸的勞動者的由衷的讚美和欽佩之情。

(5)、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什麼?

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

(6)、教師小結:,如果說詩歌的前三句是通過主要是通過畫面來表達詩人內心所受到的視覺衝擊的話,那麼在詩歌的結尾,則是通過音響效果來重現詩人當時所感受的聽覺震憾,連"寒川"都不能自已,那麼就更不用說天生浪漫,感情豐富的李白了。他在這一瞬間,已經全然忘記了自己滿頭的白髮,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貴,體驗到勞動的崇高,於是他的內心再也無法消沉,他的靈感又一次煥然噴發,於是大筆一揮,創造出了一幅有聲有色,無比壯觀的秋夜冶煉全景效果圖,言簡意賅又淋漓盡致地千載之下,我們都似乎可以體會到李白在寫作此詩時那種欲罷不能,不吐不快的創作慾望。

(7)、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8)、齊背古詩,邊背邊想像情景。

(點評: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詩文.的「空白」處,引導學生多次想像,,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學習第二首古詩

一、啟發談話。

  1、同學們,誰還記得《鋤禾》這首古詩?能給大家背一背嗎?

  2、這首詩選自《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二首,板書課題:憫農(二)

  二、學生自學

  1、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藉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藉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三、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粒、顆、閑、夫、餓、死"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2、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死:第四筆是點,第五筆是撇。

  餓:熟字"我"加上"飠"就是餓。

  顆: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換上頁字旁,就"一顆星"的顆。

  3、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李紳是唐代詩人。《憫農二首》是李紳流傳下來的最傑出的作品,思想內容深刻,對比鮮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列出來)

  粒:像米一樣細小而成顆粒狀的東西。

  粟:穀子,小米。這裡泛指糧食的種子。

  顆:小而圓的東西。

  閑:無事可做;空閑。

  夫:和農組成農夫,意思是:農民。

  猶:還。

  餓:肚子里沒有食物。

  死:沒有了生命。

  四海:我國古代認為中國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內"指全國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春種一粒粟:春天種下一粒穀物的種子。

  秋收萬顆子:秋天收下千顆萬顆的糧食。

  四海無閑田:天底下沒有一畝閑荒的土地。

  農夫猶餓死:仍然還有不少農民吃不飽肚子而被餓死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請學生在全班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四、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然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練習朗讀,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朗讀競賽,然後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五、練習鞏固

  1、練習按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粒:左窄右寬,"立"字略短。

  顆:左右﹑寬窄﹑高低﹑長短一樣,"果"字的最後一筆是點。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寫下來。

  天()拉()一顆()

  夫()粒()一棵()

  3、背誦古詩

  (1)自己練習背誦

  (2)指名背誦

  六、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七、布置作業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

勞動的開端

教材分析:

《勞動的開端》是一篇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的文章,作者吳運鐸根據自己的戰鬥經歷寫成傳記《把一切獻給黨》,本課就是節選於本書。從課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目標:

1、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步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綱簡要複述第—天挑煤的經過。

3.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4、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鍊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重點 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作者簡介、課文背景介紹

學生:預習課文、查找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了解課文大意,以「哪些原因令我肩頭的擔子如此沉重?」為探究點,引導學生在充分自主閱讀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共同探究造成擔子沉重的種種原因,從而體會我受到的苦難

學生學習過程:

一、解題激疑,揭示新課  1、「開端」是什麼意思?「勞動的開端」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9課《勞動的開端》。  2、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這是一次什麼樣的勞動?作者什麼時候去參加勞動的?為什麼把這次勞動稱為「勞動的開端」?通過這次勞動反映了什麼…… 二、學習圖片,理解內容  1、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請認真看這幅圖,說說你從圖中什麼地方,感受到了什麼?(瘦小、草鞋、羊腸小道、托著扁擔、有的同學說他長得面黃肌瘦,身子是皮包骨頭;有的說他穿著補了又補的衣衫,腳下是破草鞋;有的說他家很窮,否則小小年紀也不會出來乾重活了;有的說山路難走,小男孩挑得煤很重,扁擔快把他壓扁了;也有的說他很堅強,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同學看了後,都覺得他很可憐,同時顯得很堅強。) 2、你能用精鍊的詞語來表達這幅圖的意思嗎?(給圖取名)(艱難的挑煤之路、挑煤的艱難、重擔) 3、剛才有同學說我肩頭的膽子很重,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大家來估計我肩頭的擔子有多重嗎?那麼這副擔子究竟重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不防來研究研究。該研究什麼內容? 三、主動探究,讀文悟「艱難」 1、激趣導入: 下面我們跟隨作者一路挑煤,請看作者第一次挑煤的段落(10——29自然段)找一找,令這副擔子沉重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如果按一個原因擔子句重了10斤的話,看看你能否把這副擔子的重量準確地稱出來。讀課文找艱難的句子。 2、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一下,一共找到了哪些原因。 (2)、抓住感受最深的1-2個句子,自由選擇學法讀懂難句。 3、全班議讀: 隨機出示有關句子,引導學生讀讀悟語,悟悟讀讀,逐步加深對「我」所受苦難的認識。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來,好像落在萬丈深淵裡,渾身疼痛。原來桌子被人抽掉了,礦上的辦事人來開磅稱煤了。著重引導學生理解這要命的一「摔」雖然發生在挑煤之前,但是它不僅給我的身體帶來巨大的痛楚,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摔給我帶來的侮辱,彷彿在我的心頭撒了一把鹽,它令我痛苦,令我憤怒,更令我肩頭沉重。

這山原來沒有路,那些人踩出來的小路滑極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來回晃蕩,像是打鞦韆。

引導學生著重理解由於山路難走,煤筐搖晃的厲害。「打鞦韆」著重寫出了煤筐搖晃的厲害程度。

紅腫的肩頭跟滾水燙過一樣疼,腿上的傷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著兩隻空筐回到家裡。著重理解紅腫的肩頭和流血的傷口帶給我的是巨大的痛楚,但更可悲的是身心俱痛令我肩頭更加沉重。

四、質疑想像,寫話析「堅強」

1、談話質疑,引導想像:

師複述課文,課件出示對話:當「我」帶著渾身的傷痛一頭倒在床上,細心的母親給「我」打來洗腳水,我卻怕被母親見到傷口而不願洗,反而說「我明天還去挑。」;母親問「我」吃過飯了嗎?「我」卻答「我不餓。」同學們, 「我」回家後與母親的這番「平靜」的對話。當「我」回答「我不餓。」後,對話戛然而止。隨著這番對話的結束,母子倆的心情也隨之而靜了嗎?

2、小組討論後指名說:不平靜的原因。

請認真讀讀剛挑完一天煤的「我」和母親的這段看似平靜的對話,感受一下這母子間不平靜的複雜心理,體會一下這母子間的感情。你猜其實他們在心裡和對方說著什麼呢?

3、寫話訓練:(自由選擇一個內容寫一段話)

A、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作者故意平靜地、不加任何描繪地記敘了「我」挑煤回家後與母親的對話,透過這簡短的文字我們走進了母子倆「洶湧澎湃」的內心世界。你覺得作者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堅強、懂事)

四、內外結合,積累拓「堅強」

同學們,今天,我們和主人公一起沿著山路,一步一滑踉踉蹌蹌往前走的時候,我們都感到是如此地沉重和艱難;而當我們聽他平靜地說出「我明天還去挑。」時,更多的是讚歎和折服。曾有人寫下詩句讚美作者吳運鐸:威風凜凜數運鐸,死神屢屢擦肩過。拼將殘軀酬壯志,換來神州滿春色。中國保爾人欽敬。

當然,在讚歎之餘,別忘了去讀一讀吳運鐸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或去觀看電影《九死一生》和電視連續劇《中國保爾》。尤其要讀一讀,看一看吳運鐸後來在戰場上3次身負重傷的事迹,想一想這一些事迹與他小時候挑煤的故事有什麼聯繫。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給課文分段,理解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舊社會窮人苦難的生活。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

1、指名讀課文

2、說一說:

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最後又寫了什麼?

作者先寫自己小時候家裡窮得揭不開鍋,為了解除飢餓的威脅,決心去挑煤。再寫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最後寫第二天又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二、根據「決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細讀課文,加深認識

1、作者參加的是怎樣的一項的勞動?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2、重點讀議比喻句,教師點撥。

(1)「看著一家人挨餓,我心裡像油煎一樣」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變,還可以怎樣說?

看著一家人挨餓,我心裡很難過。

②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好?為什麼?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心裡的難過程度。說明才十二歲的吳運鐸就已經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和有了為家庭分擔憂愁的願望。

③有感情地朗讀。

(2)「工人進出……從窯里拖出來」

①變換說法。

工人進出連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進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來。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勞動條件太差,幹活太累,資本家簡直不把工人當人待。

③感情朗讀

(3)「得了吧……把你壓扁了」

①變換說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動煤?你這麼瘦,不要讓扁擔把你壓扁了。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當時身體瘦小,無法承擔挑煤的中獲,但生活所迫,只好硬著頭皮去挑。

③感情朗讀

(4)「睡的正熟……渾身疼痛」

①變換說法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來,重重地摔在地上,渾身疼痛。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進一步說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這反映了礦上辦事員得冷酷無情,舊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冷漠,窮人的孩子到處受欺侮。

③感情朗讀

(5)「肩上的煤筐……打鞦韆」

 ①變換說法

肩上的煤礦來回晃蕩,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後。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方法寫出了人小體弱的吳運鐸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勞動的艱難。

③感情朗讀

(6)「紅腫的肩頭……一樣疼」

①變換說法

紅腫的肩頭很疼。

②比較體會

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肩頭疼痛難忍的程度,說明了挑煤勞動的艱苦。

 ③感情朗讀

四、進一步理解中心

1、為什麼作者的肩膀又紅又腫,第二天還去挑煤?

作者年齡雖小,但意志堅強,困難再大也嚇不倒它,一定要用勞動來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飢餓威脅;可以看出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確實沒法活,作者雖是一個孩子,正是在校讀書的年齡,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擔。

2、讀讀「從此我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說說「從此」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把第一次挑煤稱作「勞動的開端」?

因為挑煤是作者參加的第一次勞動,而且又以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所以把這

事叫做勞動的開端。

作業設計:

1、把課文縮寫成100字左右的短文。

2、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板書設計:

決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

教學反思:

《勞動的開端》節選吳運鐸的《把一切獻給黨》。文章的篇幅比較的長,給學生的閱讀理解帶來拉很多的障礙,特別是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如何讓學生抓住中心內容迅速的進入文章」在課前我一直思考著。經過對教材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教學的情況來分析,就此問題,有以下幾點感受。

1、抓題眼,奔重點。

我們的語文教學,應從學生剛接觸課題開始,就啟發他們圍繞課題提出疑問,一早

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教學第一課時時,我以審題為第一教學步驟,抓住「開端」,讓學生自己理解詞意,書喲課題的意思。在這一環節後讓學生質疑。學生質疑的問題基本上是集中的。1、作者第一次勞動從事的是什麼勞動?2、是怎麼勞動的?3、第一次勞動的感覺是怎樣的?4、勞動以後又怎樣了?這些問題就是這篇課文的學習任務,學生給自己提出了學習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我再組織學生閱讀文本。學生帶著心中的疑問,去與文本充分的接觸,閱讀的目的性強了,思維的馬達發動了,效果也明顯了。經過交流,學生對文章的重點有了把握,這樣就更有利於對文章的理解了。學生順著問題,找到了課文的重點段落,即作者第一天挑煤的經過。這為隨後的學習帶來了不少的方便。陸九淵曰:「為學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抓住題眼,由學生質疑,理清了課文的脈絡,把握了課文的重點,幫助了學生很好的去學。這不是簡單的「告知」與「被告知」,而是一個積極主動,建設性的過程。

2、抓文眼,悟中心。

在教學《勞動的開端》的第2課時中,抓住學生第一課時中質的疑「第一次勞動的感覺怎樣?」引領學生進入課文。學生在自己閱讀文本的基礎上,交流了自己所感受到的作者第一次勞動的感覺。學生對文本的自我感悟,有助於與文本產生共鳴。當問及作者對第一次勞動的感覺時,學生都找到了「艱難」這個詞。「艱難」是這篇課文的「文眼」,課文的整體內容,包括具體涉及到的體現的詞句也比較的多。而這些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悟到課文的中心。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是在學生找到文眼的基礎上,以文眼為切入點,以「文中哪些具體的詞句讓你感受到那份艱難的?」為引領,進入課文的中心內容,反覆揣摩,朗讀,感悟中心。

語文天地

本次綜合活動安排了一篇根據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嶗山道士》改寫的故事,還安排了與勞動有關的懇談會。讓學生與家長共同探討有關勞動的問題。

教學目標

把握文章基本內容,了解主要情節和它所揭示的中心。引導學生與家長交談,觀察家長或周圍的勞動者一天的工作情況,體會勞動創造了財富,同時也激發學生對勞動者的熱愛。培養學生勞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體會勞動創造了財富,激發學生對勞動者的熱愛。培養學生勞動的意識。

教學構想:拓展閱讀的學習,結合學生看過的動畫片等來學習,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綜合活動的學習則引導學生結合實際來做。

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言引入

同學們,聽過「穿牆術」嗎?今天,讓我們走進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去,看一段與「穿牆術」有關的故事。

二、揭題,板題

1.板書課題:嶗山道士,讀題。

2.釋題:嶗山道士是指在嶗山那兒的一個道士。道士信奉道教的修行人。

三、初讀,自學課文

1.自由讀,畫出文中生僻字拼讀,查字典理解意思。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試著概括。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課件,指名拼讀生字詞。

2.正音。

3.課文主要內容。課文描寫了一個遊手好閒的富家子弟王七,向嶗山道士學穿牆術的故事。

五、抓住重點展開學習

1.默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

(2)分段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遊手好閒的富家子弟王七準備去嶗山道士訪仙學道。

第二部分(地2~9自然段):寫王七來到嶗山拜學道的情景。

第三部分(地10~16自然段):寫道士教王七穿牆術的情景。

第四部分(17自然段):寫王七回到家裡就想妻子炫耀穿牆術,結果失敗了。

2.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在讀懂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

(2)小組交流。

(主要了解王七在學道的過程中,吃不了苦,只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

3.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在讀懂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

(2)練口訣→喊「進去」→不敢進→壯膽進→喜出望外

(3)聯繫可後最後一段,說說王七學法書的結果怎樣?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①結果:王七無法穿牆,反而撞了一個大包。

②原因:他不聽道士的告誡,向妻子炫耀穿牆術。

六、揭示本文寓意,突破重難點

1.討論

(1)你認為王七是一個怎樣的人?

(2)現實生活中真有穿牆術嗎?

(3)蒲松齡寫的《嶗山道士》用意何在?(你學了課文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2.彙報。

(1)王七是一個不肯吃苦,遊手好閒,想投機巧,捕撈而獲的人。

(2)沒有。人穿牆沒有,但信號穿牆的例子有。

(3)目的是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要肯吃苦,下功夫,否則一事無成。那些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人最終是沒有好下場。

七、拓展延伸

1.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現象。

2.指導閱讀。

3.談談《聊齋志異》的部分內容。

作業設計

1、複述故事。

2、閱讀《聊齋志異》。

3、自己觀察家長一天的勞動情況

板書設計

嶗山道士

學法術投機取巧 一事無成

第二課時

綜合活動

教學內容:

學習綜合活動的各項內容,讓學生學會了解爸爸媽媽的勞動,學會感恩;並且要親自參加勞動,協助父母做好家務等。

學生學習過程:

一、交流課前布置的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觀察家長一天的勞動情況。

2.小組中選出一人,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4.總結:通過同學們的交流,我們發現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們不僅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要照顧我們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勞動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勞動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

二、行動:

把自己觀察到的忙碌的一天,記錄在備忘錄上。

然後同桌間互相交流一下

三、展示我們有關「勞動」的圖片,

欣賞這些勞動場面的圖片、照片,大家說一說,議一議。

指名簡要談談自己對勞動的體會

展示勞動成果,同學間議議。

請那些家長過於溺愛的孩子談自己聽後的感受,然後發出這樣的呼喊:「讓我們去做吧,不要溺愛我……」

四、、學習「金鑰匙」的內容

1、指名讀一讀「金鑰匙」的內容

2、指名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大作家的作品

第三課時

1.同學們,因為勞動,我們有了現在美好的生活,因為勞動,我們變得更加熱情和健康。勞動,不僅創造了人,而且創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勞動生活無論過程是多麼苦澀的,結果卻是快樂的。

2.選擇自己平日經常做的一項勞動內容寫一寫。

要注意寫具體,抓住幾處寫細緻,注意寫出自己的真情。

3.構思並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修改作文

5、謄寫作文

作業設計

1、繼續關於勞動方面的調查。

2.完成一份關於勞動的手抄報。

3、統計一年來家庭的勞動成果

4、完成「單元小結」

板書設計:

選擇自己平日經常做的一項勞動內容

寫具體,抓住幾處寫細緻

注意寫出自己的真情

修改作文

第七單元 尊嚴

囚歌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葉挺將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憤慨,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為革命而獻身的豪情。

  2.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詩歌,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內涵。

  教學重難點

  感受葉挺將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憤慨,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為革命而獻身的豪情。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 揭示課題

  (板書:「囚歌」)請學生讀課題。觀察「囚」的寫法,從字面看「囚」該怎麼解釋?交流對「囚歌」的理解。

  (二)回顧歷史,了解葉挺

  1.回顧歷史:為了謀求人民的幸福,建立新中國,無數革命英雄,與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被捕入獄,經受著敵人的拷打和迫害,但他們始終堅貞不屈,頑強地鬥爭著。(出示相關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2.了解葉挺: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葉挺的資料。(在交流彙報中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三)初讀詩歌

  1.自由讀文,感受葉挺的革命氣節。

  2.小組讀文,說說自己的收穫和發現。

  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

  ①詩中「人」、「狗」、「門」、「洞」、「活棺材」、「地下的烈火」各指什麼?

  ②作者用什麼手法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醜惡嘴臉?(對比)

  3.指名朗讀課文,小組競賽朗讀。(在讀中進一步感受詩人的品格,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四)細讀詩歌

  1.鼓勵學生自主質疑。

  2.學生提問,篩選出中心提問:葉挺想要的「自由」和敵人給予的「自由」一樣嗎?如果不一樣,有什麼區別?

  3.小組閱讀詩歌,並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並予以指導,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兩種「自由」的區別。

  4.小組交流彙報。

  葉挺的自由:堅持真理,堅持自己的革命信念,做革命者、真正的人的自由。

  敵人給予的自由:放棄真理,叛變革命,投降、出賣戰友,做他們的「走狗」的自由。

  (詩歌充滿了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憑藉分析講解會使其中飽含的情感大打折扣,所以在指導學生多讀的基礎上,抓住一個重點問題討論,會有助於學生與文本對話,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

  5.想像葉挺當時在怎樣的心情下寫成這首詩的?(學生交流)讓我們帶著對葉挺的敬佩之情來朗誦這首詩,能背下來的同學可以背誦。

  (五)總結

  戰爭的歲月里,無數革命英雄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堅貞不屈,追求革命理想,希望同學們在課餘收集革命詩歌,了解革命英雄的故事,感受他們的壯志豪情。

晏子使楚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讀懂句子含著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國,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二、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理解晏子反駁楚王的話,邏輯關係嚴密。  四、教學準備  電教媒體、挂圖、小黑板。  五、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㈠教學目標

⒈學會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⒉讀通全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聰明才智和善變的口才。

⒊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駁楚王的話,邏輯關係嚴密。

㈡教學過程

⒈揭題解題。

⑴、使:出使。

⑵、簡介晏子。(見「背景知識3」)  ⑶、簡介「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

⒉按要求自學課文。

(1)輕聲讀,讀通文中的兩個長句子。

(「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腳碰腳。」「淮南的柑桔……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

(2)自學生字,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大夫敝國、國勢、安居樂業,飲酒取樂。

⑶、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⒊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名朗讀,檢查長句子和是否讀通,隨機正音。

  ⑵、區別「大(da )夫」與「大(dai )夫」。

  (前者指古代官職的名稱,後者指醫生。)

  ⑶、注意「敝、臣」的筆順及「淮、尊」的字形。

  ⑷、指名說說對思考題的理解。  (只作為檢察學生對內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學生回答完全正確。)

  ⒋學習1、2、3、自然段。

讀課文,思考:

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關句子。

  ②、晏子反駁楚王,結果如何?文中哪一個詞最能說明這一問題?(「只好」)

晏子並沒有要求一定要開城門,而當接待的人把他的話傳給楚王后,為什麼楚王「只好」吩咐開城門?

討論後教師作如下板書:

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用「因為……又因為……所以……的句勢寫話。

  ⑷、扣「只好」,明關係。(楚王如果堅持要晏子鑽狗洞,也就承認了「楚國是狗國」;楚王當然不會承認,所以「只好」吩咐大開城門。)

  ⑸、小結:從中,你對「晏子」有什麼進一步的認識?

  ⒌做作業本上1、2題。

  ㈢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

  ㈠教學目標

  ⒈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會說出楚王侮辱晏子時的話中之「話」和晏子反駁楚王時的話外之「話」。

  ⒉理解第二、第三次晏子反駁楚王話中的邏輯推理。

  ⒊進一步認識晏子過人的才智和善變的口才。

  ㈡教學過程

⒈學習第4自然段

(1)默讀思考,從哪幾個詞可以看出楚王對晏子的態度?

(從「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對晏子十分輕蔑。)

  ⑵、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說的話,說說他的話中之「話」。

  ⑶、划出晏子反駁楚王說的話,說說他的話外之「話」。

(4)根據晏子說的話,仿照前一節課老師的板書,學生自己板書歸納,理解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寫出「結論」。

  ⑸、教師點撥:如果楚王認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於承認楚國是下等國家;楚王想不承認,當然他的「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也就是廢話,所以他「只好」陪著晏子笑。

  ⒉學習第5自然段。

(1)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話,說說楚王怎樣侮辱晏子。

  ⑵、划出晏子反駁楚王的話,理解兩個「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氣候、水分,土壤不同,後者指社會風氣、社會環境不同。)

  ⑶、重點指導學生填些「結論」。(楚國的環境不好社會風氣差或楚國是擱強盜國。)

  ⑷、教師點撥:晏子先舉例,再針對楚王的侮辱,運用同樣的推理,駁得楚王「只好賠不是」。

  ⒊課堂小結:根據課文,說說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過人才智?(讓學生自由發言。)

  ⒋作業本上3、4題。

  ㈢課後小結:

               第三課時

  ㈠教學目標

  ⒈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意。

  ⒉深刻認識晏子過人的才智和善變的口才。

㈡教學過程

⒈學習第6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放在課文結尾有什麼作用?

(點明事情的結果,照應開頭,說明楚王改變了對晏子的態度。)

改雙重否定句為肯定句,比較語意。

  (「從這以後,楚王很尊重晏子了。」書上原句比改後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語氣更強烈。

  ⒉深刻認識「晏子」。

  學習課文後,你喜歡晏子嗎?為什麼?

  (有過人的才智,善變的口才,不畏強權,熱愛自己的國家。)

  ⒊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分段,再寫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著國勢強盛,想趁機侮辱出使到出國的晏子。(起因)

  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針鋒相對,三次反駁了楚王對它的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經過)

  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結果)

  ⒋課堂作業:完成作業本三第5、6題。

  ㈢課後小結:

為了他的尊嚴

教學目標

1.在預習時,通過學生自主努力,自己運用喜歡的方法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使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

4.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及行為,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使學生懂得做人要有尊嚴,要用自己的勞動實現自己的價值。

5.教學難點分析 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使學生體會到老婦人的行為實際上喚醒了乞丐的尊嚴。

6.教學課時: 兩課時

7.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尊嚴」這個單元,在前兩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革命者葉挺和齊國的使者晏子,他們為了真理,為了國家始終堅貞不屈,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課文《為了他的尊嚴》,看看這篇課文又和尊嚴有什麼關係。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  2、誰為了他的尊嚴?(學生邊回答邊隨即板書,婦人——乞丐)   (過渡: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來讀讀課文。)  3、自由讀課文,讀准生字,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講了什麼事。  4、課文中的生字都認識了嗎?誰願意來讀一讀?(出示課件1)  (抓住學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重點指導,幫助學生記住。)  5、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三、理清文章脈絡 1﹑自讀課文,文章分為了幾部分來寫的?小組討論。 2﹑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寫獨臂乞丐來老婦人家乞討,老婦人讓他搬磚才肯給他錢,他很生氣,後來在老婦人的帶動下,他搬完了磚,並留下了自己擦髒的白毛巾作紀念。 第二部分(第9----12自然段)寫雙臂乞丐寧可不要施捨也不肯搬磚,以及老婦人與孩子的對話,點明婦人堅持讓乞丐搬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3----21自然段)寫獨臂乞丐成功後,謝贈老婦人,老婦人不接受這種贈送。 四、小結:本節課我們認真學習了生字詞語,初步感受了這個給人以啟示的故事,獨臂乞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 二 課 時

一.複習導入

1、(課前板書:為了他的尊嚴) 齊讀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題中的「他」 是指乞丐。

你見過生活中的乞丐是什麼樣子的? (自由說)

過渡:看得出來,同學們非常善於觀察生活!生活中的乞丐形形色色,課文又是怎樣描寫乞丐的?

二、默讀課文,整體回顧

1. 默讀課文,勾出文中描寫乞丐樣子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讀後的感受。(課件2)

2. 指名彙報讀 (前: 可憐; 後 :氣度不凡)

3. 再讀感受,乞丐前後形象的巨大變化(讀出對比,讀出理解)

過渡:是什麼事讓這個可憐的乞丐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指名彙報)相機板書:婦人  勞動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 體會獨臂乞丐勞動的辛苦

師:搬磚對於我們健全的人來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於只有一隻手臂的人來說也會這樣容易嗎?

(1)找出文中描寫乞丐搬磚的句段,讀一讀,與同桌交流交流你有什麼感受。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詞句感受到的?(生找重點詞句,朗讀並感受)

(2)指名彙報(讀乞丐勞動的情景,課件3出示內容 )

(3)朗讀體會獨臂乞丐搬磚的艱辛

(個別讀——同學賽讀——再讀感受——親身體驗(搬磚)——齊讀體會)

過渡:如此辛苦的勞動,值得嗎?

2. 體悟獨臂乞丐的所得

①師:這位乞丐,他最初希望從女主人這裡得到什麼?(施捨)通過搬磚的勞動,實際上他得到了什麼? (指名理解)

據答板書:找回尊嚴

②說說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小結:獨臂乞丐通過艱苦的勞動不僅得到了應得的報酬,更重要的是他還找回了自己做人的尊嚴。

過渡:然而,對於搬磚這樣的平常小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3. 自讀9-12自然段,比較學習

(1)自由讀9-12自然段,找一找,對搬磚這件事,還有哪些人有什麼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指名彙報(課件4)

雙手健全乞丐的做法:(設想他的將來)

其他乞丐的做法:

孩子的不解:

母親的看法:

(2)相機指導婦人的話及孩子的不解

(課件5出示)「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齊讀——同桌讀——再齊讀)

師: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自己思考後跟左右的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搬,可以獲得報酬,找回尊嚴;不搬,只能等待施捨,失去尊嚴)

小結:獨臂乞丐通過艱苦的勞動找回了尊嚴,雙手健全的乞丐卻只想不勞而獲,也許永遠只能做乞丐。不同的做法,就這樣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課件6出示:)

不勞而獲得到的是施捨,靠勞動掙來的是報酬,只有勞動才能找回尊嚴。(齊讀)

過渡:明白了這個道理的獨臂乞丐後來成功了,他回來報答他的恩人,但婦人卻拒絕了。

4.分角色朗讀13-21自然段,體會婦人的美好品質。

①同桌自由分角色朗讀課文13-21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婦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②指名彙報。

小結:這位可敬的老婦人,不僅尊重乞丐,幫助乞丐找回自己的尊嚴,而且同樣要求自己用雙手創造未來,不願接受別人的饋贈。

5.品讀回味:

(1)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麼作用?

(小結:「婦人的孩子」代表了慷慨施捨乞丐的人,他們不懂得與其向乞丐施捨,不如喚起他們的尊嚴; 「雙手健全的乞丐」代表那些能幹活而不肯幹活的人.寧可低三下四乞討的喪失自尊的人。)

(2) 這篇文章中有好幾個人物,讓你最感動的是誰?為什麼?

6.回歸主題,升華情感

師:對於課題中提到的「他」,你還是認為僅僅指乞丐嗎?(我認為他不僅指的是乞丐,也指了婦人,更是指我們不願失去尊嚴的每一個人)所以,我們可以說用勞動創造自己的未來,不僅是為了他的尊嚴,也是為了婦人自己的尊嚴,更是為了我們每個人的尊嚴。

7.板書設計]

為了他的尊嚴

搬磚掙錢

婦 人乞丐

找回尊嚴

8.課堂練習

1﹑給下列字注音。

橄、欖、綹、濡、掙、挪、履、董、酬

2﹑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請簡要寫下來。

3、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麼作用?

「婦人的孩子」代表了(); 「雙手健全的乞丐」代表() 。

9.作業安排

1、閱讀短文《嗟來之食》,圍繞著尊嚴這個主題,談談你對文中主人公的認識。

  2、搜集有關「尊嚴」的格言和故事。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教材,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人教資源網等。

11. 自我問答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女主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頭獲取所得,使乞丐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從而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讀,在讀中悟,讀中理解。如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8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邊讀邊思考:1、當乞丐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女主人,這時,他會想些什麼?2、女主人為什麼會說:「這是憑你自己的力氣掙的工錢?」3、臨走時,乞丐為什麼要擦髒的毛巾作紀念?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討論和交流,懂得了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的報酬,才有尊嚴,靠施捨養活自己是可恥的道理。

語文天地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 繼續用學過的方法積累新詞、好句。

2、提醒學生自學生字,在積累的同時理解詩意。

3、讀一讀課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體會因果關係句子。

先表明態度,後說明理由;

先說明理由,後表態度。

4、引導學生摘錄課文中類似的因果關係的句子。

5、四人小組交流體會。

二、讀一讀

1、學生自讀古詩句。

2、學生自學詩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組交流詩句含義。

4、全班交流體會。

A、人要順應天時,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

B、 有了財富,不能放縱自己,整天沉溺於酒色。看到貧窮的人,不能欺辱,面對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沒有原則的屈就,這才是大丈夫。

C、 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四、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開卷有益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意。

討論:文章所表達的意思。

2、思考:「嗟來之食」的的含義。

3、學生複述課文。

討論交流:展開辯論——那個人該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二、辯論會

1、全班分為兩組,展開辯論。

正方:那個人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反方:那個人該吃黔敖的東西

2、正反方自由組合討論。

3、全班交流。展開辯論。

4、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麼?(尊嚴)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學生開始習作。

6、修改習作。

7、抄清習作。

第八單元 火與光

普羅米修斯的故事

教學目標:

1、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獨立識字。認識本課11個生字,在課文中能正確認讀,並做到正確書寫,準確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做法,感悟這位人類的英雄為拯救人類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和英雄氣概。

4、激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並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英雄的行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快速瀏覽課文中,理清文章層次,概括文章大意。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做法,感悟這位人類的英雄為拯救人類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和英雄氣概。

教學難點:

在學習課文中激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並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英雄的行為。

教學準備:引導學生查找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資料。通過翻閱書籍,了解普羅米修斯這一西方神話中的人物。製作需要重點理解的句子的教學,製作普羅米修斯受難時的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通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火」導入

1.導語:

同學們,對於火,大家都不陌生,你能說出火的用處嗎?誰能說說?

指名回答:(比如:火能燒熟食物,火能驅趕野獸,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帶來溫暖,火能燒開涼水,火能通報敵情,火能傳遞信息,火能煉造工具,火能幫助人們戰鬥……)

在發明電之前,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火。可以說,火啟迪了人類的智慧,火賦予了人類騰飛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偉大發明。就像同學們所說的,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徵。在中國有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在古希臘,也有一個關於火的神話故事,你想不想了解一下呢?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普羅米修斯的故事》,相信你一定會為故事的主人公所感動的。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課文,讀准字音、認準字型,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如:鐐銬、侵襲、繚繞等)

2.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①生字新詞都會讀了嗎?誰想大聲讀一讀?

(課件出示,指名小組讀)評價,糾錯

②我們男女生來比比看,輪讀生詞,看誰讀的正確。(男女生輪讀,評價)

③課文中還有一些詞語比較難讀,你有沒有信心讀好啊?

那好,讓我們來讀讀吧!(出示)指名讀,糾錯,評價。(出示金鑰匙,指導如何讀人名)

3. 大家對生詞掌握的真不錯!你能說說課文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指名回答)

那麼,讀了這個故事,普羅米修斯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他是一個英雄,他熱心幫助人類,他甘願自己受到懲罰也要把火種帶到人間……)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是的,普羅米修斯是個英雄,那麼課文中哪些段落描寫了他的英雄行為呢?請你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生默讀,教師巡視指導。)

2. 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評價)

你能體會一下普羅米休斯此時的心情嗎?(同情人類,堅定取火種的決心;看到人類一天比一天幸福,心裡很高興和欣慰;受折磨時的堅強,毫不屈服……)

你能把你體會到的感情讀出來嗎?誰想讀讀?(課件出示,指名、評價)

還有哪些句子體現了他的英雄行為呢?(同上)

3. 對於普羅米休斯的這些英雄行為,你能用更簡潔的詞語概括嗎?指名回答,相機板書。

4. 同學們說得真好!課文描寫普羅米休斯的英雄行為,哪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會留下這麼深的印象呢?(請你默讀課文,思考一下!指名回答)

你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是啊,普羅米休斯是真正的英雄。難道我們的英雄就該受到如此的懲罰嗎?不!請你讀讀課文有關段落,看看人們是如何對待他的。誰來讀讀?(指名讀)

5. 是的,通過學習課文,你能談談你認為怎樣的行為就是英雄行為?在小組內說一說。指名彙報,評價

6. 你能聯繫生活實際,說說我們生活中的英雄嗎?(指名)

四、總結拓展

今天,我們學習了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休斯的英雄故事,其實在古希臘神話中,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比如課文中提到的宙斯、海格利斯、赫利俄斯等,他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他們,大家可以找來有關的書讀一讀,如《荷馬史詩》《神譜》等。

作業設計

摘抄課文中的生字生詞,積累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談對英雄行為的理解。

學生學習過程

一、遊戲導入:

1、中國有個成語「巧舌如簧」,說的是舌頭靈巧,很能說。咱們來一個「巧舌如簧」,這邊有幾個挺煩瑣的詞語,你能把它讀準確嗎?

普羅米修斯  阿波羅   宙斯   赫拉克勒斯

2 咱們難度加大一點,要又快又準確地讀完,注意平舌音和翹舌音。複習

二、複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同學們迅速地看一遍課文,說說這幾個人物之間的關係?

  (出示)

      太陽神阿波羅

      普羅米修斯眾神的領袖宙斯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繼續感受英雄的痛苦

師: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帶來了火種和光明,讓人類擺脫寒冷與黑暗,由於他觸犯天條,所以他遭受宙斯最嚴厲的懲罰,身受酷刑。那麼,他經受了怎樣的痛苦呢?請你找一找普羅米修斯身受酷刑的段落。

(出示)

  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隻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了。

  觀察圖片,划出表現普羅米修斯遭受痛苦的詞語,自己讀一讀。

三、感受英雄的作用

 師:普羅米修斯是天神,人類沒有火併不影響他過無憂無慮的神仙生活。他可以對人間的悲慘不聞不問,他卻冒著生命危險從太陽神那裡盜來火種,有人說普羅米修斯很傻,覺得他不值得,你認為呢?  1 假如,你是普羅米修斯,你會這麼做嗎?願意像普羅米修斯那樣,冒著生命危險,為人類造福的同學請站起來!  2 (可能還會有人覺得普羅米修斯這樣做太傻,那麼我們有一個任務,請你從課文中找到理由去說服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好嗎?我從課文中找的依據是(划出有關句子)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沒有火,人們只好吃生的東西,在無邊的黑暗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長夜。  指導朗讀,你有感受了嗎?你從那些詞讀出由於沒有火,人們生活很悲慘?(參考:「無邊的黑暗」,人民生活很不方便,「一個又一個」長夜很漫長。)  讀著讀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3、自從有了火,人類就開始用它燒熟食物,驅寒取暖,並用火來驅趕危害人類安全的猛獸……  教師引讀,有了火,人們開始用它——  理解「驅寒取暖」  火種來到人間之後,人們的心情真是。(能不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  四、想像寫話:(請你大膽地發揮想像,把下面地話寫完整。)男人們(怎樣?),女人們用火(怎樣?),孩子們(怎樣?)

五、小結:

有了火,我們不再茹毛飲血,吃生的食物;有了火,我們在漫漫長夜有了光明的陪伴,不再孤獨;有了火,我們趕走了寒冷,擁有了溫暖,我相信學到這兒,每一位同學都想讚美我們的英雄——普羅米修斯,都願意成為他那樣位別人造福的人。

作業設計:

抄寫詞語

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太陽神阿波羅

普羅米修斯——英雄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的問題全部不剩的解決,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激起他們開展課外閱讀的興趣,我想這才能體現「大語文觀」。課本就是一座橋樑,在目標達成的基礎上,生成新的資源,生成新的目標,才真正讓語文課堂走向開放。這節課的的最後可設計安排這樣的閱讀:同學們,要想更多地了解關於普羅米修斯及赫剌克勒斯的情況,建議大家課後讀一讀《希臘神話故事》《羅馬神話故事》,它將會使你明白宙斯為何不肯給人類火種?最後宙斯又是如何甘心讓赫剌克勒斯將普羅米修斯救走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由課內引向課外,做到課內學習與課外延伸相結合。

奇異的激光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說明文。作者言簡意賅地從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三方面說明激光是「奇異」的光。並且運用了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介紹了激光的特點和用途,從而更加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激光確實是「奇異」的光。

學情分析:激光這種高新技術,對於學生來說也許很陌生,但是它卻在軍事、醫學等方面應用十分廣泛,並且有著特殊的貢獻,因此,應該讓學生對激光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學生在第九冊教材中已經初步體會了說明文文字精鍊,數據準確,說服力強的特點,也初步學習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在本課的學習中,應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目標:

1、通過流利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的9個生字,正確理解讀寫「研製、灼傷……」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異」的光。

3、了解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並能找出本課介紹激光特點的說明方法。

4、激發學生對激光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科學。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異」的光。

教學難點: 了解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並能找出本課介紹激光特點的說明方法。

教學準備:教師: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激光的音像資料。學生:搜集生活中運用激光的例子。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學習本文,了解本文的內容,了解激光的奇異之處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課

1、板書課題:奇異的激光

談話:你對激光都有哪些了解?(指名學生交流)

老師這兒有一組激光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激光圖片)

相信今天學了這篇課文後你會對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基點

1、過渡:請大家翻開書,小聲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反覆多讀幾遍。(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過渡: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自學了生字,老師要檢查一下大家自學的情況。(出示課件:詞語、多音字)檢查學生生字識記情況。

3、導語:剛才大家讀了課文,你對激光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4、學生交流,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概括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教師板書)

三、潛心學文,品讀詞句意味

1、過渡:在這三部分內容中一定有你最感興趣的一部分,任選其中的一部分,用你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可以一邊讀一邊划出相關的語句,還可以把你的感受和體會寫在句子旁邊。

(學生自學,讀一讀,劃一划,寫一寫)

2、導語:把你對最喜歡的那部分內容的感受和體會,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交流。(學生在小組中交流,教師參與其中)

3、集體彙報交流:指名讓學生交流最喜歡哪一部分內容? 讀一讀划出的相關語句,並(1)談一談對這寫語句的理解。

「最亮時,它比太陽還要亮100億倍呢!打個比方說,我們如果用眼睛對著電燈看,就會感到刺眼;如果看太陽的話,就會有暫時目眩感覺;我們如果對著激光看,眼睛就會嚴重受損,以至永久地失明。」(課件出示)

(2)這段話用了對比和舉事例的方法來說明激光是最亮的光的。結合你的生活體驗,當你用眼睛看太陽的話,你會有什麼感覺?(學生抓住「目眩」)

隨機讓學生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

結語:看太陽都會「目眩」,激光比太陽還要亮100億倍,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交流體會,指名試讀這段話)

教師範讀,全班讀。

學生交流、補充,揭示利用激光的這個特點可以用在軍事上,做激光槍和激光炮等。(板書:軍事)

過渡:激光不僅是「最亮的光」,它還是「最快的刀」和「最準的尺」,有喜歡這兩部分內容的同學嗎?誰想來談一談你的體會?

(學生任選其一,交流體會。)

(3)放手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地讀相關的句子來充分體會激光是「最快的刀」是「最準的尺」以及利用激光這兩方面的特點可以用在醫學和測量等方面。(板書:醫學、測量)

教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抓住相關語句中的重點詞語去理解,再帶著體會去讀。

(指名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

(4)教師結語:通過剛才的學習,使我們了解到了激光是目前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和「最準的尺」,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可以用在軍事、醫學和測量等許多方面,所以「激光」真是一種「奇異」的光啊!

四、拓展延伸,充實文本內涵

1、過渡:激光的用途遠不止這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能見到激光的身影,你們想一想,都可以在哪些地方見到它呢?

2 、學生自由發言。

3、導語:關於激光,課前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我們來看一看。

課件出示:部分關於激光的資料,全班學生閱覽。

教師結語,激發學生情感:其實,激光的用途還有更多,有待於我們進一步去開發和研究,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就在咱們班中有同學在研究激光這一科學領域中傳出佳音。

作業設計:

抄寫詞語

繼續收集有關激光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奇異的激光最亮的光 軍事

最快的刀 醫學

最準的尺 測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交流收集到的有關激光的資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激光的奇異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

指名讀課文

聽寫生字詞語

二、了解文章結構。

1、讀第一段與最後一段,看看這兩個自然與全文有什麼關係?(總起、總結)

  2、寫作順序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進行說明。

三、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

  1、比較句子:

  ①你知道嗎?現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是激光。

  ②你知道嗎?現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準的刀是激光。

  (通過比較,了解表達方法,通過三次重複更能體現只有激光才是最亮的、最快的、最準的光,同時增強語勢,強調激光的神奇。)

  2、進行語言訓練:把激光作為主語表達?

  (讓學生懂得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感受中國的語言文字很有魅力。)

句子(1):太陽、電燈發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手電筒和探照燈雖然能將光集中起來向一個方向發射,然而,這種光經過一段長距離後,還是要向四面八方散射,激光卻有很強的方向性,也就是說,它能集中向一個方向發光。

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

(作者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體現出激光具有方向性,能集中向一個方向發光,所以很亮。)

  句子(2):最亮時它比太陽還要亮100億倍呢。

  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列數據,以數據說話,以數據來說清道理。

  句子(3):打個比方說;如果看太陽的話,就會有暫時的目眩感覺;我們如果對著激光看,眼睛就會嚴重受損以至永久地失明。

  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舉例子、對比的說明方法,更加突出激光是最亮的。

四、知識擴展

  指名說一說自己所收集的有關激光的知識,了解激光在生活中、祖國的建設中的作用。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不光了解到有關激光是最亮的光的特點和作用,還學習了運用作比較、舉例子、列數據的說明方法,來把一件事說清楚,說具體。我希望大家能舉一反三,把這些方法用於自己的寫作中來。

作業設計:

   用如果……就會;如果……就……;如果……就會……。練習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奇異的激光

對比

列數據

舉例子

教學反思:

對於不同題材的文章,該「讀」什麼,怎樣「讀」?是需要好好琢磨的。開始,我覺得引導學生讀懂激光的奇異就可以了,體現在哪些方面。其實像這樣一篇說明文,我們要讀它向我們介紹的知識,讀懂特點——應用——優勢之間的聯繫。《奇異的激光》向我們講述了激光是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這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我們要懂得的是激光的特點——發光方向集中、沿直線傳播、經過凸透鏡聚焦到一點的溫度高。正是由於這樣的特點,所以激光才具有亮度高、溫度高、準度高這樣的特性。於是在軍事、科技、醫療等方面被廣泛應用,而激光在各個領域應用的優勢又源於它的特點。例如激光在軍事戰略、戰術上的應用,便於瞄準射擊,攻擊敵方的防禦系統,使敵軍喪失戰鬥能力。在醫學方面,可以利用選擇性光熱作用,就像凸透鏡聚焦光線一樣,焦點最熱,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直接作用於患處,提高臨床醫學的準確性和安全性。這樣才能算使學生讀懂了與激光有關的一些知識。

學什麼呢?——激光奇異嗎?是不是覺得很神奇,那作者是怎樣寫的,讓我們感到這樣的驚奇呢?了解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通過換一種說法的形式,體會形象、準確地說明讓我們感到激光的奇異。了解一些科學術語——激光(撞擊分子或原子使其受激放射出光子)、人造光、方向集中、研製、切割、吊線等等。

上完這樣一節課,我憂急萬分!我們要掌握大量的科學的知識,而這方面我欠缺得太多太多了!對於這樣的文本解讀,需要大量的相關知識,需要在備課之前查找許多相關資料,這樣才能對文本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只有老師「讀」懂了,學生才能「讀」懂!希望大家指點!

燈光

教材分析

《燈光》是一篇凝聚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的文章。該文通過一件關於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說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提醒我們要建設好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創建的偉大祖國。

學情分析

文中所寫的戰爭年代與學生所處的和平環境相去甚遠,學生知之甚少,可能無法體驗當時的處境,因此,課前要引導學生收集查找有關資料,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多感悟。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了解作者由具體事物而產生的聯想,理解課文思想內容。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鬥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體會革命前輩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教師:作者簡介,文章拓展資料。

學生:預習課文,查找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講讀課文,理解作者對於燈光的特殊感情,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我們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電燈「。你都見過什麼燈?假設沒有燈,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你們喜歡電燈嗎?

作者也象大家一樣喜歡電燈,尤其是夜幕降臨以後,照耀著天安門的千萬盞燈火,因為沉浸在這燈的海洋中,內心會感到光明和溫暖。此外,作者喜歡燈,還因為,在他內心深處深藏了一個感人至深、和燈光有關的故事。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思緒,回到故事的發源地——1947年初秋的豫皖蘇平原。

二、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

(王願堅,當代著名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創作了許多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被列入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閃閃的紅星》,他是劇本的編者之一。)

2、檢查生字的讀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讀音

三、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

2、怎樣把課文分成三段?

四、理清第二段的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講了一件什麼事,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講的: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這一段分成三層。

2、學生按要求自學。

五、深入理解第二段內容。

(一)理解第一層

1、指名朗讀第一層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層的內容。

(在圍殲戰開始前,「我」在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身邊。這是一位年輕的戰鬥英雄,他在激戰之前心情是那樣的平靜,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書中的插圖,看得那樣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從插圖中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和情景,想到了未來,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看書,該多好啊!」)

3、激戰馬上就要開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想什麼呢?

(革命勝利以後,勞動人民將有可能為建設祖國,為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為地主資本家賣命,他們的子女將有可能在舒適的環境中讀書學習,而不再像父輩那樣被剝奪了上學的權力......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郝副營長高尚豐富的內心世界。)

4、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名學生把這一層再朗讀一遍。

(二)理解第二、三層。

1、指名朗讀。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層的內容。

(突擊連衝進守敵圍牆後,後續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繫。這樣,突擊隊孤軍深入,得不到增援,圍殲戰有可能失敗,情況非常危急。人們望著黑魆魆的圍牆,萬分焦急。就在這緊要關頭,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了。人們懷著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遺體。)

3、課文中說「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對這句話有什麼體會?(表現了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

4、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名學生把「戰鬥打響後」和「戰鬥勝利後」這兩層再朗讀一遍。

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第二段。

2、預習課文的其它部分。

板書設計

「多好啊」 引起回憶

燈光 回憶往事

回到眼前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理解課文,體會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作出的貢獻,懂得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朗讀上一堂課學的課文。

2、作者是怎樣想起這段往事的?我們來學習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指導理解下列詞語:漫步、清明節、(漫步是沒有目的的悠閑地走。清明節是節氣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這個時候很容易想起革命先烈。)

3、引起我回憶往事的原因是什麼?

(背後傳來一聲讚歎:「多好啊!」勾起對往事的回憶。這三個字是連接現實和往事的一根鏈條,因為英勇犧牲的郝副營長也說過:「多好啊!」)

4、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名學生再朗讀課文的這一部分。

三、學習結尾部分

1、學生通過查字典,弄清「璀璨」「華燈」的意思。

2、「我」怎麼會想起郝副營長這位親愛的戰友?

(一是見到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因為郝副營長生前也曾經憧憬過這美麗的燈光;二是聽見遊人發出的「多好啊」的讚歎,因為郝副營長生前也曾經這樣讚歎過。)

3、教師小結:這個結尾部分和開頭都寫的是現在,相互照應。「我」在天安門廣場璀璨的華燈下回憶往事,包含著不忘不過去,應該把先烈的精神發揚光大的意思。

四、全班合作探究。

1、「多好啊」一詞三次出現,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2、你對「燈光」的怎樣理解?

五、感情朗讀,聯繫實際,交流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實際,暢談學文後的感受。

六、實踐活動:

收集閱讀王願堅的其他作品。練習朗讀全文。

作業設計:

1、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2、縮寫第二段。

板書設計:

引起回憶

燈光 「多好啊」 憧憬未來

英勇獻身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想選編此文的目的應該是讓這感人的故事熏陶學生的心靈。如今,華燈初上,夜幕降臨,沒有誰會認為這很特殊。而在那特殊的戰爭年代,卻有人為了璀璨的華燈而戰。一連三次:「多好啊!」一步步直入主題,幸福生活是人人都要追求的,對未來的嚮往與憧憬是人類心中永恆的追求與渴望。學這樣一篇課文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太有用了!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個人為中心的意識增強,為他人著想,心中有他人的想法淡化了,當學生朗讀課文,讀到「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時,學生分明眼中有異常,情緒也低沉了不少。我想這就應該達到了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了!

拓展閱讀

《燈塔》這篇童話講的是大海上的一座燈塔日夜為航海的船隻導航,得到船隻和海鷗的歡迎,卻也遭到潛藏在水下的暗礁的仇視。有一天夜裡,燈塔遭遇到狂風暴雨和閃電雷鳴,可他毫無畏懼,依然堅定的履行自己的職責。第二天黎明,它告訴海鷗它之所以不懼怕,是因為它認為自己在做著對人們有益的事。

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燈塔的品質,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聯想到了什麼,談談自己的體會。體會文章結尾畫龍點睛的作用。小有有能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文中寫了哪幾種事物,並體會燈塔的可貴品質。

難點: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聯想到了什麼,談談體會。

教學構想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自主讀書的過程中了解文中寫了哪幾種事物,引導學生仔細讀讀對事物的每種描寫,體會燈塔的可貴品質。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聯想到了什麼,談談體會。

教學準備: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燈塔嗎?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嗎?

  (燈塔在大海中為人們指引方向。)

誰能說一說你所見到的燈塔是什麼樣子的呢?

教師適時評價

  2.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燈塔有關的文章。

  二、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

  2.指名朗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

  (文章講了燈塔不畏狂風暴雨的侵襲,依然堅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人類服務。)

3.再讀課文,思考文中寫了哪幾種事物?

  (文中寫了船隻、海鷗、暗礁、燈塔、海浪。)

想一想寫這些事物的原因是什麼呢?它們有什麼寓意呢?

指名說一說

  4.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這幾種事物,你又聯想到了什麼?

  (聯想到了有些人為了維護正義,不畏艱險,努力去與惡勢力抗爭,最終取得勝利。)!

  6.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談收穫

1、學了這片文章,你對燈塔又有了什麼認識?你想怎樣來讚頌燈塔呢?

2、學了本文,你有什麼收穫呢?

四、總結

希望同學們都能像燈塔下樣做一個堅持正義的使者。

作業設計:

寫寫讀後感

板書設計

             燈塔

           堅定履行職責

           為人類服務

語文天地

這個「語文天地」包括:暢所欲言、初顯身手、筆下生花、金鑰匙和單元小結。暢所欲言是交流有關火、燈的話題,初顯身手是查閱有關燈的資料,筆下生花是些有關燈的故事,金鑰匙講的是注意朗讀時可以淺唱低吟。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自主創新,培養學生髮明創新的興趣,指導學生運用平日積累的詞句,敢於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自己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小結,抓住要點,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養成每單元都進行小結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不同的選題適時指導學生寫作,敢於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教學構想: 「語文天地」注重學生說和寫的訓練,教師要用好「暢所欲言」,讓學生先說自己對燈或火的認識,繼而將之寫成習作,發揮自己的想像。

教學準備:課前學生們組成了活動小組,選擇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課外實踐,共過各種渠道搜集、查閱資料,結合書中的圖片資料,了解燈的功能,燈的樣式的變化。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暢所欲言,引導學生交流有關火、燈的話題。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

回憶這一單元的主題,想一想是誰把火帶給了人類?談談你對火的認識、了解。

二、交流: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火的神話故事?

請同學講述,全班共同評議。

評議時注意理由充分,態度誠懇、平和。

三、談談對燈光的了解

1、說說生活中,你都見過什麼樣的燈?

簡要敘述這些燈的樣子、用途等,說說燈光帶來的好處、益處等。

師生共同評價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說說想像的燈,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設想,啟發學生在表達式描述想像中燈的樣子、特點以及用途等。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話要完整、有條理。

師生共同評議,教師小結。

3、簡單地畫一畫、寫一寫

四、交流

指名介紹自己的作品

讀一讀自己所寫的內容

作業設計:

修改自己的文章、作品

板書設計:

暢所欲言

說話要完整、有條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交流燈的功能及樣式的變化,想想並畫出自己最想發明的燈,辦一個有關燈的圖片展。

學生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課前學生們組成了活動小組,選擇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課外實踐,共過各種渠道搜集、查閱資料,結合書中的圖片資料,了解燈的功能,燈的樣式的變化

二、交流

1、選擇同一研究課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共同交流查閱的資料。

2、向全班同學介紹所查閱的資料。

3、寫出調查報告或辦一個展覽,為展覽起一個響亮、新穎的名字,並寫出解說詞。

4、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自主創新,把最想發明的燈畫下來,介紹其特點。

教師要注意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髮明創新的興趣,要重視給學生交流和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和展示中體驗實踐的樂趣。

三、調查報告的寫法

調查報告的寫法,包括標題、署名、正文。

正文部分即調查內容。通過敘述、調查圖表、統計數字及有關資料,用綱目等的形式把主體內容有條理地、準確地揭示出來。

作業設計:

學寫調查報告

設計想像的燈

板書設計:

調查報告

標題

署名

正文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容:結合「初顯身手」活動,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進行寫作。

學生學習過程

一、讀一讀「筆下生花」,確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想想自己家中的燃料或照明用具有什麼樣的故事?自己最喜歡的燈有什麼特點?你為什麼喜歡它?插上想像的翅膀,想想回到了不會用火的時代,那生活會是什麼樣子?想像你所喜歡的燈的樣子、用途等.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確定交流內容。要敢於發表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二、作文要求

內容具體

敘述合理、生動

語句通順、連貫

有新意

三、全班交流、評議。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四、先寫完的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將習作讀給同學聽,師生評議修改。

作業設計:

修改作文、謄抄作文

板書設計:

筆下生花

內容具體

敘述合理、生動

語句通順、連貫

有新意

第九單元 破除迷信

西門豹治鄴

教材分析

《西門豹治鄴》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了解散到那裡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文章刻畫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的形象。描寫了西門豹如何將計就計,懲除邪惡,除害興利,重點記敘了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文章在寫作上主次分明,詳略得當。教學這篇課文時,要幫助學生理解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對話,弄清河伯娶媳婦的來龍去脈。

學情分析

對於封建迷信活動,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了科學地認識和了解,在閱讀中能揣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學生能在領悟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結合生活,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生活並宣傳破除迷信活動,有意識的豐富自己的見聞,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目標

1、運用工具書、聯繫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讀寫「荒蕪、巫婆、打扮、磕頭、求饒、渠道、灌溉」等詞語。

2、理清課文順序,知道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於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荒蕪」、「官紳」、「收成」「提心弔膽」等詞語。了解西門豹是怎樣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學難點西門豹破除「為河伯娶媳婦」這一迷信的辦法妙在哪裡。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預習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學生了解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幫助學生弄清西門豹是怎樣用事實教育老百姓的,同時體會西門豹過人的才智和謀略。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言板書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西門豹治鄴」。

  板書課題:西門豹治鄴  2.解題:

  「西門」是複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兩千多年戰國時期的人。

過渡語:那麼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他的什麼事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西門豹的什麼事?

二、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事?(主要寫戰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群眾一起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故事。)

三、學習第一段。

思考:

1.從課文哪句話可以看出西門豹—到鄴地就進行調查?(找老大爺問怎麼回事)  2.西門豹向老大爺調查了哪兒件事?(①為什麼田地荒蕪,人煙稀少?②是誰要給河伯娶媳婦的?③新娘從哪來?④漳河有沒有發大水?)  3.從老大爺的回答中,西門豹了解到哪些情況?(①河伯娶媳婦是造成「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主要原因。②巫婆和官紳是首惡分子。③巫婆和官紳騙錢害人,使家裡有女孩子的紛紛逃走。④漳河從沒有發過大水,倒是年年鬧乾旱。這四個問題的調查結果,成為西門豹治鄴的可靠事實依據。)  4.出示課件理解句子含義。  西門豹說:「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從表面上看,河伯確實很靈。因為河伯要娶媳婦後的確沒有發過大水。但實質是,漳河沒有發過水是因為這裡降水量少。「年年鬧旱災」就是證明。巫婆官紳恰恰利用了這裡的氣候條件來欺騙老百姓,西門豹講這句話時心裡已經明白河伯娶媳婦是個騙局。「還真靈啊」是反話,帶有諷刺意味。「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說明西門豹已經根據了解到的情況,想好了對策。  這一節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即含蓄地總結了上面的調查結果,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門豹已想好了懲治首惡分子的好辦法。)  過渡語:西門豹會怎樣做呢?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二段。  四、自由讀第二段  1.前後討論、讀完這段後,你們知道了什麼?(知道了西門豹把巫婆和官紳都扔到河裡去了……)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指名讀有關段落)  2.出示課件、理解句子含義  (1)西門豹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西門豹這樣說是為了找個理由把巫婆投到河裡。說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要「另外選一個漂亮的」,並不是西門豹真的這樣認為,而是故意裝著認真給河伯娶媳婦,用這些話作借口。「麻煩」是表面上對巫婆說的客氣話,實際上是把巫婆投到河裡去。)  (2)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會兒」並不是真的要等巫婆從漳河裡出來,而是做出等了一會兒的樣子。「還不回來」,並不是西門豹認為巫婆能回來,而是故意這樣說,表面上做出以為巫婆能回來的樣子。「麻煩」,是表面上對官紳頭子說的客氣話,實際上是要嚴懲這個官紳頭子,把他投進漳河裡去。)  3.那麼西門豹為什麼不直接把巫婆、官紳抓起來殺掉呢? (這是因為當時老百姓還沒有真正認識到巫婆和官紳的真面目,西門豹這樣做目的是為了使廣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婦的現場受到深刻的教育,從迷霧中覺悟過來。所以西門豹將計就計,也若有其事似的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就這樣,西門豹用看河伯娶媳婦的辦法使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懲治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紳。從此「漳河也沒有發大水」,說明給河伯娶媳婦與漳河發大水沒有關係。用事實教育了那些被巫婆、官紳愚弄的老百姓,破除了迷信。)

過渡語:西門豹破除迷信後又做了些什麼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段

五、學習最後一段

1.西門豹又做了些什麼?(興修水利引水灌溉)

2.這一段哪些地方與開頭照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應了開頭「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這種照應方法使前後意思相反,進一步說明西門豹治鄴有功。)

3.再找一找課文中前後照應的句子。(開頭巫婆、官紳們的態度是「急忙迎接」,後來「提心弔膽,氣不敢出……」這是前後對照的句子。)

4.說說這些壞蛋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開頭他們以為西門豹真的是來參加河伯娶媳婦的儀式,後來發現西門豹是將計就計,嚴懲他們,所以態度變化極大。)  六、總結全文

通過全文的理解,你認為西門豹是怎樣的人?

(善於調查,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

作業設計: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抄寫生字詞語

板書設計

        西門豹治鄴        調查了解,破除迷信        有勇有謀,懲辦惡人        敢作敢為,興修水利        與民作主,為民除害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清條理,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3.複述課文。

4、指名複述課文,師生評議

二、再讀課文:

1、按照「調查情況—懲辦惡人—興修水利」的順序給課文分三段  第1—9自然段為第一段,第10—1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16自然段為第三段。深化專題,體驗情感 2、補充題目:()的西門豹 填空並且說明原因 善於調查,有勇有謀,敢作敢為與民作主,為民除害。 找書上的有關語句來加以說明 3、小結提升: 西門豹懲治了哪些壞蛋?他用什麼計策來懲治他們的?這在三十六計中叫什麼計?(將計就計)還可以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紳的河伯娶媳婦辦法來懲治他們。 三、總結: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兩千多年前,可流傳至今,人們會永遠記住這個成功治鄴的縣官——西門豹。 四、拓展延伸 從西門豹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指名說一說 作業設計: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西門豹治鄴》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了解散到那裡的豪紳和巫婆勾結在一起為害百姓,便設計破除迷信,大力興修水利,使鄴地繁榮起來的故事。  這是一篇傳統的歷史故事性課文,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在本課的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教師帶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引導學生「愛學」、「學會」、「會學」上。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徹底揚棄了情節分析。多餘的情節分析已被公認為現代教法所不取,但是如何從語言文字角度去教課文,卻頗為棘手。我以學生的認知特點為綱,自主感悟人物語言為目,正確估計學生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的感受知順序,用一個發散式的探索提問,涵蓋全文,組織起科學的教學程序,輕鬆地突破了感悟「語中有話」的難點,然後順勢拓展。這樣便從課文中跳出來,站在語文的廣度、高度上來把握教學策略,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  2、綜合訓練了聽、說、讀、寫。在本課的教學中,讀、寫能力得到了主動的發展,把「讀——說——讀」緊密地反覆結合在一起訓練。感悟西門豹的話中之話,必得讀,而讀出其語氣,演得逼真又得通過說來暴露思維過程。最後的情趣作文又把聽、說、讀所得綜合起來。這樣語文素質得到了整體的發展。  3、在課堂教學的最後,設計了一個給西門豹送匾額的環節,讓學生思考一下匾額上會寫些什麼,然後動筆寫下來。旨在讓學生動筆的同時揭示文章的主旨,豐滿人物的形象。  4、讓學生演課本劇。讓學生在感受人物的同時,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和語言表現出來。  聯想是橋樑,想像是翅膀。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合理想像,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活見鬼

教材分析:《活見鬼》是新世紀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言課文。這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雨夜,兩個人鑽到同一把傘下走,互不說話,雖互疑為鬼,走到橋上時,一個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兩人都認為遇到鬼了,天亮後,兩人互相看看大笑起來。在那個信鬼神的年代,人們懷疑有鬼是很正常的。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幹什麼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沒有鬼的,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否則會鬧出笑話!這篇小文章短小精悍,幽默風趣共有三個層次:一是雨夜兩人同行;二是互相懷疑,一人撩試後把「鬼」擠下了水;三是兩個人相遇後相視笑了。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藉助《活見鬼》這篇文章,學生將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信心,並為今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1、由於上學期學生接觸過文言文。學生有一定的學習文言文的經驗。

2、學生已具備的能力有:能流利的朗讀現代文,能表達自己的見解;有獨立學習及合作學習的習慣;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如:使用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等;能結合課文內容查閱有關資料。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學會本課5個生字。

2、能正確斷句,流利地朗讀。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3、能根據現代文、工具書理解文章內容,在反覆誦讀課文中,能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能領悟文言文語言的凝練,吸收我國古文的精華,感受古代語言的優美。

5、使學生懂得幹什麼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沒有鬼的,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

教學重點:學習文言文要能正確斷句,流利地朗讀。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1、學生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能讀懂全文。

2、 理解兩人為什麼會「相視愕然,不覺大笑」?

教學準備:1、教師根據情況準備相應的教學。

3、 學生預習課文。帶工具書。查找有關寫「鬼」的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且從中理解人們幹什麼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沒有鬼的,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否則會鬧出笑話!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相信世界上有鬼嗎?可是在明代人們卻信神信鬼,就在這個信鬼的年代,一個雨夜,發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們想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

2、初讀正音。

3、古文看起來美,讀起來更美。文中的字都認得嗎?交流一下,誰先來讀,我們注意聽。生指名讀(隨後正音)

4、 解詞斷句

文言文的學習和我們現代文的學習也有相通之處,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有助於讀得更好。對照譯文,你理解了那些字詞意思? 例:古文的第一句話,誰先來嘗試——有赴飲夜歸者,值大雨,持蓋自蔽(出示譯文:有個人赴宴後深夜回家,正趕上天下大雨,就撐起傘來遮雨。)

你覺得該怎樣讀,試一試,我們一起畫畫節奏線。

生:有赴飲︱夜歸者,值︱大雨,持蓋︱自蔽。

看加上節奏線,讀起來就顯得抑揚頓挫。誰也來讀

指名讀

(隨後解釋部分詞語,師生共同把古文的停頓劃好)

有赴飲︱夜歸者,值︱大雨,持蓋︱自蔽。見︱一人︱立︱檐下,即︱投傘下︱同行。久之,不語,疑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奮力擠之橋下︱而趨。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門,告以︱遇鬼。俄頃,復見一人,遍體︱沾濕,踉蹌︱而至,號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視︱愕然,不覺︱大笑。

三、再讀古文,領悟中心

1、對照譯文,看一看自己翻譯有哪些好的方面,還有哪些不足。

2、請學生說說故事講了什麼?

3、比較一下古今語言的不同。

4、兩人為什麼「相視愕然,不覺大笑」?

(笑自己的膽子太小,其實沒有鬼是自己心中有鬼,是自己把鬼引到心中的……)

課文中的哪個地方你覺得最可笑?(學生回答)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回顧:雨夜兩人同行;互相懷疑,一人撩試後把「鬼」擠下了水的語句) 能把這可笑的場面繪聲繪色的描述一下?

相機引導朗讀:

笑過之後,我們來回味這個故事給我們怎樣的啟迪?

你能想像出當時的場面嗎?他們會說些什麼?

學生回答。

5、嘗試性背誦,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6、這篇古文告訴我們什麼?

(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初步懂得幹什麼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沒有鬼的,要相信科學反對迷信,激發學生邊讀邊想。在反覆誦讀之後,引發學生想像,並通過談論、誦讀等形式,展現學生對課文的「個性化感悟」。)

四、回顧課文,師生漫談。

1、學了本文,你有什麼體會?可以從內容和文體兩方面簡單寫一寫。

2、師生共同動筆寫體會。

3、師生交流。

(引導學生寫體會,為的是啟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感悟語言,並用最簡潔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體驗。這種體驗是自主和個性化的,較好的體現了讀寫結合。教師與學生共同動筆,師生漫談,更好地體現了平等的師生關係。)

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

向自己的親人講述這個故事,並採訪他們聽了故事後的體會。

板書設計:

活見鬼

相視愕然,不覺大笑

膽子太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誦讀古文,進一步理解古文的意思,寫寫小練筆,練練學生的膽量。

學生學習過程:

一、進行誦讀文言文的比賽。

1.小組內進行誦讀。

2.選出小組內的優勝者在全班內進行比賽。

3.評選出本班的優勝者。

二、解釋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值 持 不語 亦 踉蹌 愕然 至

三、小練筆:

讀了這篇文言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下來。激發學生原有的經驗,通過回憶、講述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聯繫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2.你能聯繫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繫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言,認識到膽小產生的不良結果,做大膽的人。)

五、拓展閱讀:

引導有餘力的學生課外閱讀一些簡短的文言文,如《鷸蚌相爭》《自相矛盾》等。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 於物無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應也 。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讚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十分堅固,任何東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十分鋒利,什麼東西都能穿透。」有人問:「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麼樣呢?」那個人回答不出來了。

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

自己的親人講述這個故事,並採訪他們聽了故事後的體會。

板書設計:

活見鬼

值 持 不語 亦 踉蹌 愕然 至

教學反思:

在很多學生心目中,文言文就如一門外語,這不僅與文言文本身遠離現實生活有關,更與教師在教學中將文言文肢解為語言碎片,從考試角度去教文言文有著莫大的關係。筆者以為,教學中教師應當是個激趣者,激起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拉近文言文與現實生活的距離。

在文言文教學中,字、詞的詮釋,向來「深受」語文教師的「青睞」。

筆者認為這只是文言文學習的入門,並未登堂入室;而感受古文的語言特點,感受民族語言的魅力,體會其基本精神和豐富內涵,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等,這才是根本之所在。如果教學中我們長期忽略後者,那麼勢必會造成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無知,更談不上繼承。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承當起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啟蒙者的角色,努力去挖掘古文作品中的文化精髓,把它們傳遞給下一代。

第一,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對文言文語言的整體感知。如在學生讀准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文中的譯文,讀懂課文,並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複述此一故事,然後結合人物的心理,去體會人物的心情,「赴飲夜歸者」因「久之,不語」而「疑為鬼」,隨後「撩之,不值」而「愈益恐」,乃「奮力擠之橋下而趨」,這其中作者雖用幾個字便把「赴飲夜歸者」心理發生的巨大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通過師生的分析,學生對人物心理變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為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打下基礎,同時,也達到理解整體課文內容的目的。

第二,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努力挖掘文言中的思想精髓,「古為今用」,真正讓文言文教學使「學生通過優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本篇課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較淺顯,借小喻大,寓較深之哲理於簡單故事之中,具有鮮明的訓誡性和諷刺性和哲理性,是一篇非常難得的「相信科學,破除迷信」的好教材。所以教師在課末可這樣設計問題:1、故事的結果怎樣?(用古文回答更好)2、此時這兩人明白了什麼?他們會說些什麼話?通過這一問題,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回答的問題不落入俗套且更豐富了,當然讓學生「不迷信有鬼,不疑神疑鬼」這一教學本文的情感目標水到渠成。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與合作者,是文化的繼承與啟蒙者,更是文言文學習的激趣者。教師要站在語言、文化的立場上去看待文言文,尋求文言文文本、文化和學生的三重回歸,站在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去教文言文,挖掘文言文的魅力,將文言文的距離拉近,讓學生愛上文言文。也只有樹立這種意識,老師的教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拓展閱讀:

鬼是一棵矮杉樹

這篇課文選自張品成的獲獎作品《永遠的哨兵》。文章通過寫來頭從第一次值夜哨時因害怕鬼而尿了褲子,到第二次主動申請到墳地里值夜哨並勇敢的戳鬼的經歷,刻畫了一個由害怕鬼到不怕鬼的小戰士形象,讚揚了小戰士敢於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精神。

教學目標:理清文章敘述的主要內容,能按照故事的前後內容分成兩段。會概括每一段的段意。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通過來頭的經歷,知道世界上根本沒有鬼,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

教學重難點: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體會人物的心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教學構想:先讓學生自己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初步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然後,指導學生重點理解來頭的表現,從而明確文章中蘊含的道理。並且通過探究,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談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獨自睡覺時的情景。

  2、有一個小戰士,也和你們一樣,怕黑,以為有鬼,甚至嚇的尿了褲子。

  二、速讀課文邊思考,邊做標記

  1.來頭為什麼怕「從小怕鬼」?

  2.那一次來頭嚇得尿褲子是在什麼情況下?

  三、討論,交流

  1、因為來頭小時候在財主家放牛時,廚子老寬總是在夜裡對來頭講鬼故事,講得活靈活現,聽得直起雞皮疙瘩,所以來頭從小怕鬼。

  2、是一個人在夜裡獨自站崗放哨時尿褲子,因為當時周圍有鬼,所以嚇的。

  四、默讀課文,理清文章順序和脈絡

  1、找出文中一個用來隔開兩件事的表明時間的詞語。(「過了沒幾天」)

  2、討論課文的順序和分部分。

  五、突破難點,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1、自由讀文,划出文中描寫來頭心理活動的語句。

  2、聯繫自己比較,如果當時是你在墳地的話,你會怎麼樣?

  六、體會文章中寫得妙的其他語句、詞語

  1、找同學讀句子進行交流彙報。

  如:「來頭不吭聲,臉紅了大半片。」

  七、指導改變順序來改寫故事

  1、出示課後問題2。

  2、討論

  八、課堂總結

  談談本課給你的啟發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寫寫讀後

預習《試膽量》

板書設計

        鬼是一棵矮衫樹

   原因:八歲時常聽鬼故事      從小怕鬼

   事例:第一次值夜哨        嚇得尿褲子

      申請在墳地值夜哨      戰勝膽怯

   啟發:世上沒有鬼;     信科學,破除迷信

試膽量

這篇文章寫了校長組織的一次遊戲,學生們一天夜裡到九品佛寺院里和墓地里進行試膽量的遊戲,不當鬼的和當鬼的同學都由於害怕跑回來了,有的還跑回了家。利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們消除膽怯心理,相信世界上並沒有鬼,要敢於實踐,實踐之後才會勇敢、堅強起來。

教學目標:

理清文章敘述的主要內容,能按照故事的前後內容分成三段。會概括每一段的段意。了解第二大段如何分層。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通過這個遊戲的經過,進一步了解世界上根本沒有鬼,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小有有能大體理解本文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能體會人物的心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教學構想:先讓學生初讀課文,然後提出自己的疑問,接著引導學生自己尋求問題的答案,從而進一步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孩子們,你們怕黑嗎?怕鬼嗎?如果讓你一個人走夜路,你們敢嗎?(不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現代孩子怎樣在夜間鍛煉自己膽量?

(板書課題:試膽量。)

二、自讀自悟,完成一下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讀准生字生詞的音。

2、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情? 

3、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疑問,準備跟同學交流。

三、初步交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好難讀的段落和詞語。如「忌諱、雞皮疙瘩、鬼影幢撞、窩囊、猙獰鬼魅等。

2、彙報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情?(文章寫了校長組織一次遊戲,學生們一天夜裡到九品佛寺和墓地里進行試膽量的遊戲,不當鬼的同學都嚇得跑回來了,當鬼的同學有的因為害怕也回來了,有的則因為害怕跑回家了。)

3、進一步交流: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彙報感受可以自由發言,因為是初讀,感受也許是膚淺的,但應給學生交流的機會。教師也會從學生的感受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

四、學習重點部分——試膽量

1、認真閱讀課文第8——14段。

(1)想一想,這段講了一件什麼事?(試膽量的同學路上都十分害怕只去了九品佛寺,沒有去墓地就因為害怕紛紛跑了回來。)

(2)從學生方面理解體會,他們在活動中害怕時的的動作和對話,用橫線畫出。

(3)分角色朗讀,感受「我們」在試膽量過程中真實的心理——膽怯。

2、默讀課文第15——22段。

(1)從當鬼的同學方面體會當時的活動情況,用上「有的……有的……」來表達。

(2)想一想:為什麼這次試膽量後同學再也不怕鬼了?(引導學生體會進行實踐鍛煉的重要意義。)

五、暢所欲言

你覺得怎樣可以使自己的膽量大起來?(不必拘泥於文中的方法,還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生活的辦法,不要設置限制,讓同學暢所欲言,還可以發揮想像。)

作業設計:

1、積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

2、在生活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膽量。

板書設計:

試膽量

裝鬼者 試膽者

害怕 害怕

不害怕

語文天地

本次訓練包括:暢所欲言、初顯身手、開卷有益、單元小結、金鑰匙和筆下生花。

教學目標:

通過搜集資料,表揚、調動、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目的是圍繞「破除迷信」主題,加強基礎訓練,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自主創新,培養學生創新的思維,指導學生運用平日積累的詞句,敢於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自己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小結,抓住要點,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養成每單元都進行小結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講不怕鬼的故事,寫工作報告。根據學生不同的選題適時指導學生寫作,敢於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教學構想: 「語文天地」注重學生說和寫的訓練,教師要用好「暢所欲言」,讓學生談不怕鬼的故事,使學生對破除迷信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教學準備:搜集破除迷信的故事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生暢所欲言說說自己膽怯的事情,通過小魔術揭示其中的奧妙,觀看一些迷信被破除的錄像,準備習作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暢所欲言

同學們,你們知道本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嗎?

你們相信有鬼嗎?原因是什麼?

(可以結合課文內容來談,也可以結合自己經歷的事情來談)

二、講故事

1、請幾位事先準備好的同學講幾個有關鬼的故事。

2、請同學們談聽後的體會

3、講講自己怕鬼,和鬼做鬥爭的故事。

4、今後,你們還會相信有鬼嗎?會怎樣做呢?(小組內討論,交流看法)

三、請事先準備好的同學表演魔術,並講解魔術的原理。

1、由學生介紹幾個小魔術。

2、小組裡同學們練一練

四、說說自己曾經見過的很神奇的,被人成為迷信的事情。

1、小組內討論這些事情的原因

如:黃紙顯示血跡、人形等的原因

2、請同學們做科學的解釋。

3、今後再遇到此類的事情後,你會怎樣做呢?

五、金鑰匙

1、齊聲讀金鑰匙的內容

2、小組交流金鑰匙的內容

六、單元小結

先自己想一想,自己對於本單元的字詞句課文等了解得怎麼樣,然後寫一寫自我評價:

他人評價:

作業設計:

1、想一想自己最害怕的一件事。

2、寫寫自己試膽量的經歷。

板書設計:

暢所欲言

世界上沒有鬼

第二、三課時

教學內容:寫作文,注意作文的要求,修改作文,並且進行作文評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學習「筆下生花」

1、指名讀一讀「筆下生花」的內容

2、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內容,先自己想一想,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番

二、討論交流

1、老師簡介工作報告的寫法

標題 由事由、文種組成,如《關於治鄴的報告》。

正文 可採用「三段式」結構法。主要寫情況、存在的問題、改進措施、今後的打算和意見;結尾通常以「請審核」、「請審示」等語作結。

2、用來頭的語氣描述值夜哨的經歷

注意使用第一人稱,可以寫上心理活動、動作等,使內容豐富多彩。

3、寫寫試膽量的經歷

先指名說一說自己經歷的事情,注意敘述時要把大體內容說清楚,條理要清楚,語句要通順連貫簡潔

出示作文的要求:

條理清楚

語句通順連貫

不寫錯別字

寫完後認真修改

4、從中選擇一項作具體描述

5、先寫完的,老師進行面批,指導修改

三、指名讀作文,師生評議。

1、多請些學生讀自己的習作。根據實際情況,可選以下幾種典型習作:

(1)內容比較具體、有趣的;

(2)選材別具一格的;

(3)敘述或語言很有個性的;

(4)進步比較明顯的。(教師相機表揚鼓勵。)

2、講評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是否有趣;(2)寫得是否具體;

(2)有什麼特色或優點;

(3)給人以什麼啟發或使人明白了什麼道理等。

3、對於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修改。

四、進一步修改習作

1、自己修改。

提示學生:修改自己習作時要認真考慮同學們提出的建議,要注意吸取別人的長處。抄寫時注意不寫錯別字,把它寫工整。

2、與同桌交換看看,互相檢查、互相評議,取長補短

五、自己修改,謄抄

(把學生的習作收上來,進行批閱,注意發現好的習作。)

作業設計;

預習第十單元

板書設計:

作文要求:

條理清楚

語句通順連貫

不寫錯別字

第十單元 我們去旅行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

教材分析:這是篇寫人的記敘文。文章主要記敘了明末奇人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山川地貌,不避艱險,徒步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並將其遊歷、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形成了不朽傑作《徐霞客遊記》,歌頌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捨,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讚揚了他為祖國旅行考察事業奉獻一生的功績。

教學目標:通過閱讀知道徐霞客這位奇人「奇」在哪裡,知道徐霞客的一生為中國的旅行考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卓爾不群」、「雄心壯志、」、「先驅」等詞語的意思。通過反覆閱讀,領悟課題中「閱讀大地」的含義。繼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鍛煉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及藉助資料理解課文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在閱讀、理解中,體會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艱險,鍥而不捨,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思想感情。

教學構想:徐霞客所處年代距今天久遠,課前先要求學生搜集、整理相關資料,簡要了解時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生平,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教學本課從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開始,通過反覆閱讀課文,在尋求答案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悟徐霞客的品質。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搜集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通過反覆閱讀,知道徐霞客這位奇人「奇」在哪裡,知道徐霞客的一生為中國的旅行考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題導入,質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閱讀大地的徐霞客》,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2.檢查生字詞語。

3.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列舉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的具體事例。

4、按內容不同給課文分段。

5、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品詞析句。

1、指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來講的?(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2、什麼是「奇人」?

3、為什麼稱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裡?默讀第二自然段,划出有關語句,談一談你的體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徐霞客「奇」在哪裡?邊讀邊做批註。

4.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

(重點抓住「卓爾不群」「醉心」「雄心壯志」「親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處。)

讀到這裡,你覺得徐霞客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段?

6、小結:在「學而優則仕」的封建科舉時代,「讀書人都忙於追求科舉功名」,而書生徐霞客,卻卓爾不群、鄙棄權貴、摒絕仕途。「卓爾不群」,指優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處首先在於,淡薄名利、不求功名(板書)。

7、徐霞客人還「奇」在哪裡?在剛才的學習中,大家找到了重點句子中的關鍵詞語理解課文,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請同學們繼續採用這種方法學習下面的課文。

8、按照剛才的方法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點句子談體會。

(2)小組討論交流。

(抓住「當時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飛機」,甚至「許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有」,「盜匪橫行」,「還是堅持」「設法」「竟然」等詞句體會徐霞客不畏艱險、鍥而不捨、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

(3)練習朗讀。

9、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十多年的千辛萬苦,最終他完成了自己的願望。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他的「奇」還體現在哪裡?

10、這本書「奇」在哪裡?

11、小結。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課題《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你對閱讀大地是怎樣理解的?  此時你對徐霞客這位奇人產生了怎樣的感情?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讀課題。 作業設計:

想一想:徐霞客「奇」在何處

收集有關徐霞客的資料

板書設計:

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險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 不畏艱險,毅力超凡

(奇人) 求真求實,鍥而不捨

成就千古奇書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了解徐霞客的資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徐霞客的「奇」,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

1、指名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2、指名說一說徐霞客的「奇」

3、說一說這本書「奇」在何處

二、進一步了解徐霞客

1、關於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還知道哪些?

指名說一說

教師相機表揚

2、你覺得徐霞客是個怎樣的人呢?從哪裡看出來的?(指名說一說)

三、總結全文

1、你知道課題為什麼說是「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了嗎?明末奇人徐霞客為了考察祖國山川地貌,不避艱險,徒步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並將其遊歷、觀察和研究記錄下來,形成了不朽傑作《徐霞客遊記》

2、補充資料:《徐霞客遊記》除遺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還有60多萬字,是我國篇幅最為浩繁的遊記之一,也是世界遊記文字中的鴻篇巨製。其間蘊含著許多真知灼見,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時代。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博士曾這樣評價:「《徐霞客遊記》讀來並不像17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20世紀野外勘測家所寫的考察記錄。」

四、聽寫生字詞語

五、用一百字的篇幅簡單介紹徐霞客

指名讀一讀自己的作品

師生評議

修改自己的稿件

作業設計;

完成語文同步

預習〈少年旅行隊〉

教學反思:

本課的閱讀教學由教師教的思路轉向學生學的思路,貫穿以學為主的思想,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不搞條分縷析的講解,而是在學生充分預習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從文章整體入手,自主閱讀,整體感知;然後抓住關鍵部分的重點詞句理解內容,先扶後放,再回到全文,最後發散性的問題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學生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了閱讀。

少年旅行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並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

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4、背誦課文最後一部分。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並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含的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

3、畫出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通過理解課文、朗讀課文體會出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嚮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出旅行隊隊員們在旅途中的愉快、興奮而又滿懷嚮往的心情,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鍛煉成長的美好感情。

教學準備

1、課前指導不知學生預習課文,查閱作者柯藍的資料。

2、製作,創設情景,提示重點語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調動學習熱情

1、同學們,你外出旅行過嗎?你覺得旅行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有一支和你們一樣喜歡旅行的少年旅行隊,感受到了旅行的快樂,讓我們與他們一起分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點評:結合生活經驗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發現與探究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准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出示:「……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師激情引讀。詩人從哪幾方面寫了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聞、所做?指名讀課文。

(點評:教師的激情引讀,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朗讀這組散文詩。你喜歡它們嗎?為什麼?

(三)品讀----理解與感悟

1、指導學習方法,學習《出發》

(1)少年旅行隊出發了!我們趕快跟上他們的步伐!請同學們自己有感情地讀《出發》這一部分,看看你能讀懂什麼?從中體會到什麼?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全班交流。重點理解「我們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個知識的世界裡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識的世界裡去」代表什麼? 「永遠」、 「長久」有說明什麼?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誰能美美地讀,讀出旅行隊員們出發前的期待與渴望?

(4)[出示「我們不停的探尋,要走遍生活,走遍這個無邊的知識世界……」]這裡「……」表示什麼?試著補充一下。

在這之前還有哪裡有省略號?試著說一說。

[出示:「……少年旅行隊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識的海洋探索。」]這個省略號在句首,它省略的什麼?

(5)總結學習方法。①細讀文章,了解大體內容,標出不懂的問題。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③由課文留白處展開合理的想像。④有感情朗讀。

(點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尤為重要。)2、請同學們用這種學習方法,從《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中選擇你最喜歡的,細細品味。

(點評: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運用學法遷移,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少年旅行隊隊員在旅途中的心情。理解重點:《老師》:「親愛的老師,生活的老師,你快把我們養大吧!……最重要的實現讓我們看到許多困難,然後才看到成功。……」你體會到什麼?

《小紙船》:「看!連一隻小紙船都漂得這麼久,這麼遠!」更何況怎樣?

《聽廣播》:「這種聯繫在我們的心裡,在我們的血液里……」這種「聯繫」指的是什麼?

《標本》:「不要讓一些無用的東西佔去了地方……」什麼是「無用的東西」?該記住哪些?

(點評:設計全班交流的目的是相同詩段的交流為深化認識,不同詩段的交流為交互學習。)

5、少年旅行隊隊員們一路唱著歡樂的歌走來——齊讀《旅行者之歌》。結合課文說一說你對「長久的忠實於生活的旅行者」 的理解。

6、背誦《旅行者之歌》。

(四)、總結----拓展與延伸

詩中說:「大山它使我堅強、鎮靜,讓我長得像一片茂盛的樹林。大海它使我心胸開闊,熱情洶湧。所有的河流,使我靈巧活潑,永遠前進……」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這麼大的神力嗎?你有沒有這一類體驗?不妨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點評:再次與學生的生活體驗聯繫起來,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第二課時

(一)回顧原文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背誦《旅行者之歌》。

3、將文中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二)鞏固生字

1、區分形近字。

簿——薄幢——撞

2、區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寫法;「茂」下半部分的寫法。

3、聽寫生字。

(點評:及時複習,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積累。)

板書設計

《少年旅行隊》

《出發》期待與激動

《老師》對知識、成長的渴望

《小紙船》美好的憧憬與夢想熱愛自然

《聽廣播》關注國家發展熱愛生活

《標本》是非辨別,價值取向

《旅行者之歌》美好願望,高尚心靈

教學反思:《少年旅行隊》是一組散文詩,它由《出發》、《老師》、《小紙船》、《聽廣播》、《標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詩組成。這六首散文詩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的聯繫。該組詩以少年旅行隊的遠足旅行為線索,寫了旅行隊隊員們在旅行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抒發了隊員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他們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實踐中鍛煉成長的美好心愿。

該組散文詩短小精巧,富含詩意哲理,把紛繁的事物經過高度濃縮,使之呈現出簡潔美,給人以啟迪,令人從中品味出詩意。詩人柯藍沒有用長者身份灌輸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孩子的口吻,從孩子的視角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想像生活,感懷生活,拉近了溝通的距離,增強了親切感。全篇筆鋒自然流暢,語言親切活潑,抒情色彩極為濃重,容易打動讀者感染讀者,讀後能給人以啟迪與思考。

《少年旅行隊》這篇課文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為數不多的散文詩之一,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學生:第一讓學生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去體悟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涵的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第二緊緊抓住散文詩的特點,放開讓學生自學這幾首詩,通過總結上節課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學時去品富有詩意的句子和蘊含哲理的句子。學生自學的方向很明確,也教給了學生學習這類文章的普遍的方法。第三是讀生活是老師這一部分時,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學生並不一定懂得生活中的萬物如何為師。借用文中三個問句來問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學問,那麼這些學問如何成為自己的認識呢?生活中的事物怎麼來當我的老師呢?引導學生去深入思考:學生認識到「可以給我們學習的機會」「激發我們探索的願望」「帶回來去研究」等。

語文天地

教學內容:《楓橋夜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詞,並且理解在詩中的意思。抓住重點的詞句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揭示的道理。朗讀詩句,體會詩句文字美的,培養學生的語感。滲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即用描寫景物或事物表達自己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揭示的道理。朗讀詩句,體會詩句文字美的,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能力,想像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濃濃的愁緒。

學生學習過程:

一、質疑導入

江蘇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上成千上萬的遊人,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餘座名橋之首。這首詩究竟散發是怎樣的魅力,讓我們一同走進張繼的《楓橋夜泊》。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三、了解課文大意

1、解釋題目。

2、對照課後注釋,了解每句詩的大體意思。

四、感受畫面

祖國古詩歷來注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剛才的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五、分析課文,豐富認識

1、本詩包括題目僅32個字,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找一找,詩人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2、面對這良辰美景,詩人是怎樣一種心情?從詩中的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詩人愁到什麼程度了?又從哪個字可以看得出來?眠是什麼意思?那詩人不是睡著了嗎,你是怎麼理解的?

3、詩人可能在愁些什麼?

蘇州是中的江南水鄉,夜色多麼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凄慘——

  天氣寒冷,周圍布滿了霜氣——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

總之,全詩著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的濃濃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這就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帶著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4、你愁過嗎?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東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詩人寫得多真實呀!帶著詩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過的愁,我們再來讀這首詩,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六、情境創設,加深理解

這船家可是個熱心人,一大早就來叫張繼了:張公子,張公子,起床了嗎?喲,看你眼睛通紅通紅的,怎麼?昨晚沒睡好?你沒睡好,那你在做什麼?  詩人經歷過了無數個夜晚,但是這個夜晚卻與眾不同,在詩人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夜晚?

七、自由背誦本詩。

作業設計:

默寫古詩以及解釋

板書設計: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拓展閱讀

古羅馬斗獸場

本文主要介紹了古羅馬斗獸場巨型建築的外觀以及它的來歷和角鬥士的悲慘命運。

教學目標:了解古羅馬斗獸場這座巨型建築的外觀,了解它的來歷及角鬥士的悲慘命運。激發學生對平等、自由、生命的理解與熱愛。學習作者有序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培養學生搜集整理資料及藉助資料理解課文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理解有一定含義的句子的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古羅馬斗獸場的來歷及角鬥士的悲慘命運。學習作者的觀察和寫作方法。

教學構想:先引導學生通過圖片,了解古羅馬斗獸場的雄偉與壯觀。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找作者心情的變化的詞語,引導學生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古羅馬斗獸場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片,大家看一看。

看後,指名說一說印象。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讀准字音,認清字形。想一想: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2、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3、你覺得斗獸場雄偉嗎?用筆把這些描寫畫出來。通過這些描寫,你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嗎?指名說一說。

三、再讀悟情。

1、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參觀斗獸場前後,我的心情有變化嗎?圈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詞語.想一想「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學生結合課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3、你能用自己收集掌握的資料說說「我」情感變化的原因嗎?引導學生理解一下我對廣場上的「角鬥士」的態度變化。

初到羅馬:心情是迫切的,原因是想到人獸搏鬥很好玩;斗獸場門口,高興極了,合影留念;走進斗獸場,依然興緻勃勃;站在殷紅的斗獸場土地上,產生聯想;聆聽講述後,感情發生了變化;出來後,我對武士失去了興趣。

四、讀了這篇文章後,你有什麼話想同我們說說呢?

把你的感受寫下來,並給它取個題目。

五、拓展延展。

同學們,由斗獸場,你聯想到了什麼,能否結合自己所看到的有關電視劇、電影來談呢?

指名說一說

那你結合《燈光》,你想說些什麼呢

作業設計:

讀一本相關的書籍。

板書設計:

古羅馬斗獸場——壯觀、殘暴

參觀前 急得要死

參觀時 高興極了

參觀後 失去興趣

綜合實踐

本次綜合活動包括「確定旅行目的地」「旅行準備」「在旅途上」「旅行歸來」「金鑰匙」「單元小結」。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明白做事要有計劃性。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學會合作,培養學生收集與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主題,寫活動計劃的能力。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學會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分析,學會總結。

教學構想:引導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旅行時家人是怎樣準備的,然後看看綜合活動中的內容,學習旅行時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和打算。最後,寫一寫「單元小結」。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利用書報、網路資料,採用查閱、諮詢等方法,搜集資料,了解信息。

教學時間: 1教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穿過綠色的森林,我們奔向美麗的地方。可愛的小鳥展開翅膀,對著我們快樂地歌唱……聽到這麼美的詩句,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那你們喜歡去旅遊嗎?今天,我們就為旅行做一番打算吧!

二、確定目的地。

1、分組討論:你想去哪裡旅遊?你為什麼選擇了那裡?

可以簡單介紹那裡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等

注意:敘述要清楚,要有條理

2、小組推選代表發言。

3、集中交流。聽了大家的發言,你覺得到哪裡旅遊最好?為什麼?(引導學生考慮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旅行的價值。)最後確定一個目的地,作為活動地點。

4、老師:那我們就需要收集目的地的資料,了解它的歷史、景點、旅遊價值等。

三、旅行準備

1、確定旅行路線、查閱列車、汽車時刻表

2、制定旅行計劃,把日程和分工安排好

3、開列旅行物品清單

4、做花費預

四、物資準備。

1、學生討論:準備什麼物資?(尊重個人意願:吃的、住的、錄音機、標本夾……

2、給自己的旅行算算賬。學生獨立列好清單,作好預算。

3、在家長的幫助下做好準備。

五、安全提示:

幫助學生選擇最佳路線,引導從兩個方面討論:行車、步行安全和費用。

六、旅途建議。

在旅行過程中,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好的活動內容,在小組內說說。請代表發言。

七、在旅途上

每天記好日記

寫一篇遊記

給家人打電話、發手機簡訊……

八、旅行回來交流,彙報,寫作。

九、單元小結

先自己想一想,自己對於本單元的字詞句課文等了解得怎麼樣,然後寫一寫

自我評價:

他人評價:

作業設計:複習第十單元

板書設計:

旅行準備

1、確定旅行路線、查閱列車、汽車時刻表

2、制定旅行計劃,把日程和分工安排好

3、開列旅行物品清單

4、做花費預算


推薦閱讀:

【王補平語文資料】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詞語彙總
八年級上冊語文生字詞
語文作文萬能的優美段落萬能的作文優美段落,開頭,結尾各種類型的
人教版普高課標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教師用書 第一單元
語文版七至九年級名言名句集(4)

TAG:語文 | 北師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