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聲燭影,千古之謎!
斧聲燭影,千古之謎!2006-11-27 08:11:00|(轉自:網易·水痕的日誌)宋太祖汴京午門石獅開寶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宋朝的締造者太祖忽然駕崩,年僅50歲。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這就是太宗。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繼位又不合情理,於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謎。十九日夜,大雪飛揚,太祖命人召時任開封府尹的晉王光義入宮。光義入宮後,太祖屏退左右,與光義酌酒對飲,商議國家大事。室外的宮女和宦官在燭影搖晃中,遠遠地看到光義時而離席,擺手後退,似在躲避和謝絕什麼,又見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聲清晰可聞。與此同時,這些宮女和宦官還聽到太祖大聲喊:「好為之,好為之。」兩人飲酒至深夜,光義便告辭出來,太祖解衣就寢。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駕崩了。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繼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宮。然而,王繼恩卻去開封府請光義,而光義也早已安排精於醫術的心腹程德玄在開封府門外等候。程德玄宣稱前夜二鼓時分,有人喚他出來,說是晉王召見,然他出門一看並無人,因擔心晉王有病,便前來探視。二人叩門入府去見光義,光義得知召見,卻滿臉訝異,猶豫不肯前往,還說他應當與家人商議一下。王繼恩催促說:「時間久了,恐怕被別人搶先了。」三人便冒著風雪趕往宮中。到皇宮殿外時,王繼恩請光義在外稍候,自己去通報,程德玄卻主張直接進去,不用等候,便與光義闖入殿內。宋皇后得知王繼恩回來,便問:「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卻說:「晉王到了。」宋皇后一見光義,滿臉愕然,但她位主中宮,亦曉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們母子性命都託付於官家了。」官家是對皇帝的稱呼,她這樣喊光義,就是承認光義做皇帝了,趙光義也傷心流淚說:「共保富貴,不用擔心。」於是,趙光義便登極為帝。太祖之死,蹊蹺離奇,但太宗搶在德芳之前登極卻是事實。太宗的繼位也就留下了許多令人不解的疑團,因此,歷來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說。太祖本人身體健康,從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兩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義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會讓親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後,太宗為了顯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拋出了其母杜太后遺命的說法,即所謂的「金匱之盟」。杜太后臨終之際,召趙普入宮記錄遺命,據說當時太祖也在場。杜太后問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說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與福蔭,太后卻說:「你想錯了,若非周世宗傳位幼子,使得主少國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當吸取教訓,他日帝位先傳光義,光義再傳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此,則國有長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訓。杜太后便讓趙普將遺命寫為誓書,藏於金匱之中。然而,由於年代久遠,「金匱之盟」的重重迷霧也未能揭開,後人推測是太宗和趙普杜撰出來以掩人耳目的。那麼,到底太祖是否有傳位光義之意呢?據說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讓光義留守都城,而對於軍國大事光義都參與預謀和決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陽,群臣相諫,太祖不聽,光義親自陳說其中利害,才使得太祖改變主意。光義曾患病,太祖親自去探望,還親手為其燒艾草治病,光義若覺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試驗以觀藥效,手足情深,頗令人感動。太祖還對人說:「光義龍行虎步,出生時有異象,將來必定是太平天子,福德所至,就連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測太祖是準備將皇位傳給弟弟光義的。但是,這樣的說法難以經得住推敲,無非是後人的臆測而已。姑且不論太宗是否毒殺太祖,是否編造「金匱之盟」,這種兄終弟及的皇位繼承方式與傳統的父子相傳相比,可謂名不正,言不順。因此,太宗繼位後首先要採取系列措施來安撫人心,鞏固帝位。太宗一即位,就改年號為「太平興國」,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業。對於此次皇位更替中涉及的關鍵人物,都做了一番安排。他任命其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德昭為節度使和郡王,德芳也封為節度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稱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個女兒還封為國公主。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都加官晉爵,他們的兒孫也因此獲得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時曾加以處罰或想要處罰的人,太宗都予以赦免。除此之外,太宗更注重培養和提拔自己的親信。其實,太宗早在繼位前就已經緊鑼密鼓地進行布局了。太宗任開封府尹長達15年之久,正是韜光養晦之時,他在此期間組織了一股舉足輕重的政治勢力。據統計,光晉王的幕府成員便有60人之多。與此同時,趙光義還有意結交不少文官武將。即便是太祖的舊部,諸如楚昭輔和盧多遜等掌握實權的朝中要員,太宗都著意加以結納。這兩人都與太宗關係密切,在太宗繼位後都升了官。太宗繼位後,其幕府成員如程羽、賈琰、陳從信、張平等人都陸續進入朝廷擔任要職,慢慢替換太祖朝的大臣。此外,太宗還罷黜了一批元老宿將如趙普、向拱、高懷德、馮繼業和張美等,將他們調到京師附近做官,便於控制。宋太宗不過,太宗改變太祖朝政局的最重要的措施當是擴大科舉的取士人數,他在位時期,第一次科舉就比太祖時代最多的數字猛增了兩倍多。科舉使不少有才華之人都有機會入仕,況且太宗朝取士多,而一旦被錄取,士子們便青雲直上,這些「天子門生」出任各種職務,無疑對太宗心存感激,心甘情願地為新皇帝效力。這樣,即使當時朝野內外對太宗的繼位有諸多非議,太宗也能夠把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將整個朝廷逐漸變成服從自己的機構,而「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則成為了後人永遠猜不透解不開的謎團。關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紀》上只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一句是「受命於杜太后,傳位於太宗。」杜太后是他的母親,光義是他的同母兄弟。兄死弟「及」(繼位),倒也不是沒有先例,然而私家著作卻繪聲繪色,議論紛紛。《湘山野錄》如是說文瑩是宋朝初年的一個關心時政的和尚,專門收集宋初至仁宗時期的朝野軼事,他在《湘山野錄》中記述道: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晚上,趙匡胤到湖邊觀看天象,開始天氣晴朗,突然間陰雲四合,狂風大作,居然下起雪雹來,宋太祖趙匡胤心中不悅,召來弟弟光義,在萬歲殿對酌,你一杯,我一盞,喝得也還暢快,後來,太祖瞪著兩眼,似乎有什麼話要說,光義就叫宦官、宮女盡行避去,守候在外面的人只是遠遠看見屏風之上,燭光搖曳,人影散亂,光義時時離席,好像喝醉了酒的樣子。這時已是三更,紛飛的雪花已在地面積了數寸,猛然間聽到了斧聲,好像是趙匡胤在用斧頭斫雪,一邊斫著,一邊高聲叫道:「好做!好做!」後來就睡了,鼾聲如雷。趙光義也睡在裡面,將近五更,周遭寂無聲息,光義突然說:皇帝死了。於是光義接受了遺詔,在靈柩前即了帝位。這一段文字出現的比較早,主觀成分也似乎較少,然而卻留下了許多疑團:趙光義不可在宮裡睡覺,卻居然在宮裡睡覺;宦官、宮女不應該離開皇帝,卻居然全數離開,忙亂的人影,奇怪的斧聲,以及趙匡胤含義不明的「好做、好做」的呼喊……無異於告訴了人們,這是一場事先策劃的血腥謀殺。目的:當然是為了皇位。43年之後,另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出世了,他就是《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司馬光如是說司馬光作為一個正統的史學家,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當然是儘力地為趙光義開脫,然而也沒法遮蓋篡位的罪責,他在《涑水紀聞》里這樣說:太祖去世的時候,已經四鼓。宋皇后叫內侍都知王繼恩把皇子德芳叫來,王繼思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就直接去找光義,光義大驚,猶豫不決,王繼恩說:「再猶豫,皇位就是別人的了!」於是兩人一道踏著積雪步行到宮門,宋後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說:「晉王來了。」宋後看見晉王,說不出的驚詫,後來突然醒悟過來,淚流滿面地對光義說:「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託付給你了。」官家,是宋朝宮廷內對皇帝的稱呼。晉王也流著眼淚說:「我們共保富貴,你不要擔心。」——司馬光掩蓋了光義殺兄的血腥罪行,又把篡奪皇位的主動權強加在一個高級太監身上,但是,也並不否認篡位的基本事實。臨終垂訓與「金匱之盟」趙光義以皇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據說,是根據他們的母親杜太后的意見,杜太后臨終的時候,曾對趙匡胤說:「你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是因為後周的皇帝年紀太小,不能凝聚眾心的緣故,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的親生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就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在於金匱里,叫一名宮女保存起來,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也就是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據。但,這個「金匱之盟」的真偽,是很值得懷疑的。(一)杜太后去世的時候,趙匡胤還只有34歲,正值壯年,這時趙匡胤的兒子德昭已經14歲了,轉眼就是大人了,即使是趙匡胤三五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的群龍無首的局面,以杜太后之賢明,絕不會出此有悖綱常的下策。(二)如果真有「金匱之盟」,太祖去世的時候,光義完全可以公布出來,堂堂正正地當皇帝,可是他沒有這樣做,直到眾論嘩然後的第五年,他才如夢初醒地記起了這件似乎被遺忘的舊事,並且煞有介事的列舉證人,公布誓約,人們不得不懷疑,這所謂的「誓約」,是不是為了內部鬥爭的需要而臨時炮製出來的鬼話。《宋史》中的畫外音《宋史》對太宗趙光義推崇備至,但也以後人議論為由提出了一些委婉的指責,話雖是輕描淡寫,但落點都是很重的。《太宗本紀》中說:「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換成白話來說,後代的人對趙光義有以下4點非議:(一)為什麼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換年號。——親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可是光義為什麼迫不及待,把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是不是心懷鬼胎,搶先為自己「正名」,以期造成不可逆轉的既成事實?(二)涪陵縣公為什麼被貶而死。——涪陵縣公是什麼人?是趙光義的弟弟光美。既然是「兄死弟及」,下一輪的皇位繼承人就應該是這位叫做光美的弟弟了,可是光義即位不久,這位因避諱改名為廷美的弟弟,就不明不白地被削奪王位,貶為涪陵縣公,不久,就「抑鬱」而死。(三)武功王為什麼自殺?——光義篡位的時候,匡胤的長子德昭已經30歲,當時被封為武功郡王。征討北漢之後,德昭好意地勸太宗信守諾言,獎勵出征的有功將士,可光義把臉一沉,居然說:「等你自己當了皇帝,再賞也不遲。」德昭感到自己受到深刻的猜忌和防範,性命早晚難保,回家後就自刎而死,這種行徑,無異於逼殺。一年之後,匡胤的年僅23歲的幼子德芳,也神秘地暴病身亡。人們只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宋後的擔心不幸而言中,趙光義斬草除根,終於消除了皇位競爭中的最後的隱患。(四)宋太祖的遺孀宋氏雖說享有開寶皇后的封號,死後為什麼不按皇后禮儀隆重地發喪?4條非議,條條在理,但因為謀殺畢竟無人作證,非議永遠只是非議,「斧聲燭影」,將永遠是千古之謎、萬古之謎。謎信,還是歷史的公平宋太祖暴死,五六年內兩個兒子也不明不白地喪生,在輿論界激起了強烈的反響。許許多多的有關宋太祖暴死的神秘故事也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流傳。到了北宋末年,半壁河山被占,欽、徽二帝被擄,一個頗有影響的說法是,宋太祖借了金太宗完顏晟之手,報了當日的刀斧之仇。奇怪的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也似乎相信他們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南宋的第一個君主宋高宗趙構沒有兒子,在皇位繼承問題上,大臣們議論紛紛,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太祖是宋朝創造者,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繼承皇位。對這種胡言亂語,高宗開始往往是嚴加貶責,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改變了主意。據說,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開國君主趙匡胤帶著他,逆轉時光,回到當日的「萬歲殿」,看到了當日「斧聲燭影」的全部情景,並且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子孫,國勢才可能有一線轉機。」夢境也許是假,但傳位宋太祖的後代卻是真。高宗趙構終於找到了宋太祖的七世孫趙慎,並且把皇位傳給了他。這,距離「斧聲燭影」的恐怖之夜,已經是187年。我們當然不相信輪迴報應,但我們相信:宋高宗認識到了自己祖先的罪孽,並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宋太祖及其子孫償還了歷史的公平。
文章引用自:http://www.cn-history.net/viewthread.php?tid=56383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12)[轉載]趙孟頫書論的核心:「用筆千古不易」
※027--李煜 ● 千古詞帝誤天子
※潑皮劉邦何以能成就千古霸業?
※千古第一才女,流芳千古。
※千古紅顏阿巴亥
TAG: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