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糾結的「單鞭」
《和美太極》中國專業太極微刊
「單鞭」,在楊式太極拳拳架中前後出現十次,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招勢。
筆者對單鞭這一招勢很糾結,糾結有二:一是虛腳扣轉與實腳扣轉的糾結;二是定式時後腳跟碾腳(向外移動)的糾結。現將糾結寫出來,希望高人來指點迷津,以解困惑。
一,關於單鞭虛腿扣轉與實腿扣轉的糾結
追求養生的朋友以套路多少為榮;追求功夫的拳友以得悟拳理為樂。有執著便會有煩惱、有糾結。
1,虛腿扣轉與實腿扣轉本是小問題,筆者卻深感糾結
1975年,體委搞了個88式太極拳培訓,近百人集中在大操場,由一名老師在台上教,眾人在台下模仿,那時沒有書和錄像,動作和名稱全靠硬記,也許那年代文化生活枯燥,反而讓人有精力一個星期內就把套路臨摹了下來,當然其質量也是可想而知的。後來又一次參加複習班,仍然是糾正一些動作,什麼要領之類的東西也不講。這種速成式的培訓,是太極拳普及中常見的現象,也代表著太極拳的總體水平。1981年筆者由熱心的干訓班校長引見傅鍾文先生,傅先生糾正了幾個動作,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單鞭,他讓我將虛腿扣轉改為實腿扣轉,為什麼這樣改的道理沒有說。後來我又拜見楊振國老師,他告訴我,楊家單鞭是虛腿扣轉的。看來學習是不能太深入的,不深入的好,糊塗著卻很快樂,而一深入問題就來了,虛轉好?實轉好?糾結起來了。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2,聽說虛腿扣轉與實腿扣轉曾經有過爭論
王志遠著《楊式太極拳詮釋:練習篇》,介紹了虛轉與實轉爭論的主要理由:「關於單鞭按後抹轉是虛腿(腳)轉還是實腿(腳)轉的問題,引帶出楊式太極拳是虛腿(腳)轉還是實腿(腳)轉的長期爭論,甚至楊家門人、傳人亦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張虛腿(腳)轉說者,其主要理由是實腳磨轉法練久會損害膝關節的功能,造成膝關節痛,並說虛腿(腳)轉這種練法是楊家祖傳(如楊振基《楊澄甫式太極拳》第33頁);而持實腿(腳)轉說者認為,實腿(腳)轉負擔重,多練後可增強腿部力量,從而增強了體質。兩說爭持,因楊澄甫124張銅版照片及《體用全書》均無此照此說,似成了無頭公案。筆者就虛實腿(腳)轉說,客觀而慎重地進行了多年的了解、考證、研究和實驗,贊成實腿(腳)轉說。」
「1963年明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了傅鍾文演述、周元龍筆錄、顧留馨審校的《楊式太極拳》一書,此書一出,即引起『十八圖風波』。因為傅鍾文老師平時教學生是實腿(腳)轉的,而且經常強調實腿(腳)轉的好處,而書中18圖單鞭按後抹轉,卻畫成了虛腿(腳)轉,傅老師發現問題後,寢食不安,怕此書廣泛發行流傳,誤人子弟,並影響楊家太極拳以至楊澄甫的聲譽,就主動聯繫負責審校的顧留馨,慎重地提出要求更正。然此書因種種原因而不能糾正,成了傅老師的一塊心病。後顧老師在《太極拳術》等著作中,糾正了虛腿(腳)轉的錯誤(見顧留馨著《太極拳術》第115頁圖22~26)。」
3,其實虛轉論與實轉論雙方的理由都不充分
主張虛腿(腳)轉說者,其主要理由是「實腳磨轉法練久會損害膝關節的功能,造成膝關節痛」,筆者認為,造成膝蓋痛的原因並不一定是由於實腿扣轉,筆者練了幾十年的實腿扣轉,膝蓋並未損傷與疼痛。造成膝蓋損傷的人,恐怕練虛腿扣轉的反而要多些,尤其是練新編套路的人更多些。所以,造成膝蓋損傷的原因不在於實轉、虛轉,而是在扣轉的練法上。練實腿扣轉,腳右轉約90°是不難的,要求「右腳向里扣135°」是有難度的。扣轉多少度,只是告訴你腳轉動的大致要求,而在轉動的時候,意念千萬不要放在腳上,更不要去想轉了多少度,初學時意念要放在腰胯上,由腰胯帶動腿的轉動。這樣練才不會損傷膝蓋。如果只想著腳的扣轉,那是容易損傷的,尤其是想著扣什麼135°,肯定要傷膝蓋的。
持實腿(腳)轉說者認為:「實腿(腳)轉負擔重,多練後可增強腿部力量,從而增強了體質。」這種說法過於牽強。「然而自楊祿禪以下,楊班侯、楊健侯至楊澄甫,乃至傅鍾文,歷代的楊家太極拳傳人都未見傳習樁功。是否楊家太極拳不重視樁功,抑或根本不知道『樁』為何物」?這種說法似乎缺乏根據,過於武斷。據褚桂亭弟子張慶保說,褚老師說過楊家也有「抱缸樁」的樁功,而且還介紹了「抱缸」時手與膝的要點。崔仲三在《太極正道》第66頁答:「楊式太極拳的樁法有調息樁、無機樁、渾圓樁,其他還有太極拳套路中的動作定勢,也可以單獨作為樁法來練習。」因此,楊家有沒有「樁功」,與傳不傳習學員「樁功」並不是一會事,怎麼能一口咬定楊家沒有樁功?
4,單鞭實腿扣轉是楊澄甫晚年確定的嗎?
筆者對以上爭論雙方的理由不以為然,但對爭論本身感興趣。據說傅鍾文堅持實腿轉的主要理由是,這實腿轉是楊澄甫晚年確定的,所以非要在《楊式太極拳》一書中改正過來,否則愧對故人。但傅鍾文的說法是「孤證」既無法肯定,也無法否定。楊澄甫晚年,傅鍾文一直陪伴在左右,又一同南下廣州協助教拳,對楊澄甫晚年的拳架比別人更有發言權。筆者曾想到曾昭然是楊澄甫在廣州收的徒弟,又是楊澄甫最後一個關門弟子,他對這一動作又是怎樣說的,能否支持傅鍾文的說法?筆者曾向二水居士求助,二水居士慷慨地寄來了港版曾昭然著作《太極拳全書》,送給我參考。曾昭然不僅是虛腿扣轉論者,而且附了一張陳微明虛腿轉的照片,這就與傅鍾文的說法大相徑庭。著名太極拳專家吳大業對曾昭然的《太極拳全書》很有研究,他在《楊澄甫前後期的太極拳》一文中認為:「曾昭然在廣州先學於陳微明,再拜楊澄甫為師。其時澄甫病已漸深,但他仍有機會在病榻前向其詢問各種問題。故曾書若干姿式中有辨異一欄,包括一部分前後期的改變。可惜他偏重於個別姿式中兩手的位置與外形。如前說的的步型就未包括在內。他對於金雞獨立的見解,也是自己忖測,並未詢問。」由此推測曾昭然單鞭這一動作,更多的是反映了陳微明的作法,很難說明是楊澄甫晚年改定的作法,仍然不能以此否定傅鍾文實腿扣轉的說法。
5,民國時期的太極拳教材是怎麼教單鞭扣轉的?
楊式太極拳書籍,除傅鍾文、趙斌、顧留馨,以及他們的子女弟子出版的著作,將單鞭改為實腿扣轉的以外,其他人的著作幾乎都是虛腿扣轉的,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算24式太極拳等新套路,動作虛轉得不能再虛的程度。那麼,往上溯源,民國時期的教材對此又是怎麼說的?1921年許籠厚《太極拳勢圖解》:「右足尖微向左轉,約九十度。」他沒有說明虛轉實轉。1925年陳微明執筆《太極拳術》:「右足向西者,將足跟轉使向南,全身坐在右腿上。」「將足跟轉使向南」此話容易理解,陳沒有說明全身坐在右腿上實轉,還是虛轉完後再坐回右腿。1931年董英傑執筆《太極拳使用法》:「右足就原地向左轉動。」「就原地」三字好像是實轉,而董英傑以後撰寫的《太極拳釋義》則是虛轉了。在1934年鄭曼青執筆《太極拳體用全書》:「我即將重心移在左腳,右腳尖翹起,向左側轉動坐實。」是虛轉,但「坐實」二字仍須推敲。1929年山東國術館編著《太極拳講義》:「右足尖微向左轉約九十度全身坐在右腿上。」這像似實腿轉扣,但仍是模稜兩可,如果文字排列前後倒一下「全身坐在右腿上右足尖微向左轉約九十度」,那就明確是實腿扣轉了。1932年田振峰的《太極拳講義》:「蓋太極拳兩足時時變換虛實,使全身重量由兩腿輪流負擔。」這是虛腿扣轉的作法,田振峰又強調:「此時全身之力左腿佔十分之六,右足在身體轉動時足尖隨向里扣。」這「力」似乎是「重心」之意。如此等等不一一抄錄。
6,不論何種轉法,關鍵是要符合拳法拳理
單鞭這一動作的假設是「由前勢,設敵人從身後來擊」,「用八卦魚勢化去敵之攻勢使其落空後,即以左掌向其中上(胸等)部進擊」,「則敵人必仰身而倒」。那麼,假設敵人從身後來擊,距離近、形勢緊迫,「動急則急應」,實腿扣轉容易搶佔先機,得機得勢。如此看來實腿扣轉是很有道理、很實用的。楊澄甫晚年改虛腿扣轉為實腿扣轉的原因,可能基於如此假設才作了改動。又,假設敵人身後來擊,相對距離不很局促,則虛腿扣轉,先粘引後化發又未嘗不可。所以,筆者認為,虛腿扣轉與實腿扣轉沒有優與劣,沒有正宗不正宗的糾結。虛扣轉、實扣轉,只是應對的敵情不同而不同,於理法是沒有矛盾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回擊敵人。動作雖有不同,拳理相通,都是武術拳的招勢。當然,如果只是為了養生,則不必講究這些,怎麼轉身都是無所謂的。但本文討論的是武術的拳術,不是養生的操術。
7,單鞭虛腿扣轉時重心左移的問題
在虛腿扣轉時,身體重心如何進行轉換是又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右足向西者,將足跟轉使向南,全身坐在右腿上」就是說不管虛轉、實轉,扣轉後仍然坐實在右腿上,因為接下來要移動左腳,重心必須坐實在右腿上。這一點應該沒有分歧,不必討論了。
問題是在虛轉的過程中,「蓋太極拳兩足時時變換虛實,使全身重量由兩腿輪流負擔」,如何「輪流負擔」?鄭曼青說:「我即將重心移在左腳,右腳尖翹起,向左側轉動坐實。」這「坐實」是個問題了。(1)「坐實」在哪條腿上?重心移向左腳後,即坐實在左腳上,還是迴轉後坐實在右腳?(2)重心向左腳移就夠了,為什麼非要「坐實」不可?因為「坐實」,即重心百分之百的移動在左腳上,意味著重心「扎煞」在左腿。原本重心左移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身體轉向,為了使右腿向內扣轉,其實,移動的目的應是「敵以順手進擊時乘勢即引領其臂使敵身略前傾用按推或切勁均可」。只要達到這一目的,並不一定要將重心坐實到左腿上。重心過於移動,以至到「扎煞」的程度,又如何「乘勢即引領其臂」?而且因重心過於搖蕩反而授人機會,使自己被牽引而失勢。
那麼,重心移動少一點,百分之六十可不可以?田振峰認為:「此時全身之力左腿佔十分之六,右足在身體轉動時足尖隨向里扣。」筆者認為田振峰的說法是科學的。筆者查閱不少武術家,如陳微明、李雅軒、楊振基、崔毅士(崔仲三)、姜容樵等他們的重心也不是百分之百地扎煞到左腳上,而是在兩腿中間偏左一點。這樣的重心移動,既不易為敵人覺察,又足夠完成右腳的扣轉,足以調正身體方向迎敵。因此,在敵情緊急時,重心左移少一點,以迅速轉身迎敵。再少一點,甚至近似實腿扣轉又何不可?
有人以為虛與實的轉換,好像只有重心蕩來盪去才能體現,其實不然。李亦畲說:「虛,並不是全無著落;實,也不是完全扎煞。」吳公藻在其《太極拳講義》中講:「重心與虛實本屬一體,虛實能變幻無常,重心則不然,雖能移動,因系全體之主宰,不能輕舉妄動。」實戰中的虛與實、陰與陽的轉換,有時外形上並不明顯,往往是含蓄的。因為虛實、陰陽轉換不僅僅是表現在外形重心的移動,有時也體現在意念的轉換。所以,這單鞭重心左移是無須要到「坐實」的程度。
筆者觀看了一些新編套路的教學光碟,都是國際級大師帶領冠亞軍的學生講解演示的。他們的操演,不僅掤、捋、擠、按誇張得膝蓋都弓出了腳尖之外,單鞭的重心轉換也誇張得左搖右擺,臀部盪來晃去,好像不這樣不足以體現虛實的轉換。這種動作作為體操表演是好看的,可得高分,但作為武術的實戰是在討打!即使作為養生也是容易損傷膝蓋的。上面說過,本來虛轉扣、實轉扣的用意都是「用八卦魚勢化去敵之攻勢使其落空後」,反而過度擺動的結果,往往不是「化去」和「引進落空」,反而會被敵人所乘。拳論云:「無過無不及。」為了追求美觀,過分搖運的結果,是將武術變成了體操、變成舞蹈。這又是武術在被「改革」、被「創新」中糾結的問題。
二,單鞭定式時右腳跟碾腳(向外移動)的糾結
筆者有幾位拳友在練單鞭定式的時候,右腳腳跟向外碾轉,以便讓右(後)腳掌與左(前)腳掌成45°角。筆者指出單鞭定式(發勁)時,後腳跟不要浮起向外碾動,否則左手發不好勁。不料,話音剛落就遭來一陣善意的嘲笑:「你上網去看看,那些國內的大名家,腳跟都是往外移動的,難道他們不夠權威?」我上網認真地學習了一天,真的,腳跟往外碾轉的名家十有七八。原本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發得出勁、發不出勁,只要相互對著一試就知道,偏偏扯上名家與權威,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於是單鞭的又一個糾結開始了。
1,或是24式太極拳普及推廣了後腳跟的虛浮碾轉
單鞭定式時右腿伸直,而在伸直過程中腳跟該如何,是很少有文字精確描述的,尤其是腳跟向外碾轉的動作。筆者終於在李德印編著《太極拳規範教程》及武世冬《太極拳套路精華與實戰技擊法》書中的「24式太極拳」「9單鞭」中找到了依據。教程第74頁(武書第114頁):「(4)弓步推掌,上體繼續左轉,重心前移,左腳踏實,左腿屈弓,右腿自然蹬直,腳跟外展,成斜向左前方的弓步。」這可能是「腳跟外展」的源頭。而1956年,24式太極拳挂圖公布時,單鞭的文字說明是:「(三)上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左側方邁出,右腳跟後蹬成左弓步。」並沒有「腳跟外展」的說明。這也許是編排套路的名家不斷身教言傳,與競賽的冠亞軍們反覆示範的結果。競賽規則更是將太極拳推向體操化,以至脫離了武術的本義。
許多名家後腳跟虛浮外碾,從學者成千上萬,普及世界,成為太極拳的主流。筆者並非小題大做,也不敢與諸多名家叫板。雖然只是腳跟上的小動作,卻實在重要,因為腳跟是拳的根基。名家往往是權威,尤其是創編新編套路的名家,更是權威,但真正的權威是經典的太極拳論,只要太極拳論沒有過時作廢,我們還是要從經典拳論中去尋找權威的答案。
2,太極拳經典理論對步法的要求是怎樣的
《十三勢說略》:「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通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皆然,凡此皆是意。」拳論講:「勁起於腳跟,主於胸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由足跟直發於指,形若炮火,一轟而出,故人不知也。」
《萇氏武技書》:「前手之氣在後腳,後腳不隨,身氣不入,終只半勒,氣不充滿。足為百骸之舟輯,一身之領袖,少有不合,全體之氣俱不入矣。步法之用,不可不細為區別。」
陳長興《太極拳十大要論》心解的(九)步法:「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動,而實遠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以敵應戰、對戰,本諸身。而所以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隨機應變在於手。而所以為手之轉移者,又在於步。」
《手臂錄》近樓云:「竿子手動則腳靜,腳動則手靜,手腳俱動,便無法矣。」
張孔昭《拳經拳法備要》中說:「左右下盤之法,非經口授,難以通曉。未能盡悉其異,且不加辨析,更多差謬。」
所以,筆者以為後腳跟外展與不展並非小事,是有關武術本義,「且不加辨析,更多差謬」。
3,老輩武術家們又是怎麼看待「腳跟外展」的
筆者曾將此後腳跟外展的動作請教二水居士,二水簡訊回復:「後跟外移,像是氣球泄氣了。」二水還傳來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中單鞭的附圖:第三勢單鞭,「前腿如撐後腿如蹬」「大踵用力踏住地方穩當」「右足要實是謂前虛後實」。唐荊川《武編》中曰:「前腿如山後腿如撐。」姜容樵《太極拳講義》:「左足朝外撇勁,右足朝里鉤勁。」本想左手向前推出發勁,卻因後腳跟外碾,造成身體後撤,怎麼能蹬住(撐住、鉤住)?手腳俱動,亂了章法,又怎麼能完整地發出勁來,在實戰中不是要討打嗎?
田振峰《太極拳講義》也說:「切記凡是川字步,後足之足跟竭力向下蹬勁,足跟勿稍離地:因後足足跟為氣之源。」二水居士評說「像是氣球泄氣了」,也都是強調了腳跟(踵)的重要。
太極拳理論家吳文翰在《中華武術》「名家講堂」欄目解答「落地生根」時說:「我們要求練拳要做到『舉步輕如鴻毛,落步重如泰山』。這就要求在步法轉換上一定要到位,不能落步以後,再去轉動腳掌的位置、角度來調整身形上的不協調,這也就是所謂的『落地生根』。」比如做弓步動作,好像前腿扎入地面一樣,「前腿的膝蓋不能過腳尖,膝蓋也不要左右搖擺,要穩得住,後腿要微曲,有彈性,腳後跟不能離地,腳掌也不能轉動。」馬虹也認為「都不允許翹腳尖或掀腳跟(翹腳尖和掀腳跟拳論中叫『喝風』)」。《拳論》云:「擰鑽子拔根,傳授不真。」(引自《太極真諦》第二十六講)。余功保《精選太極拳辭典》:「[拔根]太極拳病之一。練拳時由於基本功不紮實,下盤不穩固而造成足下虛浮的現象。有時表現在進、退時腳跟掀起。」
看來,單鞭定式時後腳跟虛浮碾轉是拔根、是一種病步。24式傳授後腳跟碾轉的動作是病步,從武術的角度來講是「傳授不真」,即傳授的是假武術、真體操而已。
4,武術體操化的要求造成了腳跟的虛浮外碾,
單鞭定式時的步子「通稱川字步,又名弓箭步,或名弓蹬步」(見《太極拳講義》),解放後統一稱作弓步。24式推廣、普及了體操弓步的要求是,「前腿全腳著地屈膝前弓,另一腿自然伸直,腳尖內扣朝斜前方約45°,分順拗兩種」。「順弓步一般要求兩腳之間橫向10厘米(有的書寫作「橫向跨度10~30厘米」,也有「與肩同寬」一說),拗弓步為20厘米,後腿微屈」。於是,出現了單鞭右腳內扣135°(即前後腳成45°)的要求。而在民國出版的武術書中,一般只提內扣90°的要求。超過90°達到135°的要求是解放後武術被「改革」的產物。如《太極真諦》第34頁楊振鐸語「右腳向里扣135°」;趙斌、趙幼斌《楊式太極拳真傳》:「以右腳跟為軸,右腳尖微翹,盡量內扣約135°,身體左轉,重心仍在右腿。」在以國家名義的規範下,一些老的武術家也遵照24式體操的要求「改造」自己,如李雅軒等。據陳龍驤敘述李雅軒改拳,見《李雅軒楊氏太極拳架精解》第69頁:「定式中之左側弓步右腿伸直但不硬挺,右腳尖內扣與地面是成45°角。此右腳尖扣45°夾角,先師說是他的改動,他說以往他早先學拳時,右腳尖內扣與地面是近90°直角,現改向里再扣轉一點成45°夾角後,腳跟勁力更易向下沉穩,踩得更實在。」李雅軒改為正弓步的打法,胸向東挺出,後腳就不得不調整到45°。
無獨有偶,除了李雅軒外,還有一些武術家也自覺地把武術改造成為體操,如1956年以後的王新午,他在序言中說:「我將三十年前舊著《太極拳法闡宗》略加整理,易名《太極拳法實踐》出版。這一部書是我在四十年前向吳鑒泉、紀子修、許禹生幾位老師學習太極拳的時候逐漸積累的一些前人的成果和幾十年來與同學們學習研究中體會到的一些經驗編成的。其中原有太極拳散手及體用概論等章,多系記述師傅技擊方法。現在我體會到武術應向醫療體育方面發展,增強人民健康,從事勞動生產為主,不宜強調技擊法,因而把它刪去。」他把原本好好的武術著作,「自覺改造」成為醫療體操的教材。
當然,也有如褚桂亭、葉大密等少數老一輩武術家,在推廣武術為健身服務的同時,仍然堅持傳統武術的原汁原貌,而不肯輕易改變武術的本質,所以,他們教授的弟子都是「落地生根」,後腳跟是不虛浮碾轉的。
單鞭是左弓步,但不是正弓步,而是側弓步,因此不能完全按照體操的要求去做,如「45°、10~30厘米"等。單鞭中出現的毛病,是過於遵照24式體操的規範去做了。
老一輩的武術家,他們單鞭定式的弓步並沒有強調右腳尖一定要與左腳尖成45°角,所以,從攬雀尾按轉向單鞭時要求右腳尖內扣90°,或者盡量扣足為是,沒有強調轉135°的。我們可以參閱楊澄甫、褚桂亭、董英傑等老一輩武術家,他們單鞭的拳照,右腳尖與左腳尖的夾角都不是45°,而是80~90°,胸側向東偏南,這是傳統太極拳的練法。
筆者在上面提過,不管虛轉扣,實轉扣,一般人是很難一口氣完成扣轉135°的(包括提這個角度的人),為了按照24式的標準,達到前後腳尖成45°夾角,要麼臀部大幅度擺動;要麼在左腳弓出、左手向外推出時,右腳掌再碾展一次。這後腳跟向外的一扭轉,形成手腳俱動,根基被泄了氣,使左手發不出勁去,斷了勁容易造成被動挨打的局面。這是武術中最犯忌的事。
其實,這個問題說起來羅嗦,做起來簡單,你只要頂著牆,當後腳跟向外碾腳時手上勁能發得出來嗎?試一下,答案很快會有的。
5,如何避免出現病步
筆者獻醜,文雅的說法是拋磚引玉。筆者以為,武術不應該過度走體操化的路子,習練傳統楊式太極拳時,切不要受24式太極拳的「改造」,不要因一味追求美觀而誇大動作幅度,要保持純正的傳統風格,中正,無過無不及。
(1)不管實轉扣,虛轉扣,從「按」轉身向左後時,初學者應把意念放在腰胯上,以腰胯的轉動帶動右腳尖的轉動,在此前提下,以腳跟為軸,右腳尖盡量向左內扣,轉至90°以上。筆者體會,只要放鬆不刻意(不要想著腳)言實腿扣轉是可以輕鬆扣至90~100°的。在單鞭定式(即發勁)時,因為是側弓步,胸部側向東南(不是正東),所以右腳跟不用扭動,也能就地蹬住。右腳尖不必刻意追求45°。
有人認為,後腳掌與前腳呈80~90°角時,後腿伸挺時會感到不舒服。這裡有一點要弄明白,即後腿自然伸直,並不等於後腿挺直。拳友胡開宸提示筆者,看楊澄甫、褚桂亭他們的單鞭拳照,後腿有點彎屈,但不是挺直的,而是自然微屈,松胯圓襠,大腳趾內鉤、後腳跟撐住,所以即使右腳掌80~90°,照樣也能舒服發勁。
(2)弓步時兩足橫距前後不能踩在一直線上(俗稱踩鋼絲),但也不是非要10~30厘米,小於10厘米也可,有的武術家說「騎在線上」,「騎」,即兩足踏在線的兩側。觀看楊澄甫等老一輩武術家的拳照,他們的橫距並不寬,幾乎也是「騎」在線上的。後腳掌與前腳夾角呈80~90°,前後兩足成直角三角形狀(近似),重心投影在三角形平面內,身體仍然穩定(兩腳都剎得住),後腳跟照樣蹬得住,勁發得出。
(3)如果左足出步兩足橫距較寬,不得已要做些補救,或一、左腳出步,重心在落向腳尖時,腳尖稍微偏向東南落下(即內扣些),即近似「兩足成斜平行方形」(見《太極拳勢圖解》與山東國術館《太極拳講義》);或二、如右腳尖非要做一些調正時,但也必須以足跟為軸,右腳尖向內稍作扣轉。總之,不管何種狀況,後腳跟是不宜向外碾轉的,要動,腳尖內扣比腳跟外碾相對好些,也容易有「右足朝里鉤勁」之意。
三,結束語
一般太極拳習練者大都注意手上的動作,本文說的是腳上的小動作,不一定會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步法在太極拳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關係到勁的發揮,關係到太極拳在實戰、應戰時的運用,也更有利有氣血運行而養生。
在整套拳架中,不僅只是單鞭容易有此毛病,舉一反三,類似的動作還有如摟膝拗步、抱虎歸山、轉身撇身捶、玉女穿梭、打虎式等招式,幾乎半套拳架中後腳都容易有相同的問題,這些毛病都會影響太極拳的質量,所以說弓步後腳跟虛浮外碾,雖是小動作,卻是武術與體操、太極拳與太極操的分水嶺與試金石。
推薦閱讀:
※別糾結了,最愛你的男人已經娶了你媽
※【錦囊奇計】一張圖推薦《當你糾結時,請打開這31個錦囊!》讓你全家幸福安康!
※「絕配婚姻」千般糾結,怎堪博士成綁匪
※白蛇傳結局真讓人糾結
※當你糾結時,請打開這個錦囊
TAG:糾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