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胡適陳獨秀

胡適陳獨秀2016-12-07 15:39:00來源: 武林網責任編輯:軍事小s0條評論

胡適陳獨秀

胡適、陳獨秀是兩個老朋友,是和具有時代性作用的新文化運動密切的聯繫在一起。他們用他們沉重的愛國情感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想要讓這場運動以新思想取代舊思想。他們是這場運動的主導者和引領者。胡適、陳獨秀的性格是一剛一柔,剛好互補,相得益彰。他們兩個堪稱中國近現代史上思想界的兩大巨人。

胡適陳獨秀

1916年,陳獨秀創辦了《新青年》,當時胡適在美國留學,但知道陳獨秀在創辦雜誌,於是就從美國寄給陳獨秀文字改革的稿子。陳獨秀收到看了以後,對此大為讚賞,於是馬上給胡適回信,在信中陳獨秀表達了自己對胡適能給寄來稿子這件事表示非常感謝,稱在文字改革時期,能收到這樣寫實的文章,純屬不易。這份稿子之後就在《新青年》上刊登,並吹響了白話文革命的號角。1917年,陳獨秀在北大任教,胡適回國後也在北大任教,兩人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一起推動新文化運動,成為這場運動的主導人。

胡適、陳獨秀開始是志同道合,但後來他們兩人走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在五四運動後,兩人分道揚鑣。陳獨秀越來越激進,開始崇尚馬克思主義理論,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之後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而胡適依舊堅持民主、科學,成為了資產階級的代表人。但兩人在信中明確指出,雖然兩人走的道路不同,但兩人的友誼永遠不變。

陳獨秀的歷史觀

陳獨秀的歷史觀作為陳獨秀歷史哲學的主要內容,雖然對這個方面,他並沒有相關的著作或文獻論述,但是根據他多年的諸多文章、信件以及演講,可以明顯地看到陳獨秀的歷史觀內涵豐富且思路清晰,一度經歷了從早些年的進化史觀到後來唯物史觀的轉變,具有極其鮮明的階段性特點。

建黨偉業中的陳獨秀

陳獨秀的歷史觀以五四運動為分界,前期就是十分傳統的民主主義歷史觀,後來轉變為實用主義改良史觀,最後經過了五四運動,他的歷史觀又轉變為馬克思唯物史觀。陳獨秀最早接觸唯物史觀是在1920那一年的下半年,不得過當時只是粗淺地了解,更進一步深入且系統地把握唯物史觀則要到第二年的下半年了,但是其中也免不了仍存在一些非唯物史觀的因素。陳獨秀的歷史觀所表現出來的「善變」這一特點,也從側面上體現了他不變的對於「實用」性質的重視。

儘管陳獨秀不是一名歷史學家,但他的歷史觀卻毫無疑問是值得我們進行學習以及深入研究的。他十分重視歷史,將之視作一門學科,對於中國古代歷史的分期、封建社會能夠得到長期性延續的原因、中國近代史發展過程,其基礎線索、科學體系以及這個階段的社會性質等等諸多問題以及理論都發表了其獨有的看法,具有重要的理論、學術意義,他的歷史觀也始終影響著他對中國現實社會的認識。

陳獨秀一九一六年

在大多數人眼中看到一九一六年這一年份,都自覺與自己並沒有絲毫關係,即使有關聯也都是上個世紀初的人們才會感受到的,都已經是陳年往事、歷史故事。可是,一九一六年,對於任何一個關心歷史和政治的人而言,絕對不是一番早已過時的陳年往事,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

建黨偉業中的辯論以《一九一六》為依據

而陳獨秀一九一六年又有干係呢,首先只要是熟悉歷史時間的人不難推斷出,陳獨秀是處在一九一六年這個時間節點上的人。而這裡要說起陳獨秀,就不得不提五四運動,既然要說起五四運動,又不得不提為陳獨秀所領導的新文化運動,而說起新文化運動的開端,則不得不提及為陳獨秀所創辦並主編的一本名叫《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的雜誌。而陳獨秀一九一六年的歷史就發生在這《青年雜誌》上,當然一九一六年也不僅僅只是個年號,而是作為陳獨秀的一篇作品被發表在《青年雜誌》上。

陳獨秀一九一六年作為當時大有作為一篇「新年獻詞」一般意味的文章在為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誌》上面發表。而這篇文章在當時的中國也掀起了不少的話題和誤解。文章中大肆讚美德意志的體制,而對中國目前體制保持十分悲觀的態勢,難免惹得人們誤議作為先進思想宣傳工具的《青年雜誌》卻反過來宣揚帝制,繼而誤會陳獨秀支持封建帝制。文章是在一月份發表的,後來三月份《青年雜誌》被迫停刊,到後來的九月份更改名成《新青年》。

陳獨秀功績

陳獨秀是中國現代史以及中共黨史發展進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革命家,在史學界、文學界等多個方面具有非凡的造詣,談及陳獨秀功績,至少有六大貢獻以及兩大成就。

陳獨秀雕塑

六大貢獻:其一,陳獨秀髮起了新文化運動,這是二十世紀全中國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他是將科學、民主帶入中國的第一人,他創辦的《新青年》作為近代影響最大的刊物,影響了整一代人;其二,他指導了五四運動,這個運動對於後世能夠產生如此大的歷史意義與陳獨秀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其三他積極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並為其提供傳播平台;第四,他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他,中共不會於1921 年成立;第五,他是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從一大到五大,這一階段的領導團,對於中國革命具有非同尋常的貢獻作用,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以及革命思想方針;第六,陳獨秀功績不僅在於其成就,他在犯錯以後,敢於承擔、敢於反思,是第一個深刻總結民主政治經驗教訓的人,他晚年的思索,直至如今都很少有人能夠超越。

陳獨秀功績除了這幾點貢獻,還有兩個極為重要的成就:一方面他是近代史上偉大的政治家,他發表的一些代表作至今仍給予我們啟發;另一方面,他還是一位卓越的專家、學者,他的文學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成果。

陳獨秀青年雜誌

陳獨秀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不僅是一個在新文化運動期間具備先進思想的領袖主幹,還是當時著名的新文化運動領導報刊《新青年》的主編。而這本廣為人知的名為《新青年》的雜誌是在第2卷才改版名作《新青年》,在之前,他的名字叫做《青年雜誌》。

陳獨秀青年雜誌

這本雜誌可謂是陳獨秀一手創辦,陳獨秀青年雜誌之間具有如同歷史一般密不可分的關聯,可以說,沒有陳獨秀就沒有《青年雜誌》,而沒有《青年雜誌》,也就沒有新文化運動,或者說,這樣一場對中國近代化意義遠大的運動或許就會延期,沒能這麼早儘快到來。

陳獨秀是在1915年的9月份在滬地創辦了《青年雜誌》,刊物為月刊,主編就是陳獨秀先生。並且陳獨秀於《青年雜誌》的創刊號上面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名作《敬告青年》。《敬告青年》一文的發表,可謂是對於《青年雜誌》這本雜誌而言具備綱領性意義的文章。陳獨秀在文章中鼓勵青年同志們追求自由、科學,崇尚進步、民主。

陳獨秀青年雜誌,率先在當時一片朦朧的中國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並翻譯為德先生和賽先生,此刊的創辦可謂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標誌,陳獨秀與《青年雜誌》(也就是後來的《新青年》)從此在中國近代化的歷史上處於不可忽略的重要歷史地位,並永載史冊。

陳獨秀一家人

《陳獨秀一家人》是一本以陳獨秀為核心的書籍,講述了著名偉人陳獨秀上至祖輩下至孫輩一共五代,其間共幾十個人在近百年時間內的人生歷程,他們的奮鬥與命運,他們的坎坷與遭遇。對於我們後世更接近地了解這位大人物具有一定的意義。

《陳獨秀一家人》

《陳獨秀一家人》這本書作者是吳曉,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於2011年8月份,整本書共395頁。這位吳曉,原名為吳道元,是一位記者,同時也是作家,他出生於安慶,是陳獨秀的老鄉,同時他也是安慶陳獨秀研究會的常務理事,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利用史學界對於陳獨秀這位偉大人物的研究成果,敢於運用文學的體裁,以其為題材創作了多本傳記文學,在多個學界引起強烈反映,聲名遠揚,尤其是這本《陳獨秀一家人》更是多次出版,被評為是百年好書,獲省級優秀文學獎。

《陳獨秀一家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述的是陳獨秀變幻莫測的婚姻,一生經歷四次婚變:他的原配夫人名為高曉嵐,是一位統領的女兒,大家閨秀,當時陳獨秀的養父母為了攀親強行結成這段沒有感情的婚姻,婚後落寞;之後,陳獨秀與妻子才貌雙全的妹妹高君曼走到一起,最終還是沒有結成正果;之後陳獨秀又與施芝英一拍即合,兩人同居一段時間;陳獨秀晚年的最後一段落魄時光,是年輕的潘蘭珍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除此之外,這本書還講述了陳獨秀後代們的經歷,內容量大,值得一讀。

推薦閱讀

  • 陳獨秀主張什麼思想
  • 陳獨秀一家人的解密
  • 陳獨秀之死
  • 陳獨秀胡適魯迅的關係
  • 陳獨秀婚姻幸福嗎
  • 推薦閱讀:

    胡適與張愛玲的隱秘情愫
    陳明遠的BLOG:胡適任駐美大使的收支
    自由主義的胡適和極權主義的魯迅
    胡適為何被認為是日本偷襲美國的「禍首」?

    TAG:胡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