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

孩子跌倒了,要不要把他扶起來?這是近些年來教育界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觀點似乎比較一致:孩子跌倒了,家長不要心太軟,馬上去把他扶起來,而要求孩子自己爬起來。一些年輕的父母對此深信不疑,理由是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經受挫折的能力。

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應當承認,重視培養孩子經受挫折的能力是對了,通過這種教養方式進行培養也是可行的。但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假如不管孩子年齡大小、身體強弱,也不管孩子跌倒後是否摔傷以及受傷的程度等等,而主張「絕對」不能去扶,這種主張就太絕對,也過於簡單了。

假如孩子摔得不重,毫髮未傷,看樣子能夠自己爬起來,家長就沒有必要去扶他,而應該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這樣做,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經受挫折的能力,也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堅強,形成良好得健康心理。但是,假如孩子正是蹣跚學步的時候,年齡小、身體弱,或是摔得很猛、很重,家長也不伸手扶助,就有點殘忍了。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人去熱情地幫助他,他會感到人與人之間太冷酷無情。這不僅會給作為弱者的孩子心靈上以極大的傷害,而且當他以後看到比他更弱的弱者,諸如比他更小的孩子和老弱病殘者受到挫折,碰到困難時,他也會漠然視之,袖手旁觀。假如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互幫互助,社會將會是什麼樣子?

孩子是弱者,他們需要成年人的關心、愛護,成年人也負有這種責任。孩子在受到挫折、碰到危難時,家長不要心太硬,要熱情關懷、愛護他,主動地幫助、保護他,這不僅使孩子獲得了必要的關愛,體會到人間的暖和,產生安全感,也會使他從家長的行為中學會關愛別人。

我們知道,孩子小時候所獲得的教育,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少成

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假如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是片面的話,長大以後

他的思想和行為也就可能出現偏差。教育工作者必須注重,不要讓一種傾向掩蓋了另外一種傾向。提出一個教育主張,應當慎而又慎,不能太絕對、太武斷,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若是針對有些做父母的對孩子過於呵護、過度保護,而有意識地強調一下「跌倒了要他自己爬起來」,矯枉過正。未嘗不可,但不能把它作為一個適用於所有情況的普遍的教育原則。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講究辯證法,不能搞形而上學。
推薦閱讀:

在痛苦並且迷茫的時候,你是如何跟自己和解?
要正視挫折
內心強大:是不斷經歷挫折,卻依然對生活愛得深沉
哪些經過挫折後才看到的懂的事
增強孩子心理承受力 挫折教育助全面發展

TAG:教育 | 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