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原始祖先
我們的祖先
編譯 李念華
大約在一個半世紀以前,人們第一次在德國的尼恩迪爾山谷發現了早期人類的遺址,由此引發了科學界對尋找我們的最早的祖先的不懈探索。而要想弄清楚誰是我們的最早的祖先,首先必須要給人下定義。那麼,人是什麼呢?
據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給人下過一個定義,說人是用兩條腿行走的、沒有毛的動物。結果有一天,他的學生把一隻拔光了毛的鵝拿來問他:老師,這是人嗎?人們後來就開玩笑地說:人是「柏拉圖的鵝」。
科學家是怎麼給人下定義的呢?很長時間裡,科學家都認為能夠製造工具的動物就是人。可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女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住到非洲的密林中去觀察黑猩猩的生活,結果發現黑猩猩會把草棍的枝杈去掉,然後插到蟻穴里去釣螞蟻吃。古道爾的發現說明黑猩猩也會製造工具。看來,用會製造工具來定義人是行不通的。
1974年11月30日,考古學家唐納德·喬漢森在衣索比亞的阿瓦錫河的河岸上發現了一具人類化石。在當晚的慶功晚宴上,有人播放了甲克蟲樂隊的新歌《露西與漫天的鑽石》。受此啟發,喬漢森為這具化石取名為「露西」。隨後證實,這是截至當時發現的最古老且保存最為完整的人類始祖化石。
露西的問世使科學家開始重新考慮如何給人下定義。事實上,露西正是科學家一直都在努力找尋的人類進化歷程當中的一個「缺失的環節」——介於古猿和現代人之間的過渡物種。在沒有發現露西之前,科學家一直把智力水平(即頭骨腦容量的大小)看成是區分人和古猿的主要特徵,因此他們始終致力於尋找類似黑猩猩且腦容量較大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但是,對露西的研究發現,露西的膝關節能夠靈活轉動,盆骨窄小,雙手接近現代人(只是手指略微彎曲),這些特徵無不表明她已經具備直立行走的能力,但她的腦容量卻只有450毫升,大致與現代黑猩猩的腦容量相當。因此,露西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家對人的定義:用兩足直立行走的才算是人。
現在,就讓我們從人類的共同祖先——露西開始,看看人類是怎樣從早期人類進化到現代人的。
人類始祖現身
距今大約320萬年前,人類始祖——南方古猿露西已經能夠直立行走。隨後,露西的後代逐漸將雙手騰出來用於工具、武器的製造,最終踏上了向現代人類進化的道路。
科學家認為,露西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這種起源於東非的靈長類動物能夠直立行走,是最古老的原始人類群落中的一支。露西的身材嬌小,完全站立時身高僅約1.07米,體重為27~29千克。由於之前有研究表明,更新紀雄性靈長類動物的身高至少應在1.5米以上,因此科學家認為露西是女性。從她的臼齒、關節及椎骨等細節來看,露西應該是一位成年女子,死亡時年齡在21歲左右。科學家認為,露西可能是自然死亡,因為她的骨架保存相對完整且沒有被野獸撕咬的跡象。科學家推測,在露西死後不久,她的屍體很快就被河流中的沉積物覆蓋並沉入底部,因此在隨後300多萬年內再沒有受到任何外界打擾。
從外觀上看,露西與現代黑猩猩比較類似,腦袋很小,身長腿短,長長的手臂隨時搖搖晃晃的,胸腔呈錐形但腹部較大。從膝蓋和盆骨的結構來看,她大概已經能像現代人類一樣長期直立行走了。由於兩足直立行走是人和古猿最顯著的區別,因此科學家把露西歸入人屬,並把和她一起生活在衣索比亞哈達爾地區的人種通稱為「南方古猿阿法種」。這些阿法種古猿最早出現於距今大約350萬年前,它們的活動範圍包括非洲的草原及森林地區,主要以各種水果、堅果及植物種子為食,偶爾也吃白蟻或鳥蛋以獲取動物蛋白。
露西是怎樣直立行走的?科學家的看法不盡相同。有人認為,露西不可能跟現代人一樣完全伸直腿來走路,而只可能像猩猩那樣撅著屁股彎著膝蓋行走。還有人認為,對露西來說,直立行走可能只是一種調劑,大多數時候她可能都是四足爬行,就像現在的類人猿。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露西既有可能像猩猩一樣撅著屁股彎著膝蓋,搖晃著完成兩足行走,也有可能像現代人類一樣完全直立行走。
人類為什麼會直立行走呢?基因研究表明,人類和黑猩猩是近親,距今700萬~800萬年前,二者的共同祖先或許都生活在非洲的熱帶雨林中,隨後才分化為兩個不同的分支。據推測,人類之所以開始長時間兩足直立行走,可能根源於氣候突變。由於氣候變化,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壞,非洲陸地上出現了大片開闊的荒原,原本棲息於樹林間的人類被迫下到地面開拓新的生活。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髖關節和膝關節逐漸適應了長期直立行走的要求。在習慣了地表生活之後,他們也開始學習和發展其他生存必需的技能。由於需要花更多時間在地表活動,那些率先直立的人必然更受異性的追捧,也比其他同伴在繁育後代方面獲得更大優勢。於是,在經歷漫長的進化之後,人類最終完全兩足直立行走。
相關鏈接
人類的第一串腳印
1976年,古人類學家瑪麗·利基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在坦尚尼亞的倫蓋火山下的利特里山谷開展古人類考察工作。一天,瑪麗和安德魯等人在完成了當天的任務後,相約一起騎馬到村子附近溜達。途中,他們興緻勃勃地打響了一場以大象糞便為武器的對抗賽。安德魯為了躲避一顆迎面而來的「糞便炸彈」,一頭撲倒在地上,卻意外發現了「鑲嵌」在火山灰漿層中的一組腳印化石。
這組腳印保存在一層火山灰漿岩層上,大約長25米、寬24米,看上去就像凝固的水泥印模。科學家從中辨認出兩串腳印,其中一串腳印較大,是一個體型偏大偏重的生物體留下的;另一串腳印較小,是一個體型嬌小且體重較輕的同類生物留下的。這兩串腳印十分靠近,且多數時候是並排的。
這些腳印遺迹最引入注目的地方在於,它們所顯示的步幅和步態與現代人類十分接近,完全不同於直立行走時的現代類人猿。科學家在將這些腳印與現代人類的腳印進行比對後認定,它們是距今300多萬年前的人類留下的,因此又被稱作「人類的第一串腳印」。
雖然距今已有數百萬年之久,但「人類的第一串腳印」保存得十分清晰且十分完好,科學家從中收集到了有關腳印主人的更多的信息。研究發現,這種早期人類的腳趾構成與現代人十分接近——腳趾相對短小,大腳趾與其他腳趾基本平行。這種腳趾構成與猩猩科現代類人猿有明顯的差異。猩猩科現代類人猿的腳趾構成更類似於現代人類手指的構成,大拇指與其他手指有一定角度的偏差。
通過對腳印的分析,科學家清楚地了解到早期人類的行進方式:每跨出一步,總是腳後跟先著地,隨著重心的移動,支撐從腳掌進而轉移到腳趾,再接著邁出第二步。這種行進方式與現代人在大步行走時是一樣的。從腳印的前後間距來看,這種生物的腿骨結構已經接近現代人類,特別是大腿骨,有明顯向內傾斜的趨勢,站立時更貼近身體中軸線,因而能夠完全直立。
科學家對當時的環境進行復原並猜測:當時,倫蓋火山爆發,地面不停地晃動,利特里山谷中的動物們受到驚嚇四散而逃。這時,從矮樹林中走出來兩個南方古猿——可能是一對母子,它們並肩穿越一片沼澤低地,準備逃離火山噴發地……
那麼,「人類的第一串腳印」又是怎樣保存下來的呢——火山灰漿岩守護了它們達300多萬年之久!
食物促成大腦的發育
距今大約300萬年前,露西的後代從非洲大陸消失。食物促成了人類祖先大腦的發育,他們開始了向能人、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進化。
距今大約300萬年前,露西和她的阿法種同伴從非洲大陸上徹底消失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考古學家認為是因為全球氣候變遷,使非洲地貌發生了徹頭徹尾的改變。氣溫驟降,空氣變得異常乾燥,非洲大陸上原本茂密的林地漸漸消失,代之以更廣闊的荒原。一些依賴森林獲取食物的物種因此滅絕,而另一些物種則開始嘗試通過其他途徑獲取食物。過去在森林中依靠採摘野果為生的人類祖先,此時也開始了全新的探索,他們漸漸改變了以森林中柔軟多汁的果實為食的習慣,學會了咀嚼,覓食範圍也隨之擴大為各種堅果、樹根和植物塊莖(如土豆)等——能人出現了。
能人在多數時間裡都直立行走,他們的生理構造也發生了變化:大量咀嚼肌和磨牙的出現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研磨堅硬的植物,他們因此不再擔心餓肚子。科學家使用先進的同位素探測法,推測出原始人還學會了捕食白蟻一類的昆蟲,說不定還懂得把削尖的木棍伸進蟻群取食。能人進一步進化為——直立人。
對於另一支生活在非洲的原始人而言,覓食似乎變得十分艱難。他們的牙齒和下顎都十分窄小,無法廣泛食用各種植物,因此他們只能是碰到什麼吃什麼。多數時候他們可能在盤旋的禿鷹的指引下找到一些腐爛的食物,比如獵豹吃剩的羚羊或獅子飽餐後剩下的骨頭。由於腐肉中含有大量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熱量且容易消化,較之古猿或更古老的原始人而言,能人不再需要粗壯的大腸,因而可以節省下更多的能量供給大腦等其他器官。事實上,在猛獸口中討求腐肉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要求覓食者十分聰明機警。也許我們的祖先就是在這種特殊環境中獲取了智慧。大腦的發育需要大量能量(據統計,現代人類的大腦大約需要消耗總能量的20%),而肉食所提供的大量熱能又進一步促進了人腦的發育,於是我們的祖先變得越來越聰明。
有證據表明,距今大約200萬年前,人類已經懂得運用粗糙的石制工具敲砸獸骨以吸食骨髓。從某種意義上講,石制工具的運用幫助早期智人得到了其他動物無法獲取的食物來源。由於動物骨髓中含有大量長鏈脂肪酸,促進了腦部的進一步發育,人類的祖先因此變得更加聰明,學會了製造工具並利用人造的石刃來切割獸皮。
學會製造工具是原始人類在認知方面取得的一個巨大飛躍。雖然有科學家教會現代黑猩猩使用石刃切割物品,但至今仍未觀察到它們有意識地打造工具的行為。而我們的祖先卻懂得如何用一塊堅硬的石塊以恰到好處的力量和適當的角度敲擊另一塊石塊,從而製造出所需要的石刃工具。
隨著冰川時代的降臨,習慣植食的原始人最終滅絕了。早期智人因為順應地球氣候的變遷得以繼續繁衍。在距今大約200萬年前,智人中的一個分支開始了新的探索之旅,這一次他們走出了非洲,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
走出非洲
距今大約200萬年前,地球進入冰川時代,全球氣溫持續下降,空氣更加乾燥,更多的非洲熱帶雨林消失了,非洲北部地區甚至開始出現沙漠。直立人開始從非洲向其他大洲遷徙。
1984年,科學家在肯亞的圖爾卡納湖畔發現了一副完整的人類骨架化石。據考證,這是一個生活在距今大約150萬年前的男孩,年齡為11~13歲,因死時陷入沼澤而得以完好保存。科學家把他歸為直立人,並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圖爾卡納男孩。
圖爾卡納男孩的牙齦有膿腫跡象,科學家據此估計他是因乳牙脫落引發敗血症而死亡的。他的眉骨和唇齒部比較突出,鼻子寬且長。他的身高約為1.6米,估計成年時可達1.85米左右。化石證據表明,這個充滿活力的年輕小夥子已經適應了熱帶生活,跟現在生活於赤道附近草原的游牧民族馬薩伊人一樣。他的體型高大修長,這樣可以避免皮膚被灼熱的太陽晒傷。據估計,他所屬的人種也可能是最早通過流汗來調節體溫的原始人。對那些必須在暴晒的午後四處活動的動物而言,流汗是一種最有效的調節機制,能夠確保身體和大腦的溫度保持正常。圖爾卡納男孩和他的夥伴們的皮膚光滑,膚色黝黑且幾乎沒有汗毛。這些生理構造都能確保他們免受日光的過度輻射。
為了養活自己和剛出生的嬰兒,這些直立人通常要步行到很遠的地方去覓食,他們的生理構造因此變得比較特殊:盆骨狹小,臀部翹起。由於盆骨窄小,胸腔下半部分也相應變窄,胸腔的上半部分因為要保證肺部的正常運作而相應變寬,整個軀幹呈桶狀。另一方面,盆骨縮小導致女性的產道隨之壓縮。這一生理結構的變化對人類的演變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盆骨狹小增加了嬰兒出生的困難。隨著胎兒大腦的發育,母親非得竭盡全力才可能使嬰兒順利降生。為了降低生產的難度,人類學會了在胎兒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時候把孩子生下來(黑猩猩的幼崽在出生時大腦往往已經發育完全)。剛出生的孩子異常脆弱且毫無自理能力,往往離不開母親的悉心照料。因此,對母親而言,順利生產後的她比任何時候更需要異性同伴或族群中其他成員的協助和支持。有科學家據此認為,這意味著核心家庭的起源。
從考古學的角度來看,生活在肯亞的原始人的生活模式有可能是男女同伴相攜互助的。他們甚至開始用不同的動作配合幾種特殊的叫聲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科學家發現,圖爾卡納男孩的聲帶已經發育完全,能夠說出較複雜的語句。他的牙齒比較小,說明他們已經開始製造一些更為精緻的石制工具用於宰殺或切割肉類。
距今大約190萬年前,直立人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開始從非洲向其他大洲遷徙。距今大約180萬年前,部分直立人抵達喬治亞,在那裡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氣候寒冷,草原的季節性變化非常明顯;此外,生活在此的動物,除了有在非洲常見的長頸鹿、鴕鳥外,還有狼、劍齒虎等。
另一部分直立人一直向東遷移,最遠的甚至到達了印尼的爪哇島。他們在亞洲亞熱帶地區定居下來,學會了利用竹子特有的強度和韌性製造出有用的工具。比如,他們把竹子加工成飛鏢從遠處投擲獵物。又比如,他們站在高處,用長長的竹竿敲擊在地面活動的小動物。當時與他們共同生活在同一片竹林里的還有一些大型動物,如亞洲象和體型超大的古生巨猿。據推測,直立人有可能遭遇古生巨猿的獵殺。古生巨猿或許不敢跟身強力壯的成年人較勁,但它們有可能向嬰兒下手。
歐洲人祖先現身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在英格蘭的薄克思格拉夫地區的一個深坑裡發掘出許多生活在距今150萬~100萬年前的原始人骨骼化石。經過復原,科學家發現,這裡曾經是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原始人棲居地,附近有河流,地勢較高(便於捕獵),有許多洞穴(可作為原始人擋風遮雨的庇護所)。
1994年,科學家在深坑附近發現了可能是最早出現在歐洲的人類化石。這是一塊殘缺的頭骨,屬於一個生活在距今大約78萬年前的年輕小夥子,他們把他命名為「現代人先祖」。
如今的薄克思格拉夫地區是巨大的沙礫開採場所,然而在大約50萬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海灘,岸邊聳立著石灰岩質的懸崖,在潮汐漲落的作用下海灘的瀉湖最終演變為一片陸地,成為野馬、古生巨鹿、犀牛、野鼠和狼等動物與早期人類的共同棲息地。從犀牛、河馬等大型動物化石的傷痕印記來看,當時的原始人已經懂得運用石制刀刃來砍殺並獲取肉食。本來分割體重高達675千克的巨型獵物是個難題,但此時的原始人已經能夠遊刃有餘地對獵物進行切割,從肉排、肉塊到骨髓。這意味著他們有可能已經開始以狩獵為生,而不再靠腐食來維持生計。
進入冰川時代
曾經與人類祖先同行、在歐洲繁榮了成千上萬年的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滅亡的,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迷人的奧秘之一。
考古已經證明,史前社會曾有多種人類出現。因此,人類的進化就像是一場不斷淘汰的錦標賽,一些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另一些人則被淘汰出局。尼安德特人就曾經與我們的祖先同行了成千上萬年。
1856年8月,採石工人在德國的尼安德特峽谷的石灰岩山洞中發現了一副人類骨架,這是一種古老的人種,後被命名為「尼安德特人」。
據考證,距今10萬~3.5萬年前,尼安德特人曾廣泛分布於歐洲和亞洲西南部,他們留下的遺迹從中東到英國,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這些遺迹包括:骨骸、營地、工具,甚至還有藝術品。
尼安德特人身高1.5米左右。顱骨容量為1200~1750 立方厘米(現代人為1400 ~ 1600立方厘米)。尼安德特人的身體特徵為:額頭平扁,下頜角圓滑,下巴不像現代人那樣前突,骨骼強健,有著耐寒的體格。
尼安德特人是完全的肉食動物。為了捕獲足夠的獵物,他們掌握了高超的狩獵技巧,專門獵殺野牛、馴鹿、麝牛等大型野生動物。他們有時在沼澤中設置圈套引誘獵物,有時用標槍等投擲工具把獵物逼至懸崖,有時則會對獵物實施圍攻。科學家發現,尼安德特人的舌骨發育完備,具備了運用語言對話的物理條件,不過他們的對話可能十分簡單,大概僅限於提出「給我某個東西」的簡單要求,而不可能像現代人一樣懂得使用禮貌用語。
尼安德特人習慣穴居,在他們的生活中有照顧老人和弱者的傳統。科學家發現,在尼安德特人的群落中有臼齒已經脫落的老人,他們或許依靠同伴把食物咀嚼後再餵給他們吃。尼安德特人的活動範圍比較小,通常在距離居住地方圓50公里的範圍之內。相比之下,現代人的祖先的活動範圍則大得多,有的甚至達到方圓200公里。
距今大約3.5萬年前,隨著冰川蔓延整個歐洲大陸,尼安德特人突然神秘消失了。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滅亡的呢?有人認為,當時冰川蔓延整個歐洲大陸,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尼安德特人滅絕的主要原因:氣候突然變得寒冷起來,尼安德特人為避寒而躲進山谷,群體之間缺乏聯繫,近親交配增多。也有人認為,尼安德特人是因為與我們的祖先為爭奪有限的資源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較量,尼安德特人最終失利。有人甚至說:是我們的祖先吃了他們。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消亡的,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迷人的奧秘之一。
相關鏈接
尼安德特人因「嘴笨」 而消亡
最近,英國劍橋大學史前以及人類進化學教授保爾·梅樂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說:人類具有比尼安德特人更加完備的發音系統。發音系統的豐富導致語言和思維的豐富。這就是尼安德特人被最終淘汰的根本原因。
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的發聲系統與黑猩猩一樣,是一種單道共鳴系統。這種系統的發音能力很差,聲道結構決定了尼安德特人不能正確和清晰地發出母音。科學家認為,尼安德特人如果有語言,也是口齒不清,這就影響了語言的發展和交流的進行,影響了群體的生存能力。
從類人猿到人,人類完成了最後的進化過程。可是,今天的猿,如黑猩猩、大猩猩等之所以原地停滯了下來,其原因之一就是沒能掌握語言。人類得天獨厚地掌握了語言,從而順利的在進化過程中走在前列。人類語言能力的獲得來自基因突變所產生的飛躍。
全新人種現身
距今大約15萬年前,人類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通過對全球不同人種的基因對比發現,現代人類基因具有驚人相似性。這意味著,分布於世界各地的人,其實擁有共同的祖先——冰川時代的倖存者。
在更新紀晚期,冰川時代降臨,人類幾乎遭遇滅頂之災。科學家推測,在氣候急劇惡化的情況下,大約只有1萬人倖存。
科學家對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區的人的基因進行對比後發現,現代人的基因構成驚人相似。這就是說,冰川時代的倖存者很可能是全球人類的共同祖先。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人類的命運發生轉折,進而一躍成為當今地球的主宰者呢?
冰川時代的降臨有可能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大量的二氧化硫被排放到大氣中,阻礙了陽光照射,全球氣溫因此急劇下降,炎熱的非洲在當時氣溫僅為9攝氏度左右。地球開始了長達1400多年的冰凍時期。
對於當時的地球生物而言,這種變化決不僅限於天氣變冷,溫度的驟變還引發了可怕的乾旱,使大量湖泊乾涸,地表出現了沙漠。隨著時間推移,乾旱一年比一年嚴重。在環境的巨大壓力下,人類比任何時候更感受到合作的迫切性。於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的現代人開始調整他們的社會結構,原本零散的群落開始聚集,部落隨之出現了,相距較遠的不同部落之間甚至開始了物物交換。由於採取分散生存的策略,一部分原始人開始離開非洲大本營,逐漸成為各自新領地的主宰者。
距今大約9萬年前,現代人的祖先抵達了近東地區;距今大約5萬年前,他們開始在澳大利亞安營紮寨;距今大約4萬年前,他們出現在歐洲;距今大約1.2萬年,他們踏上了美洲大陸。然而,人類的進化歷程並沒有終結。從某種意義上講,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區的人類今天仍在繼續進化,只不過我們沒有意識到罷了。
祖先的生活
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供稿
科學家在史前人類遺址中發現了羚羊、斑馬和其他體型比較大的動物的碎骨化石,還發現了用石器切割和敲碎的骨頭。這就是說,隨著後期人類的進化,人類開始獵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了,包括猛獁象。
為了從動物身上切割下肉,敲碎骨頭得到骨髓,挖掘植物埋在地下的根莖,史前人類學會了製造石器。最古老的石器非常簡單,只具有切割和敲擊的功能。
史前人類還學會了使用火,他們用火取暖、煮食物、嚇跑其他動物。最古老的火爐是在中國的周口店遺址發現的。
史前人類逐漸開始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達他們的符號思維,包括畫畫、雕刻和音樂。科學家在史前人類遺址發現了一些飾品,證明史前人類已有愛美之心。科學家還發現了大量描述女性身體的雕刻和繪畫,他們認為這些女性雕刻和繪畫象徵著多產。
距今大約1萬年前,世界許多地區開始進入農業社會。那個時候,寒冷的冰河時代已經結束了,氣候變得較為溫暖濕潤。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也更加充分了。他們利用居住地區的各種各樣的動植物,並最終選定少數種類作為重點養殖對象,其中有生長在亞洲西部的穀類和生長在美洲中部的玉米。通過長時間仔細篩選和培養,人類最終培育出了適合人類生存需要的動植物種類,比如綿羊、牛、豬,新的小麥、玉米品種及其他植物。這些新的動植物種類可以生產許多有用的產品,如奶和皮毛。隨著農業的發展,食物大大增加了,這促使了人口的增加和定居生活的出現。人類可以長時間地儲存種子、飼養家畜,這對以前靠狩獵和採集生存的祖先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
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次次的考古發現,再加上我們豐富的想像力,想像一下祖先的生活。
取食記
那些饞肉吃的泥河灣人,是迄今在我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獵人。
1998年秋天,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陽原縣的泥河灣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了一隻大象的遺骸。奇怪的是,這隻大象曾被肢解,在肋骨上還留有清晰的刮削痕迹,而在大象遺骸的四周,有許多人工打制的石器。
經過研究,事情漸漸清楚了。今天的陽原縣溝壑縱橫,具有典型的黃土地貌,而在40萬~50萬年前,這裡卻是一個面積達數萬平方公里的大湖——泥河灣古湖,湖邊的森林和草地為大象、野馬等食草動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人們猜測,遠古的一天,一群大象來到湖邊喝水,而在湖旁還生活著一些原始人群。當溫和的草食類動物成批地出現在原始人視野中時,他們認為美味到來了。大象受到拿著棍棒和石頭的人的攻擊,一頭不幸的大象在慌亂中選錯了逃跑的方向,陷入湖邊的泥地里。它不停地掙扎,但一切都是徒勞的,它越陷越深,而那些拿著棍棒和石頭的人一擁而上……那些饞肉吃的泥河灣人,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獵人。
不過,史前人類並不總是用伏擊的方式進行圍獵,在多數情況下,他們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接近獵物,有時甚至要持續追趕兩三天才能打到一隻鹿。這種人和動物比賽跑步的打獵方法的成功率很低,於是聰明的泥河灣人發明了一種遠距離攻擊武器——石流星。所謂石流星,就是把兩個石球巧妙地捆紮在一起,用於攻擊那些棍棒所不能及的獵物,而且在擊中獵物後,繩索還會把獵物飛奔的腿纏繞起來。在泥河灣盆地的一個遺址中,人們發現了200多個石流星。
我們的祖先還發明了弓箭。考古學家在山西省朔州市峙峪村發現了距今3萬年的峙峪人。峙峪人製造出了弓箭:用粗樹枝或竹子做弓;用細木棍做箭桿;把俗稱「火山玻璃」的黑曜石打成石頭片,然後磨成箭頭。有了如此鋒利的箭頭,峙峪人就成了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他們能夠捕獲野馬、野驢以及駱駝這樣的大型動物了,當然還有狼,而捕獲狼則意味著離人類馴化狗不遠了。
從狼到狗的馴化過程,可以說是人與動物之間的一段曲折的故事。通常認為,家狗的祖先是一種體型較小的狼。史前某一天,狩獵的人們捉到了一隻小狼,它只有幾周大,因為個頭太小,部族裡的人決定把它養大一點後再吃。
今天我們知道,犬科動物在6到8周之間,其行為和生理還沒有充分發育,很容易和人溝通。它們會撒嬌、會討好,和人類好像非常熟悉。正是這種在其他動物身上難以想像的特性,改變了狼的命運。、
幾個月後,小狼長大了,有人說要殺死它,但有人卻想起它的種種好處:它幫著看家,幫著打獵,是許多人快樂的源泉。他們說,為什麼不把它留下來做個夥伴呢?於是,狼被留了下來,後來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普遍飼養的家狗。
我國確認無疑的家狗出土於8000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考古工作者在遺址的居住區和墓葬區發現了10隻狗。這些狗的埋葬姿勢不一樣,有的像在睡覺,四肢都蜷曲著,像被捆起來一樣;有的四肢伸展,看上去是被人殺死後擺成這種姿勢的。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中國最早的家養動物。
近年,中國和瑞典科學家用遺傳學的方法研究了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654隻狗,最後得出結論:狗最早是在東亞馴化的,而且很可能就是在我們中國馴化的。
馴養動物使得史前人類有更多的肉吃。從進化的角度看,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人類大腦的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遠古人類是不是經常吃肉呢?遠古時代沒有文字,但人們卻把食譜留在了他們的遺骨里,而人體骨骼中所含的碳13,就是食譜的「書寫者」。人們吃不同的食物,在人體內留下不同的碳13——如果常吃水稻,碳13的比值就高;如果常吃小米,碳13的比值就低。通過檢測古人遺骸中碳13的比值,就能夠了解古人常以什麼植物為食。同樣,如果想知道古人是不是經常吃肉,辦法之一就是檢測骨骼內的氮15。氮15是肉類蛋白在人體內留下的標記。吃肉越多,骨骼內的氮15比值就越高。
對古人骨骼的檢測結果表明,光靠打獵和馴養動物是養活不了我們的祖先的,於是他們為了生存開始種植莊稼。
在我國北方地區,狗尾巴草是一種隨處可見的植物。這種草的籽粒在史前人類吃起來味道大概很鮮美,營養成分估計也不錯,因此北方的史前人類開始有意識地種植它。慢慢地,這種狗尾巴草的澱粉含量越來越多,個頭越來越大,最後就變成了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米。而在南方,大約在1萬年前,史前人類從野生水稻中馴化出了人工栽培的水稻。
鍋碗記
自人類開始使用火,烹飪的歷史就開始了。
也許是雷電,也許是堆積的樹葉自燃,森林裡燃起了熊熊大火,動物們四散奔逃,其中一些不幸葬身火海。對於遠古人類來說,從天而降的大火未必全是壞事,因為那些燒焦的生靈變成了他們的果腹之物。然而,這些偶然得之的熟食能變成可以經常享用的美味嗎?
1935年,在北京周口店,人類考古學取得了舉世震驚的成果:人們不僅在這裡找到了距今50萬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而且還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里發現了大量的灰燼。研究證明,這些灰燼並非天然火留下的印記,而是遠古人類開始用火的證據。也就是說,距今50萬年前,北京猿人邁出了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一步:開始使用火。火帶來了溫暖,照亮了黑暗中的世界,讓那些兇猛的野獸感到害怕,火還讓人類品嘗到了從未體驗過的滋味。於是,烹飪的歷史就開始了。
大約在1萬年前,發生了一件極其偶然但意義重大的事情——制陶。
事實上,考古學家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人類究竟是如何突發奇想將黏土變成了陶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並不是刻意的發明,而是意外的產物。比如說,一個人編了一隻竹筐,他想用它打水,但不行;於是第二個人在竹筐外麵糊了一層泥,結果還是不行;第三個人不想再做徒勞的工作,他把糊了泥的筐扔進了火里,結果陶器就誕生了。
中國最早的陶器大約出現在距今1.5萬年,是在湖南道縣的玉蟾岩遺址發現的。人們將在那裡出土的一堆陶片復原,結果形成了一個尖環體的陶罐。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特意要求看看黑陶。黑陶出土于山東日照地區,有4000多年的歷史。黑陶的厚度只有0.3毫米,最薄處只有0.1毫米,所以又叫「蛋殼黑陶」,被世界考古學界稱為陶藝一絕。
史前最常用的一種陶器叫「釜」,是當鍋用的。釜大部分是圓底的,使用時用三塊石頭把它支起來。很多研究者認為,鼎可能就是從支著石塊的陶釜發展而來的。到商、周時,鼎變成了舉行各種禮儀活動時使用的重器,甚至成了國家的象徵。史料記載,周天子有九鼎,象徵著周朝的疆域,因此「問鼎」這個詞有爭奪江山的含義。
在沒有釜和鼎之前,煮食是非常麻煩的事情。要先在地上挖一個坑,鋪上葉子;用稻草類的東西包好食物;往坑裡倒水,把燒得熾熱的石頭不斷地加進水裡,使水的溫度升高;最後才把食物放進水裡。有了釜和鼎,煮東西就方便了。
釜也可以用來涮。我們今天吃的火鍋,大概就是由涮這種簡便的烹飪方法演變而來的。
蒸是在煮之後發明的一種烹飪方法。有一種炊具叫「甑」,類似陶盆,不同的是在底部有若干小孔。甑和釜常聯合使用,釜里盛水,甑放在釜的上面,和今天用的蒸鍋很相像。甑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西方人發明蒸汽機,但就運用蒸汽的歷史而言,中國的甑要古老得多。
在史前還有一種器具叫「鐺」,是用來烙餅的,就像今天的平底鍋。鐺也是非常重要的發明,鐺的出現說明中國人接觸麵食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小麥是從漢代開始由西亞輸入的,古人開始種植小麥,磨面,做成各種各樣的餅,所以燒餅也叫「胡餅」(西方或西域少數民族食用的食品)。實際上,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經有烙餅的鐺了。
我們今天最常用的一種烹飪方法——炒,倒是很晚才出現的。炒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的著作《齊民要術》里,但直到明清以後,炒才成為使用最廣泛的烹飪方法。
炊具齊備了,各種烹飪方法也出現了,我們的祖先可以享受他們的美味了。不過,在此之前,他們還需要準備餐具。
考古研究證實,距今7000多年前,史前人類普遍使用勺子吃飯。這可能與烹飪方法有關,那時已經有了陶器,煮的方法普遍使用,而用煮的方法得到的常常是稀飯,稀飯剛出鍋時很燙手,用勺子則省事得多。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中國最古老的進食器具中,除了勺子,居然還有餐叉。這種餐叉大多為骨質,形狀跟我們現在用的西餐餐叉非常接近,而且通常是勺子和骨刀配套,跟現在的西餐餐具的配套是一樣的。西餐用叉子的歷史充其量只有1000年,而中國的叉子比西方的叉子早了3000年!
今天,我們中國人都使用筷子吃飯,筷子又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這還是考古學上的一個謎。不過,我們至少已經知道,中國人在夏商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筷子了。
愛美記
和我們一樣,史前人類也有愛美之心。
1933年,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西南周口店的龍骨山上,發現了距今大約2萬年的山頂洞人遺迹。他們還在山頂洞人居住的洞穴中發現了一枚骨針。這枚骨針長82毫米,針體光滑。這個發現證明,早在洪荒年代,山頂洞人就已經有了針和線,已經懂得如何利用樹皮、樹葉和獸皮來縫製最原始的衣服。
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先生稱山頂洞人是一群「愛打扮的人」 。考古證明,山頂洞人已經萌生了美的意識。他們用石頭、骨頭、蚌殼等製作裝飾品,其中用獸骨製作的管和珠非常多見。在給首飾打孔的過程中,山頂洞人掌握了一種首飾加工技術——從首飾的兩面對鑽,這算得上是人類加工技術的一次大的飛躍,只有在人類智慧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辦到。
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省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的一個墓葬里,發現了一具少女遺骸。這個少女只有十幾歲,在她的墓里出土了一套美麗的項飾,由8721顆骨頭珠子穿成,還點綴有獸牙和蚌殼。可以想像,當時人們在製作這條項飾時花費了很多精力。
玉或許是古人在打制石器時偶然發現的,他們把玉製作成裝飾物,後來逐漸演變成祭神用的東西。玉在古代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字典上能夠找到很多跟玉有關的成語,比如「化干戈為玉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200多個字、詞、成語和玉有關,這種文化現象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迄今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玉器,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的興隆窪遺址。在遺址的居住區和墓地里,人們找到了100多件玉器。其中,玉玦的數量最多,它們成對地出現在墓主人的耳部周圍,應該是史前人類生前佩戴的耳飾。這些玉玦已經有7000~80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耳環。
在興隆窪,人們還發現,在一個小女孩的眼睛裡嵌著一塊玉。古人為什麼要把玉嵌進死人的眼睛裡呢?或許是這個小女孩生前患有眼病,在她死後,人們將玉玦嵌入她的眼眶裡,希望起到以玉拭目的作用。
眼睛嵌玉的習俗直到兩千多年後還流傳著。在遼寧省喀左縣一個叫牛河梁的山岡上,人們發現了一座女神廟,而在出土的女神的雙眼裡也嵌著玉石。看來,到那個時候,玉已經不單純是美化生活的裝飾品,已經和神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
很多精美的玉器都出土自祭司和氏族首領的墓葬。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餘杭縣附近良渚的一座土丘上,發現了一座令人震驚的大墓。墓主的屍骨已經朽爛,但從墓里卻清點出了700多件玉器。什麼人能擁有如此之多的玉器?這些玉器又是幹什麼用的呢?
在良渚玉器中,有一種玉器叫琮,它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從造型上看,玉琮外方內圓,似乎隱喻著天圓地方的天人關係。由此推斷,玉琮可能是原始宗教的神器,是祭祀用的禮儀用品,具有無上的權威,是神的象徵。還有一種玉器叫鉞,它的前身是斧。大墓里的玉鉞上都沒有使用過的痕迹,顯然不是用來耕作和打仗的,它們代表的應該是世俗的權力。
在良渚玉器中數量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玉璧,這也是祭祀禮儀中絕對不能缺少的禮器,它成摞地堆積在墓主的身邊。考古學家認為,它們是財富的象徵。
經過努力,考古學家再現了這位神秘墓主下葬時佩戴玉器的情景:他的頭部擺著舉行各種禮儀所要用的裝飾性玉器,胸部安放著琮和璧,下肢佩戴著管珠,一隻鑲著130顆玉珠的漆杯放置在下肢部位,他左手托著象徵權力的沉重的玉鉞,而放在他頭部左側的是一隻罕見的琮王。擁有這麼多精美的玉器,墓主人究竟是誰呢?他只能是良渚古國的君王。
考古學家在青海大通縣挖掘出土了一件彩陶盆,上面畫有跳舞的人,穿的衣服無袖、無領,衣長過膝,身後隱約可見一條尾巴一樣的裝飾。實際上,這種長衣就是在衣料上開一個跟人頭差不多大小的口,穿衣時只需把頭從口中套進去。這可以理解為人類最早的服裝式樣。後來,古人又給衣服裝上了衣袖和衣領,衣袖可以保護手臂,衣領可以保護頭頸。在生活中,人們體會到領子和袖子的重要,因此在社會生活中起領導作用的人物也就被稱之為「領袖」。
築屋記
8000多年前,一個原始部落在黃土高坡上建起了最初的房子。
山洞曾經是人類祖先遮風避雨的家。那麼,在離開山洞以後,他們的命運又怎樣呢?
1977年,在甘肅省秦安縣五營鄉中心小學操場的地面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史前人類建造的房子遺迹。房子的面積不大,只有6~7平方米。奇怪的是,在房子地面四周有一些洞,這些洞里當年都插有木頭,且都向著地穴上方的中心傾斜,顯然是一個尖頂房。考古學家推測,這就是8000年前的古人所建造的最初的房子。科學家把建造這些房屋的人稱為「大地灣人」。
受剛剛離開的山洞的啟發,大地灣人最初修建的是一種學名叫「地穴式建築」的房子,它的好處是擺脫了地形的束縛,可以隨處建造,這樣部族裡的人就容易聚居在一起形成村落。但是,它也有一個壞處,就是敞開的口很容易進雨。大地灣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在穴口上面增加了一個頂蓋。頂蓋用木棍和草扎制而成,為了防水還抹上了泥。這種頂蓋最終演變成了日後各式各樣的房頂。
大地灣人學會了修建房頂,但這種房頂雖然能給他們擋風遮雨,但有時也會給他們帶來危險。在陝西半坡遺址上,人們發掘出一個6000年前就已經倒塌的房屋遺址。房屋倒塌的原因是房頂太厚,這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們還掌握不了更加先進的技術,他們只能一層一層地往房頂上糊泥和稻草,最後可能達到幾十厘米厚。
幾乎就在大地灣人離開山洞、建造房屋的同時,在我國南方的浙江餘姚河姆渡,也有一個部落離開了洞穴,也有人認為他們離開的不是洞穴,而是密林,因為他們像鳥一樣住在樹上,在傳說中被叫做「有巢氏」,即像鳥一樣住在巢里的人。不管他們原來住在哪裡,一但離開山林,就面臨著河湖縱橫、潮濕多雨、蟲蛇出沒的危險。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遺址挖掘出一大片木構件,密密麻麻,縱橫交錯,遍及整個發掘區,這無疑是當時河姆渡人建造的房屋的遺迹。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房子呢?
河姆渡人建房的靈感來自於樹上的鳥巢。他們先在地上打樁,鋪木板,構成架空的居住面,然後立柱、架梁、蓋房頂。這種底層高於地面、既防潮又防蟲蛇的建築叫「桿欄式建築」,也就是俗稱的「吊腳樓」,目前在我國南方的廣大地區仍比較流行。
河姆渡人的建築令人驚訝的地方是,7000年前,他們居然在只有簡單的石斧、石錛、石鑿的情況下創造了榫卯技術。河姆渡人的建築完全是木結構的,高3~4米,長20多米,其中用到了許多粗大的原木。建築如此規模的木屋,在沒有鋸子和金屬斧頭的古代,不知要耗費河姆渡人多少工時和勞力。
令人費解的是,沒有鋸子,河姆渡人是怎麼把那些大樹從縱向剖開做成長長的板子?考古學家發現,河姆渡人創造了一種史前工具——石楔。他們把石斧頭嵌進粗大的樹榦里,把它脹裂,製成了一塊塊板子。
河姆渡人一直穩定地生活在他們的桿欄式房屋裡,而大地灣的建築則在一點點地發生著變化。
經過兩千多年的定居生活,大地灣的人口越來越多,房子也越蓋越多。房子多了就需要進行規劃,於是一個史前村落出現了。村落被分成幾個部分,有居住區,制陶的作坊,以及公共墓地,而整個村落的中心是部落的議事堂或稱大會堂,這是一座總面積達到420平方米,高度在6米左右(相當於今天的兩層樓房)的大型史前建築。這座建築的編號是「F901」。
縱觀F901的全貌就會發現,這座建築以大門和火塘及其延長線為中軸,形成了中國後世土木建築所遵循的對稱布局,這種對稱布局是大地灣人在建築學上的一大發明創造。F901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它的地面。地面共有三層:最下面一層是紅燒土,中間一層是砂石,裡面摻和了大量的黏土陶粒,最上面一層竟然是混凝土,經檢測,其抗壓強度相當於現在的100號水泥! 5000年前的大地灣人是如何做出這種地面的,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F901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單體建築,被稱為「史前的宮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