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到北逐一欣賞故宮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建築

故宮為中國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開始營造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紫禁城落成。

端門

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中心,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佔地面積723600餘平方米,周圍環以10米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筒子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名午門,北稱神武門,左右為東華門、西華門,其中午門(南門)只作為參觀入口,觀眾一律從午門進入故宮;神武門(北門)只作為參觀出口,觀眾參觀結束後可由神武門或東華門(東門)離開故宮。城內古建築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布局與形制均嚴格按照封建禮制和陰陽五行學說設計與營造,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午門

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輔以文華殿和武英殿,統稱為「外朝」,是明、清兩代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及其他重要慶典的場所。三大殿建於高8.13米的3層漢白玉石台基上。

太和門

後寢區,又稱內廷,為紫禁城北部皇室生活區域的統稱。這裡以皇帝、皇后的正寢宮殿乾清、坤寧二宮為中央,東、西分布皇帝的便殿,和后妃們居住的東六宮、西六宮,以及皇子們生活的乾東五所、乾西五所等院落。再向東為乾隆皇帝興建起的太上皇宮殿院落寧壽宮區,外西路則是供太后、太妃們養老的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等區域。

午門北側

到達故宮的午門入口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法是從天安門廣場經天安門和端門後到達午門前的售票處,第二種方法是中山公園或勞動人民文化宮穿過也可直接到達午門的售票處。

經午門進入故宮後首先看到的是內金水橋,金水橋的北面是太和門。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太和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當時稱奉天門。清光緒十四年被焚毀,次年重建。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

弘義閣

體仁閣

在太和殿的東西兩側前方分別是體仁閣和弘義閣。

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屬於中國傳統宮殿建築之精華。位於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和接受執事官員朝拜的地方。中和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曾歷經三次火災,現存為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華蓋殿,後改中極殿,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稱中和殿。

保和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謹身殿。明嘉靖年間曾遭火災,重修後改稱為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保和殿,其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以保持宇內的和諧,才能福壽安樂,天下太平。保和殿匾額「皇建有極」,為乾隆御筆。典出:箕子《洪範》「皇建其有極」。保和殿內懸掛對聯:「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天心降鑒,惟萬邦臣庶當思永保無疆」。

乾清門為紫禁城內廷的正宮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門是連接內廷與外朝往來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為處理政務的場所,清代的「御門聽政」、齋戒、請寶接寶等典禮儀式都在乾清門舉行。

乾清宮

乾清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現存建築為清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是明清皇帝日常起居和處理政務的地方。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即民間所謂「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

交泰殿是一處歷史悠久的漢族宮殿建築,屬於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殿名取自《易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原為皇后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清代用來存放「清二十五寶」御璽。約為明代嘉靖年間建,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坤寧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屬於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交泰殿後面。明代屬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清寧宮的式樣重修。坤寧宮宮名字出自《道德經》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正。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間之唯一,皇后的寢宮取自道德經中的「地得一以寧」這一句,故名坤寧宮,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寢宮名乾清宮。西端四間闢為薩滿教祭神的場所,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坤寧宮北側是坤寧門,出坤寧門便是御花園了。坤寧門是後三宮通往御花園的主要門戶。清代選「秀女」時,秀女們在此門候選。

天一門位於紫禁城內廷中路御花園內,為欽安殿院落之南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欽安殿院牆時所建。初名「天一之門」,清代改為「天一門」。

欽安殿是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漢族宮殿建築。位於御花園正中,南北中軸線上。欽安殿內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稱真武大帝。

承光門為一開間,雙扇大門,廡殿式琉璃門樓,左右兩側分別接有轉角琉璃頂矮牆同集福門、延和門相連接。承光門裝飾性很強,關閉後類似順貞門前的影壁。

承光門為一開間,雙扇大門,廡殿式琉璃門樓,左右兩側分別接有轉角琉璃頂矮牆同集福門、延和門相連接。承光門裝飾性很強,關閉後類似順貞門前的影壁。

神武門為紫禁城北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門,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後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名神武門。內設鐘鼓,與鐘鼓樓相應,用以起更報時。但皇帝居宮中時,神武門上的鐘不鳴。城台開有三門,帝後走中間正門,嬪妃、官吏、侍衛、太監及工匠等均由兩側的門出入。清代選秀女,將嬪妃迎入宮中均走此門。


推薦閱讀:

世界最著名的建築
你的調研報告有救了!
空間研究所丨光與影的人生百繪
2017年世界十大最高建築排行
雙曲弧形景觀橋SketchUp製作教程

TAG:建築 | 故宮 | 軸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