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心?責任心!
感恩心?責任心!
山東省濰坊市錦繡學校 宋寶麗
感恩教育一直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都非常重視的內容。怎樣讓孩子能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呢?在一次班級活動中,我深深的認識到——首先要讓孩子擁有一顆責任心。
為了讓二年級的小孩子們體會父母的辛苦,我在感恩節時布置了一項互換角色的體驗活動:由孩子當家長,家長盡量讓孩子們體會家務的辛勞及每天照顧孩子的不易。家長把孩子的表現記在日記本上,孩子也寫上自己的體會。最終評選「最美小家長」。孩子們聽說可以當家長管管爸爸媽媽,都興奮得不得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當天晚上,就有家長不斷地在群里曬孩子們幹家務的照片了。
家長們如此配合,我也非常期待的把孩子們的日記本收了上來。從沒有這麼快樂的看過作業。孩子們的童言稚語,家長們的各顯神通,讓我身臨其境般的走入一個個活生生的家庭,閱讀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時而陷入沉思,時而忍俊不禁。除了小家長在家掃地、刷碗、做飯等基礎家務外,家長們的「花招」可謂層出不窮,讓我不得不佩服家長們的智慧:有的學孩子賴床,小家長怎麼叫也不起;有的學孩子不認真寫作業,小家長要睜大眼睛檢查錯誤;有的到超市亂要一通東西,讓小家長來付錢;有的學孩子亂放東西,小家長剛剛整理好的房間又亂了,氣得直跺腳;也有的通過小家長言談的折射,反思自己的不足……於是,整整兩個小時,我都沉浸在這精彩的作業中。這本不錯,這本也很好。看著身旁厚厚的一摞精彩作業,我忽然想到一個難題:大家都寫的這麼好,「最美小家長」我該怎麼評呢?
正在頭疼時,我想到了本次角色互換活動的初衷:感恩。這也應該是我評判的標準。那麼怎麼判斷誰更加具有感恩的心呢?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感恩心歸根結底要歸結到責任心上去。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能夠把自己應該做也能夠做的事情做好,就已經是對家長很好的回報了。如果他能在這基礎上,主動去承擔一些家長的責任,減輕家長的負擔,這才是真正的感恩。
評選的範圍一下子縮小了很多。很多孩子在日記中都把掃地、擦桌子等寫做「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我認為這些孩子沒有明確自己的責任,不能夠算是真正的感恩。什麼是「幫」呢?詞典上的解釋是「替人出力」。不是你份內的事情,你做了叫「幫」別人。換句話說,本來就該你做的,你做了,這就不叫「幫」。那麼孩子在家做家務,算不算是「幫」家長呢?我認為這不能稱之為「幫」。對於一名學生來說,即便只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也已經具備了一定參與家務的能力了。用了「幫」這個字,就說明孩子還是沒有把自己當做真正的小家長,他還是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給父母做的。把自己本來就應該做的,當做給父母的回報,這絕不是感恩。因此,我覺得有必要讓孩子認清自己的責任:我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我在享受父母的關愛的同時,我也有義務為家庭付出。當一個孩子對家庭有了責任,把「爸爸媽媽的家」真的當做「自己的家」來對待,把自己真正看做家庭的主人的時候,是不是會更懂事,更孝順,更自立,更充滿正能量,也更知道什麼是感恩呢?
當然,孩子們沒有明確的責任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現今獨生子女當道,很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請家長們問問自己:我們是把孩子培養成這個家裡的一份子,還是讓孩子成為把家當做旅館,把父母當做傭人的小公主、小少爺呢?有多少家長曾對孩子說過:「家裡的事不用你管,你把學習學好就行了」。很多孩子只有在母親節、感恩節等時候,才有機會在家裡行使自己的勞動權利。於是我們會看到媽媽在家忙的汗流浹背,孩子躺在沙放上悠閑自得的看書,還得指使媽媽為自己倒水的場景。這樣的家庭教育,只能讓孩子變成淡漠親情的機器。更不用談回報社會了。
沒有責任心,哪來的感恩心?有一位家長在日記中這樣說道:「世間的愛都以相聚為目的,而父母的愛卻以最終分離為目標……放手吧,讓他學會長大。我們終究只能看著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走向自己的人生。」家長們,把家務中的一部分分給孩子吧。由孩子來全權負責,做了是應該的,做不好是不行的,而不是事事依懶父母。你失去的可能是孩子完成作業的一點點時間,但是你收穫的,卻很可能是一個不一樣的美好的明天……
推薦閱讀:
※男人的責任心.
※愛逃避,最沒有責任心的星座男
※沒有責任心男人的表現
※老公為履行養小三到死的承諾竟然斥責我沒責任心!
※8拯救男孩:培養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