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陸天明】國產電影幾乎成廢品製造基地

國產電影,要想愛你真有那麼難嗎?(2012-08-15 09:19:25) (這篇未定稿是我應某報之約寫的,想在發表前徵得同好的網友意見,故先在這兒亮一下相。) 國產電影,要想愛你真有那麼難嗎?

——當下國產電影形態淺談

一,

談論國產電影,實質上是在談論一個非常嚴肅的中國問題。這些年,它真的讓國人很糾結!一方面,官方發布,2011年國產影片產量已達791部,今年有望突破800部。年票房收入增至131億。(剛得到消息說今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已達八十億。)票房每年增速連續6年保持在30%以上,為全球第一。全國平均每天新增銀幕超過8塊,全國城市影院銀幕數已超過9000,並且擁有了亞洲最大的國家數字製作基地和一大批影視、動漫產業生產基地。如此這般。等等等等,似乎真是一副「大繁榮大發展」景象。另一方面,同時,我們仍然經常能聽到不少人在叨叨:「國產電影?我從來不看!」

平心而論,我也很少看國產電影。不看,不是不想看,更非有成見。實在是因為住的地方離影劇院太遠。所以,一段時間以來,但凡有朋友找我探討國產電影的得失是非,我總是跟人打哈哈推諉。你都沒看,瞎嚷嚷個啥呀?沒調查沒發言權嘛。但這一年多,由於某種工作關係,我每周不論風霜雨雪或嚴冬酷暑,必須「苦哈哈」地「跋涉」數十公里去某單位看兩三部「剛出籠的、還冒著裊裊熱氣」的國產新片,並帶回兩三個急等著拍攝的電影劇本來「拜讀」。十幾個月下來,好歹也算看了近百部新片和劇本。可謂感慨良多,確實有話可說,也有話要說了。而最想說的一句話是:誰再要跟我說目前國產電影已經走上「大繁榮大發展」的快車道,我真跟誰急。因為我覺得在這所謂的「大繁榮大發展」的背後,實實在在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洞。而且,短時間內我還看不到有消除這個空洞的可能性。為此,我非常贊成國家電影管理部門一位負責同志對此現狀說的一句話,他的這句話當時是只針對國產大片說的。但我覺得更應該挪過來用在全體國產影片身上,那就是:中國電影急需進行一番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緊迫性(這篇未定稿是我應某報之約寫的,想在發表前徵得同好的網友意見,故先在這兒亮一下相。) 國產電影,要想愛你真有那麼難嗎? ——當下國產電影形態淺談 一, 談論國產電影,實質上是在談論一個非常嚴肅的中國問題。這些年,它真的讓國人很糾結!一方面,官方發布,2011年國產影片產量已達791部,今年有望突破800部。年票房收入增至131億。(剛得到消息說今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已達八十億。)票房每年增速連續6年保持在30%以上,為全球第一。全國平均每天新增銀幕超過8塊,全國城市影院銀幕數已超過9000,並且擁有了亞洲最大的國家數字製作基地和一大批影視、動漫產業生產基地。如此這般。等等等等,似乎真是一副「大繁榮大發展」景象。另一方面,同時,我們仍然經常能聽到不少人在叨叨:「國產電影?我從來不看!」 平心而論,我也很少看國產電影。不看,不是不想看,更非有成見。實在是因為住的地方離影劇院太遠。所以,一段時間以來,但凡有朋友找我探討國產電影的得失是非,我總是跟人打哈哈推諉。你都沒看,瞎嚷嚷個啥呀?沒調查沒發言權嘛。但這一年多,由於某種工作關係,我每周不論風霜雨雪或嚴冬酷暑,必須「苦哈哈」地「跋涉」數十公里去某單位看兩三部「剛出籠的、還冒著裊裊熱氣」的國產新片,並帶回兩三個急等著拍攝的電影劇本來「拜讀」。十幾個月下來,好歹也算看了近百部新片和劇本。可謂感慨良多,確實有話可說,也有話要說了。而最想說的一句話是:誰再要跟我說目前國產電影已經走上「大繁榮大發展」的快車道,我真跟誰急。因為我覺得在這所謂的「大繁榮大發展」的背後,實實在在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洞。而且,短時間內我還看不到有消除這個空洞的可能性。為此,我非常贊成國家電影管理部門一位負責同志對此現狀說的一句話,他的這句話當時是只針對國產大片說的。但我覺得更應該挪過來用在全體國產影片身上,那就是:中國電影急需進行一番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緊迫性還在於這種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已經開始了嗎?何以見得它們已經開始了?我們怎樣才能對國產影片的再度輝煌寄以那種應有的最起碼的期待?海德格爾說過:「任何發問都是一種尋求。任何尋求都有它所尋求的東西方面而來的事先引導。」(《存在與時間》三聯版第七頁)自然的,我們應該對國產電影的現狀先有一番清楚的梳理。首先要澄清的當然是在這一派「大繁榮大發展」的景象背後,果真還存在著這麼一個雷人的「空洞」嗎? 顯而易見,空洞是明擺著的。我手頭有這樣一個數字:去年攝製的791部國產影片,只有180 部進入院線公映,另外那六百多部片子因了種種原因都被院線拒收,沒能在電影院進行全國性的公映。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多的片子廣大觀眾是看不到的。一顆零件做出來,裝不到機器上去,算不算「廢品」?我想應該算的。再算票房的賬。從2002年的十億元票房收入激增至去年的131億元,不能不說是「大躍進」。但我上網查了一下,據說在八十年代末,我國電影年票房收入已經達到過27億,而當時的平均票價僅在一兩元之間。也就是說,當初這二十七個億是一元錢兩元錢賣出來的,如果以同等票價計算,去年我們的票房收入大概就只能算作2億5千萬左右。差多少?還有一點也並非不重要:當年那點票房收入完完全全是靠國產片掙的。而去年這個131億元里將近一半(百分之四十八?)還是國外大片替我們掙的。八十年代末,國人人均看電影三十場次,現在是零點一六場次。即便扣除一些大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當年絕大部分國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空間比較逼仄狹窄,既沒有電視機和電視劇,也沒有電腦和網路,更沒有DVD和「家庭影院」,業餘時間「只能進影院看電影」,或壓壓馬路,逛逛商店和公園,當前國產電影在票房收入和社會影響力方面仍然還遠沒達到當年國產片曾經達到過的高度,就像多年來小說和詩歌創作在實質上的「萎軟」一樣,留待填補充實的那個「空洞」可說是相當大的。 再說影片質量。去年生產的影片之所以有百分之七十多被各大院線拒收,其根本原因當然是因為片子「不好看」,「吸引不了觀眾」,「製作不夠水準」或「賣不出去錢」。今年是否有改觀?從我這一年多看到的這一大批新片的情況看,應該說並不樂觀,它們中的一多半,比如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仍然有可能被各大院線老闆們拒收,公映不了,成為積壓在片庫里的「寄存品」或「廢品」。 我說一個最新的例子。前兩天我又被叫去看了一部講貧困山區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後坎坷成長的新片。題材極好,也正當時,但拍攝製作之差,故事編撰之生硬、概念化之極致,表導演、化服美的水準都達不到一個縣業餘劇團可以達到的水平(我拿縣業餘劇團來跟它比,對縣業餘劇團都是個污辱。)好幾位在座的同仁幾次都看不下去,要提前離場,有一位專門研究俄羅斯電影的老專家難受狠了,不得不緊急吃兩顆「養心丸」來支撐自己接茬往下看。(絕非誇張編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時期都會出現一些質量極差的文藝作品,爛到如此程度的影片在我們國產影片總量中肯定只佔少數,(但絕非個例)。常理是:一個工廠的產品如果有百分之十或二十是廢品,不被市場或訂貨商接收,這個廠的經營者一定就坐不住了,得想盡一切辦法來救這個廠了。而我們現在國產影片的廢品率高達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國產電影業幾乎都成了「廢品製造基地」了。我即既看不到,也沒聽到有什麼「緊急措施」出台。聽到的更多的言論卻是「這個問題嘛,交市場去解決」。電影產業化後,諸多事情是應該交市場去處置和解決。但總不能「只有交市場」這一條路。我們的電影市場不能和發達國家的相比較。我們這個市場不成熟性突出表現在大量的文化公司老闆和地方某些主管部門領導不懂電影。而恰恰就是這些人在投資拍攝大量的「積壓品」和「廢品」。拍攝一部影片,即便是數字的,小製作的,最起碼也得花費八九十萬上百萬人民幣。一般來說,都得二三百萬。或三四百萬。大製作的,從幾千萬到幾億,就難說了。有六百多部片子少算算,也得有幾十億人民幣打了水漂,而且連個響都聽不到一聲。而只要省下三四百元人民幣就能讓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擺脫中途輟學的惡運。對此,我們居然安之若素。 我驚愕。 中國電影的現狀當然不能只拿那些進不了院線的作品來做判別的唯一依據——雖然這些作品佔了年度總產量的多數。古往今來,在藝術創作領域裡,一般的和比較差的作品總是佔據多數。更何況,還在於這種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已經開始了嗎?何以見得它們已經開始了?我們怎樣才能對國產影片的再度輝煌寄以那種應有的最起碼的期待?

海德格爾說過:「任何發問都是一種尋求。任何尋求都有它所尋求的東西方面而來的事先引導。」(《存在與時間》三聯版第七頁)自然的,我們應該對國產電影的現狀先有一番清楚的梳理。

首先要澄清的當然是在這一派「大繁榮大發展」的景象背後,果真還存在著這麼一個雷人的「空洞」嗎?

顯而易見,空洞是明擺著的。我手頭有這樣一個數字:去年攝製的791部國產影片,只有180 部進入院線公映,另外那六百多部片子因了種種原因都被院線拒收,沒能在電影院進行全國性的公映。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多的片子廣大觀眾是看不到的。一顆零件做出來,裝不到機器上去,算不算「廢品」?我想應該算的。再算票房的賬。從2002年的十億元票房收入激增至去年的131億元,不能不說是「大躍進」。但我上網查了一下,據說在八十年代末,我國電影年票房收入已經達到過27億,而當時的平均票價僅在一兩元之間。也就是說,當初這二十七個億是一元錢兩元錢賣出來的,如果以同等票價計算,去年我們的票房收入大概就只能算作2億5千萬左右。差多少?還有一點也並非不重要:當年那點票房收入完完全全是靠國產片掙的。而去年這個131億元里將近一半(百分之四十八?)還是國外大片替我們掙的。八十年代末,國人人均看電影三十場次,現在是零點一六場次。即便扣除一些大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當年絕大部分國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空間比較逼仄狹窄,既沒有電視機和電視劇,也沒有電腦和網路,更沒有DVD和「家庭影院」,業餘時間「只能進影院看電影」,或壓壓馬路,逛逛商店和公園,當前國產電影在票房收入和社會影響力方面仍然還遠沒達到當年國產片曾經達到過的高度,就像多年來小說和詩歌創作在實質上的「萎軟」一樣,留待填補充實的那個「空洞」可說是相當大的。

再說影片質量。去年生產的影片之所以有百分之七十多被各大院線拒收,其根本原因當然是因為片子「不好看」,「吸引不了觀眾」,「製作不夠水準」或「賣不出去錢」。今年是否有改觀?從我這一年多看到的這一大批新片的情況看,應該說並不樂觀,它們中的一多半,比如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仍然有可能被各大院線老闆們拒收,公映不了,成為積壓在片庫里的「寄存品」或「廢品」。 我說一個最新的例子。前兩天我又被叫去看了一部講貧困山區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後坎坷成長的新片。題材極好,也正當時,但拍攝製作之差,故事編撰之生硬、概念化之極致,表導演、化服美的水準都達不到一個縣業餘劇團可以達到的水平(我拿縣業餘劇團來跟它比,對縣業餘劇團都是個污辱。(這篇未定稿是我應某報之約寫的,想在發表前徵得同好的網友意見,故先在這兒亮一下相。) 國產電影,要想愛你真有那麼難嗎? ——當下國產電影形態淺談 一, 談論國產電影,實質上是在談論一個非常嚴肅的中國問題。這些年,它真的讓國人很糾結!一方面,官方發布,2011年國產影片產量已達791部,今年有望突破800部。年票房收入增至131億。(剛得到消息說今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已達八十億。)票房每年增速連續6年保持在30%以上,為全球第一。全國平均每天新增銀幕超過8塊,全國城市影院銀幕數已超過9000,並且擁有了亞洲最大的國家數字製作基地和一大批影視、動漫產業生產基地。如此這般。等等等等,似乎真是一副「大繁榮大發展」景象。另一方面,同時,我們仍然經常能聽到不少人在叨叨:「國產電影?我從來不看!」 平心而論,我也很少看國產電影。不看,不是不想看,更非有成見。實在是因為住的地方離影劇院太遠。所以,一段時間以來,但凡有朋友找我探討國產電影的得失是非,我總是跟人打哈哈推諉。你都沒看,瞎嚷嚷個啥呀?沒調查沒發言權嘛。但這一年多,由於某種工作關係,我每周不論風霜雨雪或嚴冬酷暑,必須「苦哈哈」地「跋涉」數十公里去某單位看兩三部「剛出籠的、還冒著裊裊熱氣」的國產新片,並帶回兩三個急等著拍攝的電影劇本來「拜讀」。十幾個月下來,好歹也算看了近百部新片和劇本。可謂感慨良多,確實有話可說,也有話要說了。而最想說的一句話是:誰再要跟我說目前國產電影已經走上「大繁榮大發展」的快車道,我真跟誰急。因為我覺得在這所謂的「大繁榮大發展」的背後,實實在在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洞。而且,短時間內我還看不到有消除這個空洞的可能性。為此,我非常贊成國家電影管理部門一位負責同志對此現狀說的一句話,他的這句話當時是只針對國產大片說的。但我覺得更應該挪過來用在全體國產影片身上,那就是:中國電影急需進行一番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緊迫性還在於這種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已經開始了嗎?何以見得它們已經開始了?我們怎樣才能對國產影片的再度輝煌寄以那種應有的最起碼的期待?海德格爾說過:「任何發問都是一種尋求。任何尋求都有它所尋求的東西方面而來的事先引導。」(《存在與時間》三聯版第七頁)自然的,我們應該對國產電影的現狀先有一番清楚的梳理。首先要澄清的當然是在這一派「大繁榮大發展」的景象背後,果真還存在著這麼一個雷人的「空洞」嗎? 顯而易見,空洞是明擺著的。我手頭有這樣一個數字:去年攝製的791部國產影片,只有180 部進入院線公映,另外那六百多部片子因了種種原因都被院線拒收,沒能在電影院進行全國性的公映。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多的片子廣大觀眾是看不到的。一顆零件做出來,裝不到機器上去,算不算「廢品」?我想應該算的。再算票房的賬。從2002年的十億元票房收入激增至去年的131億元,不能不說是「大躍進」。但我上網查了一下,據說在八十年代末,我國電影年票房收入已經達到過27億,而當時的平均票價僅在一兩元之間。也就是說,當初這二十七個億是一元錢兩元錢賣出來的,如果以同等票價計算,去年我們的票房收入大概就只能算作2億5千萬左右。差多少?還有一點也並非不重要:當年那點票房收入完完全全是靠國產片掙的。而去年這個131億元里將近一半(百分之四十八?)還是國外大片替我們掙的。八十年代末,國人人均看電影三十場次,現在是零點一六場次。即便扣除一些大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當年絕大部分國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空間比較逼仄狹窄,既沒有電視機和電視劇,也沒有電腦和網路,更沒有DVD和「家庭影院」,業餘時間「只能進影院看電影」,或壓壓馬路,逛逛商店和公園,當前國產電影在票房收入和社會影響力方面仍然還遠沒達到當年國產片曾經達到過的高度,就像多年來小說和詩歌創作在實質上的「萎軟」一樣,留待填補充實的那個「空洞」可說是相當大的。 再說影片質量。去年生產的影片之所以有百分之七十多被各大院線拒收,其根本原因當然是因為片子「不好看」,「吸引不了觀眾」,「製作不夠水準」或「賣不出去錢」。今年是否有改觀?從我這一年多看到的這一大批新片的情況看,應該說並不樂觀,它們中的一多半,比如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仍然有可能被各大院線老闆們拒收,公映不了,成為積壓在片庫里的「寄存品」或「廢品」。 我說一個最新的例子。前兩天我又被叫去看了一部講貧困山區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後坎坷成長的新片。題材極好,也正當時,但拍攝製作之差,故事編撰之生硬、概念化之極致,表導演、化服美的水準都達不到一個縣業餘劇團可以達到的水平(我拿縣業餘劇團來跟它比,對縣業餘劇團都是個污辱。)好幾位在座的同仁幾次都看不下去,要提前離場,有一位專門研究俄羅斯電影的老專家難受狠了,不得不緊急吃兩顆「養心丸」來支撐自己接茬往下看。(絕非誇張編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時期都會出現一些質量極差的文藝作品,爛到如此程度的影片在我們國產影片總量中肯定只佔少數,(但絕非個例)。常理是:一個工廠的產品如果有百分之十或二十是廢品,不被市場或訂貨商接收,這個廠的經營者一定就坐不住了,得想盡一切辦法來救這個廠了。而我們現在國產影片的廢品率高達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國產電影業幾乎都成了「廢品製造基地」了。我即既看不到,也沒聽到有什麼「緊急措施」出台。聽到的更多的言論卻是「這個問題嘛,交市場去解決」。電影產業化後,諸多事情是應該交市場去處置和解決。但總不能「只有交市場」這一條路。我們的電影市場不能和發達國家的相比較。我們這個市場不成熟性突出表現在大量的文化公司老闆和地方某些主管部門領導不懂電影。而恰恰就是這些人在投資拍攝大量的「積壓品」和「廢品」。拍攝一部影片,即便是數字的,小製作的,最起碼也得花費八九十萬上百萬人民幣。一般來說,都得二三百萬。或三四百萬。大製作的,從幾千萬到幾億,就難說了。有六百多部片子少算算,也得有幾十億人民幣打了水漂,而且連個響都聽不到一聲。而只要省下三四百元人民幣就能讓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擺脫中途輟學的惡運。對此,我們居然安之若素。 我驚愕。 中國電影的現狀當然不能只拿那些進不了院線的作品來做判別的唯一依據——雖然這些作品佔了年度總產量的多數。古往今來,在藝術創作領域裡,一般的和比較差的作品總是佔據多數。更何況,)好幾位在座的同仁幾次都看不下去,要提前離場,有一位專門研究俄羅斯電影的老專家難受狠了,不得不緊急吃兩顆「養心丸」來支撐自己接茬往下看。(絕非誇張編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時期都會出現一些質量極差的文藝作品,爛到如此程度的影片在我們國產影片總量中肯定只佔少數,(這篇未定稿是我應某報之約寫的,想在發表前徵得同好的網友意見,故先在這兒亮一下相。) 國產電影,要想愛你真有那麼難嗎? ——當下國產電影形態淺談 一, 談論國產電影,實質上是在談論一個非常嚴肅的中國問題。這些年,它真的讓國人很糾結!一方面,官方發布,2011年國產影片產量已達791部,今年有望突破800部。年票房收入增至131億。(剛得到消息說今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已達八十億。)票房每年增速連續6年保持在30%以上,為全球第一。全國平均每天新增銀幕超過8塊,全國城市影院銀幕數已超過9000,並且擁有了亞洲最大的國家數字製作基地和一大批影視、動漫產業生產基地。如此這般。等等等等,似乎真是一副「大繁榮大發展」景象。另一方面,同時,我們仍然經常能聽到不少人在叨叨:「國產電影?我從來不看!」 平心而論,我也很少看國產電影。不看,不是不想看,更非有成見。實在是因為住的地方離影劇院太遠。所以,一段時間以來,但凡有朋友找我探討國產電影的得失是非,我總是跟人打哈哈推諉。你都沒看,瞎嚷嚷個啥呀?沒調查沒發言權嘛。但這一年多,由於某種工作關係,我每周不論風霜雨雪或嚴冬酷暑,必須「苦哈哈」地「跋涉」數十公里去某單位看兩三部「剛出籠的、還冒著裊裊熱氣」的國產新片,並帶回兩三個急等著拍攝的電影劇本來「拜讀」。十幾個月下來,好歹也算看了近百部新片和劇本。可謂感慨良多,確實有話可說,也有話要說了。而最想說的一句話是:誰再要跟我說目前國產電影已經走上「大繁榮大發展」的快車道,我真跟誰急。因為我覺得在這所謂的「大繁榮大發展」的背後,實實在在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空洞。而且,短時間內我還看不到有消除這個空洞的可能性。為此,我非常贊成國家電影管理部門一位負責同志對此現狀說的一句話,他的這句話當時是只針對國產大片說的。但我覺得更應該挪過來用在全體國產影片身上,那就是:中國電影急需進行一番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緊迫性還在於這種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已經開始了嗎?何以見得它們已經開始了?我們怎樣才能對國產影片的再度輝煌寄以那種應有的最起碼的期待?海德格爾說過:「任何發問都是一種尋求。任何尋求都有它所尋求的東西方面而來的事先引導。」(《存在與時間》三聯版第七頁)自然的,我們應該對國產電影的現狀先有一番清楚的梳理。首先要澄清的當然是在這一派「大繁榮大發展」的景象背後,果真還存在著這麼一個雷人的「空洞」嗎? 顯而易見,空洞是明擺著的。我手頭有這樣一個數字:去年攝製的791部國產影片,只有180 部進入院線公映,另外那六百多部片子因了種種原因都被院線拒收,沒能在電影院進行全國性的公映。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多的片子廣大觀眾是看不到的。一顆零件做出來,裝不到機器上去,算不算「廢品」?我想應該算的。再算票房的賬。從2002年的十億元票房收入激增至去年的131億元,不能不說是「大躍進」。但我上網查了一下,據說在八十年代末,我國電影年票房收入已經達到過27億,而當時的平均票價僅在一兩元之間。也就是說,當初這二十七個億是一元錢兩元錢賣出來的,如果以同等票價計算,去年我們的票房收入大概就只能算作2億5千萬左右。差多少?還有一點也並非不重要:當年那點票房收入完完全全是靠國產片掙的。而去年這個131億元里將近一半(百分之四十八?)還是國外大片替我們掙的。八十年代末,國人人均看電影三十場次,現在是零點一六場次。即便扣除一些大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當年絕大部分國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空間比較逼仄狹窄,既沒有電視機和電視劇,也沒有電腦和網路,更沒有DVD和「家庭影院」,業餘時間「只能進影院看電影」,或壓壓馬路,逛逛商店和公園,當前國產電影在票房收入和社會影響力方面仍然還遠沒達到當年國產片曾經達到過的高度,就像多年來小說和詩歌創作在實質上的「萎軟」一樣,留待填補充實的那個「空洞」可說是相當大的。 再說影片質量。去年生產的影片之所以有百分之七十多被各大院線拒收,其根本原因當然是因為片子「不好看」,「吸引不了觀眾」,「製作不夠水準」或「賣不出去錢」。今年是否有改觀?從我這一年多看到的這一大批新片的情況看,應該說並不樂觀,它們中的一多半,比如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仍然有可能被各大院線老闆們拒收,公映不了,成為積壓在片庫里的「寄存品」或「廢品」。 我說一個最新的例子。前兩天我又被叫去看了一部講貧困山區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後坎坷成長的新片。題材極好,也正當時,但拍攝製作之差,故事編撰之生硬、概念化之極致,表導演、化服美的水準都達不到一個縣業餘劇團可以達到的水平(我拿縣業餘劇團來跟它比,對縣業餘劇團都是個污辱。)好幾位在座的同仁幾次都看不下去,要提前離場,有一位專門研究俄羅斯電影的老專家難受狠了,不得不緊急吃兩顆「養心丸」來支撐自己接茬往下看。(絕非誇張編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時期都會出現一些質量極差的文藝作品,爛到如此程度的影片在我們國產影片總量中肯定只佔少數,(但絕非個例)。常理是:一個工廠的產品如果有百分之十或二十是廢品,不被市場或訂貨商接收,這個廠的經營者一定就坐不住了,得想盡一切辦法來救這個廠了。而我們現在國產影片的廢品率高達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國產電影業幾乎都成了「廢品製造基地」了。我即既看不到,也沒聽到有什麼「緊急措施」出台。聽到的更多的言論卻是「這個問題嘛,交市場去解決」。電影產業化後,諸多事情是應該交市場去處置和解決。但總不能「只有交市場」這一條路。我們的電影市場不能和發達國家的相比較。我們這個市場不成熟性突出表現在大量的文化公司老闆和地方某些主管部門領導不懂電影。而恰恰就是這些人在投資拍攝大量的「積壓品」和「廢品」。拍攝一部影片,即便是數字的,小製作的,最起碼也得花費八九十萬上百萬人民幣。一般來說,都得二三百萬。或三四百萬。大製作的,從幾千萬到幾億,就難說了。有六百多部片子少算算,也得有幾十億人民幣打了水漂,而且連個響都聽不到一聲。而只要省下三四百元人民幣就能讓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擺脫中途輟學的惡運。對此,我們居然安之若素。 我驚愕。 中國電影的現狀當然不能只拿那些進不了院線的作品來做判別的唯一依據——雖然這些作品佔了年度總產量的多數。古往今來,在藝術創作領域裡,一般的和比較差的作品總是佔據多數。更何況,(但絕非個例)。常理是:一個工廠的產品如果有百分之十或二十是廢品,不被市場或訂貨商接收,這個廠的經營者一定就坐不住了,得想盡一切辦法來救這個廠了。而我們現在國產影片的廢品率高達百分之六七十或七八十。國產電影業幾乎都成了「廢品製造基地」了。我即既看不到,也沒聽到有什麼「緊急措施」出台。聽到的更多的言論卻是「這個問題嘛,交市場去解決」。電影產業化後,諸多事情是應該交市場去處置和解決。但總不能「只有交市場」這一條路。我們的電影市場不能和發達國家的相比較。我們這個市場不成熟性突出表現在大量的文化公司老闆和地方某些主管部門領導不懂電影。而恰恰就是這些人在投資拍攝大量的「積壓品」和「廢品」。拍攝一部影片,即便是數字的,小製作的,最起碼也得花費八九十萬上百萬人民幣。一般來說,都得二三百萬。或三四百萬。大製作的,從幾千萬到幾億,就難說了。有六百多部片子少算算,也得有幾十億人民幣打了水漂,而且連個響都聽不到一聲。而只要省下三四百元人民幣就能讓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擺脫中途輟學的惡運。對此,我們居然安之若素。

我驚愕。

中國電影的現狀當然不能只拿那些進不了院線的作品來做判別的唯一依據——雖然這些作品佔了年度總產量的多數。古往今來,在藝術創作領域裡,一般的和比較差的作品總是佔據多數。更何況,院線老闆們往往只從「能不能賣錢」來決定收不收影片的,比如,他們就接收了被許多人認定是絕對爛片的《B區32號》和比較爛的《繡花鞋》就是明證。我們當然不能完全跟著他們的感覺走。但電影說到根兒上,它畢竟是「大眾藝術」,能不能進院線畢竟還是它「生存還是毀滅」的重要臨界點。為此,我們還是要看看那些進了院線的作品是不是也給我們「脆弱的觀影心靈」製造了什麼樣的慰藉或傷痛。今年上半年,我們收穫了幾部能讓大家認可的公映的作品,比如高群書的《神探享特張》、陳凱歌的《搜索》、管虎的《殺生》等。(票房奇好的,還有我很不喜歡的《黃金大劫案》和《畫皮2》之類的)。但僅從上半年總的情況看,仍缺少震撼之作。

據說今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中,國產的只佔到三成多,大不如去年,絕大多數公映的國產片仍像往年的一樣,出現虧損。而大部分影劇院在放映國產影片時,仍然維持著空空蕩蕩地只有兩三個三四個人在那兒觀影的「正常局面」。

難道能責備國人不給面子不願掏錢支持國產影片嗎?當然不能。

問題出在哪兒?昨天,一位年輕的電影專家在他微博上發表了一些對當下中國電影的看法,我覺得頗有見地。他說:「我們的電影在內容層面上是不是具有文化性?這裡的文化性是指那些最真切的現實觀察,最真摯的人情傳遞和最中國的心理描摹,最當下的生活寫真┄┄假如我們不在內容上做電影文章,只是一味在營銷手段上下力氣┄┄本土的文化皈依(在電影中)都無法建立,又何談世界營銷傳播?」在微博上另一個年輕人對當前的中國電影做了這樣的判斷。她說:「中國電影在經歷了近十年的市場化後,依然缺乏理性判斷和文化認識。」

我以為,問題的關鍵,我們的國產電影創作始終還固著在一個老套子里。說它「老套」,是因為它基本還在沿襲多年來走的那條老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說最近這二三十年間)我們的國產片基本上就是這三類。一類還把電影當宣傳品做,或因應大的時局形勢之所需,或因應宣傳本地本部門本企業某方面的業績、英模標兵所需,再就是為開發旅遊資源拍一些風光片。這一類都由一些主管部門、大企業出題、出資,組織創作和拍攝。第二類是文化公司或電影集團為市場所需而製作的商業片(打鬥、搞笑、情愛、戰爭、賀歲等),第三類就是「電影藝術家們」的純展現自我的小眾片。三分天下的這個格局基本上依然如故。第一類片子數量最大,質量最差,我上邊說的「百分之六七 十、七八十的『廢品』」多數就出在這一類里。(當然,必須提一下,在這一類型里,近年也拍出了極少數的精品,如《第一書記》《楊善洲》《建國大業》《神探享特張》等。)雖然年年有如此之多的成品被擋在院線大門外成了積壓品和廢品,卻年年還在「前赴後繼」地製造著大量的這樣的玩意兒。這個現象恐怕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會有的。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我國當前的產業政策有關。過去全國只有幾家電影廠可以拍片,方方面面「精耕細作」之嚴實慎重是眾所周知、必不可少的。現在只要有個幾萬元就可以去工商報備,成立一個可以拍攝影視的「文化公司」。全國大概已有數以千計(萬計?)個這樣的文化公司了。而這些「文化公司」籌備的劇本只要在思想內容上無大礙,不管在藝術上粗糙到何等地步,根據現有法規,任何人都不可以阻止他們拍攝。而這些個「文化公司」的掌權者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稍稍懂了一點電影的,很難說。從長遠看,從建立文化強國的戰略需要,這樣一個寬鬆開放的文化環境確實要比過去高度統合的做法更有利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和電影的創作生產。但由於人員的素質素養和管理等方面全都沒跟上,(也不可能馬上就跟得上),出現大量的殘次品幾乎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了。市場這隻無形的手會逐步起到一些「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作用。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一,我們的電影市場本身還遠談不上完善和成熟,要完全依靠它來管制、汰選、調整、提高我們的電影生產,並不現實。二,有一種「中國特色」不能迴避。在我們的體制下,相當大一部分把電影當「宣傳品」來做的製作者本來就沒有屬意在電影市場上有所作為,這種製作的相當一部分甚至還帶有某種「行政行為」色彩。 他們雖然也希望自己組織拍攝的作品能夠得到公映,能獲得好的經濟回報和藝術反響,但如果得不到這樣的回報和反響,他們也並不在意。他們找人攢本子籌集經費組織拍攝這一類片子,根本的目的只著眼於「宣傳」。或者只是讓自己的頂頭上司看到自己出了這一把力就足夠了。而為他們掏錢的企業老闆也不敢向他們索要經濟回報,只算做了一回人情投資罷了。至於許多初涉電影圈、躊躇滿志於「文化事業」的老闆們,雖然不差錢,但確實還不太懂電影,更不熟悉電影圈裡眾多複雜的人事和其它門道,掏錢以後,無法對電影拍攝的全過程實施有效監控,讓具體辦事的主創人員嚴格按電影製作規律行事,但等得知自己掏的錢打了水漂,想拍的電影根本就是個爛片,進不了院線公映,已經來不及了。而這樣的老闆在現如今的中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足夠讓那些既沒有拍好電影的真意、也沒那樣的藝術功底,除了想從老闆手裡搞點錢混自己日子,就別無其它企圖的某些從業人員玩弄多少年的。

而要讓這些不差錢的老闆們真正懂點電影,能玩轉電影圈的一些門道,鑿實不是一時半會兒、三年五載就成得了的。

最值得說道的是第二類片子,商業片。這一類片子也是這些年取得最大突破和成長的。突出的個例就是馮小剛。我以為他是要在中國電影史上和張藝謀陳凱歌等同樣取得應有一頁地位的人。不誇張地說,正是有了他,中國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片,在眾多「藝術家和理論家」們還在大聲卑視電影的「大眾化本性」和「商品特性」時,他力排眾議地趟著一條走向高品質商業片道路。他用自己「滿身傷痕」的創作經歷和成果,告訴人們,商業片也是一種藝術,而且能成為高尚的藝術。他的一個指導思想:我就是要拍讓老百姓喜歡看的片子,必將成為國產影片一個戰略制高點,推動國產影片的更新和發展。當然,在某些人純商業動機操縱下,這一類片子也已經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失控現象,它成了爛片和差片的第二個製造基地。一些毫無藝術品味和思想內含可言的所謂恐怖片和「准鬼片」正有越拍越多的趨勢。比較典型的就是我上面提到的《B區32號》和《繡花鞋》。至於第三類片子的製作者們依然頑強地走在著重表現主創者自我的小眾化道路上,藝術質量較高,差片和爛片最少,但恰恰是票房最差的,上面提到的放映廳里經常性地只有三五個,有時甚至只有一兩個觀眾的現象,總是出現在這一類影片中。真的讓人感到既「悲壯」又「心酸」。

電影從業者,特別是一些明星大腕,總被認為活得特別光鮮而愜意的。其實其中不少人內心很累,也很惆悵。前不久,上海國際電影節組織了幾場電影論壇,請了國內許多著名導演來會診國產電影的癥結。從他們的發言看,多數人都意識到,目前國產電影的創作和製作「存在問題」,他們憂心忡忡。但他們中的多數人仍然像過去一樣,只是在埋怨大環境對自己創作的種種束縛,比如審查制度對自己的限制,院線老闆不給安排好的公映時間場次,拍攝經費的不夠富裕,宣傳炒作的難以到位等等,很少有人驚醒過來,開始認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創作中)找找原因,為此,我才敢斷言,還不能說大家期盼中的「理智的反省和理性的整理」已經在進行之中了。我曾把國產電影的希望放在這一批以做藝術片為主的電影人身上,但漸漸地我覺得自己這想法很不現實。這一批人曾經拍攝過震撼了「世界」的作品。他們都是大有才華的年輕電影藝術家,但成名以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和習慣就是立即地把興趣和眼神都轉向了國外。他們創作的唯一目的似乎變成了去獲取國際獎,讓外國人叫好。他們日常的生活除了籌拍和拍攝自己的片子,就是在世界各國之間飛來飛去,與圈內圈外的頭面人物應酬來應酬去。他們再無真切的願望去貼近本土的民眾,了解本土民眾,更談不上「取悅」本土民眾。我敢言,他們另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已經失去本土的生活實感。而一個藝術家當他失去了本土的生活實感,只憑著一種一己之利害慾望的推動在從事創作,無論他怎麼用功,也肯定只能顯露出某種被藝術視為大忌的「江郎才盡」的末世氣息。康德明言:「藝術是一種非利害的利害。」聲稱自己在搞純電影藝術的人實質上已經被種種利害關係綁架的時候,便是中國藝術電影衰落的那一刻到了。更不要期待在他們的電影作品中擁有一種為電影所不能或缺的 「必看性」,能給觀眾承諾下一個精彩的「情感聯歡」,並在「影院的黑暗中」為他們準備好了一種足夠強大的「誘惑力」,能「點燃起他們全部的慾望」。(羅蘭巴特隨筆集第367頁)同為第三世界的電影人,就所處的大環境來說,審查制度,全世界沒有比伊朗更嚴格的,說國內局勢,沒有比當年的南斯拉夫更動蕩不定的,說商業化衝擊,可能沒有比印度電影人所處的環境更商業化的了,但他們照樣拍出了像《暴雨將至》(南斯拉夫)、《一次別離》(伊朗)和《三傻大鬧寶萊塢》(印度)那樣深刻觀照本國現實和當下民眾命運、能強烈打動並震撼全世界人心靈的上品。

說到這兒,我倒是讚賞賈樟柯說過的一句話:「當前中國電影最缺少的就是當代性。」我理解他這個「當代性」的意思,並非是說電影必須只能去反映當下的現實生活,而是指一種「本土的生活實感」。是與本國民眾的「心象共通」。缺少了這一點,就無從談及強烈的文化皈依感,也無從談及強大的內心訴求,精準的文化指向,漫染斑爛而執著賁張的精神重建意識,更無從談及「最真切的現實觀察,最真摯的人情傳遞和最中國的心理描摹,最當下的生活寫真┄┄」,更無從談及電影人的靈魂尊嚴所在。而缺少了這些,我們還說得上去拍什麼好電影嗎?那就很難很難了。

在這一次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有一位年輕的電影導演流著眼淚反省說,我們真的不能再「撒嬌」了。但願這是真心話。


推薦閱讀:

聽說這個風靡的服裝品牌已經十年了,門店數量已破兩千店
大眾將一口氣國產5款SUV
《哀樂女子天團》相比「悟空傳」,我更想在電影院看到這樣的國產片
別再坑國產防彈衣!我國防護裝備並不差!
國產海鷗300飛機將全面進入總裝階段(圖)

TAG:電影 | 國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