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剩下的是什麼?(文:常立永,清華大學)

(文:常立永,清華大學)

不知不覺,自己也走到了需要談婚論嫁的年齡,作為一個畢業於985高校,讀了研究生的我,從來沒有擔心過自己的婚姻問題。因為周圍的女孩子真的很多,要追求一個和自己同等學歷,彼此交心的女孩真的很容易,反倒是周邊的不少女性,畢業於名牌大學,碩士或者博士學歷,往往在找對象上一籌莫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中的很多人成為了剩女,成為了人們眼中婚姻的失敗者。但是她們真的是loser嗎?

縱觀中國和世界,從奴隸社會到現在,整個社會是一個男權主導的社會,男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往往具有絕對的支配權。所以在古代和近代,無論歐洲還是中國,女人結婚是一個重要的事情,也是擁有社會地位的象徵。因為一旦結婚,也就意味著終身有所依託。《傲慢與偏見》這本簡奧斯丁的名作通過伊麗莎白和珍的故事講出了女性那種希望有所依託卻又能夠得到自由的嚮往。這種嚮往往往被現實無情的擊碎。

記得讀初中的時候,那時的我還年少無知,酷愛看歷史的我往往發出女人如衣服的感慨。我的班主任,一個在上海這種大城市讀過書的知性女性往往在眾多人面前把我比作大男子主義的典型。顯然,在她的心目中,女性需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需要能夠在生活事業的各個方面具有發言權。她也是這麼實踐的,無論在工資收入還是各個方面,不依賴於自己的丈夫,而只尋求精神上的共鳴。但當我上高二的時候,我得知,她老公出軌了。她老公並不是一個事業成功的男性,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歷史老師。

這樣的例子身邊還有不少,讓我覺得奇怪的是,很多富有思想,人格獨立的女性往往得不到幸福的婚姻。但仔細想來,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因為她們選擇結婚的對象根本配不上她們。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女性,結婚就是找一個可以依靠的人,很多女性選擇結婚後在家裡帶孩子,希望過上不用工作的生活。這種女性是很多男性的選擇,因為這樣的女性是最容易取悅的。一個男人只要有事業,有錢,就可以取悅這樣的女性,就可以得到她們的芳心。

但對於那些獨立的女性,取悅她們可沒有這麼容易。首先這個男的不能太笨,要有自己的事業,雖然不是大事業,但至少也要衣食無憂;要有高品(bi)位(ge),舉止,談吐不落俗套;長相不能太差,身高不能太矮;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個尊重女性的內心,不能有半點大男子主義,還要經常在精神上能夠相互交流。而且最好還要這種男士主動示愛。

看了這個你就知道,滿足這些要求的男士豈不早就被那些一心想結婚的女生給拉跑了。我只能說,任何一個男士面對那種為了結婚不擇手段的女士都是沒有防禦力的好不好。

所以歸根到底,適合她們的男士結婚太早,而剩下的男士基本各有各的問題,一句話就是「看不上」。所以這些女性終於從女生變成了阿姨,最終剩下了。扛不住家裡折騰的,勉勉強強找一個的,最終要麼和小三鬥爭,要麼和男方的一事無成而抱怨。

但是她們真的是人生的loser嗎,我看不然,因為這樣的女性早已超脫了需要結婚的這個範疇了。人格獨立的她們不需要依賴任何人,也不需要擔心青春老去,容顏不再,因為她們吸引人的地方往往不是外表。也就是說,她們不需要像大部分女生那樣因為擔心容顏逝去而缺乏吸引了,她們的青春可以一直延續。所以對於她們,結婚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雖然對於她們而言,這個世界上符合她們要求的男性越來越少,但是她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去找尋,在這個過程中,她們可以體會到人生更多的真諦和意義。可以去這個世界的更過地方,無論是單純的旅行還是艷遇和邂逅,她們的生活的必將精彩。

還是說我的那位班主任,與丈夫離異後的她絲毫沒有在生活上有半點墜落。反而,她有跟多的時間去和其他人交流,年過40的她仍然能夠像年輕人一樣去瀟洒,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未知。對她我只能說「青春不老」。

文章寫到這,大家也應該明白,剩女剩下的是什麼了吧。剩下的是一個獨立的人格,一個能夠和這個男權社會平等交往的通行證,一個時間更長的青春歲月。對於她們而言,可能結婚很晚,可能一輩子也沒結婚。但她們的人生卻不平庸,她們回首時一定會有遺憾,但是這有何妨,和那些連遺憾都沒有發現的女性而言,她們更有意義。

謹以此文章獻給身邊那些遭到家裡苦苦逼婚卻又找不到真愛的獨立女性們。我相信,隨著男權社會的不斷瓦解,你們的理想最終將能感染所有女性。

阿爾法醬

在我看來,用一個爛大街的字形容就是作。作為一個二本院校畢業的本科生,周圍的朋友好像都有了男女朋友,沒有的也只是暫時的空窗期。在我一直的印象以來對象並不難找。

大學的時候六人一個宿舍,我們這一排三個人都有男朋友,對面的三個人都沒有。到現在畢業對面其中一個女生已經在讀研了,有了一個交往對象,卻因為對方過於奇葩而分手了,在談戀愛期間,女生往往請教我這個狗頭軍師,或者只是把我當成一個傾訴者,我發現了她的不成熟,雖然智商是足夠(起碼我考研沒考上她考上了),但是在與異性交往裡她有她的障礙。除了兒時家庭原因造成的可能的神經官能症對於異性有所排斥懷疑以外,在大學裡長期缺乏交際也讓她與人交往能力很差。除了跟舍友或者高中同學,大學裡她幾乎不參加什麼社交。連她研究生期間的同學都告訴她面對異性她好小白哦。

雖然表現的不理想,但心裡的標準並不比誰差,在定期舍友聚會時,我們的聊天話題總圍繞著工作跟男人,而在男人的標準上,經歷過高等教育的我們也相差不多,但是以後真正能找到如意郎君的恐怕不是所有人。那麼女生們,除了定好標準外,該怎麼找對象呢?不要認為你在那兒等著就有人來,什麼「做一個歲月靜好的女子」都是屁話。

之前看一本書,講的就是投資與戀愛的相關性,把談戀愛比作投資。我一直很喜歡這樣的打比方,既然連結婚都是一紙契約,我們又何必自恃清高的把戀愛想的那麼陽春白雪。那些覺得找的人配不上自己就是投資失敗的人,先期考察很重要,既然受過高等教育,對思想肯定很重視,但是我不那麼重視學歷,畢竟現在研究生也不值錢,就算985,211也得靠真本事,學歷只是個客觀標準,而人是主觀的,也許有些人讀研只是混文憑,也許有些本科畢業走上社會的人仍然沒有放棄學習。我認為配得上這個概念首先指的是思想是否在一個平台,並不是說一定要一致,而是要能聽懂你的表達;其次要求對方有獨立的人格,不會過度依賴,各玩各的是很正常的事情;再次是家庭和睦,因為連自己父母都搞不定的男人還能搞定什麼呢?最後是要有一定經濟能力,結婚畢竟是做投資,投資回報率太低的項目還是放棄吧,哪怕宣傳的再天花亂墜。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回到自己本身,你憑什麼要求別人那麼多?你有什麼值得對方欣賞的地方呢?男人的天性都是一樣的,出軌的比例也是類似的,那為什麼有些女的總是遇人不淑呢?因為這些女人的可替代性太強了,什麼學歷什麼人格,需要你的時候你沒有做到應該做的,不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隨著歲月流逝不懂得對自己繼續養護。找這樣的女生倒不如找一個學歷沒那麼高,但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結婚對象就是該「老婆,回家的時候買點蔥」這樣的,這和戀愛的時候「親愛的我想吃哈根達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這一期的知乎500問有一個回答很讓人感動,在男人心情極度糟糕的時候,「夫人於是說,既然來的路途少了快樂,那為何不選擇一個浪漫的歸途。於是砍價,於是攔車,於是我們開著一輛二手輕騎開車十天回到成都。世間美麗女子多,諸君見過多少這般貼心的?」關鍵時刻需要的是夫妻相處的智慧而不是所謂的獨立人格。所以獨立人格什麼的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拿出來的。夫妻就像合夥,在一起的時候面對外界的兵荒馬亂也要負起連帶責任。

再說女生是否主動的問題,連我爸媽都跟我說女生主動以後會吃虧,我不這麼認為,起碼只認同一少部分,我認為的主動是主動去找更能接觸到結婚對象的圈子。例如我認識的一個二次元的姐姐,快30歲了整天在yy上跟我們一群20出頭的孩子玩,休息的時候就宅在家,雖然也愁嫁卻不見行動,在我善意的跟她說你應該出去走走接觸更多的人的時候她只是說知道了,所以現在還是在yy玩。再說我另一個舍友,也在讀研(慚愧,我智商該有多捉急),比我們年紀都大一點,也是很少參加社交活動,我跟她說你起碼去參加一些讀書會、交流會什麼的啊,可是似乎還是沒有成效(我說服人的功力好差TAT)。如果你覺得自己是高學歷高智商高情商的女生,想要找同樣檔次的男生,你就得去開礦,我不打魔獸,但是在男票的熏陶下也知道了一些術語,讀書研討會、交流會、驢友的徒步活動各種可能見到層次較高的人的機會都不要錯過。這些活動就是礦,能不能挖出金礦就要看天意了。我一直跟我的舍友們說,既然你們讀研了,平台更高了,按理說站在上面的異性質量應該更高,所以放下所謂的矜持,大大方方的參加活動展示自己。

看了這麼多,如果女生們覺得結婚真的好麻煩啊好麻煩,那就不結婚了唄,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能容納一切,但是前提是萬事皆有代價,想要心安理得的剩下來就要面對無數可能。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剩女戰」
大女「愁」嫁:為什麼總盯著剩女呢?
小城市的大齡剩女,你還好嗎?
剩女真的要降低標準才嫁的出去嗎?

TAG:大學 | 清華大學 | 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