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今詩畫中的黃山——關於《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歎:「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關於黃山圖題畫詩數量頗豐,主要散見於程嘉燧、石濤、漸江、戴本孝、鄭旼、查士標、汪洪度、雪庄、黃賓虹、張大千等明末、清代、近現代、當代畫家的傳世畫作中,亦有見於黃山志、黃山圖經,另有歷代文人詩集所載。滋蕪的《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多角度揭示了黃山圖題畫詩的複雜性、多樣性與獨異性,也提供一個新的認知黃山的角度。

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南京博物院藏一、選題緣由「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位於北緯30度、東經118度,屬南嶺山脈,處安徽省南部,原名黟山,後因傳說黃帝曾與容成子、浮丘公在此煉丹成仙,於唐天寶六年(747年)更名,沿稱至今。為《徐霞客遊記》作序的清人潘耒析評:「黃山體兼眾妙;天都、蓮花極其端麗,光明頂、煉丹台極其平正,散花、石筍極其詭怪;前堂後苑,位置井井;又如握奇布陣,奇正相生」,「峰峰挺秀,石石標新,探之不窮,玩之不盡」。美景天成,傾倒了無數文人雅士。據清人徐璈《黃山紀勝》,南朝人江淹最早詠歌黃山,「詩狀奇峻,殆統概黟山矣」。唐人李白、賈島、島雲,宋人朱熹、王十朋、羅願,元人唐元、鄭玉、汪澤民,明人李東陽、梅鼎祚、汪道昆、袁中道、黃道周,清人錢謙益、施閏章、袁枚、屈大均,近現代許承堯、董必武、黃賓虹、陶行知、郭沫若、老舍,等等,皆留下吟詠黃山詩章。有籍可據的,最早畫黃山的畫師是宋人馬遠。據傳,馬氏登黃山後便將自己過去的山水畫付之一炬,其後期山水畫構圖峭拔險峻,線條豪放有力,有黃山神韻。明人鄭重《蓮花峰圖》被稱為「稀世傑作」,丁雲鵬《黃山總圖》集一代之大成。清季,新安畫派崛起,獨樹一幟,漸江、梅清、石濤等皆一代宗師。至於近現代,黃賓虹、張大千、潘天壽、汪采白等名家均登涉黃山,心繫黃山,圖繪黃山。

方士庶《懷鄉紀事圖》故宮博物院藏相較於專註音韻、含蓄、馳騁想像的純粹的詩,或是講求造形、筆墨、以形寫神的純粹的畫,黃山圖題畫詩別具意味。它附麗於畫,點化,生髮,感應,品評,寄情,哲思,與畫相互彰闡,完成「畫難畫之景,以詩湊成」,映現了黃山之形式美與內涵美,瓊枝照眼,寶氣輝然。如「十年幽夢系軒轅,身歷層岩始識尊。海上雲都供吐納,天南山盡列兒孫。峰抽千仞皆成筍,路入重霄獨有猿。誰道丹台靈火息,硃砂泉水至今溫」,系故宮博物院藏梅清畫《黃山圖》(八開)之第七開天都峰圖卷上的自題詩,以「天南山盡列兒孫」直述天都峰之高峻,以黃山猿典故證之,此為畫上實景;又提及仙人煉丹傳說,「硃砂泉水至今溫」飽含懷想,凸顯天都峰之歷史久遠及人文感,此為詩之幻景;虛實結合,詩畫呼應,時空意識深厚。又如何滿子為友人《黃山西海夕照圖》品題之詩,起句「高手畫山不像山」頗有新意,至「但存山氣楮毫間」為一轉,再至「方知神似勝形似」遞進,直至尾句點明「潑墨成章事更難」,參悟畫理幽深,邏輯嚴密,兼具形象性與思想性……故筆者悉力收錄、考釋黃山圖題畫詩,臚陳一得之見。二、研究綜述

江注《黃山圖冊 逍遙亭》故宮博物院藏最早把題畫詩作為一種專門體裁,有意識地收集並匯聚成集的是北宋劉叔贛所編《題畫集》。南宋孫紹遠編《聲畫集》,將唐宋兩代各種題材的題畫詩編為八卷二十六門,是迄今可見的最早的題畫詩總集。明清,題畫詩發展極盛,輯錄題畫詩的書冊有多種,以陳邦彥編《康熙御定歷代題畫詩》為著。近現代,則有《歷代題畫詩鈔》和大華書局《清人題畫詩選》等。新中國成立後,此類著作益多,有總集,如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中國古今題畫詩詞全璧》、甘肅人民出版社《中國古代題畫詩釋析》、上海書畫出版社《歷代題畫詩選注》等;有以題材輯,如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歷代畫家山水題畫詩類選》、天津楊柳青畫社《花鳥名勝題畫詩》《牡丹芍藥題畫詩》;有以朝代輯,如四川美術出版社《唐朝題畫詩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元代題畫詩研究》、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清人題畫詩選》;有以個人輯,如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賓虹題畫詩集》、山西教育出版社《郭沫若題畫詩存》、湖南美術出版社《齊白石題畫詩選注》……保守估計有50種。

黃賓虹《黃山追憶圖》 中國美術館藏關於黃山圖題畫詩。數量頗豐,主要散見於程嘉燧、石濤、漸江、戴本孝、鄭旼、查士標、汪洪度、雪庄、黃賓虹、張大千、潘天壽、汪采白等明末、清代、近現代、當代畫家的傳世畫作中,亦有見於黃山志、黃山圖經,另有歷代文人詩集所載。黃山書社《中國黃山 評語精華》、中國旅遊出版社《黃山古今詩詞選》、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黃山學人詩選》、文化藝術出版社《黃山圖:17世紀下半葉山水畫中的黃山形象與觀念》等各類與黃山相關的書冊中,若傾力搜尋,亦時見片光零羽。然而,關於黃山,出版有名人詠黃山集、黃山畫集、黃山攝影集,部分題畫詩集或辟有「黃山」專章、專節,但載相關題畫詩數量均較少,至今未見黃山圖題畫詩專冊出版品,實為一憾。德國接受美學家沃爾夫岡·伊瑟爾曾提出「召喚結構」理論。藝術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導致的不確定性,呈現為一種開放性的結構,這種結構本身隨時召喚著接受者能動地參與進來,通過想像以再創造的方式接受。在他看來,文本中的「空白」是「一種尋求連接缺失的無言邀請」。雖是針對作品接受而言,對創作、出版領域,該理論也有一定提示意義。黃山圖題畫詩集出版空白,正吸引編著者、出版者進行填充,完成複合角度構建,對黃山美、對詩畫韻味進行更系統展示。作為一部探索性著作,本書作了一些嘗試。三、相關概念

張風《黃山詩意圖》故宮博物院藏書籍定名「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以歷代黃山圖為原本,指向與其相關之題畫詩。黃山圖。本書所指「黃山」,以黃山這座名山為原點,畫面地域擴及宋元明清四代穩定管轄歙縣、黟縣、婺源、績溪、祁門、休寧六縣而未變更行政管轄範圍的徽州地區,既有群峰蔥蘢壯闊,又有小橋流水靜謐,概因在地理上黃山並不是遠離塵世的幻想鄉,受周圍政治、文化、經濟等影響。對黃山圖的界定:作者在畫名或題畫詩名、詩句中標明為黃山圖;從別人的題跋中可知為黃山圖;雖然沒有標明為黃山圖,但通過與畫家其他黃山圖相比,可知為黃山圖;根據所繪為黃山典型地貌特徵,推測為黃山圖;通過綜合比較,確定為黃山圖。至於程邃、程正揆、孫逸等,儘管有學者認為他們的某些作品就是黃山圖,但筆者未見有構圖或文本明確證明,故出於嚴謹考慮,其畫作中的題畫詩沒有納入正篇,僅作為疑似黃山圖題畫詩列入附錄二。此外,不惟捲軸畫,版畫、壁畫也在選擇範圍內,宋代版畫中就有黃山圖出現。至17世紀下半葉,眾多文人畫家參與版畫創作,描繪黃山圖,或者所繪黃山圖被刻於地方志、黃山志、名山圖等版畫中。需要說明的是,費心搜尋之種種黃山圖,僅證為所收錄題畫詩的來源,不作為本書討論重點。

一智《海天旭日圖》 故宮博物院藏題畫詩。我國美學家孔壽山先生在《論中國的題畫詩》一文中這樣解釋:「什麼叫題畫詩?我們認為所謂題畫詩者,是詩人或畫家根據繪畫的內容而起興創作的詩歌。簡而言之,即根據繪畫所題的詩。……一是就廣義而言,這類題畫詩,即觀畫者根據畫面的內容所賦的詩,可以離開畫面而獨立,一般不題在畫面上。嚴格來說,此類屬於贊畫詩。……一是就狹義而言,所謂題畫詩,一般是畫家在作品完成之後而抒發畫中之意境所賦的詩,要求把所賦之詩直接寫在畫面上,詩與畫相融合,成為有機的統一體,構成整體美。……這類題畫詩,既是題在畫面之上,自然要受畫面地位的限制,多是畫家自己所作,親筆所題。」這代表許多學者的觀點,把題畫詩定義為狹義的題畫詩和廣義的題畫詩。王韶華在《元代題畫詩研究》中寫道:「題畫詩,因畫而題的詩。它既指直接題寫於畫面上的配畫詩,也包括題寫於畫面外的詠畫詩。又因為中國繪畫不僅僅出現於絹、紙、壁、石上,而且常常作為扇面、屏風的主要裝飾,故詠扇面畫詩、詠屏畫詩也屬題畫詩。」他進一步總結:「題畫詩從體裁形式上講,可包括常說的五言、七言、近體、古體詩, 又包括四言讚頌銘,包括六言、三言等詩,取青木正兒之說,亦取辭賦在內,如吳鎮有大量的漁父辭。從內容上講,可詠畫、論畫,依畫抒情、因畫敘事,也可脫離畫面議論、抒情。」這種定義擴大了題畫詩的範圍,筆者認為更加全面,故採納此種定義選錄黃山圖題畫詩。四、特點廣泛尋閱博物館、圖書館、民間收藏者和拍賣市場的畫幅、手卷、扇面、地方志、黃山志、名山圖等原始媒材,文人和畫家的私家文集及《中國古代畫派大圖範本 黃山畫派》《康熙御定歷代題畫詩》《中國古今題畫詩詞全璧》《中國歷代畫家山水題畫詩類選》《歷代名人詠黃山》《黃山古今詩詞選》《明清黃山學人詩選》等各類與黃山相關的書冊,筆者所錄,皆悉心參校,一一而辨之。不少優秀之作,僅出現在原始媒材中,從未見於其他文字選本,如戴本孝《黃山圖》(十二開)之第八開的題畫詩:「千霄蓮霽忽開房,萬壑風搖草樹香。天墮花中真逼側,松眠石罅最蒼涼。丹梯水接孤雲跡,碧漢峰銜獨木樑。到此已如登上世,攀龍應欲夢軒黃」;又如石谿《樹杪飛泉圖》中題畫詩:「霧氣隱朝暉,疏村入翠微。路隨流水轉,人自半天歸。樹古藤偏墜,秋深雨漸稀。坐來諸境了,心事托天機」。以虛補實,以情思突顯景物,物象與心象一體,景、境、情俱佳,既形象呈現了黃山之雄姿百態,又錄存明末清初遺民群體心態。歷史是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從大意上,黃山圖題畫詩亦是歷史(尤其是黃山歷史)的一部分。斟酌所錄黃山圖題畫詩主要是述寫名山黃山,少量內容涉及周圍府縣,結合黃山作為宇內名山及黃山圖題畫詩的特色,本書主體內容分八個板塊。第一板塊為「群峰列矗」,按序分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其餘諸峰;第二板塊為「奇松婀娜」;第三板塊為「雲海翻騰」;第四板塊為「水泉逐流」;第五板塊為「寶剎凈土」;第六板塊為「片光零羽」;第七部分為「泛景浮影」;第八部分為「畫論品賞」。詩中如有缺字或是考後以為訛字的,以「□」代。每部分,以題詩者生年排序,生年不可考的均列於後。每首詩後標錄自何處(註:部分黃山圖繪者未予命名,亦無約定俗成的畫名,後世各本稱呼有異,本書中以題畫詩出處所標畫名為據)、注釋、題詩者、可考的題詩時間及題詩者簡介(註:同一板塊,同一題詩者如有多首題畫詩入選,則多首題畫詩聚至一處,題詩者簡介列於最後一首後)。關於詩名,除所錄原有詩名,其餘皆以「題《××》」或「題畫」命名。另,清代題畫詩唱和風氣盛行,一幅畫、一組畫引起數人、數十人題詩的情況屢見不鮮,附錄一集列汪洪度、程鳴《黃山圖》題畫詩25首以證。「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黃山圖題畫詩,援畫入詩,以詩眼觀照繪畫,畫格、詩格、人格有機融和,是詩人與畫家兩種不同藝術主體結合的外在表現。故,有畫可參的,筆者借鑒視覺藝術方法,解讀或含就詩論畫、就畫論詩成分,以畫面與詩句、畫理與詩理互證。如廣東省博物館藏戴本孝《黃山圖》(十二開)之第十一開上的自題詩「導客神鴉去復還,引針析線筍聯班。明知非海翻疑海,奇在真山不似山。競欲支天隨石長,何嘗浴日放雲間。此中莫道無兵氣,時見蚩尤霿犯開」解讀:圖卷上山峰奇絕突兀,雲海泛濫繚繞,「真山不似山」,「非海翻疑海」,以乾枯之筆刻意營造虛幻的空間,強烈表現世外黃山,與普通紀游圖明顯區別,「莫道無兵氣」、「蚩尤」則又隱射現世,暗合戴本孝徘徊於「入世」與「出世」之間的矛盾心態。對題畫詩單體,則強調精讀文本,從語意、感情、語氣和意向等方面釋意,融「文本崇拜」和「作者崇拜」,利用文獻學、文本分析、社會學、歷史學等方法,重視品賞詩句的上下字詞聯繫、結構整合、意象群等內部層次,又適當簡介題詩者的生平事迹、時代元素等外部因素,多角度、多層面著手,避免單一化和「一刀切」。如錄自陳洙龍、陳旭編《中國歷代畫家山水題畫詩類選》,據載系石濤自題詩「黃山是我師,我是黃山友。心期萬類中,黃山無不有。……奪得些而松石還,字經三寫烏焉叟」的解讀:「字經三寫烏焉」語出「字經三寫,烏焉成馬」,意思是文字經過多次轉抄,「烏」、「焉」誤為「馬」字。比喻事經輾轉,易出訛謬。石濤縱游宇內,追求與山川神遇而跡化的禪悟。曾數游黃山,感應山川之靈秀,體悟松石之活力,信筆揮灑,筆無定姿,畫益精進。「黃山是我師,我是黃山友」,呼黃山為「師」,稱己為「友」,藝術靈氣可見一斑。入山後,提出「作書作畫,無論老手後學,先以氣勝得之者,精神燦爛,出之紙上。意懶則淺薄無神,不能書畫」,代表畫作《黃山八勝圖》《搜盡奇峰打草稿圖》《黃山圖卷》等,著作《苦瓜和尚畫語錄》。

雪庄《黃海雲舫圖》常州市博物館藏全書共計約20萬字,考釋宋、元、明、清、近現代至當代或即興、或醞釀、或自題、或他題、或題畫內、或題畫外的300餘首黃山圖題畫詩,揭示了黃山圖題畫詩的複雜性、多樣性與獨異性,為讀者提供一個新的認知黃山的角度,希冀給繪畫、書法、詩詞、歷史研究者等學人提供資料幫助及視角性啟示。附:

梅清《蓮花峰圖》梅清題《蓮花峰圖》仙根誰手種,大地此開花。直飲半天露,齊擎五色霞。人從香國1轉,路借玉房2遮。蓮子何年結,滄溟3待泛槎4。蓮花峰。瞿山清。(故宮博物院藏梅清《蓮花峰圖》)注釋1.香國:花國。元好問《紫牡丹》:「已從香國偏熏染,更惜花神巧剪裁。」2.玉房:特指蓮房。宋代楊萬里《食蓮子》:「白玉蜂兒綠玉房,蜂房未綻已聞香。」3.滄溟:可指大海,唐代元稹《俠客行》:「此客此心師海鯨,海鯨露背橫滄溟」。亦可指蒼天,元代鄭光祖《周公攝政》第一折:「天地為盟,上有滄溟」。4.泛槎:亦作「泛查」。乘木筏登天。相傳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見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來,因登木筏直達天河,見牛郎織女。題詩者:梅清。自畫自題。另,據石理俊主編《中國古今題畫詩詞全璧》(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梅清有一類似題畫詩:「仙根誰手種,大地此開花。蓮子何年結,滄溟待泛楂。」梅清(1623—1697年),字淵公,號瞿山、老瞿等。安徽宣城人。能詩。《宣城縣誌·文苑》載:「(梅清)英偉豁達,讀書輒晝夜不寐,既長,以博雅負盛名,順治甲午舉於鄉,詩詞雄邁雋秀,遨遊燕、齊、吳、楚間,名公巨卿無不推轂。」善書畫。長於山水、松石,好畫黃山,且以畫黃山著名。王士禎《居易卷》卷十七載:「宣城梅孝廉淵公清……畫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又寫黃山天都、蓮花、雲門諸峰……備極煙雲變化之妙。」重友情,廣交遊,志同道合者首推石濤。在《石公從黃山來宛見貽佳畫答以長歌》中曰:「我寫泰山雲,雲向石濤飛;公寫黃山雲,去染瞿硎衣。白雲滿眼無時盡,雲根冉冉歸靈境。何時公向岱顛游,眉余已發黃山興。」石濤早期山水,受梅清影響;而梅清晚年畫黃山,亦受石濤影響。畫冊《梅瞿山黃山勝跡圖冊》《梅清黃山圖冊》等,著作《瞿山詩略》《天延閣前集》《天延閣後集》等。延伸閱讀:

《《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封面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行的《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是滋蕪歷時5年精心著作的新書。2017年2月25日上午,由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聯合主辦,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教育研究雜誌社承辦的「滋蕪新著《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學術研討會」在合肥舉行。出席此次學術研討會的有來自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杭州、南京、西安等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

研討會現場《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的出版,既填補了中國美術史的空白,也填補了黃山圖題畫詩集出版的空白。「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滋蕪廣泛尋閱博物館、圖書館、民間收藏者和拍賣市場的畫幅、手卷、扇面、地方志、黃山志、名山圖等原始媒材,悉心參校文人和畫家的私家文集及《中國古代畫派大圖範本 黃山畫派》《康熙御定題畫詩歷代題畫詩》《中國古今題畫詩詞全璧》《中國歷代畫家山水題畫詩類選》《歷代名人詠黃山》《黃山古今詩詞選》《明清黃山學人詩選》等各類與黃山相關的書冊,一一辨之,才著成《歷代黃山圖題畫詩考釋》。該書共計20餘萬字,考釋宋、元、明、清、近現代至當代或即興、或醞釀、或自題、或他題、或題畫內、或題畫外的300餘首黃山圖題畫詩,揭示了黃山圖題畫詩的複雜性、多樣性與獨異性,為讀者提供一個新的認知黃山的角度,給繪畫、書法、詩詞、歷史研究者等提供了資料幫助及視角性啟示,對黃山美、對詩畫韻味進行更系統的展示,填補了黃山圖題畫詩集出版的空白,為新安畫派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滋蕪,又名朱志武,1963年生於安徽歙縣,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術教育研究》學術期刊主編,安徽大學等多所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等。他擅長中西畫創作,精通詩書畫印,對美術史論研究也有很高造詣。他說,中國畫的題畫詩,是附著於畫面、點睛生髮的,與畫面相互彰顯,完成「畫難畫之景,以詩湊成」,體現了作品的形式美與內涵美,「粉蕊瓊枝齊照眼」。
推薦閱讀:

1.5h到黃山,這條高顏值線路帶你解鎖春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黃山古徽州文化旅遊區11----宏村樹人堂客棧
2015第一游——黃山
宏村-黃山
黃山自助三日游

TAG:黃山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