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葬入了妃子墓 崇禎皇帝思陵之謎

皇帝葬入了妃子墓 崇禎皇帝思陵之謎

  十三陵中的最後一陵是思陵,那是明朝亡國之君崇禎皇帝及周皇后、田貴妃的安息之處。崇禎沒想到明朝滅亡得這樣快,所以生前沒有為自己建造陵墓。當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湧進北京城時,已上弔死去的崇禎帝得到了比較道義的對待,被放進棺木與自己的皇后、寵妃葬到了一起,不過葬入的是他生前為寵妃修建的墓。  思陵在長陵西南約12里的錦屏山下,那裡原是崇禎皇帝田貴妃的墓。陵園南近西山口,西北與憲宗、神宗、世宗的妃子墓相鄰。末代皇帝的陵墓遠避祖先陵園,與眾妃子墓為伍,這是為什麼?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光宗第五子,熹宗死前遺詔讓他即位,在位共17年。熹宗留給他的是一個百孔千瘡、風雨飄搖的明王朝,他曾想挽回明朝的衰亡,刷新朝政,但最後還是無能為力。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到北京城,在進北京前,路過昌平,起義軍縱火燒毀了皇陵的地面建築。十八日,有太監打開彰義門投降起義軍。當天夜裡,崇禎帝登上萬歲山向四處眺望,見大勢已去,北京幾乎全為起義軍佔領,遂變易服裝,帶了刀劍,想奪正陽門逃走。守門的明軍不明情況,以為是皇宮裡發生了變亂,遂開炮襲擊,崇禎帝竟然無法出城,只能返回皇宮。他自知窮途末路了,下令皇后周氏及袁貴妃自縊,並砍死數名嬪妃。他命人把太子及兩個王子化妝送走,又來到壽寧宮和昭仁殿,砍斷了長平公主左臂,殺死了昭仁公主。天將亮時,他鳴鐘召集大臣,想孤注一擲,作最後的掙扎。宮中一片混亂,人人都在想怎樣逃命,大臣們一個也沒有到。走投無路之下,崇禎登上萬歲山,在壽皇亭旁的樹下自縊而死。死前在自己的衣服上用紅筆寫道:「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當時只有太監王承恩跟隨他一起上山,並在崇禎帝前跪縊而死。  兩天後,李自成的部隊找到了崇禎的屍體,用門板將崇禎和周皇后的屍體停在東華門外。李自成命人將兩人屍體裝入柳木棺內,搭蓋了臨時靈棚。幾天後又重新改殯,將崇禎裝入紅漆棺內,將周后裝入黝漆棺內。崇禎帝頭戴翼善冠,身著袞玉滲金袍,周后也穿戴上了相應的服飾。崇禎帝生前曾有在遵化馬蘭峪修陵的動議,但由於當時國事紛繁,沒有具體實施,李自成考慮後決定,命人將崇禎和周皇后葬入崇禎的田貴妃墓中。  田貴妃是朱由檢的寵妃,天生麗質,多才多藝,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她倚仗皇帝的寵愛,在後宮顯得十分驕縱,與周皇后關係比較緊張。後因事被朱由檢斥居別宮,受到冷落,心情不佳。不久,田貴妃生的皇五子朱慈煥病死,田貴妃抑鬱成疾,於崇禎十五年(1642)七月病故。朱由檢內心是很喜歡田貴妃的,因而感到十分悲傷,特意在天壽山陵園內給她修建了墳墓。崇禎十七年正月,田貴妃葬入天壽山陵域。侍郎陳必謙具體負責陵園建設,地面建築還未築成,明朝已經滅亡。  《十三陵始末記》記道: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農民軍順天府一位李姓官員,命昌平州官吏馬上動用公家的錢雇民夫,打開田貴妃的墳墓,合葬崇禎帝及周皇后梓宮。四月初三發喪,四月初四下葬,千萬不能誤了時刻。但這個時候昌平州官庫如洗,官員十分發愁,於是再次入京稟報順天府。經過再三協商請示,最後順天府說可以讓昌平州的鋪戶捐助。後來,趙一桂、孫毓祉、白紳、劉汝朴、王政行等十人共捐銅製老錢340千,雇民夫頭楊文包攬開閉墓穴。  經辦此事的昌平州吏目趙一桂,特意記錄下了尋找打開田貴妃墓的全過程。田妃墓隧道長十三丈五尺,寬一丈,深三丈五尺。民夫們開挖了四晝夜,至初四日寅時始見地宮石門。地宮分為前後兩層,各有石門。第一層為三間享殿,陳設著祭器,正中前面放著香案,兩旁邊排列著五綵綢緞製成的宮人,當中懸掛著兩盞長明燈。東間一座石制寢床,鋪著絨氈,放著綉被、龍枕,服飾和用物放在大紅箱內。第二層石門後有大殿九間,裡面也有石床,高一尺五寸,寬一丈,田妃的棺木就放在這裡。  初四日申時,崇禎和周皇后的棺木送到,暫時停放在祭棚內,棺木前陳設著豬羊金銀紙箋等祭品,在場的人舉哀祭奠。之後,將田貴妃的棺槨打開,將其棺木移於石床右側,然後將周皇后棺木放於石床左側,最後將崇禎帝的棺木放入田貴妃的槨中,停放在石床的正中。棺槨安放好後,人們在棺槨前設香案祭器,點起萬年燈,遂將兩座石門關閉,再將隧道口填埋。兩天後,當地百姓又在墓室上面封土,修築了一個幾米高的墳冢,趙一桂和孫毓祉二人還各捐銀五兩,僱人在墳塋周圍砌起了五尺高的磚牆。  清朝入關後,為了平息漢族上層人物對滿人的反感,籠絡漢族人對清廷效勞,決定重新為崇禎帝舉行喪禮,並營建陵墓的地面建築,設立陵戶,給予地畝,按時舉行祭祀活動。這年的五月四日,清廷宣布,全國為崇禎帝服喪三日。二十二日,決定以帝禮改葬崇禎及周皇后,並賜陵租1500兩著手建陵,將陵墓命名為「思陵」。十一月二十九日,在順治帝的親自過問下,陵園開工建設。十二月,營建所需的石碑、石座運至北安門外西步梁橋,隨即改葬完畢。順治二年四月十二日,下令葬忠心耿耿的太監王承恩於崇禎帝陵旁。為旌表他「殉難從死」的忠君行為,順治親自撰寫了兩通碑文,立於王承恩墓前。十月,思陵享殿建成。順治十六年(1659)三月,立陵前神道碑。至此,思陵的規制已大體完成。  乾隆年間,由於長年失修,思陵的部分殿廡傾圮嚴重,遂又撥款兩次修葺,享殿、明樓、垣牆面貌一新。就這樣,這個經清人一再修葺的思陵成了朝代更迭過程中的悲歌絕唱。


推薦閱讀:

什麼是中樞機構?軍機處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為什麼錯?軍機處是最高權力機關怎麼對啊?
金朝皇帝列表
是什麼讓乾隆皇帝為之傾倒……
誰才是中國史上最年少的開國皇帝?
武則天是女人,可以當皇帝,但並非是個女人就能當皇帝。

TAG:妃子 | 皇帝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