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抵抗抑鬱帶著目的玩玩遊戲

想抵抗抑鬱帶著目的玩玩遊戲來源:羊城晚報 2016年05月31日 版次:B04 作者:克莉斯汀

□克莉斯汀 編譯

遊戲的反義詞是什麼?你的第一直覺應該會回答:「工作。」不過,著名的遊戲心理學家布萊恩·薩頓·史密斯會告訴你,答案應該是「世紀病」之一的「抑鬱症」。在一名遊戲設計師簡·麥戈尼格爾的新書《SuperBetter》中也指出,合理且適當地玩遊戲,可以緩解抑鬱症癥狀。目前,有關的研究正希望由此開發出一種對抗抑鬱症的強效療法。

遊戲會刺激大腦兩大區域

薩頓·史密斯一直致力於研究玩遊戲的小孩與成人。他觀察到,大多數的人在玩遊戲時會表現得更自信、更敏捷,甚至會產生更強烈的正面情緒,比如好奇心和刺激感。這些表現都跟抑鬱症的表現剛好形成對比——患有臨床抑鬱症的人通常都缺乏體力、難以執行普通的日常任務,他們尤其對自己的能力極度悲觀,而且會明顯缺乏正面情緒。

近年來,美國斯坦福大學也進行過一項類似研究,他們通過磁共振成像技術,跟蹤觀察了遊戲玩家的大腦,結果顯示,當我們玩電子遊戲的時候,大腦有兩個區域會持續被過度刺激,這兩個區域一個是與獎賞有關的區域,一個是跟學習與記憶有關的區域(海馬體)。玩遊戲的過程,會讓我們集中注意力,去關注一個目標,這些感受會不斷刺激大腦,每一次遊戲的成功都會刺激到大腦的這兩個區域發光。所以玩遊戲也能激發我們的海馬體。

有趣的是,科學家們發現,當人患上臨床抑鬱症的時候,大腦的這兩個區域,即獎賞路徑和海馬體,就是會有長期缺乏刺激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甚至這兩個區域還會出現縮小的現象。當獎賞路徑缺乏刺激的時候,我們就不能預想「成功」,因此,我們會感到悲觀,也就會喪失做任何事的動力;當海馬體缺乏血流,甚至灰質縮小時,也會讓人們在學習新技能或發展有效的應對策略時感到更加困難。

所以從神經學的角度來說,玩電子遊戲,便可以稱為是抑鬱症的「反義詞」。

單純靠遊戲抵抗抑鬱很不妥

幾乎所有遊戲都會設計一個從易到難的學習過程——第一關通常很容易,那只是讓玩家掌握操作方法,了解遊戲策略,然後遊戲就會越來越難,玩家需要開始持續地學習、提升技巧,正是這個過程的樂趣讓我們著迷。一旦遊戲到了沒有可繼續學習的程度,通常我們就會放棄這個遊戲。這也是為什麼成年人都不會喜歡玩「井字棋」的原因。

一個人的大腦若是傾向專註目標,同時又對自己學習與進步的能力有了信心,自然會表現出適應力強的行為,這的確有助於抑鬱症的康復。

有研究已經顯示,一周玩電子遊戲超過20或30小時的人,可能就是跟抑鬱症有關聯的。起初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電子遊戲會導致抑鬱症」的證據。但後來研究人員又發現,許多患上抑鬱症的玩家都表示,他們玩遊戲時,會感到自己的癥狀有顯著緩解。他們越感到抑鬱時,會越喜歡玩遊戲——這可能是一種危險的自我救助,因為你花更多時間玩遊戲,藉此逃避壓力與抑鬱,那麼在做出正確行為解決現實生活難題上的時間與精力也會越少。這會出現一種惡性循環,你的問題只會變得更糟。

有調查數據稱,目前全球最少有12.3億人在玩電子遊戲,其中包括美國的1.55億人。令人擔憂的是,其中有高達41%的人會「玩電子遊戲來逃避日常生活」。

要訓練自己有目的地玩遊戲

但是,越是善意提醒與勸誡,要玩家「放下遊戲,做點真實的事」或者「不要再浪費那麼多時間在玩遊戲上」,反而越會讓玩家理解為「玩遊戲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目的、沒有意義,只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這也會更有可能讓玩家對遊戲上癮。因此研究人員提醒,你必須有目標地玩你喜歡的遊戲——要有正面的目標,例如,玩《我的世界》可以學習發展自己的創意,玩《傳送門》要注意學習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或者玩《英雄聯盟》以此提升你在高壓力情況下的表現……但一定要控制好玩遊戲的時機與時間。

你並不需要改變你玩的遊戲,你只需要專註這個遊戲能讓你進步的地方。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有目的的玩遊戲行為,能讓人建立起自信心,也能提高我們在現實世界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跟逃避主義有著相反的表現:你要將玩遊戲視為一種重要的方法來幫助自己練習真實與有意義的生活技巧,你是為了將某件事做得更好而去玩一會遊戲,那麼它才能真的幫助你避開更嚴重的抑鬱情緒,幫助你更好地適應現實生活。

換句話說,如果你有意識地去想像,在遊戲中你是如何變得更好的,那麼當你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困難的時候,就會更容易地激發起自己的「遊戲心態」——當你用遊戲中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日常挑戰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會顯著減少。

推薦閱讀:

俠盜獵車5為什麼玩不了?
11月、12月PK記錄|對聯網頁遊戲?聯國天下
2017 E3 PC GAMING SHOW 精簡匯總《GAMKER》
暗影格鬥2中有什麼招式?
怎麼玩好射擊遊戲呢?

TAG:遊戲 | 抑鬱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