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劉黎平
武則天留給歷史的精彩頗多,最精彩的當然是她成為中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延續了貞觀之治,將大唐盛世繼續發展下去,朝著巔峰發展,同時還活了82歲,可以說是真正的人生贏家,也對歷史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而且,在她身後,還給歷史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謎團,至今尚未解開,那就是武媚娘與其夫君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改朝換代,無數戰亂,巋然不動,從來沒有被盜過,可以說創造了一項紀錄。
謎團一:唐朝大臣為何反對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
位於陝西咸陽乾縣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其妻子武媚娘的合葬陵墓。公元683年,武媚娘的老公唐高宗去世,後來葬在事先已經修好的乾陵。
絕大多數人一提起大唐王朝,肯定會想起長安城,其實,唐高宗的最後歲月是在東都洛陽度過的,武則天的大部分歲月,也是在洛陽度過的,大唐王朝有過一段不短的東都歲月。唐高宗李治在洛陽的時候,病得不行,下令大赦天下,老百姓很高興,然而病重的李治很傷感地說:大傢伙雖然開心,可是我不行了,希望還能回到長安去,死也要死在那裡,「蒼生雖喜,我命危篤」,「得還長安,死亦無恨」。當晚,李治就死了。第二年八月,也就是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李治葬在乾陵。
唐高宗死後22年,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82歲的武則天去世,第二年,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合葬。
事情的脈絡很清晰,唐高宗先葬在乾陵,然後是武則天入葬。然而,這對皇帝夫妻的合葬,並不像文字記載的那麼簡單,這當中有技術難度。
就在武則天去世後不久,唐中宗決定將其母親與父親合葬,有個叫嚴善思的大臣卻上書表示反對。嚴善思很受武則天器重,懂得天文地理,每次有異常的天文現象,武則天都會問嚴善思,嚴善思總能給出讓人比較滿意的回答,因此他官至御史大夫、太史令。
嚴善思反對合葬的理由是什麼呢?他的理論依據源於《天元房錄葬法》,「尊者先葬,卑者不合於後開入」,身份尊貴的先葬入陵墓,後來身份稍微卑微的,就不應該打開陵墓再葬入。嚴善思認為,武則天的身份比唐高宗的地位低下,不應該死後再驚動乾陵,這是對先帝的不尊重。
嚴善思還列舉歷代皇帝皇后不合葬的例子,主要是漢朝的,「伏見漢時諸陵,皇后多不合葬」。嚴善思將朝代的命運和皇帝入葬制度生拉硬拽,說漢朝正因為皇帝皇后不合葬,所以國運長久,而到了魏晉時期,皇帝皇后合葬,結果國運不昌,年份不長,這個其實毫無科學依據。
當然,嚴善思也不是全都在胡扯,他提出,合葬有難度,難以施行,「臣又聞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今若開陵,必須鐫鑿」,這句話透露了一個重大的信息:乾陵是怎樣封閉墓室的。根據這段文字記載,後人可以得知:乾陵是用巨石塞住門口,石頭與石頭的縫隙當中,都灌注了鐵水,如果想要打開,技術難度很大,又得用大量人力物力,簡直又是一個新的大工程。
很多研究乾陵的人忽視了這個細節,都認為乾陵之所以打不開,是因為巨石塞門,澆灌鐵水,然而,嚴善思的文章告訴我們:在武則天入葬之前,乾陵就已經如此擺布了。灌鐵水並非武則天遺體進去之後才進行的。
最後,朝廷沒有採納嚴善思的意見,還是將武則天葬進去了,那麼這就說明,當時唐朝政府又搬開了那些灌注著鐵水的石門,等於是破壞了一次,然後才將二人合葬,接著又重新修一次。到底是怎麼鑿開的?武則天葬進去之後,是不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加固措施?史書不再有新的記載。
所以說,「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這個細節,有可能並非乾陵封閉的最終狀態。
謎團二:
黃巢和五代藩鎮都沒能打開乾陵
歷史上每一個王朝在滅亡之後,歷代帝王的陵墓也會遭受重大破壞,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例如在王莽的新朝滅亡之後,那些打著恢復漢朝的軍隊進入長安,卻大肆破壞漢朝皇帝的陵墓,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以及呂后的墓葬,都被盜得精光,連屍骨都保不住。
唐朝皇帝的陵墓也不能逃脫這個命運,唐太宗的昭陵被盜得七七八八。然而,乾陵卻完好地保存下來,從來沒讓大小盜墓賊得逞過。
首先是黃巢,黃巢大軍進入長安後,也打過乾陵的主意,他動員了幾十萬大軍,夜以繼日地挖掘,結果徒勞無功,乾陵的墓道在哪個方向?連門都摸不著。這次大規模挖掘行動,只留下了一道深達40米的黃巢溝,作為證據存在,也作為一種地貌永久地存在著。黃巢不久就被唐朝軍隊和沙陀兵擊退,如果他能再多點時間待在長安,或許能琢磨出一些門道來。
又沒多久,來了個大盜墓賊,其盜墓規模遠勝於黃巢,收穫也遠大於前者,且看歐陽修編纂的《新五代史·雜傳二》里的記載。
唐朝滅亡之後,北方有個名叫溫韜的軍閥,投靠了後梁,後梁封他為靜勝軍節度使。溫韜所管轄的地方,正好是唐代皇陵所在地,他不由得惦記起來,然後就動手。《新五代史》里對他的盜墓過程有記錄,「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在長達七年的盜墓過程中,唐太宗的昭陵最難打開,但最終還是被打開了。史書對昭陵的內部結構和藏物都有簡略描寫,溫韜帶人從墓道進去,發現裡面也有恢弘華麗的宮殿,和人間沒有區別,「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左右兩邊排列著兩排石床,石床上都擺著鐵盒,鐵盒裡都是歷代書畫,「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
唐太宗昭陵的設計師是大名鼎鼎的畫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這些出於大藝術家的建築設計作品,可惜被毀了。
而在溫韜肆虐的七年當中,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卻幸免於難,安然不動,史書對其未遭洗劫的原因是這樣解釋的:「惟乾陵風雨不可發」,似乎很簡單,因為在盜墓的時候,風雨大作,盜墓者不得不作罷。但這個解釋是有點牽強的,溫韜駐紮在這一帶的時間並不短,他有的是空閑去琢磨乾陵,也有的是人力物力去掘乾陵,偶爾一兩次風雨就能阻止一個擁有幾萬大軍的節度使?恐怕這不是一個好解釋。只能說明:溫韜也遇到了跟黃巢一樣的技術難題,壓根就沒找到墓門,或者說壓根打不開墓門。後來,也有大規模軍閥盜墓行為,動用炸藥,也不成功。
溫韜的下場也很慘,後梁滅亡之後,他投靠後唐,後唐的大臣罵他是「此劫陵賊爾,罪不可赦」,後來還是被流放賜死。
乾陵的負責營造者叫韋待價,是個武將,他到底作了什麼設計,至今是個謎。
謎團三:
王羲之的《蘭亭序》到底在不在乾陵里
《新五代史》在記錄溫韜盜墓時,提到這麼一個細節:唐太宗的昭陵里有大量書畫作品,「鍾、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這裡所說的「鍾、王筆記」,應該是指三國書法家鍾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至於所謂的「紙墨如新」,恐怕是誇張了,鍾繇、王羲之和唐太宗相隔好幾百年,其書法作品在唐朝保留下來,肯定不假,但至於說像新的一樣,則真的只是說說而已。
既然提到了「王」的作品,那麼十有八九應該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唐太宗一生鍾愛這部書法作品,用了非常手段將其弄到手,後來又捨不得放手,傳說隨之下葬,上百年後卻被盜墓了。這段記載,似乎說明被唐太宗據為己有的《蘭亭序》因為盜墓又流入民間,此後才消失的。或許,《蘭亭序》可能毀於盜墓過程當中,因為溫韜是個粗人,不懂藝術品,只拿包裝在書畫作品外面的綢緞,至於書畫作品本身,則棄如敝屣,白白地糟蹋了。
後來又有說法,認為《蘭亭序》應該是在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里,這有可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不希望書聖的神作被破壞,依然安全地保存在乾陵里,善良的人們將保護書法作品的任務交給了地下的唐高宗武則天夫婦。
這個已經無法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乾陵里,應該還有魏晉時期另外一些重要的書畫作品,保存程度如何?品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