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文化】劉向軍:唐詩至今更新鮮
【詩詞文化】劉向軍:唐詩至今更新鮮 清人趙翼在《論詩》中寫道:「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此言甚是豪氣衝天。趙翼的主張與清人鄭板橋聯語的精神是一貫的:「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為文貴在創新!不過,趙翼說李杜詩篇不新鮮,這顯然是文學家意氣語而非評論家理性語,我要反其意化用之:「唐詩至今更新鮮!」
想來趙翼夫子其實必然會贊同我的話,因為經典總是常讀常新的;如果趙夫子活在垃圾文章滿天飛的當下,他自然更會贊同我的話。
學詩天然重要。孔夫子早就有言:「不學詩,無以言。」語出《論語·季氏篇》:「(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對曰:『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孔夫子之教子,何其用心!當然,孔夫子所謂的「詩」特指的是《詩經》,孔子所謂的「言」當指的是言談交往、立身處世等的大問題。《詩經》者,中國詩歌之母也;唐詩者,乃古詩之流變、創新也,吾謂「不讀唐詩無以言」不亦可乎!用現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話來說就是:「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入手。」(朱光潛《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要讀唐詩,還是應該了解一點中西詩風的不同。我不懂西洋詩,沒有什麼發言權,但學貫中西的語言天才錢鍾書先生他懂。他在《談中國詩》一文中這樣比較中西方詩風說:「中國古詩人對於叫囂和吶喊素來視為低品的。我們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們的還是斯文。」錢先生概括得好:西洋詩長於「叫囂和吶喊」,中國詩則相當「斯文」。錢先生更形象地說:「這就是一般西洋讀者所認為中國詩的特徵:富於暗示。我願意換個說法,說這是一種懷孕的靜默。說出來的話比不上不說出來的話,隻影射著說不出來的話。」錢先生表述得妙:中國詩的特徵是「懷孕的靜默」。妙!真妙!美麗的母親,肚子里孕育著神秘的、未知的、可愛的、變化的生命。美!真美!
叫囂與吶喊
試讀兩首有代表性的西洋詩,感受一下其「叫囂和吶喊」的特徵吧。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有一首在中國知名度很高的詩——《愛情與自由》:「生命成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即便不算「叫囂」,至少也稱得上是「吶喊」了吧。就詩的美而言,就欣賞詩而言,這不算上品。而且,裴多菲的這首詩極像一首五絕,說實話,我懷疑原詩是否有翻譯成漢語後這麼漂亮,因為普遍地,西洋詩翻譯成漢語詩是增色。
英國著名詩人拜倫的《本國既沒有自由可爭取》一詩更典型一些。
本國既沒有自由可爭取,
為鄰國的自由戰鬥!
去關心希臘、羅馬的榮譽,
為這番事業斷頭!
為人類造福是豪俠的業績,
報答常同樣隆重,
為自由而戰吧,在哪兒都可以!
飲彈,絞死,或受封!
懷孕的靜默
既「叫囂」,又「吶喊」,這是典型的西洋詩的特徵,絕對的直抒胸臆,不繞彎子,直截了當,斬釘截鐵,毫不含糊。
這類口號、標語式的詩,當然也可以叫作詩,但真稱不上唯美的詩。難怪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女士曾這樣評價秋瑾女俠的兩句詩:秋瑾女俠曾有「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的詩句,秋瑾女俠是可欽佩的,但她這兩句詩卻沒有詩味,不能恭維。
難道中國詩就沒有直抒胸臆的嗎?當然有。
比如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太白平生性情豪邁浪漫,但他也是不屑於「叫囂和吶喊」的,更不屑於全詩都如此。「緣愁似個長」算是直抒胸臆了吧,可是,且不說詩中的另三句了,僅就「緣愁似個長」一句而言,「愁」如何個「長」法呢?這一個「長」字,已經在把無形的憂「愁」化為有形的「長」發了。
又如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王江寧人稱「詩家夫子」「七絕聖手」,雖然他最善金鼓廝殺的邊塞詩,但他也是不屑於「叫囂與吶喊」的。「不破樓蘭誓不還」,此一句近乎完全的直抒胸臆了,但王江寧並不直用「吐蕃」或是「突厥」,而是借用了漢代的邊患「樓蘭」。這一借用,就化「叫囂」「吶喊」之直為搖曳生姿之曲,拓展了詩句的歷史縱深感,大大增加了詩的韻味。
再如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小杜身處江河日下的晚唐,胸中常懷不平之氣,但他也是不屑於「叫囂與吶喊」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這一句像是小杜忍不住抒發胸臆了,但還真算不上「直抒」。商女者,歌女也。樊川先生在此既不用「歌女」,也不用唐人通用的「秋娘」「秋女」,而是繞個彎子,借「商」可指「秋」之意,頗有創意地使用了「商女」一詞。這還沒完,小杜之意真在指斥「商女」嗎?非也,他是借「商女」而繞個彎子斥責晚唐的當權者。瞧瞧,這詩味真是濃得可以!
不屑直白重含蓄,這是中國詩也是唐詩的最大特徵。唐詩中似乎還真沒有哪首詩是只用「直抒胸臆」表現手法寫成的。
武亦姝:詩與遠方,國民女神
那麼,唐詩是如何含蓄起來的呢?
概括來說就是兩句話:借景抒情最常用,捕捉細節巧傳神。
有情,但不直接抒;有感,但不直接發;有志,但不直言,而是借著景來抒,而是借著景來發,而是借著景來言。這是中國詩最最重要的特徵。唐詩重抒也重言志,但不重敘事,凡敘事的詩,大抵捕捉裁取人事的細節,以少許勝許多。因為是借景抒情,所以就繞了彎子;因為是捕捉細節,所以就留了不盡空白。正所謂「說出來的話比不上不說出來的話,隻影射著說不出來的話」。而千年以降,詩歌中的那些「彎子」,那些「空白」,那些「不說出來的話」,在歲月的長河中只多不少,只增不減,使後世讀者讀來越發饒有趣味,回味無窮了。區區20字的五絕,區區56字的七律,因其誕生時的含蓄,註定了它那常讀常新常有味的穿越時空的強大張力。
武亦姝: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學生
那麼,唐詩怎麼讀才好呢?
南宋心學大師陸九淵說得好:「讀書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興味長。」(陸九淵《讀書》)讀書如此,讀詩更如此。用當代著名學者謝冕的話來說就是:「為了克服欣賞上的困難,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詩中所提供的東西「泡」出來。」「詩是高級的藝術,詩需要咀嚼再三,尋求真味。」(謝冕《重新創造的藝術天地》)無論是陸象山所說的「涵泳」,還是謝冕所說的「泡」和「咀嚼」,表達的都是阿爾卑斯山風景區里那塊標語上的話:「慢慢走,欣賞啊!」何況,中國詩比阿爾卑斯山谷中的風景靚麗富饒何止千倍!
是的,中國詩不僅美麗,而且富饒。
猜猜看,如果高考每年考一首不同的唐詩,可以考多少年?
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江寧織造曹寅主持編撰的《全唐詩》,共收詩900卷,作者2873人,收詩49403首。另有今人所輯的《全唐詩外編》2000餘首。
五萬多首!真真嚇死人!高考僅唐詩鑒賞的考查就可以連考5萬年而不重複啊!難怪高考語文命題人對考查唐詩如此之情有獨鍾哉!
當然,無論是曹雪芹爺爺所主持編撰的《全唐詩》,還是今人所輯錄的《全唐詩外編》,肯定都不能盡收千年前所有的唐詩。一提到大唐就令人禁不住仰慕激動:從皇帝到臣子,從秀才到屠夫,從歌伎到商販,人人都會吟詩,人人都會作詩,大唐是文化何其昌盛的一個王朝啊!
唐詩五萬首,從詩體的角度略粗地可以分為兩大類:近體詩和古體詩。近體詩又粗略地分為兩小類:絕句和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自分為五絕、七絕和五律、七律。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它常有這樣的外在特點:標題上常有「歌」「行」「吟」「引」這樣的標誌詞。如:《長恨歌》《琵琶行》《夢遊天姥吟留別》《李憑箜篌引》,這幾首著名詩歌中的「歌、行、吟、引」,就都是古體詩的標誌。
唐詩至今更新鮮,可為什麼有的人從來不曾讀出過新鮮感呢?那是不會「涵泳」,不善「泡」,不曾「咀嚼」。
具體而言,讀詩須三讀,一讀為「讀懂字義」,二讀為「讀出畫面」,三讀為「讀出問題」,是為劉氏「三讀涵泳法」。
讀懂字義,就是既要讀明白字面義,還要弄清語境義。只有儘力弄清、弄准字面義和語境義,才能更深入地去品味詩歌用詞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意蘊之美。
讀出畫面,就是要讀出詩中景,讀出詩中事,讀出詩中人,讀出詩外人。「詩中人」可能是作者筆下的「賣炭翁」,可能是作者筆下的「瑟琶女」,也可能是作者自己;「詩外人」,可以是觀察並表達生活的作者,可以是正沉浸在詩歌中的讀者,也可以是讀者由眼前詩而聯想到的其他人。
讀出問題,就是要靜心思考琢磨某首詩究竟寫的是什麼?它是怎麼寫的?它的好處在哪裡?如果換個字、換個詞、換個表達方式好不好?
讀詩就要善於通過想像在頭腦中再現畫面——景、事、人,讀詩更要善於通過質疑來咀嚼品味詩的深層義、聯想義、審美義。這正是劉氏「三讀涵泳法」的關鍵:感性(再現畫面)+理性(思考韻味)=優美鑒賞。或者說:右腦畫面+左腦思考=全腦鑒賞。
至於讀准字音、讀准節奏,這是品詩的前提的前提,此處略而不論。要提的只有一句話:吟誦詩的時候不能太快,要慢一點裡要把文字元號在頭腦里轉換成形象的畫面。
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老杜的這兩句詩真是好!沒有一個難讀的字,也沒有一個不懂的詞語,可問題來了,如果只是哇哇哇速讀幾遍的話,也可以背下來,但有什麼意味呢?又有多少美感呢?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當年,一位老教授把這兩句詩吟誦了兩遍後問我們:「你們聽見了嗎?看見了嗎?」我們心領神會:「聽見了!看見了!」哪裡聽見、看見了呢?當然是在頭腦中。——這就是讀出畫面。能讀出什麼問題嗎?當然。把「翠柳」換為「柳梢」好嗎?把「一行」換為「一隻」好嗎?從詩中能讀出一個怎樣的老杜呢?從詩中能讀出一個怎樣的自己呢?——思考這些問題,並按照自己的感受來回答這些問題,這就是「涵泳」,這就是「泡」,這就是「咀嚼」。當然,對任何詩句都永遠可以琢磨這樣一個問題:詩人是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寫出來的呢?就老杜的這兩句詩而言,既有視覺和聽覺的結合,又有近景和遠景的結合,還有動和靜的結合,色彩鮮艷,對仗工整,畫面生動,這就是對詩歌表達形式的咀嚼品味。
讀懂字義,讀出畫面,讀出問題。以這樣的讀法去「泡」詩,自然就沉浸於審美之中了。
1992年,香港市民評選出了「唐詩十佳」。我們姑以此膾炙人口的10首小詩為例,再次品味把玩一番,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感受。
第十首
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小詩似乎人人耳熟能詳,但「耳熟」為真,「能詳」卻未必。真懂么?「偶書」何義?「少小」「老大」「兒童」各是何樣年齡?「鬢毛」是何處毛髮?「衰」字何義?到底如何讀?「相」字是「互相」之義嗎?——真要讀懂字義,並不容易。但是,只有儘可能確切地讀懂字義,對詩的品味才會深入下去。別的字不解釋了,那個「相」字一定需要說一說。此處的「相」字,應該解釋為「我」,是偏指代詞的用法。否則,「笑問客從何處來」一句就沒了來由。
讀出畫面自有趣
這首小詩並未寫景,而是敘事,但是,短短的二十個字能敘多少事呢?詩人自有辦法:抓細節。「鄉音」「鬢毛」「笑問」,這三個細節的組合,就構成了鮮明的畫面,傳達了不盡的人生感慨。而那一個「笑」字用得很妙,試想想,換成「驚」字如何?換成「怪」字如何?如果讀者通過品味此詩,不僅讀出了千年前四明狂客對人生的感嘆,還讀出了自己熟悉的類似情景,甚至更讀出了若干年後某個場合中的自己,那就是「泡」詩的工夫,「涵泳」的工夫。
第九首
李 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此詩借景抒情,畫面優美,讀者容易在頭腦中再現出時間、地點、環境、出行方式的畫面。當然不要忘了,一切文學皆人學,任何詩中都有「人」在,而抒情詩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你能看見站在輕舟上衣袂飄飄、左右顧盼、神采飛揚的詩仙吧?
早發白帝城,心情喜洋洋
但是,僅讀出畫面還不夠,總覺得於詩還隔了一層不是?是的,必須得讀出點問題,讓問題來驅動「咀嚼」。想一想:「輕」字換成「飛」字,好不好?「猿聲」在古詩中是常用來表達凄切之情的,此處的表達作用是什麼?「住」字換為「停」字,好不好?「千里江陵一日還」,除去誇張手法,這在唐代有實現的可能嗎?還別說,這最後一個問題,早有人做過認真思考,還寫成小論文模樣的文章傳在網上了。不信,你自己查去。
第八首
李 紳·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這首小詩,簡直了!當代中國幼兒誰不在咿呀學語之時就會背了!但可以肯定,讀這首詩,幼兒有幼兒的感受,小學生有小學生的感受,中年有中年的感受,老年有老年的感受。見過農人勞作的人,有旁觀者的感受;而在烈日下長時間揮動過鋤頭的人,自有一番切骨的感受。可以再「咀嚼」一下:1.為什麼要在「日當午」時鋤地而不趁涼快時鋤地呢?2.「誰知」改為「吾知」,好不好?3.你能從詩中讀出詩人是個怎樣的人么?4.你能從詩中聯想到生活中的什麼人嗎?
第七首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樂天的這首小詩,它之所以能入選港人的「唐詩十佳」,恐怕就在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兩句警句吧。而其實,這首詩中有不少字義不那麼好懂:「賦得」何義?「離離」何義?「枯榮」何義?「遠芳」何義?「侵」何義?「晴翠」何義?「王孫」何義?「萋萋」何義?想來一定有不少人對這些詞語知之不確,此處一妨一一解釋一下。
春風吹又生
賦得:一種詩體標誌,分到題目稱為「賦得」。
離離:繁茂的樣子。
枯榮:枯萎、茂盛。
遠芳:芳,草。牽連一片的野草。
侵:侵佔,長滿。
晴翠:明麗翠綠。
王孫:貴族的子孫,代指自己的朋友。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怎麼樣,弄懂了字義之後,讀出的畫面是否更生動也更有韻味呢!
自問一下:你對此詩能提出哪些值得思考咀嚼的問題么?
第六首
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喜春且惜春
孟浩然的《春曉》實在容易引發讀者生動的生活聯想,自然地再現類似的生活畫面。可以再「咀嚼」一下:1.為什麼說「春眠不覺曉」呢?2.既然「不覺曉」,如何又「曉」了呢?3.既然睡得好,又如何知道「夜來風雨聲」呢?4.作者心中有怎樣微妙的情感變化呢?
第五首
李商隱·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懸崖邊上的詩人
凝視夕陽的詩人
滿腹惆悵的詩人
面對李義山的《樂游原》,讀者讀出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是喜還是憂?是樂還是悲?詩人借夕陽要表達怎樣複雜的感情?這首詩的格調整體是感傷的,為什麼又得到世人的普遍讚賞?朱自清從此詩中讀出了「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的詩句,他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第四首
王之渙·登鶴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真實的鸛雀樓
圖畫的鸛雀樓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這是極應當的要求,君子登高,比常人看得更多,想得更多,說得更好。鶴雀樓乃天下名樓之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想當年王之渙登斯樓也,所見景象萬千,必定浮想聯翩,但他只濃縮成此20字。詩人為什麼說「白日」而不用「紅日」「夕陽」?詩人借登樓之景要表達怎樣的情感?為什麼每個人一讀此詩都自覺志氣倍增呢?
季軍
李 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榮獲「唐詩十佳」第三名,理所當然。
不過,不少人卻並不清楚詩中的「床」究竟為何物,各類小兒讀物上對此詩的插圖也是多有誤解,常鬧笑話。
好精緻的床
好明亮的窗
床,有人解釋為胡床,一種坐具,即馬扎,也有人把「床」解釋為「井台上的圍欄」。但就是不能把「床」解釋為我們今天的單人床、雙人床。
為什麼「床」不能是現在用於睡覺的卧具呢?著名學者郭沫若說:「如果睡在床上,那一定是在房間里,房間里怎麼會結霜呢?」當代著名收藏家馬未都講得更權威:「在唐代以前門窗都非常小的,門是板門,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月光是不可以進入室內的,尤其當你的窗戶上糊上紙,糊上綾子的時候,光線根本就進不來,所以李白說得很清楚,我在院子里坐著。」你看,弄准「床」的字義後,是不是得修正一下你頭腦中素來的畫面呢?
好暖和的被
戶外靜夜思
舉頭望明月
李太白當年舉頭所望的明月,是什麼時候的月亮呢?——當然是中秋的圓月!道理自己去「咀嚼」吧。可以說,李白的《靜夜思》區區20個字,就已經把「中秋圓月」固化成了永恆的民族思鄉文化符號。
亞 軍
杜 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榮獲「唐詩十佳」第二名,實至名歸。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斷魂」是何義?「斷魂」是悲哀、哀傷之義。「借問」是何義?「借問」是敬辭,請問之義。那麼「行人」又是指什麼人呢?是作者眼中之人,還是作者自己,抑或既指他人又指詩人呢?「行人」為何想飲酒?再延伸想像一下:行人看到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後,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可以說,當年杜牧筆下那紛紛的細雨,悲痛哀傷的行人,以酒解悲苦、求溫暖的細節,強化了清明節成為永恆的民族祭祖文化符號。
冠 軍
孟 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的《遊子吟》榮獲「唐詩十佳」第一名,當之無愧。
好奇怪,這首詩既非四句,也非八句,而是六句?看標題那個「吟」字,這正是古體詩的標誌。
慈母手中線
質樸如話,言少意豐。眼前衣,手中線,密密縫,這最司空常見的生活細節,在孟郊筆下卻散發著最震撼心扉的力量。面對這樣深沉博大、忘我付出的母愛,誰不為之感動,誰不為之謳歌!這母愛如同春天裡無私地孕育萬物的陽光,作子女的又怎能回報得了呢!
慈母辛苦,慈母偉大,孟郊的《遊子吟》是一曲母愛的頌歌,它也因此成為了永恆的民族母愛文化符號。
母愛的頌歌
經典不厭百回讀,涵泳咀嚼韻味長。常讀唐詩自高雅,腹有唐詩氣自華。怎麼樣,重讀上述早在幼兒時代就知曉的10首小詩,是否又有了若許新的感悟?
唐詩常讀常新鮮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學家。」
北大教授陳平原說:「一輩子的道路取決於語文。」
我要說:「唐詩永遠不死,唐詩常讀常新,唐詩讓人脫俗,唐詩使人美麗。」
推薦閱讀:
※倒背如流唐詩宋詞200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讀唐詩·寫唐詩(7)
※唐詩中的七絕,首首讓人沉醉其中
※唐詩五首——《山居秋暝〉學案